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중화병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807
  • 国内刊号: 11-215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www.epathology.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郑杰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骨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作者:蒋智铭;张惠箴;黄瑾;周隽

    患者男,15岁.因右肩部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数月做X线和CT检查,影像学示右肩胛骨膨胀性肿块,大小9 cm ×6 cm,边界清楚,肿瘤周边有明显硬化性骨壳包绕,肿瘤内无钙化和骨化(图1).临床诊断右肩胛骨肿瘤,于2011年3月在外院做手术活检.活检组织暗红色,大小4 cm×3 cm ×3 cm,分3个蜡块包埋,病理未作明确诊断,来我院会诊.镜下肿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形态单一,细胞丰富,核分裂象很少(1/50 PHF),无明显细胞异型性和坏死.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和条索状结构,在索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样裂隙,内含红细胞,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图2).

  • 胸腺瘤伴广泛凝固性坏死二例

    作者:李剑;胡锦涛;左敏;李红;王晓玫

    例1女,52岁,因右侧胸背部疼痛5d,于2010年10月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心电图未见异常.胸部CT示:左心室增大,双侧胸腔积液,右前上纵隔见一高密度影,6 cm×5 cm×3 cm,不除外胸腺瘤可能.例2男,33岁,主诉胸部疼痛2周,于2010年12月9日人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检:心电图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右前纵隔软组织影,畸胎瘤可疑.

  • 龟头疣状黄瘤一例

    作者:周红

    患者男,51岁.因阴茎肿块20余年,近4个月肿块脱出无法回纳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发现包皮内有米粒大小肿块,平时清洗时龟头不能翻出,有包茎史.因肿块不痛不痒故一直未予治疗.2010年10月清洁外阴时,将包皮稍翻出清洗,见肿块部分露出,白行扩张包皮口,肿块整个脱出后再也无法回纳,遂来院治疗.患者无不洁性接触史.体检:阴茎顶端可见菜花样肿块,似有蒂,肿块大小4 cm×3 cm,淡黄色,遮盖尿道口,表面湿润,脓液渗出多,伴有恶臭,触之柔软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行阴茎部分切除术.

  • 肉芽肿样指状树突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毛荣军;朱雄增;李启明;房惠琼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1个月余于2010年8月4日人院.门诊以"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收入口腔科治疗,入院后行右颈部肿物穿刺术,提示为"肉芽肿性病变,不除外恶性的可能",在全麻下行局部包块肿块切除,术后确诊为"指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出院后未做任何辅助治疗,术后不足5个月,即2010年12月21日因咽喉部不适又以"扁桃体赘生物性质待查"收入耳鼻喉科,再次行右侧扁桃体及其赘生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亦为IDCS,患者及家属不同意任何辅助治疗.体检:首次人院时检查显示右侧下颌角、胸锁乳突肌前缘可及一个多结节状、约6.0 cm×5.0 cm ×4.0 cm大小肿物,表面粗糙不平,活动差,质地硬,无明显触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其余检查未见特殊.

  • 胃组织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冯婷;何妙侠;顾伟勇;白辰光;马大烈;郑建明;朱明华

    患者男,75岁.1年前因"腹痛、胃部不适伴明显消瘦半年余"就诊于当地医院.CT显示胃小弯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伴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胃镜示胃角肿瘤伴出血.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症状缓解.1个月前腹痛再发伴乏力、头晕,行腹部CT检查提示"残胃胃壁增厚,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门诊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于2011年1月4日收入院.体检:精神差,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腹稍膨隆,未见肠型及异常蠕动渡,移动性浊音(一);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血常规:白细胞3.51×109/L,血红蛋白79.0g/L.为明确诊断,重新会诊原手术切除标本.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

    作者:孙柯;姚洪田;孔梅;滕晓东

    患者男,51岁.因反复腹胀、腹痛2.5个月,体重减轻5 kg,1个月内出现尿黄恶心于2008年7月来院就诊.体检: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0.80(正常0.05~0.50)×109/L.抗核抗体阴性.血生化检查:碱性磷酸酶258(正常30 ~ 115)U/L,总胆红素690.3(正常1.0 ~22.0)μmol/L,直接胆红素462(正常1~7)μmol/L,间接胆红素228(正常3 ~ 14)μmol/L,谷氨酰转肽酶55(正常0 ~54) U/L.尿淀粉酶正常.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胰管胰头段狭窄,长约3 cm;胆总管上段扩张,大径1.3 cm,中断狭窄,狭窄段长3 cm.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肝内胆管扩张,肝总管及胆总管中上段明显增粗扩大,宽径约1,1 cm,其内信号未见异常.胆总管下端渐行性变细,直至十二指肠乳头部,下端稍模糊,未见明确异常高或低信号,胰管显示,未见扩张.胆囊外形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囊内信号无殊.

  • 左睾丸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一例

    作者:王旷

    患者男,36岁.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阴囊内有一肿物,花生粒大小,无触痛,肿物逐渐增大,偶有隐痛不适及下坠感,患者无发热消瘦.经抗感染治疗后不见好转,于2010年5月20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左睾丸可触及一肿物,约核桃大小,质地硬,有触痛.于当地医院行左睾丸单纯切除术.当地医院病理诊断:考虑睾丸精原细胞瘤,建议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术后未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其他治疗.近期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于2010年11月29日来本院治疗,入院查体:左腹股沟区可触及2.0cm×2.0 cm大小实性肿物,质硬,活动度尚可,淋巴结压痛明显,左睾丸缺如.B超检查:左腹股沟区见2.8 cm×2.5 cm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边界清晰,考虑淋巴结转移.

  • von Hippel-Lindau 综合征并发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一例

    作者:潘敏鸿;范钦和;朱岩;虞梅宁

    患者男,47岁.2年前体检时发现双侧肾囊肿,因无不适未予重视,现因突发头晕伴行走不稳1个月余于201 1年3月7日入院.头颅CT和MRI示:右侧小脑半球见一囊实性占位;双肾B超:右肾实质部稍高回声,考虑占位;CT示:双肾多发性囊肿,右肾囊肿较大,肝脏多发性小囊肿,胰腺多发囊肿,考虑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伴胰腺囊肿及双侧肾癌.腹腔动脉前方强化灶,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体检:双肾区不饱满,右侧附睾头部触及1 cm×1 cm的包块,左侧附睾头部触及0.6 cm×0.5 cm的包块,表面光滑,质硬,轻压痛,活动度好.

  • 新生儿Fc受体在人肾小球肾炎及大鼠肾炎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冯松涛;甘华磊;孙建永;蒋涛;刘宝利;赵仲华;郭慕依;张志刚

    目的 观察人肾小球肾炎及大鼠肾炎动物模型中,足细胞新生儿Fc受体(FcRn)的表达.方法 (1)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复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人肾穿刺组织标本39例(包括微小病变病8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4例、IgA肾病12例、膜性肾病9例、狼疮性肾炎6例).透明细胞癌癌旁肾组织5例用作正常对照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肾小球,即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cRn的mRNA水平,行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染色观察FcRn在肾小球内表达的定位和强度差异.(2)构建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抗Thy1.1肾炎)和大鼠被动型膜性肾病(Heymann肾炎)模型,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法)检测FcRn在肾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人肾活检组织中,即时定量RT-PCR显示狼疮性肾炎的FcRn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人各型肾炎中FcRn表达阳性率为:狼疮性肾炎6/6,IgA肾病7/12,膜性肾病6/9,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0/5,P<0.05);微小病变病(1/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0/4)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肾炎模型中,5例抗Thy1.1肾炎中3例、7例Heymann肾炎中2例可见足细胞表达FcRn,5例正常对照中,FcRn均不表达.结论 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人肾小球肾炎和大鼠肾炎模型中,肾小球足细胞FcRn表达上调,FcRn的表达改变可能参与了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

  • 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表达

    作者:李素红;刘玲玲;马海霞;王全红;白玮

    宫颈癌作为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细胞异常凋亡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密切相关.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C)基因的扩增可激活端粒酶活性而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逃避凋亡而发生无限制增殖,进而发生癌变.HPV感染可致细胞DNA发生突变而致癌.我们分析了hTERC基因扩增和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的意义及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早诊早治、监测病情和评估预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上皮性卵巢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魏欣;吕庆杰;孙寒雪;齐亚飞;王劲欧;曹程程

    目的 研究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及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 47/70)、60.0% (42/70)和71.4% (50/70),三者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水平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KT与p-GSK3β、p-GSK3β与β-catenin、p-AKT与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6、0.581、0.500;P值均<0.05).(2)p-AKT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AKT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3)p-GSK3β和β-caten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交界性和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 <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型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 在卵巢癌组织中p-AKT、p-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AKT结合p-GSK33并使其失活可能是导致卵巢癌中β-catenin活化的一个因素.

  • 蛋氨酸-胆碱缺乏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机制

    作者:慕永平;小川智弘;河田则文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在蛋氨酸一胆碱缺乏饮食( MCD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1)MCDD喂养10周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M组),恢复组(R组)于第9周开始将MCDD转变为蛋氨酸一胆碱对照饮食(MCCD)喂养2周;(2)评价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和炎性反应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或real time-PCR(RT-PCR)方法评价肝星状细胞活化;(3)采用4一羟基壬烯酸(4-HNE)、HO-1/2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或RT-PCR方法评价肝细胞氧化损伤;(4)肝细胞凋亡采用TUNEL染色法评价;(5)采用RT-PCR及蛋白印迹方法评价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因子ERP78、caspase-12、caspase-7、cleaved caspase-7、caspase-9、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以及MAPK信号相关细胞因子c-Jun、ERKl/2、p-ERKl/2.结果 MCDD转换为MCCD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反应、氧化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M组ERP78、caspase-12、caspase-7、cleaved caspase-7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0.05或<0.01),RT-PCR分析显示ERP78、caspase-12、caspase-7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增加(灰度值分别为3.03 ±0.41比2.12±0.37,1.86±0.36比0.78 ±0.20,2.38 ±0.19比1.84±0.13,P<0.05或<0.01).但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在正常组、M组和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正常组比c-Jun mRNA表达升高(0.19 ±0.03比0.11 ±0.05,P<0.05),R组降低(与M组相比,0.13±0.04比0.19±0.03,P<0.05);ERK1和p-ERK1蛋白表达在M组均升高(P<0.01),R组均降低(与M组比,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相关的caspase-12凋亡途径可能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而MAPK信号可能在该模型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 后肾腺瘤五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孙珠蕾;张新华;吴江;饶秋;马恒辉;王璇;石群立;周晓军

    后肾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脏原发性肿瘤,来源于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残留组织,自1992年首次命名以来,检索文献已有100余例报道[1],为进一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我们对外检中遇到的5例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作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特点.

  • 胃神经鞘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作者:王湛博;石怀银;袁静;陈薇;韦立新

    目的 探讨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分析9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等并复习相关文献.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检测用抗体包括:S-100蛋白,CD117,CD34,神经丝蛋白(NF),结蛋白,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波形蛋白等;并对1例进行了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5岁(42 ~81岁).肿瘤大径为2~9 cm(平均4.5 cm).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大体观察:肿瘤未见明确包膜,切面呈灰黄色或灰白色,质地实,出血坏死不明显,有一定的光泽.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局部排列呈栅栏状,可见antoni A区及antoni B区,verocay小体少见.肿瘤边缘均见淋巴组织增生.有些病例局部见钙化、囊性变及出血坏死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100蛋白表达均为弥漫阳性(9/9),CD117、CD34、NF和结蛋白均为阴性(0/9),巢蛋白8例阳性表达(8/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6例阳性表达(6/9),1例出现PDGFR-α灶状阳性.对PDGFR-α阳性病例进行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检测,未检测出c-kit外显子9、11、13、17及PDGFR-α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结论 胃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的间叶来源肿瘤,其病理特点和软组织神经鞘瘤相比具有自身特点.

  •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5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许霞;刘卫平;杨群培;王威亚;廖殿英;赵莎;毕成峰;林莉;闵敏

    目的 观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langerin、CD1a及S-100蛋白表达在LC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18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档案资料诊断的258例LCH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1 a、langerin及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8例LCH患者年龄≥16岁或≤2岁的分别为126例(48.8%)和37例(14.3%),其余95例(36.8%)患者的年龄介于二者之间.临床上,258例LCH共有364处病变,其中骨骼病变281处(77.2%),且以颅骨累及为多,有112处(39.9%),其次为淋巴结25处(6.9%)和皮肤14处(3.8%).201例(77.9%)为单系统、单病灶;21例(8.1%)为单系统、多个病灶;26例(10.1%)为多系统、多个病灶;2例(0.8%)为肺LCH,8例(3.1%)不能分类.组织学上,258例LCH共265个样本中均见Langerhans细胞增生,166例(62.6%)见不等量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主要的非肿瘤性细胞成分,57例(21.5%)可见嗜酸性脓肿;29例(10.9%)有片状凝固性坏死;124例(46.8%)可见死骨.免疫表型检测,100%(206/206)病例之瘤细胞表达CD1a,S-100蛋白和lang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99.1% (209/211)和98.5%(193/196),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组LCH患者以成年患者为多,多系统病变所占比例较低.在LCH中,langerin、CDla及S-100蛋白表达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la及langerin是LCH诊断必不可少的标志物.

  •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类及预后分析

    作者:赵婧;杨博;徐晨;张文书;纪元;陈伶俐;谭云山;曾海英;朱雄增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级标准及预后相关指标.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年间确诊的35例PHNEN标本(其中32例病理资料完整,可进行组织病理分析),按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将PHNEN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T) G1、NET G2、神经内分泌癌(NEC);并将NET( G1,G2)与NEC作为2个组,评估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坏死、瘤栓、核分级、核分裂象以及Ki-67阳性指数8项指标在两组间分布情况,同时探讨8项指标与PHNEN预后的关系.结果 32例PHNEN分为NET G1(1例),NET G2(14例),NEC(17例);2组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坏死、核分级、核分裂象以及Ki-67阳性指数5个指标的比较上,分布存在差异(P<0.05);而肿瘤大小、生长方式、有无瘤栓的差异不明确(P>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坏死、核分级、核分裂象以及Ki-67阳性指数均可影响生存率(P<0.05),而肿瘤大小和有无瘤栓对生存率影响价值有限(P>0.05).结论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WHO分类(2010)可以协助预测PHNEN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可行性;肿瘤组织分化差、浸润性生长、有坏死、核分裂象多、核分级高、Ki-67高表达均是PHNEN预后不良的指标.

  • Wegener肉芽肿伴特殊病原体感染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朴颖实;田澄;李雪;岳常丽;刘红刚

    Wegener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以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和广泛的小血管炎为基本特征,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肾脏、皮肤等脏器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WG如不经治疗预后很差,患者很快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平均存活仅5个月,80%死于肾功能衰竭,20%死于呼吸衰竭.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案,其疗程一般不少于18个月,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可继发多种病原体如真菌、细菌、寄生虫等感染,使病情加重.目前查阅的文献报道多是上述这种WG继发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我们报道4例有所不同,即WG发病同时就有病原体感染存在,患者尚未经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 肾嫌色细胞癌42例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张伟;于文娟;蒋艳霞;李玉军;韩芳;刘燕;韩增磊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3至2011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一医院及青岛市立医院共42例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相关免疫标志物.同时与4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10例嗜酸细胞瘤作对照.结果 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39 ~ 78岁(平均57岁).肿瘤大小为2~ 19 cm(平均7.3 cm).镜下观察:瘤组织主要呈实性片状排列,由胞质空亮、细网状排列的嫌色细胞或胞质嗜酸、具核周空晕的嗜酸细胞构成.瘤细胞大小不一,核不规则,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少见.所有肿瘤对Hale胶体铁染色均为阳性.免疫表型:嫌色细胞癌高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100.0%,42/42)、CK7( 95.2%,40/42)、肾脏特异性钙黏素( Ksp-cad,92.9%,39/42)、CK18(88.1%,37/42)和CD117(61.9%,26/42),CD10和PAX2阳性率为31.0% (13/42)和28.6%(12/42).波形蛋白较少表达,而CAⅨ和TFE3均不表达.3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 ~ 77个月(平均29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3、8及1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28例健在.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好发于中老年人,预后较好.植物细胞样排列、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嫌色细胞和具核周空晕的嗜酸细胞是本瘤重要的形态特征.Hale胶体铁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CK7、Ksp-cad和CD117阳性对肾嫌色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途径在FTY720干预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中的作用

    作者:江警予;黄晓东;王奕;邓艾平;周建华

    目的 观察并探讨FTY720是否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TGFβ1-CTGF)途径在体内发挥抑制大鼠系膜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同时给予FTY720干预,观察3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并分离肾小球进行培养,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分泌水平变化,即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小球TGFβ1和CTGF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TGFβ1和CTGF蛋白表达.结果 在注射抗体后第1、3、7天,模型组尿蛋白[(27.9±7.3)、(63.5±18.8)、(52.4±15.4) mg/d]较对照组[(8.4±2.4)、(8.4±2.1)、(10.4±3.2)mg/d]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TY720干预组第3、7天尿蛋白[(31.4±7.0)、(25.5±7.7)mg/d]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后第3、7天,FTY720可以显著减少TGFβ1和CTGF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减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蛋白分泌,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结论 FTY720可以通过抑制TGFβl-CTGF途径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系膜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干预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发生.

  • 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崖青;李帅;刘芳芳;付丽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的性质,肿瘤间质即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癌相关肌纤维母细胞( 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是乳腺癌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CAF对乳腺癌作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肾活检病理诊断的特点

    作者:邹万忠

    肾活检即经皮肾穿刺活检(precutaneous needle renal biopsy),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肾脏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肾活检的目的和意义从肾脏病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肾活检病理检查的重要性.19世纪50年代以前,有关内科肾脏疾病病理学的知识主要来自尸体解剖材料,所以基本上限于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颗粒性萎缩肾),而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难进行病理学研究,对其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知之甚少.对肾脏疾病临床而言,也只能根据临床表现和化验指征粗略地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阻碍了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直到1951年,丹麦医师Iversen和Brun对非肿瘤性肾脏疾病成功地进行了肾穿刺,奠定了肾活检病理学的基础.

中华病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