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7-6948
  • 国内刊号: 12-124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3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吴咸中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治疗体会

    作者:周立芳;张重阳;张许霞;肖彬;李晓华;邢志勇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然后进行取石,口服自拟疏肝利胆中药。术后3d内观察腹部症状、体温及黄疸变化,每日检测血常规、肝功、血淀粉酶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取石成功率97.5%,手术时间(32.2±10.3)min,发生高淀粉酶血症4例,急性胰腺炎1例,术中出血1例。3 d内体温均降至正常,腹痛消失,3~10 d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可靠。

  • 文稿所含图表的具体要求

    作者:

    关键词: 文稿 图表
  • 统计学方法记述要求

    作者:

    关键词: 统计学 方法
  • 宁泌泰胶囊治疗妊娠期慢性尿路感染

    作者:刘梅云;马晓莉;薛会灵;李烨;郝婉姣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妊娠期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诊断为淋证下焦湿热型慢性尿路感染的妊娠期患者给予宁泌泰胶囊治疗,7d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0%,与治疗前比较,尿频、尿急等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服药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宁泌泰胶囊可显著提高妊娠期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明显改善尿路症状,且安全性好。

  • 松节油腹部外敷按摩治疗腹部术后腹胀的研究

    作者:何卓亚

    目的:观察松节油腹部外敷按摩对于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6例,在术后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6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松节油腹部外敷按摩。观察术后腹胀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3.5%),明显低于对照组(16.0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运用松节油腹部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减少术后的粘连发生,降低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

  • 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帅;徐靖;赵永捷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右半CME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例传统开腹右半结肠根治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20例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2.5 min,平均术中出血2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9枚,III期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20枚,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 d,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CME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可以获得完整的肿瘤标本,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并未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钩针辅助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2例

    作者:王野;刘志升;张圣林;孙风波;刁其先;张新明;郝磊

    目的:总结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8急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和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腹腔镜监视下,钩针自右下腹穿刺进入腹腔,于阑尾系膜无血管区刺穿悬吊固定阑尾,调整钩针将阑尾固定于适当位置便于手术操作,超声刀切断阑尾系膜至阑尾根部,圈套线或Hemolok夹结扎处理阑尾根部,阑尾残端黏膜用电钩喷洒式烧灼。结果:48例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成功;4例改为三孔法,其中1例阑尾残端坏疽严重,无法镜下修补,中转开腹,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手术安全可行的。

  •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魏峰;周广军;尹文利;李双辉;李永禄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以9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采用传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为治疗组;45例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3个疗程共6周治疗,两组的症状都有好转,治疗组总有效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萱;张鸿涛;严豪杰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4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治疗组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5例,有效3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4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7%;治疗组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2.5±3.2)d,对照组为(17.4±3.5)d。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重症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岩;孙松;李玉锋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吻合器进行拖出式直肠—结肠端端吻合术,观察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45例直肠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4.2±5.3(9~32)d,1例出现腹腔积液并感染,2例发生吻合口漏,吻合瘢痕收缩导致排便困难2例;术后随访有1例复发,采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手术。结论: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保肛效果较好,安全可行。

  •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的治疗观察

    作者:孙燕;王庆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后并发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300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且结石直径<3.5 cm,既往未行EST的患者,行常规ERCP及EST术后出现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发生率、出血发现时间和治疗情况。结果:共有20例患者术后并发胆道出血,占0.6%,20例均及时发现出血并经积极止血治疗后终全部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早期及时发现迟发性胆道出血并积极采取治疗方案对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 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局部浸润在腰椎后路手术后镇痛的疗效

    作者:迟晓慧;陈永学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局部浸润用于腰椎后路手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89例接受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47例,局部浸润、静脉镇痛泵)和对照组(B组,42例,仅静脉镇痛泵),评估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药物副作用及切口的感染率。结果:VAS评分两组术前及术后48 h、72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2 h[A组(3.8±1.4)分,B组(4.6±1.2)分]、4 h[A组(2.9±0.8)分,B组(4.1±1.1)分]、8 h[A组(2.4±0.6)分,B组(3.6±0.9)分]、12 h[A组(2.2±0.7)分,B组(3.2±0.6)分]、24 h[A组(2.1±0.4)分,B组(2.8±0.7)分]VAS评分比较,A组显著优于B组(P值均<0.05)。术后0~24 h、24~48 h、48~72 h麻醉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术后2周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局部浸润用于腰椎后路手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

  • 35例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作者:马东波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例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35例患者术前腹部超声、MRCP、CT、ERCP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51.4%、74.1%、25.0%、100%。Ⅰ型患者19例(54.3%),其中1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行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Ⅱ型患者7例(20.0%),其中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例行鼻胆管引流、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1例行开腹胆囊部分切除+胆囊壁修补瘘口,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Ⅲ型患者5例(14.3%)和Ⅳ型患者4例(11.4%),全部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困难,MRCP、ERCP的诊断灵敏度高。腹腔镜手术仅适用于I型和部分Ⅱ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

  • 外固定架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

    作者:陈诚;成永忠;侯汪洋;程灏;温建民;蔡静怡

    目的:回顾性对照分析内、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早期症状体征评分、距骨倾斜及术后功能AOFAS评分评价内固定27例、外固定架治疗28例的疗效。结果:内、外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术后3周、6周、12周外固定组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11.71±2.02、8.64±1.73、4.71±2.12,分别优于内固定组的18.81±2.17、12.81±3.00、10.30±2.20(P=0.0001);外固定组距骨倾斜恢复程度优于内固定组[(2.858±2.325) VS (3.847±2.070),(P=0.027)],而术后3 d、6周距骨倾斜恢复程度及AO评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是一种可靠实用且有独特优势的治疗方法。

  • 外切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比较

    作者:王秦川;高红梅;刘琪峰;林谋斌

    目的:对比外切与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环状嵌顿痔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接受外切内扎硬注术为A组,78例接受外剥内扎硬注术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术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1个月,A组症状评分(0.07±0.32)分,B组(0.06±0.34)分(P>0.05);A组术口愈合时间(15.61±2.01)d,B组(18.58±2.81)d(P<0.05);两组术后1周便血、肛缘赘皮、肛门失禁、肛管狭窄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肛门疼痛发生率7.69%,排尿困难发生率3.85%,肛缘水肿发生率3.85%,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外切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嵌顿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术口愈合时间,减少肛门疼痛、排尿困难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氨磷汀改善奥沙利铂药物神经毒性疗效观察

    作者:李涛;朱慧娟

    目的:探讨氨磷汀改善奥沙利铂药物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氨磷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沙利铂治疗,6个疗程后对两组神经毒性进行评估。结果:经2、4、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1~2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0.41%、14.58%、6.26%,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58.33%、68.75%),P均<0.05。经4、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3~4级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7%VS 29.17%,6.25%VS 25.00%, 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79.17%,临床受益率(CR+PR+SD)为87.50%,对照组分别为83.33%、91.67%,(79.17%VS 83.33%;87.50%VS 91.67%,χ2=0.274,0.447;P均>0.05)。结论:氨磷汀能预防奥沙利铂药物神经毒性,对周围神经产生保护作用,同时不会降低奥沙利铂类药物疗效。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李进军;杜智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后是否发生胃瘫综合征为因变量,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意义的变量再引入二分类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评分(P=0.039)、年龄(P=0.014)、术后应用生长抑素(P=0.003)、胰管支撑管长度(P=0.027)、胰管直径(P=0.007)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术后应用生长抑素(P=0.026)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较大、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易发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提高手术精细度、适当增加胰管支撑管的长度,可能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防治老年高血压肺癌全麻苏醒期躁动

    作者:张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复地佐辛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肺癌根治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肺癌根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B组给予右美托咪啶,C组给予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比较3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安全性。结果:C组Ramsay评分3.17±0.72分,躁动发生率4.00%,疼痛VAS评分(1.34±0.56)分,显著优于A、B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期HR(86.54±4.71)次/min,MAP(93.54±7.81) mmHg(1 mmHg=0.133 kPa),T2期HR(84.76±4.58)次/min,MAP(93.16±7.72) mmHg,均显著优于同时间节点A、B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复合地佐辛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肺癌根治手术能够明显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可靠。

  • 针刺对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齐庆岭;李凯;杨金利

    目的:观察针刺对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客观科学地评价针刺疗效。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针刺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合谷、太冲,以平补平泻法行针20 s,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借以观察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方面的影响。结果:针刺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4.4±3.5)h明显短于对照组(31.2±3.9)h,(P<0.05);针刺组肛门排气时间(28.8±2.9)h明显短于对照组(36.8±3.3)h,(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妇科开腹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 幽门螺杆菌及其根除治疗对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弓艳霞;唐艳萍;牛薇;康丽丽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肝功能不全的关系,探讨肝功能不全合并Hp感染予Hp根除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确诊为肝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选取肝功能正常健康人60例为对照,采用13C-呼气试验进行Hp测定,观察Hp感染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性。选取肝功能不全Hp检测阳性者予以四联根除治疗,疗程10 d,治疗完成后2周进行肝功能评价,1月后复查13C-呼气试验。结果:肝功能不全60例中Hp阳性者46例(76.7%),对照组60例中Hp阳性者25例(41.7%,P<0.05)。肝功能不全合并Hp阳性予以Hp四联根除疗法,根除率73.9%,Hp根除后症状改善,凝血酶源活动度、肝酶及血氨水平好转,腹水减少,Child-pugh评分降低(P<0.05)。结论:肝功能不全较易合并Hp感染,与其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有关。肝功能不全合并Hp感染应予以根除治疗,四联根除Hp疗法根除率高,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水平。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的Meta分析

    作者:宋弢;沈平;王西墨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血浆标志物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诊断的价值。方法:按照《流行病学观察行研究的meta分析》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指标进行合并。如果研究提供的数据不足以重建四格表则被排除。结果:24篇文献被纳入终的研究。合并后,D-乳酸的敏感性为74%(95%CI=61.0%~84.7%),特异性为74%(95%CI=69%~79%);D二聚体敏感性为96%(95%CI=89%~99%),特异性为40%(95%CI=33%~47%);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敏感性为77%(95%CI=66%~86%),特异性为77%(95%CI=72%~82%);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的敏感性为68%(95%CI=55%~80%),特异性为85%(95%CI=76%~92%);CT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3%(95%CI=90%~96%),特异性为96%(95%CI=94%~97%)。结论:血浆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排除非AMI,但其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验证。CTA在诊断AMI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 Delta样配体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白细胞分化抗原3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

    作者:王宏磊;赵永捷;王玉;高浩;唐涛;张明庆;吕宏程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LL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分化抗原34(CD3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及MMP-2、CD3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免疫组化可以发现,DLL4(均值为4.91)和MMP-2(均值为5.34)、CD34(均值为5.4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高;DLL4和MMP-2、CD34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中也明显增高。DLL4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T、N分期相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262),但与MMP-2、CD34的表达水平并无相关性。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肿瘤侵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 理气健脾中药外敷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快速康复的作用

    作者:谢小平;朱国民;周良本;金峰;赵红达;揭志刚

    目的:探讨理气健脾中药外敷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37例手术后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外敷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中药脐周外敷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2周后的单项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单项症状积分、营养状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2周后,中药外敷组患者的腹胀、食后饱胀,恶心、暖气、乏力等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258.69±20.05) pg/mL vs (261.25±16.18) pg/mL,P>0.05;(27.41±4.63) pg/mL vs (27.61±5.23) pg/mL,P>0.05],但出院后二周,中药外敷组患者的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51.73±34.75) pg/mL vs(302.64±20.17)pg/mL,P<0.05],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3.56±6.12)pg/mL vs(36.75±5.43)pg/mL,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理气中药外敷可有效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中药疗效探讨

    作者:贾新颜;杨文忠;沈桢巍;宗明;马建伟;丁媛媛;甘欣锦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去甲基化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中药疗效。方法:将39例MDS去甲基化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血敏、输注单采血小板)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健脾止血中药治疗,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清IL-11水平、骨髓单个核细胞IL-11受体α基因的表达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治疗后15 d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达(101.3±16.2)×109/L,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为(12.2±2.0)d、血小板输注量减少至17 U;2组血清中IL-11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IL-11受体α基因的表达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MDS去甲基化治疗后配合补肾健脾止血中药,可以减轻出血症状、加快血小板恢复,减少血小板输注。

  • 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复苏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徐丹;林敏

    目的:探究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复苏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以0.1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麻醉苏醒后VAS评分,苏醒后躁动程度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麻醉苏醒后的0.5 h、1 h、2 h、4 h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91±0.52)、(2.53±0.30)、(1.91±0.29)、(1.54±0.3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0.61)、(3.69±0.49)、(3.02±0.41)、(2.8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苏醒即刻及苏醒后10 min、20 min、30 min时的躁动程度评分分别为(1.91±0.52)、(1.62±0.49)、(0.91±0.45)、(0.37±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6±0.56)、(2.15±0.44)、(1.96±0.52)、(1.01±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其中3例恶心,2例呕吐,2例头晕,1例寒战。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其中1例恶心,1例呕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地佐辛,不会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复苏期躁动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芪贞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40例

    作者:田野;刘思洋;姜文军

    目的:观察中药芪贞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及对症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贞扶正固本汤并随症加减,连续用药2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KPS评分、免疫功能改变,随访3年,记录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70%以上,对照组50%,治疗组咳嗽、咳痰、气短、精神乏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KPS评分治疗组65.3±11.2,对照组(42.3±12.5)(P<0.05);免疫功能包括NK、CD3、CD8、CD4/CD8分子水平,治疗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2年和3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40.0%、52.5%,对照组分别为62.5%、82.5%(P<0.05)。结论:中药芪贞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能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

  • 人迎穴局部封闭治疗顽固性咳嗽30例

    作者:陈利芬;张榜;崔炎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长时间顽固性咳嗽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顽固性咳嗽常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持续时间长,且咳嗽不止,迁延难愈,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但临床效果欠佳。我院崔公让应用局麻药物注射人迎穴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2015年2月—2015年11月治疗的30例,总结如下。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韩二鹏;张雪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为了解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将采取了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患者与采取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患者进行了对比,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中转开腹11例

    作者:单晓明;陈伟;杨玉和;郑璘;陈春友

    目前,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po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金标准。萎缩性胆囊炎作为胆囊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胆囊长期炎症刺激,胆囊和周围组织粘连及胆囊自身的萎缩,致使胆囊囊壁纤维化,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手术操作难度高,被认为是LC的相对禁忌证[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以及外科医师操作水平的提高,现今也逐步成为LC相对适应证。我院2008年7月—2015年7月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例34例,其中中转开腹11例,现报告如下。

  • 第23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

  • Micro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李肇端;周汾;余剑波

    MicroRNA (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在翻译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目前已成为许多疾病包括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调节因子。近越来越多研究显示microRNA在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中枢敏化、调控疼痛基因等。本文综述miRNA作为疼痛疾病的一种微型介质,生物学标志物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微创治疗进展

    作者:孙向宇

    胆石症中有约10%~33%的患者同时患有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随着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腹腔镜手术和胆道系统诊断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伴发胆囊结石的微创诊治方案与传统手术比较有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可利用的主要微创治疗方案,包括一阶段的腹腔镜治疗和围腹腔镜手术期的联合内镜的二阶段治疗。内镜联合腹腔镜的二阶段方案相对于一阶段的腹腔镜方案,增加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延长了住院时间。多种治疗技术和方案的选择应该基于病人的状况,胆管结石的大小和数量,胆囊管、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乳头的解剖,患者的手术史,当地医院的设备和医师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辨证施治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张昊;屈振亮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系统常见急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中医辨证施治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及成果,总结出各医家的治疗特色和共识,及其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 Fingolimod对小鼠慢性胰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崔立华;张淑坤;卓玉珍;李彩霞;张一;刘洪斌;崔乃强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Fingolimod (FTY720)对雨蛙素致小鼠慢性胰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雨蛙素,50μg·kg-1·次-1,1周3次,连续6周;治疗组于第5周开始注射FTY720,1 mg·kg-1·d-1,持续2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第7周第1天留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分别于光镜和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和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3、FOXP3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病理评分中,腺泡萎缩为2.52±0.36,炎细胞浸润为3.42±0.31,纤维化程度为3.25±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理评分。模型组α-SMA表达为25.33±5.64,CD3表达为68.83±8.38, FOXP3表达为34.83±6.8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3±0.52,1.83±0.75,1.33±0.82)。治疗组病理评分中,腺泡萎缩为1.69±0.27,炎细胞浸润为2.34±0.33,纤维化程度为2.19±0.35,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治疗组胰腺组织中α-SMA表达为12.33±2.58, CD3为25.00±4.93,FOXP3为17.33±4.41,也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FTY720能明显减少雨蛙素所致的T淋巴细胞浸润和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胰腺间质胶原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纤维化程度。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1例

    作者:张虹;王艳冬;崔瀛元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1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2周、加重4 h入院。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高200/13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服用科素亚、卡托普利血压控制在150/100 mmHg;冠心病史近1年,未规律服用药物治疗。有蛋白尿、肾炎病史,有牛羊肉及海鲜过敏史。查体:神清,精神可,BP 167/113 mmHg,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B型钠尿肽126.67 pg/mL,总蛋白47 g/L,白蛋白30.2 g/L球蛋白16.8 g/L,核苷酸酶11.2 U/L,甘油三脂3.09 mmol/L,总胆固醇5.76 mmol/L,免疫球蛋白G 3.91 g/L,免疫球蛋白M 0.31 g/L,24 h尿尿肌酐4334μmol/L,尿蛋白定量3.18 g,尿肌酐定量8668μmol。冠脉造影检查,显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弥漫性病变,重处95%狭窄,远段90%狭窄,血流缓慢;LCX弥漫动脉硬化,近段80%狭窄,远段长病变,多处重处90%狭窄,向RCA远段提供侧支循环;RCA弥漫长病变,近中远段多处99%狭窄。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高血压病,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氯吡格雷75 mgQD,低分子肝素钙0.4 mL Q12H皮下注射,起到抗凝、抗血小板作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BID,扩冠;氯沙坦钾片50 mgQD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QN,调脂、稳定斑块;曲美他嗪20 mgTID,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骨化三醇0.25μg,BID治疗骨质疏松等对症治疗[1]。患者舌质暗红,苔白,脉弦为气滞血瘀之象,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静点,以活血化瘀,通脉养血治疗。中药予生脉散加味,方用:党参30 g,麦冬20 g,五味子15 g,黄芪30 g,生地15 g,百合10 g,丹参30 g,桃仁15 g,炙甘草10 g,1剂/d,7 d。患者经积极药物对症治疗后胸痛症状缓解,SLE未发生活动性病变,于17 d后出院。

  • 重症肛周坏死性筋膜炎2例

    作者:赵辉;沈晓明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70岁。有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史。2010年7月15日因黑便1个月,加重伴发热3 d入院,体温38.9℃,血压108/6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2次/min。血常规WBC 37.6×109/L,N 96.6%,HB 74 g/L;生化CRP 286.1 mg/L,总蛋白46.2 g/L,白蛋白21.3 g/L。予止血输血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出现肛周弥漫性红肿,中心发黑坏死,考虑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脓毒血症,病情持续加重并出现休克,期间拒绝手术等积极治疗,病情进行性恶化,20 d后死于中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 数字的具体要求

    作者:

    关键词: 数字
  • 小肠肠系膜扭转并空肠憩室1例报告

    作者:黄威;王理;王梦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上腹部胀痛3 d,加重伴恶心、呕吐13 h于2015年7月24日经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上腹部压痛,以脐上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无液波震颤,全腹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min。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图1)示肠系膜扭转,部分肠腔积气,双肾囊性病变,前列腺增大。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腹水,未见明显粘连。小肠系膜较长,系膜根部逆时针扭转约360°,肠管活力可,未见明显发黑、坏死。空肠距离Treitz韧带约60 cm处可见一小肠憩室,约5 cm×5 cm大小,基底部较宽。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行小肠系膜扭转复位、小肠部分切除(包括空肠憩室)、小肠排列术。病理回报(图2):符合小肠憩室伴血肿形成。术后恢复良好,排气、排便正常,切口愈合良好。住院14 d出院。

  •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杂志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