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c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基膜聚糖基因mRN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作者:周怀君;石一复;崔金全;钱洪浪

    基膜聚糖(lumican)基因在正常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并调节间质细胞分泌基质蛋白.基膜聚糖基因的表达异常可影响细胞基质的形成,促使肿瘤发展[1].本研究对32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织及其周围正常内膜组织基膜聚糖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以探讨基膜聚糖基因mRN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

  • 骨盆骨折合并会阴、阴道损伤八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良;郑伟;蔡玉群;张伟江

    骨盆骨折合并会阴、阴道损伤在治疗和修复方面非常棘手,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修补和术后护理,可导致大小便失禁或粪、尿瘘;并且会阴、阴道修补后的瘢痕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妇科急诊1997年1月~2003年8月间收治了8例骨盆骨折合并会阴、阴道损伤的患者,均救治成功,且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 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黏膜解脲支原体DNA的表达

    作者:张帝开;李琳;邝健全;杨冬梓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有研究表明,炎症所致的输卵管性不孕与生殖道(通常指宫颈)UU感染有关[1].然而从正常健康妇女甚至女婴生殖道中均可以分离出高比例的UU[2,3];另有研究表明,下生殖道炎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生殖道UU的检出率是相等的[4];更有人认为,不孕症患者宫颈、阴道UU阳性率与输卵管损伤不相关[5].因此,UU的致病性及其致病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黏膜UU-DNA的表达,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CT)DNA作为参照,以探讨UU在输卵管性不孕症发病中的作用.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顾彧;林金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以进行性发展为特点,常造成女性不孕和盆腔疼痛,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有学者提出EM发生的诱导学说,使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特定的诱导因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具有功能及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并伴有血管生成,是EM的基本病理表现,这一过程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1].另有研究表明,VEGF可能在EM发生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2];而Yih 等[3]发现,EM患者腹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较非EM患者高.本研究采用离体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观察MCP-1对其分泌VEGF的影响,以探讨炎症在诱导和促进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高血糖致胎鼠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机理及牛磺酸拮抗作用的研究

    作者:毛东伟;赵一平;李守柔;车建华;谭文华

    目的探讨高血糖、农药敌枯双的胎鼠致畸机理及牛磺酸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高渗葡萄糖的方法致孕鼠高血糖(高血糖组)、给孕鼠饮用敌枯双(敌枯双组)、给孕鼠饮用牛磺酸(牛磺酸拮抗组)及其各自对照组,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胚胎组织中Pax3及Cx43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血糖组孕鼠血糖为(13.4±0.8) mmol/L,吸收胎发生率为9.6%、死胎发生率为4.3%及神经管缺陷畸形发生率为8.6%,Pax3 mRNA表达降低(0.97±0.20),Pax3蛋白也降低(0.11±0.02),Cx43 mRNA过度表达(7.05±1.63),Cx43蛋白表达升高(0.94±0.05);敌枯双组孕鼠Pax3 mRNA的表达与高血糖组比较,无明显改变.但Cx43 有过度表达(Cx43 mRNA 6.96±0.73,Cx43蛋白0.92±0.12),与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牛磺酸组孕鼠的死胎、神经管缺陷畸形发生率均为0%,吸收胎发生率为2.8%, Pax3及Cx43mRNA和蛋白均无过度表达现象.结论 (1)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致畸的主要原因,其致畸机理可能是诱发Pax3基因突变,继而使Cx43基因过度表达;(2)敌枯双的致畸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Cx43基因过度表达而造成的;(3)牛磺酸可通过改善Pax3及Cx43基因的表达而拮抗高血糖及敌枯双对胎鼠的致畸作用.

  • 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作者:初永丽;孙永玉;邱红玉;李红发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蛋白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PCOS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COS伴IR者19例(A组)、PCOS无IR者10例(B组)及单纯子宫肌瘤患者15例(对照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及睾酮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计算IR指数(即HOMA IR);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IRS-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A组患者血清LH、LH/FSH、睾酮、FIN及HOMA IR分别为(15.8±2.8) U/L、2.8±0.6、(4.3±0.9) nmol/L、(25.2±3.8) mU/L、1.56±0.25; 均显著高于B组的(13.9±1.9) U/L、2.3±0.4、(3.6±0.4) nmol/L、 (13.4±3.8) mU/L、 0.87±0.28及对照组的(7.3±2.1) U/L 、1.3±0.3、(0.9±0.2) nmol/L、(9.5±2.6) mU/L、0.50±0.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血清LH、LH/FSH、睾酮、FIN及HOMA IR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IRS-1蛋白表达量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比较,A组均明显低于B组及对照组(3组IRS-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690±19、892±31、988±29, P<0.05;3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分别为528±72, 801±64, 1139±124,P<0.01);(3)A、B组HOME IR与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A组分别为r=-0.52, P<0.05; r=-0.61, P<0.01.B组分别为r=-0.60, P<0.05;r=-0.63, P<0.05).结论 PCOS患者脂肪组织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异常所导致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可能是其产生IR的机制之一.

  • 体外受精周期中超声下行胚胎移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蓉;庄广伦;蔡志明;王贺;钟凯;周伟颜

    目的探讨超声下行胚胎移植对提高体外受精周期中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包括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300例患者的资料,共行胚胎移植周期330个,其中在超声下行胚胎移植周期178个(超声组),行常规胚胎移植周期152个(常规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果超声组的临床妊娠率为37.1%(66/178),胚胎种植率为19.6%(80/409);常规组的临床妊娠率为25.0%(38/152),胚胎种植率为12.6%(42/33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在超声下行胚胎移植,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 罗格列酮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翠莲;高航云;赵志刚;贾萍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存在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A、B、C组.A组(28例)口服氯米芬、 B组(32例)口服罗格列酮、C组(36例)口服罗格列酮联合氯米芬, 3组用药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用药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应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HOMA IR) 分别由1.2±0.6、1.1±0.5下降为0.6±0.2、0.6±0.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C组治疗后排卵率为80%,明显高于A组的59%和B组的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成功率.

  • 检测孕妇血循环中胎儿DNA进行无创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芳秋;郝秀芳;吴元赭

    孕妇血循环中胎儿DNA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存在于进入母体血循环中的胎儿的完整细胞内,二是游离于母体血浆中.分析孕妇外周血循环中完整胎儿细胞DNA或游离DNA,是无创性产前诊断领域的一个日益引人注目的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无创性检查方法,如超声诊断、孕妇血清学分析等联合应用,使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近年采用先进的磁珠细胞分选法(magnetic cell sorting, MACS)、流式细胞分选术和激光捕获显微分离(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技术富集分离胎儿细胞,发现孕妇血中存在较丰富的胎儿游离DNA,只要利用足够敏感的方法,就能对胎儿性连锁疾病和其他一些遗传性疾病进行无创早期诊断.本文就母血中胎儿DNA的存在形式、分析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绒毛外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调节

    作者:孙云燕;丰有吉

    细胞滋养细胞起源于胚泡的滋养外胚层,是胎盘的主要细胞.妊娠早期,细胞滋养细胞代表着一个异源细胞群,在胚泡植入子宫壁后,其沿两条途经分化,即分化为绒毛滋养细胞(VCTs)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Ts)[1].其中EVTs是具有浸润能力的滋养细胞. Aplin[2]将其分为浸润型和非浸润型两种亚型.

  • 绝经期激素及其相关治疗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作者:白文佩;郑淑蓉

    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一直受到关注.199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总结、分析有关文献后认为,应用HRT不增加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之后,逐渐有大规模、随机、对照以及队列研究的文章发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绝经期应用HRT、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与绝经后妇女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新进展

    作者:王建六;魏丽惠

    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003年美国新发病例约38 300例,死亡约6600例 [1].大约75% 的患者为早期(Ⅰ期),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80%~90% [2].但是,对于晚期(Ⅰ期以上,即肿瘤病灶超出子宫体)和复发患者,以及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需辅助放疗、化疗和(或)激素治疗.目前,较有争议的是早期患者若合并有高危因素如肿瘤低分化、深肌层浸润、特殊病理类型等是否需要辅助放疗;晚期和复发患者辅助化疗的一线及二线方案,以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常用药物及临床疗效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45,X/46,XY/47,XYY性发育异常一例

    作者:杨冬梓;陈晓莉

    患儿6岁零5个月.因发现阴蒂增大4年余,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患儿足月顺产,出生时发现腭裂,外阴女性型,按女性抚养.2岁多时被发现阴蒂突起并逐渐明显而就诊.患儿生长与智力发育正常,学习成绩良好.曾于2002年 11月行"腭裂修补术".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系其母亲34岁时足月妊娠所分娩.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者.

  • 妊娠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作者:高源香;于军方;于全军

    患者32岁,因停经8个月,头昏乏力1个月,于1990年8月12日入院.末次月经:1989年11月27日,预产期:1990年9月4日.身体检查:体温37℃,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腹膨隆,肝脾未触及,腹围86 cm、宫高28 cm.

  •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一例

    作者:叶蓉华;关小旭;赵文秋;李诗兰;乔杰

    患者25岁,孕2产0,宫内妊娠33周+,因发现黄疸且进行性加重20 d于2001年9月7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1年1月14日,预产期为2001年10月21日.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未见异常.孕6个多月时左下肢出现红斑,约6 cm ×5 cm大小,口服强的松10 mg/d,服药2周,效果不显.孕7个月时因发热,体温38 ~39℃,下肢瘀斑增多,强的松增至20 mg/d .入院前20 d,尿液呈深黄色,随即巩膜、全身皮肤相继出现黄染,且逐渐加深.发病后无皮肤瘙痒,无乏力、消瘦;无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大便呈黄褐色.入院前8 d在当地医院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 774.1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166.8 U/L, 总胆红素(T-Bil) 173.2 μ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67.2 μmol/L.

  • 子宫颈癌合并肿瘤副综合征一例

    作者:徐小红;邓小虹

    患者45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6个月,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颈癌,于2000年8月14日转入我院妇瘤科治疗.患者6个月前出现双下肢不适,上床困难,此后逐渐出现双上肢麻木、举臂困难、抬头费力、并发展至不能独立行走.2个月前到北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 子宫内膜癌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沈铿

    随着子宫内膜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其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癌的诊治在观念和方法上有了很多变化,尤其是1988年新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手术病理分期标准的应用,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形成了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存有很多问题和分歧,这些问题和分歧常常困扰着妇科肿瘤医生的临床决策.本期<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的有关子宫内膜癌诊治的系列研究论文,就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分歧,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的研究,很有代表性,这对临床医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子宫内膜癌诊治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子宫内膜癌的诊治会有很大的帮助.

  • 应用冻融睾丸组织中精子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作者:刘东云;刘红;文宏贵;叶虹;裴莉;黄国宁

    1992年,Palermo等[1]首次将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目前,国内外许多生殖医学中心尝试了多种方法冷冻保存多余的睾丸组织.但对冻融睾丸组织的精子是否具备与新鲜睾丸组织的精子有相同的受精能力,并能否获得相当的妊娠率,尚有争议[2,3].现将我研究所从冻融睾丸组织获取精子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

    作者:彭芝兰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及激素)治疗.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年龄、有无内科合并症),癌变累及范围及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方式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即临床Ⅰ~Ⅱ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存在的复发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即临床Ⅲ~Ⅳ期)患者则采用放疗、手术、药物等综合治疗.现就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讨论如下.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

    作者:应伟雯;叶大风;谢幸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经诊刮确诊并首选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术前1周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并应用三维超声的多平面成像技术和体积测量功能对肌层浸润深度作出评估;同时记录其临床病理指标.结果 (1)患者年龄38~77岁;肌层浸润深度:无、浅、深肌层浸润者分别为4、31、18例;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别为43、10例;病理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28、13、12例;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3、10、8、2例.(2)三维超声的多平面成像技术和二维超声诊断浅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92%、100%、100%、67%和44%、100%、100%、21%,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χ2=13.2011,P=0.005);三维超声的多平面成像技术和二维超声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86%、72%、86%和75%、84%、67%、89%,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0000,P>0.05).(3)三维超声的体积测量功能测量的浅、深肌层浸润肿瘤的体积分别为1.12 cm3 (Q25-75=1.12~4.49)和9.16 cm3 (Q25-75=3.35~23.12),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z=-3.72,P=0.000).结论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优于二维超声,但不提高对深肌层浸润诊断的敏感性.三维超声下肿瘤体积测定可以作为辅助判断深肌层浸润的客观量化指标.

  •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劲松;沈铿;郎景和;黄惠芳;潘凌亚;吴鸣;金滢;陈琼华

    目的总结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52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35岁年龄组(A组,17例)与35~45岁年龄组(B组,35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占内膜癌总数的12.7%,随年龄的增加,发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约50%的患者合并未产、不育、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29%合并肥胖,23%合并多囊卵巢,其中A组合并多囊卵巢的比例为53%,合并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比例为59%,较B组明显增高(分别为9%、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占82%,其中A组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B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比例占26%,但除了分期有升高的趋势(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以手术为主,另有2例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保留生育功能,获得缓解.2例复发.结论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月经失调、内膜增生、肥胖、多囊卵巢,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期别以Ⅰ期为主,尤其是≤35岁者,高危因素少,预后较好.对于早期(Ⅰa期)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

  • Ⅰ期子宫内膜癌不同术式疗效的研究

    作者:李孟达;黄永文;黄鹤;刘继红

    目的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手术治疗的211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61例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组1),150例采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组2).对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1和组2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0%、9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分别为6.6%、10.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1.5%、2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彭澎;黄惠芳;沈铿;潘凌亚;吴鸣;杨佳欣;郎景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8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围手术期的情况和生存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病理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97 min,对照组为134 min,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3和259 ml,差异无显著性(P=0.059);平均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分别为13.6和19.6个,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2%和24%,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6.3 和9.6 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组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剔除失访病例后,两组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在严格掌握指征的条件下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可行的,并且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确定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

  • 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温宏武;张丽敦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81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90例,淋巴结取样活检术患者12例,分析这102例患者淋巴转移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随机选取同期未行淋巴清扫术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与行淋巴清扫术的90例患者进行比较,寿命表法计算两者的生存率.结果 102例患者中,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附件浸润、远处转移者,盆腔淋巴转移的发生率升高,分别为46%、42%、44%、52%、75%、100% .盆腔淋巴转移患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37%)低于无淋巴转移者(89%,P<0.01).90例行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与对照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和7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盆腔淋巴清扫术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附件浸润、远处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有盆腔淋巴转移的患者预后差,但盆腔淋巴清扫术并不改善患者预后.

  •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柴芸;黄秀峰;谢幸;吕卫国;叶大风;陈怀增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5例(4.7%)发生卵巢转移,其中60%为隐性转移.logistic 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预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结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子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

    作者:曹泽毅

    子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上世纪的后50年,由于阴道细胞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明显下降.但至今在发展中国家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对宫颈癌的防治也取得很大成效[1-3],过去50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区随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的上升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在近20年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因而对宫颈癌的诊治提出了新问题.

中华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