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探索研究

    作者:杨敏;刘婷;冯伟红;回连强;李娆娆;刘晓谦;陈安家;李春;王智民

    通过观察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并通过精密肝切片技术对细胞毒成分进行验证,探讨何首乌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运用MTT法检测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及柰类共11个单体成分对HepG2细胞的毒性.将有明确细胞毒的成分与大鼠肝切片共同培养6h后制备肝组织匀浆,通过BCA法测定匀浆液中蛋白含量,连续监测法测定并计算每1μg蛋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以考察这些成分对肝组织的毒性作用.细胞试验结果显示,只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显示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分别为71.07,125.62,242.27,402.32 μmol·L-1,而其他7个化合物的毒性很小.肝切片试验结果显示,大黄酸400 μmol·L-1组能引起肝切片ALT,AST,LDH漏出率的显著升高(P<o.o1),100μmol·L-1组能引起肝切片LDH漏出率的显著升高(P<0.05);随药物浓度增大,肝切片中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显示有一定的量毒关系.大黄素400 μmol·L-1组可引起肝切片ALT,GGT,LDH漏出率的显著升高(P<0.01).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800 μmol·L-组能引起肝切片ALT,AST,LDH漏出率的显著升高(P<0.01或P<0.05),200 μmol·L-1组能引起肝切片LDH漏出率的显著升高(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肝切片中ALT,AST,LDH漏出率呈升高趋势,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此外,浓度为800 μmol·L-的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还可使肝切片MTT还原能力显著下降(P<0.01).结果提示,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只有在高浓度(≥400 μmol·L-1)时才可能对肝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但是,据文献报道这3个成分的体内暴露水平都很低,要达到毒性浓度(400 μmol·L-1或800 μmol·L-1)的暴露水平,转化为健康成人至少分别需要单次口服4 898,339,5 581 g的何首乌药材,这与何首乌的临床使用剂量(生首乌3~6g,制首乌6~12g)相差甚远,因此,“蒽醌类成分是何首乌肝毒性成分”这一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 丹参素靶向乙肝病毒逆转录酶抗乙肝及抗原表达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段树鹏;朱利红;李鹏;宋新文;王宏伟;申保生

    该文采用MTT法测定丹参素对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2.2.15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利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丹参素对HBV RT的抑制作用;后利用圆二色谱法监测丹参素对HBV逆转录酶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丹参素能够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15.35±2.43)μmol·L-1;丹参素能显著抑制HBsAg和HBeAg表达,同时对HBV DNA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此外,丹参素是一种有效的HBV逆转录酶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21.32±2.43)μmol·L-1],荧光标记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随着丹参素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圆二色谱分析表明丹参素诱导HBV逆转录酶的构象发生部分改变,α-螺旋含量逐渐增加.结果表明丹参素能够通过结合HBV逆转录酶,诱导酶的结构变得紧密,而不利于活性中心的形成,终使HBV逆转录酶活性降低.而这种诱导酶的活性降低直接影响到乙肝病毒DNA的复制,加之抗原水平的降低,增加了丹参素抗乙肝病毒的药效.

  • 3D HepG2细胞药物肝毒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李丹丹;汤响林;谭洪玲;梁乾德;王宇光;马增春;肖成荣;高月

    该研究采用磁悬浮3维(3D)培养技术建立了3D HepG2细胞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典型的肝毒性药物进行了简单评价.HepG2细胞形成稳定3D结构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HepG2细胞在2D,3D培养条件下的糖原储存能力,并应用RT-PCR技术对比研究了HepG2细胞在2D,3D不同培养条件下Ⅰ相、Ⅱ相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核受体及肝细胞特异标志性分子白蛋白(ALB)等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epG2细胞在3D培养条件下具有丰富的糖原储存能力,此特性与人肝组织相类似.此外,在3D培养条件下,HepG2细胞绝大部分药物代谢酶、转运体、核受体及ALB的mRNA表达水平与2D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药物肝毒性评价方面,该实验选用了典型的肝毒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近年来肝毒性报道较多的中药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及补骨脂Psoraleae corylifoliaL.进行单剂量和重复剂量(7 d)给药实验;在重复剂量给药实验中,3D HepG2细胞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应用磁悬浮3D培养技术建立的3DHepG2细胞模型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功能上都更接近于人的肝组织,是较好的3D肝毒性评价模型.

  • 琼玉膏延缓衰老作用的候选靶蛋白分析

    作者:曲卫玲;曹媛;刘焕兰;童玲;范睿;刘荣福

    采用iTRAQ技术研究琼玉膏干预衰老大鼠模型的下丘脑蛋白,寻找候选靶蛋白,探索琼玉膏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琼玉膏可以提高大鼠血清GSH-Px及肝脏SOD活力.iTRAQ技术鉴定到的总蛋白为3 522个,FDR< 1%.通过数据分析,鉴定出琼玉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295种差异蛋白;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20种差异蛋白;其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下调而琼玉膏组中上调的蛋白有14种.在琼玉膏组和模型组的295种差异蛋白中,差异倍数≥1.30的差异蛋白有40种,高为1.47.查阅文献及基因功能检索,筛选出琼玉膏延缓衰老的候选靶蛋白12种:ST18,Ptprc,PSMB8,INPP4B,Shc3,Pik3r1,PIP5 K1C,Nampt,Rasgrp2,Asah2,Pdpk1,Map2k7.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炎症通路NF-κB蛋白,模型组(0.96)相对空白组(0.85)表达量升高;而琼玉膏组(0.89)相对模型组则下降.Q-PCR检测PIP5K1C,Ptprc等与炎症相关的候选靶蛋白,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而琼玉膏组中则显著升高(P<0.01),与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一致.琼玉膏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炎性反应而延缓衰老的发生.

  • 6首开心散类方对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牧函;张静;赵润清;董宪喆;胡园;陈婷;李洁;刘俐;刘屏

    该文研究组方相同配比不同的6个开心散类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以及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中的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au蛋白,p-Tau蛋白,Aβ,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血清中N端前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选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建立阿尔茨海默小鼠模型后,连续灌胃35 d,其中阳性药为石杉碱甲(0.05 mg-kg-1),各开心散类方给药组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570,1.785,0.892g·kg-1,采用Moms水迷宫评价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BDNF的含量;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Tau蛋白,p-Tau蛋白,Aβ,Ach,AchE及血清中NT-proBNP的含量.结果显示,《千金要方·卷十四》之开心散显著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升高其海马中BDNF,Ach含量,显著降低其海马中AchE,Aβ,Tau蛋白,p-Tau蛋白,NT-proBNP含量,作用为全面,在Tau蛋白方面作用较突出;《医心方》之开心散、《医门方》之开心丸、《备急千金要方》之定志小丸和《古今录验》之定志丸对AD模型小鼠各指标的影响各有侧重,部分剂量显著优化了评价学习记忆能力的各项指标,明显升高AD模型小鼠海马中BDNF,Ach含量,显著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中Aβ,Tau蛋白,p-Tau蛋白含量及AchE活性,明显降低AD模型小鼠血清中NT-proBNP含量,作用较为显著;《千金翼》之补心汤的高、中、低剂量均基本未见其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千金要方·卷十四》之开心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作用为全面,且在Tau蛋白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

  • 氧化苦参碱对H2O2诱导L0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韩延忠;周永峰;桑秀秀;刘慧敏;崔鹤蓉;孟雅坤;李光全;贺兰芝;尹萍

    该文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抑制H2O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以人正常肝实质细胞L02为研究对象,采用H2O2诱导氧化应激建立肝损伤模型进行实验,通过CCK-8检测OMT对L02细胞活性的影响;CSFE荧光实验检测OMT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OMT对H2O2诱导的L0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OMT对H2O2诱导的L02细胞内ROS含量;微板比色法检测OMT对GSH-PX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OMT在6.25~100 mg·L-1通过诱导NADPH的产生,增强L02细胞内GSH-PX酶和SOD酶的活性,进而促进GSH介导的活性氧ROS的清除,从而抑制H2O2诱导的L02细胞凋亡的发生,达到抑制H2O2诱导L02细胞损伤的作用.

  • β-细辛醚对Aβ1-4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何潆;何嘉娜;付俊;包玉婷;李昌煜;杨元宵

    该文探讨β-细辛醚对Aβ11-4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β-细辛醚在阿尔兹海默病(A1zheimer's di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首先,采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 analysis,RTCA)构建RA-h/PC12共培养体系,实时动态观察Aβ1-42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对共培养体系中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存活率曲线和参数选出佳的药物干预时间,采用不同浓度的β-细辛醚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共培养体系中PC12细胞存活率的改变;其次,采用MTT法检测Aβ1-42作用于RA-h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β-细辛醚的干预效应,验证RTCA的检测结果;进一步采用ELISA法检测下室培养液中IL-1β,TNF-α,BDNF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C12细胞NF-κB的活性和ERK,p38,JNK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β-细辛醚(55.5 mg·L-1)能显著减缓Aβ1-42诱导的RA-h活化引起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显著降低下室培养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和PC12细胞ERK,p38,JNK 磷酸化水平(P<0.01);β-细辛醚(166.7 mg·L-1)能促进下室培养液中BDNF的释放(P<0.05).以上结果表明,Aβ1-42诱导RA-h活化并释放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加剧PC12细胞的损伤;β-细辛醚能降低IL-1β,TNF-α和促进BDNF的释放,抑制PC12细胞NF-κB的活性和ERK,p38,JNK磷酸化水平.

  • 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作用研究

    作者:刘晓琼;沈宏辉;陈佳欣;柏兆方;王伽伯;肖小河

    该文主要研究4种苦参碱类生物碱分别联合胸腺肽在HepG2.2.15细胞上的抗病毒效果.分别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浓度均为0.2 mmol·L-1)联合胸腺肽(0.025,0.1 g·L-1)于HepG2.2.15细胞作用48,72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CCK-8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的(活性)来评价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采用CB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单独胸腺肽0.025~0.4 g·L-1对细胞没有毒性,在此浓度范围内联合0.2 mmol·L-苦参碱类生物碱对细胞没有毒性;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效果优于单独用碱或胸腺肽;单独0.025 g·L-1胸腺肽组对胞内HBV DNA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独0.1g·L-1胸腺肽组,而对于上清HBeAg的抑制效果则相反;0.1 g·L-1胸腺肽联合碱和0.025 g· L-1胸腺肽联合碱抗HBV效果相当,4个生物碱和胸腺肽联合抗HBV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来看,72 h抗HBV效果优于48 h(P <0.05);联合用药之后IFN-α的分泌量升高,和其他4个指标的变化成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胸腺肽可通过促进IFN-α的表达来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HBeAg的分泌和HBV DNA的复制,进而促进抗病毒作用.

  • 羽叶丁香茎皮中环烯醚萜类成分

    作者:陈苏依勒;苏国柱;白睿峰;尹旭;曹愿;屠鹏飞;柴兴云

    通过色谱方法从蒙药特色药材山沉香原植物羽叶丁香的茎皮中分到1个新的和5个已知的环烯醚萜,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及与文献数据相比对鉴定.化合物1命名为山沉香萜苷A(alashanidoid A).5个已知成分分别为(8E)-女贞子苷(2),异女贞苷(3),3'-O-β-D-葡萄糖女贞苷(4),10-羟基女贞苷(5),木犀榄苷二甲酯(6),其中3~5为丁香属内首次报道,2和6为本种内首次报道.化合物1~6抑制RAW264.7细胞中NO生成和HepG2细胞毒的活性筛选,但不显示明显的抑制活性.

  • 藏柴胡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研究

    作者:方伟;杨印军;郭宝林;岑山

    该研究主要探究藏柴胡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硅胶,ODS,M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从藏柴胡70%乙醇(含0.5%氨水)提取物中得到12个化合物.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柴胡皂苷b2(1),柴胡皂苷a(2),柴胡皂苷b1(3),柴胡皂苷d(4),hydroxysaikosaponin a(5),柴胡皂苷b3(6),柴胡皂苷c(7),柴胡皂苷i(8),柴胡皂苷f(9),chikusaikosidesⅡ(10),柴胡皂苷s(11),柴胡皂苷Ⅰ(12).12个化合物均属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5,8~9,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流感病毒实验表明在20 μmol·L-1下,化合物2,4,6,8,11~12对流感病毒WSN33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91.3%,88.6%,53.4%,61.3%,77.3%,57.4%.

  • 玄参化学成分的HPLC-ESI-IT-TOF-MS分析

    作者:王静哲;徐风;刘震;马立满;尚明英;刘广学;蔡少青

    应用HPLC-ESI-IT-TOF-MS技术对玄参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分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并参考相关文献数据,共指认了64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个,4-hydroxy-6-O-methylcatalpol和acetylangor-oside C;玄参中首次报道的化合物17个,其中环烯醚萜苷类12个,苯丙素苷类3个,其他类2个.HPLC-ESI-IT-TOF-MS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分析玄参中所含的主要成分,研究结果为阐明玄参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 金银花与山银花化学成分及其差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倩茹;赵媛媛;郝江波;李卫东

    金银花与山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不同种植物来源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二者为2味药材,而其功效均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由于种种原因,二者争议很大.该文综述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其差异的研究进展,在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二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主要差异:金银花较山银花含有较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而山银花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银花;金银花中芦丁、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含量远高于山银花;金银花中铁(Fe)与镍(Ni)含量较山银花中高,而山银花中锰(Mn)含量较金银花中高.该文后提出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金银花与山银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与丹参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沈晓凤;张琦;严铸云;杨新杰;郭晓恒;陈新;万德光

    全国8个省25个产地栽培和野生丹参根际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产区土壤有效氮(N)、磷(P)、钾(K)、硼(B)、铁(Fe)、锰(Mn)、锌(Zn)、铜(Cu)含量丰缺水平差异较大.有效P,Fe极其丰富,有效K,Zn,Cu较为丰富,有效N,Mn含量较大面积上缺乏,整个产区有效B极缺乏.各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与10种丹参活性成分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效N,B,Fe,Mn影响为显著,其余成分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影响着丹参品质,丹参肥料管理的重点是分阶段控制N,B,Fe,Mn肥,并应减少磷肥的施用或不施用磷肥.

  • HPLC-ELSD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醉鱼草果实中3种三萜皂苷的含量

    作者:吴培云;任亚硕;吴德玲;乔金为

    建立了HPLC-ELSD测定醉鱼草果实中三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采集不同产地醉鱼草果实药材共9批,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其三萜成分.色谱条件:Waters SunFireTM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2∶ 18)溶液,体积流量1 mL· min-1,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6℃,喷雾温度50℃,载气(N2)流速1.5L·min-1,增益系数1.结果表明醉鱼草果实中的3种三萜成分clinoposaponinⅢ,desrhamnoverbascosaponin,mimengoside Ⅰ的进样量分别在0.702 ~28.08 μg(r =0.999 2),0.390~ 15.60 μg(r =0.998 9),0.192 ~7.68 μg(r =0.999 0)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41%,99.08%,98.6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1.6%,1.8%.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醉鱼草果实中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 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及其抗老化机制分析

    作者:王倩;杨梅;裴瑾;王黎;吴沂芸;吕烩

    以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种子为材料,通过高温高湿法进行人工加速老化,研究9个含水量对川牛膝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含水量的抗老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种子活力普遍有所降低;总体而言,含水量6.55% ~4.78%的种子活力及抗老化能力相对较强,种子电导率值、POD活性、MDA含量升高幅度均较小,脱氢酶和SOD活性降低幅度亦较小;且在种子含水量5.77%时,未老化种子发芽试验各指标高,人工老化和未老化的种子POD活性均低,浸出液电导率较低,脱氢酶、SOD活性均高,CAT活性亦较高.因此,在对川牛膝种子进行低温种质库保存时,为使其保持较高的活力和抗老化能力,应考虑将含水量降至接近(5.70±1)%.

  • 青海上北山林场野生桃儿七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作者:宁祎;李艳玲;周国英;杨路存;徐文华

    该研究通过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即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青海野生桃儿七根内真菌宏基因组ITS 1区,并依据RDP中设置的分类阈值对处理后的序列进行物种分类,鉴定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研究结果显示,测序结果经过质量控制共获得有效条带22 565条,依据97%的序列相似性做聚类相似性分析,获得全部样品的可分类操作单元(OTUs)共517个,RDP分类依据0.8的分类阈值鉴定出的全部真菌可归类为13纲、35目、44科、55属.3个样品LD1,LD2,LD3中共同的优势属真菌为Tetracladium属(所占比例分别为35.49%,68.55%,12.96%),样品的香浓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分别在1.75 ~2.92,0.11 ~0.32.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上北山林场野生桃儿七根内内生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较复杂的群落组成,蕴含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于研究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具有显著的优势.

  • 人参皂苷Rh2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冰片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协同作用研究

    作者:邹亮;符佳;李维;雨田;郭晓恒;杨林

    制备人参皂苷Rh2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协同冰片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借助正交设计优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h2脂质纳米粒,并对其包封率、载药率、粒径分布、Zeta电位、形态、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等进行表征,MTT法初步考察其协同冰片的抗肿瘤活性.运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纳米乳颗粒圆整均匀,形态良好,3批平均包封率为(77.3±2.5)%,载药率为(7.2±0.2)%.,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96h累计释放52.42%;人参皂苷Rh2纳米粒作用24,48 h对脑胶质瘤C6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IC50分别为22.33,11.46 μmol·L-,纳米粒配伍冰片后IC50为16.36,8.04 μmol·L-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

  • 基于荧光探针的消渴安中DPP4抑制剂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吴雪莉;王毅;赵筱萍

    基于小分子荧光探针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研究方兴未艾.该研究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IE)的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对中成药消渴安中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进行筛选.采用系统分离法,从消渴安中分离和制备了43个化学组分;以抑二肽素A为阳性对照药,对消渴安的43个组分进行筛选,发现13个化学组分对DPP-4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采用LC-MS技术对这13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鉴定推断出16个化合物.进一步对其中14个化合物进行验证,发现5个化合物对DPP-4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丹酚酸C、人参皂苷Rg5、知母皂苷AI在5~50 μmol·L-1呈良好的量效抑制关系.该研究为运用小分子荧光探针技术筛选发现中药药效物质提供了成功实例.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与神经内分泌机制的横断面临床研究

    作者:侯政昆;李梅;谢地;刘凤斌

    为明确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和发病规律,该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本病就诊患者,收集其社会学资料(12个变量)、疾病影响因素(13个变量)、症状和体征(9个方面84个变量)和神经内分泌指标(19个变量),统计方法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别,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亚型和证型与临床症状间关系,并将中医证型进行证素分解以分析神经内分泌指标在各证型和证素间的差别.结果共收集383例患者,其中泄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患者分别为353(92.2%),14(3.7%),16(4.1%)例,泄泻型患者中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虚湿阻证分别为291(76.0%),18(4.7%),48(12.5%),26(6.8%)例.在泄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的疾病亚型对比中,患者血型存在显著差异,疾病分型与过敏史、饮酒史、三餐不准时、很少或无休假、发病的其他原因共5个变量显著相关(p <0.05,φ<0.3),共15个症状和体征变量(畏寒、面色异常、胃脘胀满等)在各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分别有5,8,5个变量是各自的独立影响因素,神经内分泌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泄泻型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脾虚湿阻证的中医证型对比中,患者性别、居住条件、职业存在显著差异,中医证型与饮酒史、吸烟史、很少或不吃早餐、每天睡眠时间少于8h共4个变量呈显著相关(P<O.05,φ<0.3),共14症状和体征变量(手足心热、乏力、头胀等)在各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分别有3,4,6,3个变量是各自的独立影响因素,神经内分泌指标仅乙酰胆碱(Ach)、血管紧张素Ⅱ(AT-Ⅱ)在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ch,AT-Ⅱ,促肾上腺素(ACTH),雌二醇(E2)在部分证素对比中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初步明确本病社会学分布、影响因素、证候分布、疾病和亚组微观机制等,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调查,提高研究科学性和代表性.

  •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栀子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胡燕珍;卫军营;唐仕欢;杨洪军

    栀子为药食两用的物品,不仅在中医临床中经常使用,在食品与保健食品中也应用广泛.《中医方剂大辞典》是中医方剂的集大成者,为方剂与中药的开发研究提供了良好素材.该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栀子方剂组方规律,为栀子的临床应用及深度研发提供参考.应用TCMISS将含栀子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含栀子方剂中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共纳入方剂3 523首,涉及中药1 725味,设支持度352(10%)、置信度90%,共得到在含栀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57对,核心组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主治疾病18种.其中,栀子常与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活血行气、活血化瘀之品联用,主以黄疸、伤寒、头痛等为治疗病症.

  • 中药冬虫夏草和所含多种冬虫夏草菌拉丁名混用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姚艺桑;朱佳石

    中药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和蝠蛾科幼虫尸体的物种混合体.但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使用同一拉丁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Cordyceps sinensis),导致特指概念不清和争议,甚至影响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大众的市场消费心理.该文综述了冬虫夏草(虫菌复合体)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名混用的历史考证和现状,以及文献中有关天然冬虫夏草更名的建议.有学者建议O.sinensis用于多种冬虫夏草菌,而中药冬虫夏草改用Chinese cordyceps,不设拉丁名.另有学者建议中药冬虫夏草更名为Ophiocordyceps & Hepialidae.这些建议有待学界达成共识.该文也分析201 1年世界菌物学会IMA颁布《阿姆斯特丹宣言》以来学界在争议中实施“One Fungus=One Name”,进一步加剧了拉丁名特指概念的混乱.IMA为解决争议设立了争议解决机制.解决这一拉丁名的混用和争议需要菌物、动物和中药分类学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 莪术醋制对大鼠胆汁代谢的影响

    作者:顾薇;陆兔林;李金慈;王巧晗;潘自皓;季德;李林;张季;毛春芹

    通过考察莪术醋制前后对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以期探讨莪术醋制对胆汁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分别制备生、醋莪术醇提液及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给药0.5h后做胆总管插管引流术收集12 h内大鼠胆汁;胆汁样品1∶3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UPLC-TOF-MS分析;采用单维统计与多元统计相结合,PeakView软件与网络数据库相比对的数据分析方法,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醋制前后莪术提取物对大鼠胆汁代谢谱具显著影响,鉴别出生、醋莪术给药组的大鼠胆汁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13个代谢物;再结合化合物网络数据库进行鉴定,得到8个代谢物;进一步把给药组与空白组进行t检验单维统计分析,得到与空白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的7个代谢物,推定此7个代谢物为生、醋莪术给药后大鼠胆汁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其中6个潜在生物标记物在醋品组中显示上调,其与磷脂代谢、脂肪代谢、胆汁酸代谢及与调控N-酰基乙醇胺水解反应平衡作用相关的代谢调控相关,提示通过大鼠胆汁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探讨莪术醋制增效的机制.

  • 石斛的历代质量评价沿革与变迁

    作者:赵玉姣;韩邦兴;彭华胜;彭代银

    石斛为名贵中药之一,市场种质混杂,其质量评价主要依靠辨状论质.为了解历代医药学家对石斛的质量评价观, 该文对历代本草书籍中石斛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历代本草认为石斛的质量与种质、产地、加工及性状密切相关.石斛的种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的临床应用侧重不同.自清代以来就推崇霍山石斛为道地.石斛的加工主要以鲜石斛和干石斛为主,两者临床应用各有侧重;枫斗的商品规格可能始自清代,但目前已成为石斛的主流商品形态.历代本草认为,不同石斛,其性状有别,临床功效也不同;石斛类药材常以黏性强者品质为佳.因此,传统的石斛质量评价结合了“种质”“道地药材”“加工”“性状”几个方面,并注意到石斛不同种质、不同加工方法对临床功效的影响.

  • 药用血竭品种新考

    作者:张卫;张瑞贤;李健;赵海亮

    该通过对古代中医药文献的梳理指出早在南北朝时期将紫胶虫在紫矿树Butea monosperma中吸食营养后所分泌之物作为血竭使用,但唐代之后便不被使用.唐代起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的树脂被作为血竭使用,但在宋代编撰《本草图经》前后(公元1020年)便退出主流市场.后世药用血竭使用的2个品种为百合科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及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二者孰为血竭的法定药用品种,尚需更多的药理、毒理实验和临床实践观察进一步加以证实.

    关键词: 本草考证 血竭 品种
  • 安徽药用植物分布新记录

    作者:刘鹤龄;程铭恩;彭代银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安徽省黄山区普查队通过野外采集及资料整理,发现了地理新分布的3个新属和9个新种.安徽省地理新分布属是蝎子草属Girardinia、假楼梯草属Lecanthus和舞花姜属Globba.新记录植物种分别为光叶鳞盖蕨Microlepia calvescens、杭州鳞毛蕨Dryopteris hangchowensis、细齿水蛇麻Fatoua pilosa、浙江蝎子草Girardinia chingi-ana、假楼梯草Lecanthus peduncularis、三脉猪殃殃Galiumkamtschaticum、小花金挖耳Carpesium minus、总序蓟Cirsium racemiforme和舞花姜Globba racemosa.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蜡叶标本馆中(代码ACM).这些新分布类群的发现,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植物类群多样性提供依据.

  • 肠S9温孵法研究川芎多成分肠吸收过程中的肠壁代谢

    作者:杨文宁;李博;王豪;陈新晶;杨立媛;刘洋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研究中,肠吸收性评价实验要考虑吸收过程中的肠壁代谢问题,因此该研究选用大鼠肠S9对川芎中多成分的肠壁代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BCS肠吸收性评价实验厘清代谢影响.利用大鼠肠S9对川芎水提液进行体外温孵实验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比研究多成分色谱峰面积温孵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川芎水提液经肠S9温孵后,以指纹图谱表征的多成分谱图中,洋川芎内酯Ⅰ等多个成分发生肠壁代谢,有1个代谢转化成分生成.阿魏酸等多个成分不发生肠壁代谢.因此,建议下一步川芎的BCS肠吸收性评价实验可以对不发生肠壁代谢成分直接测定,而对肠壁代谢成分的肠吸收性评价则需要探索更合适的实验方法.

  • 多成分药物序贯代谢方法用于川芎水煎液多成分不同阶段吸收代谢研究

    作者:刘洋;罗志强;吕贝然;赵海誉;董玲

    中药作为多成分药物,其代谢与吸收相关性问题,可以通过序贯代谢方法开展,并为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决定吸收的肠渗透性成分选择提供遴选依据.该研究以川芎为研究载体,采用在体封闭肠环的实验方法,并且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川芎水煎液中的多成分口服给药吸收和序贯代谢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川芎水煎液中鉴别了14个主要成分,其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F,G,I,J,3-羟基丁基苯肽6个成分以原型吸收入血,可作为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首选肠渗透性评价成分.正丁基苯酞,E-藁本内酯,Z-藁本内酯,新蛇床内酯,洋川芎内酯A,Q,在所有样品中均不存在,说明这6个成分不吸收或者在进入肝门静脉血前已经被代谢;洋川芎内酯H会被肝代谢;洋川芎内酯M会被肠道菌和肝代谢.通过这一研究,川芎水煎液多成分口服给药吸收代谢变化得以清晰展示出来,从而将静态的吸收入血成分转变为动态地、连续地、整体地多成分吸收代谢过程.

  • 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研究

    作者:侯成波;董月柳;尹秀文;刘洋;孙慧娟;陈樱璎;董玲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研究中,多成分同时测定时需要考虑成分间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该研究以荷叶为研究载体,采用离体翻转肠囊实验方法,对荷叶中的多成分在肠道的吸收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已知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荷叶提取物中有19个成分可透过肠壁吸收,各成分吸收强弱差异比较大,3个浓度下已知成分荷叶碱的表观渗透系数在1 ×10-5~1 ×10-6cm·s-1数量级,其他已知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数量级分别为芦丁1 ×10-6~1 ×10-7cm·s-1,金丝桃苷1×10-6 cm·s-1,异槲皮苷1 ×10-6~1×10-7cm·s-1,紫云英苷1 ×10-6~1 ×10-7cm·s-1,在多成分吸收影响下,几个成分均属于肠渗透性差的成分.这为下一步对不同类别成分分别进行相关靶点研究奠定基础.

  • 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BCS分类及吸收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慧芳;张冬;曲文君;王海霖;刘洋;阿里穆斯;崔箭;董政起

    该研究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研究山柰酚、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4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并对其进行BCS分类;同时对其吸收机制进行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溶解度测定方法对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溶解度的测定,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利用MTT法筛选出合适的给药浓度进行细胞转运实验来检测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判断渗透性,并根据BCS对其进行分类;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选择高、中、低3组不同浓度化合物进行双向转运实验研究吸收机制.实验表明山柰酚、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具有低溶解性、高渗透性,属于BCSⅡ类,其中山柰酚为主动转运吸收机制,而橙皮苷、芹菜素、染料木素等为被动吸收.该研究针对中药黄酮类单体有效成分的特性,对其溶解性及渗透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摸索,为进一步完善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盐酸小檗碱在黄连水煎液中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属性研究

    作者:隗丽;朱美玲;董月柳;董玲;刘洋;陈江鹏;尹秀文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在多成分环境下对单一成分进行研究,即除成分自身溶解性和渗透性外,需结合多成分环境下造成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各自提升度进行分类研究.该研究以小檗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黄连水煎液中的水溶解性及肠渗透性变化规律.其中采用经典摇瓶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在不同pH缓冲液及不同浓度的黄连水煎液中的溶解度,并分别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及肠道灌流并行采血模型进行小檗碱的肠吸收和入血吸收的研究.

  •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HILI报道呈升高趋势,中草药相关因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1].影响HILI发生的因素复杂多样,有药物方面因素,也有药物应用不合理及机体差异性等因素[2].由于缺少体现中草药复杂性特点的HILI诊断规范和标准,造成目前HILI临床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此外,肝损伤药物的分类比较方式缺少统一认识,造成HILI占DILI构成比增高[3].因此,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HILI诊疗指南,对于明确患者肝损伤与中草药之间的相关性,科学研判国内外HILI发生的客观性,提高HILI科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同时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