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중국중서의결합신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587X
  • 国内刊号: 14-127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2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陈孝文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名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研究

    作者:陈富升;邹川;刘旭生

    目的:探讨名中医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病名、病机、辨治的认识规律.方法:应用内容分析法,对1985年~2012年发表的名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类期刊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符合纳入要求的文献共28篇.12篇文献提及中医病名,依次是水肿9篇,虚劳4篇,正水、皮水各2篇等.22篇文献提及病机:本虚标实20篇,本虚1篇,标实1篇;对本虚和标实分别进行归纳,标实中以血瘀(16篇)、外感(7篇)、湿热(7篇)、水湿(6篇)为主,本虚以脾肾气阳虚(8篇)、肺脾肾虚(6篇)为主.13篇文献提及激素使用阶段病机,首始阶段病机以阴虚火旺(7篇)为主,减量阶段病机以气阴两虚(7篇)为主,维持阶段病机以气(阳)虚(3篇)为主.11篇文献提及蛋白尿的病机,以“肾虚精微下注”(7篇)、“湿热不除,蛋白难消”(4篇)为主.辨治方式中以辨病(16篇)为主,其中又以辨病机(14篇)为主.使用方剂72首,其中经方9首,时方45首,自拟方18首.结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初步揭示了名医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名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传承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英娟;林宏初;刘宇星;陈德容;蒋天线;陈学;王肖志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9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缬沙坦组(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单用缬沙坦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肾康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杰彬;吕佩佳;赖伟兰;李成杰;魏连波

    目的:观察肾康丸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Ⅳ期的疗效.方法:将45例DN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降糖方案,治疗组此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20 mg每日3次口服及肾康丸6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20 ng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3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并比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血脂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8例;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5,P<0.05).结论:肾康丸联合雷公藤多苷对DNⅣ期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病情进展.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叶建明;封建华;卢国元;郁丽霞;董晓红;顾晓霞;陈文君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单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3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肾活检结果病理分型Ⅱ型9例,Ⅲ型6例,Ⅳ型20例,Ⅴ型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共70例根据SLEDA1评分分组,SLEDAI≥9分37例,SLEDAI<9分33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血浆sEPCR及sTM含量.同时常规检测血凝常规及D-二聚体,并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SLE组及LN组sEPCR水平均显著增高(P <0.05,P<0.01),单纯SLE组及LN组sTM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与单纯SLE组比较,LN组sEPCR水平显著增高(P<0.05),sTM水平显著增高(P<0.01).(2)与SLEDAI<9分比较,SLEDAI≥9分sEPCR及sTM水平显著增高(P<0.01).(3)与LNⅣ型比较,Ⅲ型的sTM水平显著降低(P<0.05),Ⅲ型的sEPCR及Ⅱ型的sEPCR及sTM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Ⅱ型比较,Ⅲ型的sTM水平显著增高(P<0.05).(4)血浆sEPCR与sTM呈正相关性(r=0.419,P<0.05).结论:(1)血浆sEPCR与sTM呈正相关,sEPCR可作为反映内皮功能损伤的新指标.(2)单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sEPCR和s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D-二聚体、ESR、SLEDAI呈正相关,提示sEPCR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能作为狼疮活动的预测指标.(3)Ⅳ型狼疮患者的sEPCR和sTM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sEPCR和sTM可能能作为狼疮性肾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 488例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关系的分析

    作者:张文生;汪卫华;闫俊慧;马路;潘涛;杨琪;贺发贵

    目的:对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临床分型以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488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肾脏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肾脏病理类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以气阴两虚证和瘀血阻络症为主;不同的年龄及性别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不同;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关,青年组外感风热型、阴虚内热型和气阴两虚型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瘀血阻络型及湿热内盛型均高于青年组;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IgA肾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湿热壅盛三型占比例高;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气阴两虚及瘀血阻络为主;硬化性肾炎而瘀血阻络为主.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则以外感风热型为主;紫癜性肾炎以瘀血阻络为主;狼疮性肾炎以湿热壅盛为主.结论: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及瘀血阻络证为主;中医证型分布与不同病理类型、年龄存在着相关.

  • 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液代谢组学初探

    作者:苏哲苓;杨莉;王怡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血液代谢组学的异同.方法:检测51例慢性肾炎和8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血液样品进行代谢产物检测,用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样品分类信息和不同于正常人的差异变量.将上述差异变量进行不同病理组间对照,得到共有和特有的差异变量,在HMDB数据库和Wiki Pathways数据库中比对检索,鉴定其特征代谢物及对应的代谢通路.结果:在51例四组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中,共有5个相同的代谢物不同于正常人,而四组间不同的特征代谢物共有60个,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组9个,膜性肾病组23个,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组15个,IgA肾病组13个.以上特征代谢物均有其对应的代谢途径.结论:(1)血液代谢组学研究表明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一些相同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反映不同病理类型的一组特征性标志物.(2)慢性肾病的代谢途径中脂质代谢障碍严重,其次是氨基酸代谢,再次是三羧酸循环和嘌呤代谢等.

  • 健脾益肾方对5/6肾切除大鼠尿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傅博;李顺民;祁爱蓉;杨曙东;易无庸;杨栋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低剂量治疗组(L)、高剂量治疗组(H),除N组外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后1周开始干预,干预8周后取血清及24h尿,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TGF-β1的表达.结果:M、L、H组较N组尿TGF-β1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H组尿TGF-β1浓度低于M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尿TGF-β1浓度较L组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肾方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BUN和Scr,抑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表明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治疗和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 260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学分析

    作者:吴艳英;卢雪红;刘飞;于宏宇;刘声茂;罗萍;苗里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免疫学异常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年1月~ 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260例LN患者,肾活检病理类型按照2003年ISN/RDS分型方案,临床资料来自病史记载,实验室指标取自首次肾活检的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分布、各病理类型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结果:260例LN患者肾外脏器损害临床表现中,发热症状常见,共157例;合并高血压者63例,血肌酐升高者75例.病理类型以Ⅳ型常见,96例,Ⅰ型9例,Ⅱ型81例,Ⅲ型21例,Ⅴ型21例,Ⅴ+Ⅳ型12例,Ⅴ+Ⅲ型20例.高血压主要出现在Ⅳ型(P<0.05),水肿主要出现在Ⅳ型、Ⅴ+Ⅳ型、Ⅴ型,Ⅳ型浆膜炎发生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Ⅱ型、Ⅲ型AI、CI、TL评分低,Ⅳ型、Ⅴ+ⅣAI、CI、TL评分高,此二型是活动性、慢性化程度高、临床表现突出,预后差.患者SLEDAI评分>9分,各病理类型之间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N病理类型以Ⅳ型为主,Ⅱ型肾外表现较为突出,以发热、关节刚、皮肤损害多见,LN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反映了不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婧;吴灏;丁琳;郭志勇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有效性,并分析贫血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持续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3个月患者200例,EPO剂量100~150 Iu·kg-1·W-1,每月监测患者血常规,每3个月监测患者血甲状旁腺素(PTH)、透前透后生化、铁指标,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调整透析方案、EPO剂量、补铁方案及营养指导.记录患者近一次血红蛋白、PTH、白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统计血透患者贫血达标情况,分析贫血与PTH、白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关系.结果:患者贫血达标率(Hb≥110 g/L)49% (98/200),100 g/L≤Hb< 110 g/L之间21% (42/200),Hb< 100 g/L有30% (60/200).将患者分为治疗达标组(Hb≥110 g/L组)和治疗未达标组(Hb< 110 g/L组).未达标组PTH、铁蛋白较达标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结合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则达标组高于未达标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达标率49%,与患者原发病、基础疾病、营养状况、血白蛋白、缺铁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与PTH、酸中毒、铁蛋白水平无关.

  • 维生素D及受体对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雪莲;刘书馨;常明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调查显示,轻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即使无传统的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其CVD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增加.GKD常伴发CVD,CKD患者CVD发生率较同龄一般人群高5~8倍,CKD并发CVD病死率高,是普通人群的10 ~ 30倍.近年来维生素D及其受体和维生素D相关制剂对CKD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 慢性肾脏疾病血管钙化加速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曜蓉;方炜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统计数据表明,大约50%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2].大量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引起CKD患者发生CVD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3].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呈密切相关,是强有力的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预测因子[4].一些非传统危险因素,例如高磷血症、炎症、氧化应激和尿毒症毒素等在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费敏;孙斯凡;赵婷婷;李平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是具有强大生物活性的内生脂质环氧化合物,具有舒张血管[1]、抗炎[2]和调节细胞增殖[3]等功能.但EETs的半衰期十分短,被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水解转化为生物活性降低的二羟二十碳四烯二羟基衍生物(di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DHET)[4],因而通过抑制8EH的活性,提高体内EETs的有效浓度成为研究EETs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EETs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EETs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欧娇英;高建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方式及饮食条件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已明显增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指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衰竭等肾脏病变为特征的疾病.近的研究表明[1],约40%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病人是由DN所致,每年新增的ESRD患者中由DN引发者已达50%以上.对DN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调整血压的治疗,但这些治疗措施很难阻止DN的发生发展和恶化,而一旦进入终末期则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DN的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骼肌消耗性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婷婷;王会玲;陆石;田军;胡伟锋;张金元

    目的: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炎症因子水平与营养状态及骨骼肌消耗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依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微炎症状组(CRP≥5 mg/L)、非微炎症状态组(CRP <5 mg/L).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采集人体测量学数据,收集临床生化指标,Elisa方法检测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核磁共振(MRI)图像分析测量患者右下肢骨骼肌含量,分析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结果:微炎症状态组的体重和体质量指数略低于非微炎症状态组,但SGA分值、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微炎症状态组的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但TNF-α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略低于非炎症状态组,血脂、电解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显示两组患者的肌肉组织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皮下脂肪分布不均匀,局部变薄,但微炎症状态组的肌肉萎缩更显著,肌肉横截面积(CSA)降低(P<0.05).结论:持续性循环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导致的机体微炎症状态,可引起血透患者营养指标降低,使 血红蛋白更难达标,并加剧透析相关性骨骼肌消耗.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引起或加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 CKD与非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情况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继生;鲍宏达;汪年松;盛晓华;崔勇平;俞岗;许涛

    目的:比较CKD患者与非CKD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情况.方法:选取473例曾在我院行冠脉CT检查的CKD及非CKD患者,通过收集其生化指标及冠脉CT检查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结果: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76.5%,且钙化累及分支更多,LAD、RCA多发.钙化组的尿素氮、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非钙化组,而GFR则显著低于非钙化组(P<0.01).结论: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高,累及范围广,程度更重,且LAD、RCA钙化多发.钙化组的尿素氮、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非钙化组,而GFR则显著低于非钙化组.

  • 不同年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王德润;韩辉;解汝娟;姜玉萍;秦颖;王裕环;薛静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我院住院患者,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分为小于20岁组,21岁~30岁组,31岁~40岁组,40岁以上组.结果:IgA肾病患者在21岁~4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占66.9%);临床表现中发作性肉眼血尿以11岁~20岁多见(占80%);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总胆固醇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岁以上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及动脉壁增厚变性比例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血压、血尿酸、血脂情况,而且病理预后指标较差,应早期肾穿刺活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IgA肾病 肾活检 年龄
  •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PNS患儿血清IL-21及IFN-γ的变化

    作者:赵晶莹;赵成广;吴玉斌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采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干扰素-γ(IFN-γ)的动态变化.方法:2010年6月3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科的PNS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泼尼松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组24例(A组),单纯泼尼松治疗组26例(B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3个月后外周血中IL-21及IFN-γ的变化.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5名为健康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21及IFN-γ的浓度.结果:(1)A、B组IL-21均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IL-21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3个月后A组显著降低,并低于B组(P<0.05),仍未达C组水平.(2)A、B组IFN-γ均低于C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IFN-γ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3个月后A组显著升高,并高于B组(P<0.05),接近C组水平.结论:PNS患儿治疗前IL-21的升高和IFN-γ的降低可能参与PNS的发病,槐杞黄辅助治疗可以下调肾病患儿IL-21的表达,上调IFN-γ的表达,纠正Th1/Th2失衡,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积雪草颗粒对UUO大鼠肾组织CTGF、α-SMA、HGF、MCP-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浩飞;秦中豪;张翥;白继琼;马继玮

    目的:探讨积雪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肌动蛋白(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积雪草延缓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积雪草大剂量组、积雪草小剂量组、对照(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成功建立UUO大鼠模型,术后21 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肾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TGF、α-SMA、HGF、MCP-l的表达部位及含量.结果:模型组CTGF、α-SMA、MCP-1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指标低于模型组(P<0.01);药物干预组HGF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积雪草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积雪草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的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CTGF、α-SMA、MCP-1表达而实现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作用,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 复方肾华片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NaDC1转运蛋白定位的影响

    作者:魏日胞;杨悦;张雪光;方谦;张玉强

    目的:观察复方肾华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NaDC1)的定位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药3d后处死,分离含药血清备用.分离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4组:正常血清GFP空质粒组、正常血清GFP-NaDC1质粒组、肾华含药血清GFP空质粒组和肾华含药血清GFP-NaDC1质粒组,分别进行质粒转染后,在正常培养基或肾华含药血清培养基中培养,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后应用免疫荧光和生物素化免疫印迹技术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NaDC1的分布变化及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血清GFP空质粒组、正常血清GFP-NaDC1质粒组和肾华含药血清GFP空质粒组NaDC1均匀分布在细胞内,肾华含药血清GFP-NaDC1质粒组NaDC1主要分布于胞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肾华含药血清GFP-NaDC1质粒组NaDC1顶端分布明显多于基底端,其余各组细胞NaDC1在顶端和基底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肾华含药血清可以有效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极性修复.

  • 蛭龙胶囊联合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韩业宏;许筠;张茹

    目的:探讨蛭龙胶囊联合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制备DN模型,分力以不同药物对模型鼠进行灌胃,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tPA、PAI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均能显著下调PAI(正常组19.58±3.12,模型组42.10±6.40,蛭龙胶囊组33.24±7.08,坎地沙坦组32.41±4.15,联合用药组28.08±4.94)含量及PAI/tPA值,上调tPA(正常组12.78±2.80,模型组6.32±1.46,蛭龙胶囊组7.63±1.85,坎地沙坦组7.87±1.66,联合用药组9.61±1.77)含量(P<0.01,P<0.05),减轻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以联合用药组为著.结论:蛭龙胶囊联合坎地沙坦可以调节tPA与PAI的平衡,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延缓早期DN的进展.

  • 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SOCS3及Col-Ⅰ、Ⅳ表达的影响

    作者:柴波;方敬爱;孙艳艳;张晓东;丁武杰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SOCS-3、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胶囊延缓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尾静脉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DN模型组、益肾胶囊组、氯沙坦钾组,各12只,益肾胶囊组每只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 ·d-1),氯沙坦组每只灌胃氯沙坦钾片(30mg·kg-1 ·d-1),坚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蒸馏水.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采用HE、Masson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OCS-3、Ⅰ、Ⅳ型胶原表达水平.结果:实验12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改变较明显,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上升(P<0.05),肾组织中SOCS-3、Ⅰ、Ⅳ型胶原表达明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病理改变减轻,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SOCS-3表达显著上调,Ⅰ、Ⅳ型胶原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上调SOCS-3表达,抑制Ⅰ、Ⅳ型胶原的表达,从而减轻了DN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 狼疮性肾炎伴视网膜血管炎、继发性青光眼1例

    作者:熊玮;曹娅丽;刘欣

    病 例患者张某,女,21岁,因"间断双下肢水肿4年,肾功能异常、左眼无光感约20 d"入院.患者于4年前(2008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无关节疼痛及面部红斑,无口腔溃疡及光敏感,至当地医院查尿检示:PRO(+++),BLD(+++),血压升高达190/120 mmHg.患者至我院(2009年1月)住院治疗,查血常规:WBC 3.48×109/L,Hb 86 g/L;尿相差镜检:红细胞满视野,变形率70%;血Alb 20 g/L;24 h尿蛋白定量7.16g;肾功能:BUN9.8 mmol/L,Scr 100.7 μmol/L;ANA(+),抗ds-DNA(+),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活检结果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Ⅳ-G(A)伴缺血性肾损伤,给予醋酸泼尼松龙60 mg日1次及复方环磷酰胺片50 mg日2次口服治疗,同时配合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逐渐减少,复方环磷酰胺服用累计剂量8 g停用,激素规律减量.

  • 狼疮性肾炎合并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

    作者:陈新河;王娜娜;张庆红;肖厚勤;史雪勤

    狼疮性肾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不多见,我院2008年曾收治1例,为增进对两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合并存在的认识,现报道如下:病 例21岁女性患者,因浮肿2d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无光过敏、皮肤红斑、口腔溃疡及脱发、关节咪,发热等,否认乙肝病史及结核病史.体格检查:面部未见红斑,眼睑及面部轻度浮肿,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WBC 3.1×109/L,Hb 109 g/L,PLT 168×1012/L;ESR 75 mm/h,24 h尿蛋白定量2.48 g,24h微量白蛋白定量157.6 mg,血浆All 21.3 g/L,Glo 26.2 g/L,肝酶正常,Scr 89 μmol/L,Urea6.9 mmol/L,C3 0.437 g/L,C4 0.192 g/L,ds-DNA(-),ANA(+),2次ENA多肽谱:抗RNP(+),抗Sm(-),HBV-M:HBcAb、HBeAb(+),其余为阴性,HBV-DNA< 1.0×103 cps/ml,胸片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 何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经验浅析

    作者:吴锋;何立群

    何立群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30余载,精研中医各家之学说,勤于临床,医术精湛,学验俱丰,临证思辨颇多传承和创新,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色.余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获益良多,今不揣浅陋,浅述一二,供同道参考.

  • 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概览

    作者:聂莉芳;徐建龙;余仁欢;于大君;孙红颖;韩东彦;高蕊

    指南的由来:2007年4月受WHO西太区委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牵头,启动27种疾病指南编写工作.我们承担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分课题工作.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由我牵头组织编写,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指南,结合专家经验和国内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该指南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在系统分析国外指南制作方法和指南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医学的特点相结合,通过临床问题的分解、文献检索、文献评价与证据形成、证据评价与推荐建议形成、指南草案书写、专家评审、草案修改、统审组统审等步骤,完成了指南的撰写.该指南从2007年6月份开始启动相关工作,历时4年,三易其稿,终于2011年12月份完成.

  • 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查房

    作者:蔡红芳;林荷芹

    首席护士:终末期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肾脏病变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脏病患者,当血肌酐达707 μmoL/L(8 mg/dl)以上,肌酐清除率(GFR)降到10 ml/min以下,血尿素氮超过286 mmoL/L(80 mg/dl),有明显的酸中毒、贫血及严重的全身各系统症状,称为终末期肾衰竭或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肾替代治疗方法,血液透析的目标不仅要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更在于提高其生存质量.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做好透析患者的监测和管理.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终末期肾衰竭透析质量管理的认识,我们组织这次查房,结合病例对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肾替代治疗和护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