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缪刺法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威;叶祥明;章晓峰;章闻捷

    目的:观察缪刺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患者患侧踝跖屈肌群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4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行12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于前6周每日常规康复训练前接受缪刺治疗,取健侧足三里、阳陵泉和承山、太溪穴行电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6周、8周、12周后采用Biodex System 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并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踝跖屈肌群跖屈峰力矩(plantar flexion peaktorque,PFPT)、峰力矩与体质量比(peak torque/body weight,PT/BW)、总功(total work,TW).于治疗6周、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12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8周、12周后,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PFPT、PT/BW、TW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8周后,PFPT、PT/BW、TW值与治疗6周后相比均提高(均P<0.05);两组治疗12周后,PFPT、PT/BW、TW值与治疗8周后、6周后相比均提高(均P<0.05).治疗12周后和治疗结束后1 2周随访,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9.2% (33/37) vs70.3% (26/37),94.6%(35/37) vs 75.7%(28/37),均P<0.05].结论: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中,缪刺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踝关节跖屈肌群功能和临床疗效.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钟静;张霖欣

    目的:观察在胚胎移植前后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新鲜周期或复苏周期进行移植的受试者,共17 61例,分为观察组(735例)和对照组(1026例).两组均采用IVF-ET方案移植,观察组在移植前24 h和移植当天2h内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选用穴位分别为子宫、血海、地机和中脘、关元、足三里、太溪,两次治疗均为30 min;对照组不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分别于移植术后14d和4~5周观察两组受试者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为62.0%(456/735),临床妊娠率为51.2%(376/735),均优于对照组的57.3%(588/1026)、44.9%(461/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妊娠率,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无痛的新型辅助生育手段.

  • 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及其情感障碍35例:病例系列研究

    作者:罗曼;屈箫箫;李少源;赵敬军;赵玉凤;焦玥;荣培晶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配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原发性失眠及其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失眠兼情感障碍患者,于耳甲迷走神经分布区使用外配式耳迷走神经刺激仪(TENS-200A型)治疗,每次30 min,每日2次,每周5d,持续治疗4周,第6周周末进行随访.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17HAMD和HAMA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患者PSQI评分在治疗第2周周末为(13.20±3.61)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第4周末及第6周周末随访时17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外配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可缓解原发性失眠症状,同时又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具有一定远期疗效,且较为安全.

  • 头皮针刺治疗对脑瘫患儿癫痫样放电的影响

    作者:李素云;刘振寰;招文健;金炳旭;李诺;罗冠君

    目的:探讨头皮针刺治疗对脑瘫患儿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的影响.方法:将184例存在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的脑瘫或合并癫痫患儿随机分为针康组(99例)和常规康复组(85例).研究期间两组患儿均维持原抗癫痫用药方案,常规康复组予常规运动训练、推拿等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15次为一疗程,休息20 d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针康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头皮针刺治疗,以神庭、本神、四神针为主穴,配穴取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颞三针等,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15d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儿临床发作及视频脑电图(VEEG)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康组好转27例,无变化47例,加重25例;常规康复组好转11例,无变化46例,加重2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脑瘫合并癫痫患儿,针康组好转8例、无变化4例、加重4例,常规康复组无变化4例、加重7例,针康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脑瘫合并癫痫样放电患儿,针康组好转1 9例、无变化43例、加重21例,常规康复组好转11例、无变化42例、加重2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刺并不会增加脑瘫合并癫痫或癫痫样放电患儿癫痫发作或脑电图异常加重风险,并且对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患儿,头皮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 电针与手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烘热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对比观察

    作者:曹徵良;唐健;薛玉婷;王琼;李赛群;周有君;章薇

    目的:比较手针和电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27例)和电针组(23例),电针组脱落l例.两组均取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穴,手针组采用手针刺激,每穴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每10 min一次;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选取疏密波,频率为10 Hz50 Hz,均留针30 min.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8周,共治疗24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结束后12、2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的平均24h烘热积分、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MENQOL)评分,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及治疗后12周随访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随访时平均24h烘热积分、MRS、MENQOL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两组治疗8周后以上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时(均P<0.05),12周、24周随访时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与8周时(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1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血清FSH、E2水平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患者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针与电针对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且对血清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两者效果相当.

  • 微创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晓燕;刘宝琴;鲁斌;张艳梅;王利然;李海金;韩雪;丁丹

    目的:比较微创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与单纯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排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101例、对照组105例纳入统计.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次5 mg,每日1次,睡前服用,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埋线,穴取肺俞、膻中、定喘、足三里,第1个月埋线2次,以后每月埋线1次,共治疗3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后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E、IgG、Ig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肺大气道功能指标[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第1 s大呼气量(FEV1)、小气道功能指标[剩余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F25%)、剩余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F50%)、剩余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速(MEE75%)、中段呼气流速(MEF25%~75%)]的变化情况,并评定两组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94/101),优于对照组的87.6%(92/105,P<0.05);观察组痊愈患儿咳嗽停止时间为(10.38±2.64)d,早于对照组的(10.72±2.60) d(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复发次数为(1.43±1.20)次,少于对照组的(1.91±1.71)次(P<0.05).②治疗后两组IgA、IgG较治疗前提高,IgE、PAF较治疗前降低,除对照组IgG外,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③治疗后、随访时两组肺大气道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治疗后两组肺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埋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CVA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机体免疫及微循环,在小气道功能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孟鲁司特钠.

  • 指骨间缝排刺对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振原;吴文裕;吴明霞

    目的:比较指骨间缝排刺疗法与理疗治疗脑梗死后手指背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成指骨间缝排刺组(A组,37例)、理疗组(B组,34例).两组在体针的基础上,A组选择指骨间缝排刺疗法,对患侧手指第Ⅰ、第Ⅱ、第Ⅲ骨间缝进行排刺,并予连续波电刺激;B组使用神经损伤治疗仪,将两电极放于前臂指伸肌肌腹中央处进行理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10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均提高(均P<0.05);在改善示、中、环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方面,A组优于B组(均P<0.05),但对小指掌指关节背伸活动度及指总伸肌肌力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体针治疗基础上,指骨间缝排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手指背伸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优于理疗.

  • 电针联合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研究

    作者:闻永;李俊;龙庆;蓝小林;陈烨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穴位埋线与单纯电针或单纯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埋联合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每组40例.3组均于术前30 min进行干预,取穴均为长强、承山.分别采用电针联合穴位埋线、单纯电针和单纯穴位埋线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4 h、12 h、第3d、第7d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24 h内大疼痛强度(24 h Max)评分;术后24 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和术后7d服用止痛药尼美舒利的总量.结果:针埋联合组在术后各观察时点及术后24 h Max评分、术后24 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术后7d尼美舒利使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4h、12h及24 h Max疼痛评分,电针组均优于穴位埋线组(均P<0.05),而术后第3、7d的疼痛评分,穴位埋线组均优于电针组(均P<0.05).术后24 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电针组优于穴位埋线组(P<0.05),术后7d尼美舒利使用量,穴位埋线组少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或单纯穴位埋线.电针镇痛效果强,起效快,但是维持时间较短,穴位埋线镇痛缓慢而持久,两者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镇痛效果.

  • 双侧周围性面瘫案

    作者:高倩倩;杨颖;陈源瑜;东贵荣

    患者,男,67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4日.主诉:双眼闭合不全,面部肌肉无力1个月.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歪,左颊残食,经社区医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炎,予膏药(药物不详)贴敷后未好转.1个月前出现右眼闭合不全,面部呆滞,吐字不清,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肌电图提示双侧面神经损害,脑脊液及头颅CT等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甲钴胺静脉滴注后仍未好转,遂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刻下症:双眼闭合不全,双口角下垂,言语不清,两颊进食有碎屑残留,无饮水呛咳,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缓.查体:神志清楚,呈面具脸,双额纹消失,双眼露白3 mm,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正常,无听觉过敏,鼻唇沟变浅、对称,船帆征阳性,伸舌居中无震颤,味觉正常,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诊断:面瘫(气虚血瘀证).

    关键词:
  • 艾迪综合征案

    作者:潘萍

    患者,女,24岁,在校学生.于2015年11月10日因“左侧瞳孔散大2月余”就诊.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近物时模糊,眼部偶感干涩,未加注意,偶尔照镜发现左侧瞳孔明显大于右侧后,就诊某三甲医院眼科.检查:左侧瞳孔散大,左侧瞳孔直径4.5 mm,右侧3.0 mm;且左侧对光反射迟钝;视力:左眼1.0,右眼0.8.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颈部MRI提示C3/C4-C4/C5椎间盘轻度膨出.诊断为“艾迪氏瞳孔”,并告知无有效治疗方法,仅开具“玻璃酸钠眼药水”等滴眼药物.后其左侧瞳孔散大至瞳孔边缘,经人介绍来我科就诊.现左侧瞳孔散大至瞳孔边缘,且瞳孔颞侧缘不规则,视近物模糊,视远处物体清晰,对光反射迟钝,伴左下肢跟、膝腱反射减弱,无头晕、头痛、畏光等不适.患者自述其暑假做针线活时,始有视近物模糊.

    关键词:
  • 顽固性面瘫案二则

    作者:刘晓鸿

    顽固性面瘫是指患者治疗不及时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误治,错过了治疗的佳时间,发病3~6个月后一侧面部表情肌仍然麻痹,口角歪斜、流涎、患侧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流泪,甚至出现面肌痉挛或倒错等症状体征.笔者临床20余年,经反复探索发现采用整体综合疗法治疗本病效果明显,兹将2则典型验案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低血压性眩晕案

    作者:齐建华;韩宝杰

    患者,女,35岁.就诊日期:2015年10月9日.主诉:头晕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1周.10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曾先后多次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查头颅MRI、颈动脉彩色多普勒、颈椎CT、经颅彩色多普勒均末见明显异常,多次服用中西药物,效果不佳,平时血压低,80~85/55~60 mmHg(1mmHg=0.133 kPa).每到夏季三伏天眩晕症状加重,1周前因家中琐事而突然出现头晕症状加重,时有恶心,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故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刻下症见:头晕发作,时有视物旋转,恶心,面色苍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弱.诊断:眩晕.辨证为气血虚弱、清窍失养.治疗方法:考虑其每年三伏天头晕发作严重,故从气机升降出入论治入手.嘱患者仰卧位,采用0.28 mm×50 mm一次性针灸针,依次针刺足三里、关元、中渚,得气后均采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天1次.针刺7d后,患者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又针刺14d后,头晕症状消失,复测血压为95/70 mmHg.随访半年后,患者自诉眩晕症状未再发作,血压平稳,波动于90~100/60~70 mmHg.

    关键词:
  • 脊髓圆锥综合征案

    作者:耿炜;李国强;袁冉冉;胡怀珍;杨佃会

    患者,女,57岁.就诊日期:2015年6月14日.主诉:会阴部、肛门周围及大腿后部麻木2周,加重伴大小便轻微失禁1周.病史: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会阴、肛门周围及大腿后部的麻木感,未予重视,后麻木逐渐加重,1周后出现大小便轻微失禁,于神经科行激素、神经营养剂治疗,大小便失禁情况改善,麻木感未改善;有硬膜外穿刺史.刻下症:肛门、会阴部及大腿后部麻木,双下肢无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表情痛苦,形体消瘦,纳可眠差,大小便轻微失禁,舌红、苔薄,脉沉细.腰椎MRI示:T9椎体骨质内异常信号,考虑脊髓圆锥可能性大.西医诊断:脊髓圆锥综合征.中医诊断:痹症;治则:疏通经络,固本益肾.取穴:①膀胱俞、肾俞、会阴、承扶及肛门周围、大腿后部的阿是穴;②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

    关键词:
  • Miller Fisher综合征案

    作者:杨元庆

    患者,女,62岁.主因“突发复视、双侧眼睑下垂5d”于2015年10月17日入院.入院前1周曾患感冒,入院前5d晨起无诱因出现双眼复视、视物模糊,次日双眼睑上抬不能、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刻症:自觉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无晨轻暮重现象,伴恶心、干呕,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波动在170~190/90~110mmHg(1 mmHg=0.133 kPa);双侧眼睑下垂,双眼各方向活动明显受限,眼球正中固定,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未引出;四肢共济运动差,以双上肢突出;深浅感觉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BG):5.6 mmol/L,钾3.4 mmol/L,余项均于正常值范围.影像学检查:头部CT提示脑干密度不均.结合既往史入院时考虑脑梗死待除外收入院,予常规脑代谢剂及改善循环药物治疗,经治疗无明显改善.故为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入院7d于外院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无色、透明,压力120 mmH2O,WBC:3.6×106/L,蛋白定量0.75 g/L、葡萄糖3.80 mmol/L、氯123 mmol/L,IgG 52.40 mg/L、IgM 0.5 mg/L、IgA 5.0 mg/L.

    关键词:
  • 恶性肠梗阻案

    作者:刘福彩;孙琰;宋帅;马玉侠

    患者,男,45岁.初诊日期:2015年1月10日.主诉:恶心、呕吐、腹胀、排便困难3日余.病史:2014年6月因腹痛、腹胀于济南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小肠癌,予手术、化疗等治疗,效不佳.刻下症:恶心、呕吐,伴腹胀,排便困难,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口干、口臭,纳眠差,小便黄,舌赤红、有瘀点、根部苔白腻,脉弦细.体征:腹部凹陷,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可触及肠管,叩诊呈浊音,听诊肠蠕动音亢进.辅助检查:CT示:肠管充气扩张,管径增大,内见液气平面,伴肠壁增厚,肠袢扩张并充满液体.中医诊断:肠结;西医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治疗方法:因患者呕吐、腹痛严重,难以平躺,故先予人工麝香0.5g、芒硝5 g研末敷脐,医用胶布固定.经敷脐1d,患者自觉排气增多,腹痛、腹胀减轻,并行大便1次,量少、色黑,自觉能卧床平躺,故予隔药灸脐法治疗.

    关键词:
  • 针刺听宫、后溪穴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28例

    作者:朱安宁;曹庆评;孟宪军;徐伟伟;王昱;刘思宇

    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听宫、后溪穴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2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8例均为厦门大学医学院国医堂针灸科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禾分部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年;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18例,气血亏虚型10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酸痛、颈肌痉挛、僵硬,严重者活动受限.

  • 刺络放血合电针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30例

    作者:单衍丽;刘敬花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合电针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3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在抗痉挛体位和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上肢(上臂、前臂)肌张力增高的屈肌、触诊硬处或胸大肌止点触诊硬处,每次选取二三个硬结点进行刺络放血治疗,并选取患侧肩髃、肩醪、臑会、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行常规针刺,肩髎-臑会、手三里-外关连接电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简易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肌电图H反射大H波与M波比(Hmax/Mmax),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简易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提高(P<0.05),患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Hmax/Mmax比值均改善(均P<0.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能够有效降低屈肌张力,提高伸肌肌力.

  • 预针刺干预卵巢早衰24例

    作者:房繄恭;陈滢如;王飞;杨莉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发生的自然绝经[1].POF患者面临不孕、伴随更年期综合征有关症状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POF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占0.9%~3%[3],POF的发生是迅速、不可预测的,因此其诊断、预测及治疗一直是近年来生殖领域讨论的焦点.基于此,笔者考虑若在POF的早期阶段即卵巢功能减退阶段进行针刺治疗,是否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状态?因此,课题组于2013-2015年开展了预针刺对卵巢早衰影响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针灸临床试验中疗效标准应用商榷

    作者:刘晓旭;刘志顺

    随着中医日趋国际化,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日趋完善.然而检索当前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类文献,却发现疗效评价方面,标准各不相同.结合当前国外针刺疗效评价现状,笔者简述几点想法,以求商榷探讨.

    关键词:
  • 针刺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邵明璐;李洋;崔华峰;姜曼;谭奇纹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夹脊组、内关组、曲池组,每组10只.夹脊组、内关组、曲池组于造模前分别针刺T4~T5“夹脊”“内关”“曲池”穴进行电针预处理7d;对照组和模型组常规饲养,不进行针刺.针刺结束后,除对照组外,余组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MIRI模型.监测大鼠心电图,分析ST段位移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的形态,并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ST-1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缺血区心肌组织Nrf 2及下游HO-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余组LAD结扎后,心电图ST段均明显抬高,再灌注后回落(均P<0.05);缺血30 min时,夹脊组、内关组ST段抬高幅度低于模型组(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夹脊组、内关组SOD活力明显上升(均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均P<0.05),且“夹脊”穴效果优于“内关”穴(均P<0.05).病理方面,“夹脊”穴与“内关”穴均能良好改善心肌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且夹脊组效果更显著,曲池组改善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Nrf 2及HO-1基因的表达下调(均P<0.05),夹脊组、内关组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P<0.01),且夹脊组上调倍数更高.结论:“夹脊”穴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rf 2-ARE通路表达、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通路、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损伤有关.

  • 围手术期电针介入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房军帆;汪雯;邵晓梅;杜俊英;方剑乔;刘喆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电针(EA)介入对术后肠梗阻(POI)大鼠小肠动力的干预作用,探索EA治疗POI的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调控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余组大鼠均行POI造模.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48 h、24 h、0.5 h,造模手术中全程和造模后6h、12h、24 h给予电针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频率5 Hz,强度1~2 mA,时间30 min;假电针组大鼠于相同时间段给予假电针刺激;模型组仅行相同固定;假手术组不予处理.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和24 h随机选取5只大鼠检测小肠动力,并处死,取小肠肌层行c-kit和P2X7 mRNA检测,于造模后24 h行c-kit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造模后6h、12h和24 h,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均明显低于同期假手术组(均P<0.01);造模后6h和12 h,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4 h,电针组大鼠小肠动力优于同期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均P<0.05),假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6h、12h和24 h,模型组大鼠小肠肌层c-kit mRNA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而P2X7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均P>0,05).造模后24 h,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小肠肌层c-kit mRNA表达和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增加(均P<0.01).结论:电针能有效提升POI大鼠小肠动力,缩短POI恢复时间,可能与其提升小肠肌层ICC数量密切相关.

  • “眼三针”针刺手法探析

    作者:武玉;陈洁;黎少玲;袁青

    “眼三针”作为靳三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色素变性、近视、远视、斜视、弱视、复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目系疾病,疗效显著.本文探讨靳氏“眼三针”针刺手法的针刺要领、具体操作,明确“眼三针”基本针刺手法.针刺“眼三针”重视“治神”,强调针刺“眼三针”时的定神、察神、安神、聚神;进而言明取穴的准确性是针刺的基本要求,“定、按、点”之揣穴为其重要的环节;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过程采用轻捻缓进针法,包括“轻、捻、缓、松”4个要点.治神、准确取穴及规范性操作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眼三针的治疗效果.

  •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

    作者:孙露;寇任重;刘岚青;范刚启

    针刺方向与针刺镇痛的效果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分析了针向是否朝向病灶、针向是否循经络走行、针向是否顺神经出颅(脊髓)方向、针向是否与肌肉走行相同等因素与针刺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既往的临床和文献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针向病灶的镇痛效果优于不向病灶,而对针向循经络与逆经络、针向病灶与刺中病灶、针向循神经出颅(脊髓)与逆神经出颅(脊髓)、针向循肌肉与逆肌肉走行间的镇痛效果存在争议.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优化疼痛病症的针刺方案大有裨益.

  • 陈秀华教授治疗特应性皮炎经验述要

    作者:全小红;李树谦;李颖

    介绍陈秀华教授中医针灸等外治法干预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经验.在陈达灿教授培土清心理论基础上,根据疾病分期及皮损特点,辨证论治,选用中脘、大横、水分、天枢、内关、曲池等健脾、清心火之穴位,取穴精炼;在促进皮损修复方面,中西结合、中药内外合治,合理选用外用药膏;根据中医脏腑论治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机制,配合选用集针刺、放血、穴位注射于一体的综合疗法,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增强穴位刺激效能;采用广西壮医药线对受损皮肤进行点灸,以快速止痒、收敛疮口、修复皮损.

  • 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结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经验

    作者:李晓喆;张素娟

    赖新生教授治疗卵巢早衰时注重审证求因,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认为以经闭、不孕等为主要症状的卵巢早衰,其病位在肾,兼与肝、脾、心功能失于协调有关,由寒闭、气滞、血瘀、血虚、阴虚等病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受损,经水不行.四诊合参详辨患者证型,归纳出卵巢早衰常见的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脾肾阳虚4种证型.“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有效的针灸循经取穴方法,取背部通督调神的腧穴主要作用在脑,用于通督脉阳气,通过五脏背俞穴来调节内脏功能,腹部及任脉穴位引气归元用于改善生殖功能.治疗时在“通元针法”指导下选穴组方、潜方用药,针药结合改善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可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枕下缘针刀松解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李少芳;黄漫华;林卓鹏;陈欣泽;林冬娜;卢蓬;卢渠

    目的:比较枕下缘针刀松解与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6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松解组(186例)和推拿手法组(180例).排除脱落病例,后针刀松解组183例、推拿手法组1 76例纳入统计.针刀松解组采用针刀松解风池、枕下缘的阿是穴及枕下项线中外1/3的枕下缘处,每3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推拿手法组采用揉、捏、按、弹拨等传统的推拿手法,每2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6、12个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针刀松解组总有效率为92.3%(169/183),优于推拿手法组的85.2%(150/17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观察时点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的改善指数针刀松解组均优于推拿手法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DHI改善指数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针刀松解组复发率为10.3%(12/117),推拿手法组复发率为10.7%(11/1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下缘针刀松解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短期疗效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 针灸的安慰剂效应

    作者:宋裕如;陈波;徐媛;郭义;高旸

    探索安慰剂效应在针灸疗效产生中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针灸疗法安慰剂效应包含的信任、期待、理解、医患关系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期待、注意力、偏好与医患交流,医生的暗示、期待与诊断及治疗环境间接对患者心理的调节等安慰剂效应是针灸疗效产生的重要因素.说明安慰剂效应是针灸疗效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 循生物演化轨迹,析经络超分子体属性

    作者:邓凯文;陶叶琴;唐闻汉;贺福元;刘文龙;石继连;杨岩涛;周逸群;常小荣

    将人体置于整个自然界中,循生物演化轨迹,运用超分子化学探讨人体经络脏腑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属性.在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上,生物体内“分子社会”中各级分子按超分子“印迹模板”自识别、自组装、自组织、自复制作用,逐级形成各种形式的高度有序性超分子体,形成了地球上原始生物化学系统,据此不断演化,终进化成人体.在这个超分子体形成过程中,大分子母体(主体)必然保留小分子子体(客体)的“印迹模板”通道结构,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与外界客体沟通,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否则生命现象将无以为继,这便是人体产生经络的生物超分子化学本质.因此,人体是自然生物界的巨复超分子体,拥有进化各阶段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由此连接便形成了经络,汇聚便形成了穴位,积聚便形成了脏腑.在心血推动下,小分子客体流与经络主体按“印迹模板”的匹配性产生印迹“气析”作用,也就是客体在经络主体运行的“气”象,具各向异性作用,宏观上表现为生理、病理经络脏象及其能受药物、针刺治疗的作用规律,据此可对目前各种经络观点进行解释,并能形成统一经络超分子体假说:生物体经络及其所产生的现象是由其微观超分子体的“印迹模板”特征和自主作用规律决定,这一规律贯穿生物界始终,这便是生物体经络运行物质本源.

  • 统编教材中针灸适宜病症的研究

    作者:岗卫娟;武晓冬;王芳;王昕

    《针灸学》及《针灸治疗学》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学的统编教材,起着规范与指导针灸教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第1至第7版《针灸学》及第1至第3版《针灸治疗学》统编教材所载病症进行研究,基本能反映目前针灸适宜病症的概况.研究结果发现各版教材所载病症兼顾传承与创新,1/3病症在半数以上教材中重复,1/3病症在各版教材中仅出现1次;病症分类方法采用内、外、妇、儿、皮、骨伤等分科方式,与现代西医以消化系病、呼吸系病等按照系统分类方法不一致;病症名称基本以中医病名为主(病名使用比较混乱),涉及少量西医病症名,与期刊文献报道基本以西医病名为主不一致.这种病症分类方法的不一致及中西医病症名称使用的不一致是当今针灸学科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阻碍针灸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将开展相关比较研究.

    关键词: 教材 针灸 适宜病症
  • 以西孟加拉邦为例析印度针灸发展现状

    作者:杨宇洋;刘竞元;骆璐

    针灸于20世纪中期传入印度,现已在西孟加拉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立法,这两个省实施注册针灸师制度.中央政府认定针灸为治疗方法,允许注册医生使用.由于针灸在印度发展基础薄弱,中央政府又大力扶持和保护本国传统医学,针灸在印度的发展主要还在民间和争取省政府立法层面.本文以针灸为发达的西孟加拉邦省为例,介绍针灸在该省的立法、临床、教育和科研等情况,探讨针灸进一步在印度发展的途径.

  • 美国NCCAOM中医针灸师资格认证必考之“针灸及腧穴定位”

    作者:田开宇;饶洪;林永青;何阳;赵俊卿;陈强

    “针灸及腧穴定位”考试是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中医)学资格审议委员会(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NCCAOM)颁发针灸师、东方医(中医)学师资格证必考科目之一.本文依据NCCAOM发布的资格认证手册、“针灸及腧穴定位”考试大纲、针灸师资格证学习指南,对“针灸及腧穴定位”的考试方法以及大纲所涵盖的安全和职业责任、治疗方案、腧穴定位等部分内容分别予以介绍,并探讨对我国中医针灸临床、高校及国际组织中针灸考试内容及方法的启示作用.

  • 从文献到学术史:针灸理论研究的立场与路径

    作者:张树剑

    针灸学术传承有明暗两条线索,包括理论性传承与经验性传承,发展至今,主流针灸理论与经验性临床的关系渐渐相乖,对新的临床技法更是无力解释.既有的针灸理论需要严格地重新检视,新的学术成果宜应审慎地纳入.文献整理、概念考证与学术史考查则是针灸理论研究的关键路径.

  • 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形成与传承研究

    作者:孙润洁;田亮;方晓丽;秦晓光;吴俏燕;何应学;纪凤仙;张希彤;杜小正

    以郑毓琳、郑魁山先生为代表的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是我国影响较大的针灸流派之一.郑氏针法源于《黄帝内经》《难经》,脱胎自元、明,秉承家学,勇于创新,历经传承,至郑魁山教授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诊疗体系.郑魁山先生临证思想注重坚实根基,得气守神;重视辨证,强调补泻;突出押手,双手行针;精简创新,择时选穴.目前对郑氏针法的传承包括家传、师传、国际交流、院校教育和科学研究几个方面.本文从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历史渊源、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等方面,探讨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形成过程、传承状况以及保护措施,为进一步进行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研究和传承奠定基础.

  • 从“干针”看针灸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干针”折射的针灸发展问题研讨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针灸》编辑部

    根据近来美国针灸界对“干针”的热议,本刊编辑部组织专家进行了有关“干针”折射的针灸发展问题研讨沙龙,对“干针”的实质、“干针”与针灸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了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从“干针”的实质看,其属于针刺疗法范畴,不是独立于针灸体系之外的疗法,应该遵守针灸相关法规与教育要求,明确其适应证.由此引发思考:完善针灸理论体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建立针灸技术评估机制,以保证针灸持续发展;积极开展针灸临床研究,用可靠证据支撑其发展,是对世界各国针灸界大支持.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