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55
  • 曾用名: 综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杂志;煤矿医学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袁聚祥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昌云;吴芳;宋银峰;屈云剑

    目的 分析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86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微创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及术中大出血.手术时间270~380 min,术中出血量50~550 ml,术后3~10 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中清扫淋巴结10~19枚,其中13例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6例(7.0%),声音嘶哑8例(9.3%),肺部感染7例(8.1%),乳糜胸1例(1.2%),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9~20 d.术后随访3~21个月,1例于术后10个月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 结论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球囊扩张术联合硫酸钙骨水泥椎体强化与后外侧植骨融合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殷;张会忠;杨鉴;杨昌盛

    目的 对比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球囊扩张联合硫酸钙骨水泥(CSC)椎体强化与经后外侧植行骨融合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68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先对伤椎进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及固定,再以球囊扩张将伤椎塌陷的终板复位后注入CSC椎体强化治疗,而对照组常规对伤椎进行椎弓根钉复位及固定,再给予后外侧的植骨融合.对两组术前、后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及中央的高度比、楔变角、矢状面Cobb角各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54个月,两组术后后随访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而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后随访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前缘高度比[(93.6±3.4)与(81.8±4.8)]、中央高度比[(90.7±3.8)与(78.9±5.1)]、伤椎的楔变角[(5.7±1.9)°与(8.8±3.0)°]、矢状面Cobb角[(5.2±2.1)°与(7.9±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3、5.786、4.819、4.465,P均<0.05).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与常规的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相比,经球囊扩张联合CSC椎体强化可较早恢复伤椎的形态以及脊柱稳定性,同时矫正度的丢失减少,并保留脊柱运动节段的功能.

  • 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媛玲;黄晓芬;庞丽蓉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于我院住院的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182例,经系统病理诊断发现患者有子宫内膜癌的共有71例,其余111例均未患有子宫内膜癌.对比分析刮宫样本采集和子宫内膜采集器的取材满意度、样本采集时间、宫颈扩张率、患者出血量、疼痛评分(VAS).依照所得的结果判断宫内膜采集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种方法的取材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3,P=0.089).子宫内膜采集器法的宫颈扩张率(3.85%与93.96%)、采集时间[(6.35±2.19) min与(11.23±4.26)]、出血量[(1.64±0.63) ml与(15.73±5.41) ml]、VAS评分[(0.82±0.24)分与(4.34±2.43)分]均明显低于刮宫样本采集法(χ2=16.473,P=0.000;t=5.733,P=0.034;t=11.183,P=0.000;t=3.618,P=0.043).以刮宫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子宫内膜采集器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51%、95.05%、94.96%.结论 子宫内膜采集器相比刮宫样本采集法具有成功率高、用时短、宫颈扩张率低、痛感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以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临床上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 微针阵列给药技术对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曹蓓莉;胡静;杨国彬;胡祎;严斌泓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加微针阵列给药技术对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局部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痛微针阵列技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穿刺疼痛感、穿刺失败次数、静脉炎、血管硬化、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等血管并发症,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血管内径等的变化.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研究结束时穿刺疼痛感(2.71±0.11 与2.76±0.14,t=2.21,P<0.05)、穿刺失败次数(38 次与73次,χ2=11.425,P<0.05)、静脉炎(2例与8例,χ2=4.341,P<0.05)、血管硬化(2例 与 9例,χ2=5.446,P<0.05)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2)血管内瘘血流量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859.7±148.3) ml/min 与(946.5±169.2)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瘘血流量、[(824.6±171.5) ml/min 与(1218.1±241.9) ml/min]、头静脉内径[(5.59±0.74) mm与(6.02±0.57) mm]、头静脉流速[(94.23±27.35) cm/s与(115.85±36.63) c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8.212、2.382、2.877,P均<0.05),且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瘘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头静脉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612、2.152、2.281,P均<0.05).结论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加微针阵列给药技术能减少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并发症,改善血管的内径,增加血流量.

  • 2001-2011年我国东部城市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长分析

    作者:李希;吴超群;路甲鹏;牛思莹;蒋立新

    目的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日益严峻,而医疗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住院时长则是衡量医疗资源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描述我国东部城市地区AMI患者平均住院时长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探索影响住院时长有关的医院特征.方法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收集我国东部城市地区13省份32家医院2001、2006、2011三个年份的代表性急性AMI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描述住院时长及其变化趋势,并按照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将医院划分为三类,进而比较它们之间在患者特征、院内诊疗和结局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047例急性AMI住院病历.2001、2006及2011年的平均住院时长分别为(15.3±10.2)、(13.5±8.7)、(12.2±7.8) d,呈逐年缩短趋势(F=10.93,P<0.001),而在调整患者因素差异之后,各年份间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住院时长高中低的三类医院之间,收治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不突出,但平均住院时长越长的医院中,急性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住院期间他汀的使用率越低(P≤0.001).而AMI治疗规模较小的医院,住院时长更长.而相比于年AMI住院患者超过80例的医院,年AMI住院患者30~80例的医院中平均住院时长多1.9 d(t=2.97,P<0.01).结论 我国东部城市地区医院急性AMI的平均住院时长与欧美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医院间比较也凸显了相关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不足.在深化医改的进程中大力推行规范化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对于应对不断加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骨科围术期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弢;杨宏宇;张辉;赵国平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骨科围手术期行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DVT)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所有骨折患者均于术后接受抗凝治疗,按抗凝药物使用的不同将骨折患者均分为低分子肝素(LWMH)组和利伐沙班组两个亚组.于查体当天对对照组进行TEG检测,并于围手术期间对所有骨折患者进行TEG检测.结果 患者组术前的各项TE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项TEG检测结果均正常,血液并未处于高凝状态.抗凝治疗第7d和抗凝治疗结束后,在LWMH组和利伐沙班组中凝血反应时间(R值)的检出率高,均>50%.且在抗凝治疗结束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凝固角度(α角)、血栓大幅度(MA)及综合凝血指数(CI)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5.29%、32.35%、41.76%,均显著高于LWMH组(8.82%、17.65%、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283、5.7566、7.5556,P均<0.05).抗凝治疗结束后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9例DVT者,病发率为14.06%.对比发现,在抗凝治疗终点预测DVT发生上,诊断价值较好的指标有α角、MA和CI,其敏感度分别为64.71%、76.47%、73.53%,特异度分别为79.41%、73.53%、82.35%.结论 骨折手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有所变化,采用TEG动态检测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其血液状态变化,对于患者凝血功能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MA为68.35 mm作为临床诊断临界点.

  • 肛管色素痣伴细胞异型性一例

    作者:于锦利;齐顺利;段宏岩

    患者女, 55岁.主因"排便时肛门疼痛伴便血加重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刀割样痛,便后再次出现肛门刀割样痛,大便稀,3~4次/d,近期便后曾发生一次便血,量少色鲜红,与粪便不相混合;无里急后重,未进行系统治疗.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排便后肛门疼痛须1~2 h方能缓解,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专科查体:视诊:肛周截石位5点肛缘可见炎性外痔皮赘,肛管后位可见陈旧性裂口,深达肌层,边缘锐利.蹲位检:肛周未见肿物脱出. 直肠指诊:肛缘后位触痛明显,肛门紧张,指诊未深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乙状结肠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拟以痔、肛裂行痔外剥内扎,肛裂侧切除术治疗.骶麻下行痔外剥内扎,肛裂侧切除术,术中探查见截石位6点肛管裂口处黏膜黑色素沉着,直径约0.5 cm,边缘及表面光滑.距边缘约0.5 cm将其完整切除,切除深度至黏膜下,切除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术后病理学结果:色素性皮内痣,部分痣细胞呈轻度异型性,建议随访.随访观察3年未见肛门肿瘤发生.见图1、2.

  • 儿童肾盏憩室一例

    作者:郑荣浩;贵琳;邹佳妮;吴晓林;朱松柏;黄力;舒岚

    肾盏憩室在临床上较少见,部分肾盏憩室表现酷似肾囊肿,无明显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极大困难,尤其在儿童中,肾盏憩室甚少被明确诊断.2016年4月我院收治1例误诊为肾囊肿的肾盏憩室患儿,为了增进儿科医师对本病在儿童中的认识和了解,现报道如下. 患儿,女,7岁.因"腹痛1 d,发现肉眼血尿半天"入院.既往史:患儿5年前体检B超发现右肾囊肿,大小约0.9 cm×0.7 cm,无明显临床症状,未给予治疗,一直门诊随访,每年均常规行泌尿系B超检查1次,未发现囊肿明显增大和其他改变.本次入院前一天突起腹痛,脐周疼痛,程度中等,性状不详,伴右腰部不适,入院前半天出现肉眼血尿,全程性暗红色尿液,间断发作,活动后发作明显,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水肿,无少尿,无呕吐,无发热,无其他不适,我院门诊查尿常规:尿蛋白2+,红细胞20~30个/HP,泌尿系B超:右肾囊肿伴囊壁钙化(右肾中上部实质内可见1.0 cm×0.7 cm的无回声,囊壁上可见0.8 cm×0.3 cm的强回声光团),遂门诊拟"血尿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4次/min,脉搏84次/min,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30.0 kg,身高120 cm;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阳性,余未发现阳性体征.入院后辅助检查:多次查尿常规:红细胞18~80个/HP,多次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显示正常红细胞80%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118.69 mg;24 h尿钙65.34 mg;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体液免疫及补体正常,自身抗体正常,血常规正常,CRP、红细胞沉降率、抗O等正常,中段尿培养3次阴性,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双肾静脉B超检查未发现左肾静脉受压现象.入院后患儿仍间断肉眼血尿,活动后肉眼血尿发作明显,右肾区仍有叩击痛,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提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目前检查不支持泌尿系感染、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高钙尿症及肾结石等,遂进一步至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行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即腹部CT-DSA),图像显示右肾上组肾盏见一"小葫芦状"膨大影(如箭头所示),其颈部宽约2.7 mm,大小约为10.9 mm×9.2 mm;右肾下组肾盏内见点状高密度影,直径约2.6mm;右肾输尿管移行见多个点状高密度串联影,大者约3.2 mm×2.6 mm;结论:右肾上组肾盏憩室,右肾下组肾盏及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结石.见图1.遂诊断肾盏憩室合并结石,请外科会诊后家属考虑暂保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关键词: 儿童 肾盏 憩室
  • 兄妹三人共患腹膜恶性间皮瘤病

    作者:魏新亮

    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是起源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等,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我院曾报道父女三人共患腹膜恶性间皮瘤[1],本组为兄妹三人共患,报道如下. 病例1:男性,55岁,主因下腹胀4 d于2013年12月12日入院,无腹痛,无反酸、纳差及食欲不振,无腹泻,当地超声示"腹腔积液".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查体:腹部膨隆,质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超声:肝大,胆囊壁增厚,腹腔积液.胸部平扫、全腹+盆腔(平扫+增强)CT:(1)两侧胸膜肥厚伴钙化,石棉肺相关胸膜病变?请结合病史;(2)支气管炎;(3)大网膜增厚,轻度强化,腹盆腔积液;(4)考虑肝脏多发囊肿.生化全项:总胆固醇6.7 mmol/L,余大致正常;血常规:WBC 9.34×109/L,RBC 5.18×1012/L,HGB 160 g/L,PLT 332×109/L;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1.1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2.3 S;国际标准化比值0.93;红细胞沉降率14 mm/h;糖类抗原CA19-9 3.18 U/L、癌胚抗原1.28 μg/L.腹腔积液化验:生化:腺苷脱氨酶9 U/L,白蛋白34 g/L,乳酸脱氢酶263 U/L,甘油三酯2.08 mmol/L,血糖4.4 mmol/L;常规:总细胞500×106/L,有核细胞400×106/L,单核细胞10%,多核细胞90%,李凡他试验+;病理:(大网膜)恶性上皮型间皮瘤,CK5/6+、CK8/18+、Vim+、Cal+少数、D2-40+少数.予以抗炎等治疗,后自动出院.于1年后死于肿瘤晚期,全身衰竭. 病例2: 男性,50岁,主因上腹胀10余天于2014年6月24日入院,无腹痛,无反酸、纳差及食欲不振,无腹泻,当地超声示"腹腔积液".既往体健.查体:腹部膨隆,质软,散在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胸部平扫、全腹+盆腔(平扫+增强)CT:(1)左侧胸膜多发钙化影;(2)不均匀肺气肿,两肺部分支气管扩张;(3)心包少量积液;(4)腹膜、大网膜增厚,轻度强化,腹盆腔积液;(4)肝脏多发小囊肿.生化全项:大致正常;血常规:WBC 8.32×109/L,RBC 4.92×1012/L,HGB 143 g/L,PLT 362×109/L;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0.7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1.9S;国际标准化比值0.95;红细胞沉降率16 mm/h;糖类抗原CA19-9 7.10 U/L、癌胚抗原1.78 μg/L、糖类抗原CA125 94.69 U/L;病理:(大网膜)恶性上皮型间皮瘤,Cal部分弱+、CK5/6+、D2-40少数弱+、Vim+、CEA-、MC-、CK8/18+.未予特殊处理,于半年后死于心肌梗死.

  • 脊柱相关植骨方式、植骨替代物进展

    作者:鄂知音;姚孟

    脊柱融合术是目前多种脊柱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为达融合目的,自体髂骨植骨是当前金标准.植骨可分为结构性植骨与非结构性植骨.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等有限神经减压术式为非融合术,更广泛减压融合术可即保持脊柱结构相对完整,且融合必要脊柱节段.有多种替代当前金标准方案.传统观点认为,若无骨融合,内固定终会失效.我们对骨生理学研究现状、临床植骨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十二指肠脂肪瘤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裴茂炜;胡铭荣

    目的 十二指肠脂肪瘤(duodenal lipoma,DL)是少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因消化道出血、梗阻等就诊.诊断主要依赖辅助检查.内镜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常难于定性,超声内镜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的均一高回声团块.但内镜检查受进境深度的限制,对降部以下病变易漏诊.CT和MRI检查因对脂肪显示具有特异性,故诊断准确率高.由于DL病灶密度较低,与气体密度接近,对较小的病灶需注意鉴别十二指肠内的积气,以免漏诊.对有症状的DL,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们对DL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诊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 特发性膜性肾病相关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艳红;郑丹侠;王悦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认为IMN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现的致病抗原主要有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1 domain,THSD7A),两者可以用于鉴别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及抗THSD7A抗体与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活动性相关,其抗体的滴度和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治疗的时机以及时间窗,在临床上较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综合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