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气管插管后并发喉双侧肉芽肿

    作者:林志宏;王华林;王辉萼

    喉肉芽肿是成人气管插管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通常位于声带突处,喉双侧肉芽肿较为罕见[1].我们诊治2例,报道如下.例1 男,65岁.反复发作性剑突下疼痛半个月.2003年2月17日骑自行车时再度发作,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在外院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后转入本院.所用气管导管为F30(内径7.5 mm,外径10.0 mm).导管留置10 h后拔除.

  • 喉声门下区及气管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徐娅苹;管明

    头颈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常见于韦氏环,其次为鼻腔和鼻窦.喉部NHL报道很少,发生率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0.2%[1],而同时发生于喉、气管的NHL更为少见.2003年1月我科收治1例声门下气管原发结外NHL,现报道如下.

  •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客观听力评估与特征分析

    作者:罗仁忠;温瑞金;黄振云;周佳霖;陈倩

    目的 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干扰因素及临床听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月广州市及周边地区妇幼保健院系统出生并行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新生儿听力筛查,因二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转诊本院的患儿,月龄2~6个月,共166例(315耳).详细询问并登记病史,按其首次听力评估时的月龄分为2~3个月组和4~6个月组,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反射等客观听力测试.首次听力评估异常者,建议1~3个月后(以不超过6个月龄为限)进行第二次听力评估,比较前后两次ABR、DPOAE、鼓室声导抗曲线和静态声顺值的转归情况,并确定诊断.结果 ①166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中,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史者比例高(34例,20.5%);其次为有新生儿窒息史(10例,6.0%).②4~6个月组鼓室声导抗B型曲线的比例(13例,17耳,17.9%)高于2~3个月组(11例,14耳,8.0%),χ2=26.22,P<0.01.③4~6个月组ABR正常的比例(24例,29耳,37.2%)明显高于2~3个月组(34例,45耳,23.4%),χ2=5.27,P<O.05;在有两次评估记录的受试者中(24例,45耳),第二次ABR测试结果较第一次测试结果好转的比例为56.0%(11例,14耳).④4~6个月组DPOAE正常的比例(19例,31耳,39.7%)略低于2~3个月组(50例,81耳,42.2%),χ2=0.14,P>0.05;在有两次评估记录的受试者中(24例,45耳),第二次DPOAE测试结果较第一次好转的比例为32.0%(6例,8耳).⑤166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受检者中,有4例(4耳)诊断为听神经病,均为单耳发病.结论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中,存在中耳因素对听力筛查结果和评估的影响,同时低月龄婴幼儿听觉神经系统存在发育完善的过程.对筛查和评估结果应作充分、恰当的解释,避免加重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

  • 颞骨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正敏;许为青

    目的 探讨影响颞骨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3例颞骨面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 10.O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非参数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3例患者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1例同时接受了面神经重建,1例失访,接受随访者皆无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面神经功能达House-Brackman(HB)分级Ⅱ~Ⅴ.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与术前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r=0.925,P<0.01)和术前面神经功能分级(r=0.712,P<0.05)相关.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面神经受累部位对面神经重建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越长和术前面神经功能越差,术后面神经功能越差;对于面肌已失神经支配,但仍存在面肌电图纤颤电位者,或高位面神经鞘瘤者,仍应考虑面神经重建.

  • 颈静脉孔区脑神经鞘瘤

    作者:汪照炎;吴皓;黄琦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脑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的11例颈静脉孔区脑神经鞘瘤,其中颅内型5例,颈静脉孔型3例,颈部型1例,混合型2例.手术方法包括迷路进路3例,乙状窦后进路2例,颞下窝进路6例.结果 11例手术均全切除肿瘤.术后无一例出现死亡、偏瘫、昏迷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例乙状窦后进路患者术后听力仍部分保留.术中均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性.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颅内型5例,术后Ⅰ级2例,Ⅱ级2例,Ⅳ级1例.颞下窝进路6例,术后Ⅰ级1例,Ⅲ级1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其中面神经功能Ⅰ级者术中未行面神经移位.术前后组颅神经障碍者9例,术后后组颅神经障碍者11例.吞咽功能出院前完全代偿者7例,基本代偿者1例,部分代偿者2例,失代偿者1例;术后6个月除1例失代偿者仍需长期软食,部分代偿外,其余10例均能正常饮食.11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声嘶,术后6个月,声嘶均好转.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表现为切口处皮下积液,均经局部加压包扎后好转,其中1例于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经局部麻醉下漏口修补后治愈.11例患者均未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颈静脉孔区脑神经鞘瘤手术效果好,依据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肿瘤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颅神经功能的保护和锻炼是治疗的重点.

  • 慢性鼻-鼻窦炎药物及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荣光

    成年人慢性鼻-鼻窦炎病因复杂,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包括:①细菌感染:急性鼻-鼻窦炎与细菌的关系基本上没有争议,但是细菌感染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细菌感染;②真菌感染:现在知道,如果采用敏感的培养方法,几乎在所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都能发现真菌.但2005年的一项研究证实,应用抗真菌药物不能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和放射学体征[1];③变态反应:不少学者认为,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鼻窦炎有相关性.

  • 科学循证与发展——重温鼻科学的任务

    作者:韩德民

    近十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鼻科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期再次推出鼻内镜外科重点号,标志着我国鼻科学的发展十分活跃.

  •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鼻咽癌诊断和放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判定中的价值

    作者:李卫红;黄晓明;曾亮;刘宜敏;郑亿庆;关山越;李金奇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正确再治疗的前提.CT是鼻咽癌诊断和随诊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放疗后会出现纤维化或不对称性的改变,CT仍有一定假阳性率.复发病灶常在黏膜下生长,致使CT易漏诊.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18-fluoro-2-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DG-PET)用于鼻咽癌诊断的经验不多,本文评价在鼻咽癌诊断和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临床价值.

  • 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岭;董明敏;曹华;程秀莲

    目的 研究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诱导凋亡过程中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丁酸钠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变化,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各组分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丁酸钠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特征性的凋亡细胞DNA梯状条带.TUNEL法显示,2.5 mmol/L丁酸钠作用72 h,细胞凋亡指数由作用前的2.27±1.18增加至33.50±2.75.流式细胞仪显示,2.5 mmol/L丁酸钠作用72 h,细胞凋亡率由作用前的2.86%增加至31.28%,G0/G1期细胞比例由50.38%增加至70.88%,S期细胞比例由27.40%减少至8.20%,细胞增殖指数由49.62%降低至29.12%.TRAP-银染法显示,丁酸钠作用后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且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关系.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和端粒酶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丁酸钠对Hep-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而抑制端粒酶活性.

  • 新生大鼠耳蜗增殖细胞的培养鉴定及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江红群;王正敏;沈云珍;李雯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耳蜗内是否存在增殖细胞,以及该增殖细胞能分化为何种细胞.方法 分离新生SD大鼠耳蜗细胞并进行培养,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5-bromo-2-demoxyuridine,BrdU)检测细胞的增殖状态,通过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球及分化细胞的性质.分离48个耳蜗Corti器,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成4组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组和EGF+bFGF组,每组12个,定量计数单个耳蜗培养细胞球的数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采用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耳蜗Corti器细胞培养可见细胞球形成,90.1%球内细胞BrdU表达阳性,且大部分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肌球蛋白7A、espin及鬼笔环肽阳性,神经元标志物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M,NF-M)表达阳性,并且可见肌球蛋白7A和BrdU,espin和BrdU,以及NF-M和BedU双标阳性的分化细胞.对照组平均((-x)±s,以下同)每个耳蜗Corti器的增殖细胞数量为(45.3±23.0)个,EGF组(86.2±34.1)个,bFGF组(96.5±33.6)个,EGF+bFGF组(131.2±47.0)个.除EGF组和bFGF组之间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扫描和透射电镜下细胞球内细胞呈圆球形,大小均匀一致,表面具有众多微绒毛.胞质内有丰富的内质网、微管、微丝和线粒体等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器,相邻细胞之间可见紧密连接、桥粒与缝隙连接.结论 大鼠耳蜗内存在增殖细胞,可分化为具有纤毛样结构的毛细胞及神经元.EGF和bFGF均可诱导增殖细胞分裂增殖.该增殖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其具有早期幼稚细胞发育的特征.

  • 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的电生理特性

    作者:张宇;孔维佳;刘邦华;郭长凯;孙大为;夏交;朱云;张建

    目的 建立大鼠前庭内侧核脑片可视法膜片钳实验技术,探讨前庭内侧核神经元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M受体)介导电流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选用15只Wistar大鼠用于制备前庭内侧核脑片,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infrared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IR-DIC)技术结合电荷耦合式感光成像(charge coupled device-camera,CCD-camera)系统,在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下对20个正常功能状态的前庭内侧核神经元M受体的通道电流性质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可视法脑片膜片钳技术可对神经元直接进行准确定位和功能状态的筛选.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给予毒蕈碱后电流-电压(I-V)曲线斜率增加,毒蕈碱引发效应电流的反转电位为(-88.4±4.9)mV((-x)±s,下同),表明M受体去极化效应是由钾电导的减少所介导;M受体介导电流的电压敏感性测试显示:毒蕈碱引发的效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反转电位为(-86.7±3.5)mV,提示毒蕈碱所阻断的钾电流为非电压敏感性的漏钾电流.结论 可视法脑片膜片钳实验技术克服了盲法脑片膜片钳技术的缺陷,提高了神经元封接的成功率.通过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M受体通道电流性质的分析,进一步揭示毒蕈碱样胆碱能机制的兴奋性调节作用,为临床抗胆碱药物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腭咽肌的病理变化

    作者:李玉晓;何晓光;宋金玲;王芳;文卫平;李添应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腭咽肌病理变化,探索腭咽肌在OSA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为实验组(病情中度患者13例,重度患者17例),10例无OSAHS行扁桃体摘除术为对照组.利用电镜对两组患者腭咽肌行超微结构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腭咽肌的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SS)含量的改变.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30例OSAHS患者中29例腭咽肌的标本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肌纤维萎缩,细胞核固缩,线粒体增多、固缩,肌纤维明带增宽等;对照组10例中2例仅有轻度的肌纤维萎缩或水肿.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30例标本有7例肌钙蛋白Ⅰ抗体表达阳性,1例表达强阳性,22例表达弱阳性;而对照组10例标本肌钙蛋白Ⅰ均显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实验组平均((-x)±s,下同)阴性灰度值为146.30±10.72,对照组平均阴性灰度值为107.50±4.8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3例病情中度患者腭咽肌标本阴性灰度值平均为143.12,17例重度患者标本阴性灰度值平均为148.8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OSAHS患者腭咽肌萎缩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可能是引起患者上呼吸道异常塌陷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 茎突切除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斌;陶燕玲;葛新;彭丹;胡劲;刘爱国;崔永华

    经口进路茎突截短术视野受限[1],传统切取茎突的器具包括骨剪、骨钳或咬骨钳,除有时尚需修整茎突残存尖桩外,截骨时必须高度戒备断骨从夹持器械滑脱[2-3].为了防止断骨滑脱,扁桃体圈套器已用于紧固粗硕的茎突切除段[4],采用不同型号的子宫刮匙分离茎突骨膜可改善手术视野[5].近来我们研制一种专门用于经口进路的手术器械,称之为茎突切除钳,现介绍如下.

  • 鼻-鼻窦炎患者生存质量常用测定量表

    作者:林青梅;方积乾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鼻-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的传统评价指标大多采用治愈率、好转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没有考虑治疗后患者的真实感受及疾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工作者开始通过对鼻-鼻窦炎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测定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

    作者:时光刚;李秀国;王昭迪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分类、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从中获得启示.方法 对随访资料完整的1102例(1769侧)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发生21例次严重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次严重并发症包括:眶内血肿3例次、眼内直肌损伤2例次、视力丧失1例次、颅内血肿1例次、脑脊液鼻漏3例次、鼻泪管阻塞3例次、鼻中隔穿孔2例次、大出血2例次、下肢血栓形成2例次、术后哮喘发作2例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1%(21/1102),其中眼部并发症(0.54%)和颅内并发症(0.36%)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是影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 导致鼻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因素众多,然而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起更大的影响作用,其中以术者的手术经验尤为重要.

  • 蝶窦真菌球的诊断及内镜下手术

    作者:马有祥;王旻;袁晓培

    目的 探讨蝶窦真菌球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6年1月经治的23例蝶窦真菌球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 23例蝶窦真菌球中,男8例,女15例;年龄26~72岁,中位年龄52.7岁.临床表现为头痛或眼部痛13例次(57%);涕中带血9例次(48%).CT扫描23例均表现为窦腔高密度影,窦内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17例次(74%).23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手术均经嗅裂蝶窦前壁自然口区域进入蝶窦.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除1例患者随访7个月斜视未恢复,其余症状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 头痛和涕中带血是蝶窦真菌球常见的临床症状,CT扫描存在特征性的表现,是诊断蝶窦真菌球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经蝶窦前壁自然口的蝶窦手术,具有微创和疗效好的特点,应成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 内镜经鼻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秋航;孔锋;严波;倪志立;吕海丽

    目的 总结采用内镜经鼻入路外科治疗斜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对24例斜坡病变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其中脊索瘤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鳞状细胞癌6例,脊索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腮腺癌颅底转移1例,甲状腺癌颅底转移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结果 24例患者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2例.所有病例随访12~51个月,有3例死亡.完全切除的22例中,术后5例复发,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43个月行第2次内镜经鼻手术,前者于第2次手术后26个月死亡,后者至今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行经颅手术;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术后12个月复发,未行治疗,带瘤生存.次全切除的2例中,1例脊索肉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死亡;另1例术前曾行经颅手术,颅内中脑前方有瘤组织残留,于术后5个月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2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 内镜经鼻治疗斜坡肿瘤不仅微创,而且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暴露和处理病变的范围大.同时,可以简单迅速地到达斜坡区域.内镜经鼻对于斜坡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 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与黏膜炎症状态

    作者:姜鸿彦;许庚;肖继前;史剑波;文卫平

    目的 观察上颌窦自然引流状态及引流的关键部位,探讨鼻内镜术后上颌窦的引流与窦腔炎症的关系,为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窦口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用美蓝作为示踪剂,观察15例上颌窦无明显炎症或炎症较轻受检者上颌窦自然引流状态及引流的关键部位.另选择89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6个月,且上颌窦黏膜恢复良好的患者,观察其上颌窦引流状态及方式,并继续随访至12个月,内镜下评估黏膜的炎症情况,分析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引流方式与黏膜炎症状态的关系.结果 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的关键部位在自然窦口的后下,近钩突尾端的附着处.引流物出上颌窦向后下走行,终流向鼻咽部.传统鼻内镜手术后,引流方式相对正常者15例,占16.9%;74例(83.1%)患者上颌窦的引流状态及引流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包括反向引流6例、多相引流31例、引流不能20例、"蓄水池"样改变9例以及黏膜失用8例.术后12个月33.7%的患者再次发生炎症反应,以黏膜失用炎症的发生率(100%)高,其次是引流不能及反向引流(各占50%).结论 上颌窦自然窦口的后下近钩突尾端附着处是上颌窦引流的关键部位;鼻内镜术后,上颌窦自然引流关键部位的损伤甚至瘢痕形成,可以导致上颌窦的异常引流,过度开放上颌窦窦口,有可能加重上颌窦黏膜的损伤;上颌窦的异常引流状态及方式与黏膜炎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 导管超声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雷;崔婷婷;王刚;李良玉;石文媛;倪晓霞

    目的 探索导管超声探头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患者18例,其中良性肿物12例,恶性肿瘤6例.应用Siemens Squia512超声仪,电视鼻内镜引导导管超声探头经鼻腔扫查鼻腔内肿物.灰阶超声观察病变区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的血流分布,频谱多普勒进一步分析血流的性质和速度.结果 内镜引导下用导管超声探头可准确地扫查鼻腔内肿物.灰阶超声检查显示肿物多呈不均质低回声,富含血管的肿瘤回声更低,部分瘤内可探及粗大血管所形成的不规则透声区.神经纤维瘤边界清楚、规则,有较完整的包膜;脊索瘤边界欠清,无明显包膜.1例破坏蝶窦骨质突入鼻腔的垂体瘤,超声可清楚地显示肿块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物内血供是否丰富,频谱多普勒可区分动脉或静脉血流信号,并测量流速.血管纤维瘤内血供丰富,而恶性肿瘤一般血流丰富,流速较高.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的鼻腔软组织占位病变超声检查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敏感地显示肿物的血供并区分动、静脉血流.丰富了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影像检查方法.

  • 保留或重塑钩突的内镜鼻窦手术

    作者:许庚

    目的 探索新的内镜鼻窦手术方式,使之更加适应鼻腔、鼻窦生理学特征,更加符合结构重建的内镜鼻窦手术理论.方法 3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每例患者的左侧采用保留或重塑钩突形态的鼻窦开放手术作为实验组,右侧用经典鼻内镜手术作为对照,手术后按照主观症状恢复情况和鼻内镜下局部状态综合评价疗效,重点观察保留或重塑钩突之后,上述结构能否恢复正常形态、是否会影响相关鼻窦的引流、以及病变鼻窦是否可以得到与经典鼻内镜手术相同的近期转归.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时开始随访,初步结果表明:①保留或重塑的钩突能够维持原有或正常解剖学形态,不影响相关鼻窦的引流;②开放的鼻窦和窦口全部隐藏于钩突保护之下不能直视;③各鼻窦引流通畅、双侧鼻窦黏膜恢复的时间与状态一致,未发生因保留钩突而影响局部形态学转归的现象.④手术后6~12个月,患者对双侧症状改善没有自我感觉方面的差异.结论 ①保留或重塑钩突的鼻窦开放术维护或重建了鼻腔原有结构,可对开放的鼻窦具有保护并防止吸入气流的直接冲击的作用;②实验组的术腔形态可获得与对照组相同的近期转归效果;③该手术方式与手术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适合钩突结构和形态基本正常或无明显改变的慢性鼻窦炎病例,其手术适应证的确定还需要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远期疗效资料的积累来证实.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