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的多中心复测信度研究

    作者:冀飞;郗昕;韩东一;林少莲;叶胜难;林有辉;崔勇;黄斯敏;赵乌兰;杨彦来;王永华;蒋政;李演轶;陈耿;刘秀丽;孙月华;王路阳;曹永茂;李骏;常伟;李蕴;任燕;吴皓

    目的 研究自行开发的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表在不同方言区听力正常人群中的复测信度.方法 选择北方方言、吴越、闽北、闽南、粤、鄂等6个典型的方言区,确定大连、上海、杭州、武汉、广州、福州、厦门等7个城市作为测试中心.每个测试中心分别招募22名听力言语正常受试者.以均衡排序的方式测试每位受试者全部22张字表在言语听力级7 dB下的单音节识别率,间隔10 d至1个月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第二轮测试.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前后两次单音节识别测试得分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r=0.682,P<0.01).配对student-t检验表明初测得分与复测得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复测平均得分(68.5%)高于初测平均得分(65.8%)2.7%,得分差值的标准差为10.1%.本测试材料在7个中心的总体95%可信区间临界差值为19.8%,相当于5个测试项.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体的两次得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家中心总体的得分差值与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之间无相关关系(P=0.947).结论 测试变异度在各方言测试中心之间存在差异.汉语单音节识别材料受记忆效应的影响小.Pearson相关系数r不适用于测听材料复测信度的评估.

  •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蛋白1 637A/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云南省汉族鼻咽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作者:隋军;莫侨;李晓江;马静;任艳鑫;高伟;王涵;杨洁

    目的 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蛋白1(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TAP1)637A/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云南汉族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寻找鼻咽癌的易感基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233例云南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296名云南籍汉族正常人对照组进行TAP1 637A/G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PCR检测鼻咽癌患者EB病毒(EB virus,EBV)感染情况.计算各基因型与鼻咽癌发病风险以及与鼻咽癌患者E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33例云南鼻咽癌患者中EBV感染率为58.4%,对照组EBV感染率为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86,P<0.05).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纯合子突变(GG型)、杂合子突变(AG型)和无突变者(AA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从基因型相比,携带GG、AG基因型罹患鼻咽癌的风险分别为4.26倍(95%CI为2.08~8.66,P<0.001)和1.56倍(95%CI为1.12~2.33,P<0.05);至少携带637G等位基因罹患鼻咽癌的风险为1.88倍(95%CI为1.35~2.82,P<0.001).TAP1三种基因型频率在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BV阳性组中至少携带637G等位基因罹患鼻咽癌的风险为2.76倍(95%CI=1.69~4.63,P<0.001).结论 TAP1 637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鼻咽癌遗传易感相关,TAP1基因多态性干扰人类白细胞抗原I型抗原的呈递可能与EBV感染致云南汉族鼻咽癌患病相关.

  • 双链RNA对人鼻息肉上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际云;渡邊荘;松倉聡;洲崎春海

    目的 病毒感染经常使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病情加重.病毒感染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调节机制的破坏是导致病情加重的机制之一.本研究试图更好地了解病毒感染后鼻上皮细胞MMPs的表达.方法 取鼻内镜手术时CRS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分离培养鼻上皮细胞,以合成的双链RNA类似物--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刺激原代鼻上皮细胞后,检测鼻上皮细胞中MMP-2、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poly(I:C)刺激后,鼻上皮细胞中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x-)±s,以下同)较同一患者未刺激的细胞增高(22.61±5.4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2).poly(I:C)刺激后,鼻上皮细胞中MMP-2和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双链RNA刺激离体培养的人鼻上皮细胞后,MMP-9 mRNA表达显著增高,且不受TIMP-1的调节.由此可能导致CRS患者病情加重.

  • 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良;王武庆;徐慧;迟放鲁

    目的 分析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收治的22例颞骨LCH,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随访1~15年,进行生存分析和无病生存率的Log-rank检验.结果 22例中1例为多系统高危组,3例为多系统低危组,18例为单系统组.临床表现以耳部为主,颞骨CT见大范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22例患者的误诊率为72.7%(15/22).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组合的综合治疗,随访1~15年,存活21例(95.5%),死亡1例(4.5%),后遗尿崩症、侏儒症、癫癎各1例,单耳听力严重下降2例,后遗症发生率22.7%(5/22),多系统组与单系统组无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P<0.05).结论 颞骨LCH多数累及单系统,以耳部临床表现为主,易误诊,治疗方案宜根据受累系统来选择,单系统组预后明显好于多系统组.

  • 卡那霉素联合呋塞米快速诱导小鼠耳蜗损伤

    作者:熊浩;褚汉启;黄孝文;崔永华;周良强;陈金;李建玲;王燕;陈请国;李志勇

    目的 探讨卡那霉索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对小鼠耳蜗的毒性作用,建立一种可靠的小鼠感音神经性聋模型.方法 选用3~4周龄的CBA/J小鼠为实验对象,按1 g/kg的剂量皮下注射卡那霉素,30~45 min后按0.4 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呋塞米.在注射前、注射后12 h、24 h、48 h、7 d、2周、4周及12周分别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小鼠听觉功能的改变;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及碘化丙啶染色、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扫描电镜等观察小鼠毛细胞死亡的模式和程度;同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记录耳蜗血管纹形态及厚度的变化.结果 序贯应用卡那霉素及呋塞米后12 h小鼠ABR阈值开始上升,随后的36 h内持续进行性上升,继而稳定在90 dB左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药物注射后12 h观察到耳蜗底回外毛细胞开始出现死亡,24 h时底回外毛细胞基本全部消失,同时顶回外毛细胞开始出现死亡,至48 h时整个耳蜗外毛细胞绝大部分死亡;而内毛细胞的损伤至给药后7 d时才开始出现,随时间推移仍有部分内毛细胞完好无损.死亡的毛细胞均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药物注射后受损毛细胞出现纤毛消失、表皮板塌陷,随后支持细胞增生并在该处形成瘢痕.血管纹表面边缘细胞在给药后出现部分胞体融合并且有坏死物自胞内排出,随后边缘细胞表面大部分微绒毛消失,胞体呈"石块"样改变.透射电镜结果 显示血管纹厚度在给药后进行性下降,主要为边缘细胞萎缩造成.结论 单次序贯应用卡那霉素及呋塞米能快速诱导小鼠耳蜗毛细胞大量死亡,适合应用于建立小鼠感音神经性聋模型.

  • 新生儿与成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差异的频谱特性分析

    作者:石宝玉;刘锦峰;王宁宇;原晶晶;付欣;李丽;张娟

    目的 比较新生儿与成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差异,并分析其频谱特性.方法 以短声刺激分别对120名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男58,女62)和32名平均纯音听阈(听力级)在20 dB以内的成年人(男15,女17)行TEOAE检测,对于测试结果 行频谱分析和半倍频程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组TEOAE总强度(声压级,下同)为(15.18±4.39)dB,高于成人组的(9.51±4.12)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03,P<0.05).②新生儿的频带重复率、频带重复率非0比例、频带信噪比检出率及频带信噪比在第1频带(0.8 kHz)低,在3.2 kHz大;而成人在第5频带(4.0 kHz)处低,在1.5 kHz大.③新生儿与成人大频带信噪比强度差为7.09 dB,二者出现的频率位置相差约1.7 kHz.④半倍频程分析显示新生儿TEOAE大能量为(10.50±5.09)dB,在2828 Hz处,而成人为(2.84±5.33)dB,在1414 Hz处;二者大反应在强度上相差7.66 dB,出现的频率位置相差1414 Hz.⑤成人1.5 kHz区的TEOAE信号强,之后其信噪比随频带增高而降低,而新生儿信噪比却呈现随频带增高而增强的特征;从第1频带到第5频带,新生儿与成人TEOAE强度的差值随频带增高也逐渐增大.结论 成人TEOAE总强度低于新生儿.新生儿频带信噪比及半倍频程能量反应峰的分布频率及反应强度均高于成人.

  • 去细胞全喉软骨支架的免疫学研究

    作者:马瑞娜;崔鹏程;侯楠;罗家胜;王兴

    目的 评价去细胞全喉软骨支架的免疫原性.方法 通过对兔离体喉行双侧颈总动脉顺行灌注去离子剂,构建去软组织细胞全喉支架12只.12只去细胞全喉软骨支架及12只新鲜喉分别埋植于24只青紫蓝兔喉旁肌内,于埋植后2、4、12、24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淋巴细胞浸润计数比较.结果 去细胞全喉软骨支架颜色透明苍白,完整地保留了喉的去细胞组织结构及软骨活性.去细胞全喉软骨支架埋植于青紫蓝兔喉旁肌后,各观察时间点未出现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4周后埋植喉体积逐渐缩小,但软骨结构仍存在.对照组新鲜喉埋植2周时即出现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4周后喉的形状完全消失,喉大部分结构已被溶解,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周围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解坏死.同一时间点,对照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与4周的t值分别为15.11和13.91,P值均<0.01).结论 灌注法去细胞技术能够构建出具有低免疫原性的喉软骨支架,该支架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喉修复材料.

  • 甲状旁腺素检测对甲状腺全切除后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常明;唐平章;徐震纲;张彬;张宗敏;鄢丹桂;李正江

    目的 评价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及其变化对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165例因甲状腺双侧癌、未分化癌、有明显外侵、远处转移或巨大良性病变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补充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术后PTH,血钙变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测PTH及PTH变化对低钙症状的诊断价值.结果 165例患者中正常血钙(80例)、低钙血症无症状(49例)和低钙血症伴有症状(36例)的3组患者术后PTH平均值分别为31.0 ng/L、19.6 ng/L和11.9 ng/L,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8.6%、52.6%和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PTH、血钙及其变化对出现低钙临床症状的准确率及阳性预测价值较低,而血钙大于2.0 mmol/L、PTH大于15 ng/L、PTH降低小于50%对出现临床症状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90.3%和96.5%.结论 手术前后PTH、血钙及其变化对诊断术后出现低钙症状的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较低,利用血钙大于2.00 mmol/L、PTH大于15 ng/L、PTH降低小于50%预测不出现低钙症状的价值较高.对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至少应在24 h内补充钙剂以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和低钙症状的严重程度.

  • 颈部Castleman病二例

    作者:葛俊恒;李佳丽;刘爽;赵瑞力;胡俊兰

    Castleman病又称巨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1956年首先由Castleman报道并命名,临床上较少见,现报道经治2例的临床资料.

  • 鼻腔鼻窦钙化竹筷异物一例

    作者:温碧隆

    患者女,49岁,因鼻塞、脓涕、鼻腔异味伴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长期在基层医院诊治,曾多次行鼻窦X线摄片,均未发现异常,经常口服止痛药物等对症治疗,头痛可暂时缓解,但近1个月来头痛加剧.我科门诊前鼻镜检查,见左侧中鼻道内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鼻腔有异味.鼻窦CT检查,见一长条状异物影自左侧前组筛窦、中鼻道、嗅裂经鼻中隔后端直至鼻咽部右侧咽隐窝,异物长约5.0 cm,宽约0.5 cm,密度高于软组织低于邻近骨质,其边缘可见钙化影,左上颌窦、筛窦、蝶窦及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黏膜增厚,左侧眶内侧壁局部骨质缺损(图1),门诊以鼻腔鼻窦异物收入院.

  • 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全层缺损

    作者:蔡谦;张志钢;黄晓明;郑亿庆;陈斌;黄爱莲;马燕

    鼻翼部位恶性肿瘤手术是鼻翼缺损主要原因之一.鼻翼基底细胞癌早期的病变并未侵犯软骨,经局部切除后采用鼻唇沟皮瓣即可修复,但部分患者的肿瘤侵犯鼻翼软骨甚至深达鼻前庭皮肤,切除肿瘤后需要对鼻翼全层进行整形修复.以往对鼻翼全层缺损进行修复较常用的方法是选用全层耳廓复合组织瓣进行局部修复[1-3].但由于部分病例的全层缺损较大,单纯采用全层耳廓复合组织瓣无法达到修复要求,为此,我们通过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Churg-Strauss综合征一例

    作者:韩红蕾;王娜亚;王成元

    患者女,56岁,因反复鼻塞、流涕4个月,于2008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4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鼻塞,双侧交替出现,逐渐加重,伴流涕,阵发喷嚏,间断额部钝痛.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年,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症状,近期无发作.专科检查:双侧中鼻道充满白色半透明肿物,表面光滑,质软,触之无出血.鼻窦CT扫描示双侧全组鼻窦炎.入院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Ⅱ型3期)".入院后行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0×10~9/L,嗜酸粒细胞占0.16,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未见异常,免疫学相关检查除红细胞沉降率(ESR)为26 mm/1 h外,余未见异常.

  • 额部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作者:朱春垒

    患者女,47岁.于2年前无意间触及额部正中有一肿物,无疼痛感,约黄豆粒大小,当时未就诊,于2009年2月发现肿物明显增大遂来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手术史.

  • 鼻腔呼吸上皮腺样错构瘤一例

    作者:江超武;纳玉萍;何忠顺;张星

    患者女,54岁,因左鼻塞伴嗅觉减退1年于2009年1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鼻塞,逐渐加重,伴嗅觉下降,左耳闷胀感,左前额疼痛,门诊以"鼻息肉"收入院.专科检查:左侧鼻腔充满息肉样肿物,表面光滑,无溃疡及出血.CT示左侧鼻腔软组织影,左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2009年1月在局麻下行内镜下左侧鼻腔肿物切除、左筛窦开放及左上颌窦口扩大术.术中见肿物基底位于中鼻甲、中鼻道后端直达鼻咽部,质脆易出血,完整摘除肿物后,开放筛窦并扩大上颌窦口,筛窦及上颌窦内均为阻塞性炎性改变.术后病理报告为呼吸上皮腺样错构瘤(respiratory epithelial adenomatoid hsmartoma,REAH).术后2个月复查鼻腔上皮化良好,上颌窦口开放,肿瘤无复发.

  • 复杂睡眠呼吸暂停一例

    作者:王立曼;叶京英;丁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重度患者常需要使用持续正压通气设备即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进行治疗.一些患者在开始使用CPAP治疗后出现大量的中枢性呼吸暂停,针对这一现象Gilmartin等~([1])在2005年提出"复杂睡眠呼吸紊乱"的概念,Morgenthaler等~([2])将这种睡眠呼吸紊乱定义为复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mplex sleep apnea syndrome,CompSAS).我们诊断1例,介绍如下.

  • 鼻腔上颌窦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一例

    作者:汪盛贤;范严严;徐光;陈易华;何建春

    患者女,42岁,因间断性右侧鼻塞、流流涕2年,加重伴鼻部肿痛2个月于2009年3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流涕,鼻涕呈黄白色,略黏稠,无鼻出血、耳鸣等症状.1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鼻内镜下右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术后鼻腔通气良好.6个月前再次出现右侧鼻塞、流涕,近2个月症状明显加重,并伴鼻部肿痛.专科检查:右侧总鼻道内见脓性分泌物,中鼻道可见半透明荔枝肉状新生物,粉红色,触之易出血,左侧鼻腔未见异常.CT扫描:右侧鼻腔、上颌窦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58 Hu.血常规未见异常.

  • 内镜鼻窦手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致双眼失明一例

    作者:刘婷婷;韩敏;张念凯;李娜

    患者男,64岁,因在外院行内镜下双侧上颌窦开放鼻息肉切除术后发现双眼视力无光感7 h于2009年8月入我院.患者因鼻塞、流涕1年余在外院就诊,以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收入院,并于2009年8月局麻下行双侧上颌窦开放鼻息肉切除术.术中患者自感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处剧烈疼痛.手术中医生曾多次询问患者视物情况均无异常发现.术毕发现双眼无光感,眶周无瘀血、结膜无充血,立即予双侧球后注射山莨菪碱5 mg,20%甘露醇250 ml静脉点滴,无效.术后5 h急诊来我院于眼科门诊给予球后注射山莨菪碱10 mg,硝酸甘油10 mg舌下含化,无效.

  • 突触可塑性与面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重组

    作者:孙文艳;龚树生

    面神经是周围神经系统易受损的神经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受伤轴突再生或者邻近未受损轴突发出侧支支配相应靶器官以代偿部分功能.但由于受到空间限制,侧支支配有很大局限性.而且有学者发现神经再生支配靶器官与功能恢复虽然关系密切,但并不是完全一致,损伤神经相应的靶器官只要有20%~30%神经纤维再支配,即可实现大部分功能的恢复.

  • 药物联合治疗咽喉反流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军;臧艳姿;谢为民;马嵩;王广科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评分>13分和(或)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score,RFS)评分>7分定为阳性,为LPR疑似患者58例,其中RSI评分阳性51例次,RSF评分全部阳性.按照视觉模拟量表对自身症状主观评价后分为轻、中、重三度.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含服甘桔冰梅片)和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根据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显示,综合治疗组30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28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7.9%;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4.33,P<0.05).纤维喉镜检查显示综合治疗组30例中有效24例(80%),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0%;对照组28例中有效15例(53.6%),无效13例(46.4%),总有效率53.6%;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4.59,P<0.05).患者咽喉部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所需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和甘桔冰梅片治疗LPR比单用奥美拉唑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 胃管状成形术在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朝晖;陈锦;朱江;陈建超;李强;王少新

    目的 探讨胃管状成形术在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修复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4年11月-2008年12月42例全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的患者予以胃管状成形后修复.结果 42例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胃坏死、血胸等重大并发症.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胃综合征及严重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所有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正常进食.随访0.5~4年,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4.3%和48.3%.结论 胃管状成形用于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修复,更加符合食管生理,缩小了胃的容积并延长了长度,减少胸胃内食物的潴留,减少对心肺的压迫及胸胃综合征的发生,并可直接吻合于舌根等较高的平面,为晚期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修复方法 .

  • 慢性鼻-鼻窦炎抗生素治疗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周兵;马晶影;韩德民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1]).该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问题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导致巨大的医疗费用支出,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CRS的规范治疗,合理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在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 我国鼻内镜手术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作者:许庚

    韩德民教授在2005年就提出关于我国鼻内镜手术平台期的问题[1],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和定位,对发展方向作出战略调整.近几年,笔者在与国内外多层次的鼻科医生们进行广泛交流,参观各种规模的医院,以及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鼻内镜手术现状,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比较,以及我们面临的问题作简要阐述.

  • 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及疗效随访

    作者:周兵;蔡葶;黄谦;梁熙虹;倪鑫;魏永祥;崔顺九;张罗;王彤;刘华超;刘铭;韩德民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切除术手术方法的演变及疗效随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入院接受经鼻内镜下切除术的59例JNA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Radkowski分期系统,将Ⅰa~Ⅱb期分为A组,Ⅱc~Ⅲb期分为B组,观察记录术前分期、供血动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残留或复发情况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结果 组21例,确诊年龄平均23.9岁,手术时间(106.0±43.7)min,出血量介于10~2000 ml,中位数出血量为200 ml;随访3~74个月(失访3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B组38例,确诊年龄平均16.2岁,手术时间(152.9±58.0)min,出血量介于100~7000 ml,中位数出血量为400 ml;随访3~87个月(失访5例,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内A组无复发病例.B组1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出现丘脑梗死,后痊愈,6例复发.两组手术时间和复发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2,P=0.002;P=0.03).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JNA时出血控制手段及强调瘤体附着骨组织的处理,以及采用切除部分或全部翼突及上颌窦后外侧壁,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无翼肌间隙和颅底骨质受累的JNA(Radkowski分期Ⅰa~Ⅱb)效果良好,复发率低;Radkowski分期Ⅱc及以上的JNA有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 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庄惠文;文卫平;李健;侯伟坚;许庚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脊液鼻漏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2000-2008年收治的13例外伤≥3个月后出现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前CT及MRI扫描的结果 ,结合术中所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3例患者颅底均有陈旧性骨折,MRI扫描显示其中11例有软组织自颅底缺损处疝入鼻窦.术中鼻内镜检查见骨质缺损小约为0.1 cm×0.2 cm;大约为1.2 cm×1.5 cm,漏口部位与CT检查结果 一致,其中11例漏口处可见暴露的硬脑膜及坏死组织.所有病例均采用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脑膜组织经颅底缺损疝入鼻窦为外伤后脑脊液鼻漏迟发的关键因素,CT、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漏口位置,其治疗宜采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 鼻内镜手术中保留中鼻甲基板水平骨性框架结构的研究

    作者:周建波;肖旭平;王继华;张秋航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中保留中鼻甲基板水平骨性框架结构是否能保持中鼻甲稳定性,以提高慢性鼻-鼻寞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设计,5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半随机分为A组(单号组,27例47侧)和B组(双号组,27例51侧).A组保留中鼻甲与鼻丘相连接的前上部结构,彻底开放筛窦.B组解剖保留中鼻甲与鼻丘相连接的前上部和中鼻甲基板后下水平骨性框架结构.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术后中鼻甲稳定性,中鼻道狭窄或粘连的发生情况以及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程及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81、1.044,P值均>0.05),两组年龄和Lund-Mack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04、294,P值均>0.05).A组VAS评分((x-)±s,以下同)术前、术后1年分别为(6.41±0.25)、(1.70±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2,P<0.05),B组VAS评分术前、术后1年分别为(6.78±0.23)、(0.66±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95,P<0.05);B组术后平均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5);B组术后1年Land-Kennedy评分((x-)±s,以下同)为(0.67±0.16)分,低于A组的(1.85±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0,P<0.05).术后A组中鼻甲结构良好稳定、中鼻甲轻度外移中鼻道狭窄、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三种情况的发生率分别为57.4%、23.4%、19.1%,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88.2%、3.9%、7.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11,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中尽可能地解剖保留中鼻甲基板水平骨性框架结构,可以更好地维持中鼻甲的稳定性,减少中鼻甲外侧漂移和鼻腔外侧壁粘连发生的机会,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 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89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晓丹;董震;李光宇;高鸽;朱冬冬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89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与CT和(或)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按Han(2001)的NIP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 对89例NIP患者随访1~5年,其中鼻内镜手术72例,复发率为12.5%(9/72);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17例,复发率为11.8%(2/17).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05).89例NIP患者中Ⅰ级55例,复发率为9.1%(5/55);Ⅱ级29例,复发率为17.2%(5/29);Ⅲ级5例,复发率为20%(1/5),不同临床分级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NIP患者中首次手术67例,复发率为7.5%(5/67),二次手术22例,复发率为27.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1,P<0.05).89例NIP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切缘阴性70例,复发率8.6%(6/70),切缘阳性19例,复发率26.3%(5/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60,P=0.09).结论 鼻内镜下行NIP切除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手术创伤小,可基本完整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手术切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预后.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作者:佘翠萍;张庆丰;宋伟;张欣然;程晨景;潘涛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诊治的15例鼻腔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鼻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1次完整切除,出血量为1~150 ml,平均约15 ml,术后鼻腔仅以明胶海绵保护创面,未另行其他填塞止血,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随访2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卜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腔血管瘤具有简单、微创等优势,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 沉痛悼念王素兰编审

    作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原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负责人,本刊第四届编委,中国共产党党员王素兰编审于2010年1月18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93岁.王素兰编审系山东省潍坊市人,1943年毕业于北平国立第一助产学校(大专),曾做助产士、司药等工作.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