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HPLC测定番泻叶中5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作者:邬秋萍;王祝举;唐力英;傅梅红;赫炎;方婧;龚千锋

    目的:建立番泻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梯度洗脱(10:90~15:85~18:82~20:80~25:75),流速1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结果:5种化学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都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番泻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 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刺激性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吴皓;钟凌云

    目的:研究天南星科具有刺激性毒性作用的部分中药中草酸钙针晶的刺激性作用.方法:采用家兔眼刺激实验方法,考察水半夏、白附子、天南星药材提取的草酸钙针晶的刺激性作用,并对各药材草酸钙针晶刺激性作用进行量效关系试验.结果:生水半夏、生白附子、生天南星中的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刺激性,各药材提取的针晶与各药材生品混悬液在针晶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对家兔的眼刺激性作用基本相同,同时针晶浓度与家兔眼刺激程度呈现确切的量效关系.结论:天南星科部分具有刺激性毒性作用的中药中所含的草酸钙针晶是其刺激性成分.

  • 抱茎苦荚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作者:陶静;杨世海;张梦萍;田义新

    目的:探讨苦荬菜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条件.方法:以苦荬菜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结果: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5 mg·L-1+6-BA 1.5 mg·L-1+NAA 1.0 mg·L-1+IBA 1.5 mg·L-1+KT 1.5 mg·L-1,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2 mg·L-1+6-BA 0.5 mg·L-1+NAA 0.5 mg·L-1+IBA 0.5 mg·L-1+KT 0.5 mg·L-1,不定芽经附加IBA 0.1 mg·L-1的1/4 MS培养基生根后移栽成活,获得再生植株.结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苦荬菜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 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杀螺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郭尚彬;陈钧;王妍;承曦;祁红兵

    目的:研究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该菌株杀螺活性的传代稳定性,从而探索其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按照WHO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处理下JJ18发酵液杀螺效果.结果:JJ18菌株发酵液的活性成分集中在胞外液,当胞外液浓度10%时,72h杀螺率接近90%,且发酵外液成盐后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光照下7 d内活性物质基本不改变,菌株传代稳定,杀螺活性成分集中在正丁醇萃取部位.结论: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代谢产物的杀螺活性,有开发应用的可能性.

  • 山茱萸中5-羟甲基糠醛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丁霞;王明艳;余宗亮;胡魏;蔡宝昌

    目的:探讨山茱萸炮制后补肝益肾作用增强的物质基础及5-羟甲基糠醛(5-HMF)的生物活性.方法:结合药理实验与化学研究筛选出活性部位,并从炮制品二氯甲烷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出主要单体成分,并进行体内和体外药理试验,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单体化学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它对小鼠CCl4肝损伤模型和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结论:5-羟甲基糠醛是山茱萸炮制品中的活性成分,是补肝益肾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 海南裂叶山龙眼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作者:李丹;刘明生;李占林;康胜利;华会明

    目的:研究海南裂叶山龙眼Heliciopsis lobat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裂叶山龙眼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1)、杨梅苷(2)、丁香亭-3-O-β-D-葡萄糖苷(3)、杜仲树脂酚(4)、D-1-O-甲基-myo-肌醇(5)、对二苯酚(6)、β-谷甾醇(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层次分析法用于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多指标权重研究

    作者:任爱农;卢爱玲;田耀洲;何素芳

    目的:在多指标优选中药复方提取工艺中建立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确立权重法.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权重,进行多指标优选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AHP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运用AHP确定权重,更能提高多指标优选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两面针总生物碱

    作者:刘韶;章伟;雷鹏;李新中;梁逸曾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和纯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生物碱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8种不同类型的树脂进行评价.结果:XDA-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两面针中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总生物碱的纯度为33.25%,保留率达到90.15%.结论:采用本法分离纯化两面针中总生物碱是简单、可行的.

  • 氮素水平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世芹;阎秀峰

    目的:探讨氮素营养水平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砂培喜树幼苗进行5种氮素水平处理,用HPLC测定了喜树幼苗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观察了幼叶中喜树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不同氮素水平下喜树幼苗幼叶中喜树碱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的(P<0.01).喜树幼苗幼叶中的喜树碱含量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随时间进程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处理的第50天达到高峰;幼叶的喜树碱含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氮素水平为4 mmol·L-1时幼叶的喜树碱含量高(6.72‰),是16 mmol·L-1的1.1倍.结论:适宜的供氮水平对于喜树幼苗幼叶中的喜树碱含量极为重要,适当的低氮胁迫能够显著地增加喜树幼苗幼叶的喜树碱含量.

  • 兴安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金兰;许红梅;李卫宏;华准;张树军

    目的:研究兴安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1),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D-葡萄糖苷(6).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荜茇宁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麻春杰;博日吉汗格日勒图;呼日乐巴根;特格希;苏日娜

    目的:观察荜茇宁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荜茇宁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荜茇宁5,2.5 mg·kg-1·d-1,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1·d-1,连续喂养60 d.于实验前1 d及开始后第20,40,60天取空腹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第60天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随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心脏做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荜茇宁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P<0.05或0.01),HDL-C有升高趋势,SOD,NO升高(P<0.05),MDA降低(P<0.05).荜茇宁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主动脉、心脏损伤程度减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于模型组(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荜茇宁组主动脉的超微结构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荜茇宁能抑制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抗氧化有关.

  • HPLC测定决明子中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的含量

    作者:唐力英;王祝举;邬秋萍;赫炎;黄璐琦

    目的:建立决明子中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 C18柱(4.6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1%冰醋酸(18:3:79),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8nm.结果: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在0.1~0.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1.1%(n=5),RSD2.2%.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决明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 小丛红景天中的酚性化合物

    作者:刘青;刘珍伶;田瑄

    目的:研究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根的甲醇提取物中酚性化合物.方法: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没食子酸(3),(+)-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4),(-)-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7α-O-L-鼠李糖苷(6),芦丁(7).结论:化合物3,4,5,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酶法提取山药中多糖的工艺研究

    作者:张元;林强;魏静娜;朱宏吉

    目的:研究从山药中提取山药多糖的工艺条件,利用α-淀粉酶和超声提取山药多糖,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选出优化的因素组合.方法:以山药多糖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来优化α-淀粉酶液化的佳条件,并研究酶超声提取联合提取的效果,以得出优化的佳提取工艺.结果:α-淀粉酶作用的佳条件为:55℃,pH 5.5,加酶量10 mg,反应时间1.0 h,酶辅助浸提结束后,对体系进行超声处理5 min,多糖得率可达6.7920%,较单独酶辅助提取提高了99.35%.结论:酶处理后采用超声提取可显著提高山药多糖得率.

  • 伪人参皂苷GQ的排泄试验研究

    作者:赵春芳;刘金平;赵岩;李平亚

    目的:研究大鼠舌下静脉给药伪人参皂苷GQ后,其在胆汁、粪和尿中的排泄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色谱(HPLC-ELSD)法测定大鼠胆汁、粪和尿中伪人参皂苷GQ,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甲醇-水(24: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温度为50℃,灵敏度为10,以氮气为载气,压力为303 975 Pa.结果:HPLC-ELSD测定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伪人参皂苷GQ大鼠舌下静脉给药后,主要以胆汁排泄为主,占总药量的41.60%;其次为粪排泄,占总药量的9.97%;尿液中仅检出少量伪人参皂苷GQ.结论:大鼠胆汁、粪和尿中主要以伪人参皂苷GQ原形药物排泄.

  • 道地药材茅苍术的资源遥感监测

    作者:孙宇章;郭兰萍;朱文泉;黄璐琦;顾晓鹤;韩立剑;潘耀忠

    利用遥感技术对野生中药苍术的资源量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研究区江苏茅山的概况和茅山苍术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研究野生茅苍术的思路,根据不同地物在反射光谱特征上的差异,对江苏茅山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苍术生长密度相关的地物类别,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对茅山大茅峰、二茅峰和小茅峰苍术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茅山苍术资源量.

  • 红树林植物海漆中的三萜和甾体化合物

    作者:田敏卿;鲍光明;季乃云;李晓明;王斌贵

    目的:对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分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漆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中分离、鉴定了6个三萜和3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酮(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3β-[(2E,4E)-6-oxo-decadienoyloxy]-olean-12-ene(3)、蒲公英赛醇(4)、乙酰油酮酸(5)、cycloart-22-ene-3β,25-diol(6),β-sitostenone(7),(24R)-24-ethylcholesta-4,22-dien-3-one(8)和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海漆中分到.

  • 不同产地何首乌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和主成分分析

    作者:严寒静;房志坚

    目的:探讨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特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C)法测定了9个何首乌样品中15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建立何首乌无机元素指纹谱,并用SPSS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何首乌中的特征元素进行分析.结果:野生何首乌中铝(Al),钙(Ca),钾(K),镁(Mg),锶(Sr),钛(Ti)6种元素显著高于栽培何首乌中的含量,其他元素无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选出5个主因子,得出何首乌的特征元素为Al,硼(B),铍(Ba),铁(Fe),钠(Na),镍(Ni),钛(Ti),Ca,Sr;广西田阳所产何首乌的无机元素指纹图谱与其他产地有明显差异.结论:主成分分析法是何首乌无机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

  • 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影响

    作者:杨明会;马增春;窦永起;呼健;王宇光;谭洪玲;肖成荣;高月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四物汤治疗血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血虚证患者和四物汤用药患者的血清,用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有15个蛋白质的水平发生改变,其中有11个上调和4个下调,四物汤可使这些改变的蛋白质水平有所恢复.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其中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有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与正常相比降低的蛋白质有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卢.血虚证患者服用四物汤后可降低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升高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β.结论:四物汤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减轻基因损伤,增加血红蛋白等途径治疗血虚证.

  • 瑞香狼毒根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作者:冯宝民;弓晓杰;史丽颖;蒋革;裴月湖;王永奇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根中的酚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及各种色谱分离法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种酚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瑞香酚(steueranol,1)和伞形花内酯-7-氧葡萄糖苷(umbelliferone-7-O-glucoside,2).结论:瑞香酚(1)为新双黄酮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7-氧葡萄糖苷(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的成分.

  • 不同寄主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研究

    作者:肖义军;陈元仲;陈炳华;陈建华;林振兴;范延丽

    目的: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用80%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了从寄主分别为夹竹桃、桑树、无患子和桂花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MTT法分析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抑制效果;AO/EB荧光染色观察和DNA片段化分析检测了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对HL-60细胞增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作用48 h的[C50值为0.60 nag·L-1,桑树寄生的效果次之,IC50值为2.49 mg·L-1,无患子寄生IC50值为83.89 mg·L-1,桂花寄生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基本无抑制作用;夹竹桃寄生总黄酮提取物通过阻滞HL-60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抗肿瘤效果与其寄主相关,以寄主为夹竹桃者效果好.

  • 川芎嗪与葛根素合用对海马神经元损伤后的影响

    作者:王玉;万海同;严伟民;杨洁红;郭莹;潘远江;韩进;余勤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Aβ)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影响及葛根素与川芎嗪合用对Aβ25~35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Aβ25~35诱导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建立阿尔茨海默(AD)细胞模型,检测空白组(正常海马神经元)、模型组、脑复康组(终浓度为50 μmol·L-1)、川芎嗪组(终浓度为50 μmol·L-1)、葛根素组(终浓度为60 μmol·L-1),川芎嗪加葛根素组(葛根素注射液终浓度为30 μmol·L-1,川芎嗪注射液终浓度为25 μmol·L-1)对海马神经元SOD活性、MDA含量及LDH漏出量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海马神经元AD细胞模型,经检测模型组MDA含量及LDH漏出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SOD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脑复康组、川芎嗪加葛根素组:MDA含量及LDH漏出量均低于模型组,且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川芎嗪与葛根素合用组在降低MDA含量及LDH漏出量及提高SOD活性方面的效果显著强于川芎嗪与葛根素单用,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存在自由基损伤,葛根素、川芎嗪能抗自由基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且二者合用在抗自由基损伤上具有协同作用.

  • 红曲菌株鉴别中SCAR分子标记的应用

    作者:丁红梅;丁志山;李海波;陈铌铍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DNA遗传标记技术的红曲菌株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方法对分离收集的10个红曲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从菌株F中获得1个421 bp的特异RAPD标记片段F421.Blast分析未发现F421序列(GenBank登录号EF063107)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有较高同源性.根据该序列设计特意引物,对10个红曲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利用所获得的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能能在1 d内准确地鉴别出红曲F菌株.结论:利用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红曲菌株进行分类鉴别是红曲研究领域的新尝试,为推广应用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药用真菌进行菌株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技术依据.

  • 肉豆蔻中新的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作者:杨秀伟;黄鑫;艾合买提·买买提

    目的:研究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种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肉豆蔻种仁氯仿提取物中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肉豆蔻醚(1)、甲基丁香油酚(2)、黄樟醚(3)、2,3-二氢-7-甲氧基-2-(3,4-亚甲二氧基苯基)-3-甲基-5-(E)-丙烯基-苯骈呋喃(4)、去氢二异丁香油酚(5)、2,3-二氢-7-甲氧基-2-(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3-甲基-5-(E)-丙烯基-苯骈呋喃(6)、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烷(7)、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烷(8)、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乙酯(9)、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10)、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11)、5-甲氧基去氢二异丁香油酚(12)、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13)、愈创木素(14)、苏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甲氧基-5-羟基-苯基)-丙烷-1-醇(15).结论: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肉豆蔻异木脂素(myrisisolignan);化合物7为首次从肉豆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三七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作者:刘雪松;邱志芳;王龙虎;季忆;程翼宇;瞿海斌

    目的:研究确定三七浸膏真空带式干燥的优工艺条件,并与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比较干燥效果.方法:以三七浸膏干燥产品含水率及指标成分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影响三七浸膏真空带式干燥过程的因素,并进行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对比实验,采用HPLC测定干燥前后三七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和结论:三七浸膏真空带式干燥佳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40℃、进料速率15 mL·min-1、输送带速度4mm·min-1及加热系统温度(105,100℃)时,三七浸膏干燥所得产品的含水率为3.39%.真空带式干燥产品含水率低于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且总回收率和指标成分收率高于后2种方法.

  • 伊犁河流域红果小檗资源分布与生长条件的初步调查研究

    作者:库尔班江;亥依如拉木;罗新泽

    红果小檗Berberis nummularia Bge.系小檗科小檗属植物,是新疆及中亚地区特有的药食兼用植物之一.该科在全世界约有12属,约650种;我国有11属,200余种,各地均有分布;新疆有3属7种,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流域一带[1,2],因此又得名为伊犁小檗,维吾尔医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痢疾、咳嗽、肝炎、高血压、消化不良、肾虚滑精及白带等[3-5].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东至巩留县、特克斯县,西至霍城县宽约3~8 km,到处可见自然茂密生长的红果小檗,大量的红果小檗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利用.红果小檗的其他同属植物均可列为重要药材,又是提取小檗碱的重要原料.

  • 均匀设计法优选左金丸方药的半仿生提取工艺

    作者:张颖;张兆旺

    "左金丸"是由黄连与吴茱萸按6:1比例制成的水丸.具泄火,疏肝,和胃,止痛功能;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黄连具有抗微生物及抗原虫、抗病毒、镇痉、利胆、抗溃疡、抗腹泻、抗炎等药理作用.从黄连中已经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有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木蓝碱等,其中小檗碱含量高.吴茱萸具有抗胃黏膜损伤、抗菌、止泻、止呕、保肝利胆、镇痛等药理作用.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另外,吴茱萸中尚含挥发油、苦味素类等化学成分.

  • 巴豆和巴豆霜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胡静;高文远;凌宁生;石世学;王文燕;张铁军

    巴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热味辛,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其泻下猛烈,生品仅外用蚀疮[1].巴豆霜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内服多入丸散,具有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的功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积,下腹水肿等[1,2].巴豆中含巴豆油34%~57%,是其主要毒性成分同时也是有效成分,巴豆去油制霜以降低毒性,减缓泻下作用[3-6].为了进一步探讨巴豆炮制前后药理活性和毒性变化的化学物质基础,本研究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巴豆和巴豆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

  • 金银花、连翘及银翘药对水煎剂的抗炎、解热作用研究

    作者:林丽美;王智民;王金华;崔海峰;王维皓;夏伯候;张小光;宗桂珍;李建荣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e(Thunb.)Vahl的干燥果实[1].金银花清热解毒,偏于上半身之热;而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便于透达全身之热.二药配伍,清热解毒力量倍增,流通气血以消肿散结止痛.银翘药对是临床上公认的常用有效药对,现有中成药中金银花和连翘的常用比例为3:1~1:2,为了探讨银翘药对的佳配伍比例及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作者对金银花、连翘单煎和银翘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合煎的抗炎、解热作用进行了比较,并以RPHPLC分析了其相应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 HPLC测定新疆柴胡属4种植物中柴胡皂苷a,c,d的含量

    作者:杨志业;刘书芬;晁志;潘胜利

    柴胡是我国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正品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1],其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挥发油、木脂素及多糖类等,因而相关产品也在不断地开发、投产和扩大生产,致使柴胡药材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由于中国的药用柴胡绝大多数为野生品,所以扩大柴胡的野生资源和变野生为家种已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近年来,关于测定柴胡皂苷的报道很多,但极少涉及新疆地区的品种,为此本课题组特地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查当地柴胡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除了已知的3种柴胡属植物外,还鉴定出了1个新种,喀纳斯柴胡B.kanasii S.L.Pan et Zh Chao sp.nov.本研究运用HPLC同时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4种柴胡属植物的柴胡皂苷a,c,d(简记为ssa,ssc,ssd)进行了含量测定,为其日后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 三七三醇皂苷对脑梗死后不同时点Nogo-A表达的影响

    作者:翟建英;崔方圆;邹蔚萌;朱陵群;邹忆怀

    大脑可塑性研究一直是脑科学研究的热点,影响脑血管病后功能重塑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在诸多抑制因素中,Nogo引人注目,其发现是中枢神经创伤性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Nogo-A,是目前发现的为强烈的神经纤维再生抑制因子,在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ogo-A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抑制神经再生的作用[1,2].中药三七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本研究首次通过给予三七三醇皂苷,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不同时点脑组织中Nogo-A含量的变化,探讨中药三七在脑缺血后脑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机制.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绿原酸和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水文波;贺庆;徐隽佳;程翼宇

    灯盏细辛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该注射液的原药材灯盏细辛是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花、东菊.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咖啡酸酯类等[1-3],药理研究报道其主要有抗脑缺血、抗心肌梗死、降低血液胆固醇及纤维蛋白、保护微血管内皮、抗肝纤维化、抗炎等作用[4-5].绿原酸和野黄芩苷是灯盏细辛注射液中两种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绿原酸和野黄芩苷的含量,为灯盏细辛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 柳叶蜡梅扦插繁殖研究

    作者:程文亮;华金渭;刘南祥;苏朝安

    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系蜡梅科蜡梅属植物[1],又名石凉茶、毛山茶、山蜡梅、秋蜡梅、香风茶等,主要分布在皖、浙、赣三省部分地区,是畲乡民间应用广泛的草药之一.民间应用于寒湿困脾、肝胃不和、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肠胃不适、腹部胀痛、泄泻等消化道疾病;现代研究表明柳叶蜡梅具抑菌、抗炎、解热和镇痛、镇咳、祛痰等作用[2-5],已被开发成山蜡梅叶颗粒(国药准字Z20027113)和脾胃舒胶囊及保健茶,市场需求日渐扩大,并且在浙江[6]、江西等地正在开展GAP标准研究.柳叶蜡梅的结果很少,种子的发芽率低,目前人工栽培的柳叶蜡梅基本上都挖自野生资源,据文献报道其扦插繁殖成活率很低,高的仅20%[7].因此开展柳叶蜡梅的人工繁殖研究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种质的优良性状、建设柳叶蜡梅的GAP基地都具有积极意义.

  • 桑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作法;金洁;时连根

    桑枝Ramulus Mori是桑科植物桑树Morus alba L.的干燥枝干,作为养蚕业的副产物,在我国一直被用作为传统中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关节肿痛、手足麻木、风湿痹痛、瘫痪等多种疾病[1].桑枝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多糖、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精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等,此外还含有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及各种维生素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枝具有抗菌消炎[3]、降血糖[4]、免疫[5]等药理作用.但有关桑枝及其制品中多糖的检测方法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作者至今尚未见有国内外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桑枝中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桑枝多糖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并调查了不同桑品种、生长季节和老嫩程度对桑枝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 雷公藤多苷对儿童复发性肾病Th1,Th2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国华;易著文;王井和;姚静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小儿复发性肾病(RNS)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设治疗组与健康组.治疗组31例用雷公藤多苷1 mg·kg-1·d-1,分3次口服,12周为1疗程.健康组未服任何药物.且在治疗前检测2组血IL-12,IL-2,TNF-α,IL-13,IL-6,IL-4浓度.疗程结束后再测上述细胞因子.结果:治疗组血中除IL-12外其余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对小儿RNS的Th1/Th2细胞因子(除IL-12外)均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治疗RNS的重要机制之一.

  • 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作者:孙梅;詹小萍;金晨宇;杜勤;单建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的食管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反复发作.自2000年以来,以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本病,控制其临床症状和减少复发取得较好疗效.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晓滢;金晨宇;单建贞;徐粟;楼建国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是一种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能对抗凝血酶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本科近3年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2例,并与常规治疗36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 痔康片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明

    痔是影响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性别的人群中,主要临床表现有便血、肿痛、脱出等.本科以痔康片和痔宁片分别治疗内痔90例,疗效报告如下.

  • 热毒与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与探讨

    作者:梁爱华;陈明伟

    血栓性疾病病因复杂,传统上认为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为脑中风、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国际上有大量的证据提示,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以外,感染和炎症等中医认为的热毒之邪也是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作者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资料、中医清热解毒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实践等方面,分析了热毒与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指出祛除热毒对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实际意义.目前有关在血栓性疾病中热毒的实质以及热毒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致病机制因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而难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地阐明;有关清热解毒药的抗血栓药效和活性也因为缺乏合适的以热毒病机为基础的血栓动物模型而难以得到客观、合理的评价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基于热毒病因病机的血栓形成动物模型.

    关键词: 热毒 血栓 危险因素
  • 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

    作者:李锋;王胜春;王新;任秦有;王文;尚刚伟;张莉;张珊红

    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其效应部位在结肠、且与"水"密切相关,对大黄蒽醌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证实,具有1,8-二羟基且在2,3,6或7位没有羟基的蒽醌苷(emodin,rhein,chrysophanol)能产生较强的"水泻作用";结肠上皮细胞AQP丰富表达,AQPs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位的药物(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为大黄"泻下"功效的药理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大黄这一"水泻作用"是否与结肠AQP变化有关.通过对中医药理论、大黄功效与药理和AQPs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大黄对结肠AQP的调节效应可能是其"泻下"功效的药理学新解释,亦可能是大黄具有多重功效的缘由.

  • 对中药"毒性"与毒性分级的思考

    作者:关建红;翁维良

    近年来,因中药不合理应用而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特别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不良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良好声誉,影响了中药在国际药品市场上的地位.其原因之一是对中药的毒性未能系统地进行研究,以获取有效成分、药效和毒性等客观数据,未能充分说明中药毒性与毒性分级问题.为此,重新审视中药毒性及加强对中药毒性研究,用科学客观的研究资料阐述中药的毒性并制定毒性分级的客观标准,是中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所必须的,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 从复方丹参制剂的混乱看中药标准化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作者:李贻奎;李连达

    分析我国中药产品质量混乱的现象,提出中药标准化的建议.以复方丹参制剂为例,阐述我国中药标准化的现状,与当前中药原料、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的混乱有关.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

  • 评《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作者:姜廷良

    安全、有效,是一切药物的基本属性,中药也不例外.在早期的<周礼>、<内经>、<本草经>中,古人已将药效及其毒性一并作为中药药性予以考虑.近年来,由于人们用药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外对马兜铃肾毒性等的报道,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不仅在互联网上有关中药安全性的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而且关于中药安全性的学术专著也不断问世,这对提高中药用药安全、防范毒性反应发生、正确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是有益的工作;但由于某些概念、认识上的不一,也造成了一些紊乱.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