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중국의학창신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
  • 影响因子: 1.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4985
  • 国内刊号: 11-578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2-1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永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张番;郑淑媛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利用AOFAS踝和后足评分系统、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9%明显低于切口内固定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跟骨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

    作者:管伟荣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1年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第2年与第3年手术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近期疗效相当,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术前鞘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联合芬太尼对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昝小刚;杜增利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吗啡联合芬太尼术前鞘内注射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1组和联合2组各43例,联合1组采用0.2 mg吗啡+25μg芬太尼,联合2组采用0.5 mg吗啡+15μg芬太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和补救镇痛情况。结果:联合1组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联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联合1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联合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联合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1组补救镇痛率为2.3%,低于联合2组的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 mg吗啡+25μg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患者术前鞘内镇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且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方法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奋;岑国超;曹凯华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用于修复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38例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n=17)和卡环固位活动义齿修复(n=21),5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组出现1例崩瓷,无冠桩松动脱落、根折、桩折、牙周炎和根尖周炎,无活动部分破损,成功率为94.1%;卡环固位活动义齿组出现8例失败,成功率为61.9%,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牙游离缺失伴残根残冠的牙列缺损病例,选用冠外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在治疗ACS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关海林

    目的:探讨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检测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本院ICU收治的153例ACS患者,对其血清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和评定,并与同期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统计分析153例ACS患者经住院治疗前及治疗第7、15天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LVEF下降(P<0.05);且SAP、UAP、AMI组中NT-pro BNP、Gensini评分呈递增式升高,LVEF递减式下降(P<0.05)。(2)153例ACS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80例、心衰恶化39例、死亡34例。好转出院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后血清NT-ProBNP显著下降(P<0.05),第7、15天均逐渐降低;而死亡组和心衰恶化组患者治疗后2个时点血清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NT-pro BNP有利于ACS的临床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可作为评估 ACS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颖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卡维地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与LVES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LVEF均明显升高,而观察组的LVESD、LVEDd、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及前后壁修补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张爱凤;胡玉玲;杨国华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及前后壁修补术的术式及其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235例子宫脱垂及前后壁膨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125例和改良组11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及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改良组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且术后改良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较满意,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859例妊娠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琼;张群锋;何宜静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859例妊娠妇女及200例正常非妊娠女性的PT、APTT、TT、FIB值,分成早、中、晚及临产妊娠四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正常妊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妊娠时间延长,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PT值呈缩短趋势,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与临产期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 APTT值呈缩短趋势,早期组与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妊娠期AP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四个时期的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FI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FIB值明显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妊娠组的PT、APTT、TT值比非妊娠组明显降低,FIB值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PT、APTT、TT值比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FIB值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监测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变化,对预防血栓栓塞疾病和孕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DIC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嘉图;王秀娟;王铭贤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静脉曲张的程度与患者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五种生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分别对186例不同程度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A组62例、B组70例、C组54例)以及60例能正常生育且排除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D组)的外周血以上五种生殖激素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精索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FSH和E2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C组FSH水平[(8.81±3.74)IU/L]与D组[(6.73±2.25)IU/L]比较,C组E2水平[(52.32±6.17)ng/L]与D组[(38.62±4.08)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PRL、T 3种生殖激素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FSH和E2水平呈正相关。生殖激素水平对反映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睾丸病理生理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胡林骅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医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监测指标、体内凝血标志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使用剂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较为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疗效

    作者:杨莹

    目的:探究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研究组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黄、皮肤巩膜的黄染分别为6.25%、10.42%,对照组分别为22.92%、29.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相关AST、ALT和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症状和肝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文斌;付乐荣;张子江;罗庆晓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30例,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30例。麻醉诱导后,在胸腔镜下DLT组和BB组分别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B组比较,DLT组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长,肺萎陷评分高,术后总的并发症、声嘶和喉痛发生率低(P<0.05),但是两组拔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相似,在适应证下建议首选支气管堵塞管。

  •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曾玉琼;高静;陈青梅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氧分压(P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大大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糖类抗原125与先兆流产妊娠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何春梅

    目的:分析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糖类抗原125(CA125)与先兆流产妊娠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先兆流产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60例和妊娠失败组40例,并选择50例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E2、hCG以及CA125水平,并比较分析各监测指标的意义。结果: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的E2、hCG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失败组的CA125水平显著高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妊娠患者的E2、hCG以及CA125水平与妊娠预后之间存在较大的关系。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对于早期正确评估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的分析

    作者:彭洪;巫志国;王玲

    目的:探讨分析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本院接诊的240例行上下肢以及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80例,行区域麻醉后,对患者使用咪唑安定分别至OAA/S标准Ⅳ、Ⅲ、Ⅱ级镇静深度,观察用药后患者HR、MAP以及SpO2的变化,统计患者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遗忘率以及各组患者咪唑安定的平均用量。结果:三组患者达到Ⅳ、Ⅲ、Ⅱ级镇静深度的咪唑安定用量为(0.041±0.022)、(0.062±0.033)、(0.132±0.031)mg/kg。三组患者的术中事件遗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烦躁的发生率25.0%明显高于A组的2.5%和B组的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组SpO2有明显下降,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佳用量为(0.062±0.033)mg/kg,佳镇静深度为OAA/SⅢ级。

  • 两种特殊部位妊娠行经导管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宫腔镜下刮宫术4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茵;黄华仪

    目的:探讨两种特殊部位妊娠终止妊娠时应用经导管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40例特殊部位妊娠患者,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33例,宫颈妊娠(CP)患者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每侧各25 mg,然后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子宫动脉插管成功率100%,所有病例第2~7天行宫腔镜检查+刮宫术,术中出血量30~80 mL,平均60 mL,刮宫组织均送病理活检,病理可见大量坏死的绒毛组织。出院后1~3个月随访,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均未见异常回声及异常血流信号。结论:利用经导管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具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的优点,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无不良预后现象,可作为CSP及CP的首选治疗方法。

  • 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

    作者:李彩云;吴旋

    目的:分析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68耳)临床诊断突发性耳聋、经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4.0%,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高压氧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有效,可提高疗效,改善听力。

  • 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血清及胎盘内脂素变化及其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宁辉;孙霞;王茜;纪向虹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血清内脂素水平、胎盘及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及其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妊娠期糖尿病及55例正常孕妇母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内脂素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两组胎盘及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结果:(1)GDM组孕妇产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DM组孕妇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脐血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脐血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母血内脂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胎盘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双△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GDM组内脂素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826倍;两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及脐血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以及胎儿宫内发育的调节,循环中内脂素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胎盘内脂素基因表达的变化。

  • 精子DNA完整性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红海

    目的:研究精子DNA完整性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NA完整性将其分为A组(精子DNA完整性<30%)34例、B组(30%<精子DNA完整性<60%)42例以及C组(精子DNA完整性≥60%)35例,观察三精子质量及人工授精后的妊娠结局。结果:B、C组的临床妊娠率、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C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高于B组,但仅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以及精子数目、前向运动精子率均为A组

  • 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的影响研究

    作者:梁国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7例ACS患者,按合并心律失常与否分为对照组(n=47例)和合并组(n=50例),均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Bcl-2、C-myc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TC、LDL-C、TG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合并组的hs-CRP、IL-18以及C-myc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s-CRP、IL-18、C-myc、Bc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有效降血脂作用外,抗炎、抗凋亡作用显著,可能是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相关作用机制。

  • 胎盘早剥孕妇血清中CA125、AFP水平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婉秋;许燕丽

    目的:比较胎盘早剥与健康孕妇血清抗癌原(CA125)、甲胎蛋白(AFP)两项指标差别,以指导胎盘早剥临床诊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胎盘早剥孕妇(观察组)与产检正常的6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取孕妇血标本,系统检测两组血清CA125、AFP。结果:观察组产次更多、剖宫产史和胎盘早剥史更多、孕早期阴道出血比率大、死胎死产及严重妊娠并发症更多、正规孕检比例小、1 minApgar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A125、AFP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CA125、AFP两项指标可灵敏反映胎盘早剥,可将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作为胎盘早剥诊疗依据。

    关键词: 胎盘早剥 CA125 AFP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响玲;陶飞;吴晓弟;林键恒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化痰、吸氧、抗感染等一系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基本情况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均有所上升,PaCO2水平均所有下降,而研究组患者两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综合ICU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兴文;喻秋平;杨蕙文;李力;罗洋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综合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综合ICU在2011年3月-2013年10月开展PDT术的48例患者,并选取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T组,出血量明显少于OT组,切口大小明显小于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OT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适合于综合ICU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136例社区哮喘儿童系统管理体会

    作者:张玉新

    目的:探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系统管理社区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对136例哮喘患儿(管理组)社区系统管理前后结果及对照组患儿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系统管理前后,管理组对哮喘问卷知识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吸药技术正确率由指导1次的11.03%,上升至74.26%(指导3次)、94.12%(指导4次);在系统管理6、12个月后,两组PEF>80%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哮喘防治知识学习班是教育患者的必要形式,正确使用吸药装置是保障疗效的重要环节,用峰流速仪监测PEF是评估和监测严重程度的佳形式,采用社区与家庭相结合的社区系统管理是长期控制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方式。

  • 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与细胞学涂片结果不符的探讨

    作者:贠世娟;赵素香;徐辉

    目的:提高对宫颈病变的细胞学诊断水平及探讨适应宫颈活检的情况。方法:复查本院2008-2012年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与细胞学涂片结果不符31例病理切片及细胞学涂片。结果:活检病理诊断:原位腺癌1例;CIN1(上皮内肿瘤1级)3例;CIN难分级1例;AIM(不典型不成熟鳞状细胞化生)6例;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2例;ISM(不成熟鳞状细胞化生)6例;萎缩2例;慢性宫颈炎10例。结论: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宫颈病变的检出,而其依赖于诊断医生的认识水平;细胞学判读结果为癌或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时直接做宫颈活检,为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HSIL)、ASC-US(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时至少要做阴道镜检查后,再决定是否做宫颈活检,AGC(非典型性腺细胞)倾向于肿瘤的,进行宫颈管活检、子宫内膜活检。

  • 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64例临床分析

    作者:孔祥成;孙树杰

    目的: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64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由CT引导下依据血肿大小、形态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行方体定向单靶点或多靶点微创软管血肿引流、液化清除术。结果:术中血肿清除率和术后残血清除留管时间:单靶点径路(32.2±18.6)%和(6.5±2.1)d,多靶点径路为(56.5±23.3)%和(4.5±1.5)d,两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例患者出院54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6%。对存活54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18例(33.3%)、ADL221例(38.8%)、ADL38例(14.8%)、ADL45例(9.2%)、ADL52例(3.7%)。结论: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可多轨道、多靶点穿刺,操作简便,创伤微小,大限度地清除血肿,缩短留置管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 国际学术会议搭建东南亚研究平台

    作者:

    日前,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德宏州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的“多学科视角下的亚洲的东南亚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昆明举行。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300例分析

    作者:范昭豪;邓亮;戴武强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与传统的胸穿针行胸穿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基层医院推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取代传统胸穿针进行胸穿术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包的胸穿针行胸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气胸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单次抽液成功率及结核性胸腔积液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和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气胸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单次抽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可减少气胸发生率,减少抽液次数,单次成功率高,住院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研究

    作者:徐莉萍;羽洪文;谢筱晞;邓海璇;张裕超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功能成像特征。结果:21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检出21个病灶,15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病灶累及胸肌;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19例,黏液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病灶边界不清,可见分叶和毛刺征象,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FS呈稍高、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ADC值为(0.90±0.23)×10-3;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4例呈“流出型”Ⅲ型曲线,17例呈“平台型”Ⅱ型曲线。结论: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尤其病灶数目、大小,胸肌累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 介入技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娅;张颖;彭铮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介入手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完全性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植入的患者40例,2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剖宫产终止妊娠方法,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行产科联合介入科新开展的于DSA手术室进行的腹主动脉球囊放置+剖宫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DSA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别。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术中及产后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放置球囊联合术后髂内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产时产后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提高母乳喂养率。

  •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

    作者:苟小军;李强

    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适应证、疗效和经验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13年3月本院胸心外科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心脏超声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相关的评估,术中在DSA引导下采用覆膜血管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术后随访CTA。结果:42例移植物均成功释放。1例因手术中发现右侧股动脉细小,未能植入22#覆膜支架血管,给予保守治疗;1例因为术中见左椎动脉优势型,中途停止手术,改为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支架置入术。全组患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术后发生内瘘3例(包括1例术后并发主动脉食管瘘而死亡);术后出现截瘫1例;1例再发主动脉夹层。其余随访患者术后未出现与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较好。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主要优点在于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内瘘是该疗法的主要并发症,其预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病因和治疗研究探析

    作者:古晓珊

    目的:探讨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对目前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接收的196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出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从患者年龄、流产次数以及治疗次数等角度分析出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因素的相关性,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对患者进行生殖免疫分析发现,出现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多与患者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抗原以及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异常有关;临床治疗主要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患者治疗成功174例,治疗有效率为88.8%;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有关(P<0.01)。结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治疗比较有效的手段是采取主动免疫疗法,在治疗研究上应注意多种免疫调节的相关性的分析;深入病因的探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李润蓉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本院运用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经验。结果:2010-2013年,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1%,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3%下降至59.1%,手卫生依从性由15.2%提升至42.7%,多重耐药菌的院内防控合格率由36.4%提升至86.8%,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10.9%提升至47.1%,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88.9%提升至98.5%。结论: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成效显著。

    关键词: PDCA 医院感染 运用
  • 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调适对策

    作者:闫霄;楚平华

    目的:了解考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90)对390名考研医学生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2.89%,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结论:考研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医学考研学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研究,并为降低医学考研学子压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十分必要。

  • 白桦丹醌通过抑制PC9细胞迁移及PC9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阻止肺癌骨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储建军;丁建东

    目的:研究白桦丹醌在抗人类肺腺癌细胞系PC9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左心室注射稳转荧光素酶的PC9细胞构建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白桦丹醌对PC9骨转移的抑制作用;采用SRB研究白桦丹醌对PC9的毒性作用,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其对PC9体外迁移的抑制作用;采用PC9与Raw264.7共培养构建肺癌诱导破骨形成并用白桦丹醌处理,研究白桦丹醌对PC9诱导形成破骨细的抑制作用。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心室注射PC9细胞40 d后,对照组5只裸鼠均出现明显转移,而用药组虽然也出现4只裸鼠转移,但用药组转移灶的光子值(2759200±2670290)显著小于对照组(8732800±6191628)(P<0.05)。SRB显示2μM白桦丹醌对PC9无明显杀伤作用,但可显著抑制PC9的迁移能力及显著抑制PC9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桦丹醌可通过抑制PC9迁移及抑制PC9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的方式抑制PC9骨转移,显示其作为抗肺癌骨转移药物的应用前景。

  • 改良预处理方案自体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估

    作者:胡萌;赵小强;朱冰柯;张艳芝;黄彩娟;杨海平

    目的:研究短疗程大剂量环磷酰胺和依托泊苷、体内去T细胞预处理方案自体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患者采髓后体外低温保存,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60 mg/kg,依托泊苷10~20 mg/kg,均于移植前的第1、2天应用;骨髓输注后第2~6天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3~5 mg/(kg·d)。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现了造血重建;患者白细胞重建时间8~14 d,中位时间11 d;血小板重建时间12~36 d,中位时间18 d;移植后原有肝肾功能损害逐渐改善,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前后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抗核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该方案进行自体移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免疫功能状况的研究

    作者:石婷;黄林林;李莺

    目的:探讨渗出性多形性红斑不同临床类型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轻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43例(EMM组),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32例(SJS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流式细胞仪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16+CD56+、CD3-CD19+、CD19+CD23+、CD4+/CD8+、CD4+CD25+的表达率。结果:SJS组与EMM组相比,CD3-CD19+及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表达率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IgA、IgM、IgG、CD3+CD4+、CD3+CD8+、CD3-CD16+CD56+、CD3-CD19+、CD4+/CD8+、CD4+CD25+水平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渗出性多形红斑发病机制与严重程度与体液免疫有一定相关性。

  • 肺癌中SOX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张青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SOX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预后相关性。结果: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含量远大于正常切缘肺组织。且随着TNM分期增加,SOX2表达含量也逐渐增加。且其SOX2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负相关。结论:SOX2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多阶段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分子之一,很有潜力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

  • 甲状腺乳头状癌miR-34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董子龙;张生彬;武妍婷

    目的:探讨miR-34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M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实验组)和4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组织标本(对照组),检测两组miR-34b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法)及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miR-34b mRNA相对平均表达量(0.84±0.04),miR-34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期和包膜浸润之间,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在淋巴结转移甲基化率(88.5%)显著高于不存在淋巴结转移(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b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TC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建议临床深入研究。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翟雅明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肿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适反应、睡眠质量及自理能力。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食欲下降及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食欲下降及恶心呕吐症状,有利于维护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 舒适护理于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闵静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8.56%、9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6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处于焦虑、恐惧、悲观状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医学论文表与图的写作要求

    作者:

    一、制表的基本要求
      1.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2.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
      3.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董艳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取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并随访记录患者远期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5%,高于常规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前列腺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大尿流速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益,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有助于患者远期功能的恢复。

  • 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

    作者:李小倩;叶金梅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探讨实施质量控制以及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对妇产科护理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护理措施,其中105例病例应用完善的质量控制及细致、安全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为观察组;100例病例应用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责任护士职责落实情况考核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兴芳;安碧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职责落实情况考核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本院病区分为东西两翼的优势,将2013年1-6月到西翼区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东翼区五官科住院的6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护士管床及流动护士站床边工作制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每天由综合控制班对分管床位的责任护士工作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照组未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按时服药到口率、3d完成辅助检查率。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按时服药到口率、3d完成辅助检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职责落实情况考核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的执行力,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低血压诱发因素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作者:薛玲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低血压诱发因素,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和低血压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血压持续时间<30 min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原因会诱发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低血压,做好对患者的全程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2013年都匀市土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

    作者:张应宣;谭向新

    目的:通过现场环境调查、采样进行蛔虫卵检测计数,了解都匀市农村土壤中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形式,为地方制定防治对策与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要求,选择都匀市王司镇新平村作为监测点,随机采集10户居民环境中土样检测计数蛔虫卵。结果:检测40份土壤样本,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为40%(16/40),户均感染率为60%(6/10)。结论:该地区土壤中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进改善水源净化集中供应和人畜混居状态,加强儿童和中老年人线虫病防治,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 中山市乡镇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李昌松;饶惠平;张琼;张建龙

    目的:探究中山市乡镇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状况。方法:选取中山市乡镇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160人作为A组,非急诊科(内外科)医护人员160名作为B组,另选择中国常模健康成人160例作为C组,观察对比三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躯体不适、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观察项目上,相较于常模C组,A组SCL-90评分高,B组次之;SDS和SAS评分比较中, A组均高,其次为B组,C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促进急诊医疗质量的提高,需对特定医务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改善目前心理健康状况,保证急诊工作质量。

  • 手法结合针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3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白永权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60例,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且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复脉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蒙占权

    目的:评价复脉饮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脉饮加味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脉饮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作者:

    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字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字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中国医学创新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