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技术治疗无功能肾附36例报导

    作者:李萍;施丽华;周锦波;叶海榛;赵华;胡海兵;罗超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技术治疗无功能肾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0年2月-2014年1月采用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术治疗的36例无功能肾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36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无功能肾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包膜下肾切除技术治疗无功能肾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手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金锋;吴梦;王俊国

    目的:为了提高手部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痛苦,分析和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手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9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34例手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7例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17例采取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8.24%(15/17),对照组为64.71%(11/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部关节损伤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案进行治疗,不仅有利于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提高其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24例全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杨峻;林勇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4例全面部骨折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24例患者中,优17例,良4例,差3例。除2例患者对面型恢复不满意外,其余患者均对术后的面型较满意。术后面神经损伤1例,颞区塌陷1例。结论:全面部骨折可造成颧、眶、鼻、上颌骨的错位和面容畸形,需联合骨间切开复位,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式,遵循从下向上、由外及内的复位固定顺序,重建面颅框架、面型突度及口腔咬合关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才能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外型和功能。

  •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鹏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持续滴注湿化气道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有4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有22例患者发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应用持续滴注湿化加定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硬通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加龙;林少弟;黄勇

    目的:探讨金属硬通道钻孔引流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治疗上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将5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9例采用经头皮切口颅骨钻孔硅胶管置入软通道引流治疗,B组29例采用金属硬通道经皮直接锥颅建立硬通道引流。统计对比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要求、疗效、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气颅发生率、感染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气颅发生率、麻醉要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拔管时间、复发率、感染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金属硬通道直接锥颅建立硬通道引流治疗CSDH,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气颅发生率、麻醉要求上明显优于经头皮切口颅骨钻孔硅胶管置入软通道引流治疗CSDH;在感染率、复发率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是治疗CSDH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董怀生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传统法、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情况。结果: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包皮水肿发生率、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术后愈合时间较商环包皮环切术有明显优势,传统法的术后愈合时间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无明显差异,在术后血肿发生率方面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较前二者均高,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商环法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血肿、术后手术满意度方面较传统法有明显优势,是包皮环切术优先选择的方法,但在术后愈合时间不如传统方法,故行包皮环切术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意愿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方法,以便使患者达到满意的疗效。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

    作者:胡国强;向阳;方军;杨力;冷芳;叶长根;叶家润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7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3个月时,两组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虽治疗组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ALT、GGT、TG、HOMA-IR及疗效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采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作者:李宇明;梁颂游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40例)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2(40例)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8例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对比三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1的72.5%与对照组2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AVM术后评价的应用研究

    作者:关国信;程彦;张永生;王岩;翁志蓬;刘海平;黄正旺;郑晓昀;李强;名强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脑AVM患者,术前均完善CTA检查,术后1周行CTA随访,术后1个月行DSA随访,由放射科医师与神经外科医师对术后CTA进行共同阅片,并与术前CTA及术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A显示39例脑AVM均为单发,均行开颅切除,4例使用了动脉夹辅助;CT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7.4%,DSA对脑AVM术后残留评价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为100%,两者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A与DSA对脑AVM术后评价,CTA更为安全、方便,可作为首选方法。

  • 吡格列酮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及hs-CRP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艳红;黎艳;李莉;代丹娇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原有降糖治疗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处理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BG、2 h BG、LDL-C、HbA1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hs-CRP、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

  • ABCD2评分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何平;王丽华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本院神经内科因TIA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1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CTA检查及ABCD2评分,记录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ABCD2评分与TIA后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中危组与低危组在TIA后2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在TIA后2、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在TIA后2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TIA后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中度颈内动脉狭窄与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在TIA后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在TIA后2、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中度狭窄患者在TIA后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中(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或闭塞)不同ABCD2评分(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患者TIA后2、7及30 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结合CTA对预测TIA患者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 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翠荣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时间段给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间服药组与晚间服药组,每组各30例,早间服药组于每天早8∶00点服用替米沙坦,晚间服药组于每天晚20∶00点服用替米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早间服药组总有效率为90.00%,晚间服药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早间服药组与晚间服药组白天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间服药组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16.67%、13.33%,晚间服药组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6.67%、13.33%、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服用方法均可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但晚间服药疗效明显优于早间服药,值得推广与应用。

  •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52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魏引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联合药物治疗方法和外科手术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平均舒张压为(76.5±8.6)mm Hg,平均收缩压为(101.4±5.7)mm Hg,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5.7±6.9)mm Hg、(115.7±4.8)mm Hg;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为69.23%;试验组患者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6.92%,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人工硬脑膜与自体筋膜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杨军

    目的:探讨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行硬脑膜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的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膜修补的患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返院行颅骨修补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皮下积液、脑膨出、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二期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的术后颅内感染、脑膨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和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颅骨修补手术时,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硬脑膜安全可靠,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为二期颅骨修补创造条件,是硬脑膜修补的理想材料,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首选使用。

  • 中药灌肠辅助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丽萍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辅助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尿毒症终末期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中药汤剂灌肠配合血液透析辅助治疗38例为辅助治疗组,并选取常规血液透析38例作为透析对照组。辅助治疗组适当减少血液透析次数,延长透析时间间隔,4周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后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个疗程后,两组透析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治疗组较透析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治疗后对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治疗配合血液透析在不影响透析效果的前提下,较单纯的血液透析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并可以适度延缓残余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高斐;赵浩亮;韩建立;郗光霞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并评价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LSG术的7例肥胖症患者的术前资料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资料,术前患者的平均体重、体重指数(BMI)、超重体重(EBW)分别为100~140 kg、31.56~56.50 kg/m2、27.13~81.53 kg。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2、3、6个月随访,体重指数(BMI)明显减少(P<0.05),超重体重百分比(EWL%)呈上升趋势。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减重效果明显,肥胖症相关代谢性疾病也有了明显改善。

  • IL-6水平检测与重症并发感染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誉秀华;周桂桃

    目的:研究IL-6水平检测与重症并发感染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接诊的73例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12),按照是否并发感染分为重症并发感染组(41例)和重症非并发感染组(32例),并随机从本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3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三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并分析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重症非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131.25±51.8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3.98±31.15)pg/mL,重症并发感染组的血清IL-6水平(154.08±53.06)pg/mL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非并发感染组的血清IL-6水平与重症并发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非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93,P=0.0004);重症并发感染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亦呈正相关关系(r=0.864,P=0.0001)。重症非并发感染组和并发感染组血清IL-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无论是否并发感染,其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且IL-6水平升高程度与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重症 并发感染 IL-6
  • 产前诊断对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及临床分析

    作者:王青娟;邹思源;邹于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畸形(CHD)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982例孕妇中61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HD胎儿合并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特点。结果:61例孕妇胎儿产前诊断异常中,房室间隔缺损所占比例高,为44.3%,其他依次为肺动脉狭窄(13.1%)、大动脉转位(TGA)(11.5%)、右位主动脉弓(9.8%)、法络四联症(8.2%)、主动脉瓣闭锁或者狭窄(8.2%)、主动脉缩窄(6.6%)等,61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1例为心脏单发畸形,占比18.0%,20例为心脏复发畸形,占比32.8%;合并心外畸形41例,占比67.2%,合并染色体异常28例,占比45.9%;61例CHD胎儿家属同意引产有56例,追踪上级医院尸检结果或产后与产前诊断完全符合54例,占比98.2%,2例疑似主动脉缩窄胎儿产后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弓中断,占比3.6%,出生的5例新生儿中3例符合产前诊断,超声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93.4%(57/61),误诊率为6.6%(4/61)。结论:胎儿CHD常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超声检查在CHD诊断中准确度高,有重要的价值。

  • 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以及炎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涛;冯现君;赵娟;王桂芳;郭彤;赵桂叶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以及炎症反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优于对照组32.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18、C-myc、Bc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在有效降压、降血脂作用外,其还有抗炎、抗凋亡临床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择期PCI患者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刘林强;王玲;孙雷雷

    目的:评价急性ST段心肌梗死后择期PCI患者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近10年来所有择期PCI患者76例,同时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未行择期PCI患者76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冠心病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择期PCI组患者机械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血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PCI组患者乳头肌功能不全、室壁瘤、心脏破裂等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而出血等安全性指标两组对比无差异。

  •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作者:王志永;赵利敏;刘晓博;肖丽;杨元元;岳伶俐

    目的:探析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肿瘤的核异型性为轻度,核分裂出现的情况较少,且拥有较低的肿瘤坏死率和较慢的间质生长速度。但是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型,核异型性较为常见,核分裂的情况多发,且拥有较高的肿瘤坏死率和较快的间质生长速度。另外,叶状肿瘤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与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等有着一定的联系。结论:良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较交界性、恶性肿瘤早,恶性程度低,侵袭性弱,肿瘤复发的情况与肿瘤类型、肿瘤病理特征以及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探讨

    作者:乔金香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及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并统计不同体重新生儿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迟缓儿的发生率为59.33%,对照组仅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6,P<0.05);且随着血压程度的增高,出现发育迟缓比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6,P<0.05)。随访观察组对象至出生,体重<2000 g的新生儿中出现发育迟缓比率为73.91%,体重2000~2500 g的新生儿中出现发育迟缓比率为55.93%,体重>2500 g的新生儿中出现比率为48.89%,随着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出现发育迟缓的比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病症情况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之间的关系密切,呈正比关系。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孟圆峰;张惠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指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笔者使用CDU对2006-2013年于本院检查的650例患者的650个结节进行观察,其中510个为甲状腺恶性结节,140个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中有436个可以测得阻力指数(RI)。所有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在所有510个甲状腺恶性结节中,14%未探及明显血流,41%可探及少量血流,45%可探及丰富血流。140个甲状腺良性结节中,75个可探及少量血流(约占54%),65个可探及丰富血流(46%)。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I(0.80±0.1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0.60±0.12)(P<0.001)。对所有436个恶性结节的RI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将RI界值RI≥0.70时,曲线下面积大,此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2.6%,特异性为83.6%,准确率为76.1%,阳性预测值为90.3%。将界值设为RI≥0.80时,诊断敏感性为48.6%,特异性为95.7%,准确率为63.8%,阳性预测值为96%。296例可测得RI的恶性结节中,根据结节大径,将296个结节分为三组:dmax<1.0 cm组,1.0 cm≤dmax<2.0 cm组,dmax≥2.0组。用方差分析对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ax≥2.0 cm的甲状腺恶性结节较dmax<2.0 cm的甲状腺恶性结节RI值高。结论:甲状腺恶性结节大多可探及血流,45%可探及丰富血流,但结节内血流不丰富或未探及血流不能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同时,46%的良性结节血流丰富,因此结节内血流丰富也不能排除良性的可能。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I明显较良性结节高。RI≥0.70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佳界值。RI≥0.80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当甲状腺结节的RI≥0.80时,都要高度怀疑其恶性的可能性。甲状腺恶性结节中,较大的结节其RI亦较高。

  • 小儿EB病毒感染200例临床病例报道

    作者:赵惠娅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情况。方法:抽取本院接诊的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慢性分为两组,急性组120例、慢性组80例。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EB病毒感染患儿首发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及淋巴结肿大等;对比分析急性组与慢性组实验室指标可知,急性组总T细胞、CD8+ T细胞及CD8+ T细胞/HLA-DR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复杂,而且常累及多种系统,总T细胞、CD8+ T细胞及CD8+ T细胞/HLA-DR等可作为急性与慢性的判别标准,同时加强CD8+ T细胞监测,对预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应加强重视。

  • 超声引导下PTCD对恶性肝脏囊性病变的预后影响及治疗安全性分析

    作者:黄毅斌;谢宗贵;端学军;胡萍香;龙莎;朱玉峰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对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预后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恶性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25例单发肝脏囊性病变患者,首次成功穿刺23例,成功率为92.00%,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其PTCD首次置管成功率为88.00%;5例多发囊性病变者首次穿刺与置管成功率均为80.00%。随访结果提示,单发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8.00%;多发者,临床控制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在恶性肝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下PTCD方案,有其较高的治疗效率,预后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术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作者:何卫斌

    目的:分析经导管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PCI)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疗效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梗死相关动脉且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试验组给予PT+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梗死部位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2 h ST段回落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30 d、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试验组TIMI 3级发生率及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T+PCI)联合替罗非班,是处理ASTEMI冠脉内血栓的一种有效的介入手段,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

  • 急诊男性患者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樊莲莲;陈宏;刘满芹;黄亚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男性患者地佐辛注射液使用合理性,是否考虑对男性精子产生毒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病情状况一般患者590例,使用地佐辛注射液386例,对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出院主要诊断、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及其他镇痛药物使用天数、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年龄<40岁占47.4%,使用时间较长为7~14 d,占49.2%。结论:急诊科临床应用地佐辛注射液时,并没有考虑地佐辛注射液对男性的生殖健康的显著影响,没有评估疼痛。

  • 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术前对麻醉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刁伟坚;易艳萍;李雅文;张娣

    目的:通过计划生育手术受术者对无痛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为之后寻找更好的麻醉方法、医疗服务提供依据,达到缓解避孕节育手术对象内心恐惧及顾虑。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无痛需求问卷,对750例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进行调查。结果:愿意接受麻醉受术者为25.55%,与家庭收入低比较,家庭收入高者更愿接受麻醉,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受麻醉受术者比较,不接受麻醉受术者更担心术中麻醉意外、麻醉后遗症,认为麻醉是冒险、更不了解麻醉,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低比学历高的患者更愿意接受护士的口头宣教,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增加避孕节育手术受术者对麻醉的信心,医护人员需加强对避孕节育手术者术前多种麻醉宣教活动相结合,医护人员的口头宣教、宣传画册和麻醉视频。

  • 脆骨病一家系4代的调查分析

    作者:谷国俊;王新家

    目的:探讨临床发现的一成骨不全(OI)家系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发现的成骨不全家系进行电话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病史、临床查体等方法),收集该家系共4代45名成员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病史和主要特征及体征),绘制该家系遗传图谱,总结并分析该OI家系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点。结果:(1)临床特征:调查该家系共4代45人,临床诊断为Ⅰ型OI的患者共7例,男女比例为2:5,其中蓝巩膜7例,发生骨折者4例,牙质形成不全者4例,患有肝癌1例,已故。另先天性聋哑患者2例,非成骨不全患者。(2)家系图谱显示该家系成骨不全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1)该OI家系临床诊断符合Ⅰ型OI,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病例为基因突变所致,一旦获得就会按一定方式遗传下去,导致后代发病,形成家族性遗传。(2)蓝巩膜在Ⅰ型成骨不全患者中表现为100%,且可以单独遗传,不伴脆骨表现,且蓝巩膜颜色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3)治疗上以正确治疗骨折,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骨折为主。做好产前诊断,优生优育,减少OI患者的出生。

  •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罗哌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庆国

    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罗哌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00例本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0例。A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记录并比较患者术中生理功能、麻醉维持时间、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理指标比较,A组患者的MAP、HR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分别为(5.2±1.0)min、(3.7±1.3)h、(4.8±1.4)h、(3.2±0.2)h均短于B组的(14.8±1.3)min、(4.8±1.5)h、(5.3±1.8)h、(4.5±0.5)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采用罗哌卡因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好,麻醉效果显著。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在不同孕周中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含量变化

    作者:孙霞;韩淑娟;纪向虹;王茜

    目的: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的不同孕周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本院产科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试验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孕31~33周孕妇血清,37~41周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含量。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视黄醇结合蛋白4增加,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不同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差值在不同采血时段逐渐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视黄醇结合蛋白4增加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FB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01)。结论:可考虑依据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预测及评估,并指导GDM的治疗。

  • 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刘岚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利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做对比。结果: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检出阳性80例,根据情况对其中的83例取活检、行诊断性刮宫术及电切术,刮出及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8%。结论: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准确率高,并且兼有治疗的双重作用。

  • 联合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尿/血渗透压比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柴学峰;王国君;朱宏伟;李华;王国萍

    目的:评价联合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血渗透压比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A组65例(UAER<20μg/min),B组54例(20μg/min≤UAER<200μg/min),C组31例(UAER≥200μg/min),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尿渗透压、尿/血渗比及尿NAG,并比较。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尿NAG与病程、UAER、BUN、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296、0.424、0.247、0.266,P<0.01),与HbA1c、尿糖、血肌酐亦呈正相关(r=0.217、0.205、0.245,P<0.05);尿/血渗比与病程、UAER、血肌酐、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59、-0.371、-0.252、-0.282,P<0.01),与HbA1c呈负相关(r=-0.227,P<0.05),与GFR呈正相关(r=0.200,P<0.05)。(2)A、B、C各组与对照组尿NAG及尿/血渗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尿NAG与尿/血渗比测定可全面评估肾小管功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 舒适护理在ICU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丹;李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ICU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舒适度、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ICU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张莹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将本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简单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总满意率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120例不孕症患者情绪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作者:庞小艳;邹琳;唐棣;肖翠艳;张云山;张维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20例在本院生殖中心诊治的不孕不育患者为调查组及12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就诊时不孕不育患者的SDS总粗分为(41.28±7.05)分、SDS标准分(51.93±5.85)分、SAS总粗分为(46.21±4.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35±5.31)分、(25.58±6.21)分、(21.58±5.9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不孕不育患者有抑郁、焦虑情绪,经治疗及护理后,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好转。因此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治和护理工作中应考虑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不孕症 抑郁 护理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韦海英;吕跃冲;梁雁芳;黄欢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玉林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通过追踪随访,采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连续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和糖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研究组总分、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药物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7.89%的患者处于良好自我管理水平,而对照组只有10.53%。研究组糖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不仅有效地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明显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

  •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作者:李会芳;杜市立;刘金梅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2月对38例因大面积皮肤撕脱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急诊清创后创面应用VSD负压引流,拆除引流后给予二期植皮,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所有患者经应用VSD治疗后创面均生成新鲜肉芽组织,自体中厚皮片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密切的护理观察是保障VSD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专业、细致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椅旁宣教对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知晓度的作用

    作者:周军;吕达;王峥;谭淑玲

    目的:分析椅旁口腔教育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知晓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牙周科患者470例,治疗前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牙周病的认识、口腔卫生习惯等,初诊与每次复诊均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末次复诊时重新进行问卷评估。结果:301例完成治疗后的终评估,其初评值为(19.10±2.82)分,经牙周治疗及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的复评分显著提高至(23.68±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患者间问卷3部分初评与复评结果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各年龄段复评较初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椅旁口腔教育可提高牙周病患者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

  • 预见性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刘伟;朱志华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入院宣教与护理,观察组实施椎体压缩性骨折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栓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2.21)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1.57±5.1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7±5.12)d,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24.87±2.95)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下地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昏迷患儿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琴;何然;张伟;白玉;李莉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昏迷患儿压疮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6月份的昏迷患儿37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2012年7-12月份的昏迷患儿32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主题,对品管圈活动前昏迷患儿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然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昏迷患儿压疮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压疮发生率6.3%,明显低于活动前2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昏迷患儿压疮发生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参与活动的小组成员收获了无形成果,有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医院的应用

    作者:邓春圣;吕双丛;郝晓菁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电位、低pH值和显著杀菌能力的电离水,因其高效、广谱、安全、环保而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本文就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制备、性能以及在医院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 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云红;李兴德

    目前已发现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调脂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选择性胆固醇抑制剂依折麦布,现就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宇宏;李敏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作为一种新生的生物学标志物近些年来获得研究者们的青睐,它是心肌损伤早期检测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肺组织和肺血管疾病因并发右心功能不全而预后差,大部分患者死于右心衰竭。若临床早期发现肺疾病所致心肌受损,则有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H-FABP可以作为所致肺疾病早期心肌损伤检测的标志物,用于评估病情危险程度及预后。本文就近年来H-FABP在急性肺栓塞(AP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呼吸睡眠暂停(OSAHS)等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T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研究

    作者:林明;杨自力

    目的:探讨T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只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观察组小鼠注射适量脂多糖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小鼠细胞清液内的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含量,采用逆转录-PCR测定方法对小鼠IFN-γ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小鼠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体内脾细胞中IFN-γ基因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发生急性肺损伤后,小鼠会产生明显的抗炎症反应,T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作用较大。

  • 五味甘露药浴洗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作者:孙山;付素心;李文志

    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药浴洗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片,试验组给予五味甘露药浴洗剂,观察比较两组的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痛程度、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判断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痛程度、关节肿胀指数、握力和关节功能及血沉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关节痛程度、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握力及血沉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味甘露药浴洗剂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安全性高。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研究

    作者:程和瑞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PF)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中医辨证确诊为属气虚血瘀、痰湿内阻的RP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免疫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化纤方治疗。根据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评价疗效,分别进行治疗前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肺功能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PF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可以改善RP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