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영상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185
  • 国内刊号: 11-31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蔡幼铨 周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测定正常肝脾铁含量

    作者:蔡春仙;魏常辉;赵世胜;曾智

    目的 利用1.5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定量测定正常肝脾铁含量,探讨正常人群肝脾铁含量的分布特点.资料与方法 90例正常人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 60岁),每组各30例.采用1.5TMR SWI序列对受检者进行屏气扫描,获得同层面肝脾T2*值及R2*值,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脾铁含量的分布特点.结果 ①正常肝脾T2*值及肝R2*值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r=-0.210、-0.276、0.317,P>0.05),脾R2*值与年龄呈中等正相关(r=0.490,P<0.01);②正常肝脾T2*值及肝R2*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R2*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与老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正常人肝R2*值低于脾(F=10.200,P<0.001).结论 正常人肝脾铁含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肝铁含量增加程度低于脾.T2*值及R2*值均可以作为测量肝脾铁含量的敏感指标,但R2*值更为敏感.

  • 肝脏恶性黏液肿瘤1例

    作者:钱彩艳;夏国园;江珍珍;何本振;张黎

    1 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发热待查入院.超声检查:肝左叶探及一不均质团块,大小约99 mm×83 mm,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内见多房洋葱皮样低回声区(图1A),伴有团块状不规则的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肝左叶不均质团块(不能排除肝脓肿,建议进一步检查),胆总管结石伴扩张.行MR检查诊断:肝左叶占位性病变(建议穿刺活检)(图1B).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黏液性肿瘤(低度恶性)(图1C).

  • 三种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

    作者:杨辉;李强;李文亮;李德宇;张富强

    目的 探讨不同肾脏深度算式对中国人的适用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拟采用肾动态显像Gates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201例河南地区中国人,分别采用CT实测、李乾算式、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计算肾脏深度,代入Gates公式计算相应的GFR.以CT实测值为评价标准,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Bland-Altman法比较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的准确性和对河南地区中国人的适用性.结果 李乾算式取得的左、右肾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4、1.499,P>0.05),左、右肾GF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654、1.798,P>0.05).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取得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以及相应的GF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二者均低估了肾脏深度和GFR.三种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与CT实测值之间的偏差,李乾算式小,并显著优于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结论 应用Gates公式测定河南地区中国人GFR时,采用李乾算式计算的肾脏深度和由此计算的GFR的准确性均明显优于Tφnnesen算式和Taylor算式.

  • Dixon技术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价值

    作者:孙军;邢伟;陈杰;范敏;陈铜兵;张丽君

    目的 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II)、肿瘤脂肪分数(TFF),分别对两种肿瘤的TSII、TFF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以肿瘤OP较IP图信号下降及相应FO较WO图信号增高为依据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87.50%、80.56%.乏脂肪RAML与RCC之间的TSII、T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8、11.179,P<0.05);利用TSII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54%、93.75%、83.33%;利用TFF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23%、93.75%、94.44%.结论 Dixon技术,特别是其定量分析,对鉴别乏脂肪RAML与RCC具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萍;方华盛;陈更瑞;邓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的左前斜冠位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及定性、分型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显示肝门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多呈缓慢延迟强化;3例仅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偏心性狭窄或闭塞,肝内胆管呈梗阻性扩张.21例中,3例肝左叶萎缩,4例邻近肝实质受侵犯,形成软组织肿块,6例合并胆道系统结石.对照手术病理结果,MSCT胆道成像定性符合率为100.0%,分型符合率为95.2%,准确率高于常规轴位图像.结论 MSCT左前斜冠位MinIP+CPR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 黑斑息肉病合并肠套叠1例

    作者:杨斌;雷静;杨亚英

    1 病例简介患者男,17岁,因反复腹痛5年,加重7d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上腹隐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便秘、发热等症状,近7d疼痛加重.体格检查:唇和颊黏膜见黑色素斑,呈深褐色,不突出于黏膜.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明显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广泛性息肉形成.腹部CT:小肠、结肠内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左侧腹腔内见空肠肠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见分层状靶征及肠系膜血管包埋其中的血管卷入征(图1A、B).考虑为小肠、结肠多发息肉并空肠肠套叠.手术病理:小肠、结肠腔内满布大小不等的息肉,其中距回盲部20 cm、40 cm及距十二指肠空肠曲40 cm处各有一处小肠肠套叠,行肠套叠复位及套叠处息、肉摘除术.

  •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特征与病理对照

    作者:俞顺;方主亭;包强;苏家威;杜瑞宾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SNN的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SNN患者的MRI征象,对病灶数目、形状、大小、部位、边界,以及MRI平扫和增强后信号、强化方式进行评价,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发现10个病灶,平扫T1WI示7个病灶呈稍低信号,3个呈等信号;T2WI示2个病灶呈稍高信号,8个呈等信号,其中2个等信号及1个稍高信号病灶内见点状或小斑片状高信号;DWI示5个呈病灶呈等信号,5个呈稍高信号.10个病灶增强扫描后内部均未见强化,在门静脉及延迟期呈明显低信号,边界及形态显示清楚,边缘强化.病理表现:肝脏SNN中央为凝固性坏死物质,外周的薄层纤维包膜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节周围的肝细胞基本正常.结论 MRI平扫和动态增强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SNN的诊断.

  • CT诊断鼻腔额外牙1例

    作者:喻佳;叶礼新;姜叶芳

    1 病例简介患儿男,5岁,右侧鼻腔内异物感、鼻塞3年,加重入院.体格检查:右侧鼻腔底部见新生物,表面黏膜充血红肿,右侧鼻道狭窄,左侧正常.CT检查示右侧鼻道异常骨性高密度影,约1.3 cm×0.6 cm×0.4 cm,周围软组织影包绕.矢状位重建显示齿状,牙根在前、牙尖指向鼻腔后方,见牙髓(图1A);容积再现重建示牙齿紧贴右侧鼻腔底部,额外牙位于鼻腔中(图1B),牙齿排列整齐,无缺失(图1C).CT示右侧鼻腔额外牙,行全麻鼻腔新生物切除(取出)术.病理诊断:周围炎性肉芽组织.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作者:贾红靖;徐晓红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8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个结节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ARFI成像获取病灶的VTI面积比、剪切波速度(SWV)及SWV比值;采用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和SWV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超声半定量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0%、53.33%、94.29%;良、恶性病灶平均VTI面积比分别为1.11±0.12、1.65±0.35(t=11.524,P<0.01),平均SWV分别为(1.84±1.00) m/s、(4.93±2.94) m/s (t=7.840,P<0.001),平均SWV比值分别为1.07±0.44、2.81±1.72(t=7.910,P<0.001);ROC曲线得出常规超声、VTI面积比、SWV、SWV比值的AUC分别为0.889、0.948、0.933、0.896,VTI面积比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3.33%、88.57%,SWV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90.00%、87.14%,SWV比值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00%、70.00%、95.71%.结论 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高诊断敏感度.

  •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CT血管成像

    作者:李润根;郑少锐;孙兴旺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在CT血管成像(CTA)上的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VBD患者的CTA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A技术获取容积重组(VR)和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分别测量椎动脉(VA)颅内段和基底动脉(BA)的直径、长度、偏移度,总结VBD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47例VBD中,共观测到单纯BA式(8例,17.0%)、BA+单侧VA式(30例,63.8%)、BA+双侧VA式(5例,10.6%)、单侧VA式(2例,4.3%)和双侧VA式(2例,4.3%)5种表现形式,单侧VA颅内段向对侧偏移并骑跨为一种特殊形式.结论 CTA能直观、准确地显示VBD的各种形态学特征,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口腔种植术中腭部取骨量的CT测量研究

    作者:李清华;郑海波;朱亚琴;邹积威;王玉昆;傅国

    目的 探讨腭部作为种植手术供骨区环状取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40例患者(男23例,女17例)分别行上颌骨螺旋CT扫描后,图像行三维重建,测量腭部双侧24个点处的骨高度及18个点与腭中缝的距离;过12牙冠中心作腭中缝的平行线,与过145颊舌尖的平行线相交确定4点,垂直于骨面测量交点及以交点为圆心、3 mm为半径的圆周上各点的骨高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男女上颌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骨左、右侧基本对称(P>0.05),以4点为圆心、3 mm为半径处圆周上所取点骨高度高处为(14.58±4.78) mm,低处为(4.09±1.53) mm.结论 腭部骨厚度变异大,以3 mm为半径环状骨钻在腭部特定区域内取骨,取骨量充足,多数患者不会损伤邻近重要组织,但术前需行CT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 超声诊断婴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

    作者:胡原;陈文娟;李佩岚;陈洁;张杰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婴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并经多层螺旋CT或外科手术证实的5例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总结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超声特点.结果 5例患儿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肺动脉悬带1例,右肺动脉缺如1例.其超声表现特征为;肺动脉远端无分叉,肺动脉主干仅与左支延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则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多切面反复观察均无法探及另一侧肺动脉,则为右(左)肺动脉缺如;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的中远段,则为肺动脉悬带.结论 超声具有便捷、无创、可重复及可以发现其他先天心脏畸形的优点,可以诊断婴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有助于早期临床确诊和手术治疗,应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 经食管超声诊断右心房浸润性脂肪瘤1例

    作者:俎红丽;王岳恒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2岁,以“胸闷、气短20 d”就诊.入院诊断:冠心病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扩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四腔心切面,右房侧壁探及范围约19.7 mm×7.0 mm强回声团,边界尚清,回声欠均匀(图1A),其余心腔内未探及异常回声.双房切面,于右心房侧壁近下腔静脉端探及强回声团(图1B).经食管超声提示:右心房内占位性病变.心脏MRI示:右心房、右心室无明显扩大,右心房体部外侧壁可见宽基底结节状异常信号突入心腔,轮廓清晰,信号似欠均匀,病变随心脏搏动节律性运动,大小约13.3 mm×12.1 mm×13.8 mm,右心室壁不厚,提示:右心房体部外侧壁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考虑良性肿瘤、纤维瘤可能性大.

  • 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同步性

    作者:王晓梅;张健;史蓉芳

    目的 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评价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 将20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4个阶段分成高发危险因素阶段组(A)、器质性心脏病阶段组(B)、症状性心力衰竭阶段组(C)、难治性心力衰竭阶段组(D),并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量并比较各组室间收缩延迟(IVCD)、左心室相角程宽(LVPSW)和左心室位相角标准差(LVPSD).结果 室间同步性:A、B、C、D组IVC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2、-2.23、-2.38、-3.20,P<0.05).随着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进展,IVCD逐渐增高,B、C、D组IVCD显著高于A组(q=2.24、2.95、3.07,P<0.05),但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间IV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4、0.50、0.28,P>0.05).室内同步性:A、B、C、D组LVPS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9、-5.43、-8.27、-9.46,P<0.05).B、C、D组LVPSW明显高于A组(q-2.83、4.86、5.09,P<0.05).C、D组LVPSW明显高于B组(q=3.10、3.37,P<0.05).从A组到D组,LVPSW逐渐增加.B、C、D组LVP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31、-5.02、-5.35,P<0.05).从B组到D组,LVPSD逐渐增高.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从A阶段开始出现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从A阶段发展到D阶段,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逐渐变差.

  •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核素心血池显像检测左心室同步化的研究

    作者:陈雨;马树人;谢雄伟;李冬野;李承宗;任少阳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测定心室收缩不同步参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筛选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35%者18例,LVEF>35%者21例,同时纳入1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普通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图像及核素心血池显像图像.采用QLab 4.2.1软件计算12个左心室节段达到峰值收缩速度时间的标准差(Ts-12SD)和大差值(Ts-12 Dif)及其与R-R间期的标化值(Ts-12SD%,Ts-12Dif%).使用GE XT-ERNA软件自动和手动相结合进行常规和相位分析数据,获得左心室位相角平均数,左心室相角程、左心室峰相位标准差、左心室心尖-心底平均相峰之差(LVMP A-B)、左心室间隔-侧壁平均相峰之差(LVMP S-L),并计算与R-R间期标准化的左心室相角程(LVPS%)、左心室峰相位标准差(LVPSD%).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s-12S D%、Ts-12Dif%、LVPS%、LVPSD%、LVMP A-B、LVMP S-L均显著增加(P<0.05),且LVEF ≤ 35%组增加更明显(P<0.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不同步参数LVPS%、LVMP A-B、LVMP S-L与Ts-1 2Dif%均呈显著正相关(r=0.816、0.763、0.791,P<0.001),LVPSD%与Ts-12SD%呈显著正相关(r=0.797,P<0.001).结论 LVEF ≤ 3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不同步性比LVEF>35%的患者严重.核素心血池显像参数与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较好,均可以较好地评价左心室不同步性.

  • 不同年龄段肺炎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及病理分析

    作者:孟庆成;张风光;魏晓燕;贾丙鑫;张建伟;窦新民;赵二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炎型肺癌患者的高分辨率CT特点及与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14例)及老年组(≥60岁,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影像学分型以单纯磨玻璃密度影、混合磨玻璃结节及单纯肺叶或段实变为主,共10例;老年组患者影像学分型以混合阴影、实变合并肿块或单纯肺叶或段实变为主,共19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03,p<0.05);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影像学征象中病灶外周分布、均匀实变及叶间裂突出的出现率明显增高(x2=3.859、5.719、12.837,P<0.05);中青年组患者不均匀实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x2=5.719,p<0.05);随访6个月后,老年组患者病变的变化率为15.4%,显著低于中青年组的71.4%(x2=11.137,P<0.05).结论 中青年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以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影为主;老年肺炎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主要为病灶外周分布、均匀实变及叶间裂突出,病情进展慢,应及早进行病理检查确诊.

  • 儿童胸腔巨大脂肪瘤1例

    作者:张成仁;李丽芬

    1 病例简介患儿男,4岁10个月,近4d来咳嗽伴发热,抗感染治疗2d无效转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中粗、细湿哕音及少许喘鸣音,腹部未触及明显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见右肺尖、肺底部及肺野外带透光度增高,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近“水平裂”处边缘呈分叶状(图1A).CT显示右侧胸腔后部见一较大团块状低密度影,CT值约-100 Hu,密度较均匀,其内可见条索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10 cm×6 cm×5 cm,周围肺组织受压推移(图1B、C).CT诊断:右侧胸腔后部较大占位(6 cm×5 cm×10 cm),考虑脂肪瘤可能性大,肉瘤待排.术中见肿块位于右后中纵隔内,大小约11 cm×5 cm×5 cm,包膜完整,切开包膜见肿块表面光滑,切面实性、灰黄、脂肪样,有薄层包膜.病理诊断为脂肪瘤(图1D).

  • 孤立性纤维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征

    作者:杨晓锋;吴凡;方春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多层螺旋CT (MSCT)特征,并分析其病理改变.资料与方法 6例经病理证实的SFT患者中,病灶位于胸壁2例,乳房1例,腹腔内l例,下腹壁l例,盆腔1例,分析其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孤立性肿块,1例呈类圆形,5例呈分叶状.CT平扫1例密度均匀,2例有坏死、囊变,3例出现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示1例均匀强化,5例呈“苔藓样”不均匀强化,2例病灶内可见粗大的肿瘤血管,均呈“快进慢出”或“延迟强化”的强化模式.病理光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及不同程度增生的梭形细胞组成.富于细胞与少细胞区相间,间质见瘢痕疙瘩样透明样变,胶原纤维束粗大,间质血管丰富.结论 SFT的MSCT可以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增强后呈“苔藓样”不均匀强化,“快进慢出”或“延迟强化”等影像特征,结合病理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SFT提供依据.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肺血管炎的少见CT表现

    作者:张晓玮;刘晶哲;罗朝峰;刘东;张永春;潘纪戍

    目的 探讨CT诊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肺血管炎的少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ANCA相关肺血管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表现.结果 37例患者中,18例韦氏肉芽肿病(WG),9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10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WG患者中,l例仅表现为两肺淋巴肺血管束增粗,17例每例有l~1 1个结节,结节边缘清楚.CSS患者5例出现磨玻璃影.MPA患者中,l例出现礼花弹样反晕征,9例表现为云絮样渗出、磨玻璃影和部分实变.结论 与ANCA相关的肺血管炎CT影像具有多样性,认识其少见CT表现,并结合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可以避免误诊.

  • CT低管电压对胸痛三联征排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王敏;郭美玲;李剑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对128层螺旋CT急性胸痛三联征排查(TRO)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50例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胸痛,并行128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TRO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 kV)、B组(120 kV),每组各25例.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两组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CT值、图像噪声(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和ED.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7,P>0.05).A组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平均CT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2.081、3.755,P<0.05).两组N、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4、0.818、1.357,P>0.05).A组ED[(7.25±1.53) mSv]明显低于B组[(11.86±2.22)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1,P<0.05).结论 低管电压128层螺旋CT的TRO可以在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 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

    作者:陈霞;侯振洲

    1 病例简介患儿女,3岁5个月,因呼吸困难、胸闷、发热7d、加重1d到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X线检查示左肺致密,心影右移,左侧膈肌显示不清,右肺内带可见致密影.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行CT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110 kV,管电流35 mA,层厚6 mm,螺距1.0,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2.65 mGy,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剂量为2.0 ml/kg,注射速度1.8 ml/s.CT平扫示左侧胸腔内密度不均匀增高,CT值约21~45 Hu,未见正常充气肺组织,上下叶支气管以远狭窄闭塞,左侧胸腔后下部可见弧形液体密度影,气管及纵隔右移(图1A),右肺体积缩小.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章春泉;刘燕娜;罗永辉;王继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腺病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结节患者,共116个结节,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UE检查,分析患者术前UE检查的应变率比值(SR).结果 116个结节中,乳腺纤维腺瘤75个,乳腺腺病结节41个.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结节的SR分别为2.01±0.45、1.40±0.42;以SR=1.535为临界点,判定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2%、72.5%、77.6%.结论 UE应变率比值法在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灿;张海娴;李丽霞;唐丽玮;孙芳;崔广和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的超声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0%和8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2,P<0.05);TNBC组血红蛋白总量(HBT)、血氧饱和度(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非TNBC组HBT、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9%、90.07%、9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0.000、0.536,P>0.05).结论 TNBC在常规超声图像上无特征性表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DOT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

  •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作者:刘健;曾凌青;赵小波;高砚春;侯令密;谢婷

    目的 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成像观察同侧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及增强情况,记录腋窝淋巴结的开始增强时间及增强特点;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乳腺癌和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造影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共检测到41枚前哨淋巴结(SLN),其中13例检出的19枚SLN表现为快速、均匀的高增强,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内炎症细胞浸润;其余27例患者中,5例SLN未显示,22例淋巴结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灌注缺损区,缺损区始终不增强,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内见癌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SLN开始显影时间为(8.27±2.19) min,明显长于乳腺炎组的(2.46±0.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小于2,而炎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大于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肿块周围皮下注射SonoVue可以使SLN成像,经皮淋巴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肿瘤转移性和炎性增大的腋窝淋巴结有重要价值.

  • 乳腺肿块超声BI-RADS描述词的一致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俊宇;沈理;詹维伟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词评估者间的一致性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54个乳腺肿块按照大小分为大肿块组(直径>1.0 cm,82个)和小肿块组(直径≤1.0cm,72个),参照超声BI-RADS影像词典,由2名评估者采用双盲法对肿块形态、方位、边缘、边界、后方回声及微钙化进行观察、判读,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各描述词评估者间的一致性及两组肿块超声BI-RADS的诊断效能.结果 2名评估者对大肿块组的形态、方位、边缘、边界和微钙化判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80、0.909、0.791、0.637、0.618,P<0.05);后方回声判断一致性中等(Kappa=0.535,P<0.05),对小肿块组的形态、方位、微钙化的判断一致性好(Kappa=0.704、0.621、0.800,P<0.05);边缘和后方回声的判断一致性中等(Kappa=0.421、0.460,P<0.05);边界的判断一致性差(Kappa=0.386,P<0.05).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大肿块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4%、96.4%、63.0%,小肿块组分别为68.1%、80.0%、56.7%,两组准确度和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描述病灶特征术语比较详细,病灶大小对判断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