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左西孟旦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庆芝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体化给予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3 d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平均尿量、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胱抑素C(CysC)。结果:治疗前两组SV、CI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CI及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SV和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和Cys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更明显。

  •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

    作者:钟红剑;刘腊香;陈文胜;杨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和胸腔穿刺抽液,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7 d后胸腔积液中IL-6、IL-8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胸膜粘连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7 d后的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可以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还能降低患者胸腔积液中IL-6、IL-8和hs-CRP的水平,减轻胸膜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 球囊扩张肺动脉瓣预防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家旺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在预防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反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实施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36例患儿,根据右室流出道的修补方法将患者分为跨环补片组(n=19)和球囊扩张组(n=17)。分别在术后出院时和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肺动脉瓣环及Z值和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跨环补片组中89.5%的患者出现术后中度及以上的明显肺动脉瓣反流(PR),重度反流患者比例达42.1%,而球囊扩张组中23.5%的患者有中度反流,无一例患者出现重度反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年随访时,跨环补片组患者出现中度及以上明显PR的比例增加至94.4%,重度关闭不全的比例增加至61.1%,而球囊扩张组患者中度反流的比例虽然增加至35.3%,仍没有出现重度反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球囊扩张组患者术后出院和1年随访时肺动脉瓣环直径和Z值均有显著增加(P<0.001),逐渐达到正常水平(Z值>-2),说明球囊扩张术后肺动脉瓣环随时间迁移有明显生长。结论:对肺动脉瓣轻中度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患者,采用球囊扩张的方法原位保留肺动脉瓣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肺动脉瓣反流。

  •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余少雄;苗雨露;尹勇;刘泽;柳茂成;黄国钦

    目的:观察探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对脑出血给予相应积极预防干预性措施,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及常规措施。记录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如胃肠道功能衰竭等,在一个疗程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比较患者胃肠道功能衰竭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对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衰竭发生的风险率,改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发病导致的神经缺损,减少脑水肿等临床表征,降低血肿周围低密度区面积,缓解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治疗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前及术后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黄岸坤;黄志刚;杜宝文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和鼻阻力(NR)检查结果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鼻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择期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另择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鼻黏膜收缩前和收缩后进行鼻声反射及NR检查,结合VAS疼痛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研究组患者鼻黏膜收缩前后双侧鼻腔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鼻腔小横截面积(NMCA)和鼻腔容积(NCV)增大,NR减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和鼻腔平均横截面积(MN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中重度慢性鼻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鼻通气功能,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结果可准确反映临床疗效。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碧峰;侯宪云;钟红;王群;凌文珊;罗泳仪

    目的:分析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提出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降糖药使用情况、饮食是否规律、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水平、高血压病程、低血糖发作频率、对低血糖危害知晓情况及开始干预时间等多个与脑损伤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00例低血糖患者中,发生脑损伤者48例,发生率为16.0%;对1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磺脲类或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水平、高血压病程、低血糖发作频率、对低血糖危害知晓情况及开始干预时间与低血糖脑损伤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65岁及以上、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过量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低血糖持续≥6 h、血糖水平<2.2 mmol/L、高血压病程5年以上及低血糖每天发生2次以上均为低血糖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低血糖危害知晓及开始干预时间≤30 min为低血糖脑损伤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基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低血糖的认知水平,对低血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

  • 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作者:陈晓风;李晶;谷小丽;王攀

    目的:对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院住院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均进行肾脏病理穿刺、检测甲状腺功能(TT3、TT4、FT3、FT4及TSH)、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等,并对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肾脏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MGN)43例,微小病变型(MCD)29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例,膜增生性肾炎(MPGN)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蛋白与血清TT3、FT3、TT4、FT4呈正相关,与血清TSH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TT3、FT3、TT4、FT4呈负相关,与血清TSH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型多见,甲状腺素水平与白蛋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检测甲状腺素水平对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变程度、预后及病理类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游离脂肪移植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凹陷畸形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铮;谢惠华;黄超有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脂肪移植技术修复乳腺癌保乳手术后造成的乳房局部缺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于本科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又接受脂肪移植修复局部凹陷畸形的4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只接受保乳手术未行修复手术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通过自体脂肪游离移植的方法,从患者腹部抽出脂肪组织经过处理后注射至患侧乳房的凹陷部位以达到填充的效果,试验组脂肪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试验组通过第一次游离脂肪移植后对乳房外形满意者22例,占48.89%,第二次行游离脂肪移植后对乳房外形满意者17例,占37.78%,总体满意率86.67%;对照组对乳房外形满意者13例,总体满意率为23.63%,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移植技术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用于修复乳腺癌术后乳房的局部凹陷缺损。

  • 维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缪东军;邓丽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取维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情况。方法:通过对万方、知网、维普、CBM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将2型糖尿病、维格列汀、联合、降糖药物、疗效、安全性等作为关键词,利用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总结维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通过筛选后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研究有9个,经Meta分析显示维格列汀联合治疗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优于α糖苷酶抑制剂(P<0.05);安全性来看,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双胍、磺脲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等,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Meta分析显示维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静;肖琳;罗小婉;何一雄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提高、疲劳度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康复有较好临床效果。

  • 微创Nuss手术在胸壁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吴家宝;钟金慧;邓江波;王楚华

    目的:对微创Nuss手术在胸壁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0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的小儿胸壁畸形患者共19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漏斗胸10例,鸡胸9例。结果:本研究的19例患儿均顺利完成了Nuss手术,其胸壁畸形的情况得到满意矫正,手术时间为40~70 min,手术后住院时间5~9 d。术后1例出现气胸(小于患儿总数的10%,未予特殊处理),该患儿的气胸状况在术后3 d消失,另外1例患儿出现轻度皮下气肿。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1例患儿在初次手术的3个月后由于钢板移位进行了二次手术,另外1例患儿在出院后的第2周出现了右侧胸腔积液,经抗感染及右侧胸腔穿刺后积液消失,情况得到控制。剩余患儿在手术中以及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时均未出现不适症状,其中2例患儿在术后3年取出钢板,畸形矫治结果满意。结论:微创Nuss手术在治疗小儿胸壁畸形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及其家属对畸形矫治满意,该方法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大力推广应用。

  • 水囊填塞在54例剖宫产患者产后止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曹伍兰;陈宏霞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中应用水囊填塞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实施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实施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水囊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止血,应用纱布填塞宫腔压迫止血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止血,对两组的止血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应用不同止血方法进行止血后,观察组患者止血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应用水囊填塞能够实现理想的止血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及急性支气管肺炎儿童排痰效果的探讨

    作者:黄元寿;马艳芳;马海燕;潘惠妮;叶梅;万昕;黄碧林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及急性支气管肺炎儿童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于本院儿科住院的186例毛细支气管炎和238例急性支气管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各病种按雾化溶液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再按氯化钠浓度分组,分别给予0.9%、3%、5%、7%、9%氯化钠液经压缩泵空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按同样方法雾化吸入,比较各组的排痰效果。结果:3%、5%、7%、9%氯化钠组间、0.9%氯化钠组和对照组雾化对毛细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肺炎儿童排痰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氯化钠组与0.9%氯化钠组、对照组排痰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等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两种疾病儿童排痰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5%、7%、9%四种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或急性支气管肺炎病例都有较理想的排痰效果,效果相当,0.9%氯化钠溶液的效果不理想,0.9%、3%、5%、7%、9%五种浓度氯化钠溶液各自对两种病例的排痰效果相当,选择浓度不过高而又效果理想的3%氯化钠溶液更合适。

  • 不同浓度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分析

    作者:朱秀娥;杨小红;伍海燕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8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术治疗,术后给予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依据冲洗液浓度分为高度组(2.5%盐水冲洗液)和低度组(0.9%盐水冲洗液),各42例,应用糖精法检测患者术后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应用SNOT-20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高度组和低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80.8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均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鼻腔冲洗联合鼻腔雾化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疗效,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进程,从而加快鼻黏膜纤毛运输功能恢复,缩短疗程,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胡少杰

    目的:研究与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栓塞组,每组64例。手术组于显微镜下切除畸形的血管并清理血肿,栓塞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生活功能。结果:栓塞组完全栓塞率低于手术组,大部分栓塞率高于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小部分栓塞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生活功能为一级的患者比例高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类似,但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功能和防止手术后遗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美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实施评价

    作者:高善强;贺英;刘平;王珊珊

    对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目前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卫生领域的关注。利用2014-2015年医疗保险改革公开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美国医疗救助扩展计划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6月,美国已有30个州实施了医疗救助拓展计划,对于享受医保补助者,27个州执行联邦收入限制。2015年,美国全境保费援助月均额272美元,但全国医疗保险覆盖缺口人数高达370.8万人,美国医疗救助计划扩张尚未完全实现。

  • 宜宾地区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姚玲;毛海鹰;康涛;陈琴

    目的:分析宜宾地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97例宜宾地区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对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肝功能和HBV-DNA定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中,40.2%患者炎症分级≥G2,10.3%患者纤维化分期≥S2,G≥2组患者的ALT水平高于G<2组;S≥2组患者的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BV-DNA水平和HBeAg状态与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无关。结论:对ALT<2×ULN慢性HBV感染患者应考虑进行肝穿刺活检,特别是那些年龄≥40岁且ALT≥50 U/L者。

  • 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作者:叶育芳;林霞;栾峰;孙广范;芮玉宣

    目的:探讨建立以集体宣教、一对一咨询等综合保健措施为基础,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为中心的规范化绝经期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59岁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集体宣教、健康指导、心理辅导等综合健康干预措施;一对一咨询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激素替代疗法组(HRT组)、黑升麻提取物治疗组(莉芙敏组)、中药治疗组(泰坤胶囊组),干预后12个月随诊,对健康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103例患者完成了干预研究,完成率93.64%;患者年龄40~59岁,平均(49.40±4.08)岁。其中HRT组54例、莉芙敏组26例、泰坤胶囊组23例;三组患者年龄、体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平均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除血糖值在三组之间存在差异(泰坤胶囊组高于HRT组,P=0.003)外,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血压、Kupperman评分和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RT组的总胆固醇测量值低于泰坤胶囊组(P=0.001);HRT组的Kupperman评分分别低于莉芙敏组(P<0.001)和泰坤胶囊组(P<0.001);HRT组的骨密度值分别高于莉芙敏组(P=0.042)和泰坤胶囊组(P=0.004)。HRT组患者干预后的总胆固醇测定值(P=0.047)、Kupperman评分(P<0.001)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莉芙敏组患者干预后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泰坤胶囊组患者干预后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HRT治疗为中心的绝经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绝经期症状,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绝经期 健康管理
  • 气垫床充气程度与体质指数对卧床患者翻身时间间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姚艳梅

    目的:探讨气垫床充气程度不同与体质指数不同对卧床患者局部受压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临床病例60例,在平卧气垫床充气1/3满、充气2/3满、充气足三种状态下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对其平卧时两侧肩胛部、骶尾部的压力进行测量。结果:超重体质指数、正常体质指数、低体质指数患者卧气垫床不同充气程度时主要受压部位左肩胛部、右肩胛部、骶尾部局部组织皮肤体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超重体质指数在气垫床充气1/3满时骶尾部平均体压值大。结论:不同体质指数患者使用气垫床的翻身时间间隔具有差异性,超重体质指数可延长至每3小时翻身一次,而正常体质指数和低体质指数可延长至每4小时翻身一次,这样既能减轻频繁翻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对比

    作者:张碧红;李琴

    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两种方式临床护理方法的特点。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280例进行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胃镜检查方法。观察术中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并使用抑郁态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SBP、SDP、HR、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SDS、SA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较普通胃镜具有安全、高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等特点,但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更好地配合检查,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项目管理模式运用于产后母婴康复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郑婉文;林燕芬;林丽霞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的整体化管理模式在产后母婴康复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项目管理的整体模式,将阶段化、量化和优化管理的方法运用于产后母婴的康复管理中,回顾性分析实施前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产后尿潴留、晚期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吐奶、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的发生情况。结果: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母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及流程,对提高产后母婴康复管理有显著效果,是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分析

    作者:刘玉金;蔡美花;黎虹

    目的:观察分析三个不同时间段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镜下特征。方法:2000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胃镜室进行了9807例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共检出消化性溃疡1952例,检出率19.90%。将19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按接受检查的年份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为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结果:2000-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11月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分别为25.12%、22.73%、13.70%(P<0.01)。胃癌患者的比例(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分别为2.10%、2.93%、4.25%(P>0.05)。胃溃疡好发部位为胃窦、胃角,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为球部。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胃癌患者电子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出率有升高趋势。

  •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钟碧珍;冯彤玉;陈翠荣;许映冰;陈丽文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症状困扰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4例妇科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0.75±12.46)分,其中90.38%的患者为中、高水平。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症状困扰和社会支持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存在中、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

  • 影响中山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作者:吴瑞霞

    目的:探讨中山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山市户籍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夫妇共1000对,参照《关于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待孕夫妇的调查问卷》调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986份有效问卷调查表,回收率98.60%(986/1000)。孕前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对象主要以20~40岁,有职业,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对优生健康教育现有的宣传推广方式(讲座、网络、电视与报纸)了解并接受,对优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自觉或被动咨询检查,对获得优生健康知识的期望值较高,对基层计生人员经验、专业与态度的评价较为满意。结论:通过健康知识讲座,个性化健康指导,视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宣传栏,门诊健康咨询与随访教育有助于强化计划生育夫妇的优生优育观念,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 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异常时与血涂片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余文惠;刘凤玲;夏俊

    目的:将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出现异常的标本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血细胞数量、形态、分类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实施对比,以此检验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是否可靠与准确。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的患者标本200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与血涂片镜检测的结果实施分析对比。结果:血小板数量比正常标本涂片较高,与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相同,但部分血小板数量比正常低的部分不符合,因其部分血小板的聚集导致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必须给予血涂片镜检测;血涂片镜检测和血细胞仪分析的红细胞体积结果相同;对分类或不分类异常的白细胞标本须给予血涂片镜检。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所检测的结果出现异常、不完全的可靠,只有将涂片染色镜检测结果对比,才可将血细胞分析仪不可正确识别异常细胞成分的缺点进行修正,后得到准确而又科学的结果,降低患者的漏误诊率。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比较

    作者:范婵;陈姝;龚国忠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N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方法: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排除溶血、脂血及用药情况。分别用CMIA与ECLINA测定样本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连续测定7 d,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点,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作为X轴,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为实验方法为Y轴,计算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差评估。结果:CMIA与ECLIN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7863X+0.0632,相关系数r2=0.9946,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P<0.01)。两种实验方法均存在随着结果增高偏差增大现象,但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ARCHITEC和ECLI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建立相关方程,在某一方法不能满足实验室而参考值又不能变换时可以用另一方法代替。

  • 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林坤培;黄丽君;许志定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联合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400例年龄为3个月~3岁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按有无喘息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每组200例。所有患儿入组后均联合检测MP和RSV,比较两组MP和RSV阳性率、检测满意度、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情况。结果:喘息组MP和RSV阳性率、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存在下呼吸道感染时,通过联合检测体内血清MP和RSV抗体滴度,快速鉴别诊断出喘息性疾病,可明显减少检查费用及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男性不育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智标;黎子辉;麦贤昌

    目的:探讨家具从业者男性不育相关因素,为男性家具从业者提供健康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男性家具行业不育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有正常生育史者的男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精液质量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两组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精子运动直线性(LIN)、血清抑制素B(INHB)、精子顶体酶(AE)活性及睾酮(TEST)水平。结果:除TEST外,其余各项指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具从业不育患者精子质量较正常生育组有统计学差异,显示家居从业者不育患者的睾丸支柱细胞有一定损伤现象,该环境中工作的不育男性生殖状况堪忧,职业教育及其健康防护显得十分迫切。

  • 脑膜病变患者行MR增强后FLAIR序列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谢生;王开福;黄钻明;邓桂珍;李华梅

    目的:探讨脑膜病变患者行MR增强后FLAIR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102例脑膜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增强后再加扫FLAIR,对FLAIR序列进行观察分析。结果:MRI增强后FLAIR序列对脑膜病变显示较为敏感,且可将强化皮层静脉与静脉窦正确的区分,显示脑脊液强化,但对伴脑实质内的微小病灶显示具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结论:MR增强后FLAIR序列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增强T1WI具较强补充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使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

  • NT值超声测定在孕11~13+6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马育局;李颖;王青

    目的:探讨NT值超声测定在孕11~13+6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12月来本院接受孕期检查的3822例孕11~13+6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测量3822例孕妇胎儿的NT(颈项透明层)值,进行胎儿畸形诊断。结果:3822例孕妇共3869例胎儿,经筛查发现109例为畸形胎儿。109例畸形胎儿中,NT值≥2.5 mm的胎儿共84例,所占比例为77.1%,明显高于NT值<2.5 mm的胎儿(χ2=63.872;P<0.05)。结论:孕11~13+6周时测定胎儿NT值可作为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 NT值≥2.5 mm为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参考指标。

  • 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中的价值

    作者:林武辉;何立红;张志荣;李性希

    目的:探讨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临床拟诊颅脑出血的新生儿100例,全部新生儿行颅脑超声检查,同时实施CT、MR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新生儿PIVH及其不同分级的阳性检出率、检查用时与检查费用的差异。结果: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检查发现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65例,阳性检出率65.00%,其中Ⅰ级30例,Ⅱ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7例。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MRI对新生儿PIVH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与MRI对新生儿PIVH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MRI对新生儿PIVHⅠ级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与MRI对不同新生儿PIVH分级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的检查用时明显短于CT、MRI检查,检查费用明显低于CT、MRI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探头联合应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检查用时短,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钙震荡特性

    作者:朱国栋;王勤章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Cajal-like interstitial cells)是否有自发周期性钙震荡(calcium oscillation),以期为膀胱兴奋性起搏细胞为Cajal样间质细胞这一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胶原酶V消化法,获得原代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进行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Fluo-4AM负载后的Cajal样间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进行记录,荧光强度的改变代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培养后的Cajal样间质细胞保持其固有特征,可见胞体为梭形且胞体两极有两个细长突起;培养的Cajal样间质细胞有两类不同的钙震荡:一类震幅小而频率不规则,另一类震幅大而频率慢。第二类钙震荡与膀胱逼尿肌细胞的钙震荡显著不同。结论:与消化道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自发性钙震荡类似,成年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亦存在自发钙震荡,提示膀胱收缩活动的起搏细胞可能为其中一种类型的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

  • 老年性上睑松弛及睑袋整形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侯春;王肃生;梁刚;张志华;冀航

    目的:总结过去3年对老年人上睑松弛和睑袋整形的手术经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于本科室接受上睑松弛和睑袋整形手术的3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术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术后1年对受术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结果。结果:30例受术者均对手术满意,通过整形手术消除了因眼睑松弛而对视野造成的遮挡困扰,并改善了容貌,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论:给予老年性人群进行上睑松弛和睑袋整形手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

    作者:吴重聪;蔡桂丰;杨桂艳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后双胎妊娠自然减胎共193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自然减胎对助孕结局的影响。结果:1104例双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183例,自然减胎率为16.58%(183/1104);其中119例双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8周,占65.03%(119/183)。减胎后保留单胎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出生体重;妊娠8周后实施选择性多胎妊娠减胎术可减少手术干预率及并发症。

  • 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陈茂祯;李智

    目的:探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后1~5年的远期疗效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由同一医师按同种方法行髓核摘除术治疗,筛查患者年龄为20~45岁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1、5年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疗效评价标准为JOA评分、VAS视觉评分,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手术前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分别与术后5年、术后1年、术后立即检测相比,或术后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手术前满意度与术后、术后1年、术后5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两两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创口小,手术安全,后遗症少,患者恢复能力强,成本低,经1~5年随访,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对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邓训训;林伟文

    目的:观察和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其对OPG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0.5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部位的骨密度、骨保护素(OPG)、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N-端骨钙素N-MID、骨钙素OC)水平、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OPG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O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P、N-MID、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治疗后BAP、N-MID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OPG水平,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对骨质疏松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分析

    作者:潘英;陈东;李娜

    目的:探讨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对骨质疏松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120例,疗程为半年,治疗前均采用骨密度检测仪检测其骨密度,骨密度T值范围均在-1.0~-2.5 s,根据其用药后骨密度进行分组,A组(T值在+2.5~-1.0 s),B组(T值在-1.0~-2.5 s)和C组(T值<-2.5 s),对比不同组间用药前后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水平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因子对患者治疗后疗效的准确性。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水平方面,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5-OH-D评估骨质疏松治疗后疗效的特异度为71.34%、灵敏度为83.45%、准确度为86.71%,FGF23评估骨质疏松治疗后疗效的特异度为79.64%、灵敏度为88.57%、准确度为91.22%。结论:血清中25-OH-D、FGF23因子与骨质疏松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在早期诊断评估治疗后疗效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作者:马志锋;凌云;王延涛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后缘高度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预后效果良好,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