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创伤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莫旻龙;何家贤;徐汉杰;石崛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在创伤性肺损伤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组各25例。其中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C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D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ARDS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和血清TNF-α与IL-6水平。结果:D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四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D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D组治疗后的ARDS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血清TNF-α与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D组治疗后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但D组治疗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肺损伤治疗、控制过程中,乌司他丁联合山莨菪碱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多药合用有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释放,降低患者ICU住院时间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联合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鲍双君;孙松

    目的:探讨对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TUPKEP)和耻骨上小切口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FR、残余尿量、IPSS、梗阻、QOL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EP联合耻骨上小切口的方式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安全性较高,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听神经鞘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

    作者:郭常青;赵学明;药天乐;刘源;郭晓隆;吴春发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保护和评估的作用,提高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7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研究其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3例(11.1%),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96.3%),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63.0%),无死亡病例,术末与术前经颅电刺激运动神经(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比值<60%者术后可能面神经功能差。结论: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于安全切除肿瘤,保护、评价面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比值<60%是面神经功能可能严重损伤的警示。

  • 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胆汁淤积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评价

    作者:葛兴净;吴仕梅;于翠云;于绍桂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婴儿胆汁淤积型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DCA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病例均予抗病毒、保肝及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UD,观察临床表现及肝生化指标,判断药物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患儿氨酸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UDCA治疗组TBA、TBI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婴儿胆汁淤积型CMV肝炎,辅助应用UDCA,促进胆汁酸排泄、加速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梁高华;马文豪

    目的:分析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20例(43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屈光度数将其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三组患者视力、术后屈光度数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术后视力裸眼视力明显提升,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发现A组、B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A组、B组患者残余屈光度分布情况明显优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0眼术后5眼主诉眩光,1眼欠矫-1.00 D,2眼过矫+1.50 D,3眼角膜瓣移,4眼高压眼,1眼视网膜脱落,8眼感染急性结膜炎,并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尤其是12.00 D以下近视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可以作为近视临床治疗的选择方式之一。

  •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文婕;刘变英;盛剑秋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0例经消化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分为A组(再出血,n=76)和B组(未出血,n=22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上消化道出血史、性别、年龄、血小板、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单一内镜治疗、入院时休克、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内镜治疗、HGB<90 g/L、Ⅰa级出血、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缺乏、恶性肿瘤出血均是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支持治疗不足、喷射样出血、血色素水平低、缺少后续PPIs、恶性肿瘤出血,临床上应当密切观察、加强防护,早期实施手术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 116例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洪远;陈萍;林新梅;石德清;黄学平;张洪为;刘红

    目的: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率的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和原因。方法:对本院2007年-2012年6168例输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8人次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16例,输血反应率为1.88%,主要由血浆引起;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受血者输血反应率偏高(P<0.05)。结论:临床应特别重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输血护理。

  •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王秀霞;田峰;徐勇;赵婷;郭晓杰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UHR)脑白质的改变。方法:对15例UHR和17例正常对照进行脑部DTI扫描后,采用基于纤维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比较全脑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值)。结果:UHR组平均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HR组与对照组有差异的脑白质位于左侧额叶和左侧内囊前肢。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

  • 不同制剂密钙息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静;张江淮;吴永贵;胡淑荣

    目的:观察不同制剂密钙息联合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伴高甲状旁腺素(PTH)、高磷血症同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106例,按照前瞻随机和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所有患者除治疗基础疾病、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补充钙剂外,治疗组给予密钙息鼻喷剂联合骨化三醇:密盖息鼻喷剂200 IU,前2周每天1次,后隔天1次。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密钙息肌注联合骨化三醇:密盖息注射液50 IU,肌肉注射,前2周每天1次,第3、4周隔日1次,后每周2次。3个月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肾性骨病症状及血磷、血钙、PTH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肾性骨病相关症状明显好转,血磷、血PTH明显下降,血钙升高;治疗组治疗前血清钙、血清磷和PTH分别为(2.04±0.27)、(2.78±0.31)、(858.50±119.98),治疗后分别为(2.36±0.19)、(2.18±0.21)、(719.79±120.14);对照组治疗前血钙、血磷水平、PTH分别为(2.11±0.39)、(2.87±0.23)、(891.45±124.73),治疗后分别为(2.39±0.34)、(2.19±0.13)、(721.69±117.56)。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痛症状均改善明显,但治疗组在缓解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副作用较少。结论:密钙息对肾性骨病治疗鼻喷剂副作用少,更为简便、实用、耐受性好,并可以迅速缓解骨痛。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

    作者:刘君英;阎德文;禤璇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中西医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7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脉康进行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骨密度值为(0.841±0.017)g/cm2,与治疗前的(0.731±0.028)g/cm2及对照组的(0.768±0.011)g/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对患者的骨密度状况加以改善,并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105例临床分析

    作者:宣恩胜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5例纳入本研究,均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置管后症状缓解情况,并对比置管前后患者腹部周径、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大横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置管3 d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均缓解或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与置管前对比,置管后第3天患者腹部周径、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大横径等指标明显减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肠梗阻导管应用于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迅速缓解梗阻症状,有利于后期手术治疗的实施,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王振雷;牟伟峰

    目的:研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重症患者作为A组,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资料,制订预防措施,另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作为B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B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接受VAP预防及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中68例符合VAP诊断标准,则VAP发生率为22.67%,VAP患者的病死率为11.76%;68例VAP患者通过病原菌检测共分离出细菌79株,真菌23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51.96%,革兰阳性杆菌占比为25.49%,真菌占比为22.55%;VAP发生的高危因素有患者年龄、休克、慢性肺部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使用制酸剂、使用皮质激素;B组试验组中VAP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及原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双胎试管婴儿早期干预对脑瘫防治效果影响

    作者:孙波澜;张敏旗;彭南妮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双胎试管婴儿脑瘫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抢救存活双胎试管婴儿做研究对象,加强早期干预,回顾防治脑瘫效果。结果:40例双胎试管新生儿中,极轻度及轻度ZKS异常者11例,实施2个疗程干预后,均恢复正常,占100%;中度20例,3个疗程后呈正常恢复13例,占65%,5个疗程恢复正常7例,占35%;重度及极重度9例患儿,10个疗程恢复正常8例,1例终发展至脑瘫。此例患儿为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存在颅内出血及窒息。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干预前,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81.1±7.5)分,干预后为(9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胎试管婴儿加强早期干预,对脑瘫有防治作用,可显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为健康生长发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对护理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不同检测指标在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比较

    作者:马菲;张蕾

    目的:观察并比较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伴脑损伤情况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总胆红素(TSB)水平及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的差异,分析上述检测指标在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优劣。方法:选择日龄1~7 d内的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7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分为BAEP正常组和BAEP异常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NSE水平,重氮法检测TSB(B),溴甲酚绿法检测白蛋白(A)并计算B/A值;受试者工作曲线(ROCC)。比较TSB、NSE、B/A值等检测指标与BAEP法的相关性。结果:(1)BAEP异常组的TSB、NSE、B/A值分别为(303.07±51.77)μmol/L、(124.28±33.06)μg/L、(6.65±2.53)×10-3,BAEP正常组分别为(296.20±46.87)μmol/L、(65.41±20.96)μg/L、(4.20±1.99)×10-3;两组TS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E、B/A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以BAEP法为金标准,TSB、NSE、B/A值的敏感性分别为84.33%、75.10%、45.31%,特异性分别为65.18%、76.23%、49.06%;NSE、B/A值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TS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NSE检测的敏感性高,而B/A值的特异性高。(3)NSE、B/A值预测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损害的临界点分别为100.56μg/L、6.06×10-3。结论:测定血清中NSE及B/A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TSB,可作为预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脑损伤的指标。

  • 测定宫颈癌不同分期及正常宫颈组织MiR-140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吴燕华;胡峥;邹文;齐国华

    目的:检测不同组织的MiR基因水平,探讨宫颈癌与该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来本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2例,包括32例良性患者(良性组)和30例恶性患者(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两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测定其MiR-140水平。结果:观察组MiR-140 OD值为(0.82±0.30),高于对照组的(0.53±0.11)和良性组的(0.61±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Ⅲ期MiR-140 OD值分别为(0.92±0.21)和(0.85±0.23),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MiR-140水平高表达,且病情越重越明显。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曾庆生;林奕波;杜天仁;侯春福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预后,并对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明显的智力落后、继发性癫痫及肢体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有12例患儿出现危重病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对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首次诊断是否为手足口病、转诊次数、总病程、患儿精神差对患儿的预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转诊次数>3次、总病程以及患儿入院精神差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减少患儿就诊次数,积极给予退烧、抗炎治疗,缩短患儿总病程,是提高患儿预后的主要措施。

  • 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

    作者:韩蕊;方英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例心血管疾病男性患者(无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肝肾脾等严重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采取禁食12 h后,饭后、饭后2 h采血,并进行血样分析,从而比较不同采血时间可能会对患者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B组采取动脉采血、中心静脉采血、末梢静脉采血三种采血方式,并比较检验结果。从而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结果:餐后采血、餐后2 h采血分别与空腹采血比较,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采血与中心静脉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虽有小幅度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循环采血与中心静脉采血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发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计数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采血时间、采血方式均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检验数据产生一定影响,临床上应采用可靠的采血方式并统一的采血时间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医学论文表与图的写作要求

    作者:

    一、制表的基本要求
      1.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2.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
      3.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二、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

  • 高龄患者拇指整形再造及屈拇功能重建1例分析

    作者:周宪章;吴霄;李海生

    目的:探讨用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3日收治的1例高龄右手严重压砸毁损伤患者的资料,分次经历4次手术,采用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术后对症治疗。结果:术后重建拇指存活,拇指功能恢复70%,可执笔写字,外观较好。结论:第二足趾整形再造拇指及重建屈拇功能是治疗拇指毁损伤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胃大部切除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兴禹;魏小燕;李青松;何立春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13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略高于对照组的9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25%,稍高于对照组的5.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并发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可靠的长期疗效,并可预防患者并发糖尿病,值得临床推广。

  • 96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伞有利

    目的:对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本院自2008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所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样96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将抽样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入路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耐受性都很好,70~110 min,手术的平均出血量为(150.8±18.4)mL,且所有患者在手术中没有出现并发症。手术完成之后,本组患者在24~48 h之内就可以下床进行活动,在术后两年内接受回访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内固定去除之后有5例出现骨折部位二次塌陷的问题。对照组在手术中有3例无法耐受手术,手术时间为80~130 min,平均出血量(235.4±25.4)mL,有4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完成之后患者一般在72 h左右能下床进行活动。术后两年内接受回访发现,本组患者在内固定去除之后,有13例出现骨折部位的二次塌陷。经过对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常规的入路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近期效果好的优势。

  • 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叶苑

    目的:分析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7月本院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长期家庭氧疗和呼吸操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生存质量。结果:出院后3、6个月,治疗组的生存质量CA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价值,值得推广。

  •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利平

    目的:观察分析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应用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出血性疾病患者107例,根据其实施的止血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经导管SAE,对照组实施髂内/子宫动脉结扎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实施SAE,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减少子宫切除率,具有更为理想的止血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和单用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比较

    作者:高文英

    目的:比较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和单用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单用舒利迭吸入,治疗组36例在此基础上加孟鲁司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EV1% pred、PEF% pred及咳嗽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2.6380、2.2572、3.6836,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14, 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比单用舒利迭起效快、疗效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综合医院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斌;易继平;刘社庭;姚晓喜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各科室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8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84例同期外科住院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睡眠障碍、应激等情况。结果:年龄>60岁(高龄)、术中输血、应激、术后应用镇痛泵、疼痛、术前合并感染、手术时间长(超过2 h)与谵妄的发生有关(P<0.05),而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60岁、术中输血是综合医院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各种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以及应激等因素可促进谵妄的发生。

  • 输尿管软镜及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盏结石的策略研究

    作者:蒋林涛;李爱军;喻俊峰;李有元;孙德明;聂勇;张满;易成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及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盏结石的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单发肾盏结石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50例(输尿管软镜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70例(微创经皮肾镜组),观察两组碎石成功率。结果:直径≥2 cm的上、中、下盏结石,微创经皮肾镜组碎石成功率均明显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直径<2 cm的上、中盏结石,两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 cm下盏结石,微创经皮肾镜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输尿管软镜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直径≥2 cm的上、中、下盏结石及直径<2 cm的下盏结石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对于直径<2 cm的上、中盏结建议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

  • 140例蝮蛇咬伤时间与心肌酶谱及肢体肿胀关系分析

    作者:王琥;朱晋鸣;曹晖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后患者就诊时间与心肌酶谱及伤肢肿胀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蝮蛇咬伤中毒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就诊时间≤12 h组(A组),12 h<就诊时间≤24 h组(B组)和就诊时间>24 h组(C组),并根据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肿胀三组。分组统计入院时间与心肌损害有关的心肌酶谱指标,并统计肢体肿胀与相关的心肌酶谱指标,进行临床关系分析。结果:入院时间与心肌酶谱升高相关,24 h以后心肌酶谱明显升高。蝮蛇咬伤肢体肿胀发展快,12 h以内已达到高峰。中、重度肿胀组与轻度肿胀组比较,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心肌损害发展快,因此应尽快进行受伤肢体肿胀的治疗,并应尽早防治心肌损害。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虹;刘贵建;刘锦丽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导管室专科化护理探讨

    作者:陶秀健;易力;李波

    根据介入治疗疾病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专科化护理模式,是介入治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介入模式下形成专科化介入护理是提高导管室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 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

    作者:邵萍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为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做好的保障。方法:对本院近年有记录的96例颅内肿瘤病例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57例,大部切29例,部分切除10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治愈出院57例,有效38例好转后出院,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颅内肿瘤患者的护理需科学严谨、因人施护。术前的病情评估与准备、手术中医护人员的无缝配合、良好的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护理的重点。

  • 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

    作者:褚小丽;袁丽娟;梁巧玲;伍虹云;尹惠芬;罗彩平

    目的:探讨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陪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并在病房增添手卫生设备,指导陪护人员手卫生,通过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7%,观察组有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管理,让陪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 拍背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气囊压力的影响

    作者:杨凤玲;夏晓;黄庆萍

    目的:观察拍背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气囊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ICU住院的30例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专用气囊压力表测量气囊压力,分别在三餐前30 min及三餐后2 h由同一名护士进行拍背,观察比较拍背前后平均气囊压力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观察记录90例次拍背前后气囊压力。拍背后气囊压力无变化者6例次,占6.7%,有变化者占84例,占93.3%。拍背后平均气囊压力(25±3.6)cm H2O明显低于拍背前的(28±2.4)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8,P<0.01)。拍背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低于拍背前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3, P<0.01)。结论:在拍背后应注意监测气囊压力,调整气囊容积,以保持佳的气囊压力,减少不良反应,从而防止气囊漏气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中的探讨

    作者:梁青;杨柠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中应用的效果及分析。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的品管手法及各种品管工具,对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头脑风暴,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拔管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中心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从6.13%降至2.46%。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ICU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在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效果显著,降低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意外管率,规范了操作流程,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 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陈进芬;吴丽平;梁月兰;陈雪琼;何小云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方法:将麻醉复苏室收治的16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交接、生命体征监测、协助拔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方法,主要4个步骤: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及处理阶段。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气管脱落率分别为0、6.0%,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分别为(78.51±26.83)min、(64.50±22.04)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风险较高,气管脱落是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PDCA通过其持续、动态的质量改进方法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室气管脱落的概率,减少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

  • 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润蛟;金仙玉

    人附睾蛋白4(HE4)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的血清学标志物,目前在卵巢上皮性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近来研究发现,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国内外学者及机构已经就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开展研究。现就HE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临床意义等做一综述。

  • 雌激素与免疫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倩华;秦尔奇;赵中亭;孙玮;李瑛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S)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骨骼疾患,是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性钙盐减少及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属于原发性OPS,其与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骨骼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转移、牙周炎和OPS等的发生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新生了骨免疫学这一交叉学科。PMO的发生不仅与雌激素能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有关,还与其能影响绝经后免疫系统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功能有关。本文就PMO与绝经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展开简要论述。

  • 心周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雨;李振山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心周脂肪组织作为腹腔内脏脂肪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在评定心周脂肪诸多临床研究较少,但是通过双源CT、MRI及心脏超声检查等影像技术,多能证实心周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相关性。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心周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危重症内环境紊乱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秀侠

    危重症患者往往出现内环境紊乱,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氯血症和血糖升高等。Stewart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正确的分析方法对体内酸碱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代谢性酸中毒进行诊断。乳酸是否是导致酸中毒的主因,与高氯血症的关系如何;低钙血症是否可预测;急性反应蛋白与阴离子间隙的关系;危重症患者的应激反应状态与内环境紊乱的关系,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危重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变化进行综述。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进展

    作者:焦顺;黄浩

    本文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各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主要有阴道前壁修补术(Kelly手术)、MMK手术、Burch术、TVT术、TVT-O术、人工尿道括约肌及注射疗法等,并对其手术原理、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概述及分析。其中Burch手术效果确切,恢复性生活时间快,能同时行妇科盆腔手术,但是手术时间长,技术要求高;TVT及TVT-O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适用范围广且疗效确切稳定,但是费用高且网片侵蚀后有不能逆转的风险。Kelly手术可以选择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的高龄患者,近期效果确切。注射疗法适合保守治疗失败,且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的尿道内括约肌固有缺陷患者,但是疗效会随着时间延长减弱。故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能否耐受手术,是否合并其他盆腔器官脱垂及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为患者选出适合的手术方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作者:林善华

    对近些年来临床领域采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情况进行阐述,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益气养血熄风法、滋补肝肾法、熄风止颤法、活血化瘀法、通络熄风法、涤痰法这5种疗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帕金森病中医临床治疗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股份制医院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现状调查

    作者:陈春霞

    目的:调查洛阳市股份制医院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暴力事件发生时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为医院场所暴力调查问卷的修订版,调查洛阳市10所股份制医院的669名护士1年内所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结果:l年内护士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70.40%。暴力事件的特点为:二级医院发生率高,一级医院发生率低;急诊科发生率高;暴力多发生在日间,地点是住院病区;施暴者特点是中年人、男性、患者家属;施暴原因主要为要求未被满足;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是“解释”和“忍让”。结论:股份制医院护士普遍经历过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常见的为辱骂,建议社会舆论要正确引导公众尊重医务工作者,管理部门要增加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措施,护士自身更要有防范暴力的意识,多方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

  • 1550例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作者:曾秀雅;王前明;谢连志;陈海明;赵元勋;王新

    目的:通过测定厦门市部分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各年龄组铜、锌、钙、镁、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E AA 80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1550例12岁以下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本市12岁以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以缺铁为严重,占8.64%,其次,缺锌为7.93%;3岁以下缺钙者较少。结论:儿童为生长发育较快时期,易缺乏铁、锌、钙等元素。对婴幼儿要倡导营养、全面、合理的饮食,要根据情况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要有侧重地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作者:

    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字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字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岩;曹余恒;李杰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0只。补阳还五汤组经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6 g)治疗,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0.1 mol/L PBS缓冲液腹腔注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技术和酶联免疫(ELISA)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皮质、纹状体、海马区脑组织凋亡细胞数量较少,呈散在分布,而Caspase-3表达微弱。阴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各区凋亡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Caspase-3表达增强,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各区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及Caspase-3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下调Caspase-3表达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 GSTP1和RASSF1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检测及其表达研究

    作者:张永旺;武振华;冯少勇;柯鑫文;张雁钢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STP1和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差异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探讨GSTP1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并揭示该基因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GSTP1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运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GSTP1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STP1:76.00%vs3.33%,P<0.001;RASSF1A:68.00%vs16.67%,P<0.001)。在前列腺癌中,GSTP1和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STP1:20.00%vs76.67%, P<0.001;RASSF1A:38.00%vs90.00%,P<0.001)。结论:GSTP1和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导致靶基因的蛋白表达降低,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GSTP1和RASSF1A基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GSTP1和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 科学家试用肠道益生菌降低癌症放疗副作用

    作者:

    据英国《卫报》网站3月23日报道,医学研究人员目前正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来保存一些在放疗过程中分解的对人体有重要意义的微生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人体内细菌种类的不同来给人加以分类,从而发现是否体内含有某种特殊微生物组成的人更容易受到包括治疗前列腺癌在内的针对肠道癌症的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