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c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阴道封闭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体像的影响

    作者:张迎辉;鲁永鲜;刘昕;刘静霞;沈文洁;王文英;葛静;赵英;牛珂

    目的 探讨阴道封闭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体像的影响.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期间,对60例实施阴道封闭术的POP定量分度法为Ⅲ~Ⅳ度的POP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年时进行体像评估.结果 术后1年时共有52例患者完成体像评估,随访率为87%(52/60).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年时对"阴道脱垂让你感觉缺少吸引力吗?"、"阴道脱垂让你感觉缺少女性魅力吗?"、"过去是否难以接受自己裸体?"、"阴道脱垂让你感觉缺少性吸引力吗?"以及"曾经对你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吗?"5个问题的回答为"一点也不"的比例分别为25%和96%(P<0.01)、21%和96%(P<0.01)、37%和67%(P=0.018)、29%和96%(P<0.01)、12%和83%(P<0.01),患者在阴道封闭术后对自身体像的认知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阴道封闭术的重度POP患者不会因为丧失阴道功能而降低对自身体像的认知.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志启;张燕;王建六;沈丹华;赵昕;姚远洋;白云;魏丽惠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8年2月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行淋巴结切除术的2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淋巴结转移的特征:227例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2例(9.7%)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此22例患者中20例进行盆腔淋巴结分组,12例有多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髂外淋巴结(12/20);138例患者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6例(4.4%)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5例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2)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宫颈和附件受累情况、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ER表达的患者间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和PR表达的患者间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同因素的患者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8.2)%和(97.4 4±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有、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7 4±1.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0岁、附件受累、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P<0.01);而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深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情况与复发无关(P>0.05).Cox回归法分析显示,附件受累和患者年龄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P=0.025).结论 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常见于髂外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常合并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附件受累及深肌层浸润、病理分级高、ER阴性的患者较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 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胎儿的21三体综合征筛查的可行性

    作者:卢彦平;程静;韩冰;汪龙霞;戴朴;袁慧军;李亚里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用于产前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胎儿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产前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5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孕妇的家庭中的先证者均经过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聋病分子诊断中心明确了耳聋致病基因.54例孕妇平均年龄31岁,其中9例≥35岁;孕周为18~26周,其中>23孕周的孕妇有5例.孕18~23周的49例孕妇取羊水15~20 ml进行胎儿耳聋基因检测,孕周>23周的5例,取新生儿脐带血1~2 ml进行相关耳聋基因检测.年龄≥35岁的9例孕妇中,5例同时进行了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QF-PCR技术诊断21三体综合征,共选择21号染色体杂合度高的9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子标记,选定6对引物分两种组合进行多重扩增,21三体综合征诊断标准为21号染色体2个以上STR位点出现1∶1∶1等比例峰及2∶1比例峰,或1∶2比例峰,即可明确诊断.结果 (1)遗传性耳聋基因的检测及其随访结果:54例胎儿均成功进行了相应的耳聋基因(包括GJB2基因、SLC26A4基因等)检测.10例胎儿的耳聋基因与先证者的基因类型相同,选择终止妊娠;其余44例没有重复先证者的基因类型,临床预测不会罹患由先证者基因改变引起的耳聋,选择继续妊娠,现均已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人随访,检查其听力均正常.(2)QF-PCR技术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结果:54例胎儿全部检测成功,两对组合引物同时扩增后,均明确排除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5例高龄孕妇同时进行了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也均未见异常.新生儿出生后随访其发育情况,从外观也排除了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QF-PCR技术检测结果在1~3 d即可获得,无漏诊及误诊.结论 对于产前行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及其他产前基因诊断的胎儿,同时行QF-PCR技术检测可明确胎儿是否为21三体综合征;QF-PCR技术检测21三体综合征具有快速、准确、价格低廉及高通量等优点,且不增加羊水及脐血标本的抽取量.

  • 血糖控制满意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金镇;迟鑫姝;滕卫平;王晓岩;许奇伟;王娉婷;艾婉婷;练思宇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满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门诊确诊的妊娠24~28周GDM孕妇251例,其中经单纯饮食控制(169例)或加用胰岛素治疗(47例)后血糖控制满意的216例为血糖控制满意组;经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35例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选取同期妊娠24~28周的192例健康孕妇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妊娠24~28周和妊娠>36周两次测定孕妇血清SHBG水平和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依据美国糖尿病资料小组的GDM诊断标准采用"两步法"诊断GDM.记录并观察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测定孕妇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1)妊娠结局比较: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6%,23/216)、早产(8.3%,18/216)、大于胎龄儿(8.8%,19/216)、新生儿窒息(3.7%,8/216)和新生儿低血糖(2.3%,5/216)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分别为42.9%(15/35)、34.3%(12/35)、31.4%(11/35)、22.9%(8/35)和11.4%(4/3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孕妇羊水过多、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早产、产褥感染(3.2%,7/216)、产后出血(5.1%,11/216)、新生儿窒息(3.7%,8/216)和新生儿低血糖(2.3%,5/216)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3%(14/192)、2.1%(4/192)、4.2%(8/192)、2.1%(4/192)和1.6%(3/19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24~28周与妊娠>36周孕妇血清SHBG等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血清SHBG水平[分别为(384±88)及(457±48)nmo]/L]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分别为(313±45)及(401±73)nmol/L];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HOMA-IR指数(分别为5.3±1.1及5.5±1.1)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分别为7.0±1.3及7.6±1.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血清SHBG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92±95)及(565±40)nmol/L];而HOMA-IR指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6±0.6及3.9±0.5),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FPG水平[分别为(5.84±0.28)及(5.16±0.13)mmol/L]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分别为(6.13±0.16)及(5.68±1.14)m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FINS水平[分别为(20.4±2.1)及(24.1±4.2)mmol/L]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分别为(24.7±4.5)及(29.9±2.7)m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妊娠24~28周时,3组孕妇(共443例)血清SHBG水平与HOMA-IR指数呈负相关(r=-0.952,P<0.01);其中血糖控制满意组216例孕妇血清SHBG水平与HOMA-IR指数也呈负相关(r=-0.903,P<0.01).结论 血糖控制满意的GDM孕妇并不能完全改善妊娠结局,GDM孕妇血清SHBG水平降低和高IR对其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

  • 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胎儿的宫内转归及预后

    作者:谢爱兰;王玉环;赵雅萍;叶祎;陈小鸣;金慧佩;朱雪琼

    目的 探讨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胎儿的宫内转归及预后.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共18 200例,自妊娠第20周开始,由专职B超医师仔细测量胎儿侧脑室后角宽度,将胎儿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即侧脑室增宽10~15 mm,不合并胎儿结构畸形)者纳入本研究,共148例.根据首次检查侧脑室扩张的程度,将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分为2组:A组:侧脑室宽度为10~11 mm,99例,B组:侧脑室宽度为12~15 mm,49例,每2~4周动态观察胎儿侧脑室宽度的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并对新生儿出生后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发生率:胎儿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发生率为0.08%(148/18 200),其中双侧脑室扩张45例,A组双侧脑室扩张发生率为20%(20/99),B组为51%(2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内转归:148例中139例至少进行过2次或2次以上的超声随访,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宫内消失占41.7%(58/139),缩小占7.9%(11/139),稳定占36.7%(51/139),进展占13.7%(19/139);A组进展者5例,B组进展者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111例新生儿出生后随访5~12个月,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率为5.4%(6/111);进展者新生儿出生后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率(3/15)明显高于消失者(2.5%,1/40)、减少者(0,0/8)和稳定者(4.2%,2/4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5%以上的胎儿单纯性轻度侧脑室扩张在宫内消失、缩小或稳定,预后良好;脑室扩张≥12 mm,且宫内有进展者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高度重视.

  • 米非司酮对子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其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李彩虹;叶红

    米非司酮为强效孕激素及糖皮质激素拮抗剂,广泛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扩张宫颈和紧急避孕等.随着对其深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在脑脊膜瘤、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的治疗中起着积极作用[1].本研究探讨了米非司酮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其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 卵丘细胞对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宋文妍;辛志敏;戴善军;陈子江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低温保存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卵母细胞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其冷冻效果尚不能像胚胎冷冻一样大规模地用于临床.影响卵母细胞冻存的因素很多,卵丘细胞的存在能否有效改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果,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保留卵丘细胞对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立方;郑丽丽;辛虹;王成书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缺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分子基础是位于19号染色体19p13.2位点上的LDL-R基因突变,导致LDL-R不能表达或者结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导致以高胆固醇血症和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脂代谢异常性疾病.此病临床罕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2010年6月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FH患者,为了能够引起产科医师对此病的深入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以便使患者得到早期、系统的诊治,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超声消融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锦云;胡亮;王智彪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将超声波从体外聚焦到体内,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伤害周围正常组织的科学假设[1-2].20世纪80年代,超声热疗技术蓬勃发展,而超声消融研究则几乎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聚焦超声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超声波在组织内形成生物学焦域(biological focal region,BFR)即"刀尖"的难题,并成功应用于临床[3].通过"刀尖"的机械运动扫描,适形"切除"肿瘤.2000年,第1例应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成功[4].历经10年,在治疗设备、临床方案、安全性、有效性、剂量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

  •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模式

    作者:张溪;贾琳;Wenxin zheng;孔北华

    在过去20多年里,学者们从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已经形成共识是一个"二元论"的发病模式,即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1].

  •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焦雪;赵涵;陈子江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内膜问质构成,为突出于内膜表面的有蒂或无蒂赘生物.EP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盆腔疼痛等症状,也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不孕或流产[1].EP是妇女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发病率可高达25%,常见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高龄、晚绝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他莫昔芬治疗等均是EP发生的危险因素[2],但其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将EP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原发性多发性肌炎患者妊娠晚期广泛性肠坏死一例

    作者:张儒英;齐红岩

    患者27岁,孕1产0.因停经40周,腹痛伴呕吐1 d,阵发性下腹部痛3 h于2009年5月11日转入本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8月4日,预产期2009年5月11日,孕期未行正规产前检查.孕6个月时出现双下肢浮肿,1个月前发现血压升高,高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头痛、头晕及眼花等不适,当地诊所未给予特殊处理.于2009年5月10日自觉腹部疼痛,伴呕吐7~8次,为胃内容物,未诊治.

  • 尿道阴道瘘后原发性阴道结石一例

    作者:陈娜;朱兰;蒋宇林;熊巍;萧和;刘欣燕;郎景和

    患者50岁,宫颈癌术后13年,阴道漏尿8年,发现阴道结石3年余在2010年12月就诊于本院.患者1997年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待查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宫颈癌Ⅱa期,并于3月行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于当地医院继续行放疗24次(外照射,每日1次,每周5次,累积剂量4800 cGy).放疗后1年余(1999年起)患者出现持续性阴道漏尿,量较多,每日需用婴儿尿布7~8片,于当地医院就诊,未予治疗.患者自2006年起阴道漏尿量较前减少,并出现排尿困难,恶心、食欲减退、高血压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基本无法进行性生活.

  • 足月妊娠脐血管自发性断裂致胎死宫内一例

    作者:孙秀琴;赵曰孝

    孕妇23岁,孕3产0.因妊娠41周+1,无胎动1 d,阵发性腹痛伴阴道少量流血于2009年6月30日10:50入院.孕妇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8年9月15日,预产期为2009年6月22日,无慢性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5 ℃,脉搏82次,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61 cm,体质量66kg,宫底高度33 cm,腹围95 cm,先露头,已固定,宫缩不规律,宫口未开,胎心音未闻及.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9.2 cm,股骨长7.1 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Ⅱ+级,羊水指数15 cm,胎儿颈旁见脐带回声,未探及胎心搏动,B超提示胎死宫内.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3.93×1012/L,白细胞6.95×109/L,血小板198×109/L,血型:A型,Rh(-).

  • 剖宫产术后自发性髂内动脉破裂一例

    作者:刘伟;李晓红;李妍

    患者32岁,孕2产0.因停经40周+2,多普革彩色超声(彩超)提示羊水过少于2009年3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20/90mm Hg(1mm 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温性罗音.

  • 妊娠合并回肠美克耳憩室穿孔一例

    作者:伍亚伟;胡建铭

    患者23岁,孕2产0.因停经33周+2,腹痛伴呕吐3 d于2010年6月4日12:00入院.末次月经为2009年10月16日,预产期为2010年7月23日.孕期未行正规产前检查.患者此次发病后于当地医院按先兆早产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于次日出现腹泻,呈水样,腹痛较前加重,呕吐物为咖啡色,B超检查提示为胆囊内异常回声,右肾盂轻度积水,右输尿管上段稍扩张.因患者腹痛无明显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呕吐物为血性内容物而转至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7.5℃,脉搏80次.急性痛苦面容,腹部膨隆,有压痛,以左下腹及脐上压痛明显,反跳痛不明显,无明显肌紧张.

  •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郭瑞霞;张瑞芳;王新燕;史惠蓉;乔玉环

    目的 观察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和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1)体外实验:实验分为4组,即PD组(加入浓度分别为0、1、50、100 μmol/L的PD98059)、LY组(加入浓度分别为0、1、50、100 μmol/L的LY294002)、PD+LY组(加入浓度均为50 μmol/L的PD98059和LY294002)、对照组[仅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培养24、48和72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Ishikawa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shikawa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和细胞凋亡率.(2)体内实验: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PD组(注射PD98059 50 mg/kg)、LY组(注射LY294002 50 mg/kg)、PD+LY组(注射PD98059 50 mg/kg和LY294002 5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周2次,共3周;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以细胞凋亡指数表示;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1)PD98059和(或)LY294002处理后,PD组、LY组Ishikaw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且PD+LY组细胞增殖的这种抑制作用明显高于PD组、LY组(P<0.05).LY组细胞S期、G0/G1期比例的变化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PD组细胞各期比例的变化均无时间依赖性(P>0.05),但G0/G1期、S期比例的变化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PD+LY组与PD组、LY组比较,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P<0.05).PD+LY组细胞凋亡率为(63.3±0.5)%,明显高于PD组、LY组[分别为(30.7±20.1)%和(40.8±1.3)%,P<0.01].(2)注射PD98059和(或)LY294002后,随着时间的延长,PD组、LY组、PD+LY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对照组移植瘤体积增长明显,PD组、LY组、PD+LY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Y组分别与PD组、LY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与L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组、PD组、PD+LY组抑瘤率分别为(32±16)%、(38±17)%、(68±9)%,PD+LY组明显高于LY组、PD组(P<0.05).LY组、PD组、PD+LY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3.7±1.5)%、(14.1±1.2)%、(29.0±1.8)%,PD+LY组明显高于LY组、PD组(P<0.01).LY组、PD组、LY+PD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ERK和p-Akt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LY294002能够抑制体外及体内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 生命早期的免疫应激对雌鼠青春期生殖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雪清;李晓峰;叶碧绿

    目的 研究生命早期的免疫应激对雌鼠青春期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在出生后第3、5天行腹腔注射脂多糖(50 μg/kg)和生理盐水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测体质量,生后30 d开始监测青春期启动(即阴道口初开放)时间和卵巢周期的变化.生后6周行卵巢切除术,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卵泡内膜厚度和各种类型卵泡的数目);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卵巢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以低亲和力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的免疫染色强度表示].结果 生命早期的免疫应激(暴露于脂多糖),能延迟阴道口初开放的时间,实验组大鼠为生后(40.6±0.7)d,对照组为生后(38.6±0.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卵巢正常周期的比例,实验组为26.1%,对照组为6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各种类型卵泡的数目,实验组大鼠原始卵泡(610±47)个、初级卵泡(624±41)个、窦前卵泡(183±16)个、窦卵泡(32±4)个,对照组分别为(1181±57)、(960±30)、(260±14)、(79±7)个,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卵泡内膜厚度,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5.8±0.4)、(11.4±0.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的卵巢p75NGFR免疫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雌鼠生命早期的免疫应激对其青春期的生殖功能有明显的影响.生命早期的免疫应激可能通过上调卵巢交感神经兴奋性而推迟青春期发育,并减少卵巢正常周期的比例和卵泡储备,使卵泡内膜增厚.

  • 发展超声消融技术,推动微创外科进步

    作者:王智彪

    微创、无创医学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伤害人体的疾病,需要对人体伤害更小的治疗方法.100多年前,诞生了子宫肌瘤的经典治疗方法--子宫切除术,挽救了许多因子宫肌瘤引起严重失血患者的生命.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微创外科的基本理念.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小切口的子宫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技术更是延伸了医师的手,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则改变了侵入性治疗模式,完全无器械进入人体,从而实现了子宫肌瘤的适形"热切除".

  • 关于述评的评述

    作者:郎景和

    述评(commentary)是对某个重要问题,或新问题、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的评述,当然也可以是经典或传统问题的争论、深化或革新观念,以及新视角的论证.它包括临床与基础研究、疾病发生机制、诊断、处理及预防,以及相关学科与相关技术等.近年出现的诸多新名词、新定义、新分类、新规范等的评价与解说也是述评的内容.述评是对问题的宏观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的认识,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可以认为是署名的类"社论(editorial)"文章(虽然文责自负),通常应该由这方面的权威专家撰写.

  •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作者:王婷;汪伟;陈文直;王月香;叶慧义;唐杰

    目的 探讨超声消融治疗突入宫腔体积<50%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就诊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经MRI确诊的突出官腔体积<50%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6例(68个肌瘤),行超声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记录消融治疗过程中及消融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消融治疗后即刻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消融治疗的疗效,消融治疗后第3、6、12和24个月,超声评价肌瘤体积变化;采用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评分表(SSS)和月经期症状评分表评估症状变化.结果 共66例患者的68个黏膜下肌瘤消融治疗前肌瘤平均体积为(151±134)cm3,消融治疗后即刻超声造影中无灌注区平均体积为(114±104)cm3,肌瘤体积消融率为(77±16)%.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时间为6~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至今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消融治疗后有52%(34/66)的患者出现阴道排液症状,均于消融治疗3~4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恢复正常.消融治疗后第3、6、12和24个月时,SSS评分与消融治疗前比较,分别降低20.9%、38.0%、45.1%、47.1%;月经期症状评分与消融治疗前比较,分别降低42.0%、63.8%、64.2%、68.8%,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肌瘤逐渐吸收缩小,肌瘤体积较消融治疗前平均缩小44.7%、66.0%、77.7%和89.8%.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突入宫腔体积<50%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黏膜下肌瘤相关症状改善显著.

  • 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征对超声消融治疗剂量的影响

    作者:陈锦云;陈文直;朱丽;唐良萏;邓勇斌;刘映江;邹建中;白晋;王智彪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征对超声消融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42例患者的168个肌瘤行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将靶肌瘤血液供应分为0~4级(因有3例患者的3个肌瘤未完成治疗后1个月内的增强MRI评估,故165个肌瘤纳入分析),血液供应为0级的肌瘤9个、1级34个、2级35个、3级55个、4级32个.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MRI检查测量无灌注区的面积并计算肌瘤体积消融率及其能效因子(EEF,即单位体积肌瘤行超声消融治疗所需能量),比较不同血液供应状态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根据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的标准,评价治疗相关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结果 (1)体积消融率:0~4级血液供应肌瘤体积消融率分别为79%、89%、92%、86%、71%,0级与2、3级血液供应肌瘤的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级与1、2、3级血液供应肌瘤的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EEF:0~4级血液供应肌瘤消融所需EEF分别为13.19、9.54、12.91、17.83、28.10 J/mm3,4级血液供应肌瘤消融所需EEF明显高于1、2、3级血液供应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血液供应与消融所需EEF呈正相关关系(r=0.354,P<0.01).(3)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近85%(120/142)的患者对治疗过程可以较好耐受,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均为0~4分.全部病例均无延长住院时间等SIR标准中C~F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肌瘤超声下的血液供应特征可用于预测超声消融剂量,为临床选择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宜剂量提供依据.

  • 缩宫素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秀;何敏;刘映江;张炼;王智彪

    目的 探讨缩宫素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MRI引导下的超声消融肿瘤治疗系统,以单点辐照的方式,选择确诊的2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29个肌瘤中的82个靶点进行研究,比较使用缩宫素前、后辐照单点达到60℃时所需的能量、时间及升高单位温度(1℃)所需的能量.结果 使用缩宫素前,辐照单点温度达到60℃所需的能量为(5320±910)J,时间为(21±20)s,升高1 ℃所需的能量为(255±302)J;静脉滴注缩宫素后,辐照单点温度达到60℃所需的能量为(2890±325)J,时间为(12±7)s,升高1℃所需的能量为(126±94)J.使用缩宫素前、后,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2).结论 缩宫素能明显降低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所需的能量,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