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四物汤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逸;马增春;黄先菊;尤青;谭洪玲;王宇光;梁乾德;汤响林;肖成荣

    研究四物汤对Caco-2细胞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分析Caco-2细胞上MDR1基因mRNA的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四物汤水煎液处理后Caco-2细胞对罗丹明123摄取量的影响,以评价P-gp的外排功能;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四物汤水煎液对Caco-2细胞P-g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四物汤水煎液3.3,5.0,10.0 g· L-1孵育Caco-2细胞24,48,72 h对MDR1基因mRNA的表达量具有上调作用,表明四物汤水煎液对MDR1具有诱导作用;四物汤水煎液作用于Caco-2细胞48 h后,细胞内罗丹明123的摄取量分别减弱了16.6%,22.1% (P<0.05),45.4% (P <0.01),提示长期应用四物汤水煎液,可增强Caco-2细胞P-gp的外排功能;四物汤水煎液孵育Caco-2细胞48 h后,上调了Caco-2细胞膜上P-gp蛋白表达量,表明四物汤水煎液对P-gp的蛋白表达量具有诱导作用.

  • 附子水提物单次给药对小鼠心脏“量-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冯群;李晓宇;栾永福;孙赛男;孙蓉

    目的:通过心电图变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研究附子水提物单次给药对正常小鼠心脏“量-毒”和“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根据给药剂量和药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物,观察给药前后小鼠ECG的变化,计算心、肝、肾的脏器指数,并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B-型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CTn-Ⅰ)的水平.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给小鼠灌胃一定剂量附子水提物5 min后,小鼠心率开始升高,60 min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QRS间期、R波幅度、T波时间和幅度、QT间期从药后5min开始降低,60 min达到低值后逐渐升高;血中CK,LDH,BNP和CTn-Ⅰ从药后5 min开始升高,60 min达到峰值;各时间点小鼠脏体比值无显著变化.“量-毒”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单次给药剂量的逐渐增大,小鼠的心率逐渐升高,心电图QRS间期、T波时间和幅度、QT间期逐渐减小,小鼠血清CK,LDH,BNP和CTn-Ⅰ水平也逐渐升高,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小鼠脏体比值无显著变化.结论:小鼠于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点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附子水提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其毒性峰效应时间点出现在药后60 min.

  • 复方黄连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BMP-7表达失衡及其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刘圣;陈象青;唐丽琴;余娜;张小力;杜红芳

    目的:研究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TGF-β1/BMP-7表达失衡及其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CRCC对DN大鼠早期肾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渴丸组(0.8 g· kg-1)、依那普利组(1 mg·kg-1)与CRCC低、中、高剂量组(生药含量分别为1.09,2.18,4.36 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5周后生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胰岛素(Ins)、24h尿蛋白(24 h Upro)及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BMP-7,Smad2/3,Smad1/5及Smad7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和BMP-7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CRCC治疗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DN大鼠FBG,BUN,Scr,24 h Upro和24 h UmAlb水平,改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TGF-β1与Smad2/3蛋白表达减少,BMP-7,Smad1/5与Smad7蛋白表达增加,TGF-β1 mRNA表达减少,但BMP-7 mRNA表达未增加.结论:CRCC可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通过Smad信号通路调控DN肾组织TGF-β1/BMP-7表达失衡有关.

  • 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顾俊菲;封亮;袁嘉瑞;张明华;贾晓斌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对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参照基线等比增减法,设计不同组分组成结构,优化出佳的组分结构.方法:采用Na2S2O4体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 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各组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分、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可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LDH,NO含量(P<0.01,P<0.05).芍芎组分可以下调Bax蛋白的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量,Bcl-2/Bax显著升高(P <0.01,P<0.05),抑制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比例为8∶2时,对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好.结论:芍芎组分可以减轻HUVEC的缺氧损伤,8∶2组分组成时保护作用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牛蒡子苷元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合并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芹;孙宝存;夏文凯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自发性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合并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将6周龄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牛蒡子苷元低、中、高剂量组(12.5,25,50 mg·kg-1),以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所有GK大鼠饲喂高糖高脂饲料,16周后灌胃10 mg·kg-1·d-1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连续8周.造模同时各组动物每天上下午灌胃给药2次,模型组和正常组灌溶剂.实验开始、中期及结束期检测血糖,实验结束前检测血压,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常规,放血后取胸主动脉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显示,所有GK大鼠血糖持续升高,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实验结束时GK大鼠血压显著升高,牛蒡子苷元可以明显降低GK大鼠血压,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GK大鼠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均升高,血小板参数异常,PLT减少,MPV,PDW增高,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降低MPV,PDW.胸主动脉形态学观察发现GK大鼠血管内膜病变明显,牛蒡子苷元可以减轻病变程度,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GK大鼠VEGF表达较多,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表达较少.结果表明牛蒡子苷元对GK大鼠大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抗炎、改善血小板功能、减少VEGF表达有关.

  • 中药复方PC-SPES Ⅱ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及其对AR,PS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碧严;李玉凤;赖芸;李云森;陈子珺

    基于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探讨中药复方PC-SPESⅡ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的作用.采用MTT法检测PC-SPESⅡ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显示PC-SPESⅡ质量浓度为180~1 440 mg·L-1时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增殖,PC-SPESⅡ作用24,48 h的IC50分别为311.48,199.01 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发现240 mg·L-1 PC-SPESⅡ能阻滞细胞于G2/M期,在G0/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随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同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例,PC-SPESⅡ质量浓度为480 mg·L-1时凋亡细胞比率增加,作用效果均呈一定剂量依赖性;通过ELISA法检测LNCaP细胞分泌PSA的水平,以25mg.L-1Bic作为阳性对照药,发现480 mg· L-1PC-SPESⅡ能显著降低细胞分泌PSA;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R,PSA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以人工合成雄激素25 μg· L-1R1881诱导LNCaP细胞后,240~480 mg· L-1 PC-SPESⅡ能显著下调AR,PSA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AR由细胞质转移入细胞核.以上结果表明,PC-SPESⅡ对LNCaP细胞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R,PSA的表达,抑制AR核转位有关.

  • 紫草素对IL-17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解欣然;张蕾;刘欣;林燕;张璐;李萍

    目的:观察紫草素(shikonin)对IL-17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其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探讨紫草素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L-17A(200 μg· L-1)刺激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紫草素(2,1mg·L-1)共同作用24h.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23;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内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CL20以及β-防御素4(β-defensin4,DEFB4)的表达.结果:紫草素2,1 mg· L-1能显著抑制IL-17A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草素各浓度组均能减少IL-23分泌,并对细胞内CXCL1,CXCL2,CCL20和DEFB4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紫草素能抑制IL-17A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可以通过抑制趋化因子募集白细胞,从而达到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 苦石莲中卡山烷类二萜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孙忠浩;马国需;田瑜;杨峻山;袁经权;许旭东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豆科云石属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的9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得到15个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pulcherralpin(1),caesalpinin ML (2),chamaetexane C (3),chamaetexane D(4),6β,18-diacetoxycassan-13,15-diene(5),neocaesalpin K (6),neocaesalpin MP(7),neocaesalpin M (8),neocaesalpin Q(9),neocaesalpin P(10),neocaesalpin R(11),caesaldekarin D(12),caesaldekarin A (13),caesaldekarin b(14),3β,6α-diacetoxyvouacapane(15).其中化合物1~4,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白芷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史洋;雷云;许海玉;张毅;李德凤;刘峰;杨洪军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以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的色谱条件下同时测定白芷药材中的白当归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等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当归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分离度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3%,100.10%,103.52%,RSD分别为1.7%,0.77%,0.41%(n=6).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耐用性良好,并对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白芷药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自安徽毫州和河南长葛的白芷中所测定的3个成分高于其他产地,为白芷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丽江獐牙菜化学成分及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曹团武;耿长安;马云保;何康;周宁家;周俊;张雪梅;陈纪军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丽江獐牙菜Swertia delavayi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13C-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1)、红白金花内酯缩二甲醇(erythrocentaurin dimethylacetal,2)、獐牙菜苷(sweroside,3)、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4)、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5)、贵州獐牙菜苷A(swertiakoside A,6)、2'-O-乙酰基獐牙菜(2'-O-acetylswertiamarin,7)、4'-O-[(Z)-对香豆酰基]獐牙菜苦苷(4'-O-[(Z)-coumaroyl]-swertiamarin,8)、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5,8-trihydroxy-3-methoxyxanthone,9)、8-O-β-D-吡喃葡萄糖-1-羟基-2,3,5-三甲基(口山)酮(8-O-β-D-glucopyranosyl-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10)、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8-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hydroxy-2,3,5-methoxyxant-hone,11)、异牡荆素(isovitexin,1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3) 、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5),其中化合物1~4,7~11,13是首次从丽江獐牙菜中分离得到.在体外利用HepG 2.2.15细胞系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其中化合物1,2,6,7,9和12具有明显的抑制HBV DNV的复制活性,其IC50值为0.05~ 1.46 mmol·L-1.

  • 狭苞橐吾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树立;张香美;刘玉衡;郝秋娟;李娜;张瑞平

    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根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8α-hydroxy-6β-methoxy-1-oxoeremophila-7(11),9(10)-diene-12,8-olide(1),蜂斗菜素(2),咖啡酸(3),正二十七烷醇(4),β-谷甾醇(5)和β-胡萝卜苷(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独蒜兰中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韩少伟;王超;崔保松;李帅

    应用反相硅胶ODS、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中药山慈菇来源之一——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干燥假鳞茎中分离得到10个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合物和1个苄醇糖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loroglossin(1),grammatophylloside A (2),cronupapine(3),(-)-(2R,3S)-1-[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4-甲基-2-异丁基酒石酸酯(4),vandaterosideⅡ(5),grammatophylloside B(6),(-)-(S)-1,4-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丙基苹果酸酯(7),gymnoside Ⅰ(8),militarine (9),dactylorhin A(10),天麻苷(11).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独蒜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用于妇科血瘀证痛经的四物汤类方——桃红四物汤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立;段金廒;宿树兰;刘培;唐于平;钱大玮

    该文对四物汤类方——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血瘀证的临床应用概况、药理实验、物质基础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行归纳,并对该方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讨,为方剂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 泽泻化学物质基础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汪春飞;成旭东;顾俊菲;袁嘉瑞;赵冰洁;章丽;陈娟;封亮;贾晓斌

    在中医药传统使用中,泽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随着临床应用中毒性报道日益增加,而其肾毒性逐渐得到关注.该文系统回顾了化学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化学成分和可能的毒性成分;以网络毒理学研究为基础,叙述了泽泻毒性作用.基于泽泻肾毒性研究的争议,剖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认为泽泻肾毒性可能与药材的毒性物质基础组分导致的毒理网络调控差异、采用的样品炮制工艺存在差别、代谢功能强弱导致的成分蓄积、实验的剂量与时间长短及其复方配伍等因素有关.该文为提高泽泻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科学合理使用泽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 天然抗抑郁药物与细胞色素P450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张璐;王飞虎;陈赛贞;潘建春

    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抗抑郁药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而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抑郁药物也变得愈加重要.其主要包括多酚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体内参与药物氧化代谢的一类酶,可引起药物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从而使药效发生变化.故明确天然抗抑郁药物在人体内对CYP450的影响作用对临床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 重楼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其化学物质基础

    作者:王跃虎;牛红梅;张兆云;胡向阳;李恒

    该文综述了延龄草科重楼属植物的传统利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重楼属包括40个种及变种,作为药用植物使用的有18个,这些药用植物在传统利用上有相似性.目前已对14个种及变种重楼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报道了207个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121个.甾体皂苷是重楼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很好地解释了其在治疗癌症、疔、疮、出血、胃炎等疾病上的利用.由于它们在药用功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相似性,重楼属植物在资源相互替代上具有可行性.在重楼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生物学特性、毒理学等方面,还值得深入研究.

  • 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田丽莉;朱国福

    斑马鱼模型作为一个整体的动物模型,其体积小、高通量、费用低、周期短,且实验结果可靠,在药物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中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在活性筛选、毒理、代谢研究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概况,以期能为中药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雷公藤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赵瑜君;张萌;刘雨佳;苏平;童宇茹;胡添源;陈忻;高伟;黄璐琦

    研究根据雷公藤悬浮细胞转录组数据库设计引物,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基因TwAACT进行全长cDNA(GeneBank:KP297934)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克隆得到TwAACT cDNA全长为1 704 bp,编码40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10,相对分子质量为41.20 kDa,在线预测表明TwAACT具有2个催化活性位点.雷公藤悬浮细胞经茉莉酸甲酯(MeJA)外源诱导后,通过荧光定量PCR表明,TwAACT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在24h达到高.研究首次克隆得到雷公藤AACT基因,为进一步阐述雷公藤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 铁皮石斛2种采收方式的比较

    作者:王洋;诸燕;斯金平;刘京晶;朱玉球;刘秀娟

    为了规范铁皮石斛采收方式,提高药材质量与产量,通过田间试验、多糖与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比较保留母条与全采2种采收方式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方式显著地影响铁皮石斛生长,保留母条能显著地促进铁皮石斛萌蘖数和茎长、茎节数、茎节间距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茎鲜重、叶鲜重、总鲜重、茎干重,对茎粗、茎中多糖含量没有促进作用.铁皮石斛采收过程中,适度保留部分母条,有利于促进新芽萌动与生长,提高铁皮石斛药材的产量,并可通过调整栽培密度与光照保证多糖含量.

  •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黄勇;张月云;赵成坚;徐永莉;谷颖乐;黄文琦;林葵;李力

    中药材的准确鉴别是中药材研究、生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一步.DNA条形码技术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序列作为标记,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研究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测序,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中药材蛇类(6科15属19种共109个样品)鉴别的可行性,采用邻接法构建该类群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片段的G+C平均量为43.9%,低于A+T平均量(56.1%).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白唇竹叶青、乌梢蛇和赤练蛇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均大于2%.通过构建系统发育关系后进一步分析发现,白唇竹叶青一样品鉴别有误.乌梢蛇中的某些样品也可能存在鉴别有误,即原本是灰鼠蛇的可能被错误鉴定为乌梢蛇.造成赤练蛇种内遗传距离差异大的因素需进一步分析.DNA条形码用于常见中药材蛇类种间的鉴别是可行的,极大程度地弥补统形态学分类方法的缺陷,值得加大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 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新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余淑琳;黄璐琦;袁媛;齐琳洁;刘大会

    为挖掘红腺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红腺忍冬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4个新基因LHPAL4,LHHCT1,LHHCT2,LHHCT3,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红腺忍冬LHPALA与LHPAL1关系密切;LHHC T1,LHHCT3,LHHQT2关系密切,LHHCT2单独聚为一类.通过Real-time PCR检测4个新基因在红腺忍冬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情况,发现LHPAL4,LHHCT1,LHHCT3在败花中表达量高,LHHCT2在叶中的表达量高,为揭示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机制提供依据,也为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学提供元件.

  • 丹参水提液对萝卜种子种苗化感效应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牛敏;刘红燕;李佳;张永清

    为了确定丹参水浸液指纹图谱所代表的特征峰与其对萝卜种子种苗化感效应的的相关性,该文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构建了丹参水浸液对萝卜种子种苗化感效应与水浸液指纹图谱的“谱效关系”.分析发现丹参水浸液15个共有峰对萝卜种子种苗化感作用贡献率较高.这一研究模式为中药化感成分筛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基于等温滴定量热法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联合用药相容性研究

    作者:刘红宇;马丽娜;张萍;冯雪;肖小河;刘绍贵;张雅铭

    为了能快速、灵敏、较全面反映中西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该文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为模式药,考察其分别与盐酸肾上腺素和5%葡萄糖注射液的相容性,以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G)、焓变(△H)、熵变(△S)判断溶合反应类型,通过对比不同注射剂混合前后化学指纹图谱特征信息对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盐酸肾上腺素滴定过程中测得|△H|> T|△S|,为焓驱动反应,且释放热量较大,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化学反应为主,内在物质发生改变.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5%葡萄糖溶液溶合时|H|<T |△S|,为熵驱动反应,且反应活性谱显示放热较少,提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物理反应为主,活性成分仅被溶解稀释,未发生质变.ITC法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联合用药相互作用表征的研究,亦可用作其他中药注射剂临床联合用药相容性评价.

  • 金天格胶囊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俞雷钧;闻君侠;宋红浦;刘宏

    探讨金天格胶囊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69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金天格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进行访视并在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s、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发现,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椎体高度、Cobb's角、骨密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椎体高度、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恢复更为明显(P<0.05).基于以上结果可知金天格胶囊适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的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娜梅;崔琳;马春芬;王慧霞

    霉菌性阴道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研究通过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笔者将2012年12月-2014年7月本院就诊的8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苦参凝胶阴道上药,每晚1次,每次1支,7d为1个疗程,连用14 d,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每次150 mg,每3天1次,共4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治愈率、复发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7%,90.7%,2.6%;83.3%,71.4%,2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白带减少、外阴瘙痒消失、外阴阴道疼痛消失及黏膜充血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使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可提高药物抗真菌活性,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体外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邵军;陈伟康;郑东昆;马双成;罗跃华

    应用体外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研究喜炎平注射液中主要有效成分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DHA)的体外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将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与加入NADPH的大鼠肝微粒体共同孵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其剩余浓度,考察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的肝微粒体代谢速率,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E)对孵育体系中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在加入辅酶的大鼠肝微粒体中,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代谢速率较快,其半衰期(t1/2)和肝微粒体中清除率(CL)分别为(19.7±0.5) min和(35.1 ±0.8)mL·min-1·g-1.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文献信息共鉴定孵育体系中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的9个代谢产物,主要为羟基化产物和脱氢产物.鉴定结果为筛选出活性更好的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的血浆药动学和尿排泄特征的变化

    作者:霍慧灵;李汉成;卫平;宋帅;罗佳波

    采用UPLC-MS/MS测定大鼠灌服麻黄、麻黄-石膏水煎液后血浆和尿液中5种麻黄类生物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探讨麻黄-石膏配伍对主要药效成分体内血浆药动学和尿排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配伍石膏后5种生物碱的药动学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表现为达峰时间缩短,吸收速度加快,但吸收程度与表观分布容积减少,可能与尿排量的增加有关.此外,石膏的加入有针对性地提高伪麻黄碱的达峰浓度、延长甲基麻黄碱的体内滞留时间来实现麻黄平喘作用的“增效”,而对去甲基麻黄碱和麻黄碱则起“减毒”作用,由此验证了麻黄-石膏合用时“相反之中寓相辅”配伍原则的科学性,同时可为方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与实践提供参考.

  • 基于中医药古籍的何首乌安全性及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海波;杜晓曦;郭晓昕;任经天;杨乐;逄瑜

    中药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rt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记载首见于唐代,历代本草文献对何首乌的基原、功效、毒性、炮制、使用禁忌等多有论述.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使用更为广泛,涉及何首乌肝损伤的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加,何首乌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该文对历代本草中记载的何首乌毒性及用药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在安全性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种植、炮制方法等对何首乌的成分和毒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 基于谱学技术鉴别4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

    作者:吕丽娟;郭永辉;赵雅婵;赵冬冬;李旻辉

    为探讨谱学技术在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鉴别中的应用,分别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对4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进行研究,并对得到的特征图谱进行系统分析.在近红外一维图谱4 250~4 400,5 650~5 800cm-1四者存在一定差异,在二阶导数图谱4 100~4400,4 401 ~4 900,5 400 ~5 800 cm-1四者呈现显著差异;并且四者的DSC曲线具有明显不同的拓扑图形、特征峰及峰顶温度.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2种谱学技术可实现4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的高效、准确鉴别,为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 3种地格达类蒙药材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的初步比较研究

    作者:吕颖;张海涛;王艳芳;朱虹;龙平;王振旺;张娜;张春红

    肋柱花、扁蕾和尖叶假龙胆分别为龙胆科肋柱花属、扁蕾属和假龙胆属植物,三者均可作为地格达类蒙药广泛用于肝胆等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内蒙古地区3种蒙药材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文中所采用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和水(B)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7 nm.结果显示3种蒙药中均含有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其含量与植物种类和产地关系密切.不同产地肋柱花中獐牙菜苦苷质量分数为1.73%~2.72%,当药黄素质量分数为0.43%~0.96%;阿拉善左旗产扁蕾中獐牙菜苦苷的质量分数为0.38%;其他产地扁蕾及尖叶假龙胆中獐牙菜苦苷和当药黄素均为定性检出.因此,从肋柱花等3种蒙药中獐牙菜苦苷、当药黄素的初步测定结果分析,三者化学成分因种类和产地不同而差异较大,临床用药需按疾病种类不同仔细斟酌,不宜盲目混用.

  • 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简析

    作者:张春红;满达;邬国栋;李振华;赵冬冬;刘勇;李旻辉

    蒙药资源是蒙医事业发展的源头和保证,特色蒙药资源是蒙药资源中更具地域性、优质、具有鲜明民族用药特色的蒙药资源,在蒙医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需求量激增等原因,许多特色蒙药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特色蒙药资源种类、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简析,旨在为蒙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 内蒙古地区蒙药肋柱花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作者:李振华;张艾华;云晓花;张春红;朱寿东;邹德志;毕雅琼;李旻辉

    蒙药肋柱花为蒙医常用要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肋柱花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大信息熵模型分析肋柱花适宜性分布.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9以上,表明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肋柱花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2月月平均气温等13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包括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正蓝旗等地,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肋柱花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肋柱花野生抚育,引种栽培的选址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华北蓝盆花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国英;赵子龙;薛培凤;马飞祥;张冬艳;王娜娜;李旻辉

    从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liensis的干燥花序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八烷醇(1),正十八烷酸(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芹菜素(5),木犀草素(6),胡萝卜苷(7),山柰酚-3-O-β-D-6-O-(对羟基桂皮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β-D-3,6-二-O-(对羟基桂皮酰)-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芹菜素-7-O-芦丁糖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甲酯(15),马钱素(16),腺苷(17),木犀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苷(18),獐牙菜苷(19),sylvestrosides Ⅰ(20),sylvestrosidesⅡ(21),urceolide(22).其中化合物1,2,7~9,12,15,17,18,20 ~ 2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9,11,12,15~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2的13C-NMR数据.

  • 阿拉善地区荒漠肉苁蓉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作者:李振华;王艳芳;伊勒泰;张艾华;任凯;张春红;毕雅琼;李旻辉

    肉苁蓉为特色名贵中蒙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肉苁蓉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大信息熵模型对阿拉善地区肉苁蓉进行适宜性区划研究.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表明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肉苁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植被类型等14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阿拉善右旗中部(包括塔木苏苏木、阿拉腾敖包镇)、阿拉善左旗北部(包括吉兰泰镇、乌力吉苏木、苏红图苏木)以及额济纳旗的东南部(包括古日乃苏木、温图高勒苏木-拐子湖、巴音宝格德苏木以及绿城遗址附近区域),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肉苁蓉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肉苁蓉人工引种栽培选址工作和区域发展名贵中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 蒙成药中“地格达”类原料药材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研究

    作者:崔占虎;黄显章;龙平;张乐;赵冬冬;王颖莉;李旻辉

    该文选择8种含有地格达类蒙药原料药材的蒙成药为对象,首先对基原植物肋柱花和苦地丁样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总DNA,使用sb A-trnH片段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下载的8种蒙成药中其他原料药材sb A-trnH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同时对8种蒙成药进行总DNA的提取,并使用DNA纯化试剂盒进行纯化,通过PCR反应对叶绿体rbcL序列进行扩增,再分别选择肋柱花和苦地丁鉴别引物进行扩增,并将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校正、比对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地格达-4汤、地格达-8散、地格达-4散中均含有原料药材肋柱花,苦地丁特异鉴别引物扩增分析可以鉴定出利胆八味散、伊赫哈日-12和阿嘎日-35中含有苦地丁.该研究结果说明,位点特异PCR方法用于鉴定蒙成药中原料药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