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중국의학영상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 影响因子: 1.3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5185
  • 国内刊号: 11-31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蔡幼铨 周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胰腺癌特异性MR分子探针的构建及体外研究

    作者:童明敏;史玉振;吴越霏;王中秋

    目的 制备基于胰腺癌生存素(Survivin)基因靶的MR分子探针,研究其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转染以及M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将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标志于壳聚糖修饰的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CS@MNPs)表面.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实验组细胞孵育MR靶向探针Sur-MNPs,对照组细胞孵育未经壳聚糖修饰的纳米颗粒MNPs和经壳聚糖修饰的CS@MNPs,均以25 μg/ml与细胞共同孵育24 h.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耦联效果,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观察人胰腺癌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的摄取情况,采用MTT法测定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将标志的细胞用1%琼脂糖1 ml重悬后,使用1.5T MR进行扫描,测定T2值.结果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胰腺癌的特异性靶向探针.壳聚糖修饰磁性纳米粒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粒径大小均匀、核心粒径核心在20 nm左右;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大部分反义核苷酸已连接到纳米颗粒表面,得到磁性靶向核苷酸.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未转染纳米颗粒的细胞内未见蓝色铁颗粒,而经CS@MNPs和靶向探针转染的胰腺癌细胞胞质内见大量蓝色铁颗粒分布;细胞凋亡实验显示未转染纳米颗粒、经MNPs转染和转染CS@MNPs组的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34.31%、67.73%、42.88%;MTT实验结果显示经MNPs、CS@MNPs转染的细胞活力分别为46.43%、63.68%;T2WI扫描结果显示水、标志MNPs的细胞、标志CS@MNPs的细胞、孵育靶向探针的细胞的T2值分别为(3315±183) ms、(219.5±21.8) ms、(218.0±173) ms、(171.7±32.5) ms;MRI显示标记了磁性纳米颗粒的细胞能引起T2信号下降.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靶向人胰腺癌Survivin基因的靶向探针,该探针细胞毒性小,转染率高,体外细胞转染后可被MR检查.

  •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对兔闭合性肾外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瑞雪;李叶阔;王莎莎;袁桂忠;李婷;周群芳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对兔闭合性肾外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雌雄不限,随机平均分为A、B、C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SMS型撞击器以77.2 N、106.2 N和135.1 N撞击力度对实验兔左侧肾区进行撞击,建立闭合性肾外伤动物模型.于撞击前和撞击后30 min内分别依次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维超声造影、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检查结束后处死兔行病理检查.结果 15只兔肾均受到损伤,撞击力度越大,损伤级别越高.灰阶超声示4只未见明显异常,11只可见不同程度的包膜下液性暗区及范围不等的肾实质异常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4只兔肾血流灌注良好,1只未见彩色血流信号,10只兔肾可见损伤病灶区血流信号呈不规则缺失.二维超声造影示2只兔肾未见明显损伤,1只肾全程未见增强,12只兔肾实质内可见范围不等的无增强区.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示2只兔肾未见明显损伤,1只兔肾全程未见增强,12只兔肾可实时、立体、逼真地显示肾损伤病灶的部位、范围、深度及形态.增强CT检查失败1只,伤肾未见明显损伤1只,13只肾实质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区.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能实时、立体、逼真地显示闭合性肾损伤的部位、范围和形态,能为临床救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测量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龙;袁建军;王绮;吴刚;马桂英;郭文清

    目的 探讨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牛离体肝脏剪切波速度测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使用牛离体肝脏,在取样线偏离中线0°~15°、15°~30°以及30°~45°条件下,分别将感兴趣区置于肝包膜下l cm、2 cm、3 cm、4 cm、5 cm处,测量剪切波速度,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下剪切波速度的差异.结果 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剪切波速度均有明显影响(F=21.53、18.26,P<0.01),且二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在0°~15°间各深度组剪切波速度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深度增加,测值重复性具有变差的趋势;取样线在15°~30°间以及30°~45°时,部分深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剪切波速度均有影响,取样线偏离中线不超过15°、深度不超过5 cm时,剪切波速度测值受影响较小.

  •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血流、行为学和形态学对比及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岚;程敬亮

    目的 建立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观察其脑血流、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初步了解VD的病理生理过程,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测定VD脑血流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将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15d组、30 d组、45 d组,每组9只.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PWI测定大鼠的脑血流变化.取大鼠脑组织制成切片后行HE染色及Nissl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各V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各VD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与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比值与局部脑血容量比值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发现,VD模型大鼠额叶皮质锥体细胞逐渐变性、脱失;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逐渐变性、脱失,细胞核固缩,胞质内尼氏小体逐渐减少、消失.结论 慢性持续性脑血流下降是引起VD的重要原因之一,额叶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细胞慢性进行性变性是VD的病理基础.PWI能较好地反映VD的脑血流变化.

  • 多层螺旋CT眼眶扫描参数优化的离体标本实验研究

    作者:曾宪春;张俊;韩丹;王勇;赵讯冉

    目的 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 kV、ll0kV、80 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 kV后,分别行180mA、90mA、45 mA扫描;固定管电压为80 kV后,分别行180mA、90mA、50 mA、25 mA扫描,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降低管电压(110 kV、80 kV)及成倍降低管电流(90 mA、50 mA、25 mA)均可以明显降低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P<0.05),但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在3分以上;降低电压对组织平均CT值改变不明显;不同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120 kV、180 mA)显示眼眶及其内解剖结构、病变及发现病灶数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80 kV、50 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2%,软组织及眶骨显示较好.80 kV、25 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6%,对眶周骨折显示较好,但软组织显示欠佳.结论 眼眶CT检查辐射剂量可降空间较大,软组织及眶骨病变选择80 kV、50 mA扫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了约92%,只观察眶周骨折时,辐射剂量甚至可以降致更低.

  • 超声引导下切割式与抽吸式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的比较

    作者:沈建红;刘广健;吕明德;谢晓燕;匡铭;方锋凯

    目的 比较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粗针活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随机选择切割式或抽吸式活检针进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穿刺针的取材成功率.结果 共活检56个淋巴结,淋巴结直径1.0~4.5 cm,平均(2.23±0.69) cm.采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29例,淋巴结直径1.4~4.5 cm,平均(2.38±0.78) cm,取材成功25例(86.2%),失败4例(13.8%);抽吸式活检针穿刺27例,淋巴结直径1.0~3.4 cm,平均(2.07±0.55) cm,取材成功25例(92.6%),失败2例(7.4%).两组淋巴结大小(t=-1.701,P>0.05)及取材成功率(x2=0.115,P>0.05)均无显著差异.切割式活检针及抽吸式活检针活检平均每例患者耗时分别为(6.5±1.5) min、(5.4±1.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5).全部活检病例均未发生出血、感染及邻近神经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用于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抽吸式活检耗时更短.

  • CT三维容积重建评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的价值

    作者:郭勇;逯巧慧;刘阳;王庆军;任爱军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三维容积重建(3DVR)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1024高分辨率CT扫描,并行2D(轴位、冠状位)及3DVR重建,采用三分分级法对2D、3DVR所见听骨链12个解剖结构破坏情况进行评分,并与术中观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个解剖部位中,砧骨长突、豆状突、砧镫关节破坏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6.7%、54.2%、54.2%;2D图像评价听骨破坏的准确度均在83%以上,其对砧骨长突、豆状突、砧镫关节破坏发生率较高部位的诊断准确度(83.3%、83.3%、87.5%)低于其他破坏发生率较低的部位(89.9%~97.9%).3DVR评价听骨破坏的准确度均在93%以上,对各部位评价准确度均高于2D图像(P<0.001).2D、3DVR评价听骨链破坏的分级结果与手术所见分级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41、0.970,P<0.001),2D与3DVR评价听骨链破坏的分级结果也呈显著正相关(r=0.849,P<0.001).结论 听骨链CT 3DVR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的诊断准确度高于高分辨2D图像,可以作为颞骨2D图像的有效补充.

  • 超声评价急速入藏汉族和世居藏族健康青年脑血流动力学差异

    作者:徐书真;王佳;张耀仓;扎拥;谭明木;袁丽君

    目的 采用超声评价急速入藏的世居平原汉族健康青年和世居高原藏族健康青年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选取急速入藏汉族健康青年66例,藏族健康青年29例,测量受试者的年龄、身高、肺活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HG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外周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记录受试者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分析汉族青年和藏族青年间以及不同性别受试者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汉族男、女青年肺活量体重指数(t男=1.706,t女=2.025,P<0.05)、HGB(t男=3.845,t女=11.918,P<0.05)、SaO2(t男=1.680,t 女=3.349,P<0.05)均低于藏族男、女青年,SAP (t男=2.475,t女=4.172,P<0.05)、DAP(t男=4.414,t 女=4.485,P<0.05)、HR(t男=1.915,t女=7.042,P<0.05)均高于藏族男、女青年;汉族青年颈内动脉、椎动脉RI均小于藏族青年(P<0.05);汉族男青年双侧Vm(t左=2.020,t右 =1.827,P<0.05)、左侧PSV(t=-5.500,P<0.05)、左侧血流量(VOL) (t=1.740,P<0.05)和右侧EDV (t=3.215,P<0.05)与藏族男青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女青年双侧EDV(t左=5.109,t右=3.534,P<0.05)、左侧Vm (t=4.157,P<0.05)和左侧VOL (t=3.103,P<0.05)均大于同侧藏族女青年.结论 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无创、实时检测高原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为高原相关性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超声诊断颈部环状异物横贯气管1例

    作者:陈文娟;张杰

    1 病例简介患儿女,2岁,因颈部皮疹、声音嘶哑1个月余,咳嗽、气促7d入院.患儿有佩戴毛线装饰品史.体格检查:颈部见一圈红色瘢痕样改变,无出血、结节、气肿.上消化道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双肺斑片状影,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部分实变.胸廓入口水平气管局部稍狭窄,余气管、支气管通畅.颈部超声示完整的环形强回声带,位于甲状腺中部水平横贯气管中后2/3处,紧贴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颈静脉,以右侧为甚,未影响食管,双侧颈内静脉见血栓.

  • 肿瘤侵犯下咽部环后区的MRI表现

    作者:黄勇华;王勇;陈志章;李红伟;何玉平;张忻宇

    目的 探讨肿瘤侵犯下咽部环后区的MRI表现,为临床早期发现肿瘤侵犯下咽部环后区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26例肿瘤侵犯下咽部环后区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其侵犯范围以及正常结构和层次的受累情况,分析其MRI典型特征.结果 肿瘤侵犯下咽部环后区使肌层T2WI信号增高,并可见软组织肿块,黏膜层、黏膜下脂肪层正常组织破坏,下咽腔消失.肿瘤侵犯所在区域前壁的黏膜层及黏膜下脂肪层、后壁的黏膜层及黏膜下脂肪层、前壁肌层、后壁肌层分别有26例(100.0%)、25例(96.15%)、23例(88.46%)、22例(84.62%),其中25例(96.15%)可见软组织肿块,23例(88.46%)下咽腔消失,21例(80.77%)同时侵犯前、后壁全层,并伴有软组织肿块,下咽腔消失.结论 下咽部环后区肿瘤侵犯时多伴有正常结构的破坏及信号异常,并可见软组织肿块,掌握肿瘤侵犯环后区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发现环后区肿瘤尤为重要,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评价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

    作者:李婷;史蓉芳;李剑明;赵晓斌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治疗手段,应用核素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quilibrium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ERNA)能够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左右心室功能,并依此评估CRT的疗效,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核医学科应用ERNA法评价2例CHF患者CRT后疗效,现报道如下.

  • 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高伟栋;张高星;张红环;彭宇程;赖浚兴;张学芳

    目的 评价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9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经超声测量EAT,比较各组EAT,分析冠心病患者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相关性,观察EAT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92例患者中,冠心病组67例,其中轻度组19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2例;非冠心病组25例.冠心病组EAT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t=-5.35,P<0.05);冠心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间随病变程度加重,EAT逐渐增大(F=9.8,P<0.01).EAT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r=0.379,P<0.0l)及CAS(r=0.67,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Wald=5.057,P<0.05).EAT>5.16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68.0%,ROC曲线下面积为0.0822.结论 超声测量EA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简便、可靠、实用,EAT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可以辅助诊断冠心病.

  • 超声评价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作者:王一洒;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陈纪昀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非冠心病组)、B组(单支病变组)、C组(双支病变组)、D(三支病变组),每组各2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FT,采用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分析EF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EF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而增加(P<0.05).EFT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弹性模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517、0.422、0.542、0.494,P<0.05),与顺应性呈负相关(r=-0.428,P<0.05),与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E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EFT与颈动脉弹性指标均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 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国建;王雪梅

    目的 评价13N-NH3 PET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融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行13N-NH3 PET腺苷负荷-静息MPI及冠状动脉CTA显像,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CTA、MPI及CTA联合MPI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 CTA与CA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及CTA联合MPI与CA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作为参照标准,CTA、MPI及CTA联合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0.0%、85.7%、95.2%,特异度分别为94.9%、88.9%、100.0%,准确度分别为94.3%、86.7%、9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6%、94.7%、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2.7%、90.0%.三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58、10.331、8.946、28.713、13.451,P<0.01).结论 13N-NH3 PET腺苷负荷-静息MPI与冠状动脉CTA的功能-解剖图像融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单纯PET或CTA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能明显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科学方法.

  • 血管内超声评价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魏静;张明哲;纪红;刘传木

    目的 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运动试验(EET)阳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资料与方法 98例患者拟诊为冠心病,其中32例EET阳性、CAG正常,66例基本正常,全部患者均行IVUS检查.根据是否绝经将45例女性患者分为A1组(绝经前及绝经期,28例)和B1组(绝经后,17例);53例男性患者分为A2组(无危险因素,20例)和B2组(合并危险因素,33例).分析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导联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①IVUS发现血管完全正常7例(7.1%),轻、中度病变68例(69.4%),冠心病23例(23.5%);EET阳性、CAG正常的32例患者IVUS结果显示粥样硬化斑块26处,其中不稳定斑块1处;EET阳性及CAG轻、中度病变不稳定斑块3例.②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存在1~2个危险因子60例(91.2%),冠心病患者存在典型心绞痛17例(73.9%);A1组发现冠心病0例,B1组发现冠心病6例(35.3%);A2组发现冠心病2例(10.0%),B2组发现冠心病15例(45.5%),A1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B1组(x2=2.936,P<0.05);A2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B2组(x2=1.986,P<0.05).③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导联表现为Ⅱ、Ⅲ、avF及V4~6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68例(68/91,74.7%),表现为Ⅱ、Ⅲ、avF ST-T改变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小.结论 IVUS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优于CAG,IVUS可以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和特征;对于EET阳性而CAG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诊断应结合危险因子进行综合判断.

  • 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彩霞;常慧贤;金艳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其中可见多发囊泡状长T1长T2信号影.7例妊娠囊主要向宫腔内生长,植入子宫壁较浅,与局部子宫肌层分界清晰;3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深部,向子宫肌层生长或同时向子宫肌层及宫腔生长,妊娠囊植入子宫肌层较深,与局部肌层粘连较严重,妊娠处子宫壁明显较薄,较大妊娠囊可突出于子宫轮廓外压迫膀胱;10例中7例行DWI,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 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差异在诊断输卵管妊娠中的价值

    作者:张凌;刘艳萍;王跃涛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TP)时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的差异及其在诊断TP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9例TP患者按黄体所在位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分为A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HCG ≤ 800 mIU/ml,n=30)、B组(TP与黄体同侧、血β-HCG>800 mIU/ml,n=32)、C组(TP与黄体异侧,n=7);选择同期62例宫内早孕孕妇作为对照组.将黄体所在一侧定义为功能侧,无黄体一侧定义为非功能侧,比较TP患者各组与对照组双侧子宫动脉PI的差异.结果 B组功能侧子宫动脉PI低于非功能侧(t=2.675,P<0.05);对照组、A组及C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9、0.776、0.225,P>0.05).A组与对照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双侧子宫动脉PI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以18.88%作为双侧子宫动脉PI相差百分比作为临界值,诊断T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25%和82.23%.结论 TP时双侧子宫动脉PI的差异主要受异位胚胎活力的影响,可以为诊断TP提供一定的帮助.

  • 100例晚期妊娠妇女正常耻骨间距超声测量

    作者:黄威;夏礼锋;覃小菊;吕玉霞

    晚期妊娠耻骨联合分离症是妊娠妇女的常见并发症[1].因超声无放射性,图像分辨率好,越来越多地用于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本研究对100例孕36~40周晚期妊娠妇女的耻骨间距进行测量,取得正常耻骨间距,为临床诊断耻骨联合分离症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08~12于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0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年龄18~42岁,平均(27.0±5.0)岁;孕36~40周,平均(38.5±1.6)周.所有受检者均无外伤史,无耻骨联合区疼痛、放射性疼痛及行动困难等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症状.

  • 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切除术后同侧间质部妊娠1例

    作者:薛勤;吴群英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0岁,已婚,孕2产1,因"停经38 d,下腹隐痛3d"就诊,无阴道出血及肛门坠胀感,既往月经规律,持续3~5 d,月经周期29 d,量约40 ml.4年前因左侧输卵管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明显异常;宫体:前位,稍增大,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增粗,无压痛.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示左卵巢旁包块,临床拟诊为异位妊娠.入院后查血β-HCG 6328 mIU/ml,孕酮 22.17 ng/ml.

  • 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对照研究

    作者:孙群维;史铁梅;杨思;张浩;陈思吉

    目的 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17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11例同时行CT检查,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超声检查12例呈实性包块,5例呈囊实混合性包块;CT检查4例呈囊实混合性包块,7例呈软组织密度影包块.17例病理显示均为单纯性无性细胞瘤,以实性为主,包膜完整,7例肿块切面可见液化或出血性改变.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超声和CT表现与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卵巢无性细胞瘤以实性为主,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表现为回声或密度不均肿块,具有条束状分隔分叶或结节状影,边界清楚,血流丰富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 微浸润型肺腺癌的高分辨率CT表现

    作者:孟庆成;贾丙鑫;张建伟;陈学军;张风光;杨宏伟

    目的 探讨微浸润型肺腺癌的高分辨率CT (HRCT)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微浸润型肺腺癌患者24例,术前均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病灶行常规HRCT扫描,观察病灶的HR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24例患者均为单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位于周围肺野.其中纯磨玻璃样结节8例,混合磨玻璃样结节16例,病灶直径(2.3±0.4) cm.其他影像学征象包括细支气管扩张征18例、边缘清晰18例、胸膜凹陷13例、分叶12例及毛刺征12例;量化分型中Ⅰ~Ⅲ型19例,Ⅳ~Ⅴ型5例病理显示肿瘤细胞沿肺泡壁附壁性生长,肺泡间隔增厚.结论 HRCT检查发现磨玻璃样结节影时,如果伴有细支气管扩张征、边缘清晰、胸膜凹陷、毛刺征及量化分型较低时,应高度怀疑微浸润型肺腺癌的可能.

  • 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炎的X线与CT表现1例

    作者:陈素云;罗帝林;赵志清;黄丽华;吴倩红;许朝璇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9岁,司机,发热、咳嗽4d,腹泻2d入院.患者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4℃,偶有畏寒,无气促、胸痛,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2d前出现黑色稀水便,给予头孢呋辛钠降温抗感染处理,体温短暂下降后发热症状反复,咳嗽加重.入院当天(2011-12-25)再次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便.体格检查:意识清晰,面部、口唇无发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前胸第三肋间以上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

  • 酷似肺癌的肺放线菌病2例影像分析

    作者:吴晓华;马大庆;张淑红;李浩

    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56岁,以"间断咳嗽,咯血2个月余"入院.吸烟史38年,每天40~60支,中间曾戒烟10年.胸部X线及CT(图1)示左上肺尖后段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占位,大小约为3.0 cm×4.0 cm,边缘模糊,可见毛刺及棘状突起,病灶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低密度区(图1C),增强后病灶周边部分轻度强化,内部低密度区不强化.纵隔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

  • 家族性肺泡微石症2例

    作者:高永华;张蕊;韩宏明;杨兴伟;曹志坚;杨喜银

    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广泛的肺泡内钙化为特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患者居多,常为家族性,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Harbitz[2]于1918年先描述了PAM的尸检及影像学特征,1933年病理学家Puhr[3]命名该病为PAM.本文将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2例(兄弟二人)PAM患者的影像表现报道如下.

  • 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显示肺叶间裂

    作者:薛贞龙;李一鸣;李澄;成维艳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对显示肺叶间裂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0例胸部16层螺旋CT检查未见异常者,行重建薄层影像,比较斜裂显示率;行多平面重组(MP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后处理;观察薄层(1.25 mm)及后处理影像上水平裂的显示及不完全叶间裂与副裂的显示情况,评价25例病灶邻近叶间裂患者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上病灶与叶间裂的关系.结果 在层厚1.25、2.50、3.75 mm影像上,斜裂为线样影的显示率分别为90.0%、81.25%、42.5%.层厚2.50 mm影像上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层厚3.75 mm影像(x2=24.754,P<0.001),层厚1.25 mm影像上线样影的显示率高于层厚2.50 mm影像(x2=10.228,P<0.01).层厚1.25 mm时,73.3%的水平裂显示为带状影,23.3%呈线样影,水平裂在MPR与SSD上显示为细线影;不完全叶间裂的显示率为45.0%,副裂的显示率为35.0%.薄层影像、MPR和SSD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表现为病变牵拉、推压及跨越叶间裂.结论 层厚1.25 mm时,叶间裂及变异的显示更加清晰,MPR与SSD可以清晰地显示斜裂与水平裂,以及病变与叶间裂的关系.

中国医学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