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중국중서의결합신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587X
  • 国内刊号: 14-127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陈孝文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应用的Meta分析

    作者:丘余良;李述捷;阮诗玮

    目的:系统评价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通过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8篇文献,共587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非布司他各剂量组均优于别嘌醇组;其中,80 mg组与其余剂量组相比具有较好的精准性(I2=38%,P=0.15)[RR=1.71,95%CI(1.60,1.83),P﹤0.00001]。在试验前8周急性痛风发作情况方面,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RR=1.49,95%CI(1.29,1.72),P﹤0.00001]。对于肾功能影响方面,仅纳入的1篇文献,研究显示非布司他组肌酐及尿蛋白指标明显改善,[ MD=-0.13,95%CI(-0.24,-0.02), P=0.02;MD=-101.40,95%CI(-198.09,-4.71),P=0.04],但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4.70,95%CI (-1.00,10.40),P=0.1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 RR=1.04,95%CI(0.86,1.25),P=0.79]、腹泻[RR=0.78,95%CI(0.45,1.36),P=0.27],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布司他具有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随访期间在前8周存在较高的急性痛风发生率,但非布司他可能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水平,与别嘌醇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 中国北方单中心2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作者:王旭;吴淋淋;董长青;卢雪红;苗里宁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单中心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2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SPSS 17.0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近5年IMN患者占肾活检患者比例总体呈增加趋势;(2)男女比例为2.5:1,且男性患者与女性相比,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合并肾衰竭者更常见;(3)45岁以上患者占75.8%,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血白蛋白较低,高血压、肾衰竭及贫血更多见;(4)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者常见占79%,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占71.4%,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本研究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共23例,主要以大量蛋白尿者(尿蛋白定量≥3.5 g/24 h)为主,占78.3%;(5)病理分期中以Ⅰ期、Ⅱ期多见,IMN可与其他病理类型如IgA肾病等同时存在。结论:(1)我国北方单中心IMN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者常见,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在肾活检患者中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2)男性、高龄、大量蛋白尿者,肾衰竭更多见。(3)IMN可与其他病理类型同时出现,但它们的发病机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骨密度测定与结果分析

    作者:贺晓蕾

    目的:对维持性腹膜透析( 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情况进行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37例CAPD患者及体检科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以双能X线吸收(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骨密度仪测定左髋部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区及股骨大转子(Troch)骨密度,同时采集其临床、生化、免疫指标。结果:35.1% CAPD患者骨质疏松,37.8%骨量减少,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老年CAPD患者股骨骨质疏松总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CAPD患者组(P﹤0.05)。CAPD患者组三个不同部位BMD值有区别,股骨颈的BMD值降低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不同性别比较Neck、Ward’s区及Torch三个不同部位BMD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APD患者股骨颈的BMD值下降明显。老年CAP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建议应早期给予针对性治疗。

  • 铝碳酸镁治疗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研究

    作者:阎丰;宋丹;洪艳

    目的:评估短期使用铝碳酸镁片(达喜)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的慢性肾衰竭伴高磷血症(血磷﹥2.26 mmol/L)的患者31例。给予铝碳酸镁片(达喜)每天3次,每次2片(1.0 g),进餐时嚼服,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钙、血磷、血镁、钙磷乘积等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中26例完成研究并有完整资料,其中男22例,女4例,9例合并糖尿病。26例患者年龄28岁~78岁,平均58.0岁,透析龄3~102月,平均39.6月。平均每周透析时间10.13 h,平均KT/V=1.36。治疗期间使用的透析液离子浓度为:钙1.50 mmol/L,镁0.50 mmol/L,钾2.0 mmol/L。治疗前生化指标:校正血钙2.34 mmol/L,血磷3.21 mmol/L,血镁1.21 mmol/L,钙磷乘积89.41,血清白蛋白40.6 g/L,血PTH 423.4 pg/ml。铝碳酸镁平均治疗3周后复查校正血钙、血磷、血镁、钙磷乘积值分别为:2.40 mmol/L、1.95 mmol/L、1.46 mmol/L、53.54。与治疗前相比,降幅分别为:-2.25%、39.26%、-20.26%、40.12%。治疗后11例(42.3%)患者血磷达标(﹤1.78 mmol/L)。治疗过程中有1例(3.8%)出现腹胀,1例(3.8%)出现恶心,但均能耐受。结论:血透患者短期使用(不超过4周)铝碳酸镁能有效降低血磷及钙磷乘积,可使血磷降低39.3%,钙磷乘积降低40.1%,而且零钙负荷。铝碳酸镁治疗后血钙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铝碳酸镁治疗后血镁有明显升高。铝碳酸镁使用后除了轻微胃肠道反应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短期使用铝碳酸镁片(达喜)治疗血透患者高磷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 少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牛津病理分析

    作者:刘扬;田芳;王静华;马路;张晓旭;李长春

    目的:通过分析以少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 g/24 h)和(或)血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牛津分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50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牛津病理分型提出的M、S、E、T 4项病理指标进行分组,分别与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牛津分型中,单项病理指标以M1多见,病理类型以M1、S1、E0、T0例数偏多;(2)M0/M1、E0/E1、T0/T1-2三项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0/S1与临床指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少量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牛津分型之间具有相关性,牛津分型可以有效指导临床。

  • 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波大时限与P波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张雪蕾;沈洋;孙芳;周亦伦

    目的: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患者的房颤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且影响HD患者的生存率。心电图指标P波大时限( Pmax)与P波离散度( Pd)是预测房颤的可靠性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析过程对Pmax、Pd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月期间于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窦性心律透析患者117例及健康受试者50例。HD患者与透析前、后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同时留取血液样本、记录透析超滤量。收集HD患者研究前6个月的家庭自测血压,以平均居家收缩压≥150 mmHg( home-SBP)为血压未达标。结果:117例HD患者中男58例,女57例,平均年龄(56.73±12.18)岁,平均透析龄(77.31±53.56)月。50例健康对照,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12±8.93)岁。HD患者透析前Pmax较健康对照组延长[(105.40±11.60)ms vs.(99.01±10.45)ms,P=0.001],透析前Pd亦然[(32.78±8.83)ms vs.(26.71±6.82)ms,P﹤0.001]。HD患者透析后有Pmax[(121.10±11.57)ms vs.(105.40±11.60)ms,P﹤0.001]、Pd[(46.16±10.32)ms vs.(32.78±8.83)ms,P﹤0.001]的显著延长。入组患者中共60例血压未达标,未达标组透析前、后的Pmax及Pd较达标组均明显延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AD(β=0.937,P﹤0.001)、home-SBP(β=0.121, P=0.030)与透析前Pmax相关,LAD是透析后Pmax(β=0.869,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D患者透析前的Pmax、Pd较正常人增大,并在透析后有明显延长,控制血压对于缩短透析前Pmax、Pd,降低HD患者的房颤发病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现状与治疗进展

    作者:徐梦露;徐旭东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严重的世界公共健康问题,占全球人口8%~16%[1]。据报道,我国CKD发病率约为10.8%,终末期肾病发病率为0.04%[2]。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累及多个系统的症候群,与CKD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DOPPS分析提示我国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高达78%[3],而高磷血症是CKD-MBD发生的中心环节。本文就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现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MicroRNAs在肾脏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孔勤;李平

    MicroRNAs( miRNAs),即微小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约20~22个核苷酸),具有高度保守性,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哺乳动物中。miRNAs通过抑制蛋白翻译或沉默相应信使RNA调控着特定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分化、增殖、发育和功能调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相关研究表明,约有1000种人属miRNAs负责调控着大约60%的基因[1~3]。因此,miRNAs的失调不可避免会导致细胞功能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且miRNAs在组织中表达各异,这些miRNAs的表达差异和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肿瘤,糖尿病等。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对于肾组织发育、内环境及肾功能稳定也不可或缺[4,5],许多特定的miRNAs可通过多种途径使肾脏病变加重而导致肾功能恶化。

  • 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影;李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糖尿病患病人群的增多,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 )的患病率也在快速的增加。Collins等[1]调查显示2010年世界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2.85亿,到2030年该数字将到达4.39亿。相关文献表明[2],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快速增长,且为主要增长国家之一。DN患者一旦进展到大量蛋白尿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加之糖尿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的特点,迄今临床上无较好的方法能够逆转病情。现在常用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微量白蛋白尿。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在DN的早期诊断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且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肾小球损伤的同时,甚至早在肾小球损伤之前,肾小管就已经发生了损伤。因此,寻找DN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有着重要的临床及社会经济意义。现就近年来DN肾小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蛋白质组学与IgA肾病

    作者:许超;邓跃毅

    IgA肾病是亚洲地区如日本[1],我国[2]乃至全球发达国家[3]范围内发病率高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预后不佳,将近20%~50%的患者在10年或20年后进入尿毒症期[4]。
      蛋白质组( proteome )的概念是由 Marc Wilkins 和 Keith Williams于1994年首次提出,意指基因组表达产生的所有相应的蛋白质[5]。1995年,Wasinger等第一次使用了该词,并定义为在一种细胞内存在的所有蛋白质,同时提出了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的概念[6]。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蛋白质组学技术被不断应用于肾脏病学科,被用来从传统的血浆、血清、尿液中甚至肾穿标本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开展研究。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中展示着它巨大的优势,对此方面的研究也从未间断[7~9]。

  • 胱抑素C在临床肾脏病中的应用

    作者:杨箫;裴明;杨洪涛

    肾脏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它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更重要的在于当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只能依靠透析技术或肾移植等肾脏代替疗法来维持生命机能,对家庭经济、心理以及社会卫生经济造成巨大负担。肾功能的评估在肾脏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用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来评估肾功能,由此衍生的指标有菊粉清除率( renal clearance of inulin C-inulin)、血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等。但酚红试验操作复杂,且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对菊粉有热原反应的人群,现多已放弃使用酚红试验来评估肾功能;现临床使用的评估肾脏功能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多为血肌酐、尿素氮,代入EPI、MDRD、Scr方程等公示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但这些指标在肾脏损伤早期并无明显变化,而指标的异常则代表肾功能已有较大的损伤,多已进入CKD3期,病情无法逆转;且受其他肾外因素如性别、肌肉含量、疾病状况等影响较大(男性血肌酐水平多高于女性,肌肉含量较大的人血肌酐水平会较高,有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会导致血肌酐水平较低等),从而影响肾功能的评估,无法做到早期、精准的检测肾功能。

  • 慢性肾衰竭早期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徐艳秋;杨超茅;顾向晨;卢嫣;王怡;何立群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早期( CKD3期)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根据CKD一体化治疗原则给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营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肾脏保护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肾脏保护方面: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肾功能好转以及微炎症控制程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安全性评价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慢性肾衰竭早期完全可以从脾论治而获效,值得深入研究。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雷文娟;张铿;潘庆军;刘伟敬;刘华锋

    目的:通过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其在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病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正常人和82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PNS患者的尿NGAL、KIM-1、IL-18水平,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Cys C水平,分析其与PNS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及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尿NGAL、KIM-1、IL-18和血清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0.05),且在微小病变型( MCD)、膜性肾病( 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SGS)三种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有依次增高趋势;(2)伴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尿NGAL、KIM-1、IL-18和血Cys C水平较未伴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明显升高(P﹤0.05),且其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升高。(3)尿NGAL与血肌酐(Scr)水平呈密切正相关,尿KIM-1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血Cys C则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密切正相关,尿IL-18与血清白蛋白( Alb)水平呈密切负相关。结论:尿NGAL、KIM-1、IL-18及血Cys C水平均可从一定程度反映PNS患者肾脏损伤及其严重程度。

  • 血糖云端监测平台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中的作用

    作者:胡婕;刘玉梅;盛晓华;陈林艳;滕雯怡;曹兰支;秦海峰;汪年松

    目的:探索血糖云端监测平台在帮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防治云平台,血糖仪测量血糖并通过蓝牙方式将数据传输至装有血糖监测软件的手机,手机通过3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后台云端平台,进行血糖数值记录、图表绘制等,随访1年。结果: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愿参与使用该系统,其中13人完成度高,参与满12个月,2例因完成度差,退出试验。13例平均透析龄(34.2±37.1)月,中位透析时间16月,每周透析均达到12 h。长连续监测时间为284 d,高血糖的发生比例为6.2%~45.9%,常见于早餐后,低血糖的发生比例5.6%~24.1%,常见于早餐前空腹。参与项目后,空腹血糖由基线(11.5±4.4)mmol/L下降至(8.0±3.3) mmol/L(P=0.030),达标率由18.2%上升至61.5%(P=0.016);糖化血红蛋白由基线(7.9%±1.0%)下降至(6.7%±0.8%)(P=0.003)。结论:糖尿病防治云平台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及医护沟通,但部分技术尚需持续改进。

  • 血尿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董哲毅;王远大;邱强;张雪光;侯凯;朱晗玉;张利;魏日胞;蔡广研;陈香美

    目的:明确不同标准血尿对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尿红细胞﹥3/Hp、﹥10/Hp为镜下血尿的标准,尿异形红细胞﹥80%为肾源性血尿,分析它们对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学方法筛选与血尿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10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200例,三种不同标准血尿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源性血尿预测非糖尿病肾病的特异度(94%)和阳性预测值(90.16%)高,ROC曲线下面积大(0.608)。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尿的独立危险响因素( OR=2.411,P=0.04)。结论:肾源性血尿对2型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镜下血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易出现血尿。

  • 抗纤灵方抑制肾络病慢性肾衰竭大鼠TGF-β/P13 K/Akt信号旁路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瑞鑫;陈刚;何立群

    目的: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TGF-β/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抗纤灵)各12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疗程2个月。应用生化、放射免疫法、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检测TGF-β/P1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相比较,抗纤灵组的血肌酐数值显著下降( P﹤0.01)、蛋白尿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理MASSON染色:抗纤灵组肾小球肥大减弱,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减轻,系膜基质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成分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检测,与模型组相比,抗纤灵组的p-Akt灰度比值显著下降。结论:抗纤灵方可能通过抑制TGF-β/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有效地降低5/6肾切除大鼠的血肌酐,减轻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

  •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代谢指标及裂孔膜蛋白nephrin的影响

    作者:曹晨;郝世梦;孟泽松;徐晶;陈志强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 DN)大鼠代谢指标和裂孔膜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中药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对照组(厄贝沙坦组)、模型组,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各组于第3天、4周、8周、16周测24 h尿蛋白,16周末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phrin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RT-PCR法检测nephrin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第16周末中药组24 h尿蛋白、肌酐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厄贝沙坦组同时间点比较,第8周末中药组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 P﹤0.05),第16周末中药组24 h尿蛋白降低(P﹤0.05);第16周末nephrin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nephrin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 P﹤0.05),两治疗组之间该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瘀通络中药可以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可能与上调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的表达有关。

  • 祛痰通络汤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丽华;刘丽秋;赵雁;王福荣;于俊生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汤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祛痰通络汤组、四苯基丁酸组,治疗8周。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 CHOP的表达。结果:祛痰通络汤降低尿蛋白,减轻病理改变;模型组肾组织的GRP78、CHOP表达明显升高( P﹤0.05),祛痰通络汤组GRP78、CHOP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GRP78、CHOP表达明显增强,祛痰通络汤降低内质网应激,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的诊断与中医治疗2例

    作者:宋立群;张慧杰;李灼;高思博;贠捷;宋业旭;刘爽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是一种不太少见的骨骺发育疾病,其表现为许多骨骺密度与形态异常,但脊椎很少变化。骨骺变化通常是对称的,病变的骨骺可能仅有几个,或各大关节都有变化。好发部位是髋、肩、膝关节。此发育异常在1935年由Fair-bank报道[1],此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遗传性与家族史。有时不同的变现掩盖了轻度病例。患者常表现出肢体酸痛、乏力、行走困难随年龄增大而加剧,倘上肢、下肢均受累时,会引起肢体短缩。西医治疗上往往在髋关节产生关节炎与退行性变时,关节型成术是唯一合理的手术[2,3],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目前,国内对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近5年报道文献89篇,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明确,但治疗方面未取得很大进展,中医药治疗此病报道鲜有。

  • 周恩超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

    作者:梁婧;周恩超

    周恩超博士是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邹燕勤教授,从医20余年,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从师学习,获益良多,兹将周师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 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

    作者:于雷;杨洪涛

    杨洪涛教授系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天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精于辨证,用药思路清晰,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上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杨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阐述如下。

  • 用现代医学诠释中医“肾主骨”的科学内涵

    作者:谢院生;魏凯;尹智炜

    “肾主骨”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肾脏病的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肾主骨”藏象理论已部分得到现代医学的证实,本文通过列举“肾主骨”理论的现代医学证据,旨在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医“肾主骨”的科学内涵,深化对中医藏象理论的认识,为挖掘和发展中医藏象理论的“古为今用”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