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

    作者:周鹏;何昱;杨洁红;张宇燕;周惠芬;赵涛;付巍;万海同

    为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保护机制.该实验采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Ⅷ因子鉴定,建立缺氧4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注射液(25,50,100 mL·L-1)作用于rBMECs,生化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MMP-9,ICAM-1,P53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氧使原代培养的rBMECs受到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50,100 mL·L-1)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增强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明显下调MMP-9,ICAM-1,P53 mRNA的表达,丹红注射液100 mL·L-1能够保护细胞正常的形态、显微结构、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从结果中可以得出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rBMECs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 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

    作者:汪天明;严园园;施高翔;夏丹;邵菁;汪长中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EAHD)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方法:以0,78,312,1 250 mg·L-1 EAHD干预白念珠菌6h,采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分别观察白念珠菌菌丝形态;固体培养基上观测菌落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HWP1,ALS3,UME6,SUN41,CSH1,CaPDE2的表达量.结果:312,1 250 mg·L-1EAHD可显著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及菌落的形态;qRT-PCR检测显示1 250 mg·L-1EAHD使HWP1,ALS3,UME6,CSH1表达分别下调4.13,3.64,2.46,2.75倍,SUN41表达上调7.26倍,CaPDE2表达无变化.结论:EAHD可能通过抑制HWP1,ALS3,UME6,CSH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的形成.

  • 银杏叶提取物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及Survivin,TIP30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牛坡;赵新霞;燕飞;周雍明;简鹏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分析EGB对Survivin和TIP30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EGB处理体外培养的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Survivin,TIP3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EGB对ACC-2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量效关系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8 mg·L-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EGB能使ACC-2细胞Go/G1期逐渐增加,G2/M期和S期逐渐减少,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ACC-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RT-PCR与Western杂交结果一致表明随着EGB浓度的升高,Survivin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TIP30基因表达则显著提高(P<0.01).因此,EGB能有效抑制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并促进TIP30的表达,诱导ACC-2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该研究为中药成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 吴茱萸致小鼠肝毒性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廖文强;李波;李莉;赵军宁

    目的:研究吴茱萸提取物致小鼠肝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KM小鼠随机分为3组,连续灌胃给予吴茱萸提取物15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Erk1/2,CDK8,CK1e,Stat3,Src蛋白表达量.结果:吴茱萸提取物导致Erk1/2,CDK8,CK1e表达量上调(P<0.01),Stat3,Src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吴茱萸致肝毒性分子机制可能与Erk1/2,CDK8,CK1e,Stat3和Src信号分子相关.

  • 基于药效团技术与专利检索的降脂中药发现研究

    作者:霍晓乾;贺昱甦;乔连生;孙志一;张燕玲

    抑制HMG-CoA还原酶的他汀类药物与激动PPAR-α的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相较于单纯应用能产生更好的降脂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中药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治疗高血脂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为药物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利用药效团技术搜索中药化学成分,追溯其来源中药,确定潜在的具有PPAR-α激动活性的常用中药.由于现有中医经典中未涉及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用药方案以供参考,为确保所选中药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选择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中已有临床验证的能与他汀类药物联合降脂之中药,并据此分析药效团命中结果中的相应药物,终获得能作用于PPAR-α且能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常用中药.其中,药效团模型以PPAR-α的8个配体-受体结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DS程序中的Receptor-Ligand Pharmacophore Generation模块建立,并以Screen Library模块进行优化,获得优子药效团.优子药效团模型由2个氢键受体、3个疏水基团以及19个排除体积组成,辨识有效性指数N值2.82、综合评价指数CAI值1.84.采用该模型对TCMD数据库进行筛选,命中5 235种化学成分、1 193种来源天然动植物,后确定常用中药62味.专利检索得到38味常用中药,与虚拟筛选结果进行比对,终获得7味中药.

  • 金丝桃苷对大鼠离体大脑中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

    作者:韩军;宣佳利;胡浩然;陈志武

    研究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对大鼠离体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采用动脉加压灌注法测定脑血管舒缩功能和细胞膜电位记录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膜静息电位,观察Hyp(1×10-6~1×10-4 mol·L-1)对U46619(1×10-mol·L-1)预收缩大鼠MCA的作用.结果发现,累加浓度的Hyp可诱导U46619预收缩大鼠离体MCA产生明显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静息电位超极化反应,其大舒张率为(73.2±6.1)%,大超极化幅度为(-13.2±2.2)mV.去除血管内皮细胞后,Hyp仍有一定的舒张反应和超极化作用,但其作用明显减弱,与血管内皮完整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合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3×10-5 mol·L-1)和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抑制剂Indo(1×10-5 mol·L-1)后,Hyp仍可介导大鼠MCA产生显著的舒张反应和超极化作用;1×10-3 mol·L-1 Ca2+激活性钾通道(KCa)阻断剂TEA或1×10-4 mol·L-1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PPG可明显减弱Hyp诱导大鼠MCA产生的非NO非PGI2样舒张作用和超极化反应;外源性硫化氢(H2S)的供体NaHS(1 ×10-5~1×10-3 mol·L-1)或H2S合酶(CSE)底物L-Cys(1×10-5~1×10-3mol·L-1)可介导大鼠MCA产生一定的舒张作用和超极化反应.结果表明,Hyp可诱导大鼠MCA产生内皮依赖性和较弱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和超极化作用,其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可能与Hyp促使MCA内皮细胞生成内源性H2S增多,继而激活KCa,使KCa通道开放,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进而阻滞Ca2+内流,从而产生舒张血管作用有关.

  • 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舒明春;万海同;周惠芬;杨洁红;赵涛;付巍;何昱

    为探讨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每组10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比,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含量、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表明谷红注射液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缩小大鼠手术后的脑梗死体积,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血清中t-PA的含量,降低PAI含量,降低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含量.说明谷红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益母草提取物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调控作用

    作者:闫曼;安雅婷;李舰;吴智珍;王涛

    该研究采用灌胃给予SD大鼠氧嗪酸钾(300 mg·kg-1·d-1)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并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益母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d-1),给予氧嗪酸钾1h后给药,连续给药7d.分别测定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e),尿中尿酸(uric acid,UA)及肾脏中相关转运体的表达水平,研究益母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肾功能的影响及肾脏相关转运体的mRNA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益母草提取物可以显著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肌酐的水平,升高尿尿酸水平;同时,益母草提取物可以显著性下调肾脏尿酸盐转运体(urate transporter 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cose transporter 9,GLUT9)mRNA的表达,上调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 cation transportanter,OCT),肉毒碱转运体(carnitine transporter,OCTN)mRNA的表达,具有促进肾脏尿酸排泄的作用.

  • 巴西莓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屈胜胜;张建军;李艳霞;郑媛;朱映黎;王林元

    目的:研究巴西莓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巴西莓高、中、低剂量组(1.6,0.8,0.4 g·kg-1),除空白组给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用56%白酒(二锅头)灌胃,用量为第1周8 mL·kg-1,以后每周增加0.1 mL(直至增加为15 mL·kg-1),连续灌胃8周,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巴西莓冻干粉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细胞膜通透性,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炎性因子变化、肝细胞病理改变等影响.结果:巴西莓可以降低血清ALT,AST(P <0.05),升高肝脏GSH,SOD(P <0.05)水平,降低肝脏MDA,TG含量(P<0.05),降低血清TNF-α,IL-6(P <0.05)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表明模型组肝脏以脂肪变性为主,部分肝脏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阳性药及巴西莓各剂量对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结论:巴西莓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等炎性因子有关.

  • 中药豨莶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瑞;师彦平;王庆忠;曹慧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中药豨莶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甲氧基槲皮素(1),3,3',4'-三甲氧基槲皮素(2),3,3'-二甲氧基槲皮素(3),7,3',4'-三甲氧基木犀草素(4),乌苏酸(5),2β,19α-二羟基乌苏酸(6),2β-羟基乌苏酸(7),豆甾醇-7-酮(8),3β-羟基-5α,8α-过氧-6,22-麦角甾二烯(9),β-谷甾醇(10),3,3'-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木脂素(11),乙酸橙酰胺(12),3-(对甲氧基-间羟基苯基)-N-(2'-对羟基苯乙基)-2E-丙烯酰胺(13),对羟基苯甲醛(14),间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醛(15),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6),丙二酸单乙酯(17),对羟基肉桂酸(18).其中,化合物1~9,11~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青蒿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祎武;倪付勇;宋亚玲;王生阳;黄文哲;王振中;萧伟

    目的:研究青蒿Artemisia annua L.干燥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色谱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等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O-咖啡酰基奎宁酸(1)、1,3-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2)、4,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3)、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4)、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5)、3,4-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6)、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7)、3,6'-二阿魏酰蔗糖(8)5'-β-D-glucopyranosyloxyjasmonic acid(9)、东莨菪内酯(10)、滨蒿内酯(11)、4-O-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6-methoxyacetophenone (12)、chrysosplenol D(13)、紫花牡荆素(14)和猫眼草黄素(15).结论:化合物2,6,8,9为首次从蒿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5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桑叶中生物碱类与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分析评价

    作者:张丽丽;白永亮;宿树兰;欧阳臻;刘利;郭盛;钱大玮;段金廒

    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11个品种88个桑叶样品中生物碱类、黄酮类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进行分析评价,以期探讨桑叶的适宜采收期及桑叶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桑叶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桑叶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物候期的顺延,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呈总体下降趋势,10月份后大幅下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小,10月份之后亦呈下降趋势.广东桑中黄酮类成分远高于生物碱类成分,而鸡桑则相反;华桑和蒙桑中生物碱类成分在7-8月间迅速下降;白桑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综合分析,药用桑叶的适宜采收期在9月底10月初.研究结果为桑叶的合理采收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作者:王娅杰;李琦;李玉洁;杨庆;陈颖;翁小刚;阚晓溪;陈熹;朱晓新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目前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具有低毒高效和多阶段性作用的特点,其优势已在逆转肿瘤MDR的研究中逐步受到重视.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中具有逆转肿瘤MDR的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中药在逆转肿瘤MDR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及并对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人参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珊珊;金银萍;姚春林;王英平

    人参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人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如皂苷、多肽、挥发油和多糖等.其中,皂苷一直被认为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糖对人参药用价值的发挥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发现,人参多糖有复杂的结构特征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抗辐射等.人参多糖的结构特征与其活性的正常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研究对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总结与综述,为人参多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人参 多糖 结构 活性
  • 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作者:毛晓东;程卓安;郑建普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血压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特征,而VSMC表型转化是VSMC增殖和迁移的基础,因此研究糖尿病中VSMC表型调节及机制,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拟介绍VSMC表型转化机制及糖尿病中VSMC表型的改变,并综述中药复方及单体干预VSMC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

  • 南北葶苈子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周喜丹;唐力英;周国洪;寇真真;王婷;王祝举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中医理论认为其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痰涎壅滞、咳喘痰多、喘息不得卧及水肿、悬饮、小便不利等,临床应用较广泛,该文从本草考证、品种鉴别、炮制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分析、毒性等方面就南葶苈子与北葶苈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口腔崩解片及在中药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秦冬;陈旭东;封亮;顾俊菲;袁嘉瑞;贾晓斌

    口腔崩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ODT)是一种在口腔内能迅速崩解起效的新型固体制剂,具有服用方便、适用人群广、起效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已成为近几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剂型.目前该剂型已在化学药物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成药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为中药新剂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加快了我国传统中药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加速中药现代化的实现.该剂型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口感、崩解时限等体外评定方法是中药口腔崩解片产业化、规范化中的关键因素.因此,该文综合介绍了口腔崩解片的特点、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新型质量评价技术,同时结合众多应用实例阐述口腔崩解片在中药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不同条件下连作杭白菊内生菌群的T-RFLP分析

    作者:彭三妹;王博林;徐建中;丁志山;袁小凤

    通过研究轮作以及有机肥处理对连作杭白菊各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和优势菌属的影响,揭示轮作和有机肥在缓解杭白菊连作障碍中的作用,筛选能够增强连作白菊抗病能力的有益内生菌.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连作处理、轮作处理、连作后施自制蚕沙发酵有机肥处理以及连作后施市售菌肥处理,通过基于16S rDNA的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分析这些处理对杭白菊各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及优势菌属的影响.结果显示,HaeⅢ内切酶能产生更多的TRFs数,比HinfI酶更适合用来分析杭白菊内生菌多样性.有机肥和菌肥处理组的内生菌Simpson指数与轮作组相近,均高于连作,说明土壤外源微生物的添加导致植物内生菌多样性提高.实验共筛选出18种优势菌属,包括3种厚壁菌、4种放线菌和11种变形菌,其中节杆菌属、链霉菌属、黄杆菌属和分支杆菌属等优势菌属均在轮作组和菌肥组中检测到,而连作组中缺乏,说明添加外源微生物与轮作处理对杭白菊的内生菌群的影响基本类似,同时也说明这些菌的增加可能会通过影响连作白术的生长来缓解连作障碍.此外,比较不同器官中的内生菌的多样性及优势菌数量发现,根中高,茎次之,叶中少,这与内生菌侵入植株方式有关.总之,连作导致杭白菊内生细菌多样性降低,而轮作和菌肥处理后均能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水平从而使连作杭白菊内生细菌多样性提高,终达到缓解白菊连作障碍的目的.

  • 栽培年限对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肖春萍;杨利民;马锋敏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土壤培养法,对3个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变化进行研究,为阐明人参连作障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人参栽培年限增加对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的积累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与新林地土壤(R0)相比,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纤维素分解作用和硝化作用均被显著抑制(P<0.05),且随人参栽培年限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三年生人参根际土壤(R3)微生物的活性低,R3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比R0显著降低56.31%,纤维素分解作用比R0显著降低86.71%,硝化作用比R0显著降低90.53%.与R0相比,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被显著促进,且随栽培年限增加有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R1,R2,R3的氨化作用强度分别比R0显著增加32.43%,80.54%,66.64%.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与R0相比均呈显著减少趋势,且随人参栽培年限增加,各栽培年限土壤的SMB-C差异显著,但SMB-N的变化不明显.R3的微生物量低,其SMB-C比R0显著降低77.30%,SMB-N比R0显著降低69.36%.人参根系分泌物积累所导致的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与活性变化及根际土壤微生态失衡是人参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

  • 基于转录组的新疆紫草E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谢腾;王升;黄蕾;王雪;康利平;郭兰萍

    从新疆紫草转录组分离出27个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平均大小为1 010 bp,每个基因平均编码了212个氨基酸.以紫草ERF基因gi261363612为参考,对27AeERFS从基因结构、表达量、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信号肽、高级结构和保守域的预测和分析等方面做了研究,并对新疆紫草ERF家族做了系统进化分析,认为合适的建树方法为大似然法.结果显示,该家族存在3个保守域,高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聚为CBF/DREB,ERF 2个亚族.

  • ge15菌株的鉴定及其对人参病害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敏;丁万隆;高原;李勇

    根据以前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以及研究开展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形态学观察结果,将从人参根中分离到细菌ge15菌株鉴定为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对峙培养发现,ge15菌株对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和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pon destructans的抑菌效果明显,抑菌带宽分别为13.3,24.0,12.0 mm.试验结果表明,经ge15菌株处理的人参出苗率和存苗率与多菌灵相当,均显著高于对照.考虑到生防菌田间施用时无毒、无污染等优点,该菌株在人参病害防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重庆地形对黄连中总生物碱的影响

    作者:柳鑫;黄河;杨艳芳;吴和珍

    通过研究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重庆黄连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选取重庆黄连种植佳区域提供科学依据.在对重庆黄连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条件下黄连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黄连总生物碱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基于地形因子的黄连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黄连总生物碱含量影响较大.重庆黄连种植区域内海拔较低,阴坡、坡度大的地区,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较高;重庆南部地区黄连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重庆中南部地区的地形条件适宜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积累.

  • 效应面法优化九味熄风颗粒一步制粒工艺

    作者:王秀海;杨绪芳;范业文;张艳军;徐忠坤;杨林勇;王振中;萧伟

    该研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以颗粒合格率为指标,对影响九味熄风颗粒一步制粒的6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复合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以颗粒合格率、休止角为指标优化实验结果,确定九味熄风颗粒佳一步制粒工艺条件实际工艺为:进样速度29 r·min-1,进风温度90℃,进风频率34Hz.优化方案制得的颗粒与效应面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优选的生产工艺符合生产要求.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昆仑雪菊色素的工艺研究

    作者:徐璐;汪涛;郭巧生;李维林

    以昆仑雪菊干燥头状花序为试验材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昆仑雪菊色素的条件,分别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及溶剂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昆仑雪菊色素以黄酮类成分为主,色素提取液在紫外-可见光区大吸收波长为380 nm.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60 min、液料比32.05∶1 mL·g-1、溶剂浓度为72.25%的乙醇,在此条件下昆仑雪菊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为0.93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方程拟合良好,适于对昆仑雪菊色素提取工艺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 黄芩苷乙基纤维素微球鼻腔给药系统的制备研究

    作者:钱余义;张刘红;郭立玮;朱华旭;付廷明

    该研究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了黄芩苷乙基纤维素鼻用微球.所得微球圆整度好,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为(33.31 ±0.045)%,(63.34±0.11)%,微球平均粒径37.08 μm.XRD结果表明黄芩苷在微球中以结晶状态存在但结晶度较原料药有所降低.DSC结果证实药物被包裹于载体内部,而不同于简单的物理混合物.粉末流动性测试显示微球特别流动能为3.57 mJ·g-1;在正应力为15 kPa时,空气以2mm·s-1的速度通过微球粉末时气压降值为0.222 kPa.体外释放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黄芩苷原料药7h累积释放接近90%,而黄芩苷微球只达75%,表明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对前7h释放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黄芩苷原料药释放符合一级模型(R2=0.9904),微球释放符合Riger-Peppas模型(R2 =0.961 2).离体兔鼻黏膜渗透实验显示微球在7h时单位面积累计释放量是黄芩苷原料药的1.56倍,为下一步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 阿魏酸的微针透皮给药研究

    作者:杨冰;杜守颖;白洁;尚可心;陆洋;李鹏跃

    探索微针阵列作用下阿魏酸的透皮给药规律及对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体外模型,考察微针的长度、刺入力、滞留时间对阿魏酸透皮给药的影响规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大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腹部脱毛微针处理后给药,二甲苯致炎,鼠皮中伊文思蓝含量采用全自动酶标仪590 nm波长处比色,测吸光度.微针阵列预处理与被动扩散比较显著增加阿魏酸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并提高其经皮渗透速率(P<0.01),药物的累积渗透量随着微针处理皮肤的刺人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微针在皮肤中滞留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不同长度微针对阿魏酸透皮均有促进作用,但不随着针长的增加而增加.微针作用后,阿魏酸对大鼠皮肤伊文思蓝含量的降低显著强于阿魏酸单独作用组.阿魏酸微针经皮给药,透皮速率显著提高,并且微针长度、所受力、在皮肤中滞留时间对阿魏酸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 活血止痛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研究

    作者:于娟;杜茂波;刘淑芝;宋立华;沈硕;刘道芳

    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实验,以半透膜和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HPLC测定接受液[PEG400-95%乙醇-水(1∶3∶6)]中丹皮酚的含量,考察活血止痛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规律.结果显示,活血止痛凝胶中丹皮酚的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1/(1-Q)]=-0.790 5lnt-1.701 2(r =0.980 9),在8h内丹皮酚的累积释放率为85.18%,释放速率为2.827μ g· cm-2·h-1;丹皮酚的累积经皮渗透率以零级模型拟合好,拟合方程为Q(t)=1.757 9t +0.721 3(r=0.999 1),给药8h后丹皮酚的累积经皮渗透率为54.85%,渗透速率为1.820 μg·cm-2·h-1.研究结果表明,活血止痛凝胶具有良好的释放透皮性能.

  • UPLC用于热毒宁注射液中11种成分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吴莎;王雪;吴亚男;刘启安;吴建雄;毕宇安;王振中;萧伟

    该文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山栀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和断氧化马钱子苷共11种有效成分含量,并建立热毒宁注射液UPLC指纹图谱,用于热毒宁注射液质量控制.该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s色谱柱(3.0 mm×100 mm,1.8μm),预柱为Agilent UPLC Guard ZORBAX SB-C18(3.0 mm x5 m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 μL,柱温30℃,检测波长324,238 nm用于含量测定,225 nm用于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山栀苷,京尼平苷酸,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和断氧化马钱子苷11个被测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5%,100.2%,103.3%,102.8%,101.3%,102.8%,97.36%,99.62%,98.16%,102.8%,99.27%.对45批热毒宁注射液进行UPLC指纹图谱研究,以其中的30批生成对照指纹图谱,计算余下15批热毒宁注射液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相似度值均大于0.99.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热毒宁注射液多成分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蒸制和烘制对附子生物碱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昌林;黄志芳;张意涵;刘玉红;刘云华;陈燕;易进海

    研究蒸制和烘制对附子生物碱含量的影响,采用UPLC-MS/MS方法,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时测定附子中13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蒸制过程中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迅速降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先升后降,于40 min时达到高峰,原碱中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快速增加,附子灵、宋果灵、多根乌头碱和去甲猪毛菜碱含量相对稳定或略有降低.烘制过程中生物碱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与蒸制过程有明显差异,双酯型生物碱降解速度比蒸制稍慢,单酯型生物碱、原碱和总生物碱被不同程度破坏,含量显著低于同时间点蒸制附片.该研究揭示了附子蒸制或烘制过程中生物碱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2种炮制方法均能有效去除毒性成分并保留有效成分,工艺简便易行,方法可控,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失真性辨析

    作者:刘萍

    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极其重要的,任何失真性数据都可能影响临床试验结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笔者认为临床试验失真性数据,即包括主观造假的数据,也包括客观形成的不准确数据.笔者通过对临床试验失真性数据的一系列特征表述,探讨了辨识方法,并分析、归纳其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对试验结果的主观干预、研究者GCP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研究者对试验方案的理解与认识误差等.终提出通过加强研究者及相关人员的科研素质教育、加强数据采集过程质量控制等手段来防止临床试验失真性数据产生的对策与建议.

  • 临床观察中事件发生时间类疗效评价指标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静;吴萍

    事件发生时间是临床观察中常见的疗效评价指标,用来衡量干预措施在某方面发挥作用的快慢.这类指标与其他疗效评价指标相比,在研究设计、原始资料填写、数据核查和统计分析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事件发生时间的获得方式有2种,可以由研究者进行临床观察时直接填写,也可以由统计人员在临床观察结束后通过计算得到.填写原始资料和数据核查时,要注意事件发生时间与访视点以及相关联指标的逻辑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时,应注意对未观察到事件发生时间的病例的处理.认清这些不同之处,才能使事件发生时间客观、真实地体现干预措施的作用和效果,才能使临床观察结果科学、客观、可靠.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赵婷;吴萍;李勇;连凤梅;刘萍;乔洁

    随着国内外对于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质量成为药物临床试验的重中之重.如何从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角度加强对临床试验的组织监管和质量控制,是机构的重要职能,也是今后发展的长远目标.笔者以本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历年质量核查的结果为基础,总结了目前新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其可能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加强机构的质量控制,完善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关切实可行的SOP,必将有利于多中心临床试验工作的规范开展.

  • 甘肃宕昌县中药材种植流通情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王思成

    文章对甘肃省宕昌县25个乡镇中药材种植主产区的种植户、加工户和贩运户通过沟通交流、问卷和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调查,梳理了2012-2014年宕昌县中药材种植流通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宕昌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贸易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县域中药资源产业总体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示范.

  •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控策略及关键技术

    作者:赵筱萍;康立源;唐仁茂;李正

    该文聚焦于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问题,通过分析其重大技术需求,提出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策略,进而构建了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控关键技术体系.然后以生脉注射液为例,研究建立了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管控方法.

  • 有关《本草纲目》中北艾产地修订

    作者:黄璐琦;邱玏

    《本草纲目》载北艾产地为汤阴“复道”.查汤阴仅有“伏道”一地,是否“复道”即为“伏道”?作者通过梳理艾叶道地沿革,考证“伏道”地名,同时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地所得资料,得出“复道”一词首次出现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历代沿用,但所指均不甚清楚,至《本草纲目》始出现“汤阴”与“复道”并提.伏道为扁鹊墓地之一,商周时即存在,沿袭至今,未曾变化,汤阴艾因伏道扁鹊墓而得名,可推测李时珍认为“复道”即是“伏道”,北艾产地应为“汤阴伏道”.

  • 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基本程序与关键技术方法

    作者:成功;黄璐琦;薛达元;张小波

    中药传统知识调查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此次普查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基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以及已经开展的相关调查工作,结合中药传统知识调查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思想,该文介绍了中药传统知识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和程序步骤.在调查准备阶段,应该注重中药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在外业调查环节,应该有效找到传统知识持有方,并在事先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的记录;在内业整理阶段,应该尽量满足知识产权的要求,以期终的调查结果能够为建设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做本底.中药资源区划,信息关键人访谈,以及信息的标准化是关键的技术性方法,尤其是在区域一级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知识普查时,采用滚雪球法可以有效地寻找到特定调查区域的医药传统知识持有方.正确的技术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获取中药传统知识,并且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惠益分享目标是必要的,也有助于我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设,推动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