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八髎穴隔姜灸配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疗效观察

    作者:姜朵生;张迎春;吴晓兰;汪艳明;范强芳;吴松

    目的:比较八髎穴隔姜灸配合补肾活血方与单纯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八髎穴隔姜灸配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艾灸一次治疗时间约为1.5h,7d治疗1次,经期停用;对照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1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l)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FSH、FSH/LH及RI明显降低,血清E2、AFC及PSV明显提高(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FSH/LH、E2低于对照组,而AF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八髎穴隔姜灸配合补肾活血方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优于单纯补肾活血方治疗.

  • 远端取穴与眼周取穴治疗干眼症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王超;丁文涛;于颖梅;张博;徐栋;张晨迪

    目的:比较远端取穴与眼周取穴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干眼患者40例随机分为远端组和眼周组,每组20例,眼周组脱落1例,终远端组20例、眼周组19例.远端组针刺光明、地五会穴,眼周组针刺攒竹、瞳子髎、太阳穴.两组均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评价患者主观症状(视觉模拟VAS评分)、泪液分泌情况、生活质量(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两组VAS评分、泪液分泌量、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P< 0.01);两组VAS评分、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时两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远端取穴(光明穴、地五会穴)有促进干眼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的作用,且持续效应优于眼周取穴.

  • 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登梯活动时下肢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芗斌;谢雪榕;侯美金;王晓玲;陈剑;喻娇;李翔

    目的:采用三维运动分析观察电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登梯活动时动力学即不同平面关节负荷的影响,为研究针灸康复疗法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终各1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穴取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对照组于经穴旁开约2 cm处浅刺.观察组于内膝眼和阴陵泉、梁丘和阳陵泉连接电针仪,对照组在其相应穴旁处连接电针仪.观察组采用频率为2 Hz的连续方波,对照组无电流输出.两组各治疗11次,共3周.于治疗前后进行登梯步态检测,分析上、下梯步速及登梯动力学参数(矢状面髋、膝、踝关节屈伸峰力矩及冠状面膝内收外力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下梯步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P< 0.01),上、下梯时踝关节跖屈肌峰力矩、上梯时第二膝内收外力矩峰值(PEKAM2)均明显增大(P< 0.05,P< 0.01).对照组治疗后,下梯时第一膝内收外力矩峰值(PEKAM1)和PEKAM2均较治疗前减小(P< 0.05,P< 0.01).观察组上梯时步速差值与踝跖屈肌群力矩差值呈正相关(r=0.598,P< 0.01).排除步速的影响后,上梯时踝跖屈肌峰力矩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能提高KOA患者的上下梯速度,对登梯过程中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关节负荷均有一定的影响,改善了关节负荷的能力,但上梯的关节负荷改变可能与步速的增加有关.电针与小针刺对关节负荷的效应不同,但具体机制不够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经筋触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

    作者:袁海光;刘智斌;冯卫星

    目的:评价经筋触骨针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经筋触骨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穴取患侧“肩髃次”“臂臑次”“肩髎次”“肩前次”、曲池、手三里、外关,针体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腧穴“次”,穿入筋结点,针尖到达骨膜,手下有触骨感觉后行针得气,留针30 min;康复治疗采用良肢位摆放、床上桥式运动、重心转移及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肩关节被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ADL)、Bobath技术等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穴取患侧肩髑、臂臑、肩髎、肩前、曲池、手三里、外关,康复训练同观察组.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6次.完成20次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上肢Fugl-Meyer(FMA)评分和Barthel(MBI)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69.8%(37/53),优于对照组的47.2%(25/53,P< 0.05).结论:经筋触骨针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 十二井穴接经针刺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作者:杨玉霞;项蓉;刘艳艳;常娥;霍艳玲

    目的:探索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3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临床药物及康复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每日导尿的时间和次数由患者是否有自主排尿和残余尿量决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接经针刺法,按照十二经脉的循行顺序,选取十二井穴(少商、商阳、厉兑、隐白、少冲、少泽、至阴、涌泉、中冲、关冲、足窍阴、大敦),每日1次,治疗20 d.2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优于对照组的67.7%(21/31,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均P< 0.01),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接经针刺法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明显,优于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西医治疗.

  • 回医烙灸结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顺吉;冶尕西;张瑜;关淑婷;刘秀芬;任文静

    目的:比较回医烙灸结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回医烙灸+西药治疗)和对照组(西药治疗),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次)、柳氮磺砒啶(每天2次)治疗,服用甲氨喋呤当天停用柳氮磺吡啶;观察组同时给予烙灸治疗,烙灸每周2次,主穴取肾俞、关元、足三里、阴陵泉,配穴采用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取穴.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RF、ESR、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烙灸结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 揿针扬刺辅助缓解慢性膝部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杨扬;戚思;刘梦阅;赵雨;李宁

    目的:比较常规针灸推拿加揿针扬刺与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慢性膝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慢性膝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结束后在距主穴“阿是穴”上下左右各1~1.5 cm处将1.2 mm长揿针埋入皮下24 ~ 48 h.两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与随访结束时Lequesne指数评分,及随访期主动使用止痛药物或再次针灸治疗患者例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均自治疗2次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观察组自治疗3次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 0.05);两组随访结束时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 0.05),且改善程度两组相当(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主动使用药物治疗例数分别为0例、9例(P< 0.05),再次使用针灸治疗分别为5例、1例(P> 0.05).结论:揿针扬刺辅助下的针灸推拿治疗方案对慢性膝关节区域疼痛症状改善明显,能更持续稳定每次针灸止痛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针刺调经促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前瞻性病例序列研究

    作者:李晓彤;许焕芳;房繄恭;尚洁;杨会生;周雪琳;张明龙

    目的:探讨针刺调经促孕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序列研究的方法对46例DOR患者进行观察,终纳入分析40例.取穴:①百会、神庭、关元及双侧本神、肓俞、大赫、卵巢、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穴;②双侧肾俞、次髎穴.两穴组交替使用,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12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记录患者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雌二醇(E2)水平及窦卵泡计数(AFC)和中医症状评分,并对患者行安全性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FSH水平、FSH/LH比值下降、E2、AFC水平上升(均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 0.05).治疗后临床妊娠率为15%(6/40).无感染、脏器损伤等发生.结论:针刺调经促孕治疗对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 神经性厌食案

    作者:黄绍磊;李国强;温仲;杨佃会

    患者,女,22岁.就诊日期:2015年10月1 5日.主诉:家属代述厌食伴身体消瘦1年余.病史:2年前因自觉体型不够苗条行节食减肥1年后体质量由51 kg减至38 kg,同时出现厌食、月经紊乱、乏力、头晕等症状且逐渐加重.于消化内科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拒服中药故来针灸科就诊.刻症:极度厌食,进食困难,拒绝进食自己认为“易导致发胖的食物”,如甜食、肉类、面食等,饥饿感基本正常,强行进食后易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偶有头晕,神疲,情绪低落,易烦躁,月经周期延长,2~3个月一行,经期缩短,约1~2 d,月经量极少、色淡、质稀,大便数日一行、质稀,舌淡、苔薄白、舌体瘦小,脉弦细.身体消瘦,身高160 cm、体质量38 kg,体质量指数14.8,但自己不感觉过瘦.西医诊断:神经性厌食.中医诊断:纳呆(肝郁脾虚).治则:疏肝调神,健脾益气.

    关键词:
  • 颈性失眠案

    作者:罗亚男;李瑛

    患者,女,45岁.就诊日期:2015年4月3日.主诉:入睡困难3年,加重2个月.病史:3年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先后于四川各西医院就诊,确诊为“神经衰弱”.3年来一直服用艾司唑仑.2个月前,又逢家人离世,出现彻夜不能入睡,伴有心悸、头项痛,每天服用艾司唑仑2 mg亦只能睡2~3 h.经他人介绍来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刻下症: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项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纳食差,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属心脾两虚.治则:补益心脾,调和阴阳.针刺取穴:神门、内关、百会、安眠、劳宫、心俞、脾俞、三阴交.心俞、脾俞、三阴交行捻转补法,其余穴位行平补平泻法.治疗隔日1次,经治疗4次后患者睡眠未见明显好转,且头项痛加重.

    关键词:
  • 后葡萄膜炎案

    作者:朱永政;张洪星;张永臣

    患者,女,16岁.就诊日期:2016年4月11日.主诉: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曾于省内某医院就诊,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予以芪明颗粒、甲钴胺治疗,效一般,遂于千佛山医院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双眼视物不清、变形,无眼红、眼痛,面色少华,形体瘦弱,纳眠差,舌淡有齿痕、苔黄,脉沉细.查体:视力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2;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双眼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层浅脱离;眼底造影:双眼周边及黄斑周围弥漫荧光渗漏,黄斑区荧光蓄积.中医诊断:视瞻昏渺(脾失健运,水湿上泛);西医诊断:后葡萄膜炎.

    关键词:
  • 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面瘫倒错23例

    作者:刘娟;杨白燕

    目的:观察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面瘫倒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瘫倒错患者23例,采用平衡阴阳针刺法,取双侧地仓、颊车、夹承浆、合谷、内关、三阴交、太冲及水沟、承浆,患侧头维、阳白四透、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两透、迎香、下关;健侧地仓与颊车之间排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14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平衡阴阳针刺法是治疗面瘫倒错的有效疗法.

  • 针刺“尺胃”穴治疗急性胃痛30例

    作者:胡怀珍;李国强;袁冉冉;王萌萌;王锐

    笔者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运用针刺“尺胃”穴及周边反应点治疗急性胃痛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急性胃痛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7~65岁,平均(38±10)岁;均为急性胃痛发作后24 h内就诊.中医辨证属食滞胃肠型8例,寒邪犯胃型18例,肝胃气滞型4例.符合西医“急性胃痉挛”诊断依据[1].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大便常规化验有或无阳性指征.同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排除因急腹症、胃出血、心绞痛等引发者.

  • 督灸联合针刺治疗排卵期出血33例

    作者:董凤怡;张建英;宋景艳;赵晓梅;王东芝

    排卵期出血是在两次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波动,子宫内膜不稳固而出现部分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属于异常子宫出血.此类疾病常伴有下腹疼痛等症状,而且已婚妇女由于出血无法在围排卵期同房,容易贻误佳受孕时机,导致不孕症发生.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运用督灸联合针刺治疗排卵期出血33例,现报道如下.

  • 从三阴交-悬钟的经穴效应探讨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的关系

    作者:辛思源;杨志新;郭建恩;陆宏通;王培;庞嘉;张欢

    分析三阴交、悬钟的经穴效应以及相对穴三阴交-悬钟的内在关系,探讨相对穴与经穴效应的关系.发现三阴交、悬钟均具有经穴效应的表现,且二者在经穴效应特性(循经特异性、经穴特异性)、经穴关系(解剖位置、经脉脏腑关系、功效主治)方面联系紧密.表明相对穴三阴交-悬钟在经穴效应方面相关,相对穴通过内在经穴效应特性和经穴关系与经穴效应相关.

  • 针刀医学对髌骨软化症三维立体网络病理构架的新认识

    作者:裴金铭;姚琦;张天民

    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又叫做髌骨软骨炎、髌骨软骨病等,是髌骨软骨面及其相对的股骨髌面的关节软骨由于各种损伤导致的退行性病变[1].其临床症状以膝部不适、髌骨后方疼痛、膝关节内侧隐痛、活动时疼痛加重、继而自觉髌骨之间有摩擦感、髌骨有压痛为主[2-3].髌骨软化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6.2%,其中30~39岁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55.85%[4].髌骨软化症虽在关节镜外科极其常见,国内外学者对髌骨软化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较多,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法[5].本文以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和针刀关于疾病病理的斜拉桥理论为基础,对髌骨周围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阐述针刀医学对髌骨软化症病理构架的新认识,并提出了针刀治疗的相关意见.

  • 《千金方》中然谷穴治不孕症初探及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张立志;许能贵;易玮

    祖国医学将不孕症定义为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未受孕者[1].其中从未怀孕者称“原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全不产”;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2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断绪”.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载述数千条针灸处方,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其配穴精简,甚至有许多单方特效用穴[2],如灸刺然谷穴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效穴.在《千金要方》的编排次序中,第一卷“诸论”后,紧接着即将《妇人方》三卷列于《千金要方》卷首,而且不孕症是《千金要方》卷首第一病[3].

    关键词:
  •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及血清TNF-α、IL-10含量的影响

    作者:叶涛;朱路文;唐强;李宏玉;吴孝军;姜云飞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0 (IL-10)含量的影响,探索预防脑卒中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共3组,每组12只 这3组内又分为再灌注12h和再灌注24h2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电针预处理组大鼠造模前给予连续2周的电针干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12 h、24 h,采用改良行为学评分量表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法观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含量.结果:再灌注12h、24 h,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较低(均P< 0.05),脑梗死体积均明显较低(均P< 0.05).再灌注12h、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0含量均较高(均P< 0.05);再灌注12 h,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血清TNF-a含量较低(P<0.05),而血清IL-10含量较高(P<0.05);再灌注24 h,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血清TNF-a、IL-10含量均较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缩小脑梗死体积,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能调节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外周循环血中促炎因子TNF-a与抗炎因子IL-10间动态平衡,对抗炎性反应加剧有关.

  • 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Treg/Th17细胞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志丹;李晓燕;赵创;陈春兰;李淼;谭倩;张玲;梁薇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失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治疗组和艾灸组,每组6只.将正常组之外的小鼠用Ⅱ型胶原加佐剂于尾部皮下注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艾灸组小鼠在“足三里”“肾俞”穴予以1mg/壮的艾灸治疗,每只小鼠每穴灸6壮,连续治疗6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假治疗组仅进行与艾灸组一样的抓取.采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观察艾灸对关节肿胀的影响,病变关节矢状面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炎症病理表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Th17、Treg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的含量,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基因Foxp3、Galectin-9、RORγt、CARMA1、核转录因子(NF-κB)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二次免疫后10~ 12 d,小鼠1~2个后足踝关节及脚掌、足趾关节出现红肿,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成功建立.艾灸治疗开始后第15天,艾灸组和假治疗组小鼠关节肿胀均有所好转,艾灸组疗效优于假治疗组(P<0.05).病理形态上,RA模型小鼠关节面较正常小鼠粗糙,滑膜层变薄,假治疗组小鼠上述变化有一定程度的自行恢复,而艾灸组小鼠关节面恢复平整,滑膜层较治疗前变厚,与正常组表现较为接近.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RA模型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数量较正常组下降、Th17数量细胞上升(均P< 0.01);艾灸治疗能使Treg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 0.05),而对Th17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ELISA检测发现艾灸治疗与假治疗对RA小鼠脾脏中含量增加的IL-1β、IL-6、IL-17、IL-23、TGF-β及含量减少的IL-10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艾灸能使RA小鼠减少的Galectin-9升高(P< 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小鼠Foxp3、Galectin-9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均P< 0.01),艾灸能使之上调(P< 0.05,P< 0.01);RORγt、CARMA1、NF-κB mRNA及蛋白明显上升(均P< 0.01),艾灸能使之下调(P< 0.05,P< 0.01).结论:艾灸能改善RA小鼠关节肿胀及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影响Treg细胞的数量,调节Foxp3、Galectin-9、RORγt、CARMA1、NF-κB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 基于区分经筋病症与脏腑病症进行针灸辨证论治的思考

    作者:陈采益;徐斌

    提出针灸临床的辨证体系,必需体现针灸理论的核心和治疗的特色,即应以经络辨证为主.而在以八纲辨证为指导进行经络辨证时,应分经筋病症与脏腑病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经筋病症重在辨病位,以按部选穴为主,选取适宜的对症刺法进行论治;脏腑病症应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辅以脏腑辨证,论治以按经选穴为主,辅以按部选穴,重在选取相应的特定穴,并根据寒热虚实选取适当的补泻等刺法进行论治.

  • 从病位病机探讨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针灸诊治思路

    作者:侯学思;周清辰;王雷;程璐;赵吉平

    从病位病机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继发性痛经的诊治思路.临床诊治中,以“理、法、方、穴、术”为纲,基于本病“瘀阻胞宫,冲任失调”的病机特点,注重明辨病位,确立活血化瘀、调理冲任的基本治法.随病期不同而“通”“调”结合,且各有偏重,即经期重在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以足太阴脾经穴和经验效穴为主,常取地机、三阴交、次髎、十七椎穴,经间期重在调和冲任气血及脏腑功能,治本为主,以足太阴脾经、任脉穴为主,常取三阴交、关元、子宫、足三里穴,并配合合理的补泻手法.

  • 论耳鸣为心病由心论耳诊治辑要

    作者:刘婷;陈以国

    耳鸣为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在临床屡见不鲜,多从肝、肾入手治疗.笔者在治疗耳鸣时,经过辨证喜从心论治,当患者左侧寸口脉象出现异常时,尤其适合从心论治,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查阅分析古籍文献,发现心假经络开窍于耳,肾为耳之主,心为耳之客,与肾共同主耳之能,心肾功能正常则耳聪能听.心脏分泌的心房利钠多肽(ANP),其受体在耳部有广泛分布,具有增加耳蜗血流量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心与耳之间的联系,为中医由心论治耳鸣提供理论依据.

  • “民国针灸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探索与构建

    作者:费琳;赵璟;冷家豪;张树剑

    “民国针灸文献全文数据库”是定位于民国时期针灸文献的专题型全文数据库.自2015年筹备至今,该数据库之资源渐趋完备,其内容以成书或出版于民国时期的针灸相关书籍、期刊文章、广告等文献资料为主.建设该数据库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检索通道及准确的内容呈现以实现民国针灸医籍的资源共享,助力于相关学者的学习交流,减少纸质文献因翻阅所致的损毁并简化散在珍贵文献的查阅过程.笔者从数据库的资源内容、特色和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提高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深化民国针灸文献的开发等问题作了思考.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系统评价

    作者:詹杰;王学文;程南方;谭峰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电针治疗PSCI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4项RCTs,合计896例PSCI患者.Meta分析显示,电针组在改善PSCI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MD=1.78,95%CI(0.24,3.32),P=0.02]、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积分[MD=1.92,95% CI(0.96,2.88),P< 0.000 1]、P 300潜伏期[MD=-11.01,95% CI(-18.91,-3.11),P=0.000 6]、P 300)波幅[MD =1.56,95% CI(1.14,1.98),P< 0.00001]、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积分[MD=10.74,95% CI(2.67,18.82),P=0.009]、临床疗效[RR=1.37,95%CI(0.98,1.91),P=0.06]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电针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6.38,95%CI(-2.41,15.18),P=0.15].结论:本次系统评价证实电针治疗PSCI有效且安全性较可靠,电针可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但由于本次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仍需更多设计合理的多中心RCT研究加以验证.

  • 从应用角度检视针灸理论

    作者:赵京生

    针灸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随着针灸临床发展而日渐突出.本文从理论研究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原因和认识方法.针灸的一般方法特点可概括为施治处和施术法,相关内容的理论构建在针灸理论体系范畴中都相对薄弱.针灸施治处有多种,主要包括血络、经筋、分肉、对应点等,而不惟腧穴;与相应施术法共同构成针灸多样方式.腧穴近治作用,也是针灸刺激的基本作用,与针灸多样方式更为相关.因此,全面认识腧穴及有关经脉理论,才能把握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为创新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 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神经可塑性影响机制

    作者:徐晓白;刘璐;赵洛鹏;曲正阳;朱玉璞;张雅杰;王麟鹏

    慢性偏头痛是致残率高但关注度不足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的针刺疗法是一种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通过对1981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中针灸和偏头痛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探索针刺对慢性偏头痛神经可塑性影响机制.认为慢性偏头痛的进展涉及神经可塑性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从电生理、分子生化和影像学3个方面论证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与神经敏化有关的神经可塑性;针刺亦通过其神经可塑性机制治疗和预防慢性偏头痛,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总结,阻碍了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