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穴位贴敷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戈宏焱;陈博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以禁食、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等西医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穴取胰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将穴贴分别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每天更换1次,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3%(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 (23/32,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值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5±0.9)天、(6.1±1.5)天、(6.8±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0.8)天、(10.5±1.8)天、(9.7±1.6)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分别为(7.9±0.9)天、(5300±110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1.4)天、(8900±1500)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费用低,是治疗本痛的较佳疗法.

  • 热敏灸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比较研究

    作者:宋南昌;何金保;徐涵斌;吴吉锋

    目的:观察热敏灸和西药舒利迭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热敏灸组选取肺俞与膈俞两穴水平线之间,或前胸部第1肋间隙、第2肋间隙自内向外至6寸范围内的敏化穴,采用热敏灸治疗,开始连续治疗8天,每日1次,第1个月内的后22天保证12次治疗,后2个月保证每月治疗15次,每次时间30~90 min,共治疗50次;西药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每次1吸,每日2次,共治 .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热敏灸组和西药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均较前有所提高(均P<0.05);治疗后6个月,热敏灸组哮喘症状评分保持原有水平,而西药组评分下降,与热敏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能有效缓解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与舒利迭吸入剂相当,但热敏灸远期疗效更佳.

  • 脑出血急性期头穴透刺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袁萍;鲍春龄;东贵荣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头穴透刺的临床研究,以期证实脑出血急性期头穴透刺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头穴组,每组30例.西药组行常规静脉点注甘露醇、硝普钠等降颅压、降血压治疗;头穴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穴透刺治疗,其中意识障碍取太阳、本神、神庭透上星,头痛采用上星透印堂、风池透风池,尿便障碍采用百会透四神聪,失语采用风府透哑门穴等,面瘫采用地仓透颊车、下关,瘫痪采用百会透太阳穴等.观察治疗前后脑出血量的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头颅CT显示头穴组血肿基本及显著吸收率为80.0%(24/30),优于西药组的56.7%(17/30,P<0.05);头穴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指征均属于正常范围(均P>0.05),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且头穴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西药组[16.7%(5/30) vs 43.3%(13/3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头穴透刺治疗是安全的.

  • 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刘立安;朱云红;李清华;于竹力

    目的:评价电针3种不同波型(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波组(45例)、疏密波组(40例)、断续波组(44例),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太阳、下关、合谷等,分别行相应频率的电针治疗.于入组当天,治疗第1、2、3、4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中各进行House-Brackmann (H-B)量表评定.结果:连续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渡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8.9%(31/45)、60.0% (24/40)、65.9%(29/44),经秩和检验,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波型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电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波型无显著的关联.

  • 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应差异研究

    作者:岳增辉;李良;常小荣;姜京明;陈乐乐;朱小姗

    目的:比较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和手针组(31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易化技术康复和药物治疗,均穴取偏瘫侧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等,留针30 min,手针组在留针期间行手法运针1 min,电针组在手针针刺基础上行电针疗法.运用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SIAS)评定脑卒中后整体功能状况,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IAS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电针组优于手针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Glu的含量及Glu/GABA值均降低(均P<0.01),血清GABA的含量均升高(均P<0.01),且电针组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手针组(P<0.01,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9%(30/33),手针组为83.9%(26/31),电针组疗效优于手针组(P<0.05).结论:在手针基础上加用电针可提高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的Glu、GABA含量有关.

  • 艾灸治疗战士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关玲;邹怡;杨一玲

    目的:为解决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症状提供一套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和膏药贴敷组(28例).艾灸组悬灸阳陵泉15 min,再用艾灸按摩器艾灸按摩疼痛区域,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治疗或互相治疗;膏药贴敷组使用狗皮膏贴敷疼痛局部,均每天1次,治疗5天.采用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功能障碍表现评分、功能障碍指数、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艾灸及膏药贴敷两种治疗方法对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均有一定疗效,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P<0.01,P<0.05),且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P<0.05);在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方面,艾灸组优于膏药贴敷组;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膏药贴敷组为35.70%(10/28),艾灸组疗效优于膏药贴敷组(P<0.01).结论:艾灸自治互治方法治疗部队战士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可以降低常规医疗的成本,减少军队的医疗开支,适合在部队开展.

  • 电针透刺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60例

    作者:顾群;陈婷婷

    笔者采用透刺法加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并与常规针刺加电针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佳针灸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来自2007年6月—2010年3月海军总医院针灸门诊,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辨证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 长圆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

    作者:吴兆利;李春日;董宝强;李江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或"网球肘",多发于中老年人,为针灸科常见疾病.笔者采用长圆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10年10月 -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经筋研究室门诊,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小37岁,大59岁,平均(46.2±2.6)岁;病程短3个月,长19年,平均(11.7±1.4)年.

  • 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

    作者:赵冏琪;刘璇

    近年来笔者运用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2006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10例有家族史.临床症状:①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②皮损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④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⑤皮疹经过6周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⑤舌脉:舌胖大、有齿痕,脉滑.

  • 穴位埋线加“触发点”刺络治疗三叉神经痛58例

    作者:韩红艳;林永青;王培育

    笔者在先期临床中应用针刺配合"触发点"刺络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1],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又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本病5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卫生部8年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2]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31例;年龄小26岁,大73岁;病程短1个月,长3年;单支发病15例,累及2支及以上43例.所有患者疼痛发作时均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有明显"触发点".

  •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盼碧;崔瑾;杨孝芳

    目的:探讨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哮喘的佳穴位组方.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简易穴位埋线肺俞膻中肾俞组(A)、简易穴位埋线肾俞组(B)、简易穴位埋线肺俞膻中组(C)、地塞米松组(D)、模型组(E)、对照组(F),每组8只.前5组用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制造大鼠哮喘模型,F组不做处理,各埋线组(A,B,C组)于实验第1天分别取相应穴位进行埋线治疗,E组和D组于实验第15天起分别给予注射用水、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治疗,每天注射1次,连续2周.观察6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对各组大鼠气道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①打喷嚏、鼻痒抓鼻次数:与F组比较,E组明显升高(均P<0.01),D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E组比较,除C组打喷嚏外各治疗组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D组比较,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C组、B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②各埋线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减轻,气道病理组织明显改善,但A组较其他两埋线组改善更明显:支气管腔内未见黏液栓;支气管壁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简易穴位埋线法取“肺俞”“膻中”“肾俞”穴对于哮喘大鼠气道炎性反应的改善较仅取“肺俞”“膻中”穴及单纯的“肾俞”穴更为明显.

  • 电针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炎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姚甲瑞;石现;胡森;钟毓贤;刘维维;赵莹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12只,后3组以阻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再灌注前30 min施电针(2.5 mA,2 Hz/100 Hz,0.5h)“足三里”穴治疗,假针组于相同时间内轻轻点刺体表双非经穴点(腹白线旁2 cm,约平剑突下5 cm水平),假伤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治疗.各组于再灌注1h、3h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黏膜血流量(IMBF)的变化.结果:再灌注1h、3h,电针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肠组织含水率[(74.00±2.11)%、(78.78±0.80)%]比模型组[(80.69±1.66)%、(83.17±2.08)%]显著降低(均P<0.01);肠组织DAO活性[(68.83±4.31)U/L、(47.84±5.57) U/L]和IMBF[(152±5.8)PU、(139.8±6.1)PU]与模型组[(32.86±4.72)U/L、(17.01±2.96)U/L]、[(124.7±8.3)PU、(89.4±13.2)PU]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假针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电针不仅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还能增加肠组织供血,并能保护由此受损的肠功能.

  • 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体表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施灸的安全距离

    作者:许培昌;李达良;崔淑丽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距离对人体施灸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安全的施灸距离参数.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名,用无药清艾条在足三里(右)和关元分别施行艾条温和灸和温灸盒灸,施灸距离分别为2 cm、3 cm和4 cm.每次以艾条3 cm燃尽为度.用红外热像仪系统记录储存热像图并进行分析处理,同样的试验第2天重复1次,将每穴每次测得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关元温灸盒灸:施灸距离为4 cm时,局部皮肤温度超过44℃[(44.1±1.3)~(46.7±1.5)℃)]的时间为7 min;施灸距离为3 cm时,局部皮肤温度超过44℃[(44.1±1.3)~(49.3±2.0)℃]的时间约为10 min,超过49℃[(49.0±2.1)~(49.3±2.0)℃]的时间为2 min;施灸距离为2 cm时,因局部灼痛而不能进行观察.②足三里穴温和灸:施灸距离为4 cm时,皮肤温度在(40.0±2.0)~(44.9±2.3)℃之间;距离足三里穴3 cm处施灸时,皮肤温度在1 min内即可上升超过44℃,并持续稳定在(45.9±3.0)~(47.8±2.0)℃之间;施灸距离为2 cm时,同样因局部灼痛而不能进行观察.结论:施灸时,艾条距离皮肤越近,皮肤温度越高.在施行温和灸和温灸盒灸时,以艾条距皮肤的距离为3~4 cm为宜.

  • 论面瘫针灸治疗量的控制

    作者:侯书伟;张昌云;王长春

    探讨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针灸治疗量控制规律:①面瘫早期:穴定量恒,治疗取穴宜少、疗法宜简、针灸治疗量宜小且基本恒定;②面瘫中期:穴增量增,治疗取穴渐增、疗法渐增、针灸治疗量渐增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且维持峰值时间恰当;③面瘫后期:穴增量减,治疗取穴继增、疗法渐减、针灸治疗量渐减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谷点”;④面瘫后遗症期:穴变量微,治疗取穴以症显局部为主、疗法宜单一、针灸治疗量宜微小.认为遵循面瘫临证治疗量控制规律方可获得佳疗效.

  • 针灸治疗腰背痛国外SCI与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的对比研究与思考

    作者:林香均;李瑞

    通过对近10年国外SCI源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所收录的针灸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者对腰背痛认识的分歧.结果表明,国外研究者大多将研究对象的设置为笼统的腰背痛、急慢性腰背痛,国内研究者则以西医诊断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设立为研究对象.说明国内和国外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腰背痛存在着认识理念及研究方法上的分歧.通过国内外针灸治疗腰背痛的对比,以取长补短.

  • 针灸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思路探讨

    作者:梁凤霞;陈瑞;王华

    在分析针灸对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临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临床研究思路:采用针灸国际和国家标准,结合临床实践确立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方案;确立有效的配穴组方,注重扶助正气在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发挥中医针灸学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以早期防治为主;设立合适的对照组,把握针灸学科和临床特点,为针灸防治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 韩景献教授针灸排刺三法

    作者:王涛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痛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 古代灸法操作技术的探讨

    作者:王琳;陈岩;高希言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古代灸法操作技术.古人根据艾炷大小、施灸壮数的多少、灸时病者的感觉及灸后出现的反应来判断用灸剂量.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凭医者自身经验而定,而以患者的反应(疼痛、灸疮、汗出、花斑等)来判断灸量,更加客观、更加适合患者机体需要.重视患者自身的这些反应和现象,结合把握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施灸时间,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意义.

  • 近10年针灸戒毒研究概况

    作者:宋小鸽;吕航;蔡兴慧;张荣军

    回顾近10年针灸改善戒断症状、干预心理渴求防复吸以及针灸戒毒作用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针灸戒毒康复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围绕针灸抗稽延性戒断症状、防复吸、针刺戒毒机制的切入点3个方面,思考展望今后针灸戒毒康复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提出今后要努力探索针灸干预心理渴求的临床观察及针刺影响认知行为,阻断与药物成瘾有关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的机制,进一步发挥针灸在抗药物成瘾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针灸 戒毒 综述文献
  • 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作者:郭长青;董福慧;李石良;乔晋琳;蒋昭霞;刘乃刚;陈占禄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80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针刀组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进行针刀治疗,配合腰部过伸过屈手法,每周1次,共3周;电针组取双侧肾俞、腰阳关、阿是穴(局部压痛点)、患侧委中进行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3周.采用JZL-Ⅱ软组织张力计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第3腰椎横突局部软组织500 g压力位移和能量吸收比的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500 g压力位移在治疗后和随访时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而电针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刀组组织能量吸收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而电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随访时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两组总体疗效等级分布,针刀组优于电针组(P<0.05,P<0.01).结论:针刀治疗能显著提高第3腰椎横突局部软组织的500 g压力位移和能量吸收比,降低局部软组织的张力,从而改善或减轻疼痛,且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 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美荣;李里;贺志伟

    目的:比较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微针刀组、常规针灸组,每组30例.超微针刀组在按压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的反阿是穴行超微针刀治疗,每周1次,治疗1个月;常规针灸组穴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行常规针灸治疗,每天1次,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膝关节屈曲度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膝关节屈曲度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超微针刀组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均P<0.05);超微针刀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常规针灸组为60.0%(18/30),超微钟刀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组(P<0.05).结论:超微针刀反阿是穴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且简单易行,治疗次数少.

  • 春分节气刺络拔罐预防感冒

    作者:刘辉

    1999年春分—2010年春分,笔者对经常感冒的患者于春分节气刺络拔罐来预防感冒,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3~80岁.临床表现为每当天气过寒过热、气候变化剧烈时及身体过度疲劳时或在感冒流行季节很容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发热恶寒等感冒症状.所有病例均排除出血性疾病以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疾病者.未连续治疗满3年者不纳入统计.

  • 砭石疗法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疼痛

    作者:王华;林芳;杜娟;陈丽娜;王东宇

    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是意外受孕或避孕失败后采取的一种补救方法.人流术后宫缩疼痛,增加妇女的身心痛苦.我院妇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砭石疗法治疗人流术后疼痛患者1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年龄19~35岁;孕周5周2天~7周5天,平均(6.5±1.0)周;孕次平均(1.69±1.24)次;其中初孕妇44例,经产妇35例,其他41例.

  • 不同类型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特点及其测量干扰因素探讨

    作者:佘延芬;朱江

    经穴具有反应功能和效应功能,反应功能是经穴与病变部位相关的直接体现,是效应功能产生的基础,穴位体表电阻为经穴反应研究的常用客观指标.基于体表电阻的经穴反应特异性研究中,仪器的选择是技术关键.目前用于经络穴位电阻探测的仪器主要有两电极和四电极两种类型,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型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特点及其测量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两电极的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需进一步控制测量干扰因素,适宜于定性分析;四电极的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因其测量时干扰因素较易控制,故适宜于定量研究,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单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仪器设计,以适应研究需求.

  • 多功能艾灸治疗床的应用及研制意义

    作者:王伟;刘梅;王立公

    介绍多功能艾灸治疗床的基本构造及施灸方法.本床设计合理,构造简单;操作容易,施灸方便,创新实现了由下向上的熏灸疗法,可聚热、聚药,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颈肩腰腿痛、胃肠疾病和妇科杂痛,亦可用于预防保健.

  • 现有系统评价在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的作用初探

    作者:杨金洪;胡静;杨逢春;张宁;王兵;栗新

    目的:以针灸治疗失眠为例,探讨现有系统评价在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的指导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全面检索并详细阅读相关中英文系统评价文章共15篇,分析其基本信息,重点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具体的制定过程,研究此类型文献对指南可能产生的指导意义和因其本身存在问题而在再利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系统评价文献在适用人群、推荐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扩展推荐内容以及方法学方面对指南的制定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直接应用其研究结果、解读评价结果等方面仍需谨慎,必要时需做数据的重新核对.结论:系统评价文献对于指南的指导作用是重要的,但想要大限度应用其中的信息,还需结合研究目标具体分析.

  • 澄江学派传人陈应龙先生针灸学术特色

    作者:孟宪军;孙孝忠

    陈应龙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的亲传弟子之一.通过收集整理陈应龙先生的论文和医案,梳理其对澄江针灸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发现其针灸学术特色主要表现为:注重练气练指力,手法善用子午补泻,疑难杂病善用灸法,慢性病善用组穴治疗,善治狂疾,常深取风府.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