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Dependence 중국약물의뢰성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718
  • 国内刊号: 11-392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775
  • 曾用名: 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陆林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认知功能与白质微结构异常:全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庄文旭;唐莺莹;钟娜;江海峰;杜江;王继军;赵敏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甲基苯丙胺(MA)依赖者的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名MA依赖者和29名健康对照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和DTI扫描.利用TBSS方法进行全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组间比较.结果:MA和健康对照的认知功能并无差异.两组的FA值存在组别和性别的交互作用.相较于男性健康对照,男性依赖者内囊部位的FA值降低(0.650 ±0.021 vs.0.617±0.020),而相较于女性健康对照,女性依赖者在楔前叶白质和胼胝体辐射线枕部的FA值升高(0.523±0.0190 vs.606±0.037).结论:MA依赖者白质微结构的异常具有性别效应,男、女依赖者白质异常的脑区和FA值变化的方向均有差异.

  • 我国部分地区物质成瘾者毒品使用特征调查分析

    作者:张锐敏

    目的:分析我国药物滥用者特征,发现其流行规律,指导药物滥用二级预防工作开展.方法:通过分层分类抽样法对1136名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我国药物滥用者人口学特征基本稳定;(2)各类毒品快速流行前存在"10年潜伏期"现象;(3)药物滥用在册人数继续增加,尤以合成类毒品滥用者为突出;(4)药物滥用者在暴露前平均有6.10 a±6.27 a的隐性阶段;(5)大麻滥用流行势头初见端倪.结论:高度重视和加大投入,开展以医疗机构为基础的药物滥用二级预防策略迫在眉睫.

  • MDMA神经毒性的长期效应对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李素敏;袁铭;李素霞

    目的:通过短时间多次给药建立神经毒性模型,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多种行为学观察装置,观察大鼠的行为反应,探讨MDMA神经毒性对大鼠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MDMA 10 mg·kg-1每小时一次,共4次,即总量为40 mg· kg-1,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第2、8、26、32周末进行开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maze,EPM)、群居相互接触实验(social interaction test,SIT).结果:短时间多次给予MDMA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第2、8周末的开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群居相互接触实验未见焦虑相关行为增多(P>0.05).第26、32周末时的上述实验发现焦虑相关行为明显增多(P<0.05).结论:MDMA神经毒性的长期效应具有致焦虑作用.

  • 海洛因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中Nurr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温泉;陈萍萍;杨奇;李艳琴

    目的:以Sprague Dawley (SD)大鼠为实验对象,明确海洛因急慢性给药对大鼠的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孤儿核受体Nu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海洛因(3 mg·kg-1,8.c.)急性给药后15min、12h、24h,慢性给药(3 mk·kg-1/day,s.c.x1o d)后24h断头取脑,蛋白质免疫印记分析(Westem-blot)检测药物依赖关键脑区VTA中的Nurr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海洛因急性给药15 min后,VTA脑区中的Nurr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海洛因慢性给药后,VrA脑区中Nurr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洛因急性给药可激活大鼠VTA中Nurr1的表达,且Nurr1在VTA中呈现快速表达的特点.

  • 我国苯丙胺类兴奋剂和K粉滥用人群用药后症状及戒断症状分析

    作者:王同瑜;鲍彦平;刘志民;连智;李素霞;孙洪强;时杰;陆林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苯丙胺类兴奋剂(ATS)和K粉(主要成分为氯胺酮)滥用的基本情况及滥用后出现的症状、体征/行为和戒断症状的特点.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从2010年3月-2010年12月对北京、上海、云南、广东、湖南和湖北等地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或社区内的以滥用甲基苯丙胺(MA)、"摇头丸"(MDMA)、K粉或者"麻谷丸"为主的合成毒品滥用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分析人口学特征、合成毒品滥用情况、成瘾性、用药后的症状、体征/行为和戒断症状.结果:共调查1459名滥用者,男性占65.17%,平均年龄为(32.87±8.78)岁.将调查对象按主要滥用毒品种类分为三组:ATS(滥用主要毒品包括MA或MDMA或"麻谷丸")的有1191人(83.93%),K粉的有141人(9.94%),混用ATS +K粉的有87人(6.13%).通过因子分析将用药后出现的症状、体征/行为归为6组症状群.有98.21%(1318/1342)的合成毒品滥用者出现了一定的用药后症状、体征/行为;兴奋症状在三组滥用人群中均为严重,其中ATS和ATS+K粉前三位症状为失眠、兴奋和欣快,K粉为欣快、兴奋和失眠;第二位症状群在ATS和K粉中均为躯体症状,而ATS +K粉则为精神病性症状;且ATS+K粉的兴奋症状、精神病性症状,躯体症状和行为紊乱比ATS和K粉者严重.有90.88%(1215/1337)合成毒品滥用者停药后出现了一定的戒断症状,常出现的是用药渴求、困倦、疲乏无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用药渴求在K粉和ATS +K粉中为严重(排序第1位),在ATS中排名第4位,ATS中为严重的戒断症状是困倦.结论:目前我国ATS和K粉的滥用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用药后的症状和戒断症状在滥用ATS、K粉及混用两者的人群中存在差异,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

  • 海马miR-182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的变化

    作者:温晨光;王慎军;张若曦;朱维莉;陆林

    目的:探索miRNA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揭示应激诱导的抑郁症发生机制和开发新型抗抑郁症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症动物模型,运用miRNA二代测序、miRNA差异表达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抑郁模型动物miRNA表达谱的变化.结果:(1)大鼠经历5周连续的不可预见性应激,通过检测糖水偏好、体重增加、自发活动减少等指标表明大鼠形成抑郁样行为.利用Solexa测序技术对大鼠海马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变化幅度超过两倍的miRNAs有:miR-1224上调,miR-1249、miR-182、miR-183、miR-204下调.(2)对于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分析发现,miR-182所调控的脑源性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CLOCK、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REB1)与抑郁症的病因具有密切的联系.用定量PCR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和对照组大鼠海马三个亚区miR-182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 miR-182下调程度为显著.CA1(cornuammonis 1)区和CA3(cornuammonis 3)区miR-182出现下调倾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鼠海马DG区miR-182可能参与调控了慢性应激所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形成.

  • 四川省某地区物质使用情况调查: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问题筛查测试(ASSIST)

    作者:汪文文;李煦;杜江;赵敏

    目的:利用世界卫生组织-酒精、烟草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测试(ASSIST)工具对四川某地区进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筛查,了解该地区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情况.方法:使用ASSIST对该地区18个乡镇,1336名居民进行筛查,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以使用烟草和酒精为主,未发现非法物质使用情况;381人(28.5%)在烟草使用问题上已达到中、重度风险水平;239人(17.89%)在酒精使用问题上达到中、重度风险水平;男女在一生和近三个月的烟草和酒精使用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烟草的非危险使用和危险使用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酒精的非危险使用和危险使用除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外,就业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地区烟草和酒精的使用频率较高,应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同时,ASSIST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筛查工具,可用于普通人群中对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进行筛查.

  • 17β-雌二醇对抗癫痫药物造成的未成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宇;穆宝妮;杨琳;黄绍平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抗癫痫药物短期应用导致的未成熟脑受体表达降低的保护作用.方法:3d、7d、14 d、21 dSD大鼠各7窝,共28窝,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癫痫药物组及雌二醇组,抗癫痫药物组又分为苯巴比妥组、托吡酯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每组SD大鼠12只.HE染色了解海马CA1区结构,免疫组化标记海马CA1区谷氨酸受体(GluR1、NR2B),灰度分析检测受体表达情况.结果:各年龄段17β-雌二醇药物保护组较未使用17β-雌二醇保护的抗癫痫药物组GluR1、NR2B受体表达均增多(P<0.01);但各17β-雌二醇保护组受体表达较对照组仍有降低(P<0.01).结论:17β-雌二醇对抗癫痫药物造成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但保护作用尚有限.

  •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特征:字词情绪Stroop任务的研究

    作者:王春光;袁明;李勇辉;隋南

    目的:注意偏向是诱发药物渴求以及产生自动化觅药行为的重要因素,与复吸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索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注意偏向与成瘾程度的关系,可为甲基苯丙胺成瘾早期识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字词情绪Stroop任务、DSM-V诊断表、苯丙胺戒断后症状评定量表对57例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进行测试,分析其对甲基苯丙胺相关词、情绪词的注意偏向特征.结果:甲基苯丙胺相关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间(743.57ms±108.93ms)比情绪词(706ms±93.69ms)、中性词都慢(707.03 ms±99.17 ms),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情绪词和中性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基苯丙胺相关词划分的三种类型(吸毒工具、动作、动机)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F =0.530,P>0.05);词汇类别与成瘾程度不存在交互作用(F=0.160,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对成瘾相关词存在注意偏向,但是这种注意偏向不受成瘾严重程度的调节.

  • 代谢相关因子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玲;王帆;康毅敏;刘彦隆;张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物质代谢在能量平衡和情绪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相关因子参与机体的代谢和能量平衡,甚至参与药物成瘾.此外,代谢相关因子、药物成瘾与情绪和精神障碍存在关联,而药物成瘾也是诱发抑郁行为的因素之一.目前代谢和成瘾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代谢相关因子与抑郁症的关联尚未明确.本文就代谢相关因子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进展以及四个因子在代谢中的相互关联作简单综述.抑郁症(depression disorder)是一种持久的心境障碍,患者感到气馁、悲伤、绝望、消极,对生活失去兴趣,影响患者的工作、家庭、学习,伴随的症状包括食欲和睡眠模式改变、内疚、焦虑等[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神经精神疾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应激或生活状态有关[1].

  • 我国大麻滥用的历史和现状

    作者:周立民

    目前,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大麻滥用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新疆地区高发,但大麻滥用正在向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伴随大麻种植、制造、运输、贩卖更加灵活、隐蔽,大麻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本文搜集CNKI、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网页中关于我国大麻滥用的资料,并作简单综述.迄今为止,搜索CNKI和维普发现,关于我国大麻滥用的报道几乎都局限于新疆[1-2],尚未见全国范围内大麻滥用的报道.大麻分布广、生长快、易获取,容易造成广泛的滥用.

    关键词: 大麻 滥用 历史
  • 神经营养因子4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张云龙;李俊业;洪仕君;李利华

    神经营养因子4(neurotrophin 4,NT4)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种分泌型蛋白,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损伤修复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NT4为研究对象,在NT4的分子结构、分布、受体及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NT4在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重点阐述,为今后对NT4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近5年针刺治疗药物依赖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曾亮;宗蕾;侯文光;陶颖

    药物依赖是一种复发率极高的慢性渐进加重性多元病理改变型脑病[1],其对药物依赖者的生理功能及心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一系列躯体症状、情绪症状及心理渴求等,甚至严重影响个体行为,给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容易诱发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据2012年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统计报告统计,全球每年因药物成瘾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更是因为药物成瘾丧失劳动能力[2].针刺治疗药物依赖自1972年香港外科医生Wen为患者针麻时偶然发现,迄今为止已经发展40余年.

  • 全球减少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危害的策略和方法

    作者:李建华

    苯丙胺类兴奋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摇头丸"等)是精神活性物质当中的一大类化学物质,属于合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极强的成瘾性,长期有规律使用会导致使用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产生对这类物质的强烈渴求,出现使用者自我不能控制的和强迫性的用药行为,以及其他一些非个人意志所能够控制的"偏常"行为.此外,苯丙胺类兴奋剂由于其药理特性,以及使用方式、使用剂量、使用频率等不同,还会危害使用者的健康,使其个人、家庭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本文将从减少危害(harm reduction)的角度出发,介绍当前国际上开展的减少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危害的策略和方法,为我国下一步的禁毒工作提供参考.

  •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作者:刘婷婷;任丽英;杨莹

    "网络成瘾"现象早由美国学者Goldberg于1995年首次提出,并将其命名为"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LAD),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产生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还未被正式统一命名、分类和定义.目前在该领域从不同角度先后出现过多种名称,包括"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1]"、"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LAD)、"病理性计算机使用(Pathological Computer Use,PCU)"、"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2]"、"网络过度使用"、"冲动强迫性网络使用障碍"等[3].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国内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上网失控,强迫性地经常使用网络、沉迷于网上活动难以摆脱,从而损害了个体的心理、躯体或社会功能的一组行为成瘾.

中国药物依赖性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