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鹿骨类药材DNA提取方法研究

    作者:赵静雪;陈敏;崔光红;唐仕欢;黄璐琦;何利群;夏瑞雪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高效的鹿骨DNA提取方法,为动物骨类药材真伪鉴别奠定基础.方法:取净制后的梅花鹿骨、马鹿骨、牛骨、狗骨、猪骨样品,经干燥、研磨粉碎后,对脱钙时间(24,48,72h),脱钙温度(4,25,37,56,70℃)及不同提取方法(改良SDS提取法、试剂盒提取法)进行考察,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DNA质量.结果:实验证明,脱钙过程有助于骨细胞的裂解,在较宽泛的脱钙时间及脱钙温度下,均可从骨细胞中获得DNA,但提取量稍有差异.结论:骨粉经0.5mol·L(-1)EDTA脱钙液4℃脱钙24h,加入裂解液后56℃水浴1h,即可从鹿骨(约0.1g)中提取到高质量DNA,用于PCR扩增.

  • 黄檗果皮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昭;夏天睿;陶月红;戴灵超;刘琰璐;张本刚

    目的:通过对黄檗果皮化感作用的研究,探讨其在黄檗野生种群自我更新障碍中的作用,为黄檗野生资源的保护寻求方法和途径.方法:用4℃蒸馏水浸泡(水浸液)及蒸馏水回流提取(水提液)的黄檗果皮提取液培养白菜、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受体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20 g·L-1水浸液及水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00g·L-1时完全抑制小麦的萌发;20 g·L-1水浸液显著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完全抑制白菜根的生长,100 g·L-1水浸液完全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相比于水浸液,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强度都有所减弱.结论: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是多物质作用的结果,部分化感物质对热敏感;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推测黄檗果皮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是致使其种群自我更新困难的因素之一.

  • 氮、磷、钾缺乏对西洋参根分泌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杜静;杨家学;焦晓林;高微微

    目的:研究氮、磷、钾元素缺乏对西洋参根系分泌物中具有自毒作用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以二年生健康西洋参幼苗为试验材料,设计Hoagland全营养液以及分别去除氮、磷、钾元素4个处理进行水培试验,2周后收集不同处理的培养液,用XAD4和XAD7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其中不同极性的根系分泌物.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定不同根系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HPLC测定香草酸、对香豆酸、肉桂酸3种单体酚酸含量.结果:与全营养条件相比,缺氮或缺钾情况下西洋参根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磷的缺乏可导致西洋参根分泌物中总酚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缺乏3种元素之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使香草酸、对香豆酸、肉桂酸在根系分泌物中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氮、磷、钾的缺乏可导致西洋参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生不同变化.

  • 利用红花瞬时表达aFGF-GFP融合基因的研究

    作者:杨晶;郭咏昕;任素平;周婷婷;李海燕;李校堃

    目的:利用红花表达aFGF可以使aFGF的组织创伤修复的活性和红花的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以及跌打损伤等功效累加,直接用于外伤修复.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aFGF与GFP的融合基因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红花中,形成抗性红花愈伤组织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检测.结果:通过PCR分别扩增了aFGF和GFP基因片段,确定出PCR反应体系和佳反应条件,合成了融合基因片段aFGF-CFP,成功构建了植物荧光表达载体pCAMB认1390::35S::aFGF-GFP,用其转化红花,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在蓝色光激发下能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结论:抗性红花愈伤组织中的GFP表达效果良好,初步判断aFCF基因在植物细胞中也已经表达.

  • 肉苁蓉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作者:徐荣;朱维成;陈君;王霞;刘同宁

    目的:明确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花粉活力和寿命以及柱头的可授期,为肉苁蓉种子生产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不同生理测定方法对肉苁蓉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与田间人工授粉结实率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相比较;应用适宜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肉苁蓉的花粉和柱头的活力变化.结果:确定肉苁蓉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佳测定方法分别为MTT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得肉苁蓉开花3 h后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为高水平,此时花粉在柱头的萌发率高达95%以上,活性可保持4~5 d,而低温保存的花粉寿命可保持10 d以上.结论:肉苁蓉花粉与柱头的生理特征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适宜大面积田间栽培.

  • 丹参新的EST-SSR分布规律及分子标记的建立

    作者:王学勇;周晓丽;高伟;崔光红;黄璐琦;刘春生

    目的:建立新近较高覆盖度丹参KST-SSR分子标记,为不同产地来源丹参居群的遗传变异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截止2010年11月Genbank下载的丹参EST序列结合HMPL实验室获取的共计1 408条EST序列,进行处理,获取高质量EST序列;经SSRIT软件搜索、分析EST序列中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及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Websat软件设计EST-SSR引物,经对不同产地丹参样本DNA模板的PCR筛选和条件优化,建立新EST-SSR分子标记.结果:丹参的EST-SSR种类丰富、覆盖度较大,平均每5.8 kb就检出1条SSR.各种类型出现的频率相差很大,主要重复类型为二核苷酸、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SSR总数的63.0%,35.5%,其次为四核苷酸和五核苷酸重复.在重复基元类型中,二核苷酸重复以CT/AG为主,三核苷酸重复以GAA/TCC为主.所优选的36对引物中有29对引物有扩增产物,有效率达80.5%,所选引物对不同产地丹参居群的分子标记出现了多态性.结论:建立的丹参新EST-SSR分子标记具有较高的覆盖度和多态性,可用于不同产地丹参居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关键词: 丹参 EST-SSR 分子标记
  • 黄芩查尔酮合酶基因内含子在转基因烟草中对GUS活性调控的初步研究

    作者:伍翀;黄璐琦;袁媛;张楠;林淑芳

    目的:通过对黄芩查耳酮合酶基因内含子区域分析,初步分析其功能.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克隆黄芩查耳酮合酶内含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顺式作用元件组成;将内含子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1中,转化烟草后观察GUS在各种非生物胁迫下的活性.结果:在查耳酮合酶内含子中预测了7种顺式元件;黑暗及高温条件下,GUS活性先上升(3h),后降低(9h);10%PEG处理条件下,GUS活性上升;ABA及MeJA对GUS的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论:黄芩查尔酮合酶基因内含子可能参与了外界环境对黄芩有效成分的调控.

  • 不同种源高良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作者:杨全;张春荣;陈虎彪;滕希峰;唐晓敏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高良姜的遗传多样性,探求各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高良姜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8个种源地的高良姜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NTSYSpc-2.11F软件计算并分析高良姜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通过筛选得到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20个DNA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04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92.57%;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将8个种源地的高良姜种质分为3类.结论:高良姜种质间存在较高多态性,遗传多样性丰富.

  • 2株内生真菌对菊花抗旱特性的影响

    作者:宋文玲;刘晓珍;蔡信之;孙迪;戴传超

    目的:以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接种内生真菌(葡萄孢属C1菌Botrytis sp.、球毛壳菌G4菌Chaetomium globosum对药用菊花Ch.morifolium抗旱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20%,30%,40%PEG6000胁迫菊花组培苗4 d,测定各处理组菊花生物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模拟干旱胁迫后,接种内生真菌的菊花长势好于对照(未接菌),PEG6000胁迫4 d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菊花总生物量不断减少,接菌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C4组高于C1组;各处理组MDA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各处理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照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接菌组SOD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对照PAL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浓度PEG胁迫后,接菌组MD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PAL活性均始终高于对照.结论:接种内生真菌提高菊花的抗旱能力.

  • 半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作者:杨旻;陈科力

    目的: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全国不同产地和表型的半夏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从80对引物中筛选出14对合适的引物进行半夏不同居群的SRAP分析,用SPSS 16.0软件分析,建立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遗传树系图.结果:14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71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5.8%,35个半夏居群中表型先于产地聚类在一起.结论:SRAP标记适合于半夏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半夏种质资源划分上产地较表型更为重要.

  • 基于地形因子的贵州省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作者:张小波;周涛;郭兰萍;朱寿东;黄璐琦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野生头花蓼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与结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影响较大.贵州省海拔较低、阴坡、坡度较小的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贵州省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条件适宜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积累.

  • 基于"药粮价比"的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商建

    作者:王伽伯;肖小河;黄璐琦;陈士林;王文全;赵润怀;龙兴超;张学儒;肖培根

    目的:探讨建立野生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借鉴国家猪肉供需监测指标"猪粮比"的研究思路,通过构建药材价格和粮食价格比值的指标,反映药材资源供需平衡及变化规律,进而评估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粮食(粳米)这一国家重点调控的基础商品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参照系,扣除非药材市场因素如CPI、通货膨胀率等对药材价格的影响.以冬虫夏草、甘草等野生药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2002-2008年药材月份绝对价格、月药/粮价比、月药/粮价变化环比、年药/粮价变化环比、药粮价变化比差值5种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发现"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可以较好地扣除粮价波动对指标的影响,从而得到修正的药材价格相对变化趋势,并发现以相对长期的时间段如年份为计算单位的预测可靠性相对较好.如藁本的"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近年来持续上升,提示资源供需出现不平衡,资源供给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干预,维护资源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结论:通过"药粮价变化比差值"指标动态监测和评估中药资源供需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作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有益探索和补充.

  • 何首乌水培繁殖及生根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动态变化

    作者:高洁;刘晓辉;袁艺珂

    目的:为何首乌人工繁育和更深一步研究何首乌生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嫩枝为材料,进行2号生根粉(ABT2)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研究水培繁殖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类(ZRs)、脱落酸(ABA)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和结论:50mg·L(-1)ABT2处理何首乌插条,平均生根率到达了94%,10,25 mg·L(-1)ABT2处理插条生根率为75%,88%,而对照只有46%生根.何首乌水培生根过程可分为根诱导期、露白期和伸长期3个阶段.内源激素含量、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插条不定根生长过程密切相关,不定根诱导期需要低含量的内源激素IAA,ZRs,ABA和较高活性的IAAO;不定根形成露白期需要高含量内源激素IAA、较高活性的PPO、低含量的ZRs,ABA和低活性的IAAO;不定根伸长期需要一定含量的IAA,ZRs,ABA和较高活性的PPO,IAAO.生根过程中,50mg·L(-1)ABT2的处理增加了插条内IAA含量和PPO活性,降低了插条内ABA,ZRs含量和IAAO活性.

  • 葛根种质资源的分子地理标识研究

    作者:刘东吉;余智奎;刘春生;王学勇

    目的:利用葛根的ITs,psbK-psbI,trnH-psbA序列信息对不同产地葛根进行分类,为分析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共8个居群24份葛根样品,提取DNA,扩增ITS序列、psbK-psbI及trnH-psbA序列、测序,通过序列比对,根据差异划分基因型或单倍型.结果:ITS1,ITS2序列各有1个单碱基突变,5.8S序列有1个单碱基突变;psbK-psbI序列有2个单碱基突变;trnH-psbA序列有1个单碱基突变,还有1段10个碱基的缺失突变.结论:利用ITS序列将葛根划分成4个基因型,根据psbK-psbI和trnH-psbA序列均将葛根划分成2个单倍型,为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葛根 不同产地 分类
  • 天然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作者:常醉;郭娜;刘彤;周志强;王洋

    目的:探讨天然东北红豆杉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2种物质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提取不同样品中的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利用HPLC对2种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当年生和二年生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在树冠阳面略高于阴面,在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不同组织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含量的依次为:干皮>枝>叶>假种皮,枝中紫杉醇含量约为干皮中的25%,当年生枝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与胸径相关性很弱,而生长时期的变化则引起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产生较大的变化,休眠期显著高于花期和果期.结论: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与人工种植的东北红豆杉相比,枝叶中紫杉醇含量无显著差别,说明通过人工种植和优树的选育来获得高紫杉醇产量的植株是可行的.

  • 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盛玮;张爱民;黄月琴;薛建平;宋运贤;常莉

    目的:分析半夏试管块茎形成过程中总mRNA差异表达的变化规律,为研究半夏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信息.方法: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分离和克隆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的相关基因片段.结果和结论:分离到了15个半夏试管小块茎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6个没有同源序列与之匹配,推测为新的cDNA片断;3个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真核生物启动子,MADS-box蛋白和乙烯信号转导因子有高度同源性.半定量RT-PCR进一步证实它们存在,并在半夏块茎形成不同天数高度特异表达.

  • 头花蓼不同地理居群的叶绿体psbA-trnH和trnL-trnF基因序列与聚类分析

    作者:金艳蕾;周涛;张丽艳;江维克;魏升华

    目的:探讨民族药头花蓼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头花蓼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头花蓼11个居群11个个体样品的叶绿体psbA-trnH,trnL-trnF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结果:头花蓼11个居群的叶绿体psbA-trnH长402 bp,存在6个变异位点.trnL-trnF长875 bp,存在5个变异位点.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表明,头花蓼在贵州至云南的类群存在较大程度变异.结论:贵州西部与云南东部地区的头花蓼有利于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

  • 白花丹参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基因的克隆、分子特征和表达调控分析

    作者:郝岗平;王健美;史仁玖;张显忠

    目的:获得白花丹参参与乙烯和多胺合成的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acireductone dioxygenase,ARD)基因(命名为SmARD)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初步的表达特性研究.方法:利用全长cDNA文库技术,从两年生白花丹参根中获得目的基因SmARD序列.利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ORF Finder寻找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prosite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域.用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白花丹参幼苗根、茎、叶和成花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得到688 bp的SmARD基因全长序列.具有一个59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9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23.27 kDa.使用预测的SmARD蛋白序列在NCBI中进行蛋白保守域分析,发现SmARD与ARD/ARD'家族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表明,SmARD在白花丹参幼苗根、茎、叶和成花等组织中均有转录水平的表达,但是在根部表达强.水分亏缺处理3 d,150 mmol·L-1 NaCl处理1 d,4℃低温处理1 d和100 μmol·L-1 ABA处理1 d均抑制SmARD的表达,100 μmol·L-1茉莉酸甲脂(MJ)和10 μmol·L-1乙烯利(ETH)处理1 d诱导SmARD的表达.结论:首次得到白花丹参的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ARD)基因序列,为其参与白花丹参响应逆境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信号调节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铁皮石斛中11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作者:诸燕;苑鹤;李国栋;何伯伟;张爱莲;斯金平

    目的:全面了解不同种质、采收年龄以及市场销售的石斛类药材中11种金属含量与变异规律,为铁皮石斛药材质量评价与优质药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浙江人工栽培骨干基地一至三年生铁皮石斛11个种质32个样品,购买市场销售的石斛类药材11个样品;经湿法消化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11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铁皮石斛中钾、钙、镁、锰、锌、铬、铜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205.23,766.82,158.25,31.06,4.28,8.28,0.97mg·kg(-1),砷、汞、铅、镉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除1个样品镉元素超过限量指标0.07 mg·kg(-1)外,均在规定限度范围内;种质与生理年龄对金属元素的积累存在显著的影响.结论:铁皮石斛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金属元素,浙江产的铁皮石斛与市场销售的石斛类药材重金属限量指标整体上是安全的;通过品种选育可望增加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含量,降低有害金属元素含量;生理年龄对金属元素的影响与各种元素承担的生理生化作用有关.

  • 罗汉果生长曲线及种子与果实生长相关分析

    作者:万凌云;马小军;赖家业;莫长明;冯世鑫;罗宏

    目的:建立果实生长曲线方程;研究种子与果实的相关性,为罗汉果栽培与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伯林3号为材料,对单果重、纵横径进行函数生长曲线拟合;对发育阶段和成熟后的果实中的种子与果肉重、横径×纵径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生长曲线回归方程经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重、种子数与果肉重相关性不显著,而与横径×纵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生长曲线属于倒数甬数,果实前30 d生长迅速,应着重加强水肥管理;果实正常发育成熟需要达到一定数量饱满的种子,并种子影响果实的体积大小、果形.

  • 连作地黄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作者:张重义;范华敏;杨艳会;李明杰;李娟;许海霞;陈军营;陈新建

    目的:通过构建连作地黄cDNA消减文库,探讨地黄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连作地黄的正反消减文库,通过蓝白斑筛选、PCR的方法鉴定出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连作地黄cDNA消减文库构建成功,正向和反向消减文库均筛选了300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正库、反库分别获得232条、214条特异的EST序列;经NCBI数据库分析,正库、反库中分别有200,195条EST序列的基因具有蛋白功能注释;COG基因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正库、反库中分别有60,61条EST序列具有相应的的基因功能分类,涉及21个代谢途径.结论: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表明,连作对地黄体内的基因表达具有深刻的影响.本研究筛选地黄响应连作的关键基因,为揭示地黄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牛蒡子及其伪品的ITS序列分子鉴定研究

    作者:许亮;窦德强;王冰;杨燕云;康廷国;刘阳楠

    目的:研究牛蒡子与伪品之间的DNA分子鉴别方法.方法:采集全国26个不同产地的牛蒡子药材26份和4种伪品毛头牛蒡、大翅蓟、紫穗槐、水飞蓟10份样品进行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克隆并测序,计算机软件统计分 析.结果:测得了36份样品的ITS序列全长,分别为牛蒡子641 bp,毛头牛蒡为641 bp;大翅蓟为639 bp;水飞蓟为630~631bp;紫穗槐为625~626 bp,在GenBank中注册,获得登记号.牛蒡子样品间的相似度大于99%,牛蒡子与大翅蓟、水飞蓟、紫穗槐间的相似度低于95%,毛头牛蒡与牛蒡子的相似度为98.29%~99.22%.通过以ITS序列重建系统树进行的聚类分析可以将牛蒡子与伪品有效的区分开.结论:根据ITS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分牛蒡子与伪品.

  • 人参栽培土壤中细菌种群ARDRA研究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益昕;丁万隆;李勇

    目的:建立适用于开展人参栽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的ARDRA研究体系.方法: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人参栽培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结构.结果:对人参栽培土壤样品分析发现,ARDRA体系不仅能高效区分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类群,而且还可根据酶切谱带的差异统计出不同微生物类群在土壤总微生物中所占的比重.结论:建立的ARDRA研究体系能够用于人参栽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 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作者:刘大会;郭兰萍;黄璐琦;金航;吴丽华;曾燕;张霁;杨雁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丹参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丹参规范化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水分胁迫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丹参植株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有效成分丹参酮、丹酚酸B和矿质元素积累进行研究.结果:土壤严重干旱和水分过多将严重影响丹参植株生长发育,并也影响其药材产量和品质(外观和内在)的形成.轻度干旱则可显著提高丹参地上及地下的生物量,促进根部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4种丹参酮组分以及丹酚酸B的合成与积累,并也增强植株对磷、钾、钙、镁、锰、锌、铜和铁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结论:丹参苗期田间土壤水分以55%~60%为宜,生产上建议丹参种植实行起垄栽培并做好田间排灌,以保持适当土壤水分含量,提高药材产量和品质.

  •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瑞香素的研究

    作者:邓文娟;周良彬;于荣敏

    目的:利用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对瑞香素(Ⅰ)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对其生物转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其产物的时效曲线图.方法:将瑞香素投入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中,共培养36h后,利用TLC和HPLC进行产物检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HPLC考察共培养时间对转化产物(Ⅱ)、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及分析转化产物降解的原因.结果:瑞香素在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中发生了生物转化反应.分离鉴定出一个产物:瑞香素-8-O-β-D-葡萄糖苷(Ⅱ).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转化生成Ⅱ的佳共培养时间为36h,总摩尔转化率为32.11%.蔗糖-水培养基(仅含有蔗糖和水)可以使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转化产率大幅增加,总摩尔转化率达72.44%.初步推断产物(Ⅱ)的降解与MS培养基中金属离子有关.结论:使用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可大量生物合成天然药材中含量极低的活性化合物--瑞香素-8-O-β-D-葡萄糖苷.

  • 中药分子鉴定方法评述

    作者:王川易;郭宝林;肖培根

    中药基原的准确鉴定是中药安全用药和质量控制的前提所在,作者综述了在中药鉴定中涉及到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基于测序、PCR扩增及杂交等发展起来的分子鉴定技术的原理、特征及其在中药鉴定应用中的优劣进行了介绍,并就分子鉴定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中药资源生态学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周应群;曹海禄;赵润怀;陈士林

    中药资源生态学方法研究近年来虽然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与生态学科的迅猛发展趋势还有较大差距,作者在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及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药资源生态学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 数字地球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刘金欣;刘鑫欣;高路;魏英勤;孟繁蕴;王永炎

    作者简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及其核心"3S"集成技术的应用,随着"3S"为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中药资源的普查、适宜性评价和生产区划有了更有利的手段和技术支持.网格是一种成熟而流行的技术,它可将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数字地球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数字地球技术与网格相结合,提出中药资源调查、中药牛产区划和适宜性评价的新方法和技术路线.

  • 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的诱导与调控

    作者:李文渊;高伟;邵爱娟;何云飞;黄璐琦

    诱导子被认为是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具有诱导和调控作用.作者介绍了诱导子对丹参的诱导、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丛枝菌根真菌在中药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肖文娟;杨光;陈美兰;郭兰萍;王敏

    借鉴丛枝菌根(AM)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运用成果,作者来探讨AM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药用植物病害的类型、病害对植物的影响和生产中常用的预防治理方法.对于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造成的不良后果,AM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植物的关系、接种AMF的环境和时间及AMF的接种技术等都会影响到AM在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的作用.所以在实践生产中要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接种,使AM在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发挥大的有益作用.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定量化研究

    作者:谢彩香;索风梅;周应群;王丽芝;向丽;董梁;贾光林;孙成忠;陈士林

    目的:中药材品质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为应用数学模型对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进行定量化研究,需要对影响中药材生长的生态因子和气候数据的插值进行研究.方法:首先从生态学和统计分析角度研究对影响中药材生长的生态指标的判断标准,以及如何计算所选择的生态因子适宜范围值和每个生态因子的权重值.其次,由于气象要素是中药材适宜区分析的基础数据,同时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地形环境密切相关,为此研究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方法以使得插值结果大程度接近于真实值.结论:从数量化角度探讨了中药材产地适宜性的因子体系选择和插值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 分子生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小刚;方进波;鄢佳;陈家春

    为了提高了分子生药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开放性实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整个实验流程.开放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同时对开放性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 动物药材分子鉴定研究策略

    作者:黄璐琦;唐仕欢;李军德;赵静雪

    作者对动物药材分子鉴定研究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国范围内相关单位联合攻关,扩大研究品种,加快动物药材分子鉴定试剂盒的研制和推广,全面启动中国动物药材DNA条形码研究计划,建立动物药材分子鉴定标准数据库等研究策略.

  • 中药资源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与关键——分子生药学与中药资源生态学

    作者:黄璐琦;肖培根;王永光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其充足与否关系到中医药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目前,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近20年来,由于中药资源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其他卫生产品和出口贸易中的扩展利用,导致甘草、羌活、肉苁蓉、三叶半夏,紫草等100多种中药资源蕴藏量普遍下降;一些名贵的药材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冬虫夏草等已很难见到野生资源.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