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调节

    作者:陈曦;郭洁波;张涵;左可军;韦轶;史剑波;李华斌;许庚

    目的 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鼻息肉组织(n=20)和健康对照组钩突组织(n=15)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及ZO-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通过离体细胞培养模型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3、IL-17、γ干扰素(interferon-y,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对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Occludin mRNA和蛋白的调节作用.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在鼻息肉与对照组钩突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部位在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鼻息肉组Claudin-1、Occludin及ZO-1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87±0.076、0.172 ±0.109、0.098±0.035,均较对照组的0.312 ±0.101、0.220±0.069、0.233±0.093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45、3.301、13.323,P值均<0.01).鼻息肉组织中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00 117 ±0.000 035,低于对照组的0.000464±0.000 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P<0.05),而Claudin-1和ZO-1 mRNA在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L-13、IL-17和IFN-γ等促炎因子刺激鼻黏膜上皮细胞后,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1±0.039、0.581±0.029、0.648±0.040,与未刺激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299、24.669、14.995,P值均<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上述因子刺激组与未刺激对照组相比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80、8.442、7.310,P值均<0.05).结论 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降低可能是鼻息肉发生的原因之一.

  • 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作者:孙鹏;葛文彤;刘卫一;刘薇;张亚梅

    目的 观察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6岁;其中男7例、女8例;单侧闭锁6例,双侧闭锁9例;10例(16侧)为膜性闭锁,2例(4侧)为混合型闭锁,3例(4侧)为骨性闭锁.全部患儿均在全麻内镜下行后鼻孔成形术,成形扩大后鼻孔后放置支撑管.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后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内镜下观察及换药.结果 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后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支撑喉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初步经验

    作者:陈良嗣;梁璐;罗小宁;郭沐涛;张思毅;卢仲明;许咪咪

    目的 评价支撑喉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疗效.方法 应用支撑喉镜CO2激光烧灼治疗11例先天性梨状窝瘘.其中,男4例,女7例;左10例,右1例;初治6例,复治5例.年龄20~672个月(中位数60个月);分型:窦道型10例、瘘管型1例.临床表现包括反复颈侧肿痛,颈前区瘘管流脓.术前检查包括下咽X线造影、CT、MRI等.急性期控制感染及充分引流;炎症静止期实施支撑喉镜CO2激光梨状窝瘘内瘘口烧灼封闭术.术后3个月复查食管镜,内瘘口未闭者,再次行支撑喉镜CO2激光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在食管镜下显露梨状窝内瘘口.9例一次手术后内瘘口闭合;2例两次手术后内瘘口闭合,平均治疗次数1.2次.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吞咽困难,无声嘶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颈部外观满意.随访11 ~35个月(中位数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CO2激光烧灼治疗CPSF,安全、有效、微创,可重复操作,建议作为窦道型和瘘管型CPSF的首选治疗方案.

  • 嗅觉障碍大鼠锰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王亚玲;孙宝宾;臧凤超;常娣;吴迪;孙君君

    目的 应用锰增强MRI对嗅觉障碍大鼠嗅觉功能进行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并从影像学方面探讨嗅觉系统的可再生特性.方法 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下同)抽出20只双侧鼻腔滴入TritonX-100溶液,建立嗅觉障碍模型,为造模组(M组),造模后接受清凉油气味刺激;再随机抽出10只双侧鼻腔滴入生理盐水,为嗅觉正常组(N组),将其进一步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接受清凉油气味刺激(N1组),另一组予以无味空气刺激(N2组);剩余5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锰增强成像采用7.0 T micro-MR扫描.采用Image J 1.46软件测量嗅球信噪比.以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锰增强MRI能清楚显示嗅觉正常大鼠的嗅觉通路相关结构.嗅觉损伤到恢复过程中,锰增强MRI可以显示其可逆性变化.造模组(M组)嗅球总体积在初始、第10、20、30、60天分别为(49.44±0.81)、(32.85±0.79)、(27.78±1.07)、(35.89±1.04)、(43.63±1.13)mm3.造模组(M组)嗅觉损伤后第20天,嗅球信噪比低,为9.78±0.07,第60天(M60)时恢复到30.68±1.01,接近N1组(33.08±0.15)和N2组(31.31±1.12),M60、N1组、N2组三者的嗅球信噪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5).结论 锰增强MRI技术是一种客观的嗅觉功能检测方法,嗅觉系统具有损伤后再生的特性.

  • 功能性电刺激恢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眨眼功能的研究

    作者:薛玉斌;冯国栋;丁秀勇;赵杨;崔婷婷;高志强

    目的 比较不同波形和参数的脉冲电刺激诱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新西兰白兔眨眼运动的效果,同时建立一个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用以恢复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的双侧同步眨眼功能.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8只.分别切断右侧面神经总干,制作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模型;采用电脉冲串分别刺激其双侧眼轮匝肌,诱发眨眼运动;Ⅰ、Ⅱ、Ⅲ组兔的刺激波形分别为方波、正弦波和三角波,每只动物分别接受三种载波频率(25、50和100 Hz)、九种波宽(1~9 ms)的脉冲刺激;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比较不同波形和刺激参数之间诱发眨眼反应所需电压阈值和总电荷量的差别.然后任意选取6只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用生理记录仪和电刺激器组成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来记录其健侧眨眼时眼轮匝肌的肌电信号,并以此为触发信号,触发麻痹侧眼轮匝肌的电刺激,观察其眨眼动作.结果 25 Hz的电脉冲串在诱发眨眼的过程中会发生眼睑的持续颤动,不能产生平滑的眨眼运动;而50 Hz和100 Hz载波频率的脉冲串刺激可以诱发接近自然状态的眨眼反应.方波诱发完全眨眼所需的阈电压远小于其他两种波形(P<0.05).三种波形刺激诱发眨眼反应所需的总电荷量差异较小.在刺激频率相同时,三种波形诱发完全眨眼所需的总电荷量随着脉冲波宽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加.100 Hz的脉冲串刺激诱发眨眼所需的电压小于50 Hz(P <0.05),但是其消耗的电荷量远高于50 Hz的脉冲串(P<0.05).6只兔在健侧产生诱发性眨眼时,功能性电刺激系统均能够成功恢复麻痹侧的同步眨眼运动.结论 50 Hz的方波电脉冲适合用于刺激兔眼轮匝肌诱发眨眼,用健侧眼轮匝肌的肌电信号作为患侧眼轮匝肌电刺激的触发信号,可以恢复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兔的双侧同步眨眼.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沈翎;林宗通;许杨杨;杨中婕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的386例OSAHS患儿,将腺样体和扁桃体≤Ⅲ度的90例(A组)分成A1、A2组,腺样体和(或)扁桃体Ⅳ度的296例(B组)中≤3岁的22例纳入B1组,其余274例分为B1、B2、B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和6个月行腺样体、扁桃体大小检查及鼻腔鼻内镜检查(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行多道睡眠图(PSG)监测,评估OSAHS严重程度和疗效.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鼻用激素、白三烯拮抗剂和黏液促排剂,保守治疗指药物联合鼻腔分泌物吸引,手术治疗指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A1组药物治疗3个月;A2和B1组保守治疗3个月;B2组保守治疗3天行手术,术后药物治疗2周;B3组保守治疗2周后手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总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A2组腺样体、扁桃体均缩小(Wald x2值分别为10.584和8.366,P值均<0.05),6个月无明显反弹;A1组均无明显缩小(P值均>0.05).治疗后A组鼻腔鼻内镜检查评分均下降(F=403.420,P<0.05),但6个月后A1组反弹(P<0.05),A2组无明显反弹.治疗3个月PSG监测A2组患儿均痊愈,A1组仅43.2%痊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89,P<0.05).B2、B3组患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均未见复发,B1组治疗后腺样体、扁桃体大小均无缩小(P值均>0.05).治疗后B组鼻腔鼻内镜检查评分均显著下降(F=1 614.244,P<0.05),但6个月后B1、B2组均反弹(P值均<0.05),B3组无明显反弹.PSG监测B3组患儿均痊愈,B2组73.4%痊愈,B1组仅57.4%痊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846,P<0.05).结论 儿童OSAHS应根据年龄、病情、腺样体、扁桃体大小选择治疗方法.腺样体和扁桃体≤Ⅲ度和年龄小于3岁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腺样体和(或)扁桃体Ⅳ度者则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保守治疗可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术后足疗程药物治疗可防止复发.

  • 嵌顿性婴儿声门区异物一例

    作者:王卫卫;赵玉林;韩富根;程慧娟

    患儿男,10个月5天,因失声、间断发热2天于2013年11月19日就诊于郑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家属诉患儿2天前将葵花子放入口中玩耍后出现哭闹时失声,伴间断发热,热峰39.9℃,前往当地医院就诊,X线胸部拍片未见异常,经雾化、抗感染等治疗无效,患儿仍无法发声.患儿患病期间未出现咳嗽,进流食顺利.前来我院就诊时患儿精神一般,呼吸频率稍促,不能发声,哭闹时三凹征阳性,轻度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无明显降低.住院后行纤维喉镜检查见声门有一葵花子样异物嵌顿(图1),遂紧急完善术前准备,静脉麻醉下行直达喉镜下异物取出术.

    关键词:
  • 颞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作者:陈菲菲;胡海文;李靖;杨伟炎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由Weiss和Enzinger[1]于1982年首次命名,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4年分类将其命为交界性血管内皮瘤,2002年新分类中该肿瘤被归为软组织肿瘤中的恶性脉管肿瘤[2].因临床罕见,多以个例报道为主,本文病例为广泛侵袭颞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上颌窦上皮-肌上皮癌一例

    作者:杨柳;王敏;刘世喜

    患者女,32岁,因右眼球突出加重2个月,同侧面部麻木4个月于2013年6月入院,不伴复视、视力下降、涕中带血、鼻塞、头昏头痛等不适.专科检查:右侧中鼻道、下鼻道稍隆起,表面黏膜光滑;颈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鼻窦CT及MRI(图1)提示右侧上颌窦软组织填充,侵及眼眶下部和下直肌,筛窦、上鼻甲、中鼻甲及右侧翼腭窝、颞下窝局部骨质吸收破坏,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关键词:
  • 声门下异位甲状腺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一例

    作者:韩娟;李树华

    患者,女,42岁.因咳嗽、气短10余年,加重2d于2013年8月9日入住呼吸内科.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吸气性呼吸困难Ⅲ度,平静吸气末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性啰音.肺CT检查:声门下主气管内壁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向腔内突出,边界光整,密度均匀,CT值约49 Hu(图1).肺功能检查提示大气道梗阻.气管镜检查:声门下、气管上段可见一新生物从气道左侧向管腔内突出,约占管腔截面积的3/4,色淡红,宽基底,肿物表面尚光滑(图2),气管镜能通过,远端可见气管环清晰,隆突锐利.

    关键词:
  • 鼻外毛根鞘癌一例

    作者:王玉芝;吕凌燕;王兴杰;周宣岩

    患者女,68岁,2009年5月无意中发现右侧鼻唇沟中部外缘有一绿豆粒大小肿物,表面不光滑,触之无出血,无触痛,未作特殊处理.之后经常无意识搔抓,有时用指掐、挤压等方式试图去除肿物,均未成功,肿物逐渐长大.入院前1年肿物长至花生米大小且破溃,时有渗出,无疼痛,曾用民间土方给予药物涂抹及烧灼,无效.于2011年3月12日入住我院耳鼻咽喉科诊治.查体见右侧鼻唇沟中下部外缘有一约1.5 cm×1.3cm大小菜花样肿物,暗红色,质较硬,表面有结痂,边界清楚,无触痛,无出血(图1).检查鼻腔通畅未见肿物及狭窄,面部活动正常,周围淋巴结未触及.

    关键词:
  • 噪声性耳聋相关的细胞病理生理变化概述

    作者:戴清蕾;薛希均;严旭坤;戴朴

    噪声所致的听觉损害主要表现为听觉敏感度降低和听阈提高.一旦发生噪声性听觉损害,首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耳鸣和听力下降,同时可能伴随头晕和头痛,还会出现烦躁、失眠、多梦、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抑郁、血压升高、心动过缓或者心动过速、呼吸加速,还可能出现幻听、痛听、听声耳痒和闻声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噪声性耳聋与细胞能量代谢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已有20余年,本文就噪声致耳蜗细胞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做一概述.

    关键词:
  • 乳突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情况分析

    作者:叶放蕾;朱晓丹;陈蓓;郝少娟

    目的 总结中耳胆脂瘤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中面神经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手术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60例(370耳)行乳突根治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45耳)及中耳胆脂瘤(22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面神经裸露情况及其发生部位,应用SPSS 17.0软件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程、病理类型、面神经低位、术前面神经麻痹以及并发迷路瘘等因素与面神经裸露的关系.结果 370耳中面神经裸露117耳,总裸露率为31.6%,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鼓室段(106耳,占90.6%).未成年患者的面神经裸露率为61.1% (22/36),成年患者为28.4% (94/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以上患者的面神经裸露率为37.1% (104/280),病程5年以下患者的面神经裸露率为14.4%(13/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耳胆脂瘤患者的面神经裸露率为39.1%(88/22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面神经裸露率为20.0%(29/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低位的发生率为11.4%(42/370),面神经低位时发生裸露的比例为83.3%(35/42),明显高于面神经走形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路瘘的发生率为7.8%(29/370),有迷路瘘者面神经裸露发生率为65.5%(19/29),高于无迷路瘘患者的28.7%(98/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裸露率为75.0% (18/24),高于术前无面神经麻痹患者的28.6%(99/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面神经裸露发生率31.6%,好发于鼓室段.病程长、合并迷路瘘管、中耳胆脂瘤、术前面神经麻痹等因素提示面神经裸露的风险较大.

  • 下咽癌治疗中的喉功能保留策略

    作者:黄志刚

    下咽结构复杂,与喉毗邻,在下咽的处理中,喉功能保留一直是下咽癌治疗整体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1].下咽癌治疗中喉功能保留策略和晚期喉癌治疗中的喉功能保留有所不同,首先就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来看,下咽癌生长位置隐蔽,肿瘤分化差,就诊时多属于晚期,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高;其次下咽癌切除时,还应该在彻底治疗肿瘤的同时考虑吞咽功能的保留和重建,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喉功能重建,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 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患者喉功能保留及修复

    作者:鄢丹桂;张彬;李德志;李正江;刘文胜;徐震纲

    目的 探讨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患者保留喉及下咽功能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3年5月13例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喉功能保留的外科治疗.13例患者中原发灶T2期6例,T3期7例.采用喉及下咽部分切除手术,Ⅰ期采用咽后壁旷置或游离组织瓣修复喉及下咽缺损.13例患者中3例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1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例行锁骨上皮瓣修复,1例行颏下瓣修复,1例行游离植皮修复下咽及部分喉,6例咽后壁旷置.2例患者为放疗后复发行挽救手术,2例术前同步放化疗,2例未行术后放疗,其余7例初治患者均行术后放疗,平均剂量55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67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3年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相关生存率达51.6%.5例次(5/13)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咽瘘3例次,伤口感染1例次,颈部积液1例次.13例全部拔除气管套管和完全恢复经口进食.结论 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患者可视缺损大小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保留和重建喉功能,在保证生存率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非手术综合治疗保留中晚期下咽癌患者喉器官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欣欣;王嘉陵;武文明;马林;刘明波;赵飞帆;黄德亮

    目的 应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晚期下咽癌患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3月应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对有强烈保喉意愿或手术难以切除的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68例(20例T1-2N 1-3 M0和48例T3-4N1-3M0)进行个体化治疗.采用的方法包括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后同步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靶向治疗、同步放疗联合EGFR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同步放化疗联合EGFR分子靶向治疗.放疗采用螺旋断层放疗(40例)和调强放疗(28例),放疗总剂量70 Gy.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采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第3版进行评估.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患者随访3~ 6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7个月.所有患者完成了计划的放疗,66例(97.0%)患者完成计划的化疗周期.经过非手术综合治疗后,2年和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8.8%和64.7%;3年喉器官保留率为84.2%(即生存超过3年的患者中未行喉全切除术者的比例).患者能够承受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Ⅲ级的口咽腔黏膜炎.在治疗结束后,无患者终身依赖胃造口术进食及气管切开呼吸.结论 通过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可保留下咽癌患者的喉器官,避免手术切除全喉,从而获得较高的喉器官保留率和较小的不良反应.

  • 下咽颈段食管交界癌的喉功能保留及游离空肠修复术

    作者:张彬;苏纪平;余济春;邬振华;冯志星

    目的 尝试采用游离空肠修复技术保留下咽颈段食管交界癌患者的喉功能.方法 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回顾性分析肿瘤同时位于下咽和颈段食管的13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均进行喉功能保留的外科治疗.原发灶T3期8例,T4期4例,放疗后复发rT2期1例.采用游离空肠部分剖开的方法同时修复下咽和颈段食管.10例患者接受了术后放疗(7例)或放化疗(3例),放疗剂量49~65 Gy,平均56 Gy.结果 Kaplan-Meier方法计算13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7.9%,无瘤生存率为34.2%.9例(9/13)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手术死亡1例和游离空肠坏死1例.5例(5/13)患者长期带气管套管.10例(10/13)患者完全恢复经口进食,全部患者恢复发音.结论 初步经验发现,部分有选择的下咽颈段食管交界癌患者可以运用游离空肠修复技术,保留喉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喉功能保留的下咽癌外科治疗

    作者:曾镇罡;肖水芳;赵恩民;秦永;王全桂;沈泓

    目的 探讨下咽癌患者喉功能保留外科治疗方式的可行性、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50例,其中保留喉功能者20例,保喉率为40.0%.2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39 ~ 77岁,中位62.0岁.肿瘤发生部位为梨状窝区17例,环后区1例,下咽后壁区2例,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术式选择为咽部分切除8例,咽-喉部分切除12例,术后14 d开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术后2~4周进一步行放射治疗.术后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诊了解患者术后生存、言语、吞咽及呼吸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患者拔管,拔除气管套管时间平均为60d,拔管率为80.0%,所有患者术后发音功能均恢复,20例患者均于术后14 d拔除鼻饲管,生存患者均能进普食.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 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Kaplan-Meier法计算20例下咽癌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9.5%和35.9%.结论 下咽癌患者喉功能保留外科治疗方式是可行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患者术后可恢复良好的吞咽、发声和呼吸功能.

  • 149例下咽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的预后分析

    作者:徐伟;吕正华;杨哲;邹纪东;曹洪源

    目的 总结下咽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放疗)的疗效,分析影响下咽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149例原发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梨状窝癌121例,下咽后壁癌21例,环后区癌7例;Ⅰ期3例,Ⅱ期15例,Ⅲ期29例,Ⅳ期102例.原发灶切除方式:单纯梨状窝或下咽后壁切除22例,下咽部分切除喉部分切除29例,下咽部分切除喉全切除67例,下咽和喉全切除16例,喉全切除下咽颈段食管切除12例,喉和下咽食管全切除3例.其中保留喉功能者51例(34.2%),未保留98例(65.8%).均行双侧择区性或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79例同期行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87例于我院肿瘤中心接受适形调强放疗,根据手术切除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放疗野的调整;49例在其他医院放疗;剂量50 ~ 70 Gy.结果 149例患者中没有失访病例,治疗满5年者共111例,Kaplan-Meire统计3年生存率为47.7%,5年生存率为38.7%.T1-2与T3-4组间,颈淋巴有转移与无转移组间,Ⅰ-Ⅱ期与Ⅲ-Ⅳ期组间,保留喉功能与不保留喉功能组间的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放疗患者、本院放疗与外院放疗患者三组间3年生存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51,P<0.05).86例死亡患者主要死因分别为颈淋巴结转移25例(29.1%),包括咽后淋巴结转移9例和气管造口复发癌1例;远处转移19例(22.1%);局部复发13例(15.1%);局部或区域合并远处转移8例(9.3%);第二原发癌6例(7.0%).结论 下咽癌仍是疗效较差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采用调强放疗并根据切除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放疗野的调整,有助于提高下咽癌的疗效.

  • 咽后淋巴清扫术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伟;吕正华;邹纪东;冯守昊;曹洪源

    目的 探讨咽后淋巴清扫术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必要性及适应证.方法 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晚期下咽癌患者,其中梨状窝癌45例,下咽后壁癌5例,环后癌4例.采用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颈淋巴清扫+咽后淋巴清扫术.术前均行强化CT扫描检查评估咽后淋巴结状态,并与咽后淋巴清扫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前CT检查考虑咽后淋巴结转移13例,无转移41例.术后病理证实存在咽后淋巴结转移者12例(22.2%),8例为梨状窝癌,4例为下咽后壁癌,其中CT发现转移7例,未发现转移5例.术前CT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总的准确率为79.6%,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85.7%.12例患者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N2-3者11例(91.7%),其中N2c者6例(50.0%).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未发现咽后淋巴结复发转移者.结论 晚期下咽癌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术前CT检查对评估早期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有限.建议对下咽后壁癌、T3-T4的梨状窝癌及颈部N2以上的病例,常规行咽后淋巴结探查与清扫术.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