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黄连提取物体外对白念珠菌丝侵袭的抑制作用

    作者:牛会侠;段强军;施高翔;吴大强;邵菁;汪天明;汪长中

    该文探讨黄连提取物(extract of Coptidis Rhizoma,ECR)体外对白念珠菌丝侵袭的抑制作用.以XTT还原法评价ECR对白念珠菌丝代谢活性的影响;固体培养基上观测白念珠菌落边缘生长的情况;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ECR如何影响白念珠菌丝生长;扫描电镜观察ECR对白念珠菌丝形态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ECR对白念珠菌丝形态及活力的变化;qRT-PCR法检测白念珠菌丝侵袭素ALS3,SSA1基因的表达.结果 显示,XTF法检测到在64,128,256 mg·L-1ECR干预下,白念珠菌丝活性逐渐降低;128,256 mg·L-1 ECR在固体培养基上可抑制菌落褶皱,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可明显抑制菌丝侵袭性生长;扫描电镜与荧光显微镜下发现,128,256 mg·L-1 ECR能显著抑制白念珠菌丝形成;qRT-PCR法显示,64,128,256 mg·L-1 ECR作用下,侵袭素ALS3,SSA1基因表达均下调,且在256 mg·L-1 ECR干预下,侵袭素ALS3,SSA1基因表达分别下调4.8,1.68倍.该研究表明,黄连提取物通过抑制菌丝生长及侵袭素表达从而影响白念珠菌的侵袭力.

  • 转录组学探讨附子治疗急性心衰大鼠的作用机制

    作者:汪颀浩;高继海;陈海媚;谢晓芳;彭成

    该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探讨附子对盐酸普罗帕酮致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首先,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附子组(1.25,2.5,5 g·kg-1).采用股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构建急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十二指肠给药途径进行给药.记录给药5,10,20,30,60 min时的心率,+dp/dtmax及-dp/ dtmax的变化;然后,另取一批动物,采用同样的给药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的含量;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组织样本所有基因表达差异,通过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筛选出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和附子给药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结果 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心率、LV+ dp/dtmax和LV-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5),附子组大鼠心率、LV +dp/ dtmax和LV-dp/ dtmax均显著升高(P<0.05,P<0.0l);且附子水煎液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衰大鼠中ANP,BNP,TNF-α的含量(P<0.05).转录组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激活PI3K-AKT/Jak-STAT通路有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附子水煎液上调了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tol 3-kinase,PI3K),溶血脂磷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AP3),Bcl-3,STAT基因的表达;下调了整合素α(integrin,ITGA),核孤儿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Nut77)基因表达.研究表明,附子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Jak-STAT通路有关.

  • 益气通络颗粒促气虚血瘀证脑梗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

    作者:薛冰洁;黄吉生;马博;郝婷婷;刘建勋

    探讨益气通络颗粒对脑梗大鼠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构建多发性脑梗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气虚血瘀脑梗组,金纳多组,补阳还五汤组,益气通络颗粒高、低剂量组,脑梗术后1周进行睡眠剥夺,6周后进行舌象脉象采集,取血、脑组织分别进行血液、蛋白组学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显示,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脑梗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舌面色彩饱和度(G和B),益气通络颗粒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舌面色彩饱和度B;益气通络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恢复气虚血瘀大鼠的脉搏幅度,且益气通络颗粒高、低剂量对血液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有明显的恢复.蛋白组学结果表明益气通络颗粒显著地促进了气虚血瘀脑梗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免疫组化结果验证了益气通络颗粒调节了血管新生标志物VEGFR2的表达.因此该研究得出结论:益气通络颗粒对气虚血瘀脑梗大鼠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益气通络颗粒促进气虚血瘀脑梗大鼠脑血管新生.

  • 基于组效关系的龙血通络胶囊抗缺血性脑损伤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孙晶;陈孝男;刘佳妮;管朋维;王超超;潘勃;庞道然;李珊珊;郑姣;黄文哲;屠鹏飞;李军

    采用硅胶色谱柱、正交试验等方法将龙血通络胶囊(Longxue Tongluo Capsule,LTC)制备成化学成分明显交叉但各成分相对含量不同的10个组分,采用UHPLC-QE Orbitrap HRMS对不同组分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发现了97个共有峰;同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模型、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处理的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PC-12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对LTC的活性进行测试.基于不同成分对不同活性的贡献不同,采用灰色关联度与PLS两种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组效关系”,辨识潜在的活性成分,再采用相同的细胞模型对潜在活性成分进行活性验证.结果 表明,7,4 '-二羟基高异黄烷酮、龙血素C、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耳酮、homoisosocotrin-4’-ol等4个酚类成分可能是LTC抗神经炎症的活性成分;3,5,7,4’-四羟基高异黄烷酮、龙血素D、7,4’-二羟基高异黄烷酮、7,4’-二羟基高异黄烷、5,7-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等5个酚类化合物可能是LTC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活性成分;而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龙血素B等3个酚类成分可能是LTC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的活性成分.

  • 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复合胰岛素抵抗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干预效应

    作者:马林沁;张京春;刘玥;乔羽;孙欣丽;雷舒雁;郑乔仙;毛婷

    该文研究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对间歇性低氧(CIH)复合胰岛素抵抗(IR)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并观察SREBP-1c相关信号分子在其中的作用.实验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联合STZ注射法建立IR的ApoE-/-小鼠模型,以低氧动物饲养仪处理IR-ApoE-/-小鼠模型,每日处理8h,连续处理8周,以建立CIH+IR-ApoE-/-小鼠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为7组:常氧对照组(NC)、模型组(CIH)、SREBPs抑制剂组(betulin)、阿托伐他汀组(WM)、益气活血中药低剂量组(TCM-L)、益气活血中药中剂量组(TCM-M)、益气活血中药高剂量组(TCM-H),同时常规饲养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Con).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配伍(人参皂苷、川芎嗪)对模型小鼠IR,血脂水平,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SREBP-1c相关信号分子的干预效应.结果 显示,TCM-H组血糖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betulin组、WM组、TCM-H组HDL-C高于CIH组(P<0.05),TCM-M组、TCM-H组LDL-C低于CIH组(P<0.05);CIH组血清CRP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TCM-H组SOD水平较CIH组升高(P<0.05);NC组、CIH组小鼠主动脉可见明显的AS斑块,betulin组、WM组、TCM-H组AS斑块减小;主动脉降段,WM组及TCM-H组AS斑块较CIH组减少且面积较小;TCM-H组主动脉、骨骼肌SREBP-1c和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CIH组降低(P<0.05);TCM-H组TNF-α和CD106(VCAM-1)蛋白表达水平较CIH组降低(P<0.05);TCM-H组主动脉、骨骼肌、肝组织p-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IH组升高(P<0.05);TCM-H组主动脉、肝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CIH组降低(P<0.05).TCM-H组血糖低于其他实验组;CIH组HDL-C低于其他各组,TCM-H组LCL-C低于CIH组;CIH组CRP水平高于其他各组;TCM-H组SOD水平高于CIH组;NC组及CIH组AS斑块较其他组明显增多;在主动脉降段,WM组及TCM-H组AS斑块较CIH组减少且面积较小;在主动脉及骨骼肌,TCM-H组SREBP-1c和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CIH组降低;TCM-H组TNF-α和CD106(VCAM-1)蛋白表达水平较CIH组降低;在主动脉、骨骼肌及肝组织,TCM-H组p-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1H组升高;在主动脉及肝组织,TCM-H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CIH组降低.该研究表明,人参皂苷、TMP配伍能够一定程度改善间歇性低氧复合IR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IR及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程度,并终抑制AS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REBP-1c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 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作者:席涛;夏欢;樊玉祥;曹永成;张洪亮

    该研究主要探索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与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β-咔啉类生物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通过Transwell小室测定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AK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然后将si-FAK-1051重组质粒转染到SGC-7901细胞中,再次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鉴定FAK基因沉默效果,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FAK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随着β-咔啉类生物碱浓度增加,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IC50=13.364 mg·L-1;阳性对照组(5-FU,5 mg·L-1)和β-咔啉类生物碱组中Transwell小室内SGC-7901细胞均可见显著减少(P<0.01),且β-咔啉类生物碱组SGC-7901细胞数目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β-咔啉类生物碱实验组FA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i-FAK-1051转染入胃癌SGC-7901细胞后,FAK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被明显下调(P<0.05),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P<0.05).β-咔啉类生物碱较5-FU具有更有效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而该机制可能与β-咔啉类生物碱抑制FA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天冬走油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限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吴翠;马玉翠;徐靓;李瑞琦;巢志茂

    收集了市场上的天冬样品,采用人眼观察并记录色泽,判断是否变质.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采用色差仪测定色度值并计算色差值,随着天冬色泽的加深,L*下降,α*和△E*升高,说明色差仪测定的结果可以代替人眼观察的色泽结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结果显示,色泽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的一些样品中5-HMF为0.002 255~0.049 14 mg·g-1,色泽为棕褐色的一些样品中5-HMF明显升高到0.080 80~0.105 1 mg·g-1,走油并呈褐色的样品中5-HMF高达1.033 mg·g-1,说明随着天冬色泽的加深,5-HMF的含量显著升高.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多种因素相关性的剖析,结果认为,5-HMF的含量与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a*和△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走油变质的样品与合格的样品各自聚为一类.建议天冬中5-HMF的含量不得高于0.02%,或L*不得低于50.该文首次系统地对天冬进行了与走油变色有关的多因素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

  • 海南栽培肾茶中1个新的桉烷型倍半萜

    作者:陈惠琴;张荣荣;梅文莉;蔡彩虹;盖翠娟;于旭东;戴好富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海南栽培肾茶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共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dehydroxy-l-oxo-rupestrinol (1),N-反式阿魏酰酪胺(2),丹参素甲酯(3),咖啡酸(4),咖啡酸甲酯(5)和咖啡酸乙酯(6),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肾茶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4呈现不同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UPLC比较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中11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田伟;范帅帅;甄亚钦;冯玉;陈钟;牛丽颖

    建立同时检测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洋蓟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芦丁、木樨草苷和马钱苷11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的UPLC分析方法,并比较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在酚酸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x 100 mm,1.7 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30 cc;样品室温度8℃;检测波长: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洋蓟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为326 nm,芦丁和木樨草苷为352 nm,马钱苷为238 nm;进样量1μL.11种成分分离良好,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96%,100.7%,97.24%,97.06%,99.53%,96.78%,98.12%,95.20%,95.12%,100.2%,98.61%;RSD分别为2.5%,1.4%,1.9%,2.1%,1.7%,1.9%,1.6%,2.0%,1.4%,2.2%,2.0%.基于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金银花、忍冬藤和忍冬叶药材进行了比较.结果 表明金银花与忍冬叶化学成分较为相似,而与忍冬藤间存在差异,所建立的多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为金银花、忍冬藤、忍冬叶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 构树黄酮类化合物及其PTP1B抑制活性研究

    作者:楼洋;苏诗韵;李亚楠;雷春;李静雅;侯爱君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等分离和纯化方法,从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茎枝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运用NMR,MS,UV,IR等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构树素A(1),5,7,3,,4’-四羟基-3-甲氧基-8-香叶基黄酮(2),8-异戊烯基槲皮素-3-甲醚(3),构树醇D(4),构树黄酮醇B(5),新乌尔醇(6),构树醇E(7),8-(1,1-二甲基丙烯基)-5’-(3-甲基-2-丁烯基)-3’,4’,5,7-四羟基黄酮醇(8),构树黄酮醇E(9),4,2’,4’-三羟基查尔酮(10),紫铆花素(11).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醇,化合物3,6,10,11为首次从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7为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和7~9具有显著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IC50为(0.83+0.30)~ (4.66±-0.83) μmol·L-1.

  • 亲和色谱及其数学模型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昱初;赵露;徐希明;余江南;童珊珊

    亲和色谱具有特异性强、回收率高和灵敏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低分子糖和蛋白多肽的分离富集、作用机制研究及作用靶点的发现.该文综述了亲和色谱及其吸附等温模型、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机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分离纯化和药物相互作用领域中亲和色谱吸附理论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DNA宏条形码及其在混合中草药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刘志香;徐江;孙伟;师玉华;陈士林

    DNA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rding)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混合条形码扩增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来鉴定混合样本中物种组成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宏基因组学、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并开始应用于传统草药的鉴定领域,为混合草药物种鉴定困难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该文主要总结了目前DNA宏条形码在混合中草药基原物种鉴定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比较分析了Sanger一代、二代以及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混合中草药鉴定中的优劣性,并展望DNA宏条形码在混合中草药产品鉴定中的应用前景.

  • 中药材农药残留研究现状

    作者:李慧君;张文生;吴洁珊;辛文锋

    农药残留与中药材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该文通过总结近年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中药材农药残留现状,总结了中药材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将国内外的中药材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对比,以期为中药材农药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抗癫痫中的作用与机制

    作者:袁旭;李政;王晓天;李向阳;华慧;李小翠;汤仁仙;刘晓梅

    目前临床对癫痫的治疗多采用西药,但约30%~40%的癫痫患者对常用抗痫西药产生抗性,且饱受其毒副作用的影响.而中药在治疗痫性发作、减轻抗痫西药引起的并发症方面,疗效确切,但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该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单体、单味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在防治癫痫及作用机制上的研究进展,归纳如下:①中药单体包括天麻素、细辛醚、钩藤碱、川芎嗪、丹参酮ⅡA、姜黄素等十余种,均具有良好的抗癫痫作用,其或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及受体、调节钠/钾离子通道,或通过调控凋亡因子的表达等发挥保护神经元的效应;②单味中药提取物包括天麻、石菖蒲、人参、灵芝、黄芩及银杏等提取物,其抗癫痫作用主要与抑制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上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降低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离子通道及减轻神经元的氧化损伤等相关;③中药复方包括癫痫清颗粒、胆星宁痫颗粒、活血定痫方等,可通过对兴奋性递质、凋亡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多重调控作用,提高对癫痫的治疗效应.

  • 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作者:于岚;邢志凯;米双利;吴霞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也逐渐被阐释.该文通过归纳总结近5年来的文献,以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线索,从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及复方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中药在肠道菌群调节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中药临方制剂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策略

    作者:胡志强;鲜洁晨;楚世慈;王健英;沈岚;张磊;洪燕龙

    临方制剂是指医生依据患者个体的辨证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能开具处方,提出临时的调配要求,再由负责调剂的人员按照相关工艺为患者加工成不同剂型的制剂,是个性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合理设计中药临方制剂的工艺路线、生产装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建立符合中药临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策略与模式,对发展临方制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文全面综述了临方制剂的意义、政策、技术特点、工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制剂原料物理特性的临方制剂技术、设备研发策略以及智能制造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临方制剂技术规范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发展,促进临方制剂的传承与创新.

  • 天然产物抗癌研究进展

    作者:尹婕;李琦;孙立东;杨庆;赵正;冉庆森;翁小刚;陈颖;王娅杰;李玉洁;蔡维艳;朱晓新

    恶性肿瘤是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合理有效的药物应用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并有望成为未来解决肿瘤治疗难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肿瘤新理论的不断升级,以及肿瘤耐药等临床用药问题的不断涌现,创新的抗癌药物研发始终是肿瘤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其中,天然产物以其明确的抗癌有效性、候选资源的丰富性等优势,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抗癌天然产物研究“热、多、杂”的背景下,条理化地归纳天然产物抗癌的进展,总结梳理其合理靶点及潜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示出未来进一步抗癌天然产物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动态,是势在必行的.文章以肿瘤疾病进展的全链条为串联思路,以抗癌天然活性成分靶点的特征为切入点,着重从传统应用和创新应用两方面,对目前天然产物抗癌的研究进展进行总述.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揭示出天然产物抗癌的发展路径,并为抗癌药物的创新研发提供启示和思路.

  • 遮阴对多花黄精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梁永富;易家宁;王康才;薛启;隋利

    该研究以盆栽的多花黄精为材料,以透光率为100%为对照(CK),通过梯度遮光处理(80%,60%,35%),比较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多花黄精的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期为多花黄精栽培模式的选择和栽培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结果 表明,总体而言,遮阴显著降低了多花黄精叶片细胞中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使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遮阴还促进了多花黄精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合成;提高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并有效缓解了Fv/Fm,ΦsⅡ,qP下降和F.,NPQ上升的趋势,使多花黄精光合作用效率和PSⅡ光学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遮阴有利于多花黄精生长,能显著提高多花黄精总生物量,但过度遮阴会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上部分运输,从而会降低光合产物向根茎的分配比例,使多花黄精根茎产量和黄精多糖(活性成分)含量下降.就该试验而言,60%的透光环境适宜多花黄精的生长,并有利于多花黄精根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 全国资源普查女贞子药材质量特征关系探究及对《中国药典》女贞子药材标准规定的思考

    作者:刘欢;熊慧;薛雪;刘梦楠;王海丽;刘薇;魏锋;李向日

    该实验采用HPLC同时测定酪醇、红景天苷、松果菊苷、芦丁、毛蕊花糖苷、女贞苷、特女贞苷、槲皮素含量,用比色卡对照法确定女贞子颜色,果实百粒重用称量法称定.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女贞子药材的性状、化学成分、采收时间及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价女贞子药材质量.结果 显示,92%女贞子药材符合药典标准,颜色偏褐色的女贞子中7种成分(除槲皮素)含量高于颜色偏黑色的药材;6月份采收的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达到高,8-10月采收的女贞子中其他7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根据女贞子质量参数并未能将6个产地女贞子药材有效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女贞子药材颜色、采收季节与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产地与女贞子质量参数无关.该研究以期为本土女贞子药材资源现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为今后女贞子药材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ICP-MS和对照制剂的牛黄清胃丸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测定及风险评估

    作者:聂黎行;查祎凡;左甜甜;金红宇;于健东;戴忠;马双成

    为了解牛黄清胃丸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整体残留情况,从全国31个省区抽取了18个厂家的49批次样品,并创新性地将风险评估和对照制剂引入中药外源性污染评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建立了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的测定方法.按照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描述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了该品种中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限量.结果 显示,各元素危害伤值大小顺序为铅>砷>铜>汞>镉,牛黄清胃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总危害指数大于1,提示品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在拟定限度下,对照制剂中5种元素均未超标,样品中镉、铜均未超标,铅、砷、汞超标率分别为12%,12%,14%.首次提出了中成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为其他中成药的风险评估和限量制定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 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高佳明;吕明;解微微;刘昕彦;赵步长;朱彦

    为探究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以方剂用药为出发点,提取对于以脑卒中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和以冠状动脉疾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有共同治疗作用的核心药组,并分析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使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该研究搜集主治功效分别为治疗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市售中成药共388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进行“药频分析”“配伍分析”“网络分析”,发现临床使用成药中药味的显性和隐性规律.综合3部分数据发现,丹参、川芎、红花、黄芪4味中药在治疗脑病、治疗心病、同时治疗脑心疾病中均有高使用频率,且配伍出现频繁.通过数据挖掘确认治疗脑心同发的血管性疾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揭示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规律的异同,为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并且为今后开发针对不同适应证的脑心疾病方剂组合指出新的方向.

  • 基于IL-23/Th17探讨清营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作者:王丽;方玉甫;周国秀;吴盘红;李庆娟;耿庆娜

    为了观察清营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内在机制.该研究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血热证型银屑病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清营汤口服150 mL/次,每日2次,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2组患者临床疗效;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IL-21的含量;皮损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STAT3,RORγt表达规律.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ASI,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IL-22,IL-21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TAT3,RORγt表达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清营汤可以有效改善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皮损状况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IL-23/Th17有关.

  • 基于钻石理论的中药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研究

    作者:程蒙;杨光;池秀莲;辛敏通

    我国开展中药国际贸易历史悠久,出口的产品以中药材及饮片和提取物为主,中成药及保健品为辅,存在产品出口结构不均衡、贸易壁垒等问题.该文采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现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中药产业具有丰富的生产要素和广阔的需求条件,但缺乏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与欧美、日本植物药生产企业相比,企业战略和定位不清晰,同业竞争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国际植物药市场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我国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中药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后,该文提出立足临床研究,提升中药的国际认可度;加强国际标准建设,应对贸易壁垒;通过医药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提升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基于脂质组学的去甲斑蝥酸钠对LO2肝细胞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作者:赵利娟;司南;高波;魏晓露;王彦礼;赵海誉;边宝林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进行脂质组学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去甲斑蝥酸钠(NCTD-Na)对人正常肝细胞LO2损伤时内源性脂质代谢的变化,寻找NCTD-Na体外肝损伤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阐释NCTD-Na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 显示NCTD-Na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34 mmol-L-1;对照组与低剂量给药组比较,满足VIP>2.0且P< 0.05的共有280个差异代谢物;对照组与高剂量给药组比较,满足VIP>2.0且P< 0.05的共有273个差异代谢物.对照组、低、高剂量给药组细胞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3组进行比较,满足VIP>2.0,P< 0.05,RSD<30%同时符合量效关系的差异代谢物共111个.经前处理方法和数据库搜索分析,发现以上差异代谢物大多为脂类代谢物,该研究共鉴定了3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3个、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5个、神经酰胺(ceramide,Cer)3个、鞘磷脂(sphingomyelin,SM)1个、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1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ysoPE) 10个、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G)4个、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1个、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ysoPA)1个、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PG)1个、脂肪酸羟基脂肪酸(fatty acid hydroxy fatty acid,FAHFA)1个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1个.PC,Cer,SM,PE,DG的变化与其保护肝脏功能、肝细胞中DNA的甲基化及自我修复、细胞凋亡、致癌物质的转甲基化和解毒作用及过氧化脂质生成过程密切相关,且对肝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转录调节失调有影响;细胞被NCTD-Na刺激后将从多种途径促进PA的生成和FAHFA合成和分解代谢发生变化;LysoPC,LysoPE,LysoPA的水平与PC,PE,PA相关;PE和PS在凋亡过程中外翻,可触发吞噬的产生.

  • 白及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杨淑婷;潘洁;陆苑;梅朝叶;刘亭;黄勇;王永林

    为研究白及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特性,初步阐明白及有效部位的口服吸收机制.该实验采用Caco-2细胞单层细胞吸收模型,通过UPLC-Q-TOF分析白及有效部位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成分,并建立UPLC-TQD分析方法测定白及有效部位主要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含量,分别考察时间、浓度、pH和P-gp抑制剂对各成分的吸收影响.经过UPLC-Q-TOF指认白及有效部位中的主要成分B6,B12,B14,B17,B19,B23,研究发现该6个成分能够摄取进入Caco-2细胞中,并且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呈现浓度依赖性.其中B12,B14的吸收在0~180 min为上升趋势,未呈现饱和,B6,B17,B19,B23在60 min后吸收趋于饱和;各成分在偏酸性或酸性条件下吸收较好,其中B6在pH 6.0环境中吸收较好,其余成分B12,B14,B17,B19,B23在pH 4.0环境中吸收较好;且加入维拉帕米P-gp抑制剂后和空白相比,B6,B12的吸收无差异,而B14,B17,B19,B23的Caco-2细胞摄取量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B6等6个成分的摄取过程中没有P-gp的参与,即B6等6个成分不是P-gp底物.由此结果可知白及有效部位主要成分进入Caco-2细胞以被动扩散为主,且吸收过程不受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影响.

  • 广藿香青枯病菌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的构建

    作者:王亚琴;张宇瑶;贺红;李颛;邓志成;金华;黎广卫

    该研究以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的青枯菌菌株PRS-84为供试菌株,利用电击转化法,对青枯菌进行Tn5转座子插入突变,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抗性克隆.对抗性克隆进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CR鉴定,并利用反向PCR技术获得转化子Tn5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表明,青枯菌感受态细胞经电击转化后,获得了抗性克隆.经PCR扩增,抗性克隆在预计的约7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反向PCR扩增获得了转化子Tn5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经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初步推测3个突变体的Tn5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分别为typA基因、recO基因和gidA基因.该研究建立了广藿香青枯病菌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系,获得了青枯菌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为构建广藿香青枯菌突变体库及发现青枯菌致病基因奠定了基础.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