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중국중서의결합급구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9691
  • 国内刊号: 12-131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93
  • 曾用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从"肺主皮毛"论治大疱性类天疱疮

    作者:李冰菲;付鹏亮;王东强;李志军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皮肤科一种顽疾,激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但迁延难愈,有肺部感染等诸多并发症.我们从"肺主皮毛"理论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清肺热、补肺气为主,健脾肾、祛痰瘀为辅,取得良好疗效.

  • 磁共振成像反映脑萎缩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睿;董莹莹;王增献;张丹红

    目的 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脑萎缩与磁共振成像(MRI)中脑白质病变(WM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台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272例WML患者,采用MCMxxxVI图像处理工具和Analyze 9.0TM图像编辑工具,定量测定MRI的颅骨内、全脑组织、脑脊液、脑表面蛛网膜下腔、脑灰质、正常脑白质及病变脑白质容积,并使用Fazekas视觉评分法定性评估MRI的WML,分析脑萎缩与WML的相关性.结果 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WML容积与全脑组织萎缩即全脑组织容积减少呈负相关(β=-0.432,P=0.004),尤其与深部脑组织萎缩即脑室容积增加呈显著正相关(β=0.098,P=0.031),而与表浅脑组织萎缩即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容积增加无相关性(β=0.088,P=0.547).WML的Fazekas评分与脑萎缩的相关性分析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矫正了性别和颅骨内容积后显示,WML容积与脑容积、无病变脑白质容积、全脑组织容积、脑灰质容积的模型拟合度良好(脑容积R 2=0.25,无病变脑白质容积R 2=0.35,全脑组织容积R2=0.77,脑灰质容积R2=0.25,均P<0.05).结论 MRI分析显示,WML与脑萎缩,尤其与深部脑组织萎缩相关.

  • 磁敏感加权成像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邱焕;刘文平;余日胜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10例ACI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SWI扫描和PDW检测,依据SWI检测结果有无出血分为出血组(77例)和无出血组(33例);再根据出血量的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为24、32、21例.经静脉溶栓治疗后采用SWI扫描,比较有无出血两组治疗后24 h脑微出血(CMBs)以及治疗后14 d改良Rankin评分(MRS)、PDW和出血转化(HT)情况,比较不同程度出血量组的出血性梗死1(HI1)、出血性梗死2(HI2)、脑实质出血1(PH1)、脑实质出血2(PH2)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SWI检出病灶数129个,显著多于T1加权像14个、T2加权像22个和扩散加权成像病灶数86个.治疗24 h出血组CMBs数(10个比0个)以及治疗后14 d HT发生率〔36.36%(28/77)比12.12%(4/33)〕、MRS(分:1.78±0.39比1.51±0.42)、PDW〔(12.34±5.29)%比(6.79±3.27)%〕均较无出血组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4 d重度组HT发生率〔71.43%(15/21)比20.83%(5/24)、25.00%(8/32)〕、PDW〔(14.52±4.11)%比(10.78±3.67)%、(11.34±3.89)%〕均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明显增高(均P<0.05),预后良好率(MRS评分≤2分)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明显降低〔42.86%(9/21)比70.83%(17/24)、71.88%(23/32),均P<0.05〕.重度组HT发生率较无出血组亦明显增高〔71.43%(15/21)比11.76%(4/34),P<0.05〕.结论 SWI联合PDW能很好地指导ACI静脉溶栓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肠内营养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吴先龙;杨志辉;蔡旗旗;应盼;张盛;吴晓玉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心内科加强治疗病房(CCU)、急诊ICU(EICU)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按营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合理自主饮食组)和观察组(肠内瑞能营养液组),每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营养学指标 〔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维生素B12、叶酸、血清铁〕、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①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维生素B12明显高于对照组(ng/L:153.3±54.6比113.4±80.2,P<0.05),两组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 治疗后两组各营养指标和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除Hb、IL-6,观察组除血清铁外,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MI(kg/m2)为20.9±1.8比19.9±1.2,TP(g/L)为66.0±2.4比63.7±1.6,Alb(g/L)为34.4±3.5比31.1±2.3,维生素B12(ng/L)为149.5±79.2比113.4±80.2,叶酸(nmol/L)为10.0±1.7比4.6±3.2,血清铁(μmol/L)为16.5±13.7比10.4±7.5,TNF-α(ng/L)为23.8±10.0比28.3±8.6,LVEF为0.35±0.14比0.32±0.04;观察组:BMI(kg/m2)为21.5±1.4比20.2±1.4,TP(g/L)为66.5±2.8比64.3±2.2,Alb(g/L)为35.8±3.1比33.3±1.9,Hb(g/L)为121.4±13.8比112.9±12.0,维生素B12(ng/L)为201.1±6.3比153.3±54.6,叶酸(nmol/L)为15.7±14.4比8.8±2.8,TNF-α(ng/L)为20.5±6.3比25.8±3.0,IL-6(ng/L)为209.4±6.5比220.9±16.9,LVEF为0.38±0.07比0.33±0.02;均P<0.05〕.③ 观察组治疗前后BMI、Hb、维生素B12、叶酸、IL-6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BMI(kg/m2):1.4±0.9比1.1±0.3,Hb(g/L):8.6±1.2比2.7±0.9,维生素B12(ng/L):47.1±1.0比36.2±0.9,叶酸(nmol/L):6.8±1.8比5.5±1.8,IL-6(ng/L):-10.8±2.3比-1.6±1.0,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铁的增加值明显高于观察组(μmol/L:6.2±0.8比1.4±0.9,P<0.05),两组TP、Alb、TNF-α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 两组心功能Ⅲ级患者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Ⅳ级患者,其中对照组Hb、血清铁、IL-6表现出统计学差异〔Hb(g/L):3.05±0.42比2.47±0.84,血清铁(μmol/L):6.81±0.91比5.95±1.82,IL-6(ng/L):-3.87±0.45比-0.53±0.28,均P<0.05〕,观察组Ⅲ级和Ⅳ级Alb、Hb、血清铁、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g/L):3.41±0.38比2.27±0.91,Hb(g/L):9.83±1.44比8.10±0.98,血清铁(μmol/L):2.23±0.34比1.04±0.88,IL-6(ng/L):-14.11±0.42比-9.45±1.01,均P<0.05〕.结论 心衰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瑞能营养液EN支持的效果明显好于自主饮食患者.

  • 基于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低体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邹晓月;韩慧;沈丽娟;桑静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低体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和病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低体质量COPD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低体质量COPD患者的奥马哈系统护理的问题体系及干预体系.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按照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进行营养干预.以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作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的评价体系,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MNA、CAT、mMRC评分变化情况,并分析MNA评分与CAT、mMR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奥马哈系统分析显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患者主要健康问题在环境领域(17.86%)、社会心理领域(8.93%)、生理领域(19.64%)、健康相关行为领域(53.57%)均有分布,其中以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居多.两组患者入院时CAT、mMRC、M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出院后1、3、6个月CAT、mMRC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CAT评分(分):16.98±2.39、16.67±2.55、15.36±2.17比25.76±3.67;mMRC评分(分):2.35±0.57、1.97±0.52、1.49±0.51比3.07±0.55,均P<0.05〕,MNA评分较入院时显著升高(11.89±3.57、13.97±3.52、15.49±3.51比10.33±3.02,均P<0.05),且随时间延长降低和升高更加明显.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组出院后1、3、6个月各评分改善较常规护理组更显著〔CAT评分(分):16.98±2.39、16.67±2.55、15.36±2.17比23.01±2.67、21.15±2.79、19.06±2.61;mMRC评分(分):2.35±0.57、1.97±0.52、1.49±0.51比3.06±0.65、3.06±0.61、2.65±0.67;MNA评分(分):11.89±3.57、13.97±3.52、15.49±3.51比9.96±3.15、10.06±3.09、8.55±3.17,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A评分与CAT评分(r=-0.493,P=0.001)、mMRC评分(r=-0.594,P=0.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采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低体质量COPD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和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 肠内营养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厚度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华东;蔡佳吟;陈卫挺;胡人匡;陶福正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早期足量肠内营养(E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厚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AECOPD机械通气并可行早期EN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除了常规治疗外,两组均在2 d内开始EN,其中观察组为足量营养治疗,3 d内逐步达到目标热卡;对照组给予滋养型喂养,7 d后逐步达到目标热卡.应用超声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3d和7 d、 脱机后4个时间点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和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14 d内脱机成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入组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一般状况和DTee、DTei、DTF等膈肌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Tee治疗3 d、7 d和脱机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mm:3 d为2.69±0.12比2.68±0.15,7 d为2.70±0.14比2.70±0.13,脱机后为2.71±0.15比2.70±0.10,均P>0.05);而DTei治疗3 d则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3.27±0.13比3.26±0.12,P>0.05),治疗7 d和脱机后两组DTei均显著增加,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7 d:27.26±5.25比28.74±6.39,脱机后:34.19±4.78比30.10±2.90,均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d):7.8±1.0比8.5±1.2,住ICU时间(d):11.4±2.6比12.1±2.8,均P>0.05〕,14 d内脱机成功率和VAP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内脱机成功率:77.42%(24/31)比70.98%(22/31),VAP发生率:6.45%(2/31)比9.68%(3/31),均P>0.05〕.结论 早期足量的EN能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及预后.

  • 间接能量代谢测定与Harris-Benedict公式预算重症昏迷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存海;李成恩;卞月梅

    目的 观察间接能量代谢测定与经典Harris-Benedict(HB)公式法指导下营养支持方案对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昏迷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代谢车组和公式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间接能量代谢测定法和HB公式得出的每日能量需求进行分阶段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周、2周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的变化和营养支持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比较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2周两组患者上臂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Alb、Hb、T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代谢车组上述指标的升高程度较公式组更显著〔Alb(g/L):36.34±4.09比35.26±3.82;Hb(g/L):131.6±13.8比128.8±12.6;TLC(×109/L):1.63±0.51比1.50±0.48,均P<0.05〕.代谢车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公式组降低〔分别为:40.0%(12/30)比56.7%(17/30)、13.3%(4/30)比16.7%(5/30),均P<0.05〕.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上臂围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代谢车较HB公式能更准确地指导重症昏迷机械通气患者每日总能量摄入,利用代谢车制定营养支持方案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心脏磁共振检查对不明原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静;崔倩;葛夕洪;程悦;沈文

    目的 评估心脏磁共振(MR)检查对不明原因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因不明原因AHF进行完整心脏MR检查(平扫+延迟增强)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11例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相关病史,且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均缺乏明确诊断.此外,10例患者完成了侵入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记录患者实验室检查、ECG异常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及心脏MR检查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心脏MR检查在不明原因AHF诊断和原因探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1例不明原因AHF患者中,9例MR检查发现了阳性结果,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淀粉样变性2例,心肌炎1例.心脏MR检测的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明显高于超声(mL:120.68±57.47比108.84±50.49,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超声(0.36±0.09比0.43±0.10,P<0.05),瓣膜反流区也明显少于超声(11个比22个,P<0.05);而超声和心脏MR在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mL):183.37±65.26比182.26±70.44〕和心包积液患者数(6例比6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脏MR通过对心肌组织学特点及心脏形态学、功能学改变及伴随征象(心包积液)的综合评价,终为AHF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改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分析

    作者:周璨;缪黄泰;任红梅;聂绍平

    目的 观察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588例,按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79例)和非老年组(<60岁,5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查结果、治疗用药、手术干预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嗜酒史比例、血红蛋白(Hb)、院内急性肝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男性比例:60.8%(48/79)比80.6%(410/509),年龄(岁):64.81±4.66比45.05±8.63,身高(cm):169.41±8.09比173.39±7.59,BMI(kg/m2):24.24±2.93比25.50±3.82,嗜酒史比例:12.7%(10/79)比22.4%(114/509),Hb(g/L):122.62±21.14比128.42±23.44,院内急性肝衰竭发生率:0(0/79)比5.3%(21/509),均P<0.05〕,糖尿病史比例、脑血管病史比例、院内全因病死率均明显升高〔糖尿病史比例:24.1%(62/79)比8.8%(45/509),脑血管病史比例:6.3%(5/79)比2.2%(11/509),院内全因病死率:16.5%(13/79)比7.1%(36/509),均P<0.0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mm:48.38±6.11比50.77±7.56,P<0.05).结论 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症多、院内病死率高,应重点防范院内不良事件发生.

  • 重组人B型钠尿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姚丽;张剑波;李永星;刘丽娜;赵博韬;胡亚民

    目的 观察重组人B型钠尿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后心衰患者12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及rhBNP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AMI指南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治疗;rhBN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BNP,首负荷剂量2μg/kg静脉注射冲击治疗,继以8.5 ng·kg-1·min-1的剂量静脉滴注(静滴)维持治疗,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HRV指标〔包括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的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hs-CRP、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LVEF、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以rhBNP治疗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hs-CRP(mg/L):6.2±3.3比11.8±5.5,NT-proBNP(ng/L):2.5±2.0比6.4±4.3,LVEF:0.49±0.02比0.44±0.04,SDNN(ms):93.3±18.1比79.1±16.0,SDANN(ms):87.3±17.8比70.9±14.9,RMSSD:30.3±11.0比23.8±10.4,PNN50:(15.9±7.3)%比(9.6±5.5)%,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AMI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提高HRV,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士德;梁燕敏;张颖;靳瑾;徐菁慧;王倩;王旭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VF)的术前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72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并发VF分为VF组(52例)和非VF组(520例)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急诊PCI术中并发VF的术前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危险因素的检验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VF组Killip>Ⅰ级比例、心梗面积与血钾浓度比值(IS/[K])、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SOTBT)明显高于非VF组〔Killip>Ⅰ级比例:36.5%(19/52)比24.0%(125/520),IS/[K]:3.2±0.3比2.5±0.8,SOTBT(h):6.3(2.1,8.0)比4.6(1.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F组T波峰值到末端时限(Tp-e/QT)、血钾水平明显低于非VF组〔Tp-e/QT:0.3±0.1比0.4±0.1,血钾(mmol/L):2.8±0.5比4.1±1.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TBT>6 h〔优势比(OR)=8.337〕、Killip分级>Ⅰ级(OR=1.721)、低血钾(OR=1.031)及高IS/[K](OR=9.167)是急性下壁心梗急诊PCI术中发生V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钾、IS/[K]、SOTBT>6 h、Killip分级>Ⅰ级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发生VF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837、0.821、0.682,说明IS/[K]、SOTBT>6 h有中等预测价值,血钾和Killip分级>Ⅰ级预测价值偏低;当IS/[K]的佳截断值为2.8时,其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80.0%.结论 SOTBT>6 h、Killip分级>Ⅰ级、低血钾及高IS/[K]是急性下壁心梗急诊PCI术中发生VF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利教授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作者:黄礼媛;王宁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率也持续增高,各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无论是原发性认知障碍、血管性认知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规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尤其是原发性认知功能障碍.实践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认识思路和治疗手段,常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利教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予以总结并阐述,以期拓宽临床医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治思路并丰富治疗手段.

  • 三七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2/4和NOD样受体P1/3表达的干预作用

    作者:屠越兴;俞云松;韩芳;倪银;李曦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TLRs/NLRs)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中的表达及三七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150只雄性SD大鼠,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预处理组,每组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AK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腹不结扎.三七预处理组预先给予三七3 g/kg灌胃、连续3 d,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于制模后6、12、24 h取10只采血后处死,并留取肾脏标本.采用鲎试剂检测内毒素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LRP1/3、TLR2/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光镜观察术后24 h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每组剩余20只大鼠观察4 d、7 d存活率.结果 脓毒症模型组和三七预处理组内毒素、SCr、BUN、IL-1β、IL-6、IL-18、TNF-α、NLRP3和TLR2/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内毒素、IL-18、NLRP3、TLR2/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于术后6 h即出现统计学差异〔内毒素(kU/L):61.3±25.7、56.9±18.6比0.2±0.1,IL-18(ng/L):16.7±5.0、13.8±2.9比10.6±2.8,NLRP3 mRNA(2-ΔΔCt):6.3±1.9、4.0±1.2比1.1±0.4,TLR2 mRNA(2-ΔΔCt):5.7±1.3、2.0±0.8比0.9±0.3,TLR4 mRNA(2-ΔΔCt):4.4±1.2、2.3±0.7比0.6±0.2,NLRP3/β-actin:38.2±9.3、26.1±7.2比18.3±5.1,TLR2/β-actin:21.9±6.1、16.2±4.4比10.9±2.8,TLR4/β-actin:18.3±6.7、12.0±3.9比7.5±2.0,均P<0.05〕,SCr、BUN、IL-1β、TNF-α、IL-6均于术后12 h出现统计学差异〔SCr(μmol/L):62.3±21.6、38.1±13.9比36.0±11.9,BUN(mmol/L):16.5±7.2、6.9±2.6比6.8±2.5,IL-1β(ng/L):37.6±10.9、31.2±9.3比20.3±6.5,TNF-α(ng/L):15.6±3.9、10.2±2.8比7.3±2.1,IL-6(ng/L):9.3±2.5、6.8±1.7比5.0±1.3,均P<0.05〕,NL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并于术后6 h即出现统计学差异〔NLRP1 mRNA(2-ΔΔCt):0.5±0.1、0.8±0.2比1.6±0.5,NLRP1/β-actin:8.0±2.1、16.8±5.0比35.6±10.5,均P<0.05〕,且三七预处理组上述指标的改变幅度明显小于脓毒症模型组(均P<0.05);脓毒症模型组4 d和7 d存活率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4 d:25%(5/20)比95%(19/20),7 d:15%(3/20)比95%(19/20),均P<0.05〕,而三七预处理组较脓毒症模型组明显增高 〔4 d:65%(13/20)比25%(5/20),60%(12/20)比15%(3/20),均P<0.05〕.结论 TLR2/4、NLRP1/3可能参与了脓毒症AKI的发病.中药三七可能通过调节TLR2/4、NLRP1/3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脓毒症AKI大鼠肾脏损伤,改善肾脏功能.

  • 超声微泡介导微小RNA-146a基因在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中的表达与作用

    作者:晏春根;朱冬芳;夏国园

    目的 评价肝组织微小RNA-146a(miR-146a)表达与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I/R组,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n=12),分别在实验前1 h静脉给予220μL生理盐水(A组)、20μL miR-146a模拟剂+200μL生理盐水(B组)、20μL miR-146a模拟剂+200μL超声微泡造影剂(C组)、20μL miR-146a抑制剂+200μL超声微泡造影剂(D组).通过制备载miR-146a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运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于实验前及实验后24 h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miR-146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IL-6、TNF-α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前各组以及实验后24 h N组和S组血浆ALT、IL-6、TNF-α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观察也无明显肝组织细胞损伤.实验后24 h,与S组比较,I/R A组和D组肝组织miR-146a表达显著下降(miR-146a/U6 snRNA:0.51±0.13、0.22±0.09比1.01±0.02,均P<0.01),血浆ALT、IL-6、TNF-α含量及肝组织TLR4、IRAK-1、IL-6、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ALT(U/L):103.23±26.64比44.16±18.55,176.46±7.26比49.74±6.83;IL-6(μg/L):64.28±16.19比17.68±7.54,88.49±3.23比15.58±2.38;TNF-α(μg/L):31.28±2.57比5.58±3.35,59.12±8.74比5.27±1.37;TLR4/GAPDH:2.43±0.36、3.23±0.71比0.96±0.24;IRAK-1/GAPDH:2.34±0.52、3.14±0.63比0.76±0.21;IL-6/GAPDH:1.02±0.22、1.11±0.16比0.98±0.37;TNF-α/GAPDH:2.05±0.48、2.86±0.27比0.59±0.16;均P<0.01〕,且以I/R D组升高更为显著(均P<0.01);病理显示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而I/R B组和C组转染miR-146a模拟剂后肝组织miR-146a表达量显著升高(miR-146a/U6 nsRNA:1.56±0.31、2.40±0.53比1.01±0.02,均P<0.01),肝组织TLR4、IRAK-1、IL-6、TNF-α的表达量显著下降(TLR4/GAPDH:0.77±0.18、0.65±0.27比0.96±0.24,IRAK-1/GAPDH:0.61±0.14、0.47±0.20比0.76±0.21,IL-6/GAPDH:0.80±0.13、0.54±0.22比0.98±0.37,TNF-α/GAPDH:0.41±0.14、0.16±0.03比0.59±0.16,均P<0.01),且以C组结合超声微泡后表达更为显著(P<0.01),病理显示肝组织细胞损伤也更为轻微,B组和C组血浆ALT、IL-6及TNF-α含量也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微泡能高效转染miR-146a模拟剂和抑制剂于肝组织细胞;miR-146a可能负调控TLR信号通路介导的I/R肝损伤.

  • 乌司他丁通过稳定内皮连接蛋白改善基质金属蛋白酶-9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作者:温珍亮;吴相伟;陈德昌;卞金俊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建立完整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将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MMP-9模型组(加入1 mg/L MMP-9)和乌司他丁组(加入1 mg/L MMP-9和1000 kU/L乌司他丁).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FD40)漏出法测定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钙依赖性黏附素(VE-cadherin)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测定带状闭合蛋白-1(ZO-1)、VE-cadherin和闭合蛋白-5(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MP-9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增加〔(cm2/h,×10-2):3.35±0.56比0.94±0.06,P<0.05〕,Transwell小室上、下层小室培养液中可溶性VE-cadherin均显著增高〔上层(μg/L):5.02±0.40比3.83±0.42,下层(μg/L):4.92±1.05比3.24±1.24,均P<0.05〕,ZO-1、VE-cadher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ZO-1/β-actin:0.152±0.067比0.262±0.090,VE-cadherin/β-actin:0.137±0.048比0.246±0.094,claudin-5/β-actin:0.148±0.062比0.336±0.119,均P<0.05〕,其荧光图案出现明显断裂,荧光颗粒明显减少;而乌司他丁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较MMP-9模型组显著降低〔(cm2/h,×10-2):1.80±0.34比3.35±0.56,P<0.05〕;可溶性VE-cadherin脱落较MMP-9组显著减少〔上层(μg/L):4.41±0.37比5.02±0.40,下层(μg/L):3.85±1.04比4.92±1.05,均P<0.05〕,内皮连接蛋白表达较MMP-9模型组显著增加〔ZO-1/β-actin:0.229±0.097比0.152±0.067,VE-cadherin/β-actin:0.236±0.089比0.137±0.048,claudin-5/β-actin:0.262±0.101比0.148±0.062,均P<0.05〕,荧光图案的连续性和荧光颗粒均增加.结论 体外实验证明,乌司他丁通过减少VE-cadherin的脱落破坏,稳定ZO-1、VE-cadherin和claudin-5来改善MMP-9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

  • 3种神经细胞保护措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晶;董燕;胡宝玲;黄蕊;赵倩;张旭辉

    目的 观察3种神经细胞保护措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Fas和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只7日龄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神经干细胞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组、ω-3不饱和脂肪酸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每组30只.神经干细胞组、EPO组、ω-3不饱和脂肪酸组于制模后经尾静脉注射5 mL神经干细胞、EPO、ω-3不饱和脂肪酸,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6、12、24、48、72 h 5个时间点各组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大脑海马组织Fas/FasL的基因表达,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mRNA表达:3个实验组给药后Fas和FasL的mRNA表达均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显著降低,以给药后24 h降低为显著,且神经干细胞组

  • 叙事家庭疗法在老年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茹霜;孙虎;盛丹丽;胡晶

    目的 探讨叙事家庭疗法在老年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PSCIN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三墩院区2017年1月至12月初次诊断为PSCIND的老年患者100例,以1~6月出院的患者为对照组,7~12月出院的为试验组,每组50例,终完成研究者对照组46例、试验组48例.对照组进行的是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根据叙事家庭疗法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12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照顾者负荷量表(ZBI)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MBI、Z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24.61±2.03比22.98±2.34,P<0.05),ZBI评分低于对照组(分:34.89±7.12比38.17±6.53,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54.65±6.32比52.33±7.36,P>0.05).结论 叙事家庭疗法能有效提高老年PS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照顾者负担.

  • 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

    作者:包正红;林晨;陈闯

    目的 探讨急诊科不同性别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情况及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浙江省8所三级综合医院24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男性62名,女性186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不同性别护士睡眠质量和PTSD的差异;采用PTSD检查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不同性别护士的PTSD和睡眠质量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TSD、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考察性别对PTSD、PSQI评分的调节作用.结果 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睡眠障碍阳性检出率为46.77%(116/248),PTSD阳性检出率为43.95%(109/249).男护士PTSD总分及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高警觉症状各维度得分和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女护士〔PTSD总分(分):33.94±9.36比38.05±5.69,再体验症状(分):9.43±2.62比10.46±2.39,回避症状(分):14.85±4.43比16.54±3.69,高警觉症状(分):9.66±2.35比11.04±2.49;PSQI总分(分):7.39±1.42比8.32±3.52,睡眠质量(分):0.91±0.42比1.08±0.49,入睡时间(分):1.65±0.72比1.89±0.85,睡眠时间(分):1.82±0.77比1.69±0.69,睡眠效率(分):0.85±0.44比1.07±0.45,睡眠障碍(分):1.08±0.29比1.33±0.56,催眠药物(分):0.23±0.08比0.46±0.12,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护士再体验症状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两个维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PSQI其他维度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性(均P<0.05),且相关系数为0.22~0.64;在男护士方面,再体验症状与催眠药物以及高警觉症状与睡眠障碍、时间功能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与PSQI其他维度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性(均P<0.05),且相关系数为0.11~0.4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再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高警觉症状可正向预测PSQI评分(β=0.840、0.970、0.500,P=0.026、0.012、0.000);性别可调节再体验症状、高警觉症状与PSQI评分之间的关系(β=0.950、0.290,P=0.003、0.032),再体验症状、高警觉症状可正向预测女护士的PSQI评分(β=0.440、0.570,P=0.017、0.001),对男护士PSQI评分的正向预测稍差(β=0.390、0.110,P=0.004、0.048).结论 PTSD评分不同维度对PSQI评分的预测作用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相对于男护士来说,女护士应激状态更容易降低睡眠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和胃食管反流的检测特点及治疗探讨

    作者:周俪姗;鄢素琪;江治霞;余雷;张红宇;张领领;张丽萍;詹春梅;张林利

    目的 观察常规抗炎、抗反流与"和中扶正推拿疗法"整复胃扭转的治疗方案对肺炎合并胃扭转、胃食管反流(GER)患儿预后及气道酸碱度的影响,为小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GER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60例经胸部影像学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诊断为肺炎合并胃扭转和GER 1~6个月龄患儿,按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30例)和观察2组(30例),观察1组采用24 h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观察2组采用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另设经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诊断为胃扭转和GER而无肺炎的对照1组(30例)以及经上消化碘水造影诊断为单纯胃扭转的对照2组(30例).肺炎的治疗按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执行;胃扭转和GER治疗采用体位疗法、饮食疗法、促动力药以及和中扶正推拿疗法〔由5穴组成,取穴及手法依次为:横纹推向板门(直推法)300次、分腹阴阳(拇指分推法)200次、摩腹(顺时针)100次、揉天枢穴100次、揉按双侧足三里各100次.每日推拿1次,每次(15±2)min,共7 d〕.记录观察1组上消化道pH值监测结果;比较观察组2组与对照组间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结果.连续治疗7 d后,观察两个观察组患儿肺炎和胃扭转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转归和治疗前后痰液pH值的变化.结果 两个观察组60例患儿胃扭转主要以器官轴型为主(55例,占91.67%),60%以上患儿痰液pH值<7.0.观察1组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显示酸性反流26例(占86.67%);GER阴性4例(占13.33%),GER阴性患儿pH值<4的反流比例较中度酸性者明显降低〔3.35%(0.77%~8.08%)比26.23%(15.19%~42.87%),P<0.05〕,长反流(>5 min)次数较轻度酸性者明显减少〔次:2(0~5)比7(2~15),P<0.05〕,长反流时间较轻、中度酸性者明显缩短〔min:5.9(2.5~10.0)比19.2(5.9~51.0)、41.6(16.9~121.0),均P<0.05〕.观察2组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显示病理性反流30例,主要为弱酸反流(占90%),其中近端反流次数占总反流事件的46.07%.观察2组酸反流次数和近端反流次数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增加〔分别为1305(37.72%)比795(25.69%)、136(18.89%)和1594(46.07%)比687(22.20%)、154(21.39%),均P<0.05〕;两个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100%比100%,住院时间(d):7.58±1.09比7.67±1.12,均P>0.05〕.结论 在小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和GER诊断中,初次选择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加胸部影像学检查,能及时明确肺炎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胃扭转及其分型,是否同时存在GER.24 h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对酸性反流的判断与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联合pH值监测对GER具有一致性,后者还能识别非酸性反流,对反流的诊断更精准.胃扭转合并GER及肺炎患儿的近端反流比值均较高,容易引起呛咳和误吸,临床应重视其早期诊断,及时干预.痰液pH值测定能反映气道内酸碱情况,其操作方便简单,可用于病情实时评估,吸痰还能帮助治疗.本课题组拟定的治疗方案能提高疗效,改善气道酸性环境,有利于改善预后.

  • 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郭建英;陈泠忻;杨蕊西;阮军;刘茗心;寇国先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住院的重症乙肝行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硬化组68例,非肝硬化组52例.收集患者行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重症乙肝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及下降率的差异.结果 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后患者ALT、AST、ALP、LD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LT(U/L):138.8±26.2比993.4±185.2,AST(U/L):121.7±119.9比798.7±226.8,ALP(U/L):129.7±8.1比178.9±14.1,LDH(μmol/L·s-1·L-1):4.50±0.32比8.15±1.75,均P<0.05〕;PT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43.2±25.6)%比(30.0±16.1)%,P<0.05〕.治疗后非肝硬化组患者ALP、TBil、TBA下降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ALP:34.20%比17.80%,TBil:39.10%比18.10%,TBA:30.70%比5.00%,P<0.05),PTA升高率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52.50%比25.10%,P<0.05).结论 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乙肝特别是早期非肝硬化患者疗效良好.

  • 凉膈散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清瓜氨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作者:骆宁;高红梅;李寅;李红洁;范文

    目的 观察凉膈散对机械通气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患者血清瓜氨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影响.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合并AGI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40例;选取机械通气未合并AGI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并根据AGI分级治疗流程进行胃肠道干预;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凉膈散(组成:连翘30 g、黄芩10 g、栀子10 g、竹叶10 g、大黄10 g、薄荷6 g、芒硝6 g、甘草15 g,所用中药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味中药颗粒剂,将各单味中药颗粒按比例溶于80~100℃开水200 mL中,每次100 mL、每日2次鼻饲).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清瓜氨酸以及IFAB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血清瓜氨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μmol/L:19.84±4.74、20.84±4.65比28.89±2.18,均P<0.05),IFA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g/L:571.89±42.98、552.49±44.78比155.68±22.95,均P<0.05),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瓜氨酸水平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于治疗1 d达谷值〔两组分别为(16.12±4.44)、(18.49±4.59)μmol/L〕,以后逐渐升高,治疗7 d达峰值,且中药治疗组的升高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μmol/L:26.77±4.18比22.75±3.07,P<0.05),治疗5 d、7 d中药治疗组瓜氨酸已接近对照组水平;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IFABP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于治疗1 d达峰值〔两组分别为(654.23±63.24)、(630.32±49.11)ng/L〕,以后逐渐降低,治疗7 d达谷值,且中药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ng/L:262.21±30.89比375.43±44.43,P<0.05),但中药治疗组IFABP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ng/L:262.21±30.89比158.95±29.34,P<0.05).结论 凉膈散能有效提升机械通气合并AGI患者的血清瓜氨酸、降低IFAB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 论缺血性脑卒中气阴两虚致血瘀的基本病机与养阴益气活血治法的应用

    作者:万海同

    以本课题组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中医学脑卒中风、痰、火、虚、瘀的证候标准,明确提出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着气阴两虚致血瘀的基本病机,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风、痰、火、虚、瘀相互关联为病;建立了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基本证型和养阴益气活血方随证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案,提出了缺血性脑卒中新的辨证施治体系.

  • 降钙素原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杨军英;赵建军;雷罗春;杨万春;郑炜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114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感染部位、基础疾病或合并症、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生命体征(脉搏、呼吸频率、pH值、体温、氧合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液和生化指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D-二聚体、PCT、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S)及所有患者进入研究28 d后的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患者28 d内死亡64例(44.44%),生存80例(55.56%),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感染部位、基础疾病或合并症、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脉搏、呼吸频率、pH值、体温、氧合指数、血压、血糖、HDL、LDL和感染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D-二聚体、PCT、CRP、APACHEⅡ和机械通气比例均明显升高〔D-二聚体(mg/L):3.6±1.1比3.2±1.2,PCT(mg/L):15.4±3.5比4.1±1.4,CRP(ng/L):637.0±8.9比596.0±9.6,APACHEⅡ(分):31.4±5.5比16.4±4.5,机械通气比例:87.5%(56/64)比56.2%(45/80),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T、APACHEⅡ和机械通气比例是影响老年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CT:优势比(OR)=4.126,95%可信区间(95%CI)=2.045~6.115,P=0.000;APACHEⅡ:OR=2.935,95%CI=1.237~4.118,P=0.001;机械通气:OR=2.012,95%CI=1.068~3.048,P=0.034,均P<0.05〕,PCT、APACHEⅡ及PCT联合APACHEⅡ均可用于诊断老年脓毒症预后,以PCT联合APACHEⅡ的诊断价值大〔ROC曲线下面积(AUC)=0.946,95%CI=0.894~0.971,敏感度=86.7%,特异度=90.8%,P=0.000〕.结论 PCT联合APACHEⅡ可用于诊断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曹颖;王春梅;傅强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7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西医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30 mL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变化,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心率(HR)较治疗前降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14 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R明显低于西医常规治疗组(次/min:101.8±3.1比104.9±9.3),而MAP〔mmHg(1 mmHg=0.133 kPa):71.2±4.3比67.3±3.5〕、CI(mL·s-1·m-2:3.6±0.4比3.4±0.6)、SVRI(kPa·s·L-1·m-2:190.37±24.91比180.23±20.13)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4 d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西医常规治疗组〔TNF-α(ng/L):226.3±42.8比273.7±29.4,IL-6(ng/L):223.7±31.2比259.3±51.3,IL-1β(ng/L):95.1±20.7比132.4±47.5,均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93.3%(70/75)比54.7%(41/75),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炎症因子,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

  • 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G3a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文均;陈翠兰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G3a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收治的DN G3a期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西药治疗组口服黄葵胶囊,每次2.5 g、每日3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联合补肾活血法组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g):1.45±0.26比2.11±0.35,SCr(μmol/L):105.15±12.31比158.32±17.26,BUN(mmol/L):7.26±2.41比12.87±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86.67%(26/30)比53.33%(16/30),P<0.05〕.结论 补肾活血组方在减少DN G3a期患者蛋白尿,降低SCr、BUN水平方面疗效更显著.

  • 神经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倪恒祥;王锦权;陶晓根;许丹芸;盛悦;方翔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7例神经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40例)和非AKI组(167例);根据预后再将AKI患者分为存活组(14例)和死亡组(26例).收集患者发生AKI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血糖、白细胞计数(WBC)、中心静脉压(CVP)、血钠、胱抑素C、尿素氮(BUN)以及使用甘油果糖和呋塞米的患者比例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神经重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和影响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对神经重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ICU神经重症患者AKI发生率为19.3%(40/207).AKI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65.0%(26/40)比22.2%(37/167),P<0.01〕.与非AKI组比较,AKI组GCS(分:4.44±1.65比5.39±1.62)、CVP〔cmH2O(1 cmH2O=0.098 kPa):7.69±2.66比8.98±2.56〕 均明显降低,APACHEⅡ(分:24.50±3.67比20.05±4.42)、血糖(mmol/L:12.33±6.53比9.33±3.26)、血钠(mmol/L:144.75±10.85比140.58±5.23)、WBC(×109/L:16.15±6.25比12.79±4.22)、胱抑素C(mg/L:1.27±0.74比0.74±0.26)、BUN(mmol/L:7.81±3.33比5.53±3.20)、男性比例〔77.5%(31/40)比59.9%(100/167)〕、合并低血压比例〔37.5%(15/40)比19.8%(33/167)〕、使用甘油果糖比例〔17.5%(7/40)比3.6%(6/167)〕以及使用呋塞米比例〔70.0%(28/40)比13.8%(23/167)〕均升高,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优势比(OR)=1.201,95%可信区间(95%CI)=1.01~1.42,P<0.05〕和使用呋塞米治疗(OR=24.493,95%CI=4.92~120.36,P<0.01)是神经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糖对神经重症患者AKI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截断值为9.05 mmol/L时,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62.6%.在AKI患者中,死亡组入院时GCS评分较存活组明显降低(分:3.77±0.87比5.50±2.03),血糖(mmol/L:16.51±9.10比10.09±2.89)和BUN(mmol/L:10.26±3.07比6.48±2.70〕 较存活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AKI是神经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高血糖和使用呋塞米是神经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对神经重症患者发生AKI有中等预测价值;GCS低、血糖及BUN升高的AKI患者死亡风险加大.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单纯脊柱融合矫形手术患者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杨秀美;万林骏;万晓红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对单纯脊柱融合矫形手术患者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单纯脊柱融合矫形手术的病例资料(58例),按术中TXA给药剂量分为大剂量TXA组(100 mg/kg负荷量、维持量10 mg·kg-1·h-1,32例)及小剂量组(10 mg/kg负荷量、维持量1 mg·kg-1·h-1,26例).收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比例、术中输血量、术后1 d引流量、术后输血比例、术后TXA继续使用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1 d血清肌酐(SCr)、D-二聚体、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后及出院后28 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大剂量TXA组与小剂量TXA组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mL:467.2±362.0比445.0±255.9)、出血比例〔(16.9±11.7)%比(19.0±10.6)%〕、术中输血量(mL:421.90±94.80比561.90±111.06)、术后1 d引流量(mL:287.3±163.0比325.2±155.5)、术后1 d输血比例〔9.4%(3/32)比3.8%(1/26)〕及继续使用TXA比例 〔37.5%(12/32)比57.7%(15/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SOF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大剂量TXA组(分):2.22±1.31比0.47±0.11,小剂量TXA组(分):2.85±1.49比0.35±0.09〕,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TXA组手术前后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mol/L:52.0±15.7比50.6±13.5,P>0.05);小剂量TXA组术后SCr较术前明显升高(μmol/L:51.3±13.5比46.2±15.0,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TXA组D-二聚体=0 mg/L和<0.19 mg/L的患者比例高于小剂量TXA组〔分别为21.9%(7/32)比15.4%(4/26)和12.5%(4/32)比0(0/26)〕,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损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癫痫等并发症.结论 单纯脊柱融合矫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或小剂量TXA在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此类手术中推荐使用小剂量TXA.

  • 醋酸钠林格液及乳酸钠林格液在小儿麻醉围手术期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政;付楚杰;彭拓超;朱义;安频

    目的 观察醋酸林格液和乳酸林格液对1~6岁胫骨假关节联合矫治术患儿麻醉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麻醉手术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假关节联合矫治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和醋酸钠林格液组(AR组),两组患儿分别给予相应晶体液用于术中维持.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2 h(T2)、术毕(T3)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LR组终完成研究22例,AR组终完成研究28例.两组T1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Na+、K+、Ca2+、血糖、血细胞比容(HCT)、碳酸氢根(HCO3-)、总血红蛋白(THb)等实验室指标以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AR组血乳酸(Lac)水平明显低于LR组(mmol/L:T2为1.01±0.21比1.42±0.47,T3为1.38±0.53比2.07±0.48,均P<0.05),pH值、碱剩余(BE)、HCO3-均明显高于LR组〔pH值:T2为7.35±0.08比7.32±0.07,T3为7.33±0.06比7.28±0.03;BE(mmol/L):T2为1.02±0.18比0.67±0.45,T3为0.03±0.28比-0.01±0.57;HCO3-(mmol/L):T2为21.28±1.20比20.10±0.17,T3为21.09±0.28比19.96±6.67,均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联合矫形手术中输注醋酸钠林格液既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循环稳定,又可减少血Lac水平,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 集束化护理对热射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楠楠;孙荣青;李庆华;王晶;王欢欢;罗艳;李秋红;李新立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治疗热射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至12月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的热射病患者作为集束化护理组;以2016年1至12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治疗的86例热射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包括冰袋降温、对症处理等;集束化护理组在患者入科后即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早期快速降温、循环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镇静镇痛、早期肠内营养、减少有创操作等.观察两组患者护理24 h后核心体温下降情况,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 经集束化护理24 h后,集束化护理组患者24 h内核心体温下降至38.5℃以下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7.5%(63/72)比46.5%(40/86)〕,且患者核心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h:12.33±7.50比22.31±9.51)及住院时间(d:11.03±4.58比22.80±7.94)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集束化护理组患者均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达100%;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病情较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对热射病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热射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

  • 血液灌流救治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忠平;范青香;李晋霞;李立恒;崔伟东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急危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62例,将患者按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组两组,每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药物联合持续洗胃的急救措施;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组急救方案基础上给予血流灌流治疗持续3 d.观察两组盐酸戊乙奎醚使用量、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脱机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中毒反跳率、病死率的变化;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血液灌流组盐酸戊乙奎醚使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mg:3.1±1.2比5.8±1.3),且意识恢复时间(h:3.3±1.7比13.4±2.4)、ChE活性恢复时间(d:7.7±1.5比17.9±3.3)、脱机时间(d:2.1±0.9比7.5±2.6)、住院时间(d:12.3±1.5比19.8±3.6)均较常规治疗组缩短(均P<0.05);血液灌流组中毒反跳率〔3.23%(1/31)比16.13%(5/31)〕和病死率〔9.68%(3/31)比25.81%(8/31)〕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均P<0.05),救治成功率较常规治疗组升高〔90.32%(28/31)比74.19%(23/31),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后3、4、5 d GCS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分:9.9±2.9比5.7±2.6,13.3±2.7比7.8±3.2,13.3±1.5比9.3±2.6,均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联合持续洗胃急救的同时,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

  • 两种不同培训方式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林薇;章秋燕;季慧;金晓琴;陈雪琴;韩必亮;杨绍佑

    目的 采用常规培训与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评价两种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将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普外二科、骨一科、骨二科、内一科、内三科6个科室接受卫生宣教的全体医护人员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培训,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增加手卫生污染状况调查培训方式,即在出现错误手卫生方式时采集手标本,现场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采集其后的手标本进行受污染状况调查.培训前1个月对两组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摸底调查,培训后第1个月两组均采用常规宣教培训方法,观察组第2~6个月在常规宣教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手卫生污染状况调查培训方法.6个月后统计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 培训前观察组与常规培训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4%(52/140)比36.36%(48/132),P>0.05〕.培训后第1、2、3个月,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6.61%(77/136)、60.61%(80/132)、61.20%(82/134),常规培训组分别为56.25%(72/128)、59.26%(80/135)、58.70%(81/138),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第4~6个月,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常规培训组有明显提高〔分别为61.97%(88/142)比49.23%(64/130)、62.50%(80/128)比47.73%(63/132)、62.31%(81/130)比46.03%(58/126),均P<0.05〕.结论 采用常规培训同时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式连续培训3个月,即可很好地促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2 03 04 05 06
199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