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55
  • 曾用名: 综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杂志;煤矿医学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袁聚祥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药物联合波姆光控制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石峥;周红;杜庆秀

    目的 探讨局部波姆光理疗对控制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妇科2009年1-12月确诊的重度VVC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 分成2组:对照组48例,用口服氟康唑和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理疗组50例,用局部波姆光理疗联合对照组方法 治疗;通过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治疗后VVC分别评分进行比较,观察2组方法 的疗效.结果 理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后4 h就快速缓解,其中瘙痒评分低于治疗前[(1.4±0.3)分与(2.8±0.5)分,P0.05).结论 局部波姆光理疗联合药物治疗重度VVC,不仅可以加强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而且能快速缓解临床急性期的症状.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秀银;刘骏达;卢焕霞;廖文燕

    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应用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5例妇科盆腔术后并发早期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抗凝组13例)和溶栓治疗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12例].抗凝组予低分子肝素0.4 ml/d皮下注射,rt-PA组在此基础上一次性予rt-PA 100 mg经患肢静脉注射,7 d观察静脉再通率、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出血等不良并发症.结果 超声检查静脉rt-PA组复通率为91.7%(11/12),抗凝组为53.8%(7/1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P<0.01);2组各有1例发生阴道残端出血,未发现其他器官部位出血,2组出血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48,P>0.05),2例阴道残端出血患者均经局部止血后未再出血.结论 rt-PA用于妇科盆腔术后并发早期下肢.DVT的治疗,能有效提高下肢DVT静脉复通率,且不良反应较低.

  • 华法林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国人适宜性有效值的初步探讨

    作者:孙晓磊;何延政;曾宏;钟武;施森;周翔宇;杨辉;刘勇

    目的 初步探讨华法林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适宜国人的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方法 选择具有华法林抗凝治疗适应证的DVT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47例)应用华法林,调整PT-INR在1.7~2.5,B组(40例)应用华法林,调整PT-INR在2.0~3.0,比较华法林治疗的有效性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47例患者,46例肢体肿胀明显减退消失,1例无效,经彩超、GT及肿瘤标志物检查,考虑为盆腔肿瘤,有效率为98%;全部患者无明显出血症状.B组40例患者,38例肢体肿胀明显减退消失,2例症状好转不明显,其中Cockett综合征1例,另一例原因不明,有效率为95%;3例出现轻度牙龈及鼻黏膜出血,1例出现胃肠道内出血.2组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国人急性DVT治疗中PT-INR调整在1.7~2.5同样有效,且出血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 肥胖儿童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翠云;刘静;曲宏伟

    目的 评价肥胖儿童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肥胖儿童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标准方法 进行体重分组,检测血压,以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20例肥胖儿童及20例肥胖伴高血压和20名正常体重儿童(对照组)的血清AGEs含量.结果 肥胖组、肥胖伴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AGEs分别为(7.373±1.816)、(10.971±0.861)、(4.830±1.056)mg/L,肥胖儿童组及肥胖伴高血压组儿童血清AGE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1,20.16,P均<0.05).肥胖组与肥胖伴高血压组比较血清AGEs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P<0.05).结论 肥胖及肥胖伴高血压儿童血清AGEs明显升高,AGEs可能参与了儿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分化型甲状腺癌78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同军;薛栋;吴俊本;张成德;夏修良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方法 选择.方法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7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双侧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肿瘤≤4 cm但超出甲状腺包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1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19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6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中央区(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23例.结果 乳头状癌68例(87.18%),滤泡状癌10例(12.8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6例.术后并发症:短期低钙手足麻木12例(15.38%),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8例(10.26%),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2.56%),乳糜漏3例(3.85%).7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4.87%,随访6个月~6年.6例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7.30%(72/74).结论 肿瘤大小、病灶数量、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年龄应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对于高危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糖耐量减低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滕艳萍;何军;席少静;王小婕;范倩

    目的 研究糖耐量减低(IGT)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根据糖耐量(OGTT)结果 将疑似缺血性胸痛的住院患者490例分为IGT组(161例)、2型糖尿病(T2DM)组(159例)、糖耐量正常(NGT)组(170例),检测3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计算BMI,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分析3组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情况.结果 (1)T2DM组、IGT组血清TG[(2.41±1.70)mmol/L和(2.26±1.20)mmol/L]均明显高于NGT组[(1.95±1.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610,0.3124,P<0.01,<0.05),但IGT组和T2DM组间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C、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T2DM组和IGT组血清hs-CRP[(2.38±1.76)ms/L和(2.33±2.03)ms/L]均明显高于NGT组[(1.54±1.32)mg/L,t=0.8391,0.7815,P均<0.01],而T2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IGT组和T2DM组的BMI[(25.50±3.04)kg/m2和(26.09±2.86)kg/m2]均明显高于NGT组[(24.70±3.27)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8063,1.3947,P<0.05,<0.01),但T2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NGT组为44.7%,明显高于IGT组(23.6%)和T2DM组(18.9%)(x2=16.310,25.116,P均<0.05),但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IGT组2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9.8%,均明显高于NGT组(23.5%)(x2=7.200,10.099,P均<0.05),而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IGT组和T2DM组分别为33.5%和40.9%,均明显高于NGT组(20.O%)(x2=7.767,17.028,P均<0.05),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次全或完全闭塞发生率T2DM组和IGT组分别为22.6%和18.0%,均高于NGT组(7.6%)(x2=14.573,8.019,P均<0.05),而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和T2DM组血管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4.8%和30.8%,均高于NGT组(12.4%)(x2=8.583,16.724,P均<0.05),但IGT组和T2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Gensini评分IGT组和T2DM组分别为(55.05±22.99)和(56.15±24.87),较NGT组(38.03±17.38)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142,18.1186,P均<0.01),IGT组与T2D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T患者2支及3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次全或完全闭塞及弥漫性病变发生率也明显高于NGT者,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相似,提示I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此类患者.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蓉

    目的 探讨剖官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CSP患者经阴道超声早期诊断,其中8例直接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隔天B超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3例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口服后清宫,1例成功,2例失败;入院前误诊5例中,4例予子宫动脉栓塞,1例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均成功.结论 经阴道超声是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穿刺杀胚是有效治疗方法,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官有效,切忌盲目刮宫.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作者:李丽

    目的 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90例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TIA组)和5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Lp-PLA2,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8.9%(71/90)与29.1%(16/55),x2=35.27,P<0.01].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35块,其中不稳定斑块6块,稳定斑块29块;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134块,其中不稳定斑块103块,稳定斑块3l块,TIA组不稳定斑块构成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43.22,P<0.01).TIA组男性和女性血清Lp-PLA2,分别为(19.08±7.92)、(15.15±4.91)mol/(min·ml),正常对照组男性和女性血清Lp-PLA2分别为(13.86±3.15)、(11.18±2.96)mol/(m/n·ml),TIA组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8598、2.9260,P均<0.01),且TIA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Lp-PLA2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t值分别为2.3850、2.9143,P均<0.05).TIA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Lp-PLA2为(20.16±6.76)mot/(min·ml),稳定斑块组血清Lp-PLA2为(16.09±4.15)mot/(min·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8,P<0.05).结论 血清Lp-PLA2是颈动脉斑块的一种危险因素,联合Lp-PLA2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预警TIA的发生.

  • 高原地区以卡托普利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对高危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作者:金玉华;陈占梅;张寅;王林;姜俊杰;王立志;陈海军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高危高血压住院患者以卡托普利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方法 331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值、危险因素和合并靶器官损害分为高危组(229例)和低危组(102例),高危组给予以卡托普利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降血压治疗,低危组给予单一降压治疗,比较2组出院血压水平以及住院期间的降压幅度和出院血压达标率.结果 高危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压幅度均显著大于低危组[收缩压降幅分别为(36.83 ±22.23)、(28.74±18.71)mm Hg,舒张压降幅分别为(22.04±13.57)、(17.98±13.63)mm Hg,t值分别为-3.207、-2.509,P均<0.05),出院时平均收缩压[(125.62±14.74)、(122.28±13.13)mm Hg,t=-1.962]、舒张压[(80.67±9.82)、(78.40±9.97)mm Hg,t=-1.910]均达标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期间血压治疗控制率高危组为72.06%(165/229),低危组为71.57%(73/10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28,P>O.05).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以卡托普利缓释片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是适合高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方案,能取得较满意的血压治疗控制率.

  • 阴道镜应用于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诊治分析

    作者:李彦霞;周新玲;尹汝昌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US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其中150例阴道镜诊断为官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者在可疑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156例阴道镜检查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者给予阴道用药治疗1~3个疗程,3个月后复查宫颈涂片,4例细胞学仍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余152例细胞学阴性者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结果 306例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共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154例(5%),检出CIN Ⅰ~Ⅲ105例,宫颈癌3例,余152例避免了宫颈活检损伤,随访6~30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有效检出宫颈细胞学ASCUS中CIN及宫颈癌患者,可作为基层医院对ASCUS进行有效分流管理的方法.

  • 持续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郁树亮;陈华;叶泽鸿;陈培钊

    目的 探讨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护组(62例)和常规治疗组(62例).颅内压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凭经验进行常规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电解质紊乱11例;常规治疗组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电解质紊乱25例.颅内压监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x2值为分别为3.54,7.67,P均<0.01).颅内压监护组及常规治疗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分别为(6±2)、(15±3)d,使用剂量分别为(749±125)、(1545±250)g;恢复良好和轻残分别为28、16例,13、9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分别为9、17例,4、7例,8、13例;颅内压监护组较常规治疗组甘露醇使用时间短、剂量小(t值分别为8.32,7.41,P均<0.01),恢复良好和轻残比例高(x2值分别为5.07,3.55,P均<0.01),而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比例低(x2值分别为0.84,0.89,1.43,P均<0.01).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护有利于早期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预后分析

    作者:顾红莲;焦鼎荣;丁进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8例溶栓治疗的AMI患者RA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98例患者中71例冠状动脉再通,溶栓再通率为72.45%.前壁再通51例,再通率72.86%;下壁再通20例,再通率71.3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8,P>0.05).冠状动脉再通患者RA的发生率84.51%(60/71),快速型与缓慢型R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92%(45/98)、15.31%(15/98),x2=11.644,P<0.05],其中前壁AMI和下壁AMI快速型和缓慢型RA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快速型分别为61.43%(43/70)、7.14%(2/28),x2=10.828,P<0.05;缓慢型分别为7.14%(5/70)、32.14%(9/28),x2=8.4584,P<0.05],前壁AMI以快速型为主,下壁AMI以缓慢型为主.结论 AMI溶栓治疗后RA中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出现,但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比较少见,常见的为一过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对此不必特殊处理.但应严密监测,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以防严重、持续、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

  • 改变产妇体位对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探讨

    作者:张怡

    目的 探讨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各采取不同分娩体位对促进产程进展和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孕37~41周头位分娩初产妇1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第一产程可选择行、走、蹲、侧卧、半卧等自主体位;第二产程采取半卧位,胎头拨露时采取截石位.对照组(72例)产妇第一产程采取卧位(平卧、侧卧交替),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观察2组产程进展和产妇舒适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361.83±58.02)min,第二产程(36.39 4-11.97)min,总产程(398.21±59.72)min;对照组第一产程(560.85±131.98)min,第二产程(58.11±15.44)min,总产程(618.96±139.61)min.观察组较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均缩短(t值分别为12.24、9.74、12.90,P均<0.01).观察组产后2 h下肢酸麻13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产后12 h下肢酸麻2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较对照组不同时段产妇舒适度增加(x2值分别为6.90、5.28,P<0.01、P<0.05).结论 第一产程自主体位及第二产程半卧位可有效缩短产程并缓解产后不适.

  • 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汪小亚;余勤;岳红梅;张佳宾

    目的 评价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40例)和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40例),分别给予噻托溴铵及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共12周.结果 共70例患者完成试验(噻托溴铵组36例,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34例),结束时2组患者之间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出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活动评分、影响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组SGRQ症状评分及总评分较噻托溴铵组明显降低[SGRQ症状评分分别为(53.08±12.25)、(59.39±9.74)分,总评分分别为(23.91±2.57)、(25.27±2.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2.40,P均<0.05).40例噻托溴铵组患者发生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6例:口干4例,心悸1例,便秘1例.40例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组患者发生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1例:口干3例,胃部不适或恶心3例,腹泻2例,心悸2例,便秘1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COPD较单用噻托溴铵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而相关的副作用并无明显增加.

  • 完全性直肠脱垂三联疗法疗效观察

    作者:张升涛;曾莉

    目的 观察完全性直肠脱垂三联疗法(直肠黏膜排列结扎术、消痔灵注射术、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5例,全部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术后随访1~4年.结果 治愈率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三联疗法对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具有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轻的特点.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作者:何春萍;刘黎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50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自术前至术后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记录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脾脏厚度,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后三者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术后1、3、6个月各时段门静脉内径分别为(1.41±0.15)、(1.38±0.11)、(1.36±0.17)cm,与术前(1.53±0.18)cm比较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7、1.994、1.976.P均<0.05),但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2.35,P>0.05).(2)术后1、3、6个月各时段门静脉血流速度值分别为(15.7±3.6)、(16.1±2.4)、(15.9±3.0)cm/s,与术前(11.4±3.3)cm/s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5、2.460、2.381,P均<0.01),但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2.14,P>0.05).(3)术后1、3、6个月各时段脾脏厚度分别为(4.8±0.3)、(4.7±0.6)、(4.8±0.5)cm,与术前(5.2±0.7)cm比较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89、2.390、2.425,P均<0.01),但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2.26,P>0.05).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以有效增加门静脉血流速度,并使脾脏缩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门静脉高压.

  • 重症恶性疟疾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

    作者:庞永立;刘永清;张芝萍

    恶性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本病引起一个脏器的损害比较多见,但导致多个器官损害而呈现复杂的临床表现者少见.现将我院2009年于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隔离病房收治的1例重症恶性疟疾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皮肤Merkel细胞癌一例

    作者:刘兰芳;李富博;胡潺潺;李青山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是一种较罕见的皮肤高度恶性肿瘤,我科2010年收治1例发生于皮肤的MCC患者,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报道的MCC案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燕;张琳;闫曦;费晋秀;王春亚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gangliocytic paraganglioma,GP)为一种十分罕见的具有神经外胚层和神经内分泌分化倾向的良性肿瘤[1-3].主要见于成年人,男性较女性略多见,年龄分布为23~83岁.好发部位多位于或靠近Vater壶腹,尤好发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区,表现为孤立性息肉或结节状肿块.

  • 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进展

    作者:蔡金生

    椎间盘退变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椎间盘细胞数量减少及椎间盘基质的蛋白聚糖结构、功能、含量和类型的改变,还有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的存在,这些生物化学物质在椎间盘退变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PET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军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的病因,其患者约占所有痴呆(血管性痴呆、皮克病、路易体痴呆等)患者的2/3[1].目前,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卒中的第四位死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误诊分析

    作者:周宏;梁爽

    肺血栓栓塞症是来自深静脉或右心的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当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病死率较高.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肺栓塞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中国综合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