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对原代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依香叫;李金诚;王松月;燕梦云;崔箭;裴凌鹏

    该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对原代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Wnt-1,Frizzed-2,TCF和Axin表达的影响.经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给予蒸馏水、刺老苞根皮水煎剂高、中、低3种剂量,连续灌胃7 d,制备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原代成骨细胞(OB)并鉴定,取第3代成骨细胞,培养48 h后用各组含药血清干预培养10 d,采用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并计数;干预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RT-PCR)和Western blot 法测定β-catenin,Wnt-1,Frizzed-2,TCF和Axi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鉴定体外培养细胞为原代成骨细胞;在干预培养后,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可促进原代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且上调β-catenin,Wnt-1,Frizzed-2,TC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Ax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可通过调节原代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Wnt-1,Frizzed-2,TCF和Axin表达,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 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对KK-Ay糖尿病小鼠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洪金妮;黎巍威;富宏;王学美

    研究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对KK-Ay小鼠AGEs和RAGE的影响.将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药降糖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另外,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中药降糖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水提取物2,4,8 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共12周.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小鼠血清中及(或)尿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受体(receptor of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等进行检测.于灌胃12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肾脏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同时取肾组织做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AGEs,RAGE,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氧化应激指标.该研究证实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KK-Ay小鼠肾功能(P<0.05),缓解糖尿病肾病,猜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AGEs和RAGE,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香青兰总黄酮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杨;全翊宁;王新春;郭新红;袁勇;曹文疆;程江

    研究香青兰总黄酮(TFDM)对高脂饮食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采用40只SPF级8周龄雄性ApoE-/-小鼠予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5组:香青兰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1,42,84 mg·kg-1·d-1灌胃;辛伐他汀组灌服辛伐他汀3.5 mg·kg-1·d-1;模型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另设8只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各组均灌胃干预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MMP-2和MMP-9基因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观察TFDM给药组表现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损伤明显减轻;TFDM不同剂量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脂饲料诱导的ApoE-/-小鼠主动脉TGF-β1,Smad2,Smad3,MMP-2,MMP-9 mRNA的表达,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趋势.提示TFDM具有减缓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GF-β1/Smad信号转导有关.

  • 黄芪丹参水煎液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重构及其下调STIM1,TRPC1,CaN和NFATc3表达的机制

    作者:王新东;祁晓霞;卞勇;陈晓栋;张一炎;方祝元

    探讨黄芪丹参水煎液(HDD)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重构抑制作用和对STIM1,TRPC1,CaM,CaN,NFATc3表达的影响. 皮下注射 ISO(2.5 mg·kg-1·d-1,14 d)建立大鼠心肌重构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SO模型组、HDD5(HDD 5 g·kg-1·d-1+ISO)组、HDD10(HDD 10 mg·kg-1·d-1+ISO)组.干预4周后,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W/BW);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肌结构;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 BNP,CaN和CaM kinases 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左心室组织 STIM1,TRPC1,p-CaN,p-NFATc3和NFATc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ISO组大鼠HW/BW和LVW/BW均大于HDD5组和HDD10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HDD能够抑制 ISO诱导的LVEDD,LVESD增加;ELISA检测显示,HDD能明显抑制ISO致心肌重构大鼠血清中BNP,CaN和CaM kinases Ⅱ含量的升高(P<0.01).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ISO组大鼠心肌组织STIM1,TRPC1,p-CaN,p-NFATc3和NFATc3表达升高,HDD给药后心肌组织内STIM1,TRPC1,p-CaN,p-NFATc3和NFATc3的表达均降低(P<0.05). 结果表明,黄芪丹参水煎液具有抑制ISO致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STIM1,TRPC1,CaM kinases Ⅱ,p-CaN/CaN和p-NFATc3/NFATc3表达有关.

  • 黄芪六一汤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转录组学研究

    作者:常越;徐姣;闫嵩;刘振鹏;任伟超;张开雪;马伟;刘秀波

    该实验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大鼠胰腺进行转录组测序,对靶点进行表达量统计,分析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六一汤组三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关系,探究黄芪六一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通过eggNOG对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其中有24.25%的基因属未知功能类,为大分类单元,其余依次为能量转换类、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类、核苷酸转运和代谢类、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类、辅酶转运和代谢类、脂质转运和代谢类等;根据KEGG富集分析,黄芪六一汤可能在环境信息处理、细胞过程、生物系统、人类疾病这4类代谢通路上对2型糖尿病起到治疗作用.研究表明,黄芪六一汤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一测多评法测定玄参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喻欢欢;钟猛;丁锐;宋婷;吉光见稚代;胥秀英;郑一敏

    以玄参为研究对象,探索同步测定玄参中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类共7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测定方法,验证其准确性.以梓醇为内标物,建立梓醇与桃叶珊瑚苷、哈巴苷、毛蕊花糖苷、安格洛苷 C、哈巴俄苷、肉桂酸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计算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7种成分的含量,比较两者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的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该方法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玄参多种有效成分的同步质量评价是准确、可行的.

  • 山鸡椒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玲燕;曲郁虹;李彦程;武玉卓;李瑞;郭庆兰;王素娟;王亚男;杨永春;林生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山鸡椒乙醇提取物中的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25个芳香苷和3个紫罗兰苷类成分,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7S,8R)-去氢二松柏醇-4,9′-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5-甲氧基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 (2),(7S,8R)-urolignoside (3),(7R,8S)-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 (4),(7S,8R)-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9-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saposide B) (5),lanicepside A (6),罗汉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 (7),4-O-甲基罗汉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tyraxjaponoside B)(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9),(-)-(2R)-1-O-β-D-吡喃葡萄糖基2-{2,6-二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3-醇(alaschanisoside A) (10),紫丁香苷(syringin) (11),psoralenoside (12),isopsoralenoside (13),东莨菪苷(scopolin) (14),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 (15),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16),2-(3,4-二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7),2-(4-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8),(+)-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9),3′-甲氧基表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山奈酚-3,7-α-L-二鼠李糖苷(kaempferitrin)(2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 (22),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2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α-L-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 (25),staphylionoside D (26),吐叶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7),二氢吐叶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8),其中化合物1~21,24~2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 山梨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作者:黄初升;马思远;刘红星;陆倩;石灵高;廖娜;韦柳斌

    探究山梨猕猴桃Actinidia rufa根的化学成分.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薄层色谱硅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2α, 3β, 19α, 23, 24-五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α, 3α, 19α, 24-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α, 3α, 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 3α, 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 3α, 23, 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 3β, 23, 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6)、2α, 3β, 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α, 3β, 23-三羟基乌苏-12, 20(30)-二烯-28-酸(8)、2α, 3α, 24-三羟基乌苏-12, 20(30)-二烯-28-酸(9),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4 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VO3和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在10.99~16.41 μmol·L-1),而化合物3,4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5.53,13.07 μmol·L-1.

  •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作者:袁欢;王涛;祝晨蔯;吴爱芝;林朝展

    以中性红为分子探针研究2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Gs)毛蕊花糖苷和连翘酯苷B在生理条件下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黏度、DNA热变性实验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2种PhGs主要采用氢键作用以沟区方式结合到ctDNA双螺旋小沟中,毛蕊花糖苷与DNA结合作用更强.

  • 基于LC-QTOF 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杜仲的差异化学成分

    作者:严颖;赵慧;邹立思;刘训红;柴川;王胜男;华愉教

    为了探讨生态环境对杜仲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Q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杜仲中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并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3个不同产地杜仲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鉴定出23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14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为揭示生态环境对杜仲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 狭叶锦鸡儿根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苏比努尔·买乌兰;潘兰;贾新岳;张涛;贾晓光;邹忠梅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根80%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4-hydroxy-3-methoxylphenyl)-3-methoxylbenzofuran-6-ol (1)、mucodianin C (2)、羟基二甲氧苯基苯并呋喃醇 (isopterofuran,3)、芒柄花素 (formononetin,4)、阿夫罗摩辛 (afromosin,5)、毛蕊异黄酮 (calycosin,6)、刺槐素 (acacetin,7)、3-O-甲基山柰酚 (3-O-methylkaempferol,8)、甘草素 (liquiritigenin,9)、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10)、variabilin (11)、白藜芦醇 (resveratrol,12)、浙贝素 (zhebeiresinol,13)、2,3-dicarboxy-6,7-di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1,2-dihydronaphthalen (14).其中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苯并呋喃衍生物类化合物),命名为mucodianin S,化合物2,3,11,13,14为首次从锦鸡儿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0为首次从狭叶锦鸡儿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比色法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人类肿瘤细胞系HepG2,HeLa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6.18±0.95),(3.75±0.08) μmol·L-1.

  • 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谭鹏;张海珠;张定堃;伍珊娜;牛明;王伽伯;肖小河

    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

  •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花椒挥发油在体经皮促透作用研究

    作者:兰颐;杨琳;史大勇;王英新;吴学萍;谢璇;吴清

    该文拟采用经皮微透析技术测定花椒挥发油对不同脂溶性中药成分皮肤药动学行为的影响,评价其在体经皮促透特征.选择川芎嗪和葛根素作为亲脂性和亲水性模型药物,采用浓差法考察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与传递率,采用反向渗析法测定药物探针在体回收率;以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为阳性对照,测定不同浓度花椒挥发油对川芎嗪和葛根素的皮肤药动学行力影响.结果显示,2种模型药物探针回收率与传递率相等,药物在渗析膜间无相互作用,川芎嗪和葛根素的在体相对回收率分别为59.17%,19.85%.在体经皮试验表明花椒挥发油对川芎嗪具良好促透效果,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5%花椒挥发油的在体促透倍数(ER)为98.64,比氮酮佳浓度的促透效果更好(3%氮酮,ER=89.11);同时,花椒挥发油也可显著增加葛根素的在体经皮吸收,也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关系.因此,该研究进一步证实花椒挥发油作为经皮促透剂的良好促透性能,为其在中药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 含挥发油饮片-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的建立及探讨

    作者:邓哲;冯伟红;章军;焦梦姣;张国瑗;王淑慧;程锦堂;刘安

    制备桂枝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标准,为配方颗粒等临床非传统用药形式提供质量参照,同时也为含挥发油的饮片标准汤剂研究提供参考.从市场上收集14批不同质量的桂枝饮片,在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取工艺,制备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桂皮醛的转移率、pH等参数,评价工艺稳定性;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特征图谱.结果表明桂枝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6.06%~8.95%,平均出膏率为7.18%;桂皮醛转移率为29.6%~54.3%,平均转移率为43.2%;pH 4.33~4.82.14批桂枝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与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该研究建立的制备方法稳定、质量标准完善,适用于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

  • 基于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分析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的纳滤分离规律

    作者:李存玉;刘莉成;金立阳;李红阳;彭国平

    该文采用纳滤分离低浓度乙醇中绿原酸,探索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溶液pH、乙醇浓度影响绿原酸分离行为,30%乙醇中绿原酸pH 3~7,截留率相差70.27%,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纳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溶液pH、乙醇浓度存在交互作用,绿原酸存在状态决定了其分离行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游离态绿原酸因溶解-扩散效应易吸附溶解在膜表面而促进其透过,解离态绿原酸在道南效应和溶解-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难以进入膜表面,而截留率显著升高.优选出的纳滤富集工艺相较于传统减压浓缩优势明显,解决了中药分离精制过程中,低浓度有机试剂环境中中药成分在溶剂回收时存在效率低下、成分损失严重的技术难题.

  • 气候变化背景下藏药黑果枸杞的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

    作者:林丽;晋玲;王振恒;崔治家;马毅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藏药黑果枸杞在当代及未来的适生区分布格局,为其资源可持续利用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基于黑果枸杞149个分布数据及当代(1950-2000年)和未来(21世纪20-80年代)的气候数据,同时考虑3种温室气体排放场景,应用大墒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3.1)软件,定量地预测了黑果枸杞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发现:①黑果枸杞的当代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西藏境内也发现分布区;②黑果枸杞当代适生区总面积为284.506 949×104 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9.6%;③相对稳定区域为总适生区的25.2%;④气候变化背景下,相较于当代,其在21世纪20-80年代的适生区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中度适生区又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候变化对黑果枸杞适生区总面积及生境适宜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双面影响.通过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黑果枸杞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可为今后科学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黑果枸杞资源提供战略性指导.

  • 羌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蒋舜媛;孙辉;王红兰;马小军;秦纪洪;邢军;孙洪兵;杜玖珍;尹莉

    羌活作为一种重要传统中药品种,目前为694个药厂生产的262种中成药原料,在整个中医药产业中具有显著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其野生资源濒危且尚未完全实现人工产业化栽培.该文在系统总结羌活药材的用药历史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羌活药材资源分布、羌活生态适宜性、羌活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规模化栽培等产业化栽培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实施羌活产业化过程中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 基于3S技术的羌活区划研究Ⅱ.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羌活品质适宜性分析及评价

    作者:孙洪兵;蒋舜媛;孙辉;周毅;朱文涛

    药用植物经济价值关注药效物质为基础的质量特征.很多药材的道地产区与其生长适宜区并不重合,这使得基于生态适宜性的传统区划方法在中药材生产实际应用中有很大局限.为解决药材的高品质区域与高产量区域空间分离的问题,该研究以羌活药材为例提出综合药材品质参数的中药材区划方法.该文在基于协同克里金,结合药材品质空间差异,进行空间插值并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羌活药材品质适应性区划图,再对药材品质与生长适宜性区划图进行空间叠加,构建优质高产药材区划图.结果显示,协同克里金插值构建基于药材品质数据的空间插值是可行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极显著相关,为建立基于品质适宜性的药材生产区划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羌活药材品质区划显示品质适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约占29.42%),但品质适宜性与生态适宜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完全吻合,显示羌活药材的品质适宜性与生态适宜性存在空间分布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为生态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空间不重合药用植物的优质高产人工栽培的生产和区划提供定量依据.

  • 羌活人工栽培下生物量及元素积累动态研究

    作者:蒋舜媛;秦纪洪;孙辉;王红兰;万凌云;周毅;王敏

    通过对原产地大田移栽定植后羌活实生苗开展连续3年的定期采样观测与分析,确定人工栽培条件下,羌活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动态与元素积累的季节动态与年际动态,揭示人工栽培条件下羌活的生物量和元素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①移栽2年后羌活植株地下部分生物量干重增加32倍,而第1年和第3年仅分别增加6倍和2倍,由此说明人工栽培羌活的产量关键是在移栽后第1年和第2年,缩短移栽后的恢复生长时间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量.②移栽第1年和第2年羌活地下部分元素累积量呈稳定增长状态,第3年生长季节前期急剧下降,而后到7-8月再超过第2年秋季的积累量.③不论是对于地下部分增重还是地上部分生长,钙(Ca)、铁(Fe)、硼(B)和锌(Zn)均是羌活栽培后期(第2年和第3年)需求量较大的重要营养元素.该结果将为实现羌活的人工栽培技术规范制定以及专用肥配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 羌活属植物在不同海拔引种的生态适宜性研究

    作者:蒋舜媛;周燕;孙辉;周毅;万凌云;张艳侠;王建

    采用人工引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羌活与宽叶羌活的生长状况、地下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筛选羌活属植物的佳种植区域.结果表明:①从栽培植株成活率和生物量等指标来看,羌活的生态适应范围是2 600~4 100 m;宽叶羌活生态适应海拔高度是1 700~3 600 m.②从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来看,羌活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较高的海拔范围是2 600~3 600 m,而宽叶羌活有效成分含量与总量较高的海拔则是1 700~3 600 m.综上所述,羌活生态和品质亚适宜范围为2 600~3 600 m;宽叶羌活对应区域较宽,为1 700~3 600 m.该结果将为羌活属植株的野生驯化与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3S技术的羌活区划研究 Ⅲ.基于生长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的羌活功能型生产区划研究

    作者:孙洪兵;蒋舜媛;孙辉;王红兰;周毅;朱文涛

    为解决药材生长适宜生长区域与高品质区域空间分离的问题,建立具有针对性生产指导的区划,该文以羌活药材为例提出综合考虑药材生长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的中药材功能型生产区划方法.基于前期羌活生长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区划的研究结果,将羌活生长适宜性空间矢量数据与药材品质适宜性空间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加权总和处理,获得羌活生产适宜性空间矢量数据,发现优质高产区域主要分布在道地产区四川省境内;利用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进一步对羌活生产适宜区进行功能划分,发现适宜羌活规模化种植和野生林地抚育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境内,与实地调研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将为羌活的道地性研究、野生资源保护、产业化种植和野生林地抚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 真实世界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作者:王桂倩;谢雁鸣;刘峘;张寅;贾萍萍;庄严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特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84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411种西药和110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515例(65.69%),单个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121例(15.43%),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3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关联支持度为5.56%),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药物联合应用.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应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症状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艳青;李青松;项敏泓;张薇;张兴儒

    挖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运用SPSS 20.0与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为工具,通过频数统计分析症状、病位、舌象、脉象、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关联规则算法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症状组合的基本规律.共检索出560篇文献,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有240篇,其中中医证候62个,涉及病例9 820例,症状201条,舌象29种,脉象36种,病位分布肝、肾居于前两位,高频症状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潜在症状群15组,高频症状与舌象、脉象潜在症状组合3组.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以气阴两虚证多,病位与肝肾关系密切,高频症状与舌象、脉象、潜在症状组合可以作为诊断时的主症出现,为深入研究本病的PRO量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文献参考,亦可以直接作为主症而加大这些症状出现时的权重,还可以作为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的备选条目池,进而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症状条目库的构建和优化奠定基础.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系统评价

    作者:陈诗琪;杨欣宇;唐潇旖;李敏;刘硕;梁婧;张晓雨;商洪才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等7个中英文数据库,查找有关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Cochrane手册针对RCT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共纳入13篇RCT,包括1 0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喘可治组临床有效率更高[RR=1.15,95% CI(1.06,1.23),P=0.000 3];肺功能改善更明显,包括第1秒呼气量(FEV1) [MD=0.21,95% CI(0.15,0.27),P<0.000 01]、用力肺活量(FVC) [MD=0.36,95% CI(0.15,0.56),P=0.000 6]和第1秒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MD=6.85,95% CI(4.68,9.02),P<0.000 01];并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MD=-6.35,95% CI (-8.23,-4.47),P<0.000 01]、白细胞介素-8(IL-8)[MD=-2.00,95% CI (-3.13,0.87),P=0.000 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2.79,95% CI (-4.61,-0.97),P=0.003].除此之外,喘可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表明,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有助于减少炎症发生,安全性好,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 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都帅刚;郭中华;孔倩倩;王学昌;周松林;刘玉明

    评价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该试验将168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散痹汤加减+甲氨蝶呤,疗程均为16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健康状况(HAQ )、疾病活动指数(DAS28)、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血沉(ESR)、 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和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7%,优于中药组79.2%和西药组的82.4%(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有效性;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症状中西药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散痹汤加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3.8%,2/53)<中西药组(16.4%,9/55)<西药组(33.9%,18/53)(P<0.05).综合以上研究散痹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甲氨蝶呤低;散痹汤加减结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湿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 黄藤中巴马汀与药根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作者:郑京玉;李国峰;何忠梅;祝洪艳;赵岩;郜玉钢;杨鹤;张连学

    该文通过灌胃和尾静脉2种方式对大鼠给予黄藤总生物碱,采用 RP-HPLC 测定大鼠血浆中巴马汀与药根碱的浓度变化后,通过3P97 软件计算巴马汀与药根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经灌胃与尾静脉2种方式给予黄藤总生物碱 60 mg·kg-1后,测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灌胃给药组中巴马汀和药根碱的Cmax分别为(0.91±0.06),(0.70±0.08) mg·L-1,tmax分别为(35.24±0.83),(47.76±1.24)min,t1/2分别为(187.03±1.53),(105.64±16.99) min,AUC分别为(280.30±18.69),(144.36±1.06) mg·min·L-1;静脉注射给药组中巴马汀和药根碱的t1/2分别为(172.18±12.38),(147.26±1.82) min,AUC分别为(2 553.14±214.91),(328.83±10.81) mg·min·L-1.巴马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0.98%,药根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3.90%.

  • PEG化脂质纳米粒促进积雪草酸口服吸收研究

    作者:张雅雯;尹丽娜;黄夏樱;梁泽华;陈晓晓;王胜浩

    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的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纳米结构脂质载体(pegylated asiatic acid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p-AA-NLC),以结扎肠循环模型考察其在小肠的吸收分布情况,HPLC检测健康SD大鼠灌胃给予p-AA-NLC后的胆汁药物浓度,间接评价PEG化脂质纳米粒的促口服吸收作用.结果显示,经PEG亲水性修饰的NLC在小肠黏膜的穿透能力大大提高,小肠内的转运量显著增加,大鼠体内药物排泄峰值Cmax较普通纳米粒(asiatic acid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AA-NLC)提高了76%,达峰时间tmax减慢,消除半衰期t1/2延长1倍,AUC0→t为AA-NLC组的1.5倍,提示AA-NLC经PEG亲水性修饰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柴胡皂苷经不同给药途径血药和脑药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戴雅洁;陈晓兰;唐红艳;邓显仪;谢浪

    通过比较柴胡皂苷经不同途径给药后血药及脑药动力学,评价柴胡皂苷治疗癫痫的佳给药途径.柴胡皂苷经不同途径给予小鼠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和全脑,以乙腈-甲醇(9∶1)沉淀血浆蛋白质,采用UPLC-MS/MS测定SSa在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浓度,用Kinetica程序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计算脑靶向系数(Re)和药物脑靶向指数(DTI).鼻腔给药后脑药Re为142.17%,DTI为3.06,要显著高于注射组.灌胃组DTI为1.25.柴胡皂苷鼻腔给药后脑靶向性要高于注射组和灌胃给药组,显示出鼻腔给药"引药入脑"的优势.

  • 大鼠灌胃朱砂与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后汞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宋晓妮;陆宇婷;杨丹亿;汪生;杭太俊;宋敏

    复方牛黄消炎胶囊作为清热解毒、镇静消炎的经典复方,朱砂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实验采用HNO3-HClO4消解体系结合冷原子-原子荧光光谱(CV-AFS)分析技术检测大鼠全血中的汞元素.研究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朱砂和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后,全血中汞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对汞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鼠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朱砂和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后,全血中汞均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大鼠灌胃复方牛黄消炎胶囊后,与单味朱砂相比,全血中汞元素的tmax,Ke,CL/F显著降低,Cmax/dose,AUC/dose,t1/2显著增加,Vz/F,MRT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经复方配伍后,汞元素在全血中吸收的总量显著增加且吸收速度加快,但消除速度减慢,提示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汞在体内的蓄积.

  •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动物模型分析

    作者:项丽玲;苗明三;王灿;张梦飞;方晓艳

    基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模型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整理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个动物模型的优缺点、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临床症状吻合度,进一步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思路及改进方法.而且还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虽然造模方法比较多,但不能很好地反映该病的短暂性、可逆性、反复发作性等典型特征,与临床病症特点差异较大,且缺少对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与否的合理的量化标准.通过利用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症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建立合理的模型量化标准,体现其中西医病因,完善一套系统完整的模型评价方法,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中成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王慧;张小波;赵宇平;史婷婷;杨光

    该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2005-2014年的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利用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0年来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吉林、山东、江西、四川、广东工业销售产值占全国比例大,而宁夏仅占全国的0.04%.安徽省的数据波动大,变异系数高达102.03%.宁夏的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年均增长率低,仅为-1.09%.通过对四大经济区域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的统计分析,数据集中趋势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数据波动情况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年均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该研究有利于理解各省区直辖市及各经济区域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的差异,为正确认识和深入探索影响中成药工业销售产值的因素奠定基础.该研究对中药资源的管理和经济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中药编码系统国家标准(GB/T 31774)与国际标准(ISO 18668)的对比

    作者:吴培凯;廖利平;徐美渠;易炳学

    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4-2015).2016-201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陆续批准发布国际标准《中药编码系统》(ISO/18668-1,2,3,4)等4项标准.该文通过对以上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比较,阐述两者的异同,以推动我国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使用中药编码系统国家、国际标准,减少后续中药进出口贸易编码要求的重复性投入,提供标准化基石和信息化支撑,让中医药标准获得话语权,在世界各国传统医药领域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推动我国"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 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作者:崔进;陈晓;苏佳灿

    雷公藤甲素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雷公藤甲素已被用作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狼疮,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雷公藤甲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近期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对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均有保护作用.该文以近期雷公藤甲素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对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