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중화병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pathology.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郑杰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肺鳞状细胞癌合并周围淋巴结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冯潇;何燕;余波;吴晋蓉;马捷

    患者男,72岁.因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0 d,于2016年7月6日入住本院.患者2016年6月24日外院查PET-CT提示:(1)"恶性淋巴瘤化疗后",全身多发小结,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不高;(2)右肺下叶占位,FDG摄取明显增高,考虑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原发性肺癌?肉瘤?肺淋巴瘤?);(3)两肺门小淋巴结,FDG摄取略高,两侧腋下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FDG 摄取不高.2016年6月28日患者至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右下肺穿刺病理示:低分化癌,考虑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5/6、p63、p40、嗜铬粒素A(CgA)均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95%,突触素、CK7、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均阴性,结合HE切片,本例应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9年前)有"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ⅣA期)"病史,并常规进行 R-CHOP(利妥昔单抗加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1年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行随访复查.本次入院后术前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为10×109/L[正常范围(3.5~9.5)×109/L],余未见明显异常.遂于2016年7月8日行右下肺占位性病变根治性切除术.

    关键词:
  • 空肠异位胰腺癌变一例

    作者:田亮;邢荣格;苗玉;郭效忠;张荣菊;苗志刚;郭忠健;梁育飞

    患者女,70 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胀满不适4 个月,偶有脐周隐痛不适,并伴有大便减少,呕吐较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及排便后腹胀程度较前略减轻.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全腹+盆腔增强CT 示部分小肠肠壁节段性增厚,肠腔略扩张积液,肠系膜区多发轻度淋巴结肿大.小肠镜示距屈氏韧带约50 cm,见一结节样隆起型肿物(图1),阻塞管腔约2/3,表面充血、水肿、糜烂,管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余空肠及十二指肠黏膜光滑,管腔通畅,蠕动可.磁共振成像示空肠近端局部管壁明显增厚,近端小肠肠管扩张,内部可见液体信号影.肝门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周围可见多发小淋巴结影.

    关键词:
  • 淋巴结细胞性蓝痣一例

    作者:徐方平;骆新兰;梅平;何娇;刘艳辉

    患者男,18岁.右侧腹股沟肿物半年.无发热,全身其他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尿常规、生化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外院临床诊断:肿物性质待查.行右腹股沟肿物切除活检,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于2016年12月来广东省人民医院会诊.由于外院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来我院整形科将腹部、背部及左手背等所有可疑"痣"都切除送检.结果,只有"背部及左手背"为蓝痣;其余为真皮内痣或其他.终考虑为起源于淋巴结的蓝痣.

    关键词:
  • 脂肪纤维瘤病八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刘绮颖;孙蒙;喻林;王坚

    目的 探讨脂肪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8例脂肪纤维瘤病会诊病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表型,采用 Sanger 测序法检测 β-catenin 基因突变,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 NTRK1和ETV6基因重排,分析随访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3个月至9岁(中位年龄1.5岁).肿瘤分别发生于手(4例)、足(2例)和躯干(2例),表现为局部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境界不清.2例为先天性,其中1例出生时即发现患病,1例于出生后不久发现.大体上,肿瘤外形不规则,由灰黄色脂肪组织和混杂的灰白色纤维组织组成,平均直径2.6 cm(范围1~5 cm).镜下观察:肿瘤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略呈分叶状,脂肪组织间隔内可见条束状或梁状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类似韧带样瘤型纤维瘤病,2例浸润邻近的骨骼肌.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1/10 HPF).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程度不等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CD34和 CD99,不表达 β-catenin、结蛋白和 S-100蛋白等标志物, Ki-67阳性指数<2%.分子检测显示无β-catenin基因突变(0/3),无NTRK1基因重排(0/3)和ETV6基因重排(0/2).随访6例,2例局部复发,1例带瘤生存.结论 脂肪纤维瘤病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四肢末端,以大量脂肪组织和穿插其间类似韧带样瘤型纤维瘤病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条束为特征,但与韧带样瘤型纤维瘤病不同,不涉及β-catenin基因突变.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助于与具有相似形态的间叶性肿瘤相鉴别.

  •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大范围癌周间隙的出现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邓会岩;王心然;岳萌;张玲玲;李芳;王小玲;刘月平

    目的 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fic type, IBC-NST)中大范围癌周间隙(>20%的肿瘤区域内出现癌周间隙)的出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184例IBC-NST患者的病理资料,按照2012版WHO乳腺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复核诊断,剔除因组织固定问题导致的固缩,筛选出具有癌周间隙特征的病例483例,对其大范围癌周间隙、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预后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3例患者中肿瘤大径0.8~4.8 cm,平均2.0 cm.组织学分级1级97例(20.1%),2级232例(48.0%),3级154例(31.9%);Ⅰ~Ⅱ期患者382例(79.1%);177例(36.7%)出现了淋巴管侵犯,202例(41.8%)出现了淋巴结转移;237例(49.1%)出现了大范围癌周间隙.407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359例存活,生存时间37~10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是 IBC-NST 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是IBC-NST患者出现大范围癌周间隙的危险因素(P<0.05).出现大范围癌周间隙而没有淋巴管侵犯时,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均是IBC-NST患者出现大范围癌周间隙的危险因素,出现大范围癌周间隙与IBC-NST患者预后差相关,且具有淋巴结转移的IBC-NST患者更常见大范围癌周间隙.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

    作者:于海;王慧;张娜;高素美;张云香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首次诊断为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组织标本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情况,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6%(20/42);C-MYC 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6.2%(11/42),其中基因易位检出率23.8%(10/42);基因扩增2.4%(1/42);C-MYC蛋白表达阳性与 C-MYC 基因易位有相关性(χ2=11.813;P=0.001);C-MYC 基因易位主要见于生发中心 B 细胞型(χ2=4.029;P=0.045).结论 C-MYC蛋白表达阳性(≥40%)与C-MYC基因易位有相关性.在DLBCL中,C-MYC蛋白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C-MYC基因易位.

  • 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史晓兰;谢建兰;周小鸽

    目的 探讨原发睾丸NK/T细胞淋巴瘤(NKTCL)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6例睾丸NKTCL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临床随访,结合文献报道加以分析.结果 本组睾丸NKTCL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范围32~65岁),均以单侧睾丸肿大为首发症状(6/6),其中5例(5/6)发生在右侧;发病时病灶均局限于睾丸,处于Ann ArborⅠ期,但进展迅速,2例(2/6)于诊断后2个月死亡,3例(3/6)得到完全缓解,1例(1/6)失访.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睾丸实质,围绕和浸润生精小管,均可见明显嗜血管生长模式,部分病例(4/6)可见坏死和核碎片.肿瘤细胞多以中等大小为主,胞质少或中等量,核型扭曲.免疫表型与鼻腔NKTCL相同,表达胞质型CD3、CD56、细胞毒性分子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所有病例均可见CD5抗原的丢失.结论 原发睾丸NKTCL十分少见,临床呈高度侵袭性,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预后差,诊断睾丸淋巴瘤时需考虑NKTCL的可能.

  • 具第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韦萍;张燕林;谢建兰;郑媛媛;刘伟;周小鸽

    目的 探讨具第11号染色体长臂(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通过对北京友谊医院2016年11月收集的1例具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进行HE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基因重排、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的观察,结合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结果 患者男,38岁,无诱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生长迅速,切除送检.病理形态学具Burkitt淋巴瘤特征,均匀中等大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并形成"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呈CD20、CD10、bcl-6阳性,bcl-2阴性,MUM1部分弱阳性.Ki-67阳性指数大于95%,C-MYC约50%细胞阳性,EBER阴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检测呈IgH和IgK克隆性重排.FISH检测MYC基因断裂阴性,但出现位于11q染色体的ATM基因扩增.患者未经化疗及放疗,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具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具有与Burkitt淋巴瘤几乎一样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但无MYC基因重排,而是具有特征性的第11号染色体长臂的异常,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

  • 扁桃体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

    作者:侯卫华;韦萍;谢建兰;郑媛媛;张燕林;周小鸽

    目的 探讨扁桃体套细胞淋巴瘤(TM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25例T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肿瘤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采用MaxVision染色法,2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IgH/CCND1融合基因检测.选取同期40例非扁桃体套细胞淋巴瘤(NTMCL)进行对比,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率差异.结果 TMCL占同期套细胞淋巴瘤的5.6%(25/449).男女比为5.3:1.0,中位年龄60岁(44~82岁).主要症状为咽痛及异物感,体检示扁桃体肿大或质硬肿块,早期临床误诊为扁桃体炎18例(72.0%).伴有淋巴结受累的患者19例(76.0%),脾脏受累4例(16.0%),咽部局灶性累犯11例(44.0%),其他非淋巴器官受累3例(12.0%).病变扁桃体组织结构破坏,18例经典型和7例母细胞变异型均由形态单一的淋巴样细胞构成.25例肿瘤细胞阳性或强阳性表达 CD20、cyclin D1,92.0%(23/25)的病例弱阳性或阳性表达CD5.肿瘤细胞不表达CD3、CD23、CD10、bcl-6.2例CD5阴性的经典型病例FISH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为阳性.18例(72.0%)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6~81个月),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TMCL比较,TMCL患者就诊时Ⅰ~Ⅱ期比例更高(χ2=12.789,P<0.01),非淋巴器官侵犯比例更低(χ2=8.125,P<0.01),预后更好(χ2=4.351,P=0.037).结论 TMCL发病率低,临床易诊为扁桃体炎,就诊时Ⅰ~Ⅱ期患者比例高,较NTMCL预后更好.

  • Langerhans细胞肉瘤四例临床病理、电镜及分子病理学特征

    作者:黄海建;陈小岩;郑智勇

    目的 探讨Langerhans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 L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诊断的4例LCS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BRAF V600E和ALK基因检查,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男女各2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3岁),肿块大小2.5~7.8 cm.病理组织学上4例表现相似,低倍镜下瘤细胞排列呈束状、旋涡状或弥漫分布,背景见炎性细胞浸润.高倍镜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具有组织细胞样特征,细胞质丰富,略嗜酸性,染色质细腻,细胞核肾形、马蹄形、上皮样、圆形、胖梭形等,局部多核,核仁突出,可见1~2个核仁,部分肿瘤细胞可见核沟,核分裂象多见[(50~70)个/10 HPF].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 S-100蛋白(4/4)、SOX10(3/4)、Langerin/CD207(4/4)、CD1a(3/4)、CD68(3/4)、CD163(3/4)、INI-1(4/4)阳性.Ki-67阳性指数30%~80%.4例均未检测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分离信号,1例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信号.本组4例病例中,2例预后较好,2例预后较差.结论 LCS属于少见高度恶性的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必要时需电镜及分子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和化疗为主,预后较差.

  • 腹膜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周全;石峰;赵洪禹;李雁;宋清坤

    目的 分析腹膜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2012至2017年52例曾诊断为"腹膜黏液性肿瘤"的病例重新分级.观察其原发部位、神经侵犯、钙盐沉积、印戒细胞等病理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所有病例进行CK7、CK20和CDX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来源不明的病例加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p16.结果 52例腹膜黏液性肿瘤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0岁.阑尾原发者32例,其他部位20例.低级别组织学形态23例(其中无细胞型1例),高级别组织学形态29例.伴印戒细胞者15例,伴神经侵犯者12例,伴钙盐沉积者9例.伴神经侵犯者预后明显较差(P=0.025),有印戒细胞者更易伴神经侵犯(P<0.01).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级别等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腹膜黏液性肿瘤的原发部位中神经侵犯现象不罕见,且意味着预后不良.

  • 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胃腺癌细胞、间皮细胞及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明;查娜;邹玉凤;冷继红;徐丽;孙岩;郝彦勇

    目的 探讨细胞蜡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几种标志物,对胃癌患者腹水中腺癌细胞及浆膜腔积液中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患者182例,于接受任何治疗前采集的腹水.其中胃癌腹水98例,良性疾病腹水74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浆膜腔积液10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尾型同源框基因2(CDX2)、绒毛蛋白(Villin)、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和Wilms抑癌基因1(WT1)在98例胃癌患者腹水中的腺癌细胞和74例良性疾病腹水中的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表达,以及GLUT1、CR和WT1在10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浆膜腔积液中瘤细胞的表达.结果 GLUT1、CDX2和 Villin 检测腺癌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91.8%(90/98)、68.4%(67/98)和88.8%(87/98),特异度分别为95.9%(71/74)、100.0%(74/74)和100.0%(74/74);CR和WT1检测间皮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93.2%(69/74)和79.7%(59/74),特异度分别为96.9%(95/98)和100.0%(98/98);GLUT1、CR和WT1在浆膜腔积液中检测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9/10、9/10和7/10;GLUT1、CDX2、Villin、CR及WT1在胃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LUT1在浆膜腔积液中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LUT1、CDX2、Villin、CR和WT1组合鉴别胃癌患者腹水中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效果较好,GLUT1、CR和WT1组合鉴别反应性间皮细胞和恶性上皮型间皮瘤细胞的效果较好.

  • 外泌体在病毒性疾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解珍;张声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小囊泡,直径30~150 nm,密度为1.13~1.19 g/mL.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后者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如血液、乳液、尿液、唾液、羊水、恶性腹水、关节滑液、脑脊液和精液等[1].1983年,有学者发现在网织红细胞发育为成熟红细胞过程中,一种小囊泡被释放到细胞外空间.1987年,有学者将这些小囊泡命名为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包括膜泡(100~300 nm)、凋亡小泡(500~1 000 nm)及外泌体(30~150 nm).尽管外泌体被发现已超过30年,但近年来才得到关注.研究发现外泌体含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脂质、蛋白质、mRNA、microRNA(miRNA)以及DNA片段,已确认超过4 500种蛋白质、1 600种mRNA以及750种miRNA存在于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2],这些成分与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如免疫反应、哺乳、神经性疾病、肝脏病变、肿瘤以及病毒感染等密切相关[3-7],并参与细胞间的交流.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携带有病毒和宿主成分,介导远距离病毒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之间的核酸和蛋白质的转运,调控宿主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6-7].本文将着重综述外泌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 脂肪酸氧化途径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作者:雷丽珍;江鑫;龚鑫;周韧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临床上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1],在我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0%~60%[2].DLBCL是一类形态学、免疫表型、生物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恶性肿瘤,这导致DLBCL患者在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上存在很大差异.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DLBCL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已经成为治疗DLBCL的一线方案.在R-CHOP方案治疗下,DLBCL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无病进展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延长,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耐药并终死亡.研究表明,这部分高危/复发的淋巴瘤患者可能与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和差异,以及与肿瘤代谢相关的多个因子异常表达和信号通路调控异常有关,因此迫切需要从DLBCL代谢特征出发寻找更精准的预后评分,实现对DLBCL更准确的危险分层,防止对低危患者的过度治疗和指导高危/复发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

    关键词:
  • 雄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ER阴性PR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研究进展

    作者:向国敏;刘晓珍;牛昀

    近年来,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且孕激素受体(PR)阴性表型的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备受关注,AR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潜在的治疗意义使之成为ER-PR-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1].同样,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药物在肺癌和结直肠癌中的成功应用,EGFR 在ER-PR-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也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将EGFR列入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2].在ER-PR-乳腺癌中,AR与EGFR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互调节作用,AR活化能下调EGFR的表达,反之,EGFR又能调控AR的转录活性[3].现就AR和EGFR在ER-PR-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Illumina靶向测序法与Sanger测序法检测肺腺癌驱动基因突变的比较

    作者:陈灵锋;陈小岩;俞训彬;潘丹玲;晋龙

    尽管已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可一次性检测肺腺癌多个驱动基因,但还没有涵盖所有有意义基因的检测方法,目前只有下一代测序法(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能一次性高效、省时地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BRAF、HER2、PIK3CA、NRAS、MET、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RET等10种基因的突变及融合状态.NGS包括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测序技术,后两者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准确率方面尚存在严重缺陷,限制了其应用[1-2].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靶向测序法具备针对性,由于其测序的目标区域只占全基因组的一小部分,能达到很高的测序深度,其缺陷可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是现今稳定、应用广泛的技术.

    关键词:
  • 部分妇科肿瘤中特征性的基因改变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毕蕊;杨文涛

    妇科肿瘤种类繁多,部分疾病发病率低但组织形态谱系广泛,鉴别诊断困难,无论对资深病理医师还是年轻病理医师都具有挑战性.受益于分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妇科肿瘤的基因改变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知晓.2014年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学分类中增加了"基因改变(genetic changes)"内容.妇科肿瘤中特异性的基因改变已成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中不可或缺的依据,我们结合实践工作,对分子检测在部分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
  • 世界卫生组织(WHO)垂体肿瘤分类新进展

    作者:刘雪咏;蔡珊珊;张声;王行富

    2017年第4版WHO内分泌肿瘤分类中垂体部分包含了腺垂体肿瘤、颅咽管瘤、垂体后叶肿瘤,以及鞍区的间叶性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等[1],2016年第4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鞍区肿瘤部分包括颅咽管瘤和垂体后叶肿瘤,其他类型肿瘤除腺垂体肿瘤之外分别包含在其他相应章节[2].两个WHO分类关于垂体肿瘤的分类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详述了腺垂体肿瘤.事实上,真正的垂体肿瘤是指发生于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肿瘤,其中85%~90%为腺垂体的垂体腺瘤,而其他类型的肿瘤相对少见.本文重点介绍起源于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肿瘤分类进展.

    关键词:
  •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分化抑制因子3和T细胞因子3蛋白的表达及预后

    作者:庞雪莲;徐建丽;古丽娜尔·阿布拉江;马志萍;张巍;李新霞;崔文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伯基特淋巴瘤(BL)同属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但是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差异较大,与BL相比DLBCL具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1].抑制因子3(ID3)属于分化抑制因子家族中的一员,通常ID3抑制细胞增殖,是抑癌因子[2].当ID3发生突变时则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ID3在BL中常发生突变.

    关键词:
  •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秦晓飞;韩志;陈亚玲;张勇勇;陈文吉

    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与肿瘤性骨软化症密切相关.组织学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明确的特征性,常在临床或病理诊断中被误诊,我们收集7例PMT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 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法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

    作者:许淑霞;林建松;詹燕美

    尽管宫颈细胞学筛查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开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由于细胞学检查敏感性较低、重复性差以及HPV检测的局限性,寻找更加客观准确的检测方法以减少误诊和过诊断是目前宫颈癌筛查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外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在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 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法比细胞学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1].我们行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的756例标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探讨其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

    关键词: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作者:马怡晖;高汉青;翟文龙;黄培;李珊珊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S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囊实性肿瘤,1959年首次报道,1996版WHO分类正式将其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00版WHO将其分为交界性SPN和实性假乳头状癌,而2010版 WHO 则重新定义,将其直接归入恶性肿瘤[1].SPN好发于女性,尤多见于青年女性,男性患者不足10%;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SPN被认为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目前国内外有关男性患者的SPN临床发病特点、病理学改变及预后的报道甚少.鉴于此,我们收集了21例男性SPN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89例女性患者数据比较,并进行随访,以期更深入认识男性患者的SPN发病、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等特点.

    关键词:
中华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