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Jab1基因沉默对裸鼠人喉癌移植瘤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海霞;曹华

    目的 探讨Jab1重组质粒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向瘤体内注射pJab1、阴性对照质粒和生理盐水,观察瘤体增长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观察瘤体内Jab1、p2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Jab1质粒组的肿瘤体积为(267.60±88.19)mm3((x)±s,以下同),与阴性对照组的(832.20±140.39) mm3及生理盐水组的( 895.40±145.93) mm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3,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Jab1质粒组瘤内的Jab1蛋白的表达率降低为32.40%±5.59%,p27蛋白的表达率增高到76.80%±6.30%(P<0.001),与阴性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瘤内Jab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至0.65±0.03(F=558.00,P<0.001),p27的mRNA无明显变化,为0.80±0.02(F=1.52,P>0.05).结论 pJab1干扰质粒可明显降低裸鼠肿瘤组织内Jab1基因的表达并抑制瘤体的生长;pJab1质粒能有效抑制Jab1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喉癌的新途径.

  • 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在喉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巍;林鹏;孙保存;蔡文娟;韩春荣;李丽;鲁宏华;张金梅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在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用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CD31和过碘酸雪夫试剂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CD31染色标记石蜡包埋喉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及内皮依赖性血管的表达,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血管生成拟态与喉癌患者的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值均<0.05).而内皮依赖性血管与喉癌患者的发病部位、肿瘤分期、T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管生成拟态(P=0.014)、肿瘤分期(P=0.009)、T分期(P=0.013)、淋巴转移(P=0.013)、组织病理学分级(P=0.038)、肿瘤大小(P=0.028)和放疗(P<0.0001)与喉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而血管生成拟态(P=0.011)、发病部位(P=0.049)、肿瘤大小(P=0.001)和放疗(P <0.0001)与喉癌患者无瘤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拟态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喉癌组织中内皮依赖性血管与血管生成拟态共存.血管生成拟态可能通过促进区域淋巴转移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对预测喉癌患者的转移和生存具有重要价值.

  •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豚鼠的内耳铺片研究

    作者:黄文钦;李治美;徐丽;农东晓;唐安洲;覃焕桦;杨甜

    目的 在耳毒性损伤的豚鼠模型上诱发声诱发短潜伏期负电位( acoustically evoked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通过内耳铺片观察ASNR豚鼠的基底膜球囊、椭圆囊及半规管壶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验证豚鼠ASNR的责任终器.方法 将45只健康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15只(30耳),药物致聋组30只(60耳).致聋组给药(硫酸卡那霉素+利尿酸)致聋7~10d后,行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根据ASNR引出情况进一步分为ASNR组和非ASNR组.三组豚鼠断头取颞骨,解剖显微镜下取出基底膜、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通过显微镜观察毛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 致聋组有27只动物(54耳)完成测试,其中45耳达到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9耳引出ASNR(35.2%),阈值为110~125 dBSPL,平均阈值(121.7±4.5)dBSPL,潜伏期1.80~2.08 ns,平均潜伏期(1.93±0.07)ms.铺片观察显示,基底膜、球囊、随圆囊、壶腹嵴毛细胞密度按正常对照组、ASNR组、非ASNR组依次减低,毛细胞损伤程度依次加重.ASNR组球囊微纹区、周边区毛细胞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的相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豚鼠ASNR的责任终器是球囊,而不依赖于耳蜗、椭圆囊及半规管功能.

  •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及特应性皮炎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泽海;林文森;李书彦;赵绍成;王丽;杨仲刚;陈洁;张振富;于金珍

    目的 在获取我国北方不同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病率的基础上,分析AR患病与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间的相关性及相互影响,为防治AR等变应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自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通过随机整群和多级抽样,抽取河北省沧州市农村、渤海湾黄骅市沿海渔村、承德市雾灵山区、天津市区内的人群共计1524人,采用面对面直接人户调查并结合血清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lgE)检测结果,获得AR、BA及AD患病与年龄、职业、特应性体质、烟酒嗜好等指标的关系,同时通过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3种变应性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北方地区AR、BA、AD患病率分别为9.1%、5.4%、6.0%.在AR患者中BA、AD患病率分别为30.9%、29.5%,在无AR人群中BA、AD患病率分别为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2.97、148.40,P值均<0.01).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BA者患AR的风险是无BA者的8.619倍;有AD患者患AR的风险是无AD者的1.817倍.务工者患AR的风险是务农者的2.320倍.生活居住地变迁患AR仅为无变迁者的0.353倍.结论 AR、BA及AD患病存在相关性,BA与AR的关联强度大于AD与AR的关联强度.

  • Toll样受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司瑜;张志钢;黄春宇;何军芳;冯炼强;陈愈彬;陈涛;黄曦

    目的 检测Toll样受体2( 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耳硬化症患者(对照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化脓性中耳炎组)、中耳胆脂瘤患者(中耳胆脂瘤组)各30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TL R2/TLR4在正常外耳道皮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黏膜、肉芽组织,中耳胆脂瘤患者黏膜、肉芽组织及胆脂瘤囊壁中的表达,并比较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 ①TLR2/TLR4mRNA及蛋白质在正常外耳道皮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黏膜、肉芽组织,胆脂瘤的中耳黏膜、肉芽组织及胆脂瘤囊壁均有表达.②TLR2/TLR4 mRNA及其蛋白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黏膜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P值均<0.05),在胆脂瘤囊壁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外耳道皮肤(P值均<0.05),两组黏膜中TLR2/TLR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TLR2/TLR4mRNA及蛋白质在两组中耳炎肉芽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P值均<0.01),且TLR2mRNA在中耳胆脂瘤肉芽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P<0.05).④TLR2/TLR4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肉芽组织中,且明显多于正常外耳道皮肤,但胆脂瘤囊壁中的阳性细胞少于正常外耳道皮肤.结论 TLR2和TLR4在正常外耳道皮肤、慢性化脓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中均有表达,提示中耳具有TLR2、TLR4参与调节的固有免疫系统,但二者的差异性表达也提示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 X线透视下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五例

    作者:高岭;娄卫华;桑建中;李臻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由于肥胖、颈短、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原因致气管切开困难,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处理十分棘手.我科于2011年5月至10月收治的5例病情危重、气管切开困难患者,先行X线透视下气管插管,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后再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影像导航鼻内镜下上颌窦后壁入路切除颅底胆脂瘤一例

    作者:张华;宋西成;修春明;张洪涛;王云波

    患者女,29岁,因发热头痛20余天于2011年8月19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伴发热,高达39℃,伴恶心、非喷射状呕吐等,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后短暂好转,但很快再次发作后急诊收入我院.患者先天性聋哑.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颈软,Kening征(-),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手指鼻及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深浅感觉无异常,四肢腱反射(++),双侧病理征(-).腰穿示脑脊液无色、微混,白细胞1.07×109/L,中性粒细胞0.307,糖2.35 mmol/L,蛋白定量1.38 g/L,颅压 26 cm H2O( 1 cm H2O =0.098 kPa).

  • 颅颈钢筋贯通伤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余得志;邱建新;程宏伟;戴翔;彭晓春

    患者男,38岁.因高处坠落致钢筋自左颌下刺人从右头部刺出4h于2011年5月7日20:36急诊人院.患者当天下午在建筑工地劳作时不慎自3 m高处坠落入一片竖立的钢筋林中致钢筋刺人头部.当时患者无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行简单包扎,做头颅CT检查后立即转入我院,转院过程中患者意识逐渐模糊.入院时查体:神志朦胧,对答尚切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可见直径1.5 cm长1 m包裹工作服的钢筋自左侧颌下刺入,从右侧颞部穿出(图1).

  • 以声嘶及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皮肌炎一例

    作者:卫旭东;魏永宏;何健;李丽;马斌娟;刘凤磊

    患者女,68岁,因声嘶1月余,呼吸困难2周于2009年7月17日收入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声音嘶哑,呈渐进性,无喉痛、吞咽障碍,在当地医院诊为"慢性喉炎",行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10余日,未见好转,近2周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初为活动后气急,逐渐加重,现在安静时也有轻度呼吸困难.电子喉镜检查见鼻咽部光滑对称,会厌活动可,右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右侧喉室饱满,双侧杓状会厌襞水肿,左侧声带活动可,声门裂狭小,双梨状窝未见异常(图1).血、尿常规及X线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

  • 舌骨大角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亚奇;杨怀安

    患者男,45岁,因喉内异物感和吞咽时喉部响声10余年于2011年1月20日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喉内异物感,吞咽时喉部响声,易呛咳及喉部压迫梗塞感,反复做吞咽运动后及头部运动时喉内异物感及呛咳加重.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无颈部及咽喉部疼痛.否认既往颈部外伤史.查体:双颈部舌骨平面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可触及条索状无痛性骨性硬度肿块,随吞咽上下运动,可触及摩擦感及听到弹响音并以左侧明显,双侧舌骨大角处无明显触痛点.纤维喉镜检查:见双侧下咽侧壁明显膨隆,黏膜光滑,右侧膨隆边缘接近声门裂上方,双侧声带运动正常(图1).

  • 外耳道软骨瘤一例

    作者:王丽;张庆泉;王锡温;孙岩;王强

    患者,女,23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流脓1月余,左耳痛1周于2010年2月3日人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听力下降并伴有流脓,余无特殊不适.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左外耳道炎、左外耳道骨瘤?",给予冰莲滴耳剂外用及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1周前患者感左耳疼痛,脓液较前增多,遂来院复诊,检查后以"外耳道肿物(左)"收入院.入院查体:左外耳道后壁见黄豆大肿物,质较硬(图1),有少许分泌物附着,蘸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后结果提示:未见明显致病菌生长),鼓膜窥不清.

  • 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新进展

    作者:王荣光;陈雷

    20世纪80年代,奥地利Walter Messerklinger重新引进了鼻内镜技术,1985年,美国David Kennedy创制了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一词,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今,应用鼻内镜技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经形成了3种主要的体系:①常规的FESS;②微创的鼻窦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inus technique,MIST);③气囊导管扩张术[1].本文依据常规的FESS,综述应用鼻内镜技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

  • 内镜经鼻岩尖区手术的解剖及临床

    作者:孔锋;张秋航

    常见岩尖病变有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脊索瘤、转移瘤和真菌性炎症,其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外科治疗.以往处理此区域的手术入路包括眶颧入路、Kawas入路、经迷路人路、经耳蜗人路、乙状窦后入路和岩骨下入路等.然而由于岩尖区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处理该区病变时会涉及到岩骨段颈内动脉、海绵窦和第Ⅱ、Ⅲ、Ⅳ、Ⅴ、Ⅵ组颅神经,故手术难度大、外科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往这些显微人路,常会造成患侧永久性听力丧失、面神经麻痹等颅神经损伤、颅内外血管性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内镜经鼻入路作为处理岩尖病变的一种可选择人路.本文综述了内镜经鼻岩尖手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区域开展手术提供参考.

  •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分析

    作者:杨征;陈晓红;房居高;倪鑫;许洪波;黄志刚

    目的 总结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 -2009年收治的6例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体检时无意中发现颈部肿物,血钙、血磷及血甲状旁腺素正常,其中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甲状腺下极后方有囊性肿物.结果 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囊肿,免疫组化染色甲状旁腺素、嗜铬素A及突触素均阳性.随访2~9年无复发.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囊肿的有效方法,终确诊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 肝素明胶海绵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保平;黎江艳;李芝兰;林东;马敏

    目的 观察肝素明胶海绵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外伤性鼓膜穿孔79例(83耳),分为试验组54例(58耳)和对照组25例(25耳),试验组给予肝素明胶海绵贴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燥法保守治疗.随访4周,观察并记录鼓膜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4周内,试验组58耳共愈合56耳,愈合率为96.55%,对照组25耳共愈合14耳,愈合率为56.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9,P<0.01).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从外伤至鼓膜愈合)为17.6d,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2.0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P<0.01).试验组所有愈合鼓膜形态完整,和正常鼓膜相似,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耳部皮肤过敏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肝素明胶海绵能够促进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提高穿孔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

  • 超声刀辅助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对照研究

    作者:季慧;黄志纯;冯旭;陶锋;朱新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刀辅助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刀辅助扁桃体切除术组与常规手术对照组各35例患者,观察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术后开始脱膜的时间.结果 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少(中位数为1ml),手术时间短(中位数为20 min),术后5d之内疼痛程度较轻(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从5分降到1分),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超声刀组术后无原发性及继发性出血,而常规手术组术后出现原发性及继发性出血各1例.术后开始脱膜的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 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后的综合治疗

    作者:陶泽璋;许昱

    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不是根治,而是通过手术纠正鼻-鼻窦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病变、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为药物治疗与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创造条件;其疗效也不是在手术后立即完全体现,而是在药物治疗的辅助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达到治愈鼻窦炎的目的.鼻内镜术后能否获得佳手术效果,取决于能否大限度恢复鼻腔黏膜的功能,而术后鼻黏膜病变的消退、功能的恢复除了与手术的精细程度有关外,还与引起鼻腔、鼻窦病变的局部和全身因素(如感染、变态反应等)是否消除、术后有无继发感染、以及其他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有关.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仍存在多种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进行恰当的、合理的、及时的、有效的处理,将延缓或影响鼻腔、鼻窦病变的恢复并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因此鼻内镜手术佳疗效的获得与合理的术前准备和治疗、恰当的术后综合处理密切相关,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是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治疗

    作者:许庚

    慢性鼻-鼻窦炎(CRS)的围手术期治疗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的,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CRS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其内涵却根据CRS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 我国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表型特殊性

    作者:李华斌;许庚

    慢性鼻-鼻窦炎(CRS)或简称慢性鼻窦炎,泛指鼻腔、鼻窦黏膜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近10年来CRS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直接导致了治疗策略的改进和临床疗效的提升[1-3].大量的资料证实,鼻黏膜先天免疫的改变、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的定植和刺激能够影响适应性免疫、T细胞反应、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重塑,可能在CR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是由于CRS存在高度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引起CRS发病的关键环节(如变态反应、超抗原、骨炎、细菌生物膜等的作用)仍然不很清楚,导致一部分CRS患者在强化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后疗效也不够理想,呈现难治性的临床特点[4],成为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重要问题.

  • 内镜经口入路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术

    作者:张秋航;郭宏川;王振霖;吕海丽;姬巍;孔锋;李茗初;陈革;梁建涛;鲍遇海

    目的 探讨内镜经口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内镜经口入路切除9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15 ~61岁;临床表现:舌下神经麻痹8例次,迷走神经麻痹6例次,舌咽神经麻痹3例次,面神经麻痹1例次,听力下降1例次.结果 9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均获得完全切除,且保留了该区域的颅神经功能.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及患侧迷走神经麻痹的并发症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随访4-29个月,平均14.3个月,所有患者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麻痹均得到了改善和恢复,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得到了恢复,舌肌运动获得了改善,但半舌萎缩无明显变化.结论 内镜经口人路可以安全、彻底、微创地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并且能够保留和改善后组颅神经功能.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不同鼻窦黏膜的转归规律

    作者:左可军;李华斌;史剑波;许庚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不同鼻窦黏膜转归的时间规律.方法 前瞻性收集7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实施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的第2周、第1、2、3、6、9、12个月采用Lund-Kennedy内镜评分方法分别对每侧鼻腔每个鼻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时期不同鼻窦黏膜形态的评分数值和完成上皮化比例.结果 共计154个上颌窦、154个筛窦、138个额窦和129个蝶窦纳入内镜观察与评分分析.在术后第2周,蝶窦、筛窦、上颌窦和额窦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3.5±1.5)、(3.6±1.4)、(3.7±1.5)、(3.8±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74,P =0.643);在术后第2、3、6、9个月,4种鼻窦黏膜的转归过程呈现明显分离趋势,依次出现黏膜评分下降拐点和上皮化比例升高峰值;在术后第12个月,蝶窦、筛窦、上颌窦、额窦评分分别为(0.4±0.1)、(0.9±0.1)、(1.4±0.2)、(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91,P=0.000);且蝶窦黏膜形态评分(Z=-3.417,P =0.001)和完成上皮化的比例(x2=4.313,P=0.038)明显优于筛窦,筛窦黏膜形态评分(Z=-2.218,P=0.027)和完成上皮化比例(x2=4.292,P=0.038)明显优于上颌窦,上颌窦黏膜形态评分(Z=-2.244,P =0.025)和完成上皮化比例(x2=4.100,P =0.043)明显优于额窦.结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不同鼻窦的黏膜转归存在明显时间差异,上皮化进程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蝶窦、筛窦、上颌窦和额窦.

  • 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许腾飞;段文超;鲁通;陈雷

    目的 研究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25例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患者的鼻窦增强CT及头颅MRI薄层扫描图像数据,使用自行编制的三维重建软件FitMe DICOM viewer 0.15.1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用眼球及枕骨大孔中心点进行CT-MRI的点配准,利用该软件进行融合、分割和三维可视化重建,采用虚拟内镜下观察法、体绘制分割法、自动空间测量法及人工空间测距法对重建后的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及测量.结果 融合后图像中的重要解剖标志吻合度好.分割的图形边界清晰、完整.重建的结构显示完整、连续、表面光滑.模拟内镜经鼻的观察方式可从鼻腔内部显示颅底各组织的立体结构,三维旋转及透明度调节流畅.体绘制分割后的颅骨残端边界清楚、边缘圆滑,可同时显示骨性标志与颅内软组织模型.测量25例患者肿物模型大径线自动测量法为(32.007±15.311)mm,人工测量法为(30.240±15.1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09,P<0.05).结论 利用眼球及枕骨大孔中心点进行点配准的方法可用于头颅CT-MRI图像配准.基于CT-MRI融合图像三维重建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软组织的大小,通过自动测量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模型三维测量.重建模型可通过虚拟内镜或体绘制分割来实现由鼻腔内部观察或由外向内观察颅底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将CT-MRI融合图像应用于颅底外科三维重建中,可进行手术人路规划、手术风险评估及空间测量,并为导航图像的立体显示提供参考.

  • Draf Ⅱ b额窦手术及其变通术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兵;王成硕;黄谦;崔顺九;李云川;王桂生;张利利;黄振校;孙焱

    目的 回顾性总结额窦DrafⅡb手术及其变通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和归纳手术适应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4-2010年接受鼻内镜下额窦Draf Ⅱb手术的单侧额窦病变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复发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额窦黏液囊肿6例,复发额窦炎4例,额窦骨瘤3例,额窦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2例,单纯脑膜脑膨出和急性额窦炎各1例.术前行鼻窦CT扫描,肿瘤患者同时行鼻窦MRI检查.脑膜脑膨出与脑脊液鼻漏患者同时行磁共振脑池造影.全身麻醉下,主要采用0°内镜、高速鼻钻及动力系统行Draf Ⅱb及变通方式Draf Ⅱb 1~3型.术后1周行鼻窦CT扫描,作为随访基线,术后在鼻内镜下随访.结果 32例患者中行Draf Ⅱb手术19例,其中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额窦黏液囊肿4例,复发额窦炎2例,额窦骨瘤1例;Draf Ⅱb-1型5例,其中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复发额窦炎各2例,额窦骨瘤1例;DrafⅡb-2型6例,其中额窦脑膜脑膨出3例,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急性额窦炎和额窦骨瘤各1例;Draf Ⅱb-3型2例,均为额窦黏液囊肿.术后随访8~73个月,额窦口开放良好22例,狭窄7例,闭锁3例.再手术2例,均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无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额窦Draf Ⅱb手术及其变通术式Draf Ⅱb1~3型,适用于额窦复杂病变,并可根据病变和解剖特点加以变化和选择,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