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康莱特对系膜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颖;梁华;龚维坤;许则峰;邹庆玲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对大鼠系膜细胞(MC)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KLT对MC增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MC在KLT,IL-1(白细胞介素-1)分别及共同刺激下的增殖情况,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进行端粒酶活性定量及定性检测并作相关统计学检验. 结果:KLT抑制MC增殖,伴随端粒酶活性降低.IL-1刺激MC增殖,伴随端粒酶活性升高;两者先后共同作用,抑制MC增殖,抑制端粒酶活性. 结论: 康莱特对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端粒酶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干预IL-1的刺激效应,对防治MC增殖相关的肾小球肾炎可能有应用价值.

  • 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石晋丽;刘勇;肖培根

    目的:研究缬草属药用植物中极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及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测定缬草属药用植物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了12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确定了其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范围.结论:利用缬草属药用植物极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可以对不同种缬草属植物进行鉴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 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田京伟;傅风华;蒋王林;王超云;孙芳;张太平

    目的:研究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观察川芎苯酞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法,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川芎苯酞(25,50 mg·kg-1)灌胃给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所致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减少脑缺血区梗死面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结论:川芎苯酞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凝血状态、抑制血小板依赖性血栓的形成有关.

  • 葫芦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载药过程研究

    作者:张继芬;侯世祥;刘惠莲;王立;胡平;叶利民;王高森

    目的:探索沉淀法制备载药聚乳酸(PLA)纳米粒的过程,为沉淀法的合理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脂溶性抗癌中药葫芦素(CuC)为模型药物,采用沉淀法制备其聚乳酸纳米粒,并详细考察制备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丙酮残留量、药物和载体的沉淀比例及其与包封效果的关系.结果:丙酮刚注入水相时,近60%的PLA包裹了5.5%的CuC形成纳米粒;随着丙酮的挥发,包载过程继续进行,但大部分的CuC(约70%)却形成了新晶核,以微晶形式存在于介质中,终得到既有纳米粒又有微晶的混悬体系.结论:并非所有的脂溶性药物用沉淀法制备聚乳酸纳米粒都能得到高的包封率,包封效果除受药物溶解性能影响外,还可能与药物、载体、有机溶剂彼此间的作用强弱有关,选用时应慎重.

  • 高纯度GLA包合工艺研究Ⅱ--包合工艺的单因素、2因素试验

    作者:刘凤霞;薛刚;高秋华;高伟霞;张立华

    目的:考察尿素包合工艺各因素对纯度和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原料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纯度的影响及3次包合后提取方法对产率的影响,采用2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配比和乙醇含量、包合次数和包合方法对产物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单因素试验经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测验说明原料的配比以1∶3∶8(油∶尿素∶95%乙醇)为好,1次包合后纯度为30%左右,包合的佳温度为-15~-20 ℃,包合时间以24 h为好.2因素实验说明不同配比与乙醇含量佳组合为配比1∶3∶8、乙醇为90%~95%,其纯度高.包合的次数在3次以上时,纯度才可达到90%以上,且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

  • 冬虫夏草中核苷类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定量分析研究

    作者:侯晓蓉;栾连军;程翼宇

    目的:建立冬虫夏草中核苷类成分(腺苷、鸟苷、尿苷和次黄嘌呤核苷)的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青海产天然冬虫夏草和人工发酵虫草菌粉的核苷类成分差异.方法:采用0.025 mol·L-1硼砂缓冲液,pH 9.5,工作电压为20 kV,毛细管温度25 ℃,波长检测260 nm,对4种核苷定量分析.结果: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定量分析冬虫夏草及人工发酵虫草菌粉中的腺苷、尿苷、鸟苷和次黄嘌呤核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5.1%,97.8%和98.8%,RSD分别为0.4%,1.7%,1.3%和5.0%.在天然冬虫夏草中未检测到腺苷,而在人工发酵虫草菌粉中未检测到次黄嘌呤.结论:本研究方法可满意地用于腺苷、尿苷、鸟苷和次黄嘌呤核苷的定量分析.青海产地道药材冬虫夏草核苷类成分组成与人工发酵虫草菌粉有明显差异.

  • 太子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作者:林光美;张建宝;侯长红;王树贵;袁济端;林文雄

    目的:探讨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栽培特性,为实施太子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对比设计,连续3年品比试验及专题研究.结果:太子参大叶型、小叶型、野生型品种间的生物学性状及生产力特性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生态适应性、植株特征、花粉粒、染色体和同功酶均有显著差别.结论:首次确立了太子参的品种资源类型并进行定名,建立了太子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指标体系.

  • 虎杖及其复方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学研究

    作者:姚树坤;蒋晔;郝晓花;刘红菊;姜少灏;刘伟娜

    目的:利用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脂肝宁胶囊中以及虎杖药材提取物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学.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取血浆经水解、提取后用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鼠灌胃给予含相同剂量大黄素的脂肝宁胶囊及虎杖药材提取物后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t1/2α,AUC(0~∞),CL(s)及Cmax在脂肝宁胶囊组及虎杖药材提取物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肝宁胶囊中大黄素及虎杖药材提取物中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学具有显著差异.

  • 酶法水解林蛙油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作者:李津明

    目的:林蛙油的蛋白质由体内消化转变为体外消化,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方法:采取双酶水解技术对林蛙油进行水解.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底物含量0.025 g·g-1,采用木瓜蛋白酶在pH 7,温度60 ℃,酶含量0.4%,酶解3~4 h后,再用胃蛋白酶水解,pH 2~2.5,温度60 ℃,酶含量0.3%,酶解时间6~8 h.结论:水解液冻干粉改善了林蛙油的溶解性和流动性,为制作各种药物制剂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林蛙油 酶法水解
  • 核因子-κB在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中的作用

    作者:刘颖;吴伟康;陈晨;刘克玄

    目的: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 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g·kg-1·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MnSOD mRNA及 Cu-ZnSOD mRNA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 MDA的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OD活性和MnSOD mRNA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NF-κB发生核转位且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Cu-ZnSOD mRNA表达均下降,3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的激活相关.

  • 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勇军;何迅;刘丽娜;兰燕宇;王爱民;王永林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myricitrin Ⅰ)、木犀草素(luteolin Ⅱ)、没食子酸(gallic acid Ⅲ)、儿茶素(catechin Ⅳ)、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Ⅴ)、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 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荭草 化学成分
  • 脑脉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征;李运曼;龚晓健;林军;邹节明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0 min,再灌10 min,再夹闭20 min的方式制成大鼠VD模型,以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通过采用四血管阻断再灌注法制成大鼠VD模型,以碱性羟胺法测定脑组织Ach含量;并观察脑脉泰胶囊对模型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脑脉泰胶囊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P<0.05,P<0.01),明显提高脑组织Ach含量(P<0.05,P<0.01),缩短模型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1).结论:脑脉泰胶囊可能通过提高Ach含量而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骨碎补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吴新安;赵毅民

    目的:研究骨碎补的化学成分.方法:药材经75%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骨碎补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为石莲姜素[(-)-epiafzelechin-3-O-β-D-allopyranoside]、(-)-表阿夫儿茶精[(-)-epiafzelech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前两者为该植物中首次获得,其中(-)-表阿夫儿茶精为该属中首次分得.

  •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洪平;杨嘉珍;莫祥兰;李吕力;黄振录;叶劲;黄进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闭夹大脑中动脉造成局部脑缺血模型,对实验标本作HE染色后观察其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葛根素干预组死亡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单纯缺血组(P<0.05),同时脑水肿程度明显较轻.结论: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 种姜和播种方式对黄丝郁金块根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青苗;姜荣兰;雷加伦;张义;夏燕莉;方清茂;王忠文

    目的:研究种姜和播种方式对植株生长及郁金块根产量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齐苗后调查出苗数,定期调查株高,收获时测定小区产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种姜对出苗数、株高和郁金块根产量都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播种方式对郁金块根产量无显著影响,两者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结论:窝播配合未发芽的具3~4节的子姜或母姜作种时,郁金块根产量高.

  • 鸡血藤煎剂对小鼠红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霞;陈东辉;余梦瑶;赵弋清;王惠;杨志荣

    鸡血藤是沿用千年的活血化瘀中药,古代多篇本草论著中记载鸡血藤具"去瘀血,生新血"的功效.现代常单用或以鸡血藤为主组方治疗如放化疗、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的降低[1].作者研究鸡血藤对小鼠红细胞、血红蛋白、骨髓细胞和EPO样生长因子生成的影响,以探讨其"生新血"的细胞生物学机理.

  • 岷山毛建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永宽;索有瑞;李聪;汪汉卿

    岷山毛建草Dracocephalum purdomii W.W.Smith是唇形科毛建草属中的一种,产我国四川北部(松潘)和甘肃南部(岷山)等地,生于海拔2 250~3 300 m的高山谷地多石处[1,2].全草可清热消炎、凉血止血,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寒热、喉痛咳嗽、黄疸肝炎等[2],民间以之蒸后代茶饮.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还未见文献报道,为了探索其活性成分,本实验对该种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氯仿、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了结构,分别为硬脂酸,β-谷甾醇,熊果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β-胡萝卜苷和3,7-二甲氧基-槲皮素,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岷山毛建草中分离得到.

  • 无花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田景奎;王爱武;吴丽敏;胡兴江;程翼宇

    无花果叶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干燥叶片,文献报道其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2].作者在对其挥发油进行研究时,发现其有较好的治疗白癜风的作用,为了明确无花果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作者应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超声2种提取方法,分别进行了GC-MS分析,从乙醚超声提取物中鉴定了37个组分的分子结构,从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鉴定了26个组分的分子结构,并对2种提取方法所提得的挥发油进行了比较.

  • 超声波提取灵芝多糖的佳工艺探讨

    作者:徐凌川;张华;许昌盛;王建平

    灵芝多糖的常规提取方法已有报道[1-3],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而且收率很低.目前,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4],作者采用该方法提取灵芝多糖,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溶剂,简化提取步骤,而且避免了高温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为探讨灵芝多糖超声法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 有机氯农药的多残留分析及其在中草药中的应用

    作者:郝丽丽;薛健

    对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中提取、净化、测定步骤中各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对中草药中有机氯农药多残留分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

  • 中医药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面的优势

    作者:马堃;李连达;张丽娟

    中医历代医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诸类证候,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多种疾病中.因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少,天癸渐竭,体内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所致.辨证论治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痰气郁结,痰热上扰等等.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多途径作用机理和整体调节的独特优势.如对FSH,LH,E2,5-HT,5-HIAA的调节作用等.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在单味中药药效学及药物剂型方面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健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韶瑜;孟林;高文远;宋乃宁;贾伟;段宏泉

    综述了近10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有效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香豆素是自然界很重要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因此,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工艺,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衍生物已成为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 妇康方促进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颖;曹俊红;王嚞

    妇女的产后哺乳、子宫复旧、恶露排净,均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有部分产妇出现子宫复旧不佳、恶露持续时间长,甚则宫腔残留胎膜、合并感染、产后腹痛或产后缺乳等现象,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为促进产妇产后的康复及婴儿的健康,我院自1997年起以古方<傅青主女科>"生化汤"、"通乳丹"为基础,自拟妇康方Ⅰ,Ⅱ号,用于产妇以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早期泌乳,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