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중국중서의결합급구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9691
  • 国内刊号: 12-131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93
  • 曾用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血必净注射液对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殷宗宝;计超;向群;侯宇;谢斌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必净治疗组,每组30只。将大鼠置于40℃、60%相对湿度的恒温箱中1 h复制中暑模型,血必净治疗组于制模后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5 g/kg 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 1次。各组于给药后2、6、12 h记录直肠温度、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同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脂多糖(LPS)、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水平,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直肠温度、心率、LPS、NF-κB、p53、PT、APTT、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MA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于制模后2 h上述指标即明显改善〔直肠温度(℃):38.02±0.22比39.32±0.33,心率(次/min):507±14比562±35,MAP(mmHg,1 mmHg=0.133 kPa):98±6比87±13,LPS (ng/L):0.65±0.03比0.82±0.05,NF-κB(ng/L):1.10±0.04比1.33±0.05,p53(ng/L):1.33±0.03比1.73±0.02, PT(s):15.47±1.03比20.28±2.01,APTT(s):40.26±2.46比47.46±3.51,D-二聚体(μg/L):238.54±8.32比323.12±8.14,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是通过减少中暑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F-κB、p53水平,纠正血液PT、APTT、D-二聚体的紊乱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抑制LPS进入血液。

  • 白虎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特异性微小RNA表达谱差异影响的研究

    作者:陆益民;奚肇庆

    目的:观察白虎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特异性血清微小RNA(miRNA,miR)表达谱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重症肺部感染痰热腑实证患者136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白虎人参汤〔石膏30 g(打碎,绵裹,先下),西洋参4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黄芩10 g,炒山栀10 g,连翘12 g,金银花10 g,鸭跖草15 g,炙甘草4 g〕联合复方薤白胶囊(主要由薤白12 g,瓜蒌12 g,半夏10 g,黄连3 g组成)治疗。用Solexa平台测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miRNA表达谱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外周血特异性miRNA。绘制治疗前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对联合治疗疗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 Solexa平台测序检测提示,加用白虎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前后共42种miRNA出现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qRT-PCR表明miR-146a、miR-125b和miR-155表达显著下降超过10倍,提示其可能是特异性miRNA。其中:miR-146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95%CI=0.73~0.89;miR-125b的AUC=0.77,95%可信区间(95%CI)=0.71~0.83;miR-155的AUC=0.89,95%CI=0.83~0.95。通过选定的临床截断(cut off)值,对3种血清miRN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计算,miR-146a为63%和87%,miR-125b为53%和73%,miR-155为56%和83%。结论加用白虎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重症肺炎可使患者外周血mi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其中miR-146a、miR-125b和miR-155可能是其特异性改变miRNA。

  • 四君子汤对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牛素平;陈炜;李国菁;臧学峰;赵磊;冯兴中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脾虚证患者肠道功能的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PI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君子汤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四君子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100 mL加减鼻饲,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中医证候和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CD3+/CD8+)、CD4/CD8、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16+CD56+)、NK样T细胞(CD3+/CD16+CD56+)、总B细胞(CD19+)、调节性T细胞亚群(CD4+/CD25+)、抑制性T细胞(CD8+/CD28-)、细胞毒T细胞(CD8+/CD28+)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同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患者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各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2周后,四君子汤组和对照组患者脾虚证候群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11例比6例,无效:12例比17例,均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改善AGI相关临床表现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4例比7例,P<0.05)。③对照组治疗后CD3+、CD3+/CD8+、CD8+/CD2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3+:(62.37±7.83)%比(54.08±11.65)%, CD3+/CD8+:(31.52±10.55)%比(23.94±9.22)%,CD8+/CD28-:(24.97±10.25)%比(16.78±10.55)%〕,CD19+显著减少〔(5.78±5.33)%比(9.73±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CD3+、CD3+/CD4+、CD3+/CD8+、CD8+/CD28-、CD8+/CD28+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3+:(74.53±7.64)%比(52.98±10.05)%, CD3+/CD4+:(36.27±12.08)%比(30.00±8.60)%,CD3+/CD8+:(37.33±12.56)%比(22.88±9.97)%,CD8+/CD28-:(26.89±10.80)%比(17.01±9.48)%,CD8+/CD28+:(12.08±5.50)%比(8.47±4.29)%〕,总CD19+显著减少〔(4.60±4.28)%比(9.86±8.61)%,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CD3+含量较对照组增高更显著〔(8.29±9.28)%比(5.8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君子汤可以改善脾虚症PICS患者的证候及胃肠道症状,可能通过调节T、B细胞数量改善患者免疫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其中细胞免疫作用可能更大。

  • 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100A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茂林;翟昌林;张亚梅;吴飞飞;张英志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S100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根部穿线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根部穿线但不结扎;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于术前3 d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注射液(剂量为1.5 mg/kg),假手术组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S100A1蛋白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100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MDA、CK、LDH、S100A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与心肌缺血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及MDA、CK、LDH、S100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32.1±4.2)%比(72.4±5.4)%,MDA(μmol/L):9.1±2.2比17.3±5.2,CK(U/L):83.3±12.2比107.5±12.4,LDH(μmol · s-1· L-1):84.0±16.4比114.4±16.0,S100A1蛋白(μg/L):37.6±6.0比78.4±8.6,P<0.05或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kU/L:72.8±10.2比49.6±8.8,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心肌细胞部分染色呈阳性(棕黄色),呈现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脱离和核固缩等特征,假手术组大部分细胞染色呈阴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S100A1蛋白染色较深,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阳性蛋白染色较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模型组S100A1蛋白表达是假手术组的2.8倍,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较心肌缺血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是假手术组的1.5倍。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抑制S100A1蛋白的表达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提示丹参酮ⅡA具有治疗心肌缺血的潜能。

  • 宁泌泰胶囊治疗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蕾;田明清;黄文杰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山东省龙口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在得到受试者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方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试验组65例用宁泌泰胶囊(4粒/次,每粒0.38 g)治疗,对照组35例用三金片(4粒/次,每粒0.29 g)治疗,两组均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中段尿细菌培养转阴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2%(54/61)比70.59%(24/34),P<0.01〕。两组治疗前尿中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血中RBC、WBC、血红蛋白(Hb)、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尿中RBC、WBC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RBC较治疗前升高,WBC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RBC和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BC(个/μL):1.99±0.59比9.11±3.76,WBC(个/μL):23.09±6.18比63.72±25.76,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RB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09/L:3.93±0.40比4.02±0.39,P<0.05)。两组治疗后WBC、Hb及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转阴率较对照组明升高〔80%(4/5)比0(0/2)〕。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改善尿急、尿色黄赤、少腹胀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急:90.0%(54/60)比61.8%(21/34),尿色黄赤:75.0%(39/52)比47.6%(10/21),少腹胀痛:74.5%(35/47)比70.6%(12/17),P<0.05或P<0.01〕,但其他各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治疗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三金片,临床观察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 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损伤指标及组织灌注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朱红阳;徐晓;倪红英;章仲恒;邓鸿胜;朱莉

    目的:探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P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肺损伤指标和组织灌注、氧代谢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6例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0.2μg · kg-1· min-1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按“成人脓毒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支持指南”给予早期监测及集束化治疗,标准治疗组单用NE,研究组给予NE合用Pt(0.7~2.3 U/h),在维持目标血压〔平均动脉压(MAP)65~90 mmHg(1 mmHg=0.133 kPa)〕的前提下逐渐减少NE或Pt用量,MAP<65 mmHg则给予补液和(或)增加NE的用量,MAP≥70 mmHg持续稳定12 h以上则停用氢化可的松(HC)。检测两组患者入组前和入组6、24、48、96 h MAP、心率(HR)、使用HC例次、NE用量、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呼气末正压(PEEP)、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血肌酐(SCr)的变化,并观察两组NE应用时间、24 h补液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入组前比较,两组入组后MAP、OI、ScvO2均升高,HR、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EEP、Lac、SCr均降低,于入组96 h达峰值或谷值,且以研究组的变化更显著〔MAP(mmHg):78.5±10.3比72.3±14.0,HR(次/min):95.5±8.3比103.1±11.4,SOFA评分(分):7.3±2.4比8.5±2.3,APACHEⅡ评分(分):16.4±2.7比18.0±2.9,OI(mmHg):314.5±80.1比241.6±60.3,PEEP(cmH2O,1 cmH2O=0.098 kPa):8.7±2.0比8.5±2.6,ScvO2:0.713±0.072比0.681±0.084,Lac(mmol/L):2.0±1.1比2.7±1.7,SCr(μmol/L):91.0±12.5比98.5±16.9,均P<0.05〕。两组入组后24 h NT-proBNP、 cTnT、 CK-MB升高,以后逐渐下降,于入组96 h达谷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ng/L):1461.4±216.0比1812.3±210.2,cTnT (μg/L):0.15±0.06比0.19±0.09,CK-MB(U/L):24.3±10.2比29.4±11.9,均P<0.05〕;标准治疗组入组6 h、24 h NE用量增加,以后逐渐下降,研究组入组后6 h起即降低,96 h达谷值,且研究组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μg·kg-1·min-1:0.11±0.10比0.27±0.16,P<0.01);入组96 h研究组使用HC例次较标准治疗组降低(使用HC例次:14例比25例,P<0.05)。与标准治疗组比较,研究组NE应用时间(d:4.0±1.5比6.1±2.3)、机械通气时间(d:8.5±2.5比10.9±3.2)及ICU住院时间(d:14.2±3.6比16.5±5.9)均明显缩短(均P<0.01),24 h补液量明显减少(mL:2520±1347比3480±1659,P<0.01),而研究组和标准治疗组28 d总病死率(34.2%比47.4%)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标准治疗组比较,研究组能更快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早地纠正组织器官的低灌注和氧代谢障碍,保护和改善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NE联合Pt治疗脓毒性休克是安全有效的。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霞英;毕研贞;林敏;肖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40例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3.075 kU皮下注射及口服华法林钠等治疗,重叠使用3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脉方(桃仁15 g,赤芍15 g,金银花15 g,泽泻12 g,薏苡仁30 g,车前子9 g,鸡血藤12 g,玄参9 g,木瓜12 g,牛膝12 g)随证加减,并用将军散(生大黄粉250 g,芒硝200 g,面粉100 g,食醋500 g,拌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肢平面周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18/20)比70.0%(14/20),P<0.05〕。两组治疗后患肢周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以治疗组变化更显著〔大腿(cm):46.21±4.80比53.18±4.45,小腿(cm):32.57±4.26比36.21±5.01,均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即明显降低,治疗2个月后达谷值,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分:2.24±0.58比3.36±0.61,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5.0%(17/20)比70.0%(14/2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VT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管不同置入方式下应激反应的研究

    作者:张红松;冯芳;董晨明;牟成华;宋瑞霞;杨朝辉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下留置胃管和传统置管方式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外科ICU收住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支镜辅助留置胃管组(试验组)和传统方式留置胃管组(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镜杆涂有利多卡因凝胶的奥林巴斯BF-P60纤支镜经鼻进入,到达会厌后调整镜头进入食管10 cm,沿活检口置入导引钢丝,边退镜边缓慢继续推送导丝;纤支镜退出后将准备置入的胃管内外管壁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后,沿导丝缓慢推入到合适位置后退出导丝,注射空气,有气过水声后固定。对照组用传统方式置管。于置管前及置管后1、3、5 min时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置管前SBP、DBP、HR、PETCO2、肾上腺素、NE、AngⅡ、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置管后各时间点SBP、DBP、HR、PETCO2、NE、肾上腺素、AngⅡ、血糖水平与置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置管后各时间点SBP、DBP、HR、NE、肾上腺素、AngⅡ、血糖水平均较置管前明显升高,PETCO2较置管前明显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于置管后1 min比较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SBP(mmHg,1 mmHg=0.133 kPa):125.1±15.4比135.5±13.6,DBP(mmHg):85.6±16.1比91.1±17.2,HR(次/min):99.4±13.8比107.9±16.5,PETCO2(mmHg):32.5±2.8比29.8±4.1,NE(ng/L):365.4±29.7比475.7±49.9,肾上腺素(ng/L):75.4±7.2比83.6±7.4, AngⅡ(ng/L):65.3±6.9比73.3±9.1,血糖(mmol/L):10.1±1.9比13.4±3.0,均P<0.05〕,至置管后5 min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SBP(mmHg):123.7±14.8比129.7±15.1,DBP(mmHg):84.3±14.6比88.4±14.2,HR(次/min):97.7±13.6比31.6±3.9,PETCO2(mmHg):33.5±3.1比31.6±3.9, NE(ng/L):363.9±31.3比457.7±48.4,肾上腺素(ng/L):74.6±7.8比83.5±8.5,AngⅡ(ng/L):64.3±8.4比71.9±5.9,血糖(mmol/L):9.6±2.3比12.7±3.1,均P<0.05〕。结论与传统方式比较,纤支镜辅助下留置胃管引起的应激反应轻。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宏文;李洋威;吕淑敏;戴金;黄兆铨;毛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5例CHF患者作为CHF组,以同期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再将CHF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气阴两虚证30例,气虚血瘀证30例,心肾阳虚证30例和阳虚水泛证25例。检测各组血清Cys-C和Hcy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Cys-C和Hcy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Cys-C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ys-C(mg/L):1.24±0.34比0.77±0.22,Hcy(μmol/L):18.66±4.57比11.65±3.21,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ys-C和Hcy水平按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和阳虚水泛证的顺序呈逐渐增高趋势〔Cys-C(mg/L):1.02±0.27、1.09±0.31、1.32±0.22、1.59±0.25;Hcy(μmol/L):14.94±2.20、17.66±3.04、19.79±3.48、22.96±5.31〕,且以阳虚水泛证的升高程度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Cys-C和Hcy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1=0.73,r2=0.79,均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和Hcy水平的变化与其辨证分型规律的演变相一致,两者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 芪参通络增智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干预研究

    作者:高磊;焦静;王美姣;隋晓琳;张宪忠

    目的:观察芪参通增智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130例气虚血瘀兼痰湿停滞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参通络增智汤〔组成:黄芪30 g,太子参30 g,三七10 g,鸡血藤25 g,水蛭粉(冲服)3 g,地龙10 g,赤芍12 g,当归12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牛膝12 g,漏芦10 g,泽泻6 g,石菖蒲9 g,远志9 g,香附10 g,豨莶草15 g〕每日1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0 g,每日1次。两组总疗程均为21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记录P300波潜伏期、波幅。结果终治疗组纳入62例,对照组纳入63例。两组治疗前MMSE评分、MoCA评分、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和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P300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且以治疗组变化更显著〔MMSE评分(分):25.33±2.32比21.68±2.29,MoCA评分(分):26.61±3.06比22.40±2.93,P300波潜伏期(ms):349.62±20.01比371.87±19.63,P300波波幅(μV):8.70±2.92比5.72±2.33,均P<0.01〕。结论芪参通络增智汤能有效干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认知障碍,改善其认知功能。

  • 肠毒清灌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34例

    作者:张照兰;时峰;路小燕;马素平;费景兰

    目的:观察肠毒清中药灌肠联合血浆置换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退黄、降酶,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抗病毒联合血浆置换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肠毒清(组成:人参10 g,厚朴6 g,大黄6 g,枳实6 g,赤芍10 g)灌肠,每日2次,并联合血浆置换,72 h 1次,一般治疗3~4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变化和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感染、腹水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随访24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TBil、ALT、ALB、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TBil、AL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T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治疗组变化更显著〔TBil(μmol/L):89.6±52.3比124.6±64.4,ALT(U/L):52.4±32.1比98.3±42.5,PTA:(53.8±11.5)%比(41.2±10.2)%,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中、晚期患者治疗后内毒素(kU/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早期:0.094±0.015比0.109±0.032,中期:0.102±0.019比0.146±0.062,晚期:0.124±0.022比0.196±0.074,均P<0.05)。两组中、晚期24周生存率均较早期明显降低,治疗组早、中期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期:94.1%(16/17)比83.3%(15/18),中期:85.7%(12/14)比42.9%(6/14),均P<0.01〕。结论肠毒清中药灌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能够清除胆红素、减轻内毒素血症,提高PTA,增加24周生存率。

  • 银杏叶对哮喘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付爱双;王玲;赵雅宁;王红阳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哮喘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哮喘患者11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银杏叶组(58例)和常规治疗组(54例)。两组均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给予常规治疗,银杏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2片(每片4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并观察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银杏叶组的变化更显著〔IL-6(μg/L):0.15±0.05比0.23±0.12,IL-8(μg/L):0.51±0.24比1.42±0.54, IL-10(μg/L):69.18±13.12比32.61±12.51,TNF-α(μg/L):1.35±0.59比2.14±1.5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银杏叶组升高更显著〔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68.12±0.38)%比(55.32±0.24)%,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71.32±0.59)%比(56.56±0.42)%,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63.28±0.24)%比(52.14±0.24)%,均P<0.05〕。结论银杏叶可能通过影响哮喘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TNF-α水平,改善哮喘患者气道炎症。

  •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不良预后负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彭佳华;谭巧霞;肖玉光;邓伟峰;徐佐坤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HFS)患者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的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急诊进行AHFS低危分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和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共125例符合研究标准的AHFS患者,再按近期和远期随访结局分别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相对低危组。采集患者入院首次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变量。随访入院至出院后30 d(近期)和1年(远期)不良结局发生情况,Cox回归分析30 d和1年不良结局发生的负相关因素。结果近期不良结局患者58例(46.4%),死亡30例(24.0%);远期不良结局患者111例(88.8%),死亡39例(31.2%)。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不良结局负相关因素7个,分别为无既往或现症心肌梗死〔近期:危险比(HR)=0.36,95%可信区间(95%CI)=0.20~0.65,P=0.001〕、淋巴细胞比例0.20~0.40(近期:HR=0.13,95%CI=0.04~0.47,P=0.002;远期:HR=0.42,95%CI=0.26~0.68,P=0.001)、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近期:HR=0.23,95%CI=0.09~0.54,P=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近期:HR=0.31,95%CI=0.16~0.64,P=0.002;远期:HR=0.54,95%CI=0.36~0.83,P=0.004)、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近期:HR=0.29,95%CI=0.10~0.85,P=0.024)、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4 mm·s(近期:HR=0.29,95%CI=0.14~0.60,P=0.001)、平面QRS-T夹角<90°(远期:HR=0.46,95%CI=0.27~0.77,P=0.003)。结论本研究中纳入的AHFS患者近、远期预后差;具有非既往或现症心梗、淋巴细胞比例0.20~0.40、PaO2/FiO2>300 mmHg、eGFR>60 mL·min-1·1.73 m-2、PtfV1>-0.04 mm·s、LVEF>0.50、平面QRS-T夹角<90°特征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 黄芪注射液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毅;吴胜喜;尹鑫;郭力恒;张敏州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参照2012年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包括给予抗菌药物、机械通气、脏腑功能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50 mL 0.9%生理盐水加入60 mL黄芪注射液(每支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28 d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CD3+、CD3+CD4+、CD3+CD8+、辅助性T细胞/T抑制性细胞(Th/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CD3-NK+较治疗组明显升高〔(10.47±6.22)%比(6.26±4.13)%,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3+CD4+、CD3-NK+较治疗前升高,CD3+CD8+、Th/Ts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CD3+CD8+、CD3-NK+较治疗前降低,CD3+CD4+、Th/Ts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治疗后CD3+、CD3+CD4+、CD3+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3+:(30.30±17.17)%比(41.91±22.29)%,CD3+CD4+:(31.54±13.24)%比(40.08±15.28)%,CD3+CD8+:(14.25±8.10〕%比(9.52±9.33)%,均P<0.05〕,两组Th/Ts比值、CD3-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G(g/L):13.07±5.43比10.10±3.96,P<0.05〕,两组IgA、IgM、补体(C3、C4)、补体溶血活性(CH5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13.83±6.18比15.90±7.48)、SOFA评分(分:7.38±4.66比6.89±4.19)、入住ICU时间(d:11.63±5.13比13.62±8.08)、有创通气时间(h:155.44±119.68比224.08±174.15)、无创通气时间(h:55.55±42.24比98.57±43.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5/30)比20.0%(6/30),P>0.05〕。60例患者中共出现腹泻1例,少许皮疹1例,其余患者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急诊护理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作者:李红峰;彦文娟

    急诊是危重病患者短期内大量集中的地方,需要急诊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因此,对急诊护士来说,从事急诊护理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提高护士的职业水平来防范风险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春雷;邹盛海;李忠志

    急性胰腺炎(AP)是较为危重的急腹症之一,患者腹痛明显,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病情进展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较高。AP病因复杂,其中以胆源性、高脂血症、酗酒、暴饮暴食等所致居多,还有少数由肿瘤(壶腹部周围癌、胰腺癌)、感染、壶腹乳头括约肌功能不良、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自身免疫、外伤、医源性等原因所致,另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1]。临床上积极寻找病因并及时予以科学治疗尤为重要。现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血浆吸附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文达;万维维;赵琳;何圆凤

    急性肝衰竭在临床上处理方法有限,难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病死率高。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治疗肝衰竭取得了一些效果,给肝衰竭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本院重症医学科采用血浆分离联合吸附的人工肝技术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 三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王建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可能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发病率为25%~30%[1]。早期研究显示,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左心瓣膜病变得到纠正,而且术后经过内科药物治疗就可以得到逆转[2]。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患者即使在成功的二尖瓣手术后,仍然会出现三尖瓣反流,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双下肢水肿和腹水,内科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且病情不断进展,甚至需再次进行手术干预,终抵消了心脏矫治术的临床价值[3-4]。其机制可能为左心瓣膜病变患者的三尖瓣环发生了不可逆性损害,虽然在左心瓣膜术后心排血量增加,压力负荷减少,但扩大的三尖瓣环无法完全恢复正常,并造成右心室、三尖瓣环扩大与三尖瓣反流的恶性循环[5-7],成为风心病瓣膜手术后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本刊对图表的要求

    作者:

    作者投稿时,原稿中若有图表,每幅图表应紧随文字叙述之后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使用其他刊物的原图表,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 本刊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作者: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一)

    作者:

    关键词: 中文
  • 本刊对论文中实验动物描述的有关要求

    作者: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质量;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无质量合格证明;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 本刊对标注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的有关要求

    作者:

    本刊从2012年1期起,凡文章内及图片说明中标注的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均使用“低倍放大”、“中倍放大”或“高倍放大”表示。图片放大倍数低于200倍为低倍,等于200倍为中倍,大于200倍为高倍,例如“HE ×40”将标注为“HE 低倍放大”,不再标注具体放大倍数。

  • 本刊对作者署名的一般要求

    作者:

    同时具备以下3项条件者方可署名为作者: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研究项目资金的获得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在投稿时向编辑部提供相应证明材料。集体署名的文稿,在题名下列出署名单位,并于文末列出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改动,确需改动时须出示单位证明,并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

  • 本刊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作者: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

  • 本刊关于临床试验和伦理的一般要求

    作者:

    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为标题(字体、字号与摘要的其他小标题相同),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的论著摘要应含有CONSORT声明(Consd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http://www.consort-statement.org/home)列出的基本要素。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 本刊在各种数据库中文献的查询方法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年开始加入万方数据。杂志历年文章的电子版内容可到万方医学网或万方数据上进行查询或下载,万方医学网网址:www.med.wangfangdata.com.cn;万方数据网址:www.wangfangdata.com.cn。也可到本刊网站查阅电子版杂志。

  • 本刊对计量单位及数字的要求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量的名称应根据GB 3102.8-19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规定使用,如分子量应为相对分子质量。计量单位使用正体。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 kg-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 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为“(75.4±18.2)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A”。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mmHg或cm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Hg或cmH2O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1 cmH2O=0.098 kPa)。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作者:

    关键词: 中文
  • 本刊对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作者:

    论著类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其他类别稿件(如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治则·方剂·针灸、病例报告、综述等)不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采用第三人称,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其中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 本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要求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基本参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如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为联机文献必须著录的项目。书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者)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者)。出版项中的期刊名称,中文期刊用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作者: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名,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CT、MRI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CN 12-1312/R

    作者:

  • 欢迎订阅《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CN 12-1430/R 201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更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作者: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临床医学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综合评价总分前10位排序表

    作者: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西医结合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综合评价总分前10位排序表

    作者: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再次荣获“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再次荣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作者: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中心,是集科研、人才培养和评价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中介性实体机构。中心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图书情报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组建而成,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 张晓云从郁论治外感高热过用寒凉的经验总结

    作者:王涣群;张晓云;郭留学

    张晓云教授从事中医急症工作40余年,通过多年对外感高热的临床观察研究认为,郁贯穿在外感发热发展与治疗的始终:阳气郁闭是主要机制,治疗上应给邪以出路;过用寒凉会形成火郁与土郁,治疗上予以火郁发之,土郁夺之。

  • 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带教体会

    作者:张连东;裴新军;谭美春

    急诊医学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它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特点和规律性。现代急诊医学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急诊病房于一体的综合学科[1]。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体现出其临床优势,中西医结合是21世纪中医急诊发展的方向和必经之路[2]。如何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急诊人才是现阶段中医教育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我院急诊科是医院重点专科,也是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优势专科,自2011年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以来,已连续带教学生40余名,对中西医结合急诊危重病的临床带教有了自己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 急诊病例的误诊原因及特点

    作者:应惠玲

    急诊患者多起病急、病情重,有时病史不清,稍有疏忽易造成误诊,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引起医疗纠纷。现将本院急救中心6例急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学术思想

    作者:普勇斌;叶勇;张振宇;吴英;唐彬;赵淳

    赵淳教授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专家,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笔者系赵淳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医学实践过程中,对导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较深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2 03 04 05 06
199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