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영상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185
  • 国内刊号: 11-31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蔡幼铨 周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CT特征

    作者:游幼匡;段少银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CT特征,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术前CT资料,其中AFP阴性组53例,AFP阳性组71例.比较两组CT表现,包括肿瘤发病部位、数量、大小、强化模式,是否有包膜、脉管瘤栓、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结果 AFP阴性组中,CT强化模式表现为“快进快出”21例(39.6%)、“慢进快出”32例(60.4%);肿瘤<3 cm 20例(37.7%),3~5 cm 12例(22.6%),≥5 cm21例(39.6%),合并肝硬化3例(5.7%),脉管瘤栓8例(15.1%);发生在肝右叶35例(66.0%),肝左叶14例(26.4%),肝左、右叶3例(5.7%),肝门部1例(1.9%);单发47例(88.7%),多发6例(11.3%);有包膜2例(3.8%),肝内转移1例(1.9%),淋巴结转移5例(9.4%),门静脉高压2例(3.8%),腹水2例(3.8%).与AFP阳性HCC组比较,肿瘤大小、脉管瘤栓、肝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部位、数量、强化模式、包膜、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门静脉高压、腹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阴性HCC强化模式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慢进快出”,与AFP阳性HCC类似,但其肿瘤体积较小,较少合并肝硬化及脉管瘤栓.

  •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

    作者:闫坤;黎金葵;杨品;雷军强

    1 病例简介女,17岁,主诉:左侧腰部疼痛伴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尿常规:潜血(+++),红细胞583/μl,尿蛋白(+).CT尿路成像检查见图1A~E.术中所见:左肾肿瘤大小约100 mm×120mm,左肾静脉骑跨腹主动脉汇入右侧下腔静脉,与肿瘤分界清楚.腹主动脉两侧各见一粗大静脉,平肾上极平面左侧静脉自腹主动脉左后方汇入下腔静脉,考虑双侧下腔静脉畸形.病理显示瘤细胞较小,核圆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部分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胞质少、双嗜性、弥呈漫性,血管丰富;脉管内见瘤栓(图1F).免疫组化:CD99、CD56、Syn、HMB45、Vimentin均阳性.S-100、CKP、CD45均阴性,80% Ki-67.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

  • 胃肝样腺癌的CT表现

    作者:蔡丰;尚燕宁;任安

    目的 分析胃肝样腺癌的CT表现,提高对胃肝样腺癌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胃肝样腺癌的6例患者的CT图像,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大小、形态、强化方式、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转移及侵犯等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61~78岁,中位年龄67.3岁.5例表现为胃壁偏心性团块,1例胃壁弥漫增厚.5例呈团块状及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5例血清甲胎蛋白升高.所有患者均见转移淋巴结,3例见肝转移灶,2例见门静脉瘤栓.结论 胃肝样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升高,CT表现为胃壁大的偏心性团块,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具有极高的淋巴结和肝脏转移倾向.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门腔间隙宽度与改良肝尾/右叶比值的关系

    作者:张文煜;曹和涛;刘婷婷;李宁;于芹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门腔间隙(PCS)宽度与改良肝尾/右叶比值(C/RL-r)的关系,探讨PCS增宽诊断肝硬化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CT资料,测量PCS宽度及门腔间隙淋巴结(PCN)前后径,分析PCS宽度与C/RL-r的相关性,比较C/RL-r≥0.9及C/RL-r <0.9患者的PCS宽度及PCN前后径.结果 C/RL-r≥0.9组70例,C/RL-r<0.9组145例,临床诊断肝硬化分别为43例和29例(x2=36.378,P<0.01).两组PCS上、下两段宽度及PCN短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S下段肝组织出现率分别为55.71%和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82,P<0.01).C/RL-r≥0.9组PCS上、下两段宽度与C/RL-r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15,P<0.01).以影像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PCS上、下两段宽度诊断肝硬化的准确度分别为77.0%和75.0%.结论 C/RL-r≥0.9患者PCS宽度与C/RL-r呈显著正相关,尾叶和PCN增大推移及肝萎缩牵拉是PCN增宽的主要原因,对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价值.

  • 妊娠合并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作者:张洪;王鹏;向述天

    1 病例简介女,25岁,主诉:盆腔包块1年余,停经3个月.患者1年前二次妊娠孕14周B超示左附件区有一囊实性包块,大小10.7 cm×8.1 cm,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术中附件区未见包块.超声检查:宫内妊娠(约12周),盆腔内探及12.9 cm×15.2 cm的囊实混合性包块,位于左侧附件(图1A).

  • 高频超声诊断非洲儿童肠伤寒穿孔的价值

    作者:谭杰琳

    目的 肠伤寒穿孔是非洲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探讨高频超声早期诊断儿童肠伤寒穿孔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工作点马拉迪地方医院外科收治的96例肠伤寒穿孔患儿,回顾性分析其腹部超声表现,即腹腔内游离气体、积液,肠壁厚度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并与立位腹部X线平片对照.结果 96例肠伤寒穿孔患儿均经手术证实.超声显示腹部游离气体35例(36.46%),腹部X线平片显示腹部游离气体25例(2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显示腹腔内游离积液87例(90.62%),回盲部肠管壁增厚79例(82.29%),回盲部淋巴结肿大80例(83.33%),阑尾肿大39例(40.62%),脾肿大83例(86.46%),肝肿大39例(40.62%),胆囊炎性改变40例(41.67%).术前超声准确判断肠穿孔位置64例(66.67%).立位腹部X线平片不能准确提示上述信息.结论 超声显像能较准确地显示儿童肠伤寒穿孔的位置及其相关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童肠伤寒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

  • 超声心动图评价放射性心脏病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蔡晓红;熊云涛;张卫林;曹礼庭

    胸部放射治疗在食管肿瘤、乳腺癌、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脏是胸部放射治疗时的受累器官.在过去几十年内由于胸部肿瘤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使得观察放疗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成为可能,在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心脏毒性居非肿瘤性死亡原因的首位[1-2].胸部放疗引起的心脏并发症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瓣膜病变、传导系统损伤等,统称为放射性心脏损伤或放射性心脏病(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3-4],常发生于放疗后几年至几十年.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家伟;严飞;李叶阔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创治疗肿瘤的方法,在MRI或诊断超声的成像技术引导下,可以对局部肿瘤进行定点消融[1].既往很多临床试验对HIFU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HIFU疗法已应用于前列腺、乳腺、子宫等多个脏器的良恶性肿瘤治疗中[2].然而,HIFU治疗系统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亟需新的技术来实现更精准的定位和更高效力的消融效果[3].针对这些问题,纳米颗粒着力于可视化、增效和联合治疗等方面,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为提高HIFU治疗肿瘤的疗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目前HIFU联合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长武;赵锡海;李澄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栓子来源[1].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栓子中,18%~24%来源于胸主动脉易损斑块[2-5].而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未接受药物治疗,其主动脉易损斑块可能会导致卒中复发或增加死亡风险[6].因此,早期识别胸主动脉易损斑块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有助于卒中的预防及改善预后.

  • MRI、B超及超声造影诊断小肾肿瘤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康素海

    小肾肿瘤(small renal masses,SRMs)通常被定义为在增强图像上大直径≤4 cm的肿瘤[1].临床上将直径≤4 cm的肾癌称为小肾癌,约占肾癌发病率的28.4%[2],多为偶然发现.小肾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更低[3],且供选择治疗的方案更多.小肾癌与良性肿瘤鉴别的术前误诊率为1.7%~22.0%[1],因此SRMs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RMs的诊断方法较多,虽然CT是评估可疑肾肿瘤的“金标准”,但是随着人们对CT辐射剂量的关注,MRI和超声造影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对MRI、B超和超声造影对常见SRMs的诊断做一综述.

  • 儿童体部血管成像能谱CT与常规CT图像质量和增强效果的体模对比研究

    作者:杨洋;闫淯淳;袁新宇;沈云

    目的 探讨在相同辐射剂量下,儿童体部血管成像的能谱CT与常规120 kVp及100 kVp CT扫描间图像质量与增强效果的差异.材料与方法 使用直径160 mm的圆柱形儿童体部等效体模,在体模内放置填充碘造影剂的试管用来模拟增强的血管结构.使用能谱CT和常规CT,采用相同的CT计量指数分别对体模进行扫描.利用GSI处理/重建平台获得55~70 keV、间距5 keV的4组单能量图像,比较各单能量图像与常规CT图像的噪声、CT值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 55 keV、60 keV、65 keV、70 keV4组单能量图像中,60 keV图像的CNR高(24.7±0.5),优于120 kVp的20.4±0.4,但低于100 kVp的28.9±0.2;65 keV图像的噪声低(5.6 HU),略高于120 kVp图像的5.0 HU,与100 kVp相同;65 keV和60 keV图像的增强效果(CT值)分别与常规120 kVp和100 kVp图像接近.结论 单能量图像中,60 keV图像的CNR高,图像质量与常规100 kVp相仿,优于120 kVp图像.

  • 超声造影评价基于吲哚菁绿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琬璐;周群芳;宋竹清;唐家伟;李叶阔

    目的 超声造影可以评价组织内部血流灌注情况,对评价肿瘤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吲哚菁绿(ICG)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光热治疗试剂.本研究拟应用超声造影评价ICG诱导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4T1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小鼠分为:①对照组:瘤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②单纯激光组:肿瘤区域激光照射,2 W/cm2,4 min;③单纯ICG组:瘤内注射40 μgICG溶液;④ICG+激光组:瘤内注射40 μg ICG溶液,激光照射,2 W/cm2,4 min.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超声造影对基于ICG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B超检查肿瘤体积及内部回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良好,治疗6h后再次超声造影可见,ICG光热治疗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而其余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光热治疗24h后,肿瘤超声回声减低,肿瘤体积缩小19.6%;治疗48h后,超声回声进一步减低,肿瘤体积缩小76.6%,与其余各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治疗24 h和48 h后,肿瘤回声无明显改变,48h后肿瘤体积略有增大.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光热治疗后肿瘤大量坏死,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用于评价ICG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表现为肿瘤血流灌注减少,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 大鼠感染肝泡状棘球蚴不同时期超声动态演变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曾红春;王颖鑫;王俊华;韩伟;刘文亚

    目的 本实验研究采用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模型,动态观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不同时期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大鼠肝泡状棘球蚴不同时期的典型超声表现,探讨超声评价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超声动态监测133只感染肝泡状棘球蚴大鼠在不同时期(9周、28周、50周)的动态演变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接种9周时114个病灶(114/142,80.28%)超声表现为高回声,28个病灶(28/142,19.72%)表现为混合性.随接种时间延长,病灶体积逐渐增大,实性高回声病灶内部可出现液化坏死区、钙化灶逐渐增多;混合性病灶实性成分逐渐增多,回声杂乱,伴数量不等的钙化灶.病理结果显示早期病灶表现为针尖样/多囊泡样、乳白色囊泡样结构,内含不同比例的囊液,随病程进展,病灶内实性成分及钙化灶逐渐增多,囊液减少,镜下表现为病灶周边纤维组织逐渐增厚、内容物逐渐趋向复杂、内伴纤维组织、钙化及坏死液化.结论 随着接种时间延长,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灶病理结构渐趋复杂,超声可以灵敏地反映不同时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的特征性表现,以期为本病的转归提供影像学依据.

  • 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囊脂质体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作者:唐家伟;严飞;段琬璐;李叶阔

    目的 制备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囊脂质体(MSN-LIPO),评价MSN-LIPO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材料与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MSN-LIPO,用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MSN-LIPO的基本表征;用CCK-8试验评估脂质浓度分别为0、0.1、0.2、0.5、1.0 mg/mlMSN-LIPO对U87 MG细胞的毒性;将FITC标记的MSN-LIPO与U87 MG细胞分别孵育0 min、15 min、30 min、lh、2h,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验证U87 MG细胞对不同分组MSN-LIPO的摄取;分别设立对照组、MSN-LIPO组、HIFU组和HIFU+MSN-LIPO组,通过流式细胞仪评价不同分组对U87 MG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制备的MSN-LIPO粒径大小约为(128.60±2.11) nm,Zeta电位约为(-22.90±0.77) mV;不同浓度组MSN-LIPO对U87 MG细胞无显著毒性作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U87 MG恶性胶质瘤细胞能够成功摄取MSN-LIPO,不同时间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5.81,P<0.05);不同治疗分组对U87 MG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52,P<0.05).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MSN-LIPO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协同增强HIFU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脏双心房同蒂黏液瘤超声诊断1例

    作者:艾迪;冯海艳;高东梅

    1 病例简介女,63岁.主诉:心悸、气短2年,加重伴咳痰1个月.体格检查:胸廓对称,双肺叩诊正常清音,可闻及广泛干性啰音.心电图:交界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超声提示双心房肿物(图1A、B)、左心房增大、少量心包积液、肺动脉压力增高、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 斑点追踪成像对代偿期及失代偿期心脏淀粉样变性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的研究

    作者:张晶;胡金玲;任卫东

    目的 失代偿期心脏淀粉样变性(CA)预后极差,心肌功能受损严重,代偿期CA患者也可存在心功能损伤,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并不敏感.本研究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测量代偿期及非代偿期CA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旋转和扭转角度,探讨经STI测量的旋转及扭转角度变化与常规超声心动图相比,评价代偿期CA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临床正确评估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与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4例CA患者,按心功能状态分为代偿期CA组12例和失代偿期CA组12例,并选取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短轴图像,测量各平面的内膜下心肌旋转(endo-rot)、外膜下心肌旋转(epi-rot)、平面旋转(bulk-rot)及跨壁扭转(mural-tor)峰值.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lv-tor)峰值.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代偿期CA组各水平左心室整体lv-tor峰值均减低(P<0.05);失代偿期CA组各水平endo-rot、mural-tor峰值及基底水平bulk-rot峰值减低(P<0.05);失代偿期CA组心尖水平bulk-rot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代偿期CA组相比,失代偿期CA组各水平整体旋转及扭转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于代偿期的CA患者己出现心功能受损,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并不敏感,而经STI检测其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已早期出现减低.旋转及扭转参数是反映代偿期CA收缩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

  • 钆布醇在磁共振延迟增强成像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作者:刘东婷;马晓海;赵蕾;刘家祎;刘一;范占明

    目的 比较对比剂钆布醇和钆喷酸葡胺在MR延迟增强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超声诊断为HCM的患者分别接受2次心脏MRI扫描,注射对比剂钆布醇(0.15 mmol/kg)及钆喷酸葡胺(0.20mmol/kg) 15 min后,采用IR-turbo Flash序列进行延迟强化成像,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比较延迟强化的纤维化心肌体积、纤维化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remote)、纤维化心肌与左心室心腔的对比噪声比(CNRpool)、两种对比剂之间的信噪比(SNR).结果 2次扫描中,30例患者中有26例显示心肌延迟强化.延迟增强后纤维化心肌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钆布醇和钆喷酸葡胺的CNRremote分别为27.38±14.83、20.94±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CNRpool分别为10.28±8.74、7.64±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SNR分别为34.16±14.33、25.94±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对比剂评价纤维化心肌体积有很好的相关性(r=0.980、0.982,P<0.05).结论 在HCM延迟增强成像中,应用钆布醇(0.15 mmol/kg)较应用钆喷酸葡胺(0.20 mmol/kg)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

  • 产前超声诊断胸壁裂合并异位心1例

    作者:吴珊;朱华珍;肖帆;朱剑芳

    1 病例简介女,24岁,孕1产0,孕24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超声检查:双顶径5.4 cm,股骨长3.7 cm,大羊水深度5.4 cm;胎儿颅内结构及脊柱排列未见明显异常;胸壁连续性中断约1.5 cm,部分心脏位于胸壁外(图1),在羊水中搏动;胸腔、腹腔间膈肌低回声带显示完整;腹壁未见明显裂缺;四肢未见异常.引产解剖标本见胎儿部分心脏(左心室和右心室)通过胸骨下段缺损处膨出至胸壁外,心房位于胸腔内,似哑铃形镶嵌于胸壁内外侧,胸骨下段裂开,室间隔缺损,主动脉从左心室发出,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左前方呈索状,探针不能通过;膈肌、腹壁完整.终诊断:①宫内中孕,单活胎,头位;②胎儿胸壁裂:异位心(胸型);③胎儿心血管发育畸形: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闭锁.

  • 产前超声诊断联体双胎的价值

    作者:杨金燕;王玲;李亮;郑慧;张超学;陈庆

    目的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胎儿畸形,存活率低且出生后胎儿预后不良,本研究分析联体双胎的超声图像特点,以提高超声诊断联体双胎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并经引产及随访证实的11例联体双胎的超声资料,二维超声观察胎儿的数目、大小、联体部位、共用器官及合并其他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心血管及脐血流情况.结果 11例胎儿中,对称性联体双胎9例,其中胸腹部联体6例,超声示两胎儿胸腹前壁相连,共用心脏、肝脏或胃泡;2例双面畸形,超声示胎儿1个躯干、1个头颅及一双上下肢,颅内见2套脑室系统及2个面部;1例双头畸形,超声示胎儿具有1个躯干,一双上下肢及2个头颅及脊柱.非对称性联体(寄生胎)2例,超声示胎儿体内见颅骨、颅骨环、脊柱及肢体样骨骼强回声.结论 超声能直接显示羊膜腔内胎儿数目及联体胎儿融合部位,能动态多角度观察双头、双面等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很好地显示心血管情况,对于有无合并心脏畸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MRI表现

    作者:刘雪芬;李海明;张国福;强金伟;刘佳;郭燕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仅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2%,占子宫肉瘤的10%以下[1],术前诊断准确率非常低,通常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虽然国内外已有小样本和个案ESS的影像学研究[2-3],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尤其是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研究较少见,故其MRI表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对6例ESS的临床资料、常规MRI和DWI征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ESS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性,正确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 产前超声测量肺头比评估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预后的研究

    作者:张海春;田军章;陈钟萍;周苏晋;祁丹;邓雪红

    目的 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早期明确诊断及产前评估对产前咨询及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产前超声测量CCAM胎儿肺头比(CVR),探讨CVR在CCAM胎儿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为CCAM的84例胎儿的影像与临床资料,测量胎儿CVR,分为CVR<1.6组及CVR≥1.6组,比较两组胎儿水肿发生率、产后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围生儿存活率.结果 84例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为CCAM Ⅰ型12例(14.3%),CCAMⅡ型48例(57.1%),CCAM Ⅲ型24例(28.6%);78例(92.9%)活产,4例(4.8%)引产,2例(2.4%)死胎;CVR<1.6组68例,2例(2.9%)胎儿水肿,3例(4.4%)产后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CVR≥1.6组16例,12例(75.0%)胎儿水肿,9例(81.8%)产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两组胎儿水肿发生率、产后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围生儿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VR≥1.6的CCAM胎儿宫内水肿发生率及产后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均增高,CVR是评价CCAM胎儿预后的有效指标.

  •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的MRI研究

    作者:肖学红;周贝贝;汪泽燕

    目的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影响各异,本研究结合静、动态MRI,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改变及恢复情况.资料与方法 72例初产妇分成顺产组(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22例),分别于产后l、6周行MRI检查.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损伤率;测量并比较两组产妇在Valsalva状态MRI图像上的耻骨直肠肌裂孔线(H线)、盆底肌下降距离(M线)、膀胱下缘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B-PCL)、子宫颈到耻尾线的垂直距离(U-PCL)和肛提肌裂孔面积(LHS);测量两组产妇产后6周的静息和Kegel状态MRI图像上的LHS、耻骨直肠肌厚度(PRT),比较其变化率(△LHS、△PRT).结果 产后l周顺产组肛提肌损伤率(64.0%)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4.5%)(P<0.05),产后6周两组肛提肌损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6周,两组H线、M线、B-PCL、U-PCL、LH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顺产组产后6周H线、M线值较产后1周减小(P<0.01),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后6周U-PCL较产后1周减小(P<0.01).产后6周两组△LHS、△P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直接显示产后早期盆底损伤,可评价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松弛度及肛提肌收缩功能.

中国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