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중국중서의결합급구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9691
  • 国内刊号: 12-131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93
  • 曾用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作者:刁云锋;杨细平;涂悦;张赛;孙世中;张民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5例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肿治疗组(43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 )恢复正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IL-6 、TNF-α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体温、WBC 恢复正常的例数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恢复正常(例)38 比26,WBC 恢复正常(例)34 比22,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及肺部啰音消失(例):35 比23,均P<0.01 ].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 血浆IL-6:(ng/L)、TNF-α(ng/L )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6 治疗前:40.7±12.6 比41.3±11.5,治疗后1d:39.8±10.3 比40.5±9.7;TNF-α治疗前:73.4±11.5 比72.8±13.3,治疗后1d:74.1±11.8 比73.6±14.2,均P>0.05)两组治疗后4d 、7d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6 治疗后4d:22.1±7.4.6±6.6,治疗后7d:9.6±5.2 比17.1±8.5;TNF-α治疗后4d:41.6±12.6 比50.5±11.2,治疗后7d:比25,27.9±9.8 比37.2±8.5,P<0.05 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IL-6 、TNF-α水平,从而对sTBI 患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作者:肖元廷;付金鹏;田永生

    目的 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 例肠梗阻住院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复方大承气汤组(30 例)及丙氨酰谷氨酰胺组(30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复方大承气汤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200 ml 保留灌肠,每日2 次;丙氨酰谷氨酰胺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取血,采用鲎试剂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IL-1 β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IL-1 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毒素和IL-1 β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丙氨酰谷氨酰胺组较复方大承气汤组降低更显著[内毒素(,kU/L):2.09±0.28 比2.56±0.31,IL-1β(ng/L):55.6±13.7 比71.9±1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及IL-1 β水平,有助于肠梗阻患者肠黏膜修复,促进肠功能恢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作者:陈畅;臧彬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AMI 患者87 例,在急诊PCI 术后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 支、2 支病变组和3 支病变组,以同期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PCI 术前及术后1、3、7d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PCI 术前AMI 患者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PCI 术前3 支病变组血清MMP-9 水平显著高于1 支、2 支病变组(P<0.05).AMI 患者急诊PCI 术后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均呈逐渐回落趋势,MMP-9 的变化大于TNF-α;AMI 患者PCI 术前和术后1d 血清MMP-9 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1=0.599,P1=0.000 ;r2=0.492,P2=0.004);术后3d 和7d 二者血清水平无相关性(r3=0.138,P3=0.509 ;r4=0.196,P4=0.421).结论 AMI 患者通过PCI 术治疗获益可能与急诊PCI 术后血清MMP-9 和TNF-α水平降低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AMI 发生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 直肠滴入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兰;陈立;黄瑞峰;邱兴磊;张龙海;郭军

    目的 观察直肠滴入通腑理肺汤对严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患者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ICU )收治的严重脓毒症/MODS 患者9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 例)和通腑理肺汤组(49 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通腑理肺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直肠缓慢滴入通腑理肺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肠滴入,均每日2 次.于治疗前、治疗3d 、7d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学积分、C-反应蛋白(CRP )水平、胃液pH 值、胃排空试验、腹腔内压力、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MODS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并进行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评价.结果 通腑理肺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学积分(分)均有所降低,治疗7d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3 比10.9±3.7,P<0.05);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评分显示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5.1% 比30.6%,有效率:20.4% 比12.2%,总有效率:75.50% 比42.80%,均P<0.05);两组血清CRP 水平(mg/L)胃排空试验(ml)腹腔内压力(cm H2O,1 cm H2O = 0.098 kPa)、APACHE Ⅱ评分(分)、MOD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分)均明显降低,、而胃液pH 值明显增高,且通腑理肺汤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治疗7d 变化更显著(CRP:12.5±5.3 比17.3±6.3,胃液pH 值:6.97±1.59 比6.27±1.84,胃排空试验:65±49 比150±58,腹腔内压力:7.3±4.1 比12.5±5.4,APACHE Ⅱ评分:11.5±6.1 比15.9±5.3,MODS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9.5±3.9 比13.8±4.7,P<0.05 或P<0.01).结论 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能够有效地改善严重脓毒症/MODS 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中医证候学积分、血清CRP 水平、腹腔内压力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及MODS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提高胃液pH 值,改善及调节胃肠功能,显著提高治疗严重脓毒症/MODS 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有效率,其可能机制与其降低血CRP 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腹腔内压力等密切相关.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巍;刘战英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 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1 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采措施;治疗组(31 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对患者证候的不同加用中药治疗,每日1 剂,14 d 为1 个疗程,共1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疗效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pH 值、PaO2、PaC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H 、PaO2 明显升高,PaCO2 明显降低,且治疗组pH 值、PaO2(mm Hg,1 mm Hg = 0.133 kPa )及PaCO2(mm Hg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H 值:7.38±0.19 比7.34±0.21,PaO2:83.72±4.57 比72.79±3.66,PaCO2:43.27±3.86 比53.78±3.69,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5%(29/31 )比67.74%(21/31)P<0.05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真菌感染1 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 效,果显著.

  • 参附注射液对多发伤合并休克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李美;黄增峰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多发伤合并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90 例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45 例.两组均采用多发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 静脉滴注,每12 h 1 次,连续5d.于入院即刻、治疗3d 、5d 取血3 ml,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 、IL-6 )水平;并观察两组重症监护病房(ICU )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3 d TNF-α(ng/L)、IL-1(μg/L)、IL-6(ng/L )均较入院即刻明显升高,治疗5d 均较治疗3d 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3d 和5 d TNF-α、IL-1 、IL-6 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且以治疗5d 降低更显著(P<0.05 或P<0.01);治疗组ICU 治疗时间(d)、MODS 发生率、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CU 治疗时间:6.01±1.73 比10.02±1.69,MODS 发生率:20% 比41%,病死率:12.8% 比30.0%,均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MODS 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 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的观察

    作者:赵玉娟;吴胜群;李学文;李贺;何冰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变异系数(CV )的变化,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55 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围绝经期高血压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56 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再按高血压分级的不同将围绝经期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1 级组(36 例)和高血压2 级组(19 例).检测围绝经期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红蛋白(Hb)细胞平均体积(MCV)、RDW-CV 的水平及血压与RDW-CV 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校正偏倚因素MCV和血红、蛋红白(Hb)分析RDW-CV 与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高血压分级组与健康对照组RDW-CV 的变化.结果 围绝,经期高血压组患者Hb(g/L)、MCV(fl )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Hb:143.14±12.18 比157.36±13.31,MCV:86.13±5.13 比91.31±6.51,均P<0.05)RDW-CV 明显升高[(14.13±1.08)% 比(12.35±0.83)%,P<0.05 ],校正MCV 和Hb 等偏倚因素后,RDW-CV 与,围绝经期高血压有相关性[Hb:优势比(OR)=0.618,MCV:OR = 0.753,RDW-CV:OR = 0.761,均P<0.05 ]高血压不同分级组患者的RDW-CV 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以高血压2 级组升高更显著[(14.26±0.89)%比,(12.35±0.82)%,P<0.05 ].结论 RDW-CV 与围绝经期高血压存在独立的相关性,提示RDW-CV 可能成为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一个临床监测指标,为该患者群提供心脑血管危象的预警信息.

  • 槲皮素和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宋菲;张蓓;马莉;李培武;张虹;甄玲玲;张彤哲

    目的 探讨槲皮素和姜黄素预处理对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 )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将120 只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 组)模型组(B 组)槲皮素预处理组(C1 组100 mg/kg 、C2 组50 mg/kg)姜黄素预处理组(D1 组100 mg/kg 、D2 组、50 mg/kg)、槲皮素、+姜黄素预处理组(E1 组槲皮素50 mg/kg +姜黄素、100 mg/kg,E2 组槲皮素50 mg/kg +姜黄素50 mg/kg,E3 组槲皮素100 mg/kg +姜黄素50 mg/kg,E4 组槲皮素100 mg/kg +姜黄素100 mg/kg).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 )复制脓毒症模型;A 组仅开腹分离盲肠而不结扎.各组于制模前灌胃相应药物,A 组和B 组仅灌胃0.1% 二甲基亚砜(DMSO)均每日1 次,连用3d.各组取6 只大鼠记录制模后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及生存时间;余大鼠于制模后24 h 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血清TNF-α、IL-6 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测定肝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 表达,并分析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NF-κB 与TNF-α、IL-6 的相关性.结果 ①B 组术后24 h 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分)明显高于A 组(P<0.05)半数生存时间较C、D、E 组明显缩短(P<0.05);各药物预处理组术后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均较B 组明显下降(均,P< 0.05),其中E4 组(13.83±1.33 )下降更显著.②B 组TNF-α、IL-6 、NF-κB mRNA 表达均较A 组明显升高(均P<0.05);与B 组比较,药物预处理组能明显降低TNF-α、IL-6 的浓度和NF-κB mRNA 的表达水平,且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以E4 组下降更显著.③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与血清TNF-α、IL-6 水平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852 、8,均P<0.01);NF-κB mRNA 与血清TNF-α、IL-6 水平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852 、0.848,均P<0.01).结论 槲皮素和姜黄素预处理能明显抑制脓毒症时NF-κB 的表达和炎症反应,随槲皮素及姜黄素剂量增加作用更为显著;且二药合用较单药效果更佳.

  •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刺激内皮祖细胞增殖和黏附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敏;孙运波;邢金燕

    目的 观察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 )刺激人内皮祖细胞(EPCs )后不同浓度血必净注射液对其增殖、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EPCs 经复苏、培养、传代、鉴定为正在分化的EPCs 后,等量接种到培养板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2(EGM-2MV)]、LPS 组(100 μg/L)、血必净1 组(LPS 刺激EPCs 后加入5、25 、50 g/L 血必净注射液共同孵育)、血必净2 组(LPS 加5、25 、50 g/L 血必净注射液同时孵育EPCs),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测定EPCs 的增殖和黏附能力[吸光度(A)值].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 组EPCs 增殖、黏附能力均显著降低(增殖能力:0.1077±0.0026 比0.1248±0.0037,黏附能力:0.0647±0.0020 比0.0770±0.0052,均P<0.05);与LPS 组比较,不同浓度血必净组EPCs 增殖能力均明显提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均P<0.05),EPCs 黏附能力有所改善,但未见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以血必净1 组25 g/L 浓度升高更显著(0.0855±0.0030,P<0.05).结论 单纯LPS 刺激可导致EPCs 增殖、黏附能力下降;血必净注射液可使受损的EPCs 增殖、黏附能力改善,其中增殖能力随血必净注射液剂量增加而增强,而黏附能力与血必净注射液剂量间未见明显关系.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不同程度中和LPS 对EPCs 的损伤,在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脓毒症早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 阿魏酸钠和思密达联合大黄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器官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随玉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思密达、大黄联合应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确诊的75 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 例)和对照组(37 例),两组均行血液灌流(HP )及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黏土、甘露醇等;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思密达、大黄粉.比较两组胃肠、肺、肾、肝、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和器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以及毒物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各器官损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胃肠:34.2% 比59.4%,肺:42.1% 比67.6%,肾:23.7% 比43.2%,肝:47.4% 比70.3%,心肌:21.0% 比43.2%,均P<0.05)各器官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2 分的患者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胃肠:4 比13,肺:3 比11,肾:3 比10,肝:5 比13心肌:2 比9,均P<0.05),胃肠道毒物清除时间(h)、住院时间(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毒物清除时间:5.23±2.47 比11.21±3.31,住院时间:10.01±0.75 比10.76±1.92,均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10.5% 比29.7%,P<0.05).结论 阿魏酸钠、思密达、大黄联合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多器官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缩短毒物清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 生肌膏联合德莫林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海东;储君;刘军;马程;杨剑

    目的 评估生肌膏联合德莫林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5 mg/kg 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饲养2 个月后于大鼠后足背部按Wagner 分级3 级标准制备烫伤溃疡模型.20 只制模后尾静脉血糖>16 mmol/L 的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 只,两组在治疗的前3d 均给予生肌膏,实验组5d 后改用德莫林.治疗3、7、11 、15 d 测量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溃疡面积(cm2)均随治疗时间延长呈明显减小的趋势,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3d 、7d 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0.540±0.035 比0.559±0.013,7d:0.460±0.018 比0.439±0.035,均P>0.05)治疗11 d 、15 d 实验组较对照组缩小更显著(11 d:0.350±0.035 比0.380±0.025,15 d:0.240±0.025 比010±0.026,P<0.05 和P<0.01).结论 在溃疡后期联合应用生肌膏和德莫林对加快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可强;丁宁;何广云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硬膜下血肿(ASH)术后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0 例符合入选标准的ASH 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1 d 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Ⅱ组于伤后7 d 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均每日1 次,15 d 为1 个疗程,共2 个疗程.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 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治疗后NDS 评分均明显降低,FMA、MBI 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后FMA明显升高(P <0.05 或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NDS 评分(分)明显降低(30.12±7.95、32.32±7.97 比37.03±9.97,均P <0.01),FMA(分)、MBI 明显升高(FMA:57.29±9.31、46.45±9.82 23.87±8.89,MBI:60.01±9.55、50.55±9.62比14.87±9.89,P <0.05 或P <0.01),且治疗Ⅰ组较治疗Ⅱ组FMA、MBI 改善更显著(均P <0.01).结论 早期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改善ASH 术后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确有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作者:何亚雄;樊光辉;邹佳妮;谭亮

    目的 观察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4 例ACS 的PCI 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 例)和对照组(3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消心痛等常规药物治疗;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0.56 g,每日3 次,疗程为90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测定术治前和术后1d 、1 个月、3 个月患者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μg/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5.63±67.97 比262.33±69.35,P>0.05),术后1d 血清TNF-α水平(389.71±76.15 、347.48±55.07 )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1)术后1 个月(34.96±18.27 、25.76±14.48)、3 个月(17.30±7.64 、10.60±6.55 )均较术后1d 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组术后1d 、1 个月、3 个月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1d:347.48±55.07 比389.71±76.15,术后1 个月:25.76±14.48 比34.96±18.27,术后3 个月:),10.60±6.55 比17.30±7.64,均P<0.01).结论 红景天可以降低ACS PCI 术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具有抑制PCI 术后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

  •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朝晖;马静;卢旭亚;徐强

    目的 评价电火针洞式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 年7 月至201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每组50 例.分别采取传统引流术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分别从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截肢率及不同Wagner 分级伤口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等方面比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与传统引流术组的差异.结果 传统引流术组和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水平(mmol/L )控制均较理想(7.76±1.41 比7.38±1.40,P>0.05);传统引流术组住院时间(d:108±21 比75±16)和伤口愈合时间(d:127±21 比91±16 )均较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明显延长(均P<0.01);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截肢率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降低(6% 比20%,P<0.05).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距离(cm )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短(2 级:1.26±0.40 比4.27±1.02,3 级:4.26±1.05 比10.35±2.51,均P<0.01);随着Wagner 分级程度的提高,患者伤口终愈合位置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伤口扩散范围均逐渐增大;2~3 级电火针洞式引流术组伤口扩散范围(cm2)较传统引流术组明显缩小(2 级:1.27±0.56 比7.08±2.59,3 级:5.41±2.27 比13.36±3.71,P<0.01 和P<0.05),4 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2.52 比34.25±4.35,P>0.05 ).结论 电火针洞式引流术不仅引流充分,而且可以在糖尿病足伤口周围形成"护场",为防止糖尿病足进一步恶化提供了生物屏障.

  • 血必净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家瑞;乔佑杰;张红燕;曹书华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择2009 年12 月至2012 年3月收治的CAP 患者,根据RIFLE(危险、损伤、衰竭、肾功能丧失、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和肌酐(Cr)水平诊断是否伴发AKI,终纳入CAP 伴发AKI 患者105 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 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血必净组(5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每日100 ml,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尿素氮(BUN)、Cr、C-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Ⅳ级、是否发展为严重脓毒症、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比例,以及住院时间和30 d 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前WBC、BUN、Cr、CRP、TNF-α、IL-6、IL-10、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后WBC、BUN、Cr、CRP、TNF-α、IL-6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0、CD3+、CD4+、CD4+/CD8+ 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以血必净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WBC( ×109/L):9.5±1.9 12.5±1.7,BUN( mmol/L):5.62±2.10 比7.12±2.12,Cr( mol/L):61.70±18.56 比90.76±23.62,CRP(mg/L):123±32 比206±38,TNF-α(ng/L):38±12 比89±13,IL-6(ng/L):21±6 比37±12,IL-10(ng/L):168±45 比126±32,CD3+:53.5±8.2 比40.5±3.4,CD4+:45.9±3.2 比33.7±5.8,CD4+/CD8+:1.92±0.43 比1.58±0.42,均P <0.05〕,CD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必净组治疗后PSI 评分≥Ⅳ级(14.5%)、发展为严重脓毒症(9.1%)、入住ICU( 16.4%)、需要机械通气(5.5%)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14.5%)患者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0%、20.0%、32.0%、24.0%、28.0%,均P <0.01),血必净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6±5 比20±4,P <0.05),30 d 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4% 比32.0%,P <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保护CAP 伴发AKI 患者的肾功能并改善其预后,其机制可能是血必净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和增加抗炎因子的表达以及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 血液灌流联合直肠滴入大黄浸出液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作者:贾天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本院采用血液灌流(HP )联合直肠滴入大黄浸出液治疗重度AOPP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 年4 月至2011 年10 月收治的54 例符合重度AOPP 诊断标准[1]患者的资料,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肺水肿、脑水肿和(或)昏迷、呼吸肌麻痹.其中男性21 例,女性33 例;年龄12~72 岁;均口服中毒,服药量20~350 ml;中毒时间20 min~12 h .中毒种类:甲胺磷18 例,敌敌畏27 例,乐果4 例,敌百虫3 例,对硫磷2 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治疗组(27 例)和对照组(27 例).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新彦;吴虹霞;谢彩霞;宋小丽

    血液灌流(HP )多用于临床重症胰腺炎[1]、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2],但对皮肤病顽疾银屑病的治疗报道很少.在临床工作中人们发现,合并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在定期血液透析(HD )治疗过程中加用HP 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皮肤瘙痒症状,这与血液中某些成分被清除有关.本院从2007 年开始将这一技术用于治疗银屑病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作者:李书容

    临床护理对危重病的抢救至关重要,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常发生的护理缺陷,本科2008 年10 月至2010 年9 月对60 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 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力< 30%)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13~72 岁.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洗胃、导泻、建立静脉通道等初步院前急救处理后转入病房,在观察期内给予阿托品解毒、对症支持治疗.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执行护理常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中毒程度相当,责任护士工作时间(4.2±3.8)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心力衰竭8例分析

    作者:贾雪芹;刘媛媛;张莉;董晨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的发病机制表复杂,临床常见多种心脏病表现,并发心力衰竭(心衰)为狼疮危象之一.本院近3 年收治SLE 患者401 例,8 例发生了心衰,发生率2.0%,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8 例均为女性,年龄18~53 岁,平均(21.5±6.8 )岁;病程1 个月~30 年.诊断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 年推荐的SLE 分类标准及1994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 )修订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方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 进展性卒中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张彬;胡浩

    客观存在的临床现象,进展性卒中(SIP )尚缺乏符合逻辑学的、具有严格内涵和外延的、一致公认的科学定义,其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呈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并除外占位效应(血肿或水肿)所致,仅提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不完全的,应该以"症状和体征"为判断标准更为合理.②对于具有不同病因学、不同危险因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临床亚型的个体来说,要明确界定一个时间段来定义SIP 是武断的.对于SIP 的时间界定问题,不同指南或教科书有不同的解释,不同来源资料间缺乏可比性,而MERRITT'S 将其定义为"一定时间内"似乎更加符合逻辑.③SIP 的核心应该是"进展"也就是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情恶化,是提示SIP 诊断的关键点,而将其诊断定义或依赖于卒中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是有欠科学的.多年来,不同学者对于SIP 的分型存在争议,究其原因是SIP 所依据的量表不同[1-2].目前,国内多数学者是以发病后48 h 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的加重来判定是否为SIP[3].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心包填塞1例

    作者:于晓敏;于白莉;张晓云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心包填塞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1 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47 岁,呼吸困难伴咳嗽、咯痰2d,于2010 年11 月5 日23:00 入院.查体:体温36.3 ℃,脉搏106 次/min,呼吸频率22 次/min,血压(BP)122/97 mm Hg(1mm Hg =0.133kPa),喘息不能平卧,端坐位,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心音低钝,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诊断: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心包填塞?哮病(痰浊阻肺).

  • 中西医结合治愈多重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脓毒症1例

    作者:陈立;马聪

    本科2011 年11 月收治1 例多重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脓毒症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65 岁,于2011 年10 月25 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伴恶寒、寒战、咽痛.住当地医院,检查血白细胞计数(WBC)16.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0.890,血红蛋白(Hb)126 g/L,血小板计数(PLT)270×109/L ;血培养发现细菌生长;胸部X 线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支气管炎,脓毒症?予以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无效,于11 月1 日转本院.

  • 引入证候缓解概念解决中医循证难题

    作者:岳振松

    循证医学是当今医学领域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它的问世改变了医学的实践模式,尤其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的运用,使全世界范围内对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出现了质的飞跃.总之,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是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也需要循证医学[1].近年来中医循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目前中医循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中医循证医学研究产生的证据不少,然而其可信度却相对较低,真正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研究较少.那么,我们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呢?本研究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并试图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5 02 03 04 05 06
1994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