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1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52
  • 国内刊号: 1003-5370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西苑操场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可冀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滋癸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平;林舒;叶双;蔡艺淑;陈春梅;郑春盛

    目的 探讨滋癸汤加减对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中药组口服滋癸汤加减,西药组口服达英-35(Diane-35),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停药后第1、6个月经周期正常率、基础体温(BBT)、卵巢大小、卵泡数及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 (1)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为57.58%,西药组为6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为45.45%,西药组为21.21%,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2)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BBT双相率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BBT双相率为45.45%,西药组为18.18%,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3)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双侧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较治疗前仍明显缩小(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4)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卵泡数均明显减少(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仍明显减少(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5)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促黄体激素(LH)、睾酮(T)、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仍下降明显(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滋癸汤加减可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且远期疗效稳定、持久.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内分泌代谢的相关性探索

    作者:王兴娟;曾晓聆;刘颖;金华良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内分泌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23例PCOS患者,其中脾虚组109例、肝虚组56例、肾虚组58例;同龄健康女性20名为对照组.测量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泌乳素(PRL)、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LDL-C、HDL-C)、瘦素(leptin,Lp),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 PCOS 3组的Lp、FINS、HOMA-IRI、T、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HBG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Lp在PCOS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组FINS、HOMA-IRI高于肾虚组及肝虚组(P<0.05.P<0.01);肾虚组T、LH/FSH比值高于脾虚组及肝虚组(P<0.05);肝虚组PRL高于脾虚组与肾虚组(P<0.01).结论 血清Lp、SHBG异常为PCOS不同证型共同的病理表现;而不同证型有其各自的内分泌代谢变化的特点.

  • 脑心通及弥可保干预对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电生理的影响

    作者:黄培基;毛小红;王燕萍;潘晓东;刘礼斌;陈瑶;黄华品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脑心通及弥可保(甲钴胺)对其干预效果.方法 180例DPN患者,中医辨证分为5型,应用脑心通(脑心通组)、弥可保(弥可保组)及脑心通联合弥可保组(联合组)干预,均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通过临床评分、神经电生理和血管内径超声检查评估其疗效.结果 (1)肝肾亏虚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其他证型明显减慢(P<0.01),肝肾亏虚型及阳虚血瘀型F-波潜伏期较其他证型明显延长(P<0.01),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皮肤交感反射潜伏期较其他证型明显延长(P<0.01).(2)3组干预在气虚血瘀型(X2=7.112,P <0.05)和肝肾亏虚型(X2=6.667,P<0.05)的疗效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心通组对气虚血瘀型的总有效率达87.5%,显效率达43.8%(P<0,05);弥可保组对肝肾亏虚型总有效率达100.0%、显效率达50% (P <0.05);联合组治疗在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阳虚血瘀型、肝肾亏虚型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3.3%、81.8%、81.8%和75.0%.(3)脑心通与弥可保对各中医证型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有改善作用(P<0.05);弥可保对皮肤交感反射改善作用明显(P<0.05);联合组对各证型神经电生理指标均有改善作用(P<0.05),对胫前动脉内径也有改善(P<0.05).结论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脑心通对气虚血瘀型的DPN疗效较好,脑心通联合弥可保干预有助于改善各证型的DPN.

  • 黄芪预防儿童哮喘复发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英;王波;罗先琼;张小庄;陈文娟;林少勇;郭素华

    目的 研究黄芪对预防哮喘复发临床疗效及对哮喘缓解期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9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分为黄芪治疗组(黄芪组)、激素治疗组(激素组)和黄芪加激素治疗组(联合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选择3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大呼气流量值(PEFR)值的变化及1年随访中哮喘的复发次数;并于治疗前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结果 激素组预防复发的总有效率(73.3%)稍高于黄芪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6.7%)高于激素组和黄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PEFR、IFN-γ及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EFR、IFN-γ均明显升高(P<0.05),IL-4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激素组及黄芪组PEFR、IFN-γ、I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黄芪与激素合用,效果更佳.

  • 熏洗1号配合放疗治疗Ⅰa~Ⅱb期子宫颈癌合并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培影;刘凌;王旭波;吴勉华

    目的 探讨中药干预和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首次放疗的80例Ⅰa~Ⅱb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常规放疗加用中药熏洗1号局部治疗干预20天,对照组单纯常规放疗.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无瘤生存率(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经CT证实淋巴结直径>0.9cm的病例)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试验组HR-HPV阳性率由67.5% (27/40)降低到37.5% (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由72.5%(29/40)降低到65.0% (2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无瘤生存率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3/40 vs27/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无瘤生存率试验组65.0%(26/40),对照组42.5%(17/4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试验组为7.5%(3/40),对照组为25.0% (10/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子宫颈癌放疗中配合使用中药熏洗1号,HR-HPV阳性率明显降低,肿瘤5年无瘤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组,且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侯丕华;方静;李深;邵明晶;史载祥

    目的 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高血压分级、CKD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154例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多,共146例(94.81%),分别为脾肾两虚58例(37.66%),肾气阴两虚48例(31.17%),肝肾阴虚40例(25.97%).其中虚中夹实者80例(54.79%);纯实证者共8例(5.2%).高血压3级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中.CKD 4期脾肾两虚证多见,CKD 1~2期肾气阴两虚证多见,肝肾阴虚证主要分布在CKD 1~3期.中医证型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证是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虚中夹实多见;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高血压3级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CKD1-2期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CKD 1~3期多见于肝肾阴虚证,CKD 4期多见于脾肾两虚证.

  • 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苏国彬;刘旭生;翁俊雄;刘壮竹;李文婧;高辉;余仁欢;陈君忆;鲁新红;汪涛

    目的 了解西医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方法 对200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以访谈加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采用<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调查表>收集患者以下信息:(1)目前症状、舌象、脉象,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患者目前使用的中成药及西药名称、用药剂量,开具中成药的医院名称;(3)患者目前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依据药物说明书及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拟定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类,对CKD患者中成药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导致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中医本虚证、中医标实证、中成药处方医院的性质及级别、所用药物总数目、中成药总数目、原发病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02份,有效问卷78份,其中正在服用中成药制剂的CKD患者共41例占52.6%(41/78).存在不合理应用例数占总服中成药例数58.5%(24/41),药证绝对不符占12.2%(5/41),药证相对不符占34.1% (14/41),重复用药占17.1%(7/41),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占4.9%(2/4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Enter法筛选变量,回归方程变量"中成药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院中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较高,主要体现于药证不符及重复用药,处方中成药数目增多将增加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 从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探讨肝经与额叶联系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易洋;徐放明;谢洪武;宋云娥;吕发金;谢鹏;杨德兰;林云;冯伟;胡皓;孙娟

    目的 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及肝经与额叶的联系.方法 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2例首发中度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组(氟西汀)、针药组(太冲穴联合氟西汀)及针刺组(太冲穴),每组14例,疗程均为1个月,运用3.0 T磁共振方法,分别对相应脑区治疗前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方法分析数据,各组治疗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并将治疗后的图像与汉密尔顿(HAMD)评分做相关分析.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药组左侧额叶(BA6、BA9、BA48)、右侧额叶(BA4、BA46)、双侧顶下小叶(BA40、BA48)、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左侧枕叶(BA17)及右侧枕叶中部(BA18)的fALFF值降低(P<0.05);药物组右侧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枕叶(BA17)的fALFF值降低(P<0.05);针刺组左侧额叶(BA10)、右侧额叶(BA45)、左侧枕叶(BA19)、右侧枕叶中部(BA17)、左侧楔前叶(BA7),后扣带回(BA31)的fALFF值降低(P<0.05).针药组及针刺组的左侧额叶fALFF值均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药物组左侧额中回、左侧顶叶、左侧枕叶fALFF值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针刺联合抗抑郁药的疗效优于单一的针刺或药物治疗;额叶功能的改变与病情程度相关;肝经与额叶之间存在较为广泛的联系,可能是针刺太冲穴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 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粉针剂治疗肺癌癌性胸水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江;贾英杰;陈亮;赵成;黄敏娜

    目的 探讨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粉针剂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例肺癌合并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放尽胸水后,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后进行热疗;对照组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放尽胸水后,单纯胸腔注射香菇多糖治疗.结果 对照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评价稳定率及体重稳定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出现血液系统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仅有少部分出现发热、胸痛、胸闷、皮疹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8+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较对照组升高,CD8+下降(P<0.05).结论 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治疗肺癌癌性胸水疗效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江芝婷;梁琼麟;王义明;李平;李靖;罗国安

    目的 观察中药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循环的影响.方法 64例D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糖肾方组,每组32例,西医治疗组接受胰岛素治疗及口服降糖药物,糖肾方组接受胰岛素治疗加服中药糖肾方(由黄芪、生地、三七、鬼箭羽、大黄、枳壳和山茱萸等组成,4g/袋).均6个月为1个疗程.另设4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给药前、给药3个月及6个月后对患者血浆中8种Hcy中间代谢物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给药后各化合物在体内的变化.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前体内硫醇氨基酸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半胱氨酸(Cys)、Hcy、腺苷甲硫氨酸(SAM)、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显著升高,甲硫氨酸(Met)、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基甘氨酸(Cys-gly)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与本组给药前比较,患者体内Cys、Hcy、SAM、SAH含量显著降低,Met、GSH以及Cys-gly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H、SAM及GSH含量在治疗6个月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胰岛素联合糖肾方治疗DN与西医治疗具有同样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体内低甲基化以及氧化应激水平.

  • 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双双;翟笑枫;李柏

    目的 观察寒、热性药物和寒、热体质对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华蟾素注射液对不同体质荷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热证组、荷瘤寒证组、热证荷瘤组、寒证荷瘤组、荷瘤华蟾素组、热证荷瘤华蟾素组、寒证荷瘤华蟾素组,均在皮下接种肿瘤14天后测量大鼠皮下瘤重量、体积.结果 热证荷瘤华蟾素组肿瘤重量及体积[(3.55±1.12)g,(2 864.44±1 430.51) mm3]和荷瘤华蟾素组肿瘤重量及体积[(4.29±1.14)g,(3 397.19±1 701.13)mm3]显著低于荷瘤对照组[(6.01±2.45)g,(6 218.91±3 837,64)mm3]和寒证荷瘤华蟾素组[(6,90±1.57)g,(6168.42±2 457.0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华蟾素对热证体质荷瘤大鼠抑瘤效果较好,提示华蟾素药性可能为寒性,可能适宜用于热证体质荷瘤大鼠.

  • 康心复律方对病态窦房节综合征家兔窦房结电生理功能影响

    作者:刘如秀;王妮娜;李汇博;暴美静;汪艳丽

    目的 在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反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各项指标,并用中药康心复律方进行干预,探讨其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兔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品组,康心复律方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造模,其余5组均采用甲醛加压注射渗透法建立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测量各组造模前后及灌胃治疗7天前后从间期(PP间期)、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的变化.结果 (1)康心复律方高、中剂量组与阿托品组均能显著缩短从间期及SACT(P<0.05,P<0.01).且高、中剂量组优于阿托品组(P<0.05).(2)康心复律方高剂量组与阿托品组均能缩短SNRT与CSNR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心复律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电生理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功能的恢复有关.

  •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诱发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的研究

    作者:向莉;胡亚梅;张杰文

    目的 研究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基因的克隆表达,进而研究其诱发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方法 利用RT-PCR技术克隆PAP基因,构建PAP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PAP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CS115.SDS-PAGE检测PAP的分泌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PAP,并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和MTT检测其抑制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生长.结果 分泌表达的PAP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kD,纯化的PAP在体外能诱发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PAP对U25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1.0μg/mL,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能看到明显的慧星尾,表明PAP引起了神经胶质瘤细胞基因组的降解.结论 PAP蛋白能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诱发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

  •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黏附侵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韩洁;周巧玲;张丹英;翟东霞;蔡在龙;俞超芹

    目的 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与对照子宫内膜组织间的黏附侵袭能力,评价中药内异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Boyden侵袭小室实验、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异位种植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比较对照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内异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侵袭能力,观察各组种植组织中黏附侵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中药内异方对其影响.结果 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内膜组基质细胞的穿膜数明显高于对照子宫内膜组(P<0.05);内异方、丹那唑血清处理后,内异方组的穿膜细胞数较丹那唑组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内膜组比较,内异症异位内膜组织种植灶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内异症在位、异位内膜组种植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IMP-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内异症在位内膜中,内异方、丹那唑血清均能显著降低MMP-9表达,并上调TIMP-1、ICAM-1的表达(P<0.01);内异症异位内膜中,内异方可显著降低MMP-9(P <0.01)、ICAM-1(P<0.05)的表达,丹那唑可显著降低ICAM-1表达(p<0.05).与丹那唑比较,内异方下调MMP-9表达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内异症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存在MMP-9高表达,TIMP-1低表达,促使子宫内膜细胞易在异位侵袭种植.中药内异方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侵袭能力及MMP-9的表达.

  • 刺梨提取物联合5-氟尿嘧啶抗人子宫内膜腺癌作用

    作者:戴支凯;杨小生;余丽梅

    目的 探讨刺梨提取物(CL)联合5-氟尿嘧啶(5-florouracil,5-FU)的抗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株(JEC)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指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实验分为对照组(RPMI 1640),10-4mol/L5-FU组,0.01、0.1、l、10和100pg/mL CL组.0.01、0.1、1、10和100 yg/mL CL分别联合10-4 mol/L 5-FU组.采用MTI法和生长曲线绘制分析CL联合5-FU对JEC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能力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分析CL联合5-FU对JEC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丫啶橙(acridine orange,AO)/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L联合5-FU对JEC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CL联合5-FU对JE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CL和5-FU单独应用增强(P<0.05).与CL和5-FU单独应用比,CL联合5-FU怍用后,NBT阳性和凋亡JEC细胞的百分率均升高,而JEC细胞培养上清中LDH含量下降(P<0.05).CL联合5-FU作用后,Gn-G1期JEC细胞比率较CL和5-FU单独应用升高.结论 CL具有增强5-FU抗肿瘤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强5FU的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分化与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分裂等有关.

  • 当归补血汤干预移植肌卫星细胞受体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研究

    作者:王晓玲;汪涛;汪雅妮;赵舒武;王学谦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MSC)受体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分离雄性同系小鼠的MSC并培养鉴定.经8Gy137CS-γ射线照射的雌性昆明种受体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移植MSC组、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1、3、5、10倍临床等效剂量灌胃7天)干预的移植雄性MSC 4组.观察移植后1、2、3周受体鼠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spleen,CFU-S)数、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变化,3周存活率等指标,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 培养的MSC呈desmin染色阳性;第2周时移植MSC各组WBC明显升高(P<0.05),给药2、3、4组Hb明显回升(P<0.05);第3周时与移植MSC组比较,给药3、4组WBC及Hb升高明显(P<0.05),给药4组PLT恢复显著(P<0.05).第2周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3、4组CFU-S明显增多(P<0.05),对移植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重建雌性受体鼠造血功能的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 当归补血汤干预有助于移植MSC的受体鼠造血功能重建.

  • 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及核周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武开;李玉莹;姚血明;黄礼明;姚宇红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和核周因子κB(NF-κB)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K562/A02细胞分为6个组,分别加入等体积牛血清,兔血清,高、中、低剂量中药血清和干扰素,并设K562敏感细胞株为对照.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细胞survivin的表达;Westem blot法检测NF-κB/P65、NF-κB/P50、IκBα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耐药基因在K562/A02细胞中高表达,加用解毒化瘀含药血清处理后,高、中剂量中药血清组和干扰素对照组能够survivin的表达明显降低.NF-κB在K562/A02耐药细胞亦呈高表达,加用解毒化瘀含药血清处理后,P65、P50和IκB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高、中剂量组明显,且高剂量组P65、P50表达下降优于干扰素对照组(P<0.05),IκBa下降与干扰素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解毒化瘀方能够降低K562/A02细胞NF-κB信号基因的表达,影响NF-κB-survivin途径逆转耐药.

  • 自体骨髓移植、海螵蛸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易洪城;唐良华;张雪鹏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海螵蛸与玻璃酸钠联合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造成桡骨干保留骨膜的10 mm骨缺损动物模型.A组(植入自体骨髓、海螵蛸与玻璃酸钠),B组(植入自体骨髓与海螵蛸),C组(植入海螵蛸与玻璃酸钠),D组(空白对照组),各12只,分别于移植后2、4、8、12周处死动物,并行大体组织观察、X线、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评分、新骨生成面积测量,比较分析各组移植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 A组12周时可完全修复骨缺损,各时段综合指标均优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骨修复相对较差,修复效果差于A组;B组的骨修复优于C组;D组骨缺损处大部分被纤维组织及肌组织等填充,仅有少量骨修复.结论 自体骨髓、海螵蛸与玻璃酸钠三者联合具有较明显的协同成骨能力,可作为修复骨缺损的一种移植替代材料.

  • 中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春玲;段恒

    1978年试管婴儿的问世开创了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新纪元.中药在ART中的临床应用,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同时减少临床促性腺激素的用药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以及降低原有技术的副作用.

  • 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譞;蒋卫民

    糖调节受损是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空腹血糖<7.Ommol/L、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在7.8至11.Immol/L之间的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在6.1至6.9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7.8mmol/L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我国5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及成都)曾对5 000例未诊断过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餐后血糖调查,发现有48.25%高血压患者餐后(负荷后)2h血糖增高,我国IGT已逾6 000万.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更易出现高血管外周阻力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动脉壁损伤和内皮功能紊乱,当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可增力2-3倍[2].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是引起IGT/IFG的共同病因[3].

  • 活血通脉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柯绍发;陈秋月;金笑平;周元林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可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笔者采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观察活血通脉胶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论治策略

    作者:周永明;陈其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原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系由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以慢性多见,起病常较隐袭,患者中女性的比例约为男性的2倍,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相当部分患者治疗困难,甚至可因并发颅内出血等而危及生命[1].由于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至今尚无理想的防治药物[2].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就有关ITP的论治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 应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同时存在矛盾的策略

    作者:麻柔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续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欧美国家年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口.我国尚无ITP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慢性和难治性ITP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慢性和难治性ITP的治疗谈一点我们的临床经验.

  •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治疗优势与临床实践

    作者:陈信义;李冬云;许亚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由于自身抗体覆盖的血小板破坏增加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文献表明,英美每年发病率约20.3/10万.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1-7倍.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1,2].ITP属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数ITP患者特别是成人ITP通常呈缓慢发病,虽然有外周血小板数目减少,但多数可维持在安全水平(>30×109/L),也从未有严重出血的经历.因此,注意监测外周血小板数值的动态变化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雄性激素更能够使患者获得临床受益,也比应用免疫球蛋白、脾切除付出的代价要低.

  • 浅谈调肝扶脾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李达;胡永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原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易于反复,易发生显著血小板减少而诱发明显出血,甚而危及生命;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各类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等治疗,甚至少数难治性患者采取联合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1],然而,常因激素抵抗或者依赖,免疫抑制剂失效,丙种球蛋白与生长因子效果短暂且费用昂贵等原因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值得专科医生的思考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疗效,多数采取从热(或火)、阴虚、脾虚等角度辨治,难治性者辅以活血药[2],但对病情反复,激素依赖,脾脏切除后无效或复发的难治者仍然令医生困惑与无奈!如何进一步提高效果,是摆在血液专科医生面前的难题,有待深入探讨.

  • 中医反治法英译评析

    作者:蒋基昌;文娟;柳江帆

    反治法是中医防治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等.随着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反治法的英译也有各种不同的译法.本文就这些译法,特别是与2007年10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中的译法进行比较分析,辨别优劣,旨在进一步规范统一这些中医术语的英译.

  • 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建立

    作者:王天芳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华,对证的准确辨识是临床论治的依据.因此,建立客观的证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医学中也很重视辨病,认为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两者对疾病本质所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此,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 红斑性狼疮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秦万章

    红斑性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按其病情轻重度波谱,可分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深部红斑狼疮(P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叠型红斑狼疮(OLE)及其亚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轻者损害主要局限于皮肤,很少全身症状,重者除皮损外,尚可累及肾、心、肝、肺、神经系统等内脏器官,常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病情缠绵,多见于年轻女性,常有光敏感,血液中有很多自身抗体等为本病特征.近年来本病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国内外颇为重视.

  • 陈可冀院士病证结合治疗动脉血栓性疾病

    作者:徐凤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强调辨证论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无证可辨,或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或疾病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存在特殊性,也存在着不同医生经验和认识上的差异等,从而影响证候判断的准确性及诊疗效果,而辨病强调疾病固有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一种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既重视疾病又注重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二者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但传统的病证结合模式即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模式由于中医病名缺乏特异性、针对性,并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疾病发展、演变规律与结构功能变化特征,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的需要.

  • 同病类证——病证关系再审视

    作者:王文健

    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不仅是中西医诊疗技术的不同,更是两种医学体系在核心理论和科学思维方面的差异.中医和西医好比是为识别和处置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而用不同编程语言编制的软件系统,都能有效工作,但兼容性差,病证关系就成了沟通两者的桥梁."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作为对病证关系的一种解读,在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 关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整理的几点意见——在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张伯礼

    首先,热烈祝贺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召开.陈院士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在中西医学科建设、心血管病防治、活血化瘀研究及清官医案整理等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成为一代大家.传承整理陈院士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我想就此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 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

    作者:陈可冀

    科学技术进步总是继承与创新互动,保持永恒和与时俱进互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的病证结合治疗观的演变和进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 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几种模式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典(传统)模式:中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结合;(2)中医辨证论治模式:证因脉治、方证相应;(3)中医辨症与专方专药的应用模式;(4)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模式:即现代病证结合模式;(5)西医辨病与专方的应用模式;(6)无病从证、无证从病模式.在这些代表性模式中,当代中医药界及中西医结合界为普遍应用的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现代病证结合模式,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医现代临床实际的需求.

  • 病证结合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

    作者:徐浩

    病证结合模式为中医临床的重要诊疗模式,陈可冀院士不仅在应用病证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病、老年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于如何开展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佳切入点之一,"病"与"证"在研究中的碰撞,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对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乃至新医学体系的创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 陈可冀院士冠心病病证结合治疗方法学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史大卓

    病证结合,是传统中医学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早在2000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初具雏形;东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辨病论治体系下辨证论治的模式;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既有辨病论治,按病列方,也有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论治,按证列方.清代徐灵胎<兰台规范>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陈可冀院士在前人基础上,倡导并践行病证结合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病证结合应用活血化瘀法,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 以患者报告结局为疗效评价指标时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许卫华;梁伟雄;王奇;温泽淮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为临床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从患者角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途径.笔者介绍了当以PROs为疗效评价指标时需着重注意的问题,包括PRO测量量表的选择、测量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的解释以及PRO指标的适用范围.

  • 麻柔教授应用含砷中药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实践

    作者:李柳;麻柔

    麻柔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及实验研究40余年,擅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治疗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在应用含砷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MPD-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MPD-ET)、部分不能分类骨髓增生异常综全征/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探索,对某些病种的治疗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部分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胆石症(cholelithiasis)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结石的部位、是否造成胆道梗阻和感染等因素.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一般认为胆汁的物理化学因素的改变、胆汁的淤积,以及胆道系统的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我国发病率为0.9%~10.1%,平均5.6%,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本病属中医"胁痛"、"黄疸"、"腹痛"、"胆胀"等范畴.

  • 实验诊断学与中西医结合理念

    作者:梁文杰;方朝义;张风华;贲莹;贺明

    从实验诊断学全新的视角审视中西医结合理念,实验诊断学的微观性、客观性、早期性、动态性及多点性分别可与中医的宏观理念、经验理念、"治未病"理念、恒动理念及整体理念结合.实验诊断学中的中西医结合理念对于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及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的学科建设均有深远意义,并从中考量了实验诊断学与中医学的互补性与兼容性.

  • 肿瘤微环境和血管正常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游捷

    肿瘤内部血管异常是造成肿瘤微环境异常的重要因素,而微环境不仅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其所造成的酸性环境、乏氧等因素严重影响肿瘤的常规治疗及放化疗疗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目标靶点的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药物不仅能拮抗肿瘤血管新生,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内部血管正常化,从而降低细胞间质压,改善肿瘤内部血供,提高放化疗的疗效.既往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证实,许多中药在与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中具有增敏增效作用,同时近年研究亦证明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血管新生并降低血清VEGF浓度、抑制VEGF表达作用.因此,从促肿瘤血管正常化角度探讨中医药抗肿瘤机制对寻找中医疗法在综合治疗中时间的切入点,优化治疗方案,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中国中西医结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