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중화이비인후두경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30/R
  • 国内刊号: 魏均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orl@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永汉;黄纪逸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定义和成年人一样,是指睡眠时打鼾,上呼吸道受阻致呼吸暂停频频发作,使患儿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导致白天嗜睡,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比成年人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其体格智力发育,故已经引起耳鼻咽喉科和儿科医生的重视.本组45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对嗅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允沛;王海鹏;刘英;郑贵亮;范静平

    自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涉及中鼻甲对嗅觉影响的报道较少.中鼻甲自身是否存在嗅神经上皮细胞没有终确认,中鼻甲部分切除对嗅觉的影响没有定论.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后对其嗅觉功能的影响.

  • 无菌手套指模囊内填塞法治疗鼻腔后部出血

    作者:林伟年;杨宏宏;叶晓明;廖军;蔡耿明

    鼻腔后部出血进行后鼻孔填塞止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该填塞法几十年来一成不变,患者痛苦异常.我科自1997年7月起,采用无菌手套指模囊内后鼻孔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效果满意,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现介绍如下.

  • 茎突过长变位与眩晕头痛三例

    作者:董学武;郭庆胜;郭英杰;于恒

    例1 男,36岁.主诉:向右转头时反复出现眩晕2年多,求治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梅尼埃病"、"位置性眩晕",但治疗效果不好.于2001年9月23日来我院就诊.无耳鸣、耳聋以及咽部异物感.双耳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均正常.咽部检查双扁桃体Ⅰ°大,指诊发现右侧扁桃体窝内可触及到条索状物,转头时出现眩晕感,但无眼震发生.茎突三维重建CT显示:右侧茎突长达38.7 mm,其尖部抵近颈椎旁间隙(图1),诊断为茎突综合征.2001年10月9日行部分茎突切除术,切除茎突长达14 mm.术后转头时无眩晕发作,随访2年多至今无复发,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 门诊高频电扁桃体切除器切除扁桃体手术分析

    作者:王玎;王绪锐;孙进军;于飞;付晓东;孙志庭;郝亚平;王彭

    扁桃体切除术是咽部常见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中以出血常见.为评价门诊高频电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现将近期手术的5000例进行总结分析.

  • 咽旁真菌性肉芽肿的诊治

    作者:杜瀚;陈建福;李智渊;张悦;李凡凡

    咽旁真菌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我院1970和2003年有2例本病患者收住,介绍如下.一、简要病例报告例1 男,38岁,2003年5月17日初诊.主述左咽旁异物感伴有下颌无痛肿块渐增大半年.4个月前曾到外院口腔科欲行"左颌下肿瘤切除术",因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炎性肉芽肿,而终止手术,抗炎治疗无效.体检:左颌下扪及3 cm×3 cm肿块,质中,无压痛,活动度较差.

  • 食道异物合并咽和食道后壁血肿一例

    作者:黄宏明;蒙翠原;陈良嗣

    患者女,64岁.入院前2 d于进食鱼后开始出现吞咽梗阻感,当即强行下咽米饭,并自行用"保心安"油用力涂擦颈前部,但吞咽梗阻感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呼吸不畅感.无发热、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无腹痛、腹泻、黑便,在外院行CT检查提示咽食道后壁占位病变.于2003年12月2日转入我科.查体发现口咽、下咽后壁明显肿胀,黏膜表面见广泛紫红色淤斑.

  • 激光后半规管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例

    作者:林顺涨;孙爱华;田树昌;曹鹏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耳石复位法等保守治疗得以好转或治愈;但对于难治性良性BPPV的患者,治疗较为棘手.作者对1例患者进行后半规管激光封闭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双进路法取病理提高活检阳性率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宏权;于刚;李笑天;任重

    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是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的必要手段.间接鼻咽镜及喉镜下取材,因鼻咽、喉咽和喉部形体不规则、深在,给观察病变和准确取病理造成很大困难.我们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在纤维内镜的监视下,以鼻咽和喉活检钳取病理,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

  • 上颌窦筛窦小细胞癌侵犯颅底及大脑额叶一例

    作者:黄波;司勇锋;李冰;韦海明

    患者男,33岁.因鼻塞,脓涕1年,伴头痛、涕血半月余,于2002年12月25日入院.入院查体:左中鼻道见淡红色新生物,表面粗糙,下鼻道内较多脓性分泌物.间接鼻咽镜检查:肿物堵塞左后鼻孔.鼻窦磁共振成像(MRI):左侧上颌窦和筛窦区可见7.3 cm ×5.2 cm ×5.7 cm的异常信号影,突破左上颌窦内侧壁入鼻腔,突破左眼眶内侧壁侵入眼球后,左眼内直肌受推移,向上突破筛窦水平板侵犯左额叶.病理检查诊断为小细胞癌(图1),免疫组化(图2、3):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嗜铬素(-).确诊后予顺铂加5-氟脲嘧啶化学治疗(简称化疗)1个疗程,其中顺铂20 mg/d、5-氟脲嘧啶0.5 g/d,静脉滴注,各用5 d.化疗后检查见上鼻道内残留1 cm×1 cm大小的肿块,CT检查示鼻腔肿瘤大部分已消退.化疗后2周在全身麻醉下行鼻侧切开鼻腔肿瘤切除及冠状切口双额开颅肿瘤切除+前颅底重建术.术中见肿瘤呈淡红色,2 cm×2 cm大小,由筛板向颅内侵犯,与脑组织边界欠清.术后第7天用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1.2 g/d,静脉滴注,共10 d.休息2周后,行直线加速器两侧耳前野放疗,总量54 Gy,前组筛窦从鼻前野给量,电子线照射40 Gy.出院后3、6、9个月及1.5年复查均无复发.

  • 线粒体肌病患者合并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一例

    作者:王锡温;张庆泉;张杰;曹克利;邢奋丽

    线粒体肌病是一组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多系统疾病,我们发现1例线粒体肌病合并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报道如下.

  • 耳廓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许益飞;朱海鹰

    血管平滑肌瘤好发于富血管组织,发生于耳廓的血管平滑肌瘤实属罕见.2004年2月,我们将1例患者误诊为"耳廓囊肿".报道如下.

  • 影像导航在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秋航;刘海生;杨大章;程靖宇

    目的探讨使用德国产Brain Lab Vector Vision(R)2无框架导航系统在鼻内镜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性研究13例垂体腺瘤患者在无框架影像导航引导下鼻内镜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巨大垂体腺瘤7例,微腺瘤4例,大腺瘤2例.结果影像导航定位误差平均1.5 mm;重要结构和病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 min;手术时间平均50 min,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尿崩者4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镜经蝶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部位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的残喉修复

    作者:柳斌;潘子民;季文樾

    目的探讨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残喉的修复方法. 方法总结1991年1月-2000年12月87例(T1、T2和T3分别有7、54和26例)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因杓区或杓状软骨声带突受累,行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全部病例均未行填充物加高患侧杓区或利用皮瓣等其他组织重建声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8~19 d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86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8.9%(86/87).术后无咽瘘和肺部并发症,3例局部感染者7 d内治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8.0%(7/8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9%(6/87).失访患者均按死亡计算,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术后满3年者87例,3年内死亡5例、失访3例,3年生存率为90.8%(79/87);术后满5年者63例,5年内死亡10例、失访2例,5年生存率为81.0%(51/63). 结论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残喉,术后无严重误咽,发音效果良好,此修复方法既节约了手术时间,又避免了过度修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颈深部脓肿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艳;文定厚;乔晓明

    目的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影像学及治疗经验. 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颈深部脓肿的感染来源有:牙源性3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喉炎8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咽喉及食道异物14例,糖尿病伴感染5例,不明原因11例.50例中21例作了脓液细菌培养,其中13例(64%)为阳性.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纵隔引流术,大剂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50例中治愈46例(92%),死亡4例(8%).死亡原因:2例为咽旁脓肿致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死亡,1例食道周围脓肿伴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咽旁脓肿合并糖尿病中毒性休克死亡. 结论颈深部脓肿一经确诊,应及时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其他伴发病.重视对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脓肿 咽后脓肿
  • 保留一侧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贾深汕;孙冀;裴荣

    目的探讨保留一侧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分析82例(Ⅲ期73例,Ⅳ期9例;声门上型71例,声门型6例,跨声门型5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施行保留一侧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术的远期疗效.结果 82例均恢复了发音及吞咽功能,呼吸功能恢复正常者84.2%(69/82).82例中发生咽瘘2例,创口感染6例,均保守治愈.82例随访均满5年以上,失访5例,随访率为93.9%.5年内死亡26例,其中喉癌局部复发5例,颈淋巴结转移4例,喉癌复发及颈淋巴结转移4例,其他4例(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肺转移、直肠癌各1例),死因不明4例,失访5例.随访满10年者68例,死亡30例(包括5年内死亡之26例,5年后死于喉癌复发1例,死因不明2例,失访1例),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3%(56/82)及55.9%(38/68).结论保留一侧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术对于T3及某些经过选择的T4期喉癌是可行的.

  • 倍他米松声带注射术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

    作者:倪关森;乔艺;陈文文

    目的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声音嘶哑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2年12月底,用倍他米松(得宝松注射液)对46例长期声音嘶哑的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进行声带注射术治疗,并用嗓音疾病评估仪进行术后疗效观察.对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声门噪声能量声学参数进行自身对照的t检验,对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嗓音质量评估综合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 8例在门诊表面麻醉后间接喉镜下注射,38例是在全身麻醉显微喉镜下注射.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患者自觉声音嘶哑明显改善,检查见讲话较前轻松;检查见声带充血或水肿明显减轻,声带边缘变锐.嗓音质量明显改善,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和嗓音疾病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注射后6个月时有效8例(17.39%),显效22例(47.83%),治愈10例(21.74%),无效6例(13.04%),总有效率40例(86.96%).结论得宝松声带内注射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声音嘶哑的较为有效方法.

  • 鼻-鼻窦侵袭型真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作者:张盛忠;刘红刚;刘铭;杜江;王毓新

    目的探讨真菌侵袭黏膜组织所引起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及组织损伤的致病机理.方法对1984年4月至2002年8月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及组织损伤的特点, Warthin-Starry(W-S)、过碘酸-Schiff(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显示侵入组织内真菌的形态特征,对其中1例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有基础疾病患者13例(糖尿病4例、鼻腔T细胞淋巴瘤1例、急性巨细胞性白血病伴甲型肝炎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鼻窦及眶内恶性肿瘤2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变1例、眶内肿瘤切除术后1例、慢性上颌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后2例),无基础疾病者仅3例.真菌培养检出曲霉菌10例,毛霉菌4例,镰刀霉菌1例,1例未作培养.随访6个月~5年,死亡8例(50.0%).病理学观察:形成化脓性肉芽肿14例,真菌对小血管浸润16例,小动脉闭塞5例,小动脉菌栓1例,组织凝固性坏死16例.同侧眶内真菌侵袭8例,侵袭视神经3例.结论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是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重要的发病基础.真菌性血管炎是造成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侵袭组织内的真菌主要为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 中耳手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作者:余力生;韩朝刚

    中耳手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期的手术主要目的是开放引流.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德国的Wullstein和Z-llner提出鼓室成形术的概念以及分型后,开始了真正的保留或重建听觉的功能性手术.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型和术式,很多名称有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为了便于临床工作者的应用,下面对中耳手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 中耳炎--一个古老而不衰的课题

    作者:杨伟炎;倪道凤

    中耳炎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早在耳鼻咽喉科尚未分化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之前,其治疗就开始了,然而迄今发病率依然很高.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它的认识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中耳炎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我国耳鼻咽喉科学工作者迫切感到有必要坐到一起,对中耳炎的分类分型和手术治疗的分类进行讨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游离空肠重建气管对气道黏液清除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发尧;王跃建;马玲国;张剑利;唐隽;陈伟雄;曾勇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重建长段环形缺损气管后对气管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为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游离空肠联合镍钛合金网重建12条犬气管的动物实验模型,纤维支气管镜下于重建气道的下切缘用注射器滴入示踪剂,计算示踪剂从滴入到到达声门的时间(mucociliary transit time,MTT)除该段长度(mucociliary transport length,MTL),为黏液清除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对游离空肠重建6.5 cm长段环形缺损气管后新气道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进行术前,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多时间点研究.结果除了术前的MTR与术后1个月的MT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术前MTR与术后7 d、3个月、6个月及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空肠重建气管中,新气道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随着呼吸道炎症的消退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水平.

  • 同种内耳抗原免疫致聋豚鼠的子代内耳功能和形态学观察

    作者:谭长强;周红;卜行宽;董榕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utoimmu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SHL)母鼠所产子代内耳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初步探讨母鼠体内针对内耳组织抗原免疫反应是否可以造成子代的内耳损伤.方法同种内耳抗原(homogeneous inner ear antigens, HIEAg)持续免疫孕豚鼠,采用耳蜗电图(包括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总和直流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和眼震电图仪(记录自发性和冷热空气试验)测试母鼠和子鼠的听觉和前庭功能,并检测针对HIEAg的血清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采用火棉胶切片和HE染色,光镜观察内耳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ASHL母鼠所产子鼠中,部分(3/7)出现听觉损伤,并发现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内耳出现免疫炎性病理损伤.非ASHL母鼠和对照组母鼠所产子代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ASHL雌鼠所产子代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其内耳损伤和功能障碍极可能与针对内耳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尤其是体液免疫)有关.

  • 急慢性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基因表达谱研究

    作者:黄治物;陈平;梅玲;凡启军;肖伯奎;吴展元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聚类分析,在基因水平研究急慢性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电生理不同变化机制.方法取急性、慢性水杨酸钠注射的大鼠和正常大鼠,断头处死,剥离耳蜗,在显微镜下去掉骨质外壳,将其内容物匀浆,抽提总RNA,纯化后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体外转录成cRNA杂交探针,探针先与测试芯片杂交,确定无问题后再与含有8800多个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 ,得到3种情况的耳蜗基因表达谱,对有变化的基因进行SOM聚类分析,与不同电生理变化进行类比,后利用标准基因词汇体系对类比结果中的基因进行电子注释.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样品探针质量佳,芯片实验结果可信,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相符.聚类分析得到6类不同表达特性的基因,其中聚类3和4符合类比条件,基因词汇体系分析分别得到46和30个基因,涉及细胞信号传递、细胞活动、代谢、免疫反应和神经髓鞘形成等,可能与电生理变化有关.结论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和SOM聚类分析研究水杨酸钠注射引起电生理变化相关基因,可能为电生理变化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对声带结节和息肉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手术的商榷

    作者:黄强;黄平;顾立德

    纤维喉镜下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 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进行声带结节、息肉手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1],但是,我们对此的确切性是有所怀疑的.今就Nd:YAG激光的生物物理特性、声带的解剖,并结合Nd:YAG激光手术治疗"左声带突起"术后嗓音嘶哑的病例,提出我们的意见.

  • 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2004年,西安)

    作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关键词: 中耳炎 分类 分型 西安
  • 胆脂瘤型中耳炎形成的局部炎性浸润和刺激的病理机理研究

    作者:张全安;张青;郑国玺;樊孟耘

    目的研究胆脂瘤型中耳炎形成的病理机理.方法对12例(12耳)人鼓膜内陷囊袋颞骨连续切片进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重点对内陷囊袋的部位及其内侧面局部中耳腔炎性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对11例(11耳)人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颞骨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观察;对33耳胆脂瘤型中耳炎进行术中观察.结果 12耳鼓膜内陷囊袋发生于鼓膜松弛部或(和)紧张部后上象限,囊袋内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其内侧面局部中耳腔有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炎性渗出液、粘连和肉芽组织等炎性病变,而其未内陷部分的鼓膜内侧面未见炎性病变.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颞骨连续切片组织病理学和33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观察都显示胆脂瘤全部侵占听骨链区,侵入前半中耳腔者分别为3耳和5耳,对听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破坏.结论中耳炎时,中耳听骨链区域局部炎性病变向内粘连鼓膜后上象限或松弛部形成内陷囊袋,并长期炎性浸润和刺激,囊袋内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角化、脱落、堆积而导致胆脂瘤型中耳炎.

  • 中耳结构及中耳病变的虚拟耳镜表现

    作者:陈东野;陈晓巍;王洓;曹克利;金征宇

    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数据的虚拟耳镜显示听骨链及颞骨重要解剖结构的能力.方法选取50例患者行颞骨薄层CT检查,其中17例中耳炎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螺旋CT获取原始图像数据,经软件三维重建后,以虚拟耳镜方式观察中耳等结构.结果虚拟耳镜能够清晰显示听小骨、面隐窝、圆窗龛、面神经嵴等正常鼓室各壁的精细结构;以及在中耳炎、外伤、颞骨畸形等情况下的听骨链移位、中断、缺失及各种畸形.虚拟耳镜在诊断单纯性中耳炎听骨链的连续性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1耳中有10耳与手术探察的结果一致,而胆脂瘤型6耳中有3耳与手术探察结果不一致.结论虚拟耳镜有多种优势,可以帮助术前评估中耳诸结构,做到手术方案的个体化.

  • 粘连性中耳炎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陈文文;邓亚新;童军;乔艺;钟笑;张裕华

    目的分析观察多种措施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1999年7月-2003年12月间,对213耳手术综合采取了盾板重建修复、自体骨制作臼柱或枪柱状听骨、鼓索神经弹压置入听骨、可吸收网片作隔离物预防再粘连等多种技术,并连续观察随访,对到2004年5月31日随访时间达到12个月以上的108例(120耳)进行疗效分析.其中男45例,女63例,双耳12例.平均年龄48.9岁.有胆脂瘤根治手术史(根治后组)20耳,并发胆脂瘤(胆脂瘤组)的46耳,无胆脂瘤也没有根治史的粘连性中耳炎(其他组)54耳,其中包括合并钙化、骨化6耳.结果 120耳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38.60±12.70)dB,术后为(15.28±11.69)dB,配对t检验,t=21.24,t0.01=2.60<21.24,P<0.01.术后气骨导差小于20 dB的成功者为84耳(70%),小于10 dB接近闭合的佳效果为48耳(40%),其中胆脂瘤组是22耳(48%),根治后组是5耳(25%),其他组是21耳(39%).术后气导听阈小于40 dB实用水平的是83耳(70%),术后气骨导差缩小达30 dB以上的显效者33耳(27.5%).术后气骨导差缩小大于15 dB或气导听阈小于40 dB的有效者为105耳(87.5%).气骨导差减小少于10 dB,气导听阈大于40 dB的无效者为7耳(6%). 6耳(5%)随访期内出现鼓膜穿孔.2耳再修补愈合,并随访超过12个月;4耳未处理.置管5耳,2耳已脱落,鼓膜愈合,没有积液.3耳仍存在.结论虽粘连性中耳炎治疗困难,但如果措施得当,气导听阈术后40 dB以内的实用听力水平者占70%(83耳).仍有30%未取得理想结果,需进一步研究.

  • 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晓杰;杨仕明;韩东一;黄德亮;杨伟炎

    目的探讨胆脂瘤性中耳炎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1992年1月-200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576例,其中出现颅内外并发症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单项并发症者56例(71.8%),2项以上并发症者22例(28.2%).总计92例次:其中周围性面瘫24例, 迷路炎16例;脑膜炎12例;耳周围脓肿11例;硬膜外脓肿9例;脑脓肿9例;乙状窦病变者6例,颈部脓肿5例.24例面瘫患者中的15例面神经连续性存在行面神经减压,其中11例明显恢复(73.3%),面神经功能由Ⅳ级恢复到Ⅱ级,其余4例术后无明显恢复;9例术中面神经已离断,行面神经吻合术4例,耳大神经移植术3例,舌下神经吻合术2例,面神经功能均由Ⅴ~Ⅵ分级恢复到Ⅱ~Ⅲ.耳周围脓肿、硬膜外脓肿、脑脓肿、乙状窦病变、颈部脓肿经过手术一期处理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胆脂瘤型中耳炎颅内外并发症的患病率和严重并发症较前已明显下降,但临床上仍不少见,而且并发症的种类分布出现变化,以面瘫和迷路瘘管居多;颞骨CT检查是颅内外并发症重要的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可一期治愈.

  • 继承与发展--祝贺本刊更名为《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作者:杨伟炎;屠规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作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学术期刊,承载着全国耳鼻咽喉科界同行的智慧和期望,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与辛劳,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50多年来,随着耳鼻咽喉专业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进展,本刊紧跟国际潮流,及时反映我国耳鼻咽喉发展的新成就,引导专业水平不断走向新的高度.近20年来,不少前贤为学科外延和内涵的发展,为专科学会和杂志的正名以促进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新世纪的第5个年头,经过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闻出版总署逐级审批,本刊终于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崭新面目与广大读者见面,并向亲爱的读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的同仁们报喜和致谢.<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更名为<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飞跃,也意味着本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新的使命.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步入新的起点

    作者:何膺远;魏均民;姬广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已经走过了51年的光辉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历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下,<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为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和耳鼻咽喉科医师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耳鼻咽喉科学研究范围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临床耳鼻咽喉科的业务范围已经由原来的耳鼻咽喉疾病发展到包括头颈部疾病和部分颅底疾病等,为此部分综合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已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了满足学科的发展需要,扩大本刊接受稿件范围和读者对象,更好地满足作者和读者的需求,本刊自2005年第一期起更名为<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对于编辑部来说,更改刊名为我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通过总结2004年的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新的一年工作计划,争取更大的进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