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丙种球蛋白与抗生素联用治疗脑卒中引起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黎明;徐兰

    目的:通过探讨丙种球蛋白与抗生素联用治疗脑卒中引起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快速清除病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引起肺部感染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自我生活能力评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住院时间、感染灶吸收时间、细菌清除率、死亡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为(19.42±1.12)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为(9.75±1.02)分、自我生活能力评分为(80.12±2.03)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1.17±4.1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26.82±1.74)d、感染灶吸收时间为(7.36±1.02) d、细菌清除率为92.31%、死亡率为3.08%、治疗有效率为90.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抗生素联用治疗脑卒中引起的肺部感染,能有效清除细菌、提高治疗效率,对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在胆囊切除联合非腹侧肾囊肿去顶术中的应用

    作者:葛卫红;胡建明;徐礼治

    目的:通过腹腔镜在胆囊切除联合非腹侧肾囊肿去顶术中的运用,探讨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肾上极、背侧、肾盂旁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肾囊肿去顶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5±20)min,出血(30±6)mL,术后拔管时间(1.5±1.0)d,平均住院时间(3.0±2.2)d,术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非腹侧肾囊肿去顶术疗效肯定,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运用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 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哲;许庆文;蔡朋株;徐飞鹏;林琳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46例确诊为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6例行传统开腹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感染率、肛门排气天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ICU老年患者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运山;邓霞梅;刘易林;李莉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住本院败血症患者共42例,将其分为老年组28例,对照组14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情况、诱因,并对老年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败血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治愈12例,死亡16例,病死率为57.1%;对照组治愈8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42.9%,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老年患者败血症共分离出41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两组年龄、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是老年组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内老年患者败血症预后受住院时间影响,对具备此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加强监护。

  • 培美曲塞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先国;周远;李宇;张山燕;陈景华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给予培美曲赛+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25例,给予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 BSC)。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1年和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的客观有效率为48.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1.7%、4.2%和29.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下降)、肝肾功损伤,对照组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1、2年生存率,可作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68例分析

    作者:张永佳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16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硬币分组法把1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片,观察组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字2=19.526,P<0.05);观察组高血脂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字2=20.056,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将患者血压、血脂大限度稳定到正常水平,在临床运用中效果确切。

  •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方清;吕舜荣;徐继双

    目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相关性。方法:将确诊为冠心病的325例患者依据心功能情况分为两组,心功能正常组192例,心功能不全组133例。心功能不全组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采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尿酸浓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浓度与心功能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不全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正常组血尿酸浓度为(325.87±91.32)μmol/L,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为20.31%;心功能不全组血尿酸浓度为(424.85±102.23)μmol/L,HUA发生率为4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逐渐增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高于心功能正常患者,并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而不断升高,同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会增加,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 不同手术时机和术式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比较研究

    作者:章建民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和术式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180例,发病72 h内为研究A组,发病72 h后为研究B组,每组各90例患者,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不同术式胃肠减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胆管损伤率、肺内感染率、胆漏率。结果:研究组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52±2.71)min,术中出血量为(250.45±2.34)mL,住院时间为(11.04±1.10)d,均显著优于研究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胃肠减压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术治疗。研究A组切口感染率为5.56%,胆管损伤率为7.78%,肺内感染率为4.44%,胆漏率为11.11%,均显著优于研究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72 h内是手术的佳时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重要意义。

  • TE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侯双双;赵会庚;王亚东;徐建;朱林峰;尹家俊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EP组42例和开放组54例,分别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情况,以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疝分型及术后随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组相比,TEP组手术时间较长(P<0.01),住院费用较高(P<0.01),但住院时间较短(P=0.004),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P=0.008),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降低(P=0.045)。结论:TEP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大力推广。

  • 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明明;韩振;闵生辉;冯钢;许志锋;陈立波

    目的:研究及分析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巨大房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微创封堵治疗)20例和B组(常规手术治疗)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切口大小及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心脏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切口小于B组,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炎性因子血清表达水平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心脏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好于术前(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对于患者的炎症反应控制相对更好,更为适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 压差试验在高频彩超诊断浅表软组织血管瘤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曾林胜;李晓春;黄开洪;孙斌;彭美华;李江

    目的:评价压差试验在高频彩超诊断浅表软组织血管瘤(SSTH)中的价值。方法:对103例浅表软组织病变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和压差试验。在试验的加压或减压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将试验结果与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试验对SSTH的诊断效果。结果:压差试验结果位阳性30例,阴性73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SSTH 31例(A组),非浅表软组织血管瘤72例(B组)。压差试验诊断SSTH的敏感度为93.55%(29/31),特异度为98.61%(71/72)、准确率为97.09%(100/103)。结论:压差试验在高频彩超诊断SSTH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高、准确率高的特点。该技术简单、安全,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SSTH。

  • 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2例报告

    作者:邵尤青;骆名智;周新民;余亚平;邵海晏

    目的:分析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位置、影像学特点以及发育畸形的不同类型,总结异位开口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接收的2例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输尿管及膀胱抗反流再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儿1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患儿家属也非常满意。患者2手术也非常成功,术前症状全部消失,之后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尿路感染症状,B超、CT、IVU以及MRU等检查结果肾功能恢复正常,重复输尿管消失,囊肿部位消失。2例患者出院后的1年里通过电话随访均无复发,表明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十分满意。结论: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一般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都可以在术前确诊,采用输尿管及膀胱抗反流再植术的手术方法对重复输尿管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畸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肖东霞;吴明法;林良勇

    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为患儿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为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期选取60例哮喘患儿为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药物均相同,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相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咳嗽、胸闷等临床不良症状,还能够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其缺氧状态,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首选方法。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对比思路刍议

    作者:周国平;余碧娟

    目的:对比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96例以及开腹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以及肿瘤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但是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开腹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丽萍

    目的:探讨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维持治疗第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骨髓MRD检测,统计MRD阳性及阴性患者不同危险度及不同治疗时期的复发情况,同时比较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不同骨髓缓解状况下MRD水平。结果: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以及维持治疗第3个月,高危组的MR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治疗时期MRD阳性复发率显著高于MRD阴性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达M1的患者MRD≥10-2比例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象达M1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M2与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D水平与ALL的预后有关,MRD阳性可作为ALL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 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赵俊;周毅;黄涛;张小斌

    目的:探讨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一次取石率、探查成功率、肝内胆管巨大嵌顿取石率、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一次取石率、探查成功率及肝内胆管巨大嵌顿取石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比较两组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胆道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质胆道镜和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各有优势,硬质胆道镜优势更为明显,临床可合理配合使用,提高取石成功率。

  • 呼吸末正压通气对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脑氧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业松;吴熠;李书庸;刘明

    目的:探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脑氧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老年腹腔镜手术ASAⅠ~Ⅱ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采用维持PEEP 5 cm H2O;对照组48例,PEEP 0 cm H2O。比较两组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和气腹后2 h(T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CaO2-C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差异。结果:T0时刻,两组的SjvO2、CaO2-CjvO2值和C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T1、T2时刻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7 d研究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期间呼吸末正压通气有助于显著改善脑氧代谢平衡,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 希罗达和唑来膦酸联合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闫睿

    目的:研究分析希罗达和唑来磷酸联合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1日-2014年12月1日经本院诊断并治疗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各20例。单一用药组给予希罗达,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唑来磷酸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根据分析可得出联合用药组止痛有效率为85.00%,单一用药组止痛有效率为55.00%,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且联合用药组骨转移灶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的3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罗达和唑来磷酸联合治疗乳腺癌多发骨转移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以及时缓解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润超;陈健;熊秉刚;欧翰杰;邬业强

    目的:探讨和分析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5年4月本院共接收了42例单手指皮肤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均以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血管作为采用端。结果:42例单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中,22例皮瓣较为臃肿,20例皮瓣有部分破损,所有患者在护理人员换药后都顺利地愈合。游离移植手术后的0.5~1年的时间内进行随访,按照我国中华医学会外科手术对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42例患者中,优30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5.2%。结论:在医学临床中,对于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手术,其解剖的位置比较固定,切取的难度也较小,患者术后皮瓣恢复情况比较理想,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评估

    作者:莦莉娜;吕庆鹏;李翠霞

    目的:评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患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初步研究

    作者:冯礼雄;周任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9月接诊的100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CT引导下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例肺部肿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其中肿瘤直径为2~4 cm治疗有效率高达100%,1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局部疼痛,2例出现局部渗血。结论:CT引导下行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性高、高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肺炎支原体肺炎诱导痰中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研究

    作者:彭宽志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核酸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该病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儿诱导痰中MP-IgM、MP-DN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及与金标准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P-IgM、MP-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两种检测结果与金标准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肺炎支原体核酸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较好,能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探究

    作者:康建勋;刘立业

    目的:分析和探讨外科临床上全麻手术治疗患者体温变化对于麻醉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6例全麻情况下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处理组和手术保温组,分别给予常规处理及保温手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鼻咽温度。结果:保温手术组患者术中鼻咽温度、平均体温高于常规处理组,保温手术组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短于常规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保温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3.77%(2例),低于常规处理组的18.87%(1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手术操作可以显著提高体温,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应用。

  • 经皮桡动脉途径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明吉

    目的:研究经皮桡动脉途径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5例。观察组给予经桡动脉途径治疗,对照组给予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6.40%,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0.00%,两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治疗冠心病复杂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较好。

  • 长效单药联合短效行抗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随访期间收缩压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张翠荣

    目的:分析长效单药联合短效行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在随诊期间收缩压变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抗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长效单药组与短效联合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长效单药组基线收缩压为(148.7±17.8)mm Hg,短效联合组基线收缩压为(143.5±16.9)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 P>0.05)。长效单药组收缩压下降值为(11.3±6.5)mm Hg,收缩压标准差为(8.6±3.6)mm Hg;短效联合组收缩压下降值为(9.4±15.4)mm Hg,收缩压标准差为(7.5±4.1)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单药较短效联合用药在抗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可有效降低随诊期间患者收缩压,值得推广与应用。

  •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华;姚惠莉;陈红方;艾利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使用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8月均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正确率及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盆腔积液检出率。结果: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盆腔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孙冬梅

    目的:对CT及MR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CT和MRI的诊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CT和MRI的读片对比判断CT和MRI的确诊率。结果:经临床结果可见CT对宫颈癌的诊断Ⅰ期宫颈癌CT分期准确率仅为55.55%(10/18),而Ⅳ期宫颈癌准确率明显提高到80.0%(4/5)。CT分期总准确率为66.66%(40/60)。Ⅰ期宫颈癌MRI准确率为83.33%(15/18),Ⅳ期宫颈癌MRI准确率为100%(6/6)。本组宫颈癌MRI分期总准确率90%(54/60)。结论:在宫颈癌诊断中,相较CT,MRI检出阳性率明显较高,同时MRI能够有效诊断宫颈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关键词: CT MRI 宫颈癌 诊断分析
  • 输血前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的价值分析

    作者:肖婕;彭心华;余艳婷

    目的:探讨输血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拟输血的10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输血前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研究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026例患者中输血前HbsAg检测验性率高,达9.94%,抗-HCV、抗-HIV、抗-TP分别为1.75%、0.19%、2.24%,不同指标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8.14,P<0.05)。对不同指标阳性率的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病理产科的阳性率高,达29.66%,不同科室的相关指标阳性率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字2=73.52,P<0.05)。结论:输血前各种疾病存在一定的感染率,其中乙肝感染率较高,且在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利用ELISA法进行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十分有必要。

  • 小儿肺炎的细菌学耐药性分析与检验质量控制

    作者:赵延香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细菌学分类及其耐药情况,探讨质量控制对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济钢总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40例,在检验科的细菌室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并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在140例肺炎患儿中,总共检测出了78株的致病菌,阳性率是55.7%,大部分是革兰阴性菌,有54株(69.2%),革兰阳性菌22株(28.2%),其他2株(2.6%)。革兰阴性菌的细菌类型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药物敏感性方面对于氨苄西、头孢菌素类耐药,对于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的细菌类型集中在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方面对于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对于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小儿肺炎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上应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指导使用敏感抗生素,质量控制对保证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与血行性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艳;常勇杰;徐红炜;张振;胡波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4年2月本院1086例使用过CVC的患者资料,分析CVC留置1~7 d、7~14 d、14~21 d、21~28 d和≥28 d几个不同时间段CRBSI的发病率,并对CRBSI患者不同年龄段、性别、CVC留置时间和CVC置管处皮肤细菌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086例使用过CVC的患者中共发生了352例CRBSI,CVC留置1~7 d、7~14 d、14~21 d、21~28 d和≥28 d CRBSI的发病数分别为65例(5.98%)、69例(8.84%)、143例(13.17%)、198例(18.23%)和352例(32.41%)。CVC留置≤3 d比3~7 d CRBSI发病率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 d比3~28 d CRBSI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另外患者年龄≥60岁、CVC经皮穿刺置管和CVC置管处皮肤细菌数≥100 CFU/10 cm2也是导致CRBSI的重要因素。结论:CVC留置的前3天和后28天是CRBSI发生的高峰时间,CRBSI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和置管处皮肤细菌数多有关。

  • 辐照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徐伟;孙美贞

    目的:探讨分析辐照血液成分的临床用量及所占比例。方法:统计分析青岛地区2010-2014年辐照血液成分的临床用血量及占总用血量的比例,对比分析近几年辐照血液成分比例变化。结果:青岛地区近5年临床用血量中辐照红细胞类成分占红细胞类总用血量的0.91%,辐照血小板类占血小板总用量的7.40%。与前两年相比,近3年辐照血液成分占总用血量的比例大幅增加。结论:随着对TA-GVHD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临床对辐照血液成分的重视程度加大,辐照血液成分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 基层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现状研究

    作者:李思深;关轶诗;吴洲锋;张恩东;向建军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状况及内科医师对COPD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基层医院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必要依据。方法:2010年7月-2013年6月符合COPD诊断的29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漏诊、误诊情况并分析原因,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0名内科医师进行COPD相关知识的调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诊断标准、诊断手段等共10道选择题,统计总体正确率。结果:291例COPD患者误诊率为11.34%,漏诊率为10.08%;基层医院内科医师对COPD的诊疗知识选择正确率前三位分别为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COPD的诊断标准、气流受限的诊断标准,分别占56.67%、53.33%和40.00%,正确率低的问题为COPD给患者的大影响,仅为13.33%。结论:基层医院对于COPD的漏诊、误诊率较高,主要受到经济条件、医疗人才配备及医师在职学习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内科医师对COPD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建议通过讲座、培训等措施来改进基层内科医师的疾病诊疗认知水平,减少COPD的漏诊、误诊发生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 不合理用药分级标准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主要核心内容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对抗菌药物分级原则及分类办法存在异同,但各地区核心策略则主要是处方限制、预先授权及抗菌药物处方干预、反馈。良好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具有较好作用,同时还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应用,从而使抗菌药物更为合理地应用,减少耐药菌产生,降低临床医疗成本及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此外,由于儿童人群正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因此为促进儿童人群健康成长,本次从儿科医师角度认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提出相关对策。

  • 强化护理干预对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桃;王莉;春光;郑小泳;冯银解;岑结容;卢佩兰;郑素芬

    目的:研究与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住院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同时进行系统、科学的强化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的健康知识讲座,系统的记忆功能训练,快乐的特色体验和心灵支持,强化功能训练及应用心理护理、音乐治疗等多种护理干预。并且对两组患者入院时,4、8、12周作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Hamilton抑郁量表的测评以及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测评干预前、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尤其护理干预8、12周后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F-36的各项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见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强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强化护理干预治疗AD患者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使用。

  • 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谭娜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 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丽莹;谢美连;刘沛珍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5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并采用本院护理部自制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5 d,试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指导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解析

    作者:王丽平

    目的:对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心里情绪、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研究

    作者:吴委玲

    目的:研究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所有入院患者均能使用非甾体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120,P=0.0006)。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病,针对性强,临床疗效更高,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避免纠纷,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更有利于健康恢复。

  •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高飞;黄绍春;于灿萍;方军;仇海燕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的效果及居家护理服务中面临的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居家护理。比较出院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状况,评估居家护理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患者对居家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观察组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宗式焦虑量表(SAS)、宗式抑郁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居家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呼唤式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滕美

    目的:探究分析呼唤式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9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和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唤式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满1个月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情况(GCS)和累积醒转例数,综合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经呼唤式护理干预1个月后,其3~8分和13~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分别为6.38%、51.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91%、38.30%;且其术后第1、2、3、4周醒转累计人数比(34.04%、53.19%、78.72%、89.3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4.89%、31.91%、46.81%、65.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进行呼唤式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昏迷患者醒转,有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减少致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帮助恢复神经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珏;黄文彬

    我国每年死于创伤者可达数十万,其中约50%是死于致命性颅脑创伤。颅脑创伤具有高死亡率,即使通过治疗挽留患者生命,其术后生存质量并不理想,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颅脑创伤者均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出现。创伤性脑水肿是颅脑遭受重创后的严重继发性的病理生理反应,过多水分在脑细胞内外间隙聚集,使脑体积增大,致使颅内高压加重,严重时患者出现脑疝或脑移位。颅脑创伤患者多死于脑水肿。因此,脑水肿疗效直接决定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本文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分类、治疗等方面对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及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提高创伤性脑水肿疗效、改善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应用德尔菲法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技能框架

    作者:王彩芳;闫肖卿

    目的: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技能培训框架,为其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领域的28位护理专家进行函询,调查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技能的意见,确定框架结构及内容。结果:通过两轮函询形成专家一致性意见,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终初步形成了包含“高级护理实践-基础操作”、“高级护理实践-专科专业操作”、“医生操作的护理配合”三大类27项操作的操作技能体系框架。结论:应用德尔菲法从护理临床角度初步编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技能体系框架,为规范化培养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参考,为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核心课程提供依据。

  •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

    作者:雍苏南;张稳;谭超;王顺民;谭元生

    目的:观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清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12只8周龄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组(WKY组),48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SHR-M组)、卡托普利组(SHR-K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低剂量治疗组(SHR-D组)、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治疗组(SHR-G组)。连续灌胃4周,观察比较各组血压及血清中IL-6、IL-8和TNF-α变化。结果:SHR-K组血压从第1周开始,SHR-D组血压从第3周开始,SHR-G组血压从第2周开始均低于治疗前及SHR-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4周后,SHR-G组血压均低于SH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R各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WKY组,治疗后,SHR-K组、SHR-D组及SHR-G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SHR-M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HR-G组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SH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降压效果明显,可降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物理皮肤抗菌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

    作者:曹琴春

    目的:探讨物理皮肤抗菌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妇产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200例,产科手术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50例,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0例,产科手术50例),对照组1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采用克霉唑栓阴道栓剂+莫匹罗星软膏+联苯卞唑软膏治疗,50例产妇产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联合手术切口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克霉唑栓阴道栓剂联合物理皮肤抗菌膜(洁悠神长效抗菌膜)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采用洁悠神长效抗菌膜预防产科手术切口感染,比较两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疗效和产妇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手术切口感染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产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产后1、3、5 d手术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皮肤抗菌膜技术在妇产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治疗妇科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和预防产科手术切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在食道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崔宏伟;师迎旭;张满;杨凌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Gli1、Hip、PDGFRα、Smo和Su(Fu)基因在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2014年5月经手术切除、病理科确诊的12例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2 cm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组织的12例食管黏膜(阳性对照)中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Gli1、Hip、PDGFRα、Smo和Su(Fu)基因的表达。结果:12例癌组织中,10例癌组织中均检测到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Gli1、Hip、PDGFRα、Smo基因的表达,8例癌组织中检测到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Su(Fu)基因的表达,而其在对照组中均未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Hip、PDGFRα、Smo及Su(Fu)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在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其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蔡金芳;黄秀英;朱念;盛鹰;高波;金文静;王志华;谢晓洪;王静恩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住本院ICU的多发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20例,ISS评分均≥16分。常规组按多发伤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立即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40万U/12 h。动态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入住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 II)、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入院时ISS评分、APACHE II评分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乌司他丁组PLT、PT、APTT、FIB及D-D的改善较常规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并发MODS率、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住ICU平均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使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可加速多发伤患者PLT计数、PT、APTT、FIB及D-D异常的改善,并降低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

  • 复旦学生团队研发用于脑血管病治疗的“智能水凝胶”

    作者:

    复旦大学19日披露,该校附属华山医院学生周峰和化学系学生陈黎明组建的团队研发出可应用于脑血管病治疗的新型医用液体栓塞剂。与现有栓塞剂相比,新研发的水凝胶成分简单、保存方便、易大规模生产,不粘管,可大限度避免手术中的血管损伤和出血。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