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

中国针灸杂志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중국침구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5-2930
  • 国内刊号: 11-202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针灸》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炜宏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作者:欧阳颀;魏智钧;侯艳丽

    目的:评价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先用梅花针重叩病变局部,再拔罐,取罐后采用体表分野法对皮损区及脊椎旁相应的神经根区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等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和9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5%、66.2%(均P<0.01),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P<0.05);两组疼痛、皮损、睡眠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P<0.05);痊愈患者中观察组带状疱疹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 温针灸为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陈仲新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42例)、针刺组(41例)、西药组(42例).温针灸组予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①针刺肾俞、肝俞、秩边,不留针,②关元、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温针灸,每天治疗1次;针刺组取穴、针刺法同温针灸组,只针刺不施灸;西药组口服普适泰片(舍尼通),每次1片,每日2次.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比较.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88.10%,针刺组63.41%,西药组66.67%,温针灸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均P<0.05).温针灸组治疗后NIH-CPSI积分为11.92±7.11,针刺组为16.08±6.83,西药组为15.66±5.88,各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温针灸组积分较针刺组、西药组下降明显(均P<0.01).结论:温针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良好治疗效果.

  • 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作者:彭贤文;董克礼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智能状况、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3组,各28例.针药组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大椎、关元等穴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中药组单用益智健脑颗粒治疗;西药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治疗.评价和比较各组治疗12周前后及组间简易精神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等神经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前有改善,但针药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中药组的71.4%和西药组的67.9%.结论: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显著改善患者智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用益智健脑颗粒和西药安理申治疗.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作者:陈卫华;辛坤;蔡臣安;郝峰;曹勇

    目的:比较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和针刺组各50例.贴敷组应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大椎、肺俞、膏肓、膻中、气海;针刺组于同期采用针刺疗法,穴取中府、天突、膻中、定喘、丰隆,观察两组远期疗效.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4.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钟广伟;李炜;罗艳红;王素娥;吴清明;周波;陈俊军;刘本立

    目的:评价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5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以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穴取太冲、阳陵泉、风池、曲泉为主;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片剂口服治疗,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3月和6月总体疗效和治疗前后头痛积分,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稳定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3.0%、93.0%、87.7%,优于西药组的85.6%、86.5%、69.2 9/6(均P<0.01);1年后疗效稳定性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的,且远期疗效稳定.

  • 点灸结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作者:杨骏;储浩然;程红亮;李天发;汤敬一

    目的:观察点灸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灸药结合组22例,采用点灸结合常规西医疗法;中药组29例,口服中药结合常规西医疗法;西药组24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3组治疗7天后判定疗效,比较各组患儿皮疹、口腔疱疹、便秘或便溏、消化不良和厌食等症状疗效差异.结果:灸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5 9/6,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6.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3.3%,灸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均P<0.05).灸药结合组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便秘或便溏消退、消化不良和厌食消退的时间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灸药结合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有效改善患儿消化道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

  • 针刺加磁疗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作者:王晓惠;张文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磁疗与单纯磁疗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下关、颊车、合谷等穴,配合AL-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AL-2型低频电磁综合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0.4%,优于对照组的66.7%(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亦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针刺配合磁疗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磁疗.

  • 穴位贴敷治疗实证痛经的疗效观察及对前列腺素的影响

    作者:王澍欣;卢得健;李艳慧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实证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痛经的实证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和药物组,贴敷组31例使用中药(制南星、三棱、莪术等)在中极、关元、气海穴处进行贴敷治疗;药物组30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痛经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积分,测定外周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与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优于药物组的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贴敷组症状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显著(P<0.01);贴敷组可明显升高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中PGE_2含量(P<0.01),明显降低外周血中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实证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穴位贴敷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的合成有良性调节作用.

  • 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不寐21例

    作者:陈晓军;方针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不寐四穴"(申脉、照海、大椎、关元)为主治疗不寐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小25岁,大48岁,平均37.6岁;病程短2月,长5年,平均15.5个月.

  • 隔姜灸配合按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60例

    作者:王凡星;朱宏锦;王广思

    目前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大,不易被患者接受,很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2年3月-2007年3月,采用隔姜灸配合按摩综合治疗早期AS 60例,现总结如下.

  • 温针加超短波治疗非哺乳性乳腺炎16例

    作者:鞠琰莉;韦伟

    笔者采用温针加超短波治疗非哺乳性乳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6年6月-2008年5月我院乳腺外科确诊为非哺乳性乳腺炎患者,共16例.

  • 穴位注射治疗胆绞痛急性发作40例

    作者:张秋玲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引起胆绞痛急性发作40例,并与阿托品肌肉注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前均经B超确诊,各种原因至今未做手术.

  • 针刺蛾根、合谷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2例

    作者:强胜

    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于2005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针刺蛾根穴(见王富春等编著的《新穴奇穴图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张大千主编《中国针灸大辞典》,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年)配合谷穴治疗本病62例,现报告如下.

  • 足厥阴肝经经筋病案

    作者:徐杰

    患者,男,30岁.就诊日期:2007年5月9日.主诉:自左少腹部沿左下肢内侧中部至左大趾内侧牵拉样、紧缩感疼痛伴有阳萎3年.自2004年秋始,出现尿频尿急,少腹部疼痛,会阴部紧缩感,时有阳萎,自左少腹部至左足大趾内侧足厥阴肝经体表循行线路上出现牵拉样、紧缩感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沉.

  • 论经络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作者:陈军德

    传统中医对经络结构的认识可能与人类早期的整体医学研究策略有关,具有"内在"、亚微、整体等方面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则可能涉及细胞连接直接通讯通道(个体发生过程中相关细胞直接通讯关系的特定保持)、胞外基质应力网络支架体系及其生物物理信息传递-力-化学信号转换-细胞内信息整合以及针刺血清现象中经络结构与活动的"泛化"等多个方面,由此提出经络结构-作用机制的多因素假说.

  • 不同穴位针刺蝶腭神经节深度及方向的研究

    作者:王志福;陈跃;郑美凤;吴炳煌;张文光;林诚;张家栋

    目的:观测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及各穴至蝶腭神经节的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方法:15具成年男性尸体,面部左右共30侧,对其面侧区进行由浅入深的解剖.以下关、颧髎、"蝶腭"穴各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方向为穿刺入路,电动钻带克氏针穿刺延伸至对侧区域,坐标定位法测量各穴的对应穿刺点.结果:①体表位置:"蝶腭"穴与颧髎的体表距离为21 mm,与下关的体表距离为17 mm.②各穴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深度:下关为49.9 mm,"蝶腭"穴为46.9 mm,颧髎为46.6 mm.③对应穿刺点坐标定位:下关针刺方向为前内上,对应于对侧的太阳和瞳子髎的中点处附近区域,对应穿刺点距对侧丝竹空的距离为17.6 mm;"蝶腭"穴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颧弓水平线的距离为33 mm,与目外眦垂直线的距离为42 mm;颧髎针刺方向为后内上,对应穿刺点与两外耳门连线的距离为28 mm,头部正中线旁开62 mm.结论:了解下关、颧髎、"蝶腭"穴的体表位置、针刺深度、针刺方向,为临床针刺蝶腭神经节提供了依据.

  • 道法自然:从治水到针刺治病

    作者:白兴华

    针刺疗法不见于世界上其他医学体系,为中国所独有.古人究竟是怎样发明这种独特治病方法的呢?《针灸甲乙经·针道自然逆顺第六》摘录了《灵枢·逆顺肥瘦》篇的一段对话:"黄帝问曰:愿闻针道自然.

  • 头部电针透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顺;蒋花;曲龙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穴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左侧纹状体注射法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针刺组穴取"百会"透"太阳",每日1次,6日为一疗程.其他3组不予治疗,观察2个疗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左侧黑质神经营养因子(BDNF)面密度(阳性目标总面积与统计场总面积比值)、积分光密度,用高效液相色谱观察左侧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以TUNEL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数.结果: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左侧黑质BDNF面密度、积分光密度均显著增大(P<0.05);细胞凋亡数量为(23.80±3.83)个,显著减少(P<0.05);纹状体DA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可能是通过增强黑质BDNF蛋白表达水平来减少细胞凋亡数量.

  • 针刺对去卵巢大鼠骨折模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桦;刘庆思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去卵巢大鼠骨折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针刺组,D组为尼尔雌醇组,除A组为假手术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去卵巢手术",以建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术后3个月,4组动物均于左侧股骨中段建立闭合骨折模型,然后,各组分别按既定方案进行治疗处置:A组及B组每周每只大鼠灌服0.9%生理盐水3 mL;C组针刺左后肢的"环跳""后三里""阳陵泉""委中",每天1次;D组每只大鼠予尼尔雌醇溶液0.6 mL/100 g体重灌胃(尼尔雌醇浓度:0.2 mg/mL),每周1次.分别于骨折造模术后第7、14、21和28 d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骨痂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A组、C组和D组的骨折愈合进程快于B组;各组骨痂均有BDNF、TrkB表达,时间主要在骨折后7 d和14 d,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A、C、D、B组.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痂中BDNF、TrkB的表达减少,而针刺治疗能增加其表达,加快骨折愈合进程.

  • 对国外偏头痛临床研究中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结论的思考

    作者:王京京;吴中朝

    针对近年来国外偏头痛临床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这一结论,通过对伪针刺(安慰针刺)的定义和理想的安慰针刺需遵循的原则,浅刺的定义、部位、作用及临床效果几方面的论述,探讨浅刺能否作为针刺临床研究中的伪针刺(安慰针刺)对照方法.结果表明"用小刺激量针刺皮肤表浅层经穴或非经穴"这种所谓的"伪针刺(安慰针刺)"对照方法,很可能是通过"浅刺皮部"这一途径激发了人体全身性的调整作用,从而发挥了治疗作用.故该法并非适宜的安慰针刺对照方法,不能作为针刺临床研究中的伪针刺(安慰针刺)对照方法,因此自然可以推翻用该法作为安慰针刺对照方法得出的"针刺与伪针刺的疗效无差异"这一结论.

  • 关于针灸阳性对照研究关键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亚军;郭义

    针对阳性对照设计的针灸研究常见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临床研究有所借鉴.本文从阳性对照的定义、对照形式、统计设计类型、阳性药物的恰当使用、适当采用安慰对照研究的对照方法以弥补研究的不足,合理选择观察指标以凸显中医特色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对这些关键问题在研究中给予充分考虑,才能获得高质量、具有说服力的针灸临床证据.

  • 冯润身教授透刺针法经验撷要

    作者:冯木兰

    冯润身教授从医60余年,注重医德,医技精湛.他力倡针药并用,强调取穴施治要有整体观念,特别是穴性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对长针透刺颇有造诣,透刺针法是以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扩大了针感范围,对诸多疾患有着很好的疗效.本文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透刺针法案例略作整理,介绍给同仁共享.

  • 针刺涌泉穴治疗小儿惊厥

    作者:马言清;邓爱华

    惊厥又称惊风,民间亦称抽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生在6个月~4岁之间.惊厥发作时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急骤发生全身性、局限性、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多伴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发作数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 艾灸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潘亚英;李林燕

    2005-2007年笔者采用艾灸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现介绍如下.本组病例共3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小35岁,大65岁;病程短2天,长半年.

  • 针灸孔穴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晓贤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针刺加温灸孔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现报道如下.本组病例均有典型哮喘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而无其他心肺疾病的单纯支气管哮喘与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

  • 针灸治疗肾脏疾病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万荣君;李月红

    了解近年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肾脏疾病临床应用概况.电子检索1982-2007年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文献归纳显示针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拮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具有方便、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

  • 蜂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作者:杨翊翔;王国基;姚海春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新方法.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采用蜂针疗法,取穴以腰部华佗夹脊、肾俞、志室、次髎、委中、阿是穴为主;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针刺法,取穴同观察组,可配合火罐或温针.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49例,好转27例,无效2例,痊愈率62.8%;对照组痊愈29例,好转40例,无效3例,痊愈率40.3%,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针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舒针疗法(续1)——舒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与临床适应证

    作者:包寿乾

    1 舒针疗法的理论基础舒针疗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宏观层面上解剖结构的认识和生物力学作用方式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生理病理认识机制和诊疗理论体系.

  • 电针治疗仪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作者:杨育霞;雍明超

    根据临床经验,论述电针治疗仪在针灸临床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电针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轻则使电针疗效大打折扣,重则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电针的调节参数不精确、显示参数不合理、恒压输出不科学和保护措施不到位.提出了安全性问题的改进对策和提高电针治疗仪智能化水平的措施.

  • 循经治疗仪的研制和使用

    作者:鲍远仕

    电针仪的输出脉冲所刺激的穴位是固定的,这种刺激方式使多数患者的远端穴位得气感仅局限在穴位周围而达不到病灶部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刺疗效的发挥.笔者从设计、使用等方面,介绍了循经治疗仪将输出导线依次自远端穴位的针灸针接至近端穴位的针灸针上,随着治疗仪的端口依次输出脉冲,患者的得气感沿一个个穴位向病灶方向传递,终将得气感自远端穴位催赶至病灶部位.循经治疗仪避免了现有电针仪存在的不足,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9-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

    作者:《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项目组

    1 范围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穴位贴敷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聚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本部分适用于穴位贴敷技术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体会

    作者:赵杰;刘志顺

    穴位贴敷是针灸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开展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举措,对于穴位贴敷技术科学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解决途径及标准技术特点、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和缺憾进行了讨论.

  • 针刺压穴二步法治疗落枕32例

    作者:张月峰

    笔者采用先循经针刺远道腧穴养老,再按压反阿是穴的"针刺压穴二步法"治疗落枕,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来自聊城大学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小18岁,大62岁,平均27.8岁;病程短3 h,长5天,平均2.1天.

中国针灸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