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중국응용생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理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834
  • 国内刊号: 12-13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汪海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银杏叶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全书;王翔鹏;谢燕妮;武璐璐;刘红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BE低、中、高剂量组(50,100,and 200 mg·kg-1),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剩余小鼠腹腔注射APAP(300 mg/kg)一次,随后GBE低、中、高剂量组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治疗2 d后取材.观察各组肝脏大体情况和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取血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和TNF-α、IL-6的水平;取肝检测各组肝组织中SOD、MPO的活性和GSH、MDA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组织中Nrf2、HO-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明显肿大,病理表现差,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的含量和MPO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GBE组肝脏肿大减轻,病理表现有所改善,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MDA的含量和MPO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Nrf2、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其中高剂量GBE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GBE可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rf2/HO-1抗氧化途径发挥作用.

  • 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诱导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彭勇;史绍蓉;黄思敏;郭远盘;徐哲;万莉莉;雷雄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及其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为运动心脏重塑和慢性心血管疾病康复研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配对分为对照组、实验组(n=10),实验组大鼠每次按照速度24 m·min-1、持续训练40 min(负荷强度相当于60% ~70%VO2max),每周训练6 d,持续训练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分离心房肌蛋白质点,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鉴定电泳结果中表达量上调≥5倍以上,下调至1/5以下的13个备选目标蛋白质点.并对其中6个目标蛋白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其mRNA.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中表达量下调至20%以下的点8个,上调5倍及以上点有5个,质谱鉴定分析其中的13个蛋白质点,终鉴定出8种蛋白质和一个分子量为54 KDa的未知蛋白,包括:丙酮酸脱氢酶E1α1、线粒体乌头酸水合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甲基丙二酸半醛脱氢酶[酰基]、线粒体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谷胱甘肽合成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3等.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大鼠心房肌中甲基丙二酸半醛脱氢酶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线粒体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线粒体乌头酸水合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异戊烯辅酶A脱氢酶的mRNA表达量增高(P>0.05),表明mRNA表达水平与质谱鉴定结果的变化不完全一致.结论:4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诱导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发生显著变化,有13个明显变化的目标蛋白,多数为能量物质代谢酶,这些目标蛋白质的变化与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表明中等强度运动可能影响这些目标蛋白质上游基因转录的调控,也可影响下游翻译、修饰等的调控,导致表达的差异变化.

  • 褪黑素激活大鼠大脑中动脉BKCa通道的受体依赖和 非受体依赖途径

    作者:陈渝;徐召霞;张慧荣;吴迎;石丽君

    目的:研究褪黑素通过大电导Ca2+激活K+(BKCa)通道介导大脑中动脉张力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麻醉后取大脑中动脉,酶消化法急性分离脑中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检测细胞外液加入褪黑素前后BKCa通道和电压门控钾(KV)通道的电流密度,褪黑素受体抑制剂2-苯基-N-乙酰色胺(luzindole)孵育后,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加入褪黑素后BKCa通道电流幅值和贴附式单通道记录模式记录加入褪黑素后BKCa通道Po值,内面向外记录模式检测加入褪黑素后BKCa通道电导(G),开放概率(Po),平均开放时间(To)和关闭时间(Tc).结果:①褪黑素(100μmol/L)显著增加全细胞BKCa通道电流密度,但对KV通道电流密度无显著影响;②luzindole(1μmol/L)显著抑制褪黑素引起的BKCa通道电流密度增加;③贴附式单通道记录模式下,褪黑素(100μmol/L)增加BKCa单通道Po值,luzindole(1μmol/L)显著抑制褪黑素引起的Po增加;④内面向外单通道记录模式下,褪黑素(1μmol/L,100μmol/L)缩短BKCa单通道的To和Tc值,且Tc较To显著缩短;结论:褪黑素通过受体依赖和非受体依赖途径激活BKCa通道,介导大脑中动脉血管舒张.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心脏早期损伤

    作者:李杰茹;高秀华;韩聚强;王桂英;康立英;吉恩生

    目的:评估尚无心血管症状的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造成的心脏早期损害.方法:将随机纳入的92例OSA患者依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25例,中度30例,中度36例),另取正常健康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血清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变化状况来评估OSA患者的早期心脏损伤.随机选取中、重度30例(重度20例,中度10例)OSA患者予以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一个月,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h-FAB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各亚组患者的h-FABP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并与AHI呈正相关;OSA各组患者的Em/Am值和中、重度OSA组的E/A值均明显降低(P<0.01);Em/Am值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对比,CPAP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h-FABP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Em/Am值和E/A值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OSA患者早期心脏损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伤和心肌早期微损伤为主,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OSA患者的早期心脏损伤.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恒;陶敏;康品方;郭建路;宣玲;高琴;唐碧;李路佳;王洪巨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变化.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CON)、高糖高脂组(HC)、糖尿病组(DM)和厄贝沙坦+糖尿病组(Ir+DM).制作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成功后,第8周开始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FBG)、全心质量及左心室重量,计算心脏指数(H/B)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检测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otch1、Hes-1及Jagge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C组H/B、LVWI、FBG无明显变化,血脂、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Hes-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与HC组相比,DM组H/B、LVWI、FBG、MDA含量增加明显,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与DM组相比,厄贝沙坦干预组H/B、LVWI明显降低,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但SOD活性、Bcl-2/Bax增加,MDA含量降低,同时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大鼠发生心肌损伤,厄贝沙坦可能通过增强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Treg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桂玉;白剑;苗兰英;林大勇;刘鸿;李亚丽;刘喜成

    目的:研究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在体外诱导Treg的产生.方法:从新生儿胎盘中分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EGFP-N1组和PEGFP-N1-HLA-G组,每组设置5个复孔,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HLA-G的表达,将鉴定后的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中CD4+的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24 h和48 h,并检测CD4+CD25+Foxp3+Treg占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PEGFP-N1-HLA-G转染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表达HLA-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与CD4+的T淋巴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24 h后,Treg细胞占全部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6.41±0.94)%,在培养48 h后,Treg细胞的占全部T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6.46±0.59)%,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LA-G基因修饰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的在体外诱导CD4+CD25+FoxP3+Treg产生.

  • 剪切应力环境下的内皮祖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生物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信信;张晓芸;丁玉真;李鑫;官秀梅;李宏;成敏;崔晓栋

    目的:研究流体剪切应力条件下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粘附、迁移、凋亡等生物学功能以及成纤维化因子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I(Col-Ⅰ)、胶原III(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SCs与EPCs分别接种于共培养小室的上层和下层,共培养24 h后,给EPCs细胞施加12 dyne/cm2剪切应力,持续24 h.消化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HSCs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SCs的凋亡率;细胞贴壁法检测HSCs的粘附功能;Boyden小室检测HSCs的迁移;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SCs的 α-SMA、Col-I、Col-III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剪切应力条件下,EPCs生态小境能明显抑制HSCs的增殖、粘附和迁移能力,促进HSCs凋亡,下调HSCs中Col-I、Col-III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论:在剪切应力条件下,EPCs生态小境对HSCs纤维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不同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初诊ITP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肖悦;李唐菲

    目的:比较单周期、双周期、三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3名初诊患者按1:1:1随机接受单周期(A组:地塞米松每次40 mg每天1次,第1日至第4日)、双周期(B组:地塞米松每次40 mg每天1次,第1日至第4日、第15日至第18日)、三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C组:地塞米松每次40 mg每天1次,第1日至第4日、第15日至第18日、第29日至第32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93名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A组、B组、C组各31名患者,就短期疗效而言,三组相比,停药第7日完全反应率、第14日完全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停药第7日ABC三组的有效率(41.9%vs 70.0%vs 90.0%,P<0.01)、第14日有效率(16.1%vs 36.70%vs 6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长期疗效而言,三组之间治疗第120日有效率、第60日完全反应率、第90日完全反应率、第120日完全反应率、第90日复发率、第120日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第60日有效率(10.0%vs 26.6%vs 53.3%,P<0.01)、第90日有效率(0.0%vs 13.3%vs 30.0%,P<0.01)和第60日复发率(88.9.0%vs 73.3%vs 4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多较轻微,患者大多可耐受.结论:增加大剂量地塞米松的周期,虽没有提高ITP患者的完全反应率,但提高了3月内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 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的 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聪聪;张晶晶;CHENJun-hao;武垣伶;黄丹娜;戴雍月;王万铁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YWHHF)经BMP-7/Smads通路抑制内皮-间质转分化(EndoMT),从而缓解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5组(n=10):常氧组(N)、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YWHHF高剂量组(YH)、中剂量组(YM)、低剂量组(YL).N组在常氧环境下饲养,其余四组在低氧高二氧化碳(9% ~11%O2、5% ~6%CO2)环境下饲养4周,8 h/日,每周6 d.YH、YM、YL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方(3 ml/kg),浓度分别为0.6、0.3和0.15 g/kg,HH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灌流后取右心室游离壁及左心室加心室间隔测定右心室肥大指数.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肺动脉结构变化,RT-PCR检测 α-SMA、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 α-SMA、CD31、BMP-7、p-Smad1/5/8和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结果:与N组比,其余四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均增大,镜下观察见肺有明显损伤,α-SMA 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CD31、BMP-7、Smad1/5/8的mRNA水平降低,CD31、BMP-7、p-Smad1/5/8的蛋白质水平亦降低(P<0.05);与HH组比,中药组以上变化均有所减轻(P<0.05).结论:YWHHF通过抑制EndoMT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MP-7/Smads通路的表达有关.

  • 花青素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静;陈泽峰;和春霞;王莉莉;郑嘉慧;张皓;王占磊;鲁亚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金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正常对照组、慢性炎性痛模型组(左后足跖注射100μl CFA)、花青素治疗组(模型+花青素90 mg·kg-1,ig,qd).造模前和术后第1、3、5、7、9、11、13日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基础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左后肢足趾容积;术后第14日实验结束,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各项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总辣椒素受体(TRPV1)和磷酸化辣椒素受体(p-TRPV1)的表达.结果:花青素能提高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P<0.05),降低足趾肿胀度(P<0.05),提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血清MDA和NO含量(P<0.05),降低大脑海马区p-TRPV1/TRPV1蛋白比例.结论:花青素灌胃14日处理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下调TRPV1磷酸化有关.

  • scFv17改善12月龄三转基因小鼠步态的作用

    作者:王婷;曹越;胡梦明;张秀敏;董雪帆;祁金顺;张军;杨威

    目的:观察PS1M146V/APPswe/tauP301L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3xTg-AD)模型小鼠的步态改变以及探究scFv17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本实验首先选用6月龄3xTg-AD小鼠(n=18)和C57BL/6野生型(WT)小鼠(n=24),观察记录它们的步态行为,在12月龄时发现3xTg-AD小鼠的步态严重受损后,将上述两种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PBS)(n=12)、野生型给药组(WT+scFv17)(n=12)、3xTg-AD对照组(3xTg-AD+PBS)(n=9)以及3xTg-AD小鼠给药组(3xTg-AD+scFv17)(n=9)四组.采用鼻饲方法,每次给予每只小鼠20μl的scFv17(1.5 mg/kg)或者等体积的PBS(0.01 mol/L),每周两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步态行为测试及小脑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同月龄野生型小鼠比较,12月龄3xTg-AD小鼠后爪步幅宽度增大(P<0.01),摇摆时间百分比减小(P<0.01),站立时间百分比增大(P<0.01),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严重受损;scFv17可改善12月龄3xTg-AD小鼠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P<0.01),改善3xTg-AD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形态结构,增多3xTg-AD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尼氏小体(P<0.01),减少3xTg-AD小鼠小脑皮层内淀粉样 β蛋白(Aβ)斑块和浦肯野细胞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P<0.01).结论:3xTg-AD小鼠在12月龄时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明显受损,给予scFv17可明显改善12月龄3xTg-AD小鼠的步态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小脑浦肯野细胞结构与蛋白功能,减少Aβ斑块和NFT有关.

  • Beclin-1 shRNA对低氧诱导的SH-SY5Y细胞自噬的影响

    作者:卢娜;李成长;罗晓秋;杨坤丽

    目的:构建Beclin-1基因短发夹干扰RNA(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人SH-SY5Y细胞,观察沉默Beclin-1基因后低氧对SH-SY5Y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靶向Beclin-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和阴性对照序列慢病毒载体;再将载体转染入SH-SY5Y细胞;RT-PCR检测Beclin-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CCK-8法测定Beclin-1 shRN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再将空白对照、阴性对照、转染型三种细胞分别以21%常氧及5%低氧培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C3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结果:Beclin-1 shRNA能明显抑制SH-SY5Y细胞Beclin-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沉默Beclin-1基因后,Beclin-1 shRNA组细胞存活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Beclin-1 shRNA的SH-SY5Y细胞.5%低氧处理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Beclin-1 shRNA组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下调,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减少.结论:慢病毒介导的Beclin-1shRNA对SH-SY5Y细胞的活力无影响,但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自噬.

  • 有氧运动联合破壁蛋白核小球藻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 某些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静;缪刚;曹建民;周海涛;牛衍龙;张岳;任奕;包欣悦;邢雅雯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联合破壁蛋白核小球藻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某些指标的影响.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经过适应性饲养4 d后进行3 d、20 min/d的无负重游泳训练,筛选淘汰5只不适应游泳训练的大鼠后,按体重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普通膳食+安静对照组(C组)、高脂膳食+安静对照组(H组)、高脂膳食+小球藻+安静对照组(HC组)、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HM组)、高脂膳食+有氧运动+小球藻组(HMC),每组10只.HM组和HMC组进行6周每周6次60 min/d的无负重游泳训练.C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常规喂养;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HC组和HMC组大鼠灌胃破壁小球藻1次,灌胃剂量为3.9 g/(kg·d),灌胃体积为5 ml/kg,其余各组ig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测定大鼠Lee's指数,取血、肝脏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H组Lee's指数,血清FFA、IL-6、TNF-α、TC、TG、LDL-c,肝脏FFA、IL-10显著升高(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H组比较,HC、HM、HMC组Lee's指数,血清FFA、IL-6、TNF-α、TC、TG、LDL-c,肝脏FFA、IL-10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HC、HM组比较,HMC组Lee's指数,血清FFA、IL-6、TNF-α、TC、TG、LDL-c,肝脏FFA、IL-10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和破壁蛋白核小球藻干预能够不同程度改善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降低肥胖对肝脏造成的脂毒性.其中联合干预较单一干预更为有效.

  • 氯通道在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蒋奉奇;袁莹;向祚君;黄攀蕊;邬赫;王诗琪;王娟;彭晖;罗海

    目的:观察阻断和激活氯通道对葛根素注射液致家兔溶血反应的影响,探讨氯通道在葛根素注射液溶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0.75、1.5、3、6、12 mg/ml)与家兔红细胞悬液共孵育6 h,使用细胞图像记录系统观测葛根素注射液是否诱导红细胞溶血,酶标仪、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溶血率,并观测激活和阻断氯通道对葛根素注射液溶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注射液可引起家兔红细胞体外溶血,在所观察的1.5 mg/ml~12 mg/ml范围内,溶血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增强(n=3,P<0.01).氯通道阻断剂Tamoxifen(20μmol/L)、ATP(10 mmol/L)可有效抑制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n=3~5,P<0.01);而使用低浓度ATP(50μmol/L)激活氯通道,则显著增强葛根素注射液的溶血作用(n=4,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的体外溶血效应呈浓度依赖性,氯通道激活与葛根素注射液诱导的溶血反应密切相关.

  • 黄芪甲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 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熊莉;吕梦娟;窦德宇;马玉红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IV)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6 mol/L的AngⅡ刺激GMCs增殖,同时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的As-IV对GMCs作用48 h,运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观察GMCs中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ngⅡ刺激组相比,As-IV干预显著抑制GMCs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内ROS水平,抑制MCP-1及TGF-β1的表达.结论:As-IV对于AngⅡ诱导GMCs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 辛伐他汀对大鼠糖尿病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凡璐;宛欣;王茜;刘鑫;吴亚俐;陈还珍;崔香丽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糖尿病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180~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给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将模型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和糖尿病+辛伐他汀组(DM+S组,n=8),DM+S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d)灌胃四周,其余两组给予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p5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53,p53-phospho-serine15,Bax,Bcl-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DM组比较,DM+S组大鼠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②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结构不清晰,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DM组比较,DM+S组的心肌细胞结构明显改善.③TUNEL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心肌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给予辛伐他汀后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④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M组p53表达量显著增加,且p53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P<0.01);与DM组比较,DM+S组p53表达量明显下降,p53在细胞质和核中均有表达,但核内表达量减少(P<0.01).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p53,p53-Phospho-Serine15,Bax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量减少(P<0.01);与DM组比较,DM+S组p53(P<0.01),p53-Phospho-Serine15(P<0.01),Bax(P<0.05)表达量显著下降,Bcl-2(P<0.05)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心肌结构异常、抑制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导致的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与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调控有关.

  • TGF-β1对Aβ1-42诱导海马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 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作者:方小霞;周易;孙高林;邱一华;彭聿平

    目的:探讨在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 β淀粉样肽1-42(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进行共同培养,于共同培养后第5日,加入TGF-β1(5 or 20 ng/ml),1 h后加入Aβ1-42(5μmol/L),继续培养72 h后用于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mRNA表达和分泌.结果:在共同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体系中,Aβ1-42诱导炎症因子iNOS、TNF-α和IL-1β的表达和/或分泌上调,神经营养因子IGF-1表达下调,TGF-β1预处理削弱上述Aβ1-42的作用.结论:TGF-β1明显抑制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

  • 镇痛指数在全麻手术中评估镇痛程度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珍;安礼俊;张阳;陈莲华

    目的:探讨脑电镇痛指数(PRi)评估全身麻醉手术中镇痛程度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ASAI-II级,拟于全身麻醉下行经腹手术的病人20例.患者入手术室后持续有创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实时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镇痛指数(PRi).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切皮前、切皮后2 min、追加芬太尼前,追加芬太尼5 min后记录BIS、PRi、SBP、DBP、HR的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SBP、DBP、HR的显著升高(P<0.05);追加芬太尼后SBP、DBP、HR均降低(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未引起BIS的显著变化(P>0.05);追加芬太尼后BIS有所下降(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PRi的显著升高(P<0.05);追加芬太尼后PRi降低(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均引起SBP、DBP、HR、PRi的显著升高(P<0.05),但均未引起BIS的显著变化(P>0.05);追加芬太尼后SBP、DBP、HR、BIS和PR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中,PRi能够反映伤害性刺激的变化,与伤害性刺激过程一致,对全身麻醉中镇痛程度的评估有指导意义.

  • 脊髓5-HT受体参与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

    作者:韩曼;刘晓华;杜剑青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5-羟色胺(5-HT)受体参与电针(EA)内关穴对大鼠心包内注射缓激肽(BK)诱发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缓激肽(BK)组、BK+EA组、BK+麦角新碱(Methysergide)组、BK+EA+Methyser-gide组、BK+EA+溶媒(Vehicle)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均行心包内插管,BK组心包内间隔40 min注射0.2 ml BK共3次;BK+EA组心包内注射0.2 ml BK联合电针双侧内关穴;BK+Methysergide组心包内注射0.2 ml BK联合鞘内注射10μl Methysergide;BK+EA+Methysergide组心包内注射0.2 ml BK联合电针双侧内关穴结合鞘内注射10μl Methysergide;BK+EA+Vehicle组心包内注射0.2 ml BK联合电针双侧内关穴结合鞘内注射10μl Vehicle.通过心包内注射BK建立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模型,以背斜方肌肌电(EMG)为痛反应的观测指标.结果:①心包内间隔40 min连续3次注射BK诱发背斜方肌EMG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BK组相比,电针内关穴显著抑制EMG反应(P<0.05);鞘内注射麦角新碱后,心包内BK诱发的EMG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EA+BK组相比,鞘内注射麦角新碱后,部分反转电针内关穴对EMG的抑制作用(P<0.05);然而,鞘内注射溶媒后,电针内关穴对EMG反应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水平的5-HT受体参与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抑制调控作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