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儿科

中华儿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중화아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3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8-1310
  • 国内刊号: 11-21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cmaped.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锡强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T型钙离子通道α1H亚型在先天性巨结肠大鼠模型病变肠段的分布及功能变化

    作者:张妮妮;田姣;林燕;张薇;虎崇康;曾令超;杨洁;王宝西;舒震

    目的 研究T型钙离子通道α1H亚型(Cav 3.2)在先天性巨结肠大鼠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80只6~8dSD乳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只.模型组经肛门灌注0.2%苯扎氯铵建立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作为替代.分别在4、6、8周每组随机抽取10只乳鼠处死,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的方法来鉴定先天性巨结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模型大鼠病变肠段中Cav 3.2的分布变化及其与Cajal间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kit共变情况;离体肌条组织电生理检测模型大鼠病变肠段及干预Cav 3.2后的变化.组间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处理后8周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建立成功,即处理肠段肌间神经节细胞的减少甚至缺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v 3.2在模型大鼠病变肠段的分布,对照组结肠组织Cav 3.2主要分布于环行肌与纵行肌之间,多呈连续分布;模型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狭窄段组织Cav 3.2的分布逐渐减少,连续性遭到破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处理后大鼠Cav 3.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一致,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Cav 3.2的表达逐渐减少,8周时减少明显.处理后4、6、8周模型组Cav 3.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06、0.38 ±0.06、0.26±0.07;对照组分别为0.63±0.06、0.62±0.09、0.63±0.06,两组在处理后6、8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和8.63,P值均<0.05);Cav 3.2和c-kit共变情况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狭窄段组织c-kit和Cav 3.2的共同阳性区域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离体肌条组织电生理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狭窄段组织的自发性节律性收缩波基本消失;而在对照组产生自发性节律性收缩的前提下,加入Cav 3.2的特异性阻滞剂ZnCl2后,肌条的节律性收缩基本消失,与模型组表现类似.结论 Cav 3.2亚型的异常很可能介导了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状态下Cajal间质细胞功能的改变,并终导致肠功能障碍.

  • 儿童多脏器受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31例临床研究

    作者:吴方方;高怡瑾;潘慈;陈静;汤静燕

    目的 分析多脏器受累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MS-LCH)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1例MS-LCH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LCH方案(LCH-Ⅱ改良方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其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患儿组间EFS及OS差异行Log 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31例患儿中男86例,女45例;中位发病年龄3岁(3个月~14岁).6周诱导治疗后评估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好转)为79%(104/131),有危险器官受累者6周治疗后有效率为74% (48/65).131例患儿3年EFS为(62±5)%,3年OS为(82±4)%.起病时年龄≤2岁、危险器官受累及6周治疗无效是影响LCH预后的重要因素,三组间3年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600、11.583、38.711,P=0.000、0.001、0.000).对上述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危险器官受累及诱导治疗6周无效是影响MS-LCH患儿生存率的主要因素(OR=12.352、14.356,P=0.001、0.000),起病时年龄≤2岁不是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13,P =0.207).131例患儿复发或进展率28%(36/131),中位复发或进展时间为11(1~25)个月,其中有危险器官复发或进展者预后差,3年OS仅为(18±3)%.危险器官受累、6周诱导治疗无效者及较小年龄患儿更易发生病情进展或复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747、7.289,Z=3.865;P =0.000、0.007、0.000).结论 危险器官受累及诱导治疗6周疗效不佳是影响MS-LCH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再次诱导治疗可提高此部分患儿的生存率,有效的挽救方案是提高复发或进展患儿生存率的关键.

  • 脂蛋白酯酶基因突变致Ⅰ型高脂蛋白血症三例

    作者:黄永兰;郑纪鹏;谢婷;毛晓健;李秀珍;程静;刘丽

    例1男,8岁,因“体检发现血脂明显异常1个月”于2013年4月就诊.无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平素喜食肥肉,蔬菜偏少,生长发育正常.外院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6 mmol/L,甘油三酯(TG) 18.2 mmol/L.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史,父亲35岁,检查血清TG 2.98 mmol/L,TC正常,母亲血脂正常,祖父血清TG 3.45 mmol/L,均无降脂治疗史.体检:身高128.6 cm(生长发育曲线第50百分位,P50),体重30 kg(P50),身材匀称,皮肤未见色素沉着及黄色瘤.心肺腹无异常.空腹12 h血清丙氨酸转氨酶5(参考值7~ 40)U/L,TC7.36(参考值3.40~5.20)mmol/L,TG 45.96(参考值0.23 ~ 1.7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47(参考值0.88 ~ 1.8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45(参考值2.70~3.10)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给予低脂饮食治疗.

    关键词:
  • GFPT1基因突变致管聚集伴肢带型肌无力综合征一例

    作者:苗晶;冯加纯;张珍珍;李香丽;苏飞飞;段晨晨;于雪凡

    患儿男,16岁 因“四肢无力4年”于2015年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该患儿自幼生长发育正常,但不擅长竞技活动.12岁时出现提重物、爬楼梯费力,且容易疲劳.症状具有波动性.病程中无肌肉疼痛、吞咽困难及复视.否认家族遗传史,父母健康,家中无其他兄弟姐妹.体格检查:神清语明,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4级,双侧腱反射减弱,深、浅感觉及共济检查未见异常,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清肌酸激酶307 U/L(25~200 U/L).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呈现波幅递减现象,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

    关键词:
  • ADAMTS13基因突变致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作者:王春燕;方晓燕;沈茜;孙利;李国民;吴冰冰;刘海梅;徐虹

    患儿男,11岁,5岁起病,表现为发热后出血性皮疹伴血小板减少,不伴神经系统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9×109/L,血涂片见裂红细胞,尿常规示尿蛋白(++~+++),自身抗体阴性,Coomb's实验阴性,肾功能正常,补体C3、C4、CH50均正常,腹部B超提示:双肾结构欠清,两次骨髓穿刺正常,考虑为血小板减少症,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治疗予血浆输注,随访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尿常规恢复正常.患儿分别于2012年3月、2014年9月两次发作,均表现为发热后出现出血性皮疹伴血小板减少,血常规示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明显减少,尿蛋白(++~+++),肌酐与尿素氮正常,自身抗体阴性,补体正常,血浆输注效果较好.2014年12月再次发作,表现为发热后出现出血性皮疹伴血小板减少,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就诊.

    关键词:
  • 黑皮质素类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管娜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常见肾脏疾病,治疗药物有限,存在较多患者对现有治疗无反应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对于新药开发和传统药物新的应用研究一直在进行中[1].1999年Berg等[2]意外发现曾在半个世纪前广泛用于儿童NS治疗的黑皮质素类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可诱导激素耐药的NS患者缓解,使得ACTH及类似药物重新受到关注.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CTH可通过肾上腺外黑皮质素途径保护肾脏及降低蛋白尿,尤其是对部分现有治疗耐药的NS患者有效.

    关键词:
  • 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在结节性硬化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颖颖;王纪文;孙若鹏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群患病率为1/(6 000~10 000)[1-2].TSC可累及皮肤、脑、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临床特征有色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室管膜下和大脑皮层的多发性结节,以及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EGA)等.其他器官可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等[2].长期以来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不佳.目前TSC的致病性突变基因已明确,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过度激活在TSC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可能逆转甚至治愈此病的靶点.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作为mTOR抑制剂,为TS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期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 胶囊内镜在儿童小肠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文明;魏志;孙自勤

    小肠是胃肠道长的器官,位于腹腔深处,远离口腔及肛门,多重弯曲且重叠,常被认为是消化道诊断中的“盲区”.传统的影像学或内镜技术存在着诊断率低、痛苦大、患儿不予配合及创伤性大等问题,使儿科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受限.近年来,以无创、操作简单、高检出率为特点的胶囊内镜,大大地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其安全性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群体也有着特殊的意义.现对近年来胶囊内镜在儿童小肠疾病诊断中的指征、准备流程、诊断价值作一综述,以便儿科医师全面了解其临床特性,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梦想;戴晓红;张娟;李灵慧;王娟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指一系列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其主要特征为社交、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上的困难以及刻板或重复行为.过去10年,ASD的诊断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2012年公布的儿童ASD患病率为1/88[1],而近的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数据表明儿童ASD的患病率为1/68.有关AS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环境因素,包括产前或产后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胃肠道微生物的变化、饮食因素和过敏可能对ASD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2].其中肠道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与疾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肠道微生物能够通过脑-肠轴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影响人类的认知和情绪[4].9% ~91%的ASD患儿有胃肠道疾病症状[5],约半数伴有腹泻或便秘,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与AS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现对ASD儿童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 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邓朝晖;蒋丽蓉;张斌;徐亚珍;沈丛欢;周韬;夏强;张天遨

    目的 总结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患儿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并发肝硬化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以“抗体缺陷病”“肝硬化”作为关键词对2015年1月以前15年文献进行检索;应用Pubmed医学检索,以“primary hypogammaglobulinaemia”“liver cirrhosis"为关键词,检索由198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的文献,对文献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男,12岁,因“确诊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7年,吐血3次”于2014年12月入院.患儿有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6年病史,无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自身抗体阴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脏病理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入院后接受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3 mg/d,甲泼尼松5 mg/d,拉米夫定150 mg/d及阿昔洛韦900 mg/d,随访3个月,患儿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13篇,共计19例患者,其中12例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例高IgM血症,2例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7例丙肝病毒感染,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15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19例病例中,7例存活.肝移植治疗5例,死亡3例.结论 除了传统认识的丙肝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性两大因素是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病因以外,乙肝病毒感染也是病因之一.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可能是传播丙肝及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抗体缺陷病并发肝硬化预后差,病死率高.

  • 中国输入性儿童寨卡病毒感染二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崇广;徐翼;江洪清;尹应先;张坚洪;朱伟金;梁笑晶;陈敏霞;叶家卫

    目的 探讨儿童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收治的2例输入性儿童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为姐弟,姐姐8岁,弟弟6岁,均来自寨卡病毒流行疫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皮疹和结膜炎.皮疹形态为密集分布红色斑丘疹,腹部先出现,逐步蔓延至躯干、颈部和颜面;持续3~4d皮疹消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白细胞总数不高,肝功能正常.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寨卡病毒PCR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诊断2例为寨卡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临床症状轻微,转归良好.结论 目前我国儿童寨卡病毒感染为输入性病例,临床症状一般轻微,无需特殊干预.儿童寨卡病毒感染长期预后临床资料有限,对于在我国可能出现的本土儿童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应建立长期随访机制.

  •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在儿童结核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爱梅;李锋;刘旭晖;夏露;卢水华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在儿童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109例临床疑似结核病患儿标本,其中疑似肺结核患儿65例(标本来源胃液46例、痰液19例),疑似肺外结核44例(标本来源穿刺液10例、脓液4例、脑脊液14例、浆膜腔积液11例、骨髓1例、粪便3例、尿液1例),分别进行荧光涂片显微镜检、液体快速生长培养、Xpert MTB/RIF检测,同时所有患儿均抽取全血行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分析Xpert MTB/RIF方法对儿童结核病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Xpert MTB/RIF在109例疑似儿童结核病临床标本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8.6%、87.5%,65例疑似肺结核患儿敏感度为胃液33.3%、痰液57.1%,特异度均达100.0%;44例疑似肺外结核患儿脓液和穿刺液中的敏感度较高,接近100.0%,脑脊液和浆膜腔积液中检出率极低.涂阳培阳标本中敏感度均达100.0%,涂阴培阳中仅30.8%~50.0%;利福平耐药检测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100.0%.Xpert MTB/RIF的敏感度(28.6%)优于荧光涂片(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P>0.05);与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敏感度(2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50,P>0.05);远低于T细胞斑点试验(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P<0.05).结论 Xpert MTB/RIF检测方法在儿童结核病中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浆膜腔积液和脑脊液中,但其快速、可检测利福平耐药的优点使其为临床结核病患儿的诊疗提供帮助.

  • 弥漫性肺淋巴系统疾病二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金荣;沈文彬;文哲;安然;周春菊;赵顺英

    目的 探讨2例弥漫性肺淋巴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及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2例弥漫性肺淋巴系统疾病患儿(例1胸膜活检考虑为淋巴管瘤,例2经核素淋巴显像证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例1男,10岁5月龄,因“气促后发现胸腔积液2年”入院.病程中有时咳出白色树枝形状物质,外院多次行相关检查提示乳糜胸、心包积液.曾给予胸膜剥脱术+胸导管结扎术(胸膜病理结果回报淋巴管瘤),胸腔积液仍反复加重、反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体格检查:呼吸促,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啰音,心音稍低钝.支气管镜提示较多白色黏稠分泌物.胸部彩超提示双侧下胸腔及后下纵隔淋巴管瘤.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多、小叶间隔增厚,下肺野内多发散在点状钙化.腹部B超提示少量腹腔积液.核素淋巴显像示双侧胸腔可见不规则的放射性增高.例2女,6岁9月龄,因“反复咳嗽2年9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呼吸平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余未见明显异常.肺功能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镜检查:广泛黏稠的分泌物增多.纵隔、心脏、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高分辨CT示两肺支气管血管束粗多、毛糙,弥漫网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双侧后胸膜及叶间胸膜增厚.核素淋巴显像示:双肺弥漫性放射性增高,尤以近纵隔处明显,提示淋巴管扩张.2例获诊为弥漫性肺淋巴系统疾病,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可能性大,例1终死于呼吸衰竭;例2给予泼尼松治疗9个月余,病情无加重.结论 弥漫性肺淋巴系统疾病可以咳嗽、气促为主要表现,肺部影像学可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可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可有顽固性的乳糜胸、纵隔多发淋巴管瘤、合并心包积液及少量腹腔积液,肺或壁层胸膜活检病理可确诊,核素淋巴显像可协助诊断.

  •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四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作者:刘玉鹏;李溪远;丁圆;王峤;宋金青;张尧;李东晓;秦亚萍;杨艳玲

    目的 探讨因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特点.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的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中国患儿4例的临床经过、生化异常、脑影像特点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4例患儿于生后1d至6个月发病,于6个月至2岁8个月就诊,均有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3例合并难治性癫痫,听力障碍.血清乳酸、丙酮酸均增高.尿甲基丙二酸9.21~9.97 mmol/mol肌酐(正常值0.2~ 3.6 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5.07~ 8.15 μmol/L(正常值0.5 ~4.0 μmol/L),琥珀酰肉碱1.98~4.49 μmol/L(正常值0.15~1.0 μmol/L).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存在单一或复合缺陷.头颅MRI显示基底节损害或脑萎缩.3例为SUCLG1基因缺陷,共检出5种突变(c.809A>C、c.826-2A>G、c.550G>A、c.751C >T和c.961C >G突变).1例为SUCLA2c.970C>T纯合突变,为新突变.经治疗后,4例患儿智力运动缓慢进步.结论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患儿起病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对于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及高乳酸血症的患者需注意鉴别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症尿症,基因诊断是关键方法.

  • 加快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的发展

    作者:徐萍;桂永浩;金力

    精准医学是在相关科学技术尤其是基因组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精准医学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和引领国际发展潮流的重要战略布局.精准医学是指在大样本获得疾病分子机制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生物医学特别是组学数据为依据,根据患者个体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异性,应用现代遗传学、分子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等方法与手段,制定个性化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方案.因此,精准医学可以从根本上精准地优化诊疗效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关键词:
  • 2015年版“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急性肺损伤会议共识推荐”指南解读

    作者:许峰;王荃;钱素云

    1994年美国欧洲共识会议(American EuropeanConsensus Conference,AECC)首次定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1],2012在柏林再次进行修订(柏林标准)[2].然而AECC和柏林标准一直没有包含儿童,尽管成人和儿童在ARDS病理生理学方面有相似性,但在危险因素、病因、合并症、呼吸机设置及预后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6月在Pediatric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发表了“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急性肺损伤会议共识推荐”全文[3].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制定儿童ARDS (PARDS)标准.现就其新共识重要部分进行解读.

    关键词:
  • 诊断试验的四个阶段

    作者:王晓晓;褚红玲;赵一鸣

    诊断试验主要是用于评价疾病诊断方法的优劣,指导临床干预和治疗.诊断试验的评价十分重要,正确理解诊断试验每个阶段应该回答的问题,可提高诊断试验的质量,避免诊断试验的误用,现介绍诊断试验的4个阶段.第1阶段: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其试验结果是否与正常对照人群不同.这是诊断试验的基础,也就是要回答试验结果能否准确区分某病患者与健康对照.常采用横断面或病例对照的设计方案,比较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某试验结果,统计学方法一般常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者X2检验.如果某试验结果在两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进行后续的研究以评价该诊断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 慢性肉芽肿病的实验室诊断

    作者:周钦华;刘丹如;王莹;应文静;俞晔珩;王静漪;惠晓莹;孙金峤;侯佳

    目的 总结功能、蛋白、基因诊断技术在慢性肉芽肿病(CGD)精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基因诊断明确的138例CGD患儿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总结流式细胞仪-二氢若丹明分析(DHR分析)检测的呼吸爆发功能刺激指数(SI),检测gp91蛋白表达情况,5个致病基因(CYBB、CYBA、NCF1、NCF2、NCF4)基因检测结果,并分析刺激指数、gp91蛋白、基因检测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38例基因诊断明确的CGD患儿中CYBB基因突变123例(89.1%)、CYBA基因突变4例(2.9%)、NCF1基因突变5例(3.6%)、NCF2基因突变6例(4.4%)、NCF4基因突变0例.SI范围为:0.8 ~60.5,第25、50、75百分位分别为1.7、2.7、4.7.112例CGD患儿检测gp91表达结果,其中100例不表达gp91,2例部分表达gp91,10例正常表达gp91.发现的未曾报道的突变位点包括:CYBB基因的c.76-77delTT、c.343-344delCA、c.481A >T、c.1152G>C、c.1613G>A,NCF2基因的c.137T>G.CYBB突变CGD患儿中,gp91正常表达患儿SI高于gp91不表达者(14.6比2.5,t=44.21,P=0.004),NCF1基因突变者SI高于CYBB基因突变者(17.7比2.5,t=60.8,P=0.003).结论 流式细胞仪-DHR分析、gp91蛋白的流式检测方法为CGD的重要诊断方法,可指导进一步的基因检测.不同的基因突变及突变类型可影响呼吸爆发功能及gp91的蛋白水平.使用从功能、蛋白到基因水平的诊断技术可以精准有效诊断CGD.

  • PCDH19基因突变导致的女性Dravet综合征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

    作者:刘爱杰;张月华;许小菁;杨小玲;杨志仙;吴晔;刘晓燕;姜玉武;吴希如

    目的 探讨PCDH19基因突变阳性的女性Dravet综合征(DS)患儿的基因型和表型特点.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DS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以SCN1A基因突变筛查阴性的女性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筛查PCDH19基因突变,分析PCDH19基因突变阳性女性患儿的基因型和临床特点.结果 共收集75例SCN1A基因突变阴性的女性DS患儿,其中6例发现PCDH19基因杂合突变,突变率8% (6/75);5例为新生突变,1例为遗传性突变.共检测到5种突变类型,均位于第1外显子,其中错义突变3种,碱基插入突变2种.6例携带PCDH19基因突变的患儿起病年龄为5~9月龄,平均6.8个月;首次发作由发热诱发者4例,接种疫苗后发作1例,无热发作1例.6例病程中表现为多种发作类型,均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局灶性发作,3例有肌阵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和失张力发作各1例.6例患儿病程中癫痫发作均有热敏感和丛集性的特点,均有智力发育落后;2例有孤独症样表现,3例有共济失调.结论 PCDH19是继SCN1A之后DS的另一个重要致病基因,且以新生突变为主,该基因突变导致的女性DS患儿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和局灶性发作为主,发作具有热敏感和丛集性的特点,且多数发作持续时间短,常有智力发育落后,部分可有孤独症样表现.

  • 分子诊断儿童囊性纤维化二例并中国人囊性纤维化文献复习

    作者:徐保平;王昊;赵宇红;刘军;姚瑶;冯雪莉;申昆玲

    目的 探讨中国人囊性纤维化的临床和分子学特点.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和2015年诊断的2例儿童囊性纤维化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并通过关键词“囊性纤维化、中国人”“cystic fibrosis,Chinese”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PubMed数据库(1975-2015年)文献报道的中国囊性纤维化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和分子学特点.结果 例1女,10岁;例2男,8月龄;均有反复咳嗽、支气管扩张.例1伴有肝硬化和汗液氯离子增高,例2伴生长发育落后和脂肪泻.CFTR基因检查可见c.595C>T、c.2290C>T突变.符合检索条件21篇文献报道36例中国患者,年龄4月龄至28岁,其中男16例、女20例,加上本组2例,一共38例.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71%(27/38)存在营养不良,39%(15/38)有慢性腹泻;另有42%(16/38)有其他消化系统表现,包括黄疸(4例)、肝脏增大(11例)、腹水(2例)、胰腺萎缩(3例).5例有明确家族遗传病史,3例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74%(28/38)的患者汗氯水平增高(52 ~ 327 mmol/L).有报道的16例中有8例存在胰腺功能不全,20例中有18例存在支气管扩张.13例(34%)患者死亡.25例患者进行CFTR基因检测,发现29个不同的突变位点,较为多见的突变为c.1766 +5G>T(5例)、c.2083dupG和c.2684G>A(3例).结论 中国人囊性纤维化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存在支气管扩张症,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和消化道症状,约半数存在胰腺功能不全,CFTR基因突变位点多样,均为少见突变.

  • 基于620份全外显子组数据的阿司匹林药物基因组学分析

    作者:杨琳;卢宇蓝;王慧君;周文浩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药物相关位点在不同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方法 利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3至2016年因临床诊断不明而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的620份测序数据,针对已报道的阿司匹林药物相关位点,与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的欧洲人群和东亚人群进行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及比较,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620份全外显子组检测数据共涉及38个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多态性位点,共33个基因.其中10个变异位点(26%)影响药物有效性;28个变异位点(74%)影响药物毒性和(或)不良反应.除去15个公共数据库中记录不全位点,23个阿司匹林药物相关位点中7个位点(rs1050891、rs6065、rs7862221、rs1065776、rs3818822、rs3775291、rs1126643)等位基因频率与千人基因组中的欧洲人群及东亚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10个位点(rs2228079、rs1613662、rs4523、rs28360521、rs1131882、rs1047626、rs3856806、rs2768759、rs7572857、rs1126510)与东亚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欧洲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个位点(rs2075797)与东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欧洲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个位点(rs10279545、rs730012、rs16851030、rs1353411、rs1800469)的等位基因频率(0.019、0.058、0.167、0.452、0.340)与东亚人群(0.100、0.151、0.396、0.568、0.453)和欧洲人群(0.531、0.312、0.037、0.179、0.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东亚人群:X2=21.798、20.400、67.543、16.531、15.807,欧洲人群:X2=325.799、92.877、144.811、156.471、174.533,P均<0.01).结论 阿司匹林已报道的药物相关位点中影响药物有效性和影响药物毒性或不良反应占绝大比例,其基因型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选择.阿司匹林药物相关位点在种族中存在明显差异性.

中华儿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6 06
1992 04
1991 01 02 03
198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