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영상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512
  • 国内刊号: 11-48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象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杨培民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DWI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效杰;唐上坤;陈敬佩

    目的:探讨DWI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术前经MRI检查的盆腔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12例直肠癌,5例卵巢癌,7例宫颈癌,3例子宫内膜癌,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明确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比较2组淋巴结的ADC值差异.结果:27例共标记肿大淋巴结112枚,其中转移性74枚,非转移性38枚.转移性淋巴结平均ADC值为(0.846±0.210)×10-3 mm2/s,非转移性淋巴结平均ADC值为(1.157±0.130)×10-3 mm2/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以ADC值=0.93×10-3 mm2/s作为区分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时,诊断价值为优(曲线下面积为0.920,P<0.01),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81.0%.结论:DWI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通过测量肿大淋巴结的ADC值鉴别其良恶性.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T2信号强度变化的MRI研究

    作者:张媛;宋慧慧;顾卫国;孙洪言;贾金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SZ)患者前额叶皮质各部MRI T2信号强度值的变化,为SZ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帮助.方法:收集首发SZ患者34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自旋回波T2序列,并在工作站上手动勾画前额叶皮质各亚区ROI,测量其T2信号强度值.分析T2信号强度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Z患者额上回T2信号强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额极、额中回、额下回T2信号强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0.61、0.87,均P>0.05).额上回T2信号强度值与PANSS阴性症状分数、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r=0.54、0.51,均P<0.01).结论:额上回T2信号强度值的改变,可为SZ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帮助.

  • 兰州市0~6月龄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现状分析

    作者:鲁琰;唐中锋;林晓娟;宋筱玉;吴歧珍;黄蕾;张耀月

    目的:了解本地区0~6月龄婴幼儿髋关节发病情况,明确早期超声筛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0~6月龄的婴儿共10139例,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采用Graf标准作为诊断分型标准.结果:10139例中DDH 1372例(1576侧髋),男579例(42.2%),女793例(57.8%),其中Ⅱ型1527侧髋(96.9%),Ⅲ型31侧髋(2.0%),Ⅳ型18侧髋(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DH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羊水过少、剖宫产及臀位均为DDH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婴儿出生后42 d~3个月行髋关节超声检查,有利于DD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孕妇 分娩方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惠;杨晔洁;孟佳岚;苏敏君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孕妇分娩方式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剖宫产史的孕妇78例,在孕36~40周采用高频超声观察子宫下段的厚度及结构,并与同期入住的82例无子宫手术史孕妇进行对比.此外,对78例剖宫产史孕妇中符合阴道试产(下段厚度超过3 mm且超声表现为均匀一致)且经其同意的孕妇实施试产,其他孕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结果:有剖宫产史78例孕妇中,高频超声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表现为截断状(5.1%,4/78)、鼠尾状(12.8%,10/78)、均匀一致(82.1%,64/78)3种类型.41例子宫下段厚度<3 mm,37例>3 mm,78例平均厚度明显小于82例无子宫手术史孕妇(P<0.05).41例子宫下段厚度<3 mm孕妇中,瘢痕呈截断状和鼠尾状的孕妇发生子宫不完全破裂和瘢痕愈合不良的情况明显高于瘢痕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孕妇(均P<0.05).32例选择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为81.2%(26/32).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变化,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能否行经阴道试产提供依据.

  • 对比剂注射方式对CT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志强;卢健烨;卿勇;崔亮;刘国清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方式对CT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双源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63)与对照组(n=53).研究组先以4.0 mL/s的流率注射碘佛醇(370 mgI/mL)60 mL,后以2.0 mL/s的流率注射碘佛醇30 mL,再用30 mL生理盐水以3.0 mL/s的流率冲管;对照组先以3.0 mL/s的流率注射碘佛醇(370 mgI/mL)90 mL,再用30 mL生理盐水以3.0 mL/s的流率冲管.由2位有经验的技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出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主干、脾静脉和门静脉主干-肝实质CT值,对比2组所测CT值.对2位技师的CTV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行Kappa检验;2组测量图像质量评分及CT值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位技师对2组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好(K=0.839).2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右支主干、脾静脉、门静脉主干-肝实质的CT值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比剂以不同流率相结合的注射方式能够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减少其他血管的干扰.

  •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 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彦;冯天鹰;史百放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胎儿40例(孕周为20~24周)及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21例(孕周为20~24周).比较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在正常组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的显示率,以及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在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组的诊断检出率.结果:二维超声与STIC对正常胎儿心脏标准诊断切面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对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例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单纯二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STIC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组病变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IC能清晰显示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标准诊断切面,对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 肝脾失调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影像学征象与RANK/RANKL/OPG系统相关性研究

    作者:庞爱梅;刘淑玲;姜萍

    目的:探讨肝脾失调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影像学征象与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护骨素(OPG)系统的相关性,寻找一种更完善的识别早期RA骨破坏的预警指标.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RA早期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别行双手/腕和双下肢前后位平片影像学检查,并进行分期及影像学评估.按其骨侵蚀程度分为骨侵蚀组和非骨侵蚀组,观察2组中医症候量化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骨侵蚀组占70.0%(63/90),骨侵蚀组占30.0%(27/90).骨侵蚀组Sharp总评分为(3.5±5.6)分,关节狭窄评分为(14.0±7.3)分,关节侵蚀评分为(17.5±6.5)分.骨侵蚀组Sharp评分与风湿指标、骨代谢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尤其是与RANKL、OPG明显相关(均P<0.01);与TRAP显著相关(均P<0.05);与抗CCP抗体明显相关(均P<0.01).结论:RA发病早期,肝脾失调的功能表现大多早于关节局部症状,且RANKL、OPG、RANKL/OPG、TRAP、抗CCP抗体水平比其影像学变化能够更早预示RA出现骨质破坏的可能,抗体水平越高,预示将来进展性骨质破坏可能愈严重.

  • CT全脑灌注图像在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功能 联系不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晁慧美;王嵩

    目的:运用CT全脑灌注图像评估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功联系不能(CCD)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单侧幕上新发脑梗死115例,其中急性期55例,亚急性期60例,均在症状稳定期行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随访CCD阳性患者2个月后Barthel指数.分析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程度与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急性期CCD阳性组共20例,成功随访12例,其小脑平均通过时间差值(ΔMTT)、达峰时间差值(ΔTTP)、脑血流量(CBF)减少率、脑血容量(CBV)减少率与2个月Barthel指数均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均P>0.05).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共25例,成功随访15例,其小脑ΔMTT、ΔTTP、CBF减少率与2个月Barthel指数均呈线性负相关(均P<0.05),CBV减少率与Barthel指数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CT全脑灌注图像可帮助评估脑梗死后CCD患者预后.对于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CD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 MSCT在脓毒性肺栓塞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刘庆旭;王唯伟;陈月芹

    目的:探讨MSCT在脓毒性肺栓塞(SPE)诊治中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PE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征.结果:9例临床表现为发热(9例)、咳嗽(5例)、呼吸困难(4例)、胸痛(4例)、咯血或痰中带血(3例)、低蛋白血症及贫血(6例).7例血培养阳性,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双肺多发、多种形态病灶并存,主要分布于肺外周带或胸膜下,9例可见大小不等结节(104个)及楔形病变(47个),6例见空洞(18个)、4例见肺气囊(7个),均位于结节或楔形灶内;9例均可见滋养血管,其中33个与结节相连,20个与楔形病变相连;7例可见33个形态不规则斑片影;4例见双侧胸腔积液,3例见心包积液.结论:临床表现结合特征性影像表现对SPE的早期确诊有重要意义,积极地控制肺外感染源、及时应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和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对SPE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影像引导验证的体部放射治疗 靶区位置校正研究

    作者:郑祖安;陈泽;付美凤;付秀根;肖志平;钟伟伟;李定宇;黄河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引导验证的体部放射治疗(放疗)的靶区位置校正.方法:对1837例肿瘤放疗患者行负压真空袋塑型固定,放疗实施前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行靶区部位扫描,并与计划CT影像配准,获得两影像空间位置偏差,经影像确认后,偏差超过3 mm误差控制水准,给予位置校正.结果:胸部肿瘤中56.31%(531/943)影像引导后行位置校正,其中纵隔肿瘤组、 肺癌组和乳腺癌组位置校正率分别为66.32%(191/288)、57.87%(250/432)和40.36%(90/2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部肿瘤组54.33%(69/127)影像引导后行位置校正,与胸部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盆腔肿瘤组61.31%(347/566)影像引导后行位置校正,其中泌尿生殖系肿瘤组、宫颈癌组和直肠癌组位置校正率分别为67.27%(37/55)、64.54%(253/392)和47.90%(57/11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肿瘤组54.23%(109/201)影像引导后行位置校正;胸部及上腹部肿瘤组、腹盆腔肿瘤组和四肢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真空袋塑型放疗体位固定技术作为体部放疗主流的体位固定技术,提高了靶区位置精度,但仍有部分患者影像引导后需行位置校正,位置校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腹盆腔肿瘤、胸部和上腹部肿瘤、四肢肿瘤,采用负压真空袋进行体位固定时,应充分重视各部位的特点,提高位置精度.

  • 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伴发育性 髋关节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文敏;方倩;刘金蓉;王红英

    目的: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伴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CMT患儿超声检查时双侧胸锁乳突肌(SCM)厚度、髋关节Graf分型及临床相关资料,将其分为CMT+DDH组和CMT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MT+DDH占11.4%(20/176);2组性别比、两者发病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T+DDH组双侧SCM厚度差值和双侧SCM厚度比率均明显高于CMT组(均P<0.05);分别以双侧SCM厚度差值≥0.74 cm和双侧SCM厚度比率≥0.24为临界值,预测DDH的敏感度分别为50.0%和45.0%,特异度分别为77.6%和83.3%.结论:CMT和DDH有一定共存比例,超声显示双侧SCM厚度差值和厚度比率对CMT伴DDH具有预测价值,是早期诊断CMT与DDH的重要依据.

  • ADC值变化率早期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 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王金良;李兵

    目的:探讨ADC值评价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1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行常规MRI及DWI扫描.以治疗结束作为疗效评价时间点,应用WHO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修订版(version1.1)》进行疗效评价,将患者分为反应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与无反应组(病变稳定和病变进展).2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ADC值变化率(△ADC)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反应组21例(67.7%),无反应组10例(32.3%).治疗前2组肿瘤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11次时的反应组ADC值、△ADC(△ADC11)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均P<0.05).△ADC11治疗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838,当△ADC11值为11.593%时,判定治疗是否有效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76.9%.非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11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程度的独立预后因素,其相对风险度为1.108(P<0.05).结论:DWI对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早期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ADC11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放化疗敏感性的佳指标和独立预后因素.

  • 通过红外线热扫描技术观察温经汤对寒湿凝滞型 痛经的疗效机制分析

    作者:张英杰;郑婷

    目的:通过红外线热扫描技术(TTM),观察并分析口服温经汤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临床选取辨证属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口服温经汤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TTM扫描,对比治疗前后数据变化.结果: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TTM表现为下腹部明显的细胞代谢热降低区.温经汤治疗1个疗程后,下腹部及腰骶部代谢热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温经汤可提高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局部细胞代谢热值,改善其临床症状;TTM能可视化观察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热分布,为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 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 在下肢CTA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观生;马周鹏;付文兵;陈国华;王巧莉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层下肢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病变而行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80 kV,对比剂用量60 mL,并追加生理盐30 mL;对照组120 kV,对比剂用量90 mL.2组均用350 mgI/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以4.5 mL/s流率注射,其余扫描条件相同.分析比较2组图像主观评分、动脉CT值、噪声、SNR、对比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动脉CT值、噪声、SNR、CN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CTDIvol、DLP、E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辐射剂量降低63.24%,碘摄入量减少33.33%.结论:64层CT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行下肢CTA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 术前超声漏诊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因分析

    作者:魏玉心;朱宁

    目的:分析术前超声漏诊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因,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术前超声漏诊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漏诊组)及120例超声正确提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正确诊断组)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的声像图特征,对其漏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漏诊率为58.62%(170/290),其中中央区146例,颈侧区4例,同时累及中央区及颈侧区20例.170例主要表现为:低回声153例(90.00%),边缘不规整117例(68.82%),纵横比>159例(34.71%),钙化132例(77.65%),内部结构为实性153例(90.00%),结节累及被膜85例(50.00%).正确诊断组结节:低回声106例(88.33%),边缘不规整105例(87.50%),纵横比>135例(29.17%),钙化113例(94.16%),内部结构为实性115例(95.8%),结节累及被膜88例(73.33%).在边缘、钙化、累及被膜等方面,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漏诊率较高,若结节超声表现为低回声、钙化、累及包膜及边缘不规整等特征时,颈部转移淋巴结易漏诊,因此,了解其超声特征,可提高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

  •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对常规肺部CT计算机辅助 检测系统气道分析的影响

    作者:贾永军;于楠;贺太平;于勇;段海峰;杨创博;郭佑民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对肺部CT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气道成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使用能谱CT行胸部平扫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肺算法ASIR40(40%ASIR与滤波反投影混合)、MBIR重建层厚0.625 mm的图像.应用自动CT定量方法(Dexin-FACT)自动提取支气管树,选取走行平直且分叉较少的右肺中叶支气管测量隆突至显示气道终端长度,对不同算法重建图像显示的长度采用配对t检验.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MBIR和ASIR对支气管树结构连续性、清晰度,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2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性.结果:MBIR算法图像自动提取的右肺中叶支气管长度较ASIR算法图像长(P<0.05),且提取的支气管树连续性、清晰度明显优于ASIR算法(P<0.05).结论:与ASIR算法相比,MBIR可通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CAD气道分析性能.

  • MRI评价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国龙;李锋;黄锐;马春林

    目的:观察MRI在诊断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中的临床价值,比较不同部位、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的骨肿瘤跨关节侵犯的发生率及侵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MRI资料及病理结果.按原发部位不同分为髂骨组(61例)和骶骨组(26例);另按肿瘤恶性程度不同分为高度恶性组(53例)与低度恶性组(34例).观察MRI诊断恶性骨肿瘤跨骶髂关节侵犯的准确率,比较不同原发部位及不同恶性程度肿瘤跨关节侵犯的发生率与侵犯方式.结果:①MRI表现为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21例,手术及病理确诊跨关节侵犯22例,MRI诊断正确率为98.85%;其中髂骨组16例,骶骨组6例,2组跨关节侵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5);高度恶性组20例,低度恶性组2例,2组跨关节侵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4,P<0.05).②22例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中经韧带连接16次,经关节软骨8次,经关节周围组织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7,P<0.05);骶骨组出现19次,髂骨组8次,2组侵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05);高度恶性组出现25次,低度恶性组出现2次,2组侵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结论:MRI在诊断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原发恶性骨肿瘤的邻近骶髂关节跨关节侵犯率与肿瘤部位无关,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恶性程度越高,跨关节侵犯率越高;跨关节侵犯方式与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均无关.临床上可将MRI作为术前诊断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式.

  • 自动选择佳期相在心律不齐患者 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作者:张栋青;史朴军;郭文涛;蔡显圣;吴志东

    目的:探讨自动选择佳时相功能在心率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心律不齐患者行CTA检查,采用Autogating推荐的时相区间行单心动周期扫描.分别以中心期相及自动选择佳期相重建图像.测量2种重建图像主动脉弓根部的CT值和噪声值,并计算其SNR,由2名经验丰富的CT医师对重建图像的主血管以5分制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图像的SNR和质量评分.结果:2种重建图像主动脉弓根部的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期相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回旋支及左前降支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对应的自动选择佳期相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律不齐患者行冠脉CTA检查时,自动选择佳时相重建血管图像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能获得较高的SNR.

  • 子宫附件病变的MSCT表现

    作者:方卫华

    目的:探讨MSCT在子宫附件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子宫附件疾病患者的CT资料,分析其病变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影像特征.结果:45例中,卵巢囊腺瘤13例,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其中浆液性囊腺瘤7例,单囊囊性肿块5例,多房分隔囊性肿块2例,1例合并蒂扭转,1例合并囊内出血;6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单囊,5例为多房分隔囊性肿块.8例畸胎瘤为囊实混合型肿块,内存在脂肪密度、毛发、牙齿、钙化灶及附壁结节,1例合并蒂扭转.卵巢囊肿28例,其中单纯性囊肿20例,表现为卵巢区圆形或卵圆形单囊囊性肿块,1例合并蒂扭转;巧克力囊肿6例表现为多房分隔囊性肿块或单囊囊性肿块,囊壁呈轻中度强化或不强化;2例黄体囊肿表现为分隔囊性肿块,分隔及囊壁明显强化,1例合并出血.5例慢性炎症,表现为多房分隔囊状影,分隔及囊壁明显强化或不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结论:MSCT能清楚显示子宫附件病变的内部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依据,但仍有部分不典型患者需根据临床病理确诊.

  • 头颈CTA对椎基底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翔宇;于寰;段凯;林丽红;郭继文;张磊

    目的:探讨头颈CTA对椎基底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在我院经DSA检查证实为椎基底动脉变异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并以DSA为诊断标准,评价头颅CTA对椎基底动脉变异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3例中,CTA示9例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椎动脉行径变异13例,椎动脉管径变异9例,单侧椎动脉开窗畸形5例,双侧椎动脉开窗畸形1例,永存胚胎性血管6例,与DS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头颈CTA在椎基底动脉变异的诊断方面与DSA结果无异,且CTA更具安全性,能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及MRI诊断

    作者:孙英楠;张方石;曲实

    目的: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HB)的CT及MRI图像特点,以提高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HB患儿20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16例行MRI检查.结果:20例中胚胎型10例,胎儿型6例,混合型4例.CT表现为类圆形肿块12例,分叶状肿块8例.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等低或混杂密度,瘤体内部可见裂隙样更低密度,8例伴钙化,5例伴液化坏死,2例伴出血;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肿瘤呈结节样或网格状线型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T1WI呈等低信号,可见包膜,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结论:CT及MRI可准确定位、定性HB,对HB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 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陆力坚;黄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11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①本组11例MRI表现为小脑中线区不规则形肿块,病灶内均见坏死囊变、信号混杂.9例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出血信号,11例均无钙化灶形成;②MRI示肿瘤位于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6例;2例侵犯桥脑,1例伴小脑半球转移病灶.结论:成人小脑中线区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等,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 气肿性膀胱炎的CT分期及临床价值

    作者:崔二峰;张国富;周建收;唐永强;陶维静;姜伟强;段前深;韩宝丽

    目的:探讨气肿性膀胱炎的CT诊断、分期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9例气肿性膀胱炎的CT及临床资料,并根据CT诊断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果:本组9例,Ⅰ期1例,CT仅表现膀胱壁增厚,膀胱腔内积气;Ⅱ期2例,CT表现为膀胱壁内缘及膀胱腔内积气;Ⅲ期6例,CT表现为膀胱壁及膀胱腔内积气或伴膀胱外积气.结论:CT可对气肿性膀胱炎进行准确诊断及分期,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MS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春红;李华灿;唐劲松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的MSCTA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手术证实的8例SMAD的MSCTA图像,采用VR、MPR、CPR及MIP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血管重建,总结SMAD的特征性表现.结果:8例均可显示破口,破口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10~35 mm,夹层动脉瘤长度12~42 mm,8例均可见内膜片及真假腔,2例伴假腔动脉瘤样扩张.结论:MSCT肠系膜上动脉成像能准确评估SMAD,并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苏怀盈;阮俊贤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HF)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BFH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19例均为单发,病灶发生在长管状骨14例,不规则骨4例(椎骨2例,骶骨1例,下颌骨1例),扁骨(肋骨)1例.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呈偏心性或中心性生长,病灶内见残留骨棘,周边见硬化边,骨皮质可部分断裂,未见明显骨膜反应,未见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示病灶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较均匀稍高信号影,也可呈等高混杂信号,病灶内及病灶周边可见条索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较明显、持续强化.3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结论:BF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理表现,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

    作者:王猛;田彤彤;吴晶涛;朱庆强;彭铮堃;李畅;尚松安;叶靖;张洪英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胸部SFT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其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10例均为原发灶,9例单发,1例多发.1例多发病灶位于左侧胸膜、胸壁;9例单发病灶中2例位于胸腔内(肺内),6例位于胸膜下,1例位于纵隔内主动脉弓旁;4例位于右肺,5例位于左肺.10例肿块边缘均光整,无毛刺,2例有分叶,3例伴胸腔积液.肿瘤长径1.0~15.6 cm,平均(7.4±5.4)cm.7例行CT平扫,2例密度不均,2例伴低密度区,余3例呈软组织密度肿块.10例均行增强扫描,4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血管影,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其中2例伴低密度区及边缘强化,低密度区轻度强化;边缘明显强化;余6例表现为均匀强化.结论:胸部SFT的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可有分叶但无毛刺征,不侵犯周围组织;增强扫描较大肿块(直径>10 cm)呈不均匀强化,可呈"肿瘤包绕血管征",同时伴轻度强化的低密度区与边缘强化区,具有一定特征性.

  • 皮肌炎的盆腔MRI表现

    作者:孙先普;徐厚梅;郑薇;王开平;孙福涛

    目的:探讨皮肌炎的MRI扫描方法与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成人型皮肌炎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扫描,成像序列包括轴位STIR、SE T1WI、FSE T2WI、冠状位STIR.结果:10例MRI扫描均可见阳性表现,其中肌肉炎性水肿10例,肌筋膜炎8例,皮下结缔组织炎6例.受累肌肉以臀肌、腰大肌、髂腰肌、内收肌及髋关节周围肌群为著.4例并发恶性肿瘤.结论:MRI检查在皮肌炎的诊断、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检查结果应列入皮肌炎诊断标准之中;骨盆可作为皮肌炎患者的常规扫描部位.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皮肌炎
  •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许传礼;许静;马严刚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CT征象与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PAP的CT资料.结果:26例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或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灶,实变少见,呈"地图样"及"铺路石征"改变,增厚的小叶间隔较光滑,肺结构无扭曲、破坏,小叶无变形,可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对称性分布多见,可跨段、跨叶,无叶段分布特点,结节样或"多岛样"分布多见于早期病例,分布广泛或实变多见于合并感染或病程较长者;临床以咳嗽、咳痰、渐进性气促为主要表现,约2/5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CT表现重,临床表现轻,CT表现与临床表现不符,合并感染或病期较长、病变广泛实变者,CT表现与临床表现可平行;病情发展缓慢、短期无变化.结论:P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 VHL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琳;苑乐;邹瑞琪

    目的:探讨VHL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VHL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为VHL综合征的CT及MRI资料,并参考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7例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母细胞瘤,6例伴双肾多发囊肿,4例伴双肾多发肾癌,6例伴胰腺多发囊肿,3例伴嗜铬细胞瘤,3例伴胰腺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确诊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VHL综合征诊断与随访的主要手段,MRI在CNS病变诊断及随诊中具有显著优势,CT在腹部病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VHL综合征 诊断显像
  • DWI对胰腺病变的临床应用

    作者:潘铭智;甘洁;李扬

    胰腺炎和胰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病,DWI能够无创地评估水分子的布朗运动状态.本文综述了DWI的原理及其对胰腺炎和胰腺肿瘤的评估作用.

  •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诊断慢性肾脏病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苑华;胡萍香;肖小鹏;杨绿敏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既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也给世界各国的卫生资源带来沉重负担.目前检测CKD的方法很多,如血清学指标、尿液检查、影像学常规检查等,但上述方法对早期肾脏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VTQ)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其简便、快捷、无创、可重复,能够量化检测组织的弹性硬度,有望早期发现肾脏硬度的改变,早期预测CKD.

  • 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作者:刘嘉策;张华

    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心肌灌注成像(CTP)成为可能,并可与CTA联合"一站式"成像对心肌缺血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本文主要阐述CTP的成像方法、处理分析方法及CT心脏"一站式"成像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在颅脑中的应用

    作者:邢芬;吴光耀

    1988年,Le Bihan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反映生物组织中扩散和灌注信息的成像方法,即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DWI.近年来,随着高场强MRI和Stejskal-Tanner梯度线圈的出现,IVIM成像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类病变诊断中,尤其是在肿瘤诊断方面.其中,IVIM在颅脑缺血性病变及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尤其重要.本文旨在对IVIM成像原理、技术要点、参数生理学意义及其在颅脑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简要综述.

  • CT评价肾缺血性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凤;乔英

    肾缺血性病变在肾脏常见,目前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诊断手段,尤其是CT功能成像,能从形态及功能变化方面对肾脏缺血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评估及监测,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就当前国内外CT检查对肾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 早期胃癌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

    作者:刘林祥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1-2].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定期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早期胃癌检出率不断提高. 限于黏膜内的早期胃癌切除术后的5、10年生存率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3].近年来,胃内镜检查的普及,致使胃肠钡剂造影检查数量有所减少,但胃肠钡剂造影在观察胃肠道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及胃肠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胃肿瘤 放射摄影术
  • 肝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作者:王颖;陈瑞;刘海涛

    女,64岁,腹部胀痛半月余,加重1 d. 高血压病史10余年,胆囊炎病史2年.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病史2年,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专科检查:腹肌紧张,右上腹部及脐周压痛(+)、反跳痛(±),肝区叩痛(±),莫菲氏征(-). 实验室检查:WBC 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8%,唾液酸(TSA)451 mg/L.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