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55
  • 曾用名: 综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杂志;煤矿医学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袁聚祥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贲门癌两种手术切口的比较

    作者:沈鹏;王涛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切口.方法总结356例行贲门癌切除患者左进胸切口与胸腹联合切口的差异.结果二种切口的切除率分别为74.12%、86.98%(P<0.01);清除淋巴结数平均分别为8.21±2.43、8.99±2.95(P<0.01);切缘阳性率相似(P>0.05);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相似(P>0.05);术后1周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和体重较术前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贲门癌切除术胸腹联合切口切除率高,清扫彻底,不增加并发症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是较理想的切口.

    关键词: 贲门癌 切口比较
  • 依诺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贾金广;王沛育;于洪涛

    目的探讨依诺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诺沙星组用量0.2 g/次,2次/d;头孢噻肟组2.0 g/次,2次/d,均静脉滴注,疗程7~14天.结果依诺沙星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株数及副作用发生率与头孢噻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诺沙星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发生严重皮肤感染38例分析

    作者:陈述林;华秀峰;张华芸;高伟;王大平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严重皮肤感染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致病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皮肤损伤原因、感染好发部位及常见致病菌,分析入院时生化指标.结果皮肤损伤多因护理不当和保护知识缺乏,感染多发生在足部,其次是背部及臀部;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其中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低白蛋白血症及贫血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皮肤感染,对糖尿病患者教育及护理是预防严重皮肤感染的关键.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作者:张建东;赵卫东;冯润光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自1997年3月-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5例,其中6例为急性超病(股青肿),经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重度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作者:邢西忠;瞿晓琨;张凤伟

    目的探讨重度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灌入冷停跳液,心包腔内放置冰屑保护心肌,降温至20~26 ℃,经右房、肺动脉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和疏通右室流出道,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耐受小肺动脉瓣环直径的标准,取自体心包片加宽成形右室流出道.单纯肺动脉切开加宽成形1例,跨环补片成形17例.结果除4WGQJ术后引流偏多和2例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外,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2日,全部康复.随访3~49个月,皆能日常工作和学习.结论对重度法洛四联症实施根治术是切实可行的.

  • 心房纤颤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是明启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①均突然起病;②症状多样化,神经系统损害较重;③CT检查7例为多发性脑梗死;④病死率为36.7%.结论心房纤颤是椎基底动脉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预后较差.

  • 65例氟乙酰胺中毒救治体会

    作者:向超;王旭东;李科如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有机氟杀虫剂,我国早已禁止生产和销售,但仍有不法商贩作为高效灭鼠药非法贩卖,故中毒时有发生.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氟乙酰胺急性中毒65例.体会如下.

    关键词: 中毒 氟乙酰胺 诊断
  •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内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王世新;申丽盈;刘姗姗;杨爱芳

    目的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药敏情况.结果所选择的病例多合并基础疾病,且多不具有典型的临床及X线表现,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非典型表现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部感染有增加的趋势,其治疗宜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泰能或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放身性介入诊断疗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50例分析

    作者:章爱斌;韩春蕃;陆永良;顾凤元

    目的探索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有效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结果50例接受选择性动脉造影,除1例肝损伤合并下腔静脉损伤外,余均获得确诊,诊断率98.0%。49例接受动脉栓塞治疗,46例治愈。3例中转手术病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损伤动脉已栓塞。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腹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损伤有显著的诊断意义。对除肠系膜血管以外的脏器损伤,动脉栓塞应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35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死因分析

    作者:孙福群;牛德金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死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ACST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就诊与手术时间过迟,术前准备不当,延误诊断,手术失误及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治疗老年ACST除积极合理的抗休克、抗感染外,应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尽早施行有效的胆道引流术,并随时监测、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崔淑芳;徐忠宝;陈俊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血液纤溶功能变化和治疗时间窗.方法选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降纤酶治疗.另选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706代血浆加葛根素作对照组.结果 2周末治疗组显效率60%,极高于对照组17%(P<0.01).纤溶功能检查:除发病49小时~1周内用药者PAI无变化外,余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提高纤溶活性.

  • 急性心肌梗死伴白细胞增多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作者:朱骏生;张克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外周血细胞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00例AMI分为白细胞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特点.结果 AMI白细胞增高组易并发左心衰、心律失常及应激性高血糖,具有较高的心电图QRS积分及CK峰值,住院病死率高.结论白细胞计数对于AMI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 挛生子重症肌无力

    作者:何国胜;徐金枝;唐冰杉;杨明山

    目的评估重症肌无力(MG)的遗传性.方法回顾分析11对挛生子MG病例资料,比较单卵和双卵挛生子MG发病一致率.结果 9对单卵挛生子中双方患病6对,MG发病一致率为66.7%(6/9),2对双卵挛生子均其中一方患病,MG发病一致率为0(0/2),二者发病一致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遗传因素在M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挛生子
  • 2型糖尿病脂蛋白(a)水平改变对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影响的研究

    作者:毕会民;胡胜;甘佩珍;李静明;李静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高脂蛋白(a)水平是否为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后者包括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均采用辛伐他丁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①三组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成负相关.②辛伐他丁干预14周后,三组患者血浆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尿微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无变化.结论糖尿病患者高脂蛋白(a)水平可能不是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是肾病所导致的结果.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甲状腺功能减退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佐良;管延花

    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病因很多,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引发的报道较少.我们随机抽取1997年5月~2000年11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测定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18例继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云光;邓德宏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率变异性(HRV),β受体敏感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进行异丙肾上腺素敏感试验,测定CD25值,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指标差、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指数均比实验前数值增加(P<0.01,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EF)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和舒张末期容量降低,(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其心率变异性,增加β受体敏感性,改善心功能.

  • 纳洛酮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

    作者:史海中;牛春平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易出现后遗症.1998~2000年我们对78例乙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并与常规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观察并比较其疗效.

    关键词: 乙型脑炎 纳洛酮
  •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肺性脑病34例疗效评价

    作者:翁军;刘金梅;朱珊;张凤林

    目的评价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0年4月收治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耐受,28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无改善,1例死亡.结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治疗肺性脑病的可行方法.24小时后疗效稳定.

  •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P-R段比值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洪敏;陶志刚;宫鑫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P-R段比值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对36例高血压病和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电图P/P-R段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P/P-R段比值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呈高度线性相关(r=0.69,P<0.01).结论心电图P/P-R段比值有助于评价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 急性杀虫脒中毒患者血清组织释放酶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倩;王元莲

    目的探讨急性杀虫脒中毒患者血清组织释放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94例急性杀虫脒中毒和50例正常人血清CK,CK-MB、LDH、AST、GPT的浓度.结果急性杀虫脒中毒患者血清CK、CK-MB、LDH、AST、GPT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这些变化与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死亡组高于存活组.结论急性杀虫脒中毒时血清组织释放酶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密切相关,测定血清组织释放酶可作为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的指标.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式和风险分析

    作者:谢金兔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式的选择与风险程度.方法分别采用高位多枚圆针(A组)、低位多枚圆针(B组)、加压滑动鹅头钉(C组)、Gamma钉(D组)、单臂外固定架手术和牵引(E组)5种方法治疗176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 A、B组髋内翻率在70%、40%,主要发生在Ⅲ、Ⅳ型,其余3组分别为5.7%、10%及13%.术中、术后3个月内无死亡.A、B组因针尾刺痛而影响活动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多.E组骨折愈合较快,但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C、D组方法固定牢固、髋内翻发生率少,下床早,并发症少,是首选方法,其风险与另3种方法相比无明显增加.如患者不能使用C、D组方法,可用E组的方法,但因其有阻碍膝关节的活动和增加老人心理压力的弊病,应慎用.

  • 大子宫经阴道切除5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社莲;张红霞

    目的探讨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子宫劈开,肌瘤剔除、子宫粉碎等缩小子宫体积的方法对50例子宫增大如10~16孕周、活动、估计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肌腺病、肥大症患者行阴道式子宫切除术.结果 49例经阴道手术成功,1例改为经腹手术.手术成功率98%.平均子宫重量为350 g(150~650 g),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40~130分钟),平均估计失血量为130 ml(50~45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5小时(8~36小时),出院时间平均5天(4~6天).结论子宫良性病变大小在10~16孕周如活动好,阴道宽松,多可经阴道安全切除.

  • 丹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的探讨

    作者:李淑芬;滕春芳;杨凤国;许世奇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癫较为常见,且增加病死率.常用抗癫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有时因病情变化,应用受限.本文就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40例经"丹奥(辽宁丹东产冻干粉剂奥扎格雷那)”治疗的SAH患者,控制及预防癫的疗效做一分析.

  •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

    作者:邓福生;么文博;梁增义;王成一;赵俊;李立平;袁秀恒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的变化,了解此治疗方法对血常规、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2、3周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检验,以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虽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但2周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虽出现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现象,但很轻微并且两周全部恢复正常.

  •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作者:陈绍芳;陈孝连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间歇期正常.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是典型偏头痛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但临床上并不少见,先兆症状复杂多样,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总结分析38例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报告如下.

  • 肝性脊髓病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永军;张福群

    肝性脊髓病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脊髓病变,以逐渐发生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是继发于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继发症.自1949年Leight和Card首先报道以来,陆续有同样报道.复习我院1980年7月~1999年12月1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治疗
  • 急性全脾梗死1例

    作者:邵永芳;唐永霞;赵立清;王恒璞;姜发雷

    1 病历简介女,10岁.因急性持续性上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2天入院,经保守治疗2天,症状无好转,且精神萎靡不振,偶有全身抽搐.B超示:"脾脓肿”.查体:T 38.5 ℃,表情痛苦,头、颈、心、肺无异常,腹平,上腹剑下及左上腹部压疼,无反跳痛,左侧腰部叩痛,全腹叩鼓音,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示:脾大、厚3.5 cm,脾尾部探及范围约4.2 cm×4.8 cm回声不均匀区,内为不规则液性暗区,提示:脾脓肿.腹部加强CT示:脾大,约15 cm×11 cm×5 cm,平扫密度不均,可见多个低密度区,CT值24 Hu,增强后可见大片低密度无强化区,边缘不清,CT值17~30 Hu,脾边缘完整.提示:脾大面积坏死.

    关键词: 脾梗死 诊断 治疗
  • 右室、右房扩张型心肌病2例报告

    作者:刘爱华;孙涛;张嘉菱;马马骋

    扩张型心肌病以全心扩大或以左室扩大为主者多见.

  • 乳腺错构瘤并纤维瘤病1例报告

    作者:国士刚;孙强;刘贵安;张北南;李瑞平

    1 病历简介女,42岁.左乳腺肿块伴疼痛8个月于1997年12月8日就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6 cm×6 cm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可,质地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入院诊断:左乳腺肿物、纤维瘤?局麻行左乳小叶切除术(包括瘤体),大体标本切面灰粉、灰黄色,包膜完整.术中病理冰冻良性肿瘤.术后病理:乳腺错构瘤.

  • 回结型肠套叠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

    作者:王永昆;李卫民

    1 病历简介男,8个月.因阵发性哭闹、呕吐、便血伴进行性腹胀5天入院.发病前曾进食压缩饼干、鸡蛋糕等,发病后曾在某卫生院就医,诊断"细菌性痢疾”,抗炎补液治疗.查体:T 39 ℃,P 120次/min,R 28次/min,急性病容,贫血貌,腹膨隆,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以右下腹为重,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血WBC 13.0×109/L,Hb 91 g/L.腹立位X线片示小肠梗阻(回结型肠套叠?),无膈下游离气体.急诊手术,吸出血性腹水约350 ml,混有黄绿色粪汁;小肠扩张约5 cm,全结肠位于中下腹,压迫肠系膜及小肠,回肠套入结肠,致乙状结肠中段穿孔4 cm,套头堵塞穿孔口,并形成双重套叠,套入回肠90 cm;结肠10 cm,肠管呈紫黑色,无血管搏动及肠蠕动.行坏死肠段(约100 cm)切除、肠吻合、乙状结肠修补、胶皮管回肠造瘘术.术后病理诊断回结肠肠坏死.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 子宫全切术后致广泛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分析

    作者:张晓梅;张玉年

    女,45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伴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半年于1999年7月23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色暗红,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不能从事一般劳动.曾行诊刮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性过度增生.口服避孕药(药名及剂量不详)治疗,服药期间阴道流血停止,痛经症状无改善,停药后症状又同前,遂入院.25岁结婚,孕4产3.入院后查体:T 37.3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2/90 mm Hg(15/12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肥胖体型,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足踝部皮肤凹隐性水肿.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孕10周大小,呈球形,质硬,光滑,压痛明显,活动度良好;双侧附件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3×109/L,红细胞3.57×1012/L,血红蛋白118 g/L,血小板173×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X线胸透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示子宫均匀性增大,内膜线居中,肌层回声不均匀,可见小的囊状无回声区.入院诊断:子宫腺肌病.查肝、肾功能及血生化结果均正常.于入院第2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因麻醉效果欠佳改为全麻.术中出血约600 ml,输血400 ml,输液1 500 ml.术后给予青霉素800 万U、甲硝唑1.0 g静脉滴注预防感染.术后第3天诉右下腹疼痛,活动后心悸、胸闷,腹部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总蛋白57 g/L,白蛋白31 g/L,球蛋白26 g/L,A/G 1.19.给予白蛋白10 g静脉滴注.因腹水原因不明,请内科会诊,控制液体量并给予速尿40 mg静注,每日2次,3天后症状无改善停用,并在常规消毒下行腹腔穿刺抽出腹水100 ml,同时查腹水常规示桔红色,利凡他试验(±),RBC().股动、静脉彩超检查未见异常.排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当日下午出现少尿,给予速尿80 mg静注,白蛋白10 g静脉滴注.术后第7天腹部拆线,切口甲级愈合.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分泌期宫内膜.皮肤出现粘膜黄染,静脉穿刺处散在瘀斑,双下肢水肿加重.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62.50 μmol/L,AST 0.88 μmol*s-1/L,ALT 0.70 μmol*s-1/L.遂请传染科会诊,认为患者有出血倾向,短时间内出现黄疸,大量腹水,肝功能异常,考虑肝病所致腹水,疑亚急性重症肝炎,转入传染科在保肝治疗的同时,查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FP<20 μg/L,排除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可能.治疗2天病情无改善,认为非原发性肝脏疾病,转上级医院行彩超检查,示广泛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因已错过溶栓治疗时机,且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月后死亡.

  • 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1例

    作者:张丽萍;何玉海;佟静

    1 病历简介男,59岁.因右下牙龈溃烂2个月入院.于2年前偶然发现右下牙龈有一黄豆大小水疱,疱破后糜烂,无疼痛及其它不适;范围逐渐扩大.病理报告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查体:T 36.3℃,P 80次/min,R 17次/min,BP 142/90 mm Hg(19/12 kPa);神清,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口内自5 - |远中至磨牙后区牙龈溃烂,前界达5 - |远中,后界至磨牙后垫,颊侧越过颊龈沟并累及颊粘膜约1.0 cm,舌侧未累及舌侧牙龈.表面呈"菜花状”,被覆黄色假膜,边界不清,质地硬,触及出血,右侧面部及口唇无麻木感,牙齿无松动及脱落.X线片示双侧下颌骨骨质未见异常.经全面查体无手术禁忌症.术前做斜面导板,备术后保持正常关系.在全麻下行右侧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及钛板植入术.术中拔除4 - |,自4 - |牙槽窝至下颌角前部切除下颌骨体部,在肿物处1.0 cm完整切除肿物.严格止血后,暴露骨断端,复位到正常解剖位和正常关系.根据缺损范围,选择上海医疗器材厂生产的6.0 cm×1.5 cm×0.5 cm钛板,弯成与下颌骨外形一致后,在距两侧骨断端0.5 cm处,垂直于骨面各钻2个孔,用钛合金螺钉将钛板牢固旋紧.冲洗后,缝后牙龈,术后在健侧戴斜导板,保持正常咬合关系.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拆除缝线后,面部外形丰满.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修复
  • 环磷酰胺、左旋咪唑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克隆病1例

    作者:盖希俊;辛杏枝

    1 病历简介男,59岁.因腹痛、腹泻、消瘦于6年前经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纤维肠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回肠、结肠克隆病.长期服强的松、雷公藤、偶氮磺胺吡啶等药无效,且病情进行性加重,于4年前失去劳动力.1年前因出现全身水肿,不能进食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呈慢性痛苦病容,贫血貌,全身Ⅱ度水肿.双肺(-),心率92次/min,律整,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全腹压痛,以右下腹及脐周为重,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5~6次/min.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Hb 69 g/L,WBC 8.1×109/L,N 0.80,L 0.20,血浆总蛋白58 g/L,白蛋白23 g/L,球蛋白35 g/L.给予白蛋白200 g,同时环磷酰胺0.2 g静脉滴注,2次/周(共用0.8 g),口服甲硝唑0.4 g,3次/d,左旋咪唑25 mg,3次/d.治疗10天后,一般情况好转,腹泻减轻.带药出院,仅服甲硝唑和左旋咪唑,病情逐渐好转.1月后腹痛缓解,进食、排便均恢复正常;2月后,贫血、低蛋白血症纠正,体重增加;3月后基本恢复到发病前水平.复查肠粘膜已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转复预激房颤1例

    作者:刘宏明;李秀玲;杜丽萍

    1 病历简介男,49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头晕2年,持续1小时不缓解,于2000年11月26日23时30分来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历时3~10分钟症状消失.发作间歇期多次检查心脏彩色超声波、胸片、心肌酶等均正常.无阳性体征,心电图提示A型预激综合征.查体:意识清晰,血压92/60 mm Hg(12.2/7.9 kPa),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律不整,平均心室率220次/min,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指凹痕(-).心电图示P波消失、QRS波群增宽为0.14~0.18 s,且R波起始部粗钝,室率220次/min.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简称预激房颤).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在心电监测下以5%葡萄糖20 ml+普罗帕酮70 mg缓慢静注,继以5%葡萄糖300 ml+普罗帕酮210 mg静脉滴注.在连续用药11小时20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

  • 无明显跳跃现象的房室结双径路1例

    作者:罗为民;郝星

    本文报告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心动过速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并经射频消融(RFCA)根治成功,但术前及术中的程序期前刺激(S1、S2),均未诱发出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

  • 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吻合口狭窄16例报告

    作者:赵莉;张银华;赵惠

    1999年6月~2000年3月在胃镜直视下行气囊扩张治疗食道吻合口狭窄16例,其梗阻缓解率100%.总结如下.

  • 氟桂利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顽固性呃逆24例

    作者:王绒花;张远告;王远旭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非药物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单纯药物疗法[1],均不甚理想,我们于1997年5月~2000年4月间应用氟桂利嗪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呃逆3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硫酸镁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6例临床观察

    作者:覃建盛

    近5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镁与酚妥拉明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俞永宝;陈考珍;徐小平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我们用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于1999年1月~2000年2月的就诊患儿68例,并进行治疗前后临床及免疫指标观察,报道如下.

  • 微创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1例

    作者:马福刚;王改非;王沂娟;李鹏飞;母国欣;邵焕章

    近年来,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不少医院已实现零病死率,手术方法也不断改进和提高[1],但由于该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导管后壁无法直视下解剖,一旦破裂大出血,非常棘手.1997年2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胸壁小切口,结扎线从胸降主动脉后方转移法,微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随访无一例再通.

  • 维生素K3治疗肾绞痛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作者:朱喜山;员艳丽

    维生素K3(药典名称: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是目前常用的止血药,临床应用中发现此药还具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1988~1998年,我们采用维生素K3治疗肾绞痛350例,效果满意,并就维生素K3对家兔输尿管蠕动,输尿管内压及尿量影响作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 肾绞痛 维生素K3
  • 胆总管Ⅰ期缝合经空肠置管治疗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作者:王修玉;王宗山;王道英

    我们于1997年12月~2000年4月选择了40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探查的患者,在取净结石后Ⅰ期缝合胆总管,经胆总管-空肠置细管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心包内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1例

    作者:闫道先;薛书玉;冯驰

    恶性心包积液多由恶性肿瘤并发心包内转移造成,多为血性,以积液量大、增长快、不易控制为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我们自1995年以来采用心包内置管引流并心包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1例,疗效较好.

  • 循证医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药物治疗现状的评价

    作者:郑刚;刘兆昶

    过去30年,临床研究有了迅猛发展,其突出表现之一是试验作为一种方法和标准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与此同时,荟萃分析作为大量随机试验的概括也日益得到认可.随着这些进展及对传统医学局限性认识,1992年,一种医学临床实践的新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诞生了,它是医学临床实践新模式转换的前奏,因而成为近年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循证医学是通过正确利用及合理分析临床资料来制订医疗卫生决策,规范医疗服务,从而能提供经济、高效医疗服务的科学.

  • 硝苯地平在妊娠中的应用

    作者:王成秀;李树廷

    硝苯地平(nifedip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非妊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钙通道阻滞剂,由于具有良好的药理特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就其在妊娠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它既可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治疗,并显示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具有抗分娩、预防早产作用.本文就其治疗妊娠高血压和预防早产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妊娠
  • 免疫营养在败血症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楼征;叶志斌

    败血症是机体对感染性致病原的免疫反应失控而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可引起微循环障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这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相同的全身炎性反应统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机体在受损后引起炎性反应的同时,也增加多种抗炎介质(如IL-4、IL-10、IL-11、IL-13,可溶性TNF受体和生长因子)的生成,且二者增加的程度相平行,即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1].如何使这两种反应在机体内取得平衡,是今后治疗学研究的方向.人体和动物实验表明通过免疫调节营养能调节失衡的免疫反应,如N-3多链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谷胺酰胺、精氨酸,在败血症和MOF者中有积极作用[2,3].

  •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螺内酯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寰;张玉顺;贾国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能完全阻断醛固酮的产生,因此在已进行的有关心力衰竭几个大型试验中,螺内酯的使用并非常见.然而,近来发现,使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受体阻断剂的心力衰竭患者,醛固酮的水平仍高,ACEI并不能完全阻断醛固酮的产生,即所谓"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除具有水钠潴留,促钾排泄作用外,还能通过其它途径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许多有害影响.这样,阻断醛固酮产生,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本文就醛固酮在心力衰竭中的有害影响,及其拮抗剂螺内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Reiter病误诊1例报道

    作者:陈扬;黄飞;何冬梅

    1 病历简介男,27岁.因左足背痛性红斑及左肘、膝关节肿痛伴尿频、尿痛1周,X线摄片示"左足副舟骨”,拟诊为"左足副舟骨”、"泌尿道感染”收住骨科.经青、链霉素治疗4天,体温39 ℃,关节肿痛加重.皮肤科会诊诊断为Reiter病.起病前有非婚性行为,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史,无外伤、药物过敏史.发病后体虚、食欲减退.查体:T 39 ℃,P 84次/min,BP 112/60 mm Hg(15/8 kPa),消瘦,精神差.两眼球结膜、睑结膜充血,分泌物多.左肘、膝、踝关节肿痛,功能障碍,浮髌试验阴性.左足背内侧有一5.0 cm×7.5 cm之暗红色丹毒样红斑,边界清楚;左腹股沟扪及数枚蚕豆大淋巴结,压痛.尿道口红肿,挤压尿道见少量白色分泌物,包皮内板及冠状沟多处0.5 cm×0.5 cm~0.8 cm×1.5 cm之圆形或椭圆形浅表糜烂面,边缘呈线状隆起,乳白色.心、肺等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0 g/L、RBC 3.9×1012/L、WBC 15.1×109/L、N 0.83、L 0.12、PLT 12×109/L.尿常规:蛋白(+)、镜检WBC 2~3/HP.血沉115 mm/h,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O”<500 U,快速梅毒血浆反应素试验阴性,蛋白电泳白蛋白42%、α2球蛋白

    关键词: Reiter病 误诊
  • 首发肾脏损害的肝豆状核变性长期误诊2例报告

    作者:卢昌均;黄小军;陈宝田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病,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铜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量不同,造成各种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因而临床表现各异.尤其是当无神经系统症状而仅表现为内科单一系统症状时,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例WD长期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误诊
  • 盆腔外卵巢误诊1例

    作者:陈少凡

    女,52岁.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2天入院.查体:T 38.5 ℃,P 80 次/min,BP 105/68 mm Hg(14/9 kPa).急性病容,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闭孔肌征(+).WBC 20.10×109/L,N 0.82.B超:右侧附件处可见45 mm×39 mm囊性色块,边缘尚规整,壁较厚欠光滑,内有散在小光点;提示:右侧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入院诊断:①右侧附件囊肿伴感染;②阑尾脓肿.

  • 结核性脾脓肿误诊1例

    作者:兰建平;陈平

    1 病历简介男,69岁.反复左上腹隐痛6个月伴寒颤、高热.曾在当地医院间歇性抗感染(予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疗效不佳.查体:消瘦貌,T 38 ℃,巩膜无黄染;腹平坦、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 cm,左上腹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化验:WBC 19.5×109/L,N 0.90,L 0.10.B型超声波:脾梗死继发感染(脓肿形成).CT:脾多发性脓肿.胸部X片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脾脓肿.住内科治疗1周无效转外科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脾约15 cm×12 cm×5 cm,与膈面及胃底粘连包裹,胃、肝、胆、胰正常,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分离粘连时破溃见乳白色脓液约300 ml,无臭,脾表面破溃腔约4 cm×3 cm×3 cm.行脾切除,腹腔放置皮管引流.病理报告:脾结核.术后经抗结核治疗,住院12天出院,随访1年无异常.

    关键词: 结核性脾脓肿 误诊
  • 结核性腹膜炎44例误诊分析

    作者:余玲

    近年来,结核性腹膜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使得一些年轻医师对该病警惕性不够,且该病又大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就44例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误诊
  • 勒-雪病5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玉;朱薇薇;黄甫兰

    1993年5月~2000年8月,我们收治勒-雪病5例,均因早期误诊,延误治疗致病情恶化.为降低误诊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勒-雪病 误诊
中国综合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