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醋甘遂泻水逐饮功效活性部位筛选

    作者:曹亮亮;王文晓;张桥;张丽;丁安伟;窦志华

    考察醋甘遂不同极性部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泻水逐饮的功效.以癌性腹水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呋塞米为阳性药,分组连续7d灌胃醋甘遂各极性部位,考察其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尿量、腹水量、尿钠钾氯离子水平、尿液pH、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醋甘遂乙酸乙酯部位可显著增加癌性腹水模型大鼠尿量(P<0.05),减少腹水生成,降低尿中钠钾氯离子水平(P<0.05,P<0.01)、尿液pH(P <0.05)及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P<0.01).其中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作用程度不及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对模型大鼠各环节的作用较弱.结果表明,醋甘遂乙酸乙酯部位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有显著的利水作用,可缓解水液电解质紊乱和体液酸碱失衡,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为醋甘遂泻水逐饮的功效部位.

  • 姜辣素拮抗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所致炎症因子TNF-α释放增加、ROS过量生成及RIP3表达增高

    作者:郁红礼;毛善虎;赵腾斐;吴皓;潘耀宗;束晨燕

    为探索姜辣素拮抗半夏凝集素蛋白致炎作用,该研究采用ELISA法测定生姜不同提取部位对半夏凝集素蛋白所致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测定姜辣素对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变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姜辣素对半夏凝集素蛋白致巨噬细胞中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3的表达水平增高的影响;扫描电镜研究姜辣素对半夏凝集素蛋白致巨噬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姜辣素可显著抑制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所导致炎症因子释放增加、ROS过量生成及RIP3的表达增高,扫描电镜显示姜辣素可抑制半夏凝集素蛋白导致的细胞变形坏死.生姜解半夏毒的机制可能与姜辣素抑制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导致的炎症因子释放、ROS的过量生成、RIP3的表达增高及巨噬细胞坏死相关,机体表现为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

  • 利用重定位策略从中药中发现L-型钙离子通道作用降压药

    作者:梁英喜;贺昱甦;蒋芦荻;岳巧欣;崔帅;李斌;叶小彤;张小华;张燕玲

    该文以来源于NCBI数据库中对新西兰兔心脏L-型钙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的12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HipHop定性药效团模型构建方法,建立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药效团模型,利用数据库搜索方法对药效团模型进行优劣评价,同时,以所得的优药效团模型对Drugbank和TCMD进行筛选,通过匹配程度和文献验证分别对从Drugbank中筛选所得的已上市药物进行降压作用重定位和从TCMD中筛选所得中药有效成分进行降压作用评价.结果获得优药效团模型具有2个氢键受体和4个疏水基团,其综合评价指数CAI为2.78,从Drugbank中筛选的已上市药物93个,从TCMD筛选的中药有效成分285个.该文所构建的定性药效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用于活性化合物筛选;Drugbank中筛得化合物,如普伐他汀,具有潜在的L-型钙离子通道抑制作用;TCMD筛选的中药化学成分,如白花前胡素Ⅲ、牛蒡苷元是潜在的降压药物.该策略有助于从中药中开展L-型钙离子通道的药物重定位研究.

  • 丹参酮ⅡA抑制主动脉瓣成肌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样表型转化的机制

    作者:沈迎念;胡伟林;陈正平;蔡笠;李永胜

    心脏瓣膜钙化是与多种病因有关、由心脏瓣膜细胞主动调节的病理生理过程.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瓣成肌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与心脏瓣膜钙化有关的病理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50 μg·L-1处理细胞,将50 mg·L-1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与TNF-α共同孵育细胞72 h(3 d),120 h(5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和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中的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骨样表型相关的骨形成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效应蛋白GSK-3β,β-eatenin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发现,TNF-α能使成肌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而成为有转化活性的细胞;骨相关蛋白BMP2,ALP的蛋白和mRNA在对照组和TSN组几乎没有表达,而在TNF-α组表达显著增加(P<0.01),呈现出成骨细胞样表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上游调节蛋白GSK-3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在TNF-α组显著下调(P<0.01),关键效应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但mRNA与对照组、TSN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TSN对TNF-α的这种病理性影响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存在时间依赖性效应(P<0.05).炎性因子TNF-α可能通过激活心脏瓣膜成肌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心脏瓣膜成肌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样表型转化,进而导致心脏瓣膜的钙化.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影响GSK-3β蛋白的活性,调控Wnt/β-catenin通路的信号传导,对由炎症所致的瓣膜钙化性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 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用人工牛黄替代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进博;陈涛;李正;张艳军;崔维利;李进

    为研究丹芪偏瘫胶囊(DPC)及其羚羊角替代方(DPCAS)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人工牛黄替代羚羊角的可能性,该文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PC(0.246 g· kg-1·d-1)组,丹芪偏瘫胶囊去羚羊角(DPCRA,0.246g·kg-1 ·d-1)组,丹芪偏瘫胶囊去羚羊角人工牛黄翻倍(DPCBD,0.246 g· kg-1·d-1)组.于第5天给药后1h制备MCAO模型.术后24 h,眼内眦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内皮素(ET)含量.术后72 h取脑组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测定脑指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脑组织bcl-2,caspase-3,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ICAM-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半暗区ICAM-1,IL-1β,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CBD和DPC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指数和脑指数(P<0.05),均可明显增强大鼠血清SOD活性(P<0.05);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血清ET水平;均可降低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P<0.05),升高bcl-2的表达(P<0.05);均可降低脑组织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ICAM-1 mRNA的表达(P<0.05),均能减少缺血半暗区ICAM-1,IL-1β,TNF-α,IL-6阳性细胞的表达(P<0.05).DPCRA组对各指标的影响明显不如DPCBD和DPC组.表明DPCBD与DPC疗效相当,提示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可用人工牛黄进行替代.

  • 重楼皂苷Ⅱ溶血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宁利华;周博;张耀相;李新平

    该文旨在探讨阴离子通道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介导的重楼皂苷Ⅱ(polyphyllinⅡ,PPⅡ)的溶血作用,初步揭示PPⅡ体外溶血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PPⅡ体外溶血,设计了与阴离子通道相关的溶液与阻断剂、葡萄糖通道相关的抑制剂和多靶点药物脱氢表雄酮与安定对PPⅡ溶血的影响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PPⅡ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电镜观察显示PPⅡ处理的红细胞变形严重,出现大量球形红细胞和棘形红细胞以及囊泡.PPⅡ体外溶血试验结果显示,阴离子盐渗液LiCl,NaHC03,Na2 S04和PBS均显著抑制PPⅡ溶血(P<0.05),阻断剂NPPB和DIDIS显著促进PPⅡ溶血(P<0.01);一定浓度下的高渗液氯化钠、果糖和葡萄糖显著拮抗PPⅡ溶血(P<0.05);葡萄糖通道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和维拉帕米能显著拮抗PPⅡ溶血(P<0.01);预处理1 min的1 mg· L-1安定和100 μmol·L-1 DHEA能完全拮抗PPⅡ溶血(P<0.01).以上结果表明PPⅡ体外溶血的机制可能是以GLUT1为主要的竞争性作用位点,通过改变阴离子通道转运活性和构象,终引起胞内渗透压升高,红细胞破裂溶血.

  • 大鼠胃热证模型造模方法研究

    作者:杨万斌;文彬;张凌杭;刘红

    研究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金丸组、空白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及左金丸组用浓度递增乙醇溶液灌胃,持续3周,之后2周给予浓度递增的辣椒素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灌胃,诱导大鼠胃热模型形成.期间左金丸组每日予左金丸汤剂灌胃,持续5周.第6周,每组各随机抽取12只(雌雄各半),麻醉并处死,取胃体清洗干净,部分胃体固定包埋,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部分胃组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IL-2的浓度;剩余存活大鼠用于观察模型持续时间;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大鼠的体重、食量、饮水量等.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胃部病理结果显示大鼠出现胃溃疡病变,IL-2浓度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的一般症状和药物反证结果均符合胃热证模型指标,因此认为,辣椒素和乙醇溶液相结合的灌胃方法可建立胃热证大鼠模型.

  • 基于《伤寒论》方剂药性特征食物配比的研究

    作者:颜素容;郑虎占;缪素芬;王耘

    该文在建立《伤寒论》方剂药性特征数据库及食物药性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探讨基于《伤寒论》方剂药性特征的食物配比方法.结果表明,在食物药性确定的前提下,不仅所述方法技术可行,而且可以根据目标方剂药性特征,有效地得出食物配比中的食物组成,实现食物配比方案与目标方剂在作用及功效上的相似,为食物配方提供了定量方法,推进了药性理论与配伍理论的应用技术的发展.

  • 基于方剂药性组合模式的调体保健食品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董昉;颜素容;马莉;祖文强;杜梨;张燕玲;王耘

    目前常用的调节体质的方法是针对体质疾病予以相应的方剂治疗,此方法对于体质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调节有明显作用,但对于非疾病状态的体质调节,人们更倾向于采用食疗进行日常体质调节.该文提出了基于临床经验方剂的药性组合模式进行调体保健食品设计方法.并以气虚质和特禀质常用方剂玉屏风散为例进行了调体保健食品设计,从单味药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两方面论证了保健食品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基于改进siPLS法建立5种含CaCO3中药的拉曼光谱定量模型

    作者:陈龙;袁明洋;明晶;刘义梅;黄必胜;陈科力

    研究探索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对5种含CaCO3中药进行快速含量测定.实验采集不同来源的鱼脑石、鹅管石、花蕊石、南寒水石、钟乳石及实验室自制的不同CaCO3含量的药材配比品,共67批样品的拉曼光谱,以EDTA滴定法测定值为参照,在确定上述5种中药拉曼特征谱段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的组合区间偏小二乘法(siPLS)对特征谱段进行优化,确定建模谱段为1 290~1 280,730~714,700~690,660 ~650,465 ~460,455 ~445,405 ~385cm-1,建立CaCO3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及验证.所建定量模型对CaCO3质量分数在0.465 4 ~0.999 7,预测结果良好,模型预测值与参照值的平均相对偏差2.71%,平均回收率100.46%.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siPLS优化所得特征谱段建立的CaCO3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相对于初始谱段所建模型效果较好,该模型可用于对5种中药的CaCO3含量的快速测定.

  • 狭叶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何康;曹团武;王洪玲;耿长安;张雪梅;陈纪军

    对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植物狭叶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Ham 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4个(口山)酮及其苷,7个芳香类,1个木质素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 H-NMR,13C-NMR,MS)和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1),1,8-二羟基-3,5,7-三甲氧基(口山)酮(1,8-dihydroxy-3,5,7-trimethoxyxanthone,2),7-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7-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1-O-β-D-glucopyranoside,3),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8-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7-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4),(+)-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5),阿魏酸(ferulic acid,6),松柏醛(trans-coniferyl aldehyde,7),芥子醛(sinapaldehyde,8),松柏醇(trans-coniferyl alcohol,9),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0),邻羟基苯甲酸(2-hydroxybenzoic acid,11),间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12),2-糠酸(2-furoic acid,13),2-甲基-4(3H)-喹唑酮(2-methyl-4(3H)-quinazolinone,14).其中化合物2~14为首次从狭叶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 蛇床子中的细胞毒活性香豆素

    作者:段绪红;张玉卓;何培;马宗敏;裴林

    研究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床子提供依据.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C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L121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蛇床子中分离鉴定了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蛇床子素(1)、佛手柑内酯(2)、花椒毒酚(3)、花椒毒素(4)、欧前胡素(5)、异虎耳草素(6)、欧前胡素酚(7)、补骨脂素(8)、5,7-二甲氧基香豆素(9)、水合羟基前胡内酯(10)、swietenocoumarin F(11).化合物7,9~ 11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1,5,10,11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70.13%,63.10%,55.77%,75.08%,表明上述化合物对L1210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 肉桂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何珊;姜勇;屠鹏飞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肉桂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结合已有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肉桂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5,7,3',4'-四甲氧基黄烷醇(1),(2R,3R)-5,7-二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烷醇(2),香豆素(3),肉桂酸(4),(E)-2-羟基苯丙酸桂酯(5),3,3',4,4'-四羟基联苯(6),methylstictic acid(7),epi-boscia-lin(8),(1R,2S,3S,4S)2,3-环氧-1,4-二羟基-5-甲基-5-环己烯(9),4,5-二羟基-3-甲基-2-环己烯酮(10),顺式-4-羟基-蜂蜜曲菌素(11),2-羟基4-甲氧基肉桂醛(12),其中化合物5~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芳樟醇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姜冬梅;朱源;余江南;徐希明

    芳樟醇是一种挥发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全草中,也可通过合成制备.它是香水、家用清洁护理产品中使用频率高的香料,也可用作食用香精以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除此之外,它还兼具医疗保健作用.诸多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芳樟醇具有镇痛、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炎、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药用前景十分广阔.该研究主要就芳樟醇的药理作用、制剂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流式微球技术在小分子物质高通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肖昌彬;孔维军;刘秋桃;杨美华;万丽

    流式微球技术是一种仅需少量样品即可实现多种待测目标成分实时、快速检测的新型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灵敏性、操作简便、低成本、重复性好、快速检测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农产品、环境等领域内各种目标成分的检测研究,近年来尤其在小分子物质检测方面取得较快进展.该文介绍了流式微球技术的原理,总结了其在真菌毒素、农药残留、贝类毒素等小分子物质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流式微球技术在中药复杂基质中痕量小分子物质检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 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研究现状

    作者:吴国琳;余国友;卢雯雯

    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日益受关注,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科的发展,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已逐渐被阐释.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动物实验,都已证实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笔者整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调整肠道菌群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具有健脾益气、通便理气、化湿止泻、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作用的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有调节作用,为揭示肠道微生态的中医本质提供依据.

  • 水杨酸对春季全光照下人参光合特性、生理生化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作者:曹伍林;孟祥才;马伟

    为了探讨提高人参产量新途径,采用春季全光照并施用不同浓度水杨酸的方法,比较人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人参皂苷含量.结果显示,全光照下0.05,0.2 mmol·L-1水杨酸组可明显提高SOD,CAT,P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净光合速率大幅度提高.阴天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平均高于传统遮荫的对照组127.8%,155.0%,高于未施水杨酸全光照的空白组13.9%,27.5%;晴天条件下高于传统遮荫的对照组23.5%,30.4%,高于空白组8.6%,14.6%,特别是早晚的差异更加明显,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全光照条件下增加外光量子密度及光饱和点增加和补偿点降低造成的.全光照条件下人参苷含量降低,但施水杨酸后,皂苷含量有显著提高.人参皂苷含量0.2 mmol· L-1水杨酸组Rg1与Re含量之和、Rb1含量及6种人参皂苷含量之和远高于对照组、空白组及其他组.在春季短时期内对人参进行全光照并喷施0.2 mmol·L-1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处理,可增强人参抗逆性,可较好的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

  • 中药阳起石、阴起石的X衍射谱鉴别研究

    作者:陈龙;袁明洋;雷咪;黄必胜;陈科力

    该研究应用粉末X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Fourier谱确定中药阳起石和阴起石的基原,指导二者的鉴别.实验对22批市售阳起石、阴起石样品进行性状鉴别及常规理化分析,并采集XRD Fourier谱,解析物相组成,对比各样品物相组成及性状特点,从而确定阴起石药材的基原为硅酸盐类滑石族矿物滑石片岩,阳起石药材的基原为硅酸盐类角闪石族矿物阳起石、透闪石.结果表明,XRD法分析矿物药阳起石、阴起石,结果快速、准确.阳起石、阴起石功效主治相差甚远,主要矿物组成亦不同,二者不可混用.

  • 诱导单性结实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品质研究

    作者:黄杰;涂冬萍;马小军;莫长明;潘丽梅;白隆华;冯世鑫

    对外源激素诱导罗汉果单性结实所获无籽或少籽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品质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形态学观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诱导单性结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横、纵径、体积及内源激素(IAA,GA,ABA,ZR)含量进行测定的,同时观测成熟果实大小,种子变化和测定罗汉果甜苷含量,并以二倍体授粉与三倍体诱导及授粉组作为实验对照.结果显示,诱导单性结实罗汉果可获得少籽且种子空瘪无种仁果实;果实大小生长发育规律与授粉组相似;果实横,纵径和体积绝对值二倍体诱导组小于授粉组,而三倍体果实则相反.ABA,IAA含量和ABA/GA比值在果实发育中波动明显,单性结实果实内源激素IAA,ABA含量在生长期0~30 d先下降再升高,生长期内IAA,GA含量诱导果实高于授粉果实;罗汉果总苷质量分数为3.08%,罗汉果甜苷V1.47%,两含量略低于授粉果实远高于三倍体授粉与诱导果实含量.激素诱导可使罗汉果单性结实得到果形及大小与正常授粉果实接近且少籽的果实,果实品质接近于正常授粉果实.

  • 金银花规范化种植中噻虫嗪安全使用标准的研究

    作者:刘亚南;李勇;董杰;张金良;王品舒;丁万隆

    建立了噻虫嗪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其在金银花中的消解动态和终残留量,以及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讨论.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及SPE柱净化后,通过HPLC-UV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浓度下噻虫嗪回收率为84.91% ~94.44%,RSD为1.7%~5.0%,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采用推荐剂量(90 g·hm-2)和高剂量(135 g·hm-2)进行处理,2年实验结果表明,农药噻虫嗪在金银花上施用后7d可消解90%以上,半衰期为1.54~1.66 d.农药噻虫嗪在金银花中的消解速度较快,噻虫嗪在金银花中的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 mg·kg-1,金银花规范化种植中建议每年施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剂量在90~135 g· hm-2,喷施3次以下,后一次施药和收获时间的安全间隔期可推荐为14 d.

  • 基于ITS2序列SNP位点鉴定白及药材及其混伪品

    作者:赵丹;周涛;江维克;肖承鸿;康传志

    为建立白及药材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该文提取白及及其混伪品药材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rDNA ITS2片段,片段经双向测序、排序、比对,构建邻接树,查找SNP位点.结果显示,ITS2序列不仅能够有效地区分白及与其混伪品,而且存在可用作白及、黄花白及与其混伪药材鉴别的SNP位点.针对标记白及药材的SNP位点设计引物,通过筛选引物和优化特异性扩增条件后,获取引物BJ59-412F,BJ59-412 R, HH BJ-225R在同一扩增条件下,可有效扩增白及、黄花白及,其产物长度分别约为350,520 bp,而混伪品则无PCR条带产生.该文所述引物和建立的反应条件可成功将白及、黄花白及与其混伪品药材进行同步鉴定,操作快速、简捷,结果可靠,可作为白及药材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

  • 云南栽培铁皮石斛适宜采收期研究

    作者:张善宝;周可军;张震;卢蕊蕊;李仙;李晓花

    为了确定云南省不同产地栽培铁皮石斛的适宜采收期,对云南6个产地大棚栽培的铁皮石斛进行周年采样,每月采集1次,检测样品的折干率、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浸出物、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对不同采收期铁皮石斛的产量(折干率)及质量(指标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云南省栽培铁皮石斛样品折干率在1-4月为高峰期,醇溶性浸出物在9-12月含量较高,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在1-4月达到高峰期,在10月—翌年2月,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符合药典标准.根据药典标准要求,综合测定的产量及质量的结果,云南省各产地栽培铁皮石斛的适宜采收期为12月至翌年2月.

  • β-胡萝卜素/介孔纳米材料新型载药体系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静;任智慧;王海媛;晋兴华

    以1,3,5-三甲基苯(1,3,5-TMB)作为扩孔剂,对介孔纳米材料MCM-41(mobil company of matter)进行了扩孔改性,采用有机溶剂浸渍法将非水溶性的β-胡萝卜素载入到扩孔后的MCM-41的介孔孔道中,得到了β-胡萝卜素/MCM-41新型载药体系.分别利用TEM,FT-IR,元素分析和低温N2吸附-解吸附对MCM-41以及载药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载药体系中β-胡萝卜素的佳载药时间,载药量以及体外稳定性等.通过表征,发现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MCM-41具有良好的球形度,规则的孔径结构;扩孔改性后的MCM-41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短的载药时间且药物的载药量有明显提高,并且组装体中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新型载药体系的研究为β-胡萝卜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红景天中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及没食子酸提取工艺优选

    作者:罗鑫;王雪晶;赵祎武;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优选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及没食子酸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以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及没食子酸4种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4种化合物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药材质量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3h为佳提取工艺.该工艺所得红景天苷、酪醇、大花红天素及没食子酸的提取率均较高.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4种化合物的收率高,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放大.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鼻鼽颗粒醇提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作者:张艳军;刘莉莉;胡军华;吴云;晁恩祥;萧伟

    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药液比重为自变量,以五味子醇甲和牛蒡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试验数据进行二项式拟合,建立综合评分指标与各自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对鼻鼽颗粒醇提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选.佳喷雾干燥工艺为进风温度175℃,进料速度32 mL·min-1,药液比重1.10,在此条件下,鼻鼽颗粒醇提浸膏喷雾干燥的综合评分为92.68,与模型预测值(93.03)接近.建立的鼻鼽颗粒醇提浸膏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切实可行,为工业化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 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如何选择中药注射剂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葛龙;毛蕾;田金徽;石芳毓;娄丽丽;邱霞;李金龙;杨克虎

    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间接比较中药注射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9月,纳入中药注射剂联合放疗对比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GeMTC 0.14.3软件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终纳入43个RCT,包含3 289例患者.纳入的各比较组构成星型网络,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7种中药注射剂在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呕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均显示出其优越性,然而7种中药注射剂之间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根据概率排序结果,参芪扶正和黄芪多糖注射剂在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有效率和生活质量上成为有效注射剂的可能性大,其次为华蟾素和康艾注射剂,然而由于参芪扶正和黄芪多糖受限于纳入研究数量和样本量,目前证据推荐在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有效率和生活质量上优先考虑华蟾素或康艾注射剂,而在降低放疗患者呕心呕吐(Ⅲ-Ⅳ)和白细胞减少(Ⅲ-Ⅳ)方面艾迪或复方苦参注射剂更具优势.今后研究重点关注参芪扶正和黄芪多糖等注射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规范报告研究结果,尤其针对食管癌放疗相关的毒副作用.

  • 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的探索建立

    作者:郑文科;刘智;雷翔;田然;郑蕊;李楠;任经天;杜晓曦;商洪才

    中药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亟需开展.然而,关于如何开展相关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尚无标准可循,故此,急需建立一种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以指导实践.笔者根据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提出在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几点看法,包括明确临床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与内容,确定评价工作的流程,制定安全性评估项目清单,并提出三级风险分类控制,终探索性的形成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模式.该评价模式根据前期研究基础,通过项目清单评估的方式对中成药目标品种进行风险分级,并分别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品种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使药品从高风险级别降到低风险级别,后进入五步骤循环无端的常态化风险管理,即广泛收集风险信号,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风险小化措施的风险管理,再次应用于临床进行后效评估.希望该文提出的评价模式和方法能够为将来开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 麻黄汤中9个有效成分的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研究

    作者:唐映红;万海同;陈建真;周惠芬;田彦芳;何昱

    在建立同时定量麻黄汤中9个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桂皮醇、桂皮酸、桂皮醛、甘草酸)方法的基础上,测定相应的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HPLC-DAD检测透析液中9个有效成分浓度,考察探针回收率的日内稳定性以及流速(增量法、减量法)、媒介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9个有效成分在52 min内可以达到良好的分离,当流速为1.0 μL·min-1时,测得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桂皮醇、桂皮酸、桂皮醛、甘草酸的回收率分别为(50.95 ±0.82)%,(52.74±1.13)%,(51.29±0.51)%,(32.56 ±0.84)%,(45.36±0.83)%,(70.94 ±0.99)%,(69.98±2.30)%,(71.68±0.63)%,(22.14±0.48)%,且探针能在7h内保持稳定.在相同浓度下,探针回收率随流速的增大呈指数下降,除苦杏仁苷、桂皮醛外,其余7个成分2种方法所得回收率在一定流速下相差不大.在相同流速下,桂皮醇、桂皮酸、桂皮醛回收率随浓度变化较大(9.55%~16.2%),其余6个成分变化较小(3.27%~5.71%).表明微透析法可用于麻黄汤中9个成分体外回收率的测定,当流速为2.0 μL·min-1时反透析法可作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甘草苷、桂皮醇、桂皮酸和甘草酸体内探针回收率的校正方法.

  • 基于聚类分析的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研究

    作者:杨旭杰;肖诗鹰

    研究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的分布情况.采用简单统计与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心脑血管专利申请量、维持量、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为聚类变量,对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展开聚类研究.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依其科研与专利实力的不同而分为4类.促成科研成果专利转化并推动专利保护与科研创新协调发展是成功的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的法宝.

  • 云南特色中药臭灵丹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晓玲;孙强明;王晓丹;赵玉娇;杨子峰;黄庆晖;姜志宏;王新华;张荣平

    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一种民间常用的治疗感冒的具有民俗特色的中药.为了检测臭灵丹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体外的中和杀伤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和抑制实验和增殖抑制实验,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培养法观察臭灵丹萃取物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观察2种实验中臭灵丹萃取物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效价的影响,同时采用Real time RT-PCR定量检测流感病毒的拷贝数,比较臭灵丹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作用72 h后,中和实验组H1N1病毒血凝效价下降了8倍,而增殖抑制组,H1N1病毒血凝效价也分别下降了2倍和4倍;Real time RT-PCR的检测结果表明,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和H1N1病毒的抑制率为72.5%,而增殖抑制组的抑制率为25.3%,石油醚萃取物中和H1N1病毒的抑制率为60.2%,增殖抑制组为81.4%.由此可以得出,臭灵丹乙酸乙酯萃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明显的中和作用及直接的抑制增殖作用.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