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ndemiology 중국지방병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255
  • 国内刊号: 23-158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30
  • 曾用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孙殿军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山东省济南市31753例城市居民心电图分析

    作者:翟丽屏;相有章;崔秀冉

    目的 观察山东省济南市非克山病病区城市居民心电图,为健康评价及克山病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山东慈铭体检中心体检的济南市居民心电图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居民心脏健康状况,并按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心电图诊断依据《简明小儿心电图学》和《临床心电图学》.结果 共描记心电图31 753份,其中男性18 664份,占58.8%;女性13 089份,占41.2%.年龄为6~78岁,其中6~ 20岁304人、2t~40岁18 861人、4t ~ 60岁10 451人、61 ~ 78岁2 137人.检出正常心电图27 699份,检出率为87.2%;异常心电图4 054份,检出率为12.8%.异常心电图中男性2 212份、女性1 842份,检出率分别为11.9%(2 212/18 664)和14.1%(1 842/13 089),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x2=34.082,P< 0.01).房室肥大、心肌损伤等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的检出率高,为316.5/万(1 005/31 753),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73.3/万(510/18 664)、378.2/万(495/13 089).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8%(1 523/31 753),其中男性1 023份、女性500份,检出率分别为548.1/万(1 023/18 664)、382.0/万(500/13 089).心律失常中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Ⅰ度房室阻滞(155.3/万,493/31 75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1.6/万,259/31 753)、室性早搏(79.0/万,251/31 753)和房性早搏(48.2/万,153/31 753).结论 济南市城市居民女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男性,常见的异常心电图为ST-T改变,心律失常检出率较低.

  • 黑龙江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情况分析

    作者:王哲;王铜;甄荣霞;陈向丽;徐春艳;韩晓敏;段雅妮;王亚楠;郭中影;周慧慧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病区弱势人群高血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繁荣乡作为调查乡,选取克山病历史重病区永进村的永进、永利,丰年村的丰年、丰田和丰富共5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18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危险因素、高血压相关信息;通过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血压测量使用欧姆龙HEM-1020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诊断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为标准.结果 共调查克山病病区居民683人,其中669人为有效调查数据,高血压患病率为49.2%(329/669),标化患病率为37.9%,男性患病率[58.0%(164/283)]高于女性[42.7%(165/386),x2=15.103,P< 0.01],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总体、男性、女性:x2趋势=9.044、4.560、7.789,P均<0.01).高血压知晓率为60.8%(200/329),标化知晓率为41.2%,男性患者知晓率[54.3%(89/164)]低于女性患者[67.3%(111/165),x2=5.836,P< 0.05],知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总体、男性、女性:x2趋势=3.638、2.686、2.419,P均<0.05).高血压治疗率为51.1%(168/329),男性患者治疗率[43.9%(72/164)]低于女性患者[58.2%(96/165),x2=6.711,P<0.05],治疗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总体、男性、女性:x2趋势=4.422、2.704、3.633,P均<0.01).高血压控制率为5.5%(18/329),服药控制率为10.7%(18/168).结论 黑龙江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2%),标化知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5%),治疗率、控制率偏低,需要进行全面干预.

  • 2004-2015年山东省淄博市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王玲;王萍;王涛;张玲;杨淑霞;崔峰;王志强;翟文济;王显军;丁淑军

    目的 分析淄博市2004-2015年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发病日期在2004-2015年淄博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信息,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淄博市共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0种、3 287例,报告死亡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4/10万,病死率为1.67%(55/3 287).2009年报告发病率低,为2.83/10万,之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为8.83/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疾病为流行性出血热(3.44/10万)、布鲁菌病(1.48/10万)和恙虫病(0.53/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区县为沂源县(13.22/10万)、淄川区(9.73/10万)和博山区(6.1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5月和9、10月,占27.47%(903/3 287)和24.64%(810/3 28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59岁,占48.13%(1 582/3 28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5.48%(2 481/3 287).结论 淄博市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疫情有回升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特征,布鲁菌病、恙虫病处于持续上升期.应根据传染病的发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

  • 四川省达州市非牧区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探讨

    作者:胡小琦;彭焕文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征性,发病早期不易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区别,极易导致误诊、误治,非牧区的布病患者多是在当地医院不能确诊,转院到三甲医院治疗.作者通过对四川省达州市非牧区布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布病防控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整理达州市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报告的17例布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就诊经历、临床表现等数据.

  • 2011-2015年青海省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杨建国;李胜;田富彰;冯建萍;熊浩明;唐新元;王梅;张琪;游培松;祁芝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72.12万平方公里.1954年,青海省首次判定了鼠疫疫源地,目前已判定的鼠疫疫源县有30个(另有4个县监测到鼠疫F1阳性血清),鼠疫疫源地面积约40 km2.近年来,新的疫源地、宿主及媒介昆虫不断被发现[1],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为此,作者收集了2011-2015年间青海省鼠疫监测资料,对鼠疫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鼠疫防治及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鼠疫 监测 分析
  •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氟中毒家兔骨密度及与骨损伤相关性分析

    作者:蒋菲菲;雷平贵;陈义家;邹迅;罗鹏;潘雪莉

    目的 分析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骨密度改变与氟中毒家兔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取家兔16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分别饮用含氟化钠0、300 mg/L的自来水(0、663 9分析纯氟化钠溶于1 000 ml自来水).90 d后,检测家兔活体股骨骨密度(QCT测定)和骨损伤的相关指标[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家兔股骨骨氟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BGP),光镜下观察股骨病理学改变并计算骨小梁面积].结果用独立样本校正t(t')检验和偏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骨密度[(653.49±167.81)g/cm3]、骨氟含量[(3 232.16±927.85)mg/kg],血清ALP[(42.69±3.28)U/L]、BGP[(2 504.19±276.79)μg/L],骨小梁面积[(39.02±3.33)Tb.Ar]均高于对照组[(540.40±41.99)g/cm3、(554.01±376.51)mg/kg、(20.50±4.90) U/L、(1 294.60±191.86)μg/L、(8.15±2.34)Tb.Ar,t'=2.615、7.565、10.641、10.158、14.494,P均<0.05].实验组股骨QCT影像可见成像关节面组织硬化,骨质硬化、骨纹理粗化.光镜下实验组股骨表现为骨小梁数目增多,排列紊乱.相关性分析发现,骨密度与骨氟、骨小梁面积、BGP、AL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2、0.627、0.614、0.567,P均<0.05].结论 QCT可测量氟中毒家兔三维骨质密度,其与骨氟含量、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骨代谢指标均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为QCT在氟骨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 蛇源裂头蚴感染小鼠空肠免疫球蛋白A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观察

    作者:刘巧霞;陈艳;李金福;蔡倩彤

    目的 观察蛇源裂头蚴感染小鼠诱导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分泌细胞(IgASCs)数量及分泌型IgA(sIgA)抗体应答水平,了解IgASCs及sIgA在抗裂头蚴入侵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清洁级昆明小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25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用蛇源裂头蚴喂饲实验组小鼠,每只喂5条;对照组不感染.分别于感染后1、7、14、28、56 d从2组中各取10只小鼠进行解剖,收集空肠液和空肠段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肠黏膜中IgASC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空肠液sIgA水平.结果 IgASCs分布于空肠黏膜的固有层中,实验组IgASCs数量(以IgASCs阳性细胞率表示)于感染后1d达到峰值[(64.24±0.60)%],随后下降,至感染后14 d[(41.98±0.42)%]低于对照组[(43.52±0.94)%,t=-4.727,P< 0.01].实验组sIgA水平于感染后7d达到峰值[(22.05±1.43)mg/L],随后呈下降趋势,于感染后56 d[(21.26±2.59)mg/L]与对照组[(20.00±0.42)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6,P>0.05).实验组感染后7d,空肠黏膜IgASCs数量与空肠液sIgA水平呈正相关(r=0.663,P< 0.01),而在感染后14 d,二者呈负相关(r=-0.542,P< 0.05).结论 小鼠感染蛇源裂头蚴后,可诱导IgASCs高水平的表达及sIgA水平的升高,二者在感染后7d呈正相关.

  • 不同剂量氟化钠对Balb/c小鼠软骨损害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庆;褚衍茹;江伟;李俊骏;李悦;包莹;陈富讯;李冰洋;杨艳梅;高彦辉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氟化钠对Balb/c小鼠软骨损害以及对小鼠血清、软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5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18 ~ 21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6只.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中、高氟组分别饮用含氟量为25、50、100 mg/L的蒸馏水.每周称量1次小鼠体重,饲养3个月建立饮水型氟中毒模型.处死小鼠,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脊柱骨氟含量;光镜下观察膝关节软骨、骺板软骨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和可溶性IL-6受体(sIL-6R)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膝关节软骨、骺板软骨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高氟组小鼠自染氟第6周,体重开始下降(P均< 0.05);与对照组和低氟组比较,中氟组小鼠自染氟第7周,体重开始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小鼠在整个染氟过程中体重变化不明显(P均> 0.05).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小鼠骨氟含量[(842.46±89.27)、(1 705.05±105.76)、(2 614.17±156.10)、(3444.58±233.69)mg/k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716,P< 0.05),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光镜下,对照组软骨组织结构正常;染氟组关节软骨、骺板软骨呈现不同程度的软骨内骨化,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小鼠血清IL-6水平[(5.98±1.43)、(7.54±2.16)、(5.25±1.97)、(6.31±1.36)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0,P<0.05),其中低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氟组明显低于低氟组(P<0.05).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小鼠血清slL-6R水平[(0.83±0.20)、(0.93±0.23)、(0.82±0.27)、(0.92±0.28)μ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8,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关节软骨全层细胞均表达IL-6,其中中层软骨细胞表达明显,骺板软骨只有肥大区软骨细胞表达IL-6;与其他各组比较,低氟组软骨组织IL-6阳性细胞数多,染色深.结论 不同剂量氟化钠不仅能造成Balb/c小鼠软骨损伤,还能改变小鼠血清及软骨组织中IL-6的表达,提示IL-6可能参与氟导致的软骨损伤.

  • 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选择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红英;陈洪舰;李祥;米宝玉;周奎章;李千;欧尔格力;张爱萍;王祖郧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定量分析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植被类型等植被要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ArcGIS软件将青海省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提供的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实地调查数据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等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叠加,提取喜马拉眼旱獭发现样点所在位置的植被特征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就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的选择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保留84个有喜马拉雅旱獭活动的野外样点,其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08 5,范围为0.313 3~1.000 0;54.76% (46/84)的旱獭发现样点集中在植被覆盖度为0.70~ 1.00的地区.9个草地类型中,高寒草甸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9.78%,分布着59个旱獭发现样点,占样点总数的70.24%(59/84).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草地植物部分种类的根茎为食,包括早熟禾、高山嵩草、委陵菜、珠芽蓼、藏嵩草、棘豆、紫菀以及各种杂类草.结论 植被条件是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与植被要素相互间定量分析,可以加深对旱獭栖息地选择认识,并为草原鼠疫监控和防治提供依据.

  •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对甘肃省鼠疫菌株的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葛亚俊;格鹏飞;席进孝;李伟;张宏;马娜;吴斌;郭丽民;徐大琴

    目的 对甘肃省鼠疫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生态型鼠疫菌株在不同行政地区、不同时间的流行趋势.方法 运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对甘肃省甘宁黄鼠型(9株)、阿尔金型(18株)、祁连型(45株)及青藏型鼠疫菌株(121株)进行分型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分型按国际通用标准命名.并探讨甘肃省不同行政地区和不同流行时间CRISPR基因分型的变化情况.结果 甘肃省鼠疫菌株被分为2个CRISPR基因簇(Ca7和Cb4),4个基因型(7、22、24及26型).从来源地看,阿克塞、肃北、玉门、肃南均以24型[36.36% (16/44)、36.17%(17/47)、50.00%(5/10)、38.67%(29/75)]为主基因型,夏河、会宁均以26型(4/7)为主基因型,山丹以22型(1/1)为主基因型.从时间上看,甘肃省1960-1969、1970-1979、1980-1989年鼠疫菌均以26型[53.33%(8/15)、60.00%(6/10)、48.28%(14/29)]为主基因型,1990-1999年以22型[40.91%(18/44)]为主基因型,2000-2009年以24型[43.16%(41/95)]为主基因型.结论 甘肃省鼠疫菌基因型在不同行政地区、不同时间流行趋势不同.

  • 青海省祁连县鼠疫菌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吴海莲;杨晓艳;李存香;熊浩明;辛有全;吴海生;何建;靳娟;张青雯;金泳;代瑞霞;祁芝珍

    目的 探讨青海省祁连县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地区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8-2011年青海省祁连县分离的67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等研究.结果 根据生化指标,67株被试菌株中48株为青藏高原型,15株为祁连山型,其余4株与青海省疫源地生态型菌株均不相同;DFR分为8个基因组型,分别为8型(42株)、44型(15株)、5型(4株)、7型(2株)、19型(1株)、30型(1株)、32型(1株)、34型(1株);95.52% (64/67)的被试菌株携带相对分子质量为6×106、45×106、52×106的质粒;85.07%(57/67)的鼠疫菌4个毒力因子俱全;96.00%(48/50)的鼠疫菌为强毒菌.结论 青海省祁连县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因此,要加大鼠疫监测力度和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严防动物间鼠疫波及人间.

  • 灭蚊幼虫缓释包预防蚊幼虫孳生的现场试验

    作者:肖扬;甘平胜;李晓宁;景钦隆;罗雷;杜晓云;杨洁莹;杨智聪;许雅;王鸣

    目的 评价灭蚊幼虫缓释包预防幼虫孳生的效果及对水体、水生植物的影响,为其应用在登革热防控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试验现场,于2014年7-12月,设置20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设4个玻璃瓶(瓶内注入清水和放置富贵竹),分别投放2包、1包灭蚊幼虫缓释包,1%双硫磷颗粒剂3 g和不采取干预措施,即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10 d开展1次现场观察(共19次),记录水体浑浊度、蚊幼虫数量和水生植物损害等情况.在5个固定试验点采集水样,测定其耗氧量、氨氮和有机磷含量.结果 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幼虫孳生率分别为0(0/380)、1.1% (4/380)、0.8% (3/380)、63.4%(241/380),植物损害率分别为5.0%(19/380)、5.5%(21/380)、4.7%(18/380)、4.7%(18/380),水体浑浊率分别为24.5%(93/380)、19.7%(75/380)、33.4%(127/380)、20.3%(77/380).不同处理组幼虫孳生率和水体浑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565、24.715,P均<0.05),水生植物损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2,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双硫磷含量分别为1.24、0.78、2.33 mg/L,不同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426,P< 0.01),但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239、0.013,P均>0.05).结论 灭蚊幼虫缓释包对水体污染少,不影响水体清澈度,未对水生植物造成损害,可有效预防登革热流行期的蚊幼虫孳生.

  • 微小RNA在氟骨症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徐嘉珣;裴俊瑞;孙殿军

    氟的主要靶器官是骨相组织,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其中,氟骨症发病机制不清且尚无特异的治疗手段,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研究表明,氟对骨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涉及较多信号通路蛋白和功能基因的异常改变,然而氟对这些信号蛋白和功能基因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微小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节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功能的非编码RNA,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miRNA与骨代谢调节密切相关,它在骨细胞的分化、生长和生物学活性等方面均具有调节作用.本文旨在探讨miRNA在氟骨症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为氟中毒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 调控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微小核糖核酸及其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张娟妞;冀涛;孙树秋

    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正常组织结构中出现的以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过度沉积及异常分布为主要表现的病变.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长度约为22 bp的单链RNA,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介导基因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在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心肌纤维化预防和治疗的靶点,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 鼠疫菌在疫源地保存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王鹏;宋志忠

    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鼠疫菌与其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在一定地理景观内以及特定区域的生物群落中构成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目前,鼠疫菌的保存机制主要概况为:①宿主动物、蚤(蜱等)保存学说;②鼠疫菌自身突变保存学说;③蚤-宿主-蚤保存学说;④土壤保存学说;⑤鸟类及非生物因素保存学说;⑥其他耶尔森菌突变保存学说.文中针对鼠疫菌在疫源地保存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 60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立波;鲍万国;李卫;李玉香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以2000-2016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的布病患者(经2012年《布鲁菌病诊疗指南》确诊)作为调查对象,收集病历中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分布特症.根据病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另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局灶病变组和非局灶病变组,进行组间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 共调查607例患者,其中男性489例、女性118例;年龄2~80岁;急性期570例(93.9%)、慢性期37例(6.1%);局灶病变组患者418例(68.9%),其中急性期382例,慢性期36例.急性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位数较慢性期明显增高(U/L:47.2比26.7,44.5比24.0,Z=-3.684、-3.754,P均<0.05).局灶病变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中位数明显高于非局灶病变组(×103/mm3:7.3比5.4、211比176;mg/L:56.0比30.5;mm/h:37比28,Z=-4.407、-2.709、-2.334、-2.137,P均<0.05),而ALT、AST中位数明显低于非局灶病变组(U/L:33.3比53.9、30.2比48.1,Z=-4.102、-3.730,P均<0.05).局灶病变组外周关节损伤为常见,达317例,其中常见的是膝关节炎,112例,占外周关节损伤的35.3%.有80例患者规律回访1年,其中78例(97.5%)治疗有效,但16例(20.0%)患者复发;有2例(2.5%)患者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存在,且1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神经型布病,经过抗布病治疗1个月后无效死亡.结论 对于疼痛局限、白细胞升高的布病患者,应考虑存在局灶性病变的可能.

  • 肝泡型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周文蓉;张海;丁海耀;汪金鑫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超声科的36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和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泡型棘球蚴病与肝恶性肿瘤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特征.结果 ①灰阶超声:36例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共发现病灶49个,病灶大面积(5.06±2.46) cm2,边界尚清,内部为较低回声、欠均匀;31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大面积为(7.29±5.83)cm2,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为较低回声.②超声造影:肝泡型棘球蚴病49个病灶内部三期均未见造影剂充盈,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肝恶性肿瘤动脉期表现为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异常灌注区清晰.结论 肝泡型棘球蚴病超声造影表现有别于肝恶性肿瘤,超声造影技术在肝泡型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 基于自然生态模式的鼠疫媒介效能研究新思考

    作者:张渝疆

    鼠疫媒介传播效能是鼠疫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了解和认识鼠疫在自然界保存和流行的关键问题之一,已在相关生物学基础、技术理论和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和进步.但现有的媒介效能研究尚缺乏系统和统一的实验评估体系,需要在一个原则性的媒介效能研究体系下,依据鼠疫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建立基于自然生态模式的有针对性和理论依据的具体研究指标,用以服务于研究目标,科学、有效推动媒介效能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可比性.

中华地方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