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중화병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pathology.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郑杰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萎缩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作者:韩小于;魏红权;潘庆;刘珺

    患者女,30岁.4年前发现左侧腰部皮肤有一红斑点,直径约0.3 cm,无自觉不适,未就医,2年后在本院皮肤科就诊,初步诊断为皮脂囊肿于2012年3月7日入院.B超检查:提示为脂肪瘤.未行手术切除治疗,近期发现皮肤红斑,直径增大至0.5 cm左右(图1),故前来本院整形科就诊,临床初步诊断为脂膜炎并手术切除,术中见斑下脂肪约2 ~3 cm,稍变硬,行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萎缩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遂行扩大切除.

    关键词:
  • 外耳道原发精原细胞瘤一例

    作者:李新霞;张巍;桑伟;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患者男,1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耳闷、耳塞、听力下降10 d于2011年9月25日入院,体检未见脓性、血性分泌物排出,无恶心、呕吐.查体发现左外耳道结节状肿物,堵塞外耳道,肿物大小1.7 cm ×0.6 cm ×0.5 cm,灰白、灰黄,结节状,切面灰黄,细腻,鱼肉样.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9.2×109/L,略增高;中性粒细胞占0.72,略增高;淋巴细胞占0.19,略降低;血小板压积:0.30,略增高.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均正常;雌二醇:48.0 pmol/L,略增高.乳酸脱氢酶(LDH)、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未见明显异常.头颅、睾丸、前列腺CT未见异常.

    关键词:
  • 甲状腺内的鳞状上皮结节一例

    作者:付燕飚;李百周;王平

    患者女,62岁.2011年7月B超检查发现双侧桥本甲状腺炎、右侧甲状腺中极结节,建议细针穿刺活检,另探及双侧颈部淋巴结.随后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见部分细胞核型不规则,有异型性,意义不明.于2011年9月12日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肿瘤待排除收住入院.术中见双侧甲状腺肿大,质地偏硬,右侧中极靠背侧可及一结节,质硬,约2.0cm×1.5 cm,边界不清,左侧未及明显结节,行右侧甲状腺全切术,术中冷冻切片诊断考虑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因发现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行右侧6区淋巴结清扫.

    关键词:
  • 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吴焕文;陈文静;游燕;崔全才;刘彤华

    目的 探讨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012年2月收集的1例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26岁女性,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大体为具有完整包膜的卵圆形肿物.镜下由大小不一的滤泡样结构组成,滤泡腔内含嗜酸性胶质样物.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7、波形蛋白阳性,CD10弱阳性,RCC以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均为阴性.结论 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是肾原发性上皮性恶性肿瘤,诊断的确立主要依赖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内含胶质样物的滤泡结构),并通过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除外转移性疾病.

  • 胃癌中microRNA-100的表达

    作者:石端博;邢爱艳;高超;高鹏

    目的 明确microRNA-100 (miR-100)在人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胃癌细胞迁移、浸润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提取50例胃癌组织、28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18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及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RNA,逆转录即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定量检测miR-100的表达;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分别将Pre-miR-100及阴性对照片段导入胃癌细胞系SGC7901,进行体外的迁移、浸润和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RT-qPCR显示miR-100在各组样本中均有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miR-100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表达明显降低(P <0.01,P=0.0077);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原发灶相比,miR-100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原发灶和胃癌转移性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更低(P=0.0356,P=0.0361).细胞学实验显示,转染Pre-miR-100的实验组细胞迁移能力、浸润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5,P=0.0028);细胞增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iR-100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P =0.5952).结论 miR-100在癌旁非肿瘤胃黏膜、非转移组胃癌及转移组胃癌中的表达呈渐进式降低;miR-100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而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miR-100在胃癌中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 恶性与交界性胃肠道间质瘤差异表达microRNA的初步筛选

    作者:石园;王翠众;侯英勇;何德明;徐晨;刘亚岚;胡沁;宿杰·阿克苏;曾海英

    目的 胃肠道间质瘤(GIST)包括良性、交界性及高度恶性的广谱生物学行为,通过初步筛选恶性GIST与交界性GIST差异表达的microRNA (miRNA),探讨miRNA在GIST恶性转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收集6例胃GIST标本,恶性组3例,交界组3例.用Agilent人miRNA寡核苷酸基因芯片V3(955个已知的miRNA)进行检测.选取恶性组与交界组之间4个差异表达明显的miRNA,利用荧光即时定量PCR技术,在22个样本中进行验证.结果 恶性组与交界组相比较,相差倍数2倍以上且P值小于0.05的差异表达miRNA有14个,上调的有5个,下调的有9个.其中差异明显,即P值小的4个miRNA,分别为miR-221、miR-135b、miR-675 *、miR-218,前两者在恶性组中上调,后两者下调.荧光即时定量PCR在22个样本中验证显示,miR-221和miR-675*的差异倍数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通过miRNA芯片初步筛选和荧光即时定量PCR验证,显示miR-221和miR-675*在恶性和交界性GIST中的表达有差异性,提示两者可能与GIST的恶性转化有关,在GIST的生物学行为判断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Ⅱ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周军;沈勤;马捷;张新华;时姗姗;余波;周晓军;石群立

    目的 探讨Ⅱ型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方法 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4例Ⅱ型EATL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14例Ⅱ型EATL患者,男性12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9岁,发生部位:空回肠(10例)、结肠(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或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消耗性疾病的共同特点,均无麦麸过敏及乳糜泻的临床证据.镜下肿瘤细胞常呈透壁性浸润肠壁全层,瘤细胞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间质缺乏炎性背景,伴或不伴坏死;病变及其附近可见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CD43、CD8(14/14),CD56(11/14)、CD30(2/14)部分瘤细胞阳性,CD4、CD20、CD79a、髓过氧化物酶、EB病毒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获得随访结果(6~36个月),其中7例在14个月内死亡.结论 Ⅱ型EATL患者,以肿瘤细胞累及肠道以至肠穿孔为特点,缺乏乳糜泻等肠病证据.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并依据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综合判断而确诊.

  • 宫颈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80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罗茹;陈晓端;朱莉艳

    目的 分析宫颈腺上皮肿瘤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早期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80例宫颈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HCGIN)、20例宫颈浸润性腺癌(ICA)以及20例宫颈炎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形态分析,并进行p16、Ki-67、癌胚抗原(CEA)、CA125、bcl-2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结果 HCGIN组临床特征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相似,同时伴CIN者44例(55.0%),伴早期鳞状细胞癌9例(11.3%).病理形态以原位腺体异形改变为特征.80例HCGIN中p16、CEA、Ki-67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00.0%、63.8%、73.8%;20例ICA中p16、CEA、Ki-67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8/20、16/20、20/20;20例宫颈炎中p16、CEA、Ki-67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20、1/20、3/20;p16、CEA、Ki-67在ICA和HCGIN组的表达较宫颈炎组均显著升高(P <0.01);Ki-67在ICA组的表达增高,与HCG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A在ICA组的表达与HCG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非特异性反应强,bcl-2各组腺体阴性或偶有阳性.结论 HCGIN易与CIN和鳞状细胞癌伴发,p16、CEA、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p16和Ki-67对HCGIN的敏感性高于CEA,CA125和bcl-2对HCGIN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 结直肠腺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微卫星改变和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张海勇;危晓莉;王玲玲;张布衣;赵仲生;吕燕博;姚根有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腺癌中神经内分泌(NE)细胞微卫星改变和p53基因突变,探讨结直肠腺癌中NE细胞的克隆性起源.方法 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应用DNA抽提和全基因组扩增,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26个微卫星位点,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色检测30例伴NE分化的结直肠腺癌中腺癌细胞和NE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MSI)、杂合性缺失(LOH)改变情况,联合PCR测序检测p53基因突变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样本MSI总发生率为16.9%,LOH总发生率为8.5%,腺癌细胞与NE细胞的MSI和LO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例样本中6例微卫星改变完全一致,23例微卫星改变一致性大于不一致性,1例微卫星改变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相同.微卫星改变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8,P=0.000).p53基因突变发生率为16.7%,腺癌细胞与NE细胞发生一致性改变.结论 结直肠腺癌中腺癌细胞与NE细胞具有相似的微卫星改变和完全一致的p53基因突变,推测两种细胞起源具有一致性.

  • p16基因检测在间皮瘤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刘影;陈晓玲

    恶性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等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方流行病学家认为,石棉和肉瘤病毒(SV40)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国内统计学数据显示,虽然恶性间皮瘤发病率较低,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其恶性程度高,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不易诊断,发现时多已是晚期.在病理学诊断上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难于鉴别,容易造成误诊.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很差.因此,必须尽快找到一种行之有效地早期诊断恶性间皮瘤的方法.在陆续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的恶变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在恶性间皮瘤细胞的形成、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某些基因的异常改变,影响着恶性间皮瘤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p16基因逐渐成为了间皮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基因,我们现就p16基因检测在间皮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

    作者:邹丹丹;汤显斌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样特征的一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保持肿瘤形成能力(tumorigenicity),可分化产生构成肿瘤组织的各种细胞,是肿瘤发生、转移及复发的源泉.在肿瘤(本文中所提肿瘤指上皮细胞来源肿瘤)进展过程中,原发肿瘤内的部分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化的上皮细胞获得间质细胞特征,有利于其发生转移.近来有学者发现,EMT可使正常和转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具有干细胞能力,包括自我更新和有效导致肿瘤发生的能力[1-2].本文就肿瘤进展中EMT与肿瘤干细胞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卵巢成人型粒层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少见组织形态学分析

    作者:刘霞;古丽那尔·阿布拉江;刘铭;桑伟;马遇庆;张巍;杨文涛

    卵巢粒层细胞瘤是少见的肿瘤类型,占卵巢肿瘤的2%~5%[1],为低度恶性肿瘤.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分为两种类型:成人型和幼年型.我们分析了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描述"假乳状"、"黄素化"两种少见模式的形态学特点,以加强认识.一、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3至2012年间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成人型粒层细胞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症状、绝经情况、治疗方案和临床分期.病理特征包括以下参数:肿瘤大小、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切除的子宫病理检查情况.电话获取随访信息.

    关键词:
  • 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施昀;马世荣;惠延平

    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技术对手术中外科医师决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冷冻切片诊断时间仓促,取材局限,制片质量不如石蜡切片,冷冻切片延迟诊断或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故回顾分析我科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3303例,统计其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导致延迟诊断和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快速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 肾球旁细胞瘤二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作者:沈勤;梁伟;姜少军;余波;马捷;石群立;周晓军

    肾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JGCT)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均具有特异性.我们观察2例J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殊染色和超微结构,进一步探讨该肿瘤的起源及其临床病理特点.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与标本来源:例1患者女,36岁,发现肾脏占位于2004年3月入院.既往高血压(230/200 mm Hg,1 mm Hg=0.133 kPa)病史数年.以"肾肿瘤"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后血压下降至正常.例2患者女,32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于2012年2月入院.影像学检查考虑肾癌可能性大,遂以"肾癌"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追问病史,3年前剖宫产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180/140 mm Hg)持续2年半,依赖药物控制,近半年血压正常.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未查血钾及肾素水平.

    关键词:
  • 甲磺酸伊马替尼继发性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和组织病理学

    作者:郑松;贾静;潘月龙;陶德友;卢洪胜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存在KIT基因(表达KIT蛋白)的功能获得性突变.KIT基因突变在GIST发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1].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治疗GIST临床应用疗效好,逐渐成为GIST靶向治疗的典范.甲磺酸伊马替尼初始治疗效果好,约80%~85%的GIST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仅有约10%~12%的病例表现出原发耐药.然而一般在用药平均治疗24个月后,将产生耐药,因此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特别是继发性耐药逐渐成为临床的一大难点.现报道1例GIST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前后的KIT基因突变情况.

    关键词:
  • 膀胱恶性腺性和腺样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程亮;黄文斌;饶秋

    膀胱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是尿路上皮癌,膀胱腺癌非常少见,然而在病理诊断中它们容易导致诊断困难[1].除了我们曾介绍的膀胱良性腺样病变中一些良性病变容易误诊为原发性腺癌或恶性腺样病变外[2],膀胱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原发性恶性腺样病变、邻近器官恶性腺样病变浸润膀胱以及膀胱转移性腺癌之间均可导致诊断上的混淆[1-3].另外,尿路上皮癌中一些少见的组织学亚型形态学上也类似于膀胱原发性腺癌或恶性腺样病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膀胱恶性原发性腺癌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膀胱恶性腺性或腺样病变的病理诊断以及一些分子生物学新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 德国病理对中国病理发展的启示

    作者:来茂德

    德国是现代病理学的发源地.现在的德国病理,既继承了病理发展的传统,又将现代医学的发展成功整合入病理学体系,并在新的体系下很好地发展.近年来中德病理的交流频繁,特别是在中德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一些高层次的双边交流.我本人参观访问过不少德国大学的病理学系,2011年9月下旬,中国病理界代表一行8人分两组访问了德国6所大学的病理学系,分别是慕尼黑LMU大学(Muenchen Leoplold-Maximilian University)、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柏林洪堡大学(Berlin HumblodtUniversity)、维尔茨堡大学(Wuerzburg University)、莱比锡大学(Leipzig University)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DresdenTechnology University).它们在德国病理界具有代表性,基本上可以全面反映德国病理的历史和现状.

    关键词:
  • 积极规范地开展肿瘤靶向病理诊断

    作者:郑杰

    肿瘤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史上的重大进步,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使肿瘤化疗的策略由基于疾病组织学类型过渡到基于分子靶点.临床靶向治疗的基础是正确的靶向病理诊断,这样才能使适合临床靶向治疗的患者从治疗中获益,使不适合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并能选择更适合他们的其他治疗措施.靶向病理诊断除了要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人群外,区分不同的突变还有利于鉴定原发性耐药、继发性耐药,有时还影响到用药剂量.

    关键词:
  • 鼻腔肿物

    作者:王湛博;韦立新

    1.病例简介:患者男,61岁.鼻塞、头部胀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外院活检:左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于2012年2月29日入院治疗.既往史:患者于1993年行左侧鼻腔息肉摘除术.2011年因感冒等诱发鼻塞、头部胀痛等症状,经抗炎治疗无好转.左鼻腔出现血性分泌物.2012年2月21日,外院鼻腔活检:嗅神经母细胞瘤.专科检查:外鼻形态正常,无畸形.鼻中隔向左偏斜,左侧鼻道有血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低钠血症,余未见异常.术中所见:肿瘤呈灰红色,息肉状,位于左鼻腔,向上达鼻腔顶和颅底并累及上颌窦开口.

    关键词:
  • 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作者:陈敏;刘勇

    腱膜及肌腱透明细胞肉瘤(CCSTA)在1965年被Enzinger首次描述,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向黑色素细胞分化的特征,被重命名为"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Bridge等指出,CCSTA存在涉及EWSR1-ATF1重排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2;22) (q13;q12),由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缺乏这一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CCSTA目前被认为是有别于黑色素瘤的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Ekfors等描述了一种发生在十二指肠的肿瘤,表现类似CCSTA的特征.近年来,一种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学特征与所谓的CCSTA相似,但缺乏黑色素细胞分化特征的胃肠道肿瘤被描述并命名为"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关键词:
  • 结直肠锯齿状腺癌侵袭性边缘的肿瘤出芽及其他具有预后意义的病理学特征:与普通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晓阳

    结直肠锯齿状腺癌(SAC)是结直肠癌中的一种独特组织病理学实体,其发病率从7.5%到12%不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进展性肿瘤边缘出现的几种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出芽(tumour budding)、胞质内假碎片(cytoplasmic pseudo-fragments)、肿瘤生长方式和肿瘤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具有预后价值.García-Solano等[1]对81例典型的结直肠SAC及与其配对的普通腺癌进行进展性肿瘤边缘出现的几种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检测,观察其在SAC中的发生率,比较这些病理学参数在SAC和普通腺癌中的差别,并分析其对SAC不良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
中华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