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중국의사진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4904
  • 国内刊号: 11-5455/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8-89
  • 曾用名: 医师进修杂志;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姒健敏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坐位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隙联合麻醉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卓进德

    目的 观察坐位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隙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坐位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黄碱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3例无随访记录,观察组1例行紧急剖宫产术.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黄碱用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7/49)]明显低于对照组[31.9%(15/47)](P<0.05).结论 坐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择期剖官产术,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黄碱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降低了产妇及新生儿的麻醉危险.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管理价值

    作者:张引民;汪秀芹;苗凤英;邢海燕

    目的 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对细胞学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管理价值.方法 收集细胞学结果为ASCUS(178例)和LSIL(108例)的HR-HPV感染情况,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Hc-2检测HR-HPV D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Hc-2检测HR-HPV DNA对于ASCUS中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敏感度为89.83%(53/59),特异度为53.78%(64/119),阳性预测值为49 07%(53/108),阴性预测值为91.43%(64/70):对于LSIL中CIN Ⅱ及其以上级别病变的敏感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22.73%(15/66),阳性预测值为44.57%(41/92),阴性预测值为93.75%(15/16).结论 HR-HPV DNA检测是一种管理细胞学结果为 ASCUS和LSIL病例的有效手段.

  •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亚东

    目的 探讨他卡西醇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属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以及地奈德组(33例).联合治疗组早上用地奈德乳膏涂抹1次,晚上外用他卡西醇软膏1次;地奈德组单用地奈德乳膏,2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79%(26/33),低于地奈德组的84.85%(2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奈德组复发率为25.00%(7/28),联合治疗组为11.54%(3/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效与单用地奈德乳膏相当,但两者联合应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减轻药物的局部不良反应,且使用安全.

  • 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Nuss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刘炜烽;何荷番;翁培清;谢文锡

    目的 探讨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Nuss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漏斗胸胸腔镜Nuss手术患儿25例,常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行正常潮气量常频间歇正压通气,并吸入七氟烷,追加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胸腔镜置入前暂停呼吸,喉罩管口开放于大气以利肺萎陷,胸腔镜置人后视野满意开始以潮气量3~5ml/kg、频率20~25次/min行间歇正压通气;胸腔镜操作完毕后恢复正常间歇正压通气.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气道峰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等.检测并比较喉罩置入后行间歇正压通气10 min(T1)、胸腔镜操作10 min(T2)、胸腔镜操作结束即刻(T3)、患者送麻醉后恢复室前(T4)的血气分析、MAP、心率、SaO2、PETCO2、气道峰压等.结果 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T3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118±43)mmHg(1mm Hg=0.133 kPa),比T1时的(360±78)mm Hg有所降低(P<0 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余各项观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漏斗胸患儿行胸腔镜Nuss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通气选择.

  • LH75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散点图与单核细胞体积参数在疟原虫感染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张艳;袁利月;杨琼

    目的 利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在非白细胞区域出现明显颗粒团的异常散点图和单核细胞体积参数的改变来探讨其在疟原虫感染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对临床发热、疟疾待排的703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对每例患者进行外周血厚薄血涂片显微镜下找疟原虫,分析疟疾患者的血常规VCS散点图特点.与成年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析疟疾患者的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及单核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VD)的变化.结果 703例发热患者,经显微镜检查21例确诊为疟原虫感染.该21例疟疾患者在LH750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散点图中均在非自细胞区域出现了明显的颗粒团,出现该VCS异常散点图的敏感度达100.0%(21/21);21例疟疾患者的MMV为(178.3±11.2)fl,MVD为0.223±0.024,较健康体检者的(163.7±8.4)fl、0.189±0.017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MV的cutoff值为170fl时,筛查疟原虫感染的敏感度为85.7%(18/21),特异度为90.0%(36/40).当MVD的cutoff值为0.22时,筛查疟原虫感染的敏感度为81.0%(17/21),特异度为90.0%(36/40).结论 LH750血细胞分析仪VCS异常散点图的改变能快速简便地筛查疟原虫感染,如能结合单核细胞体积参数改变则能更好地用于临床疟原虫的筛查工作,并且对于防止漏检疟原虫有临床应用价值.

  • 惊厥患儿β内啡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李姝红;吴秀清;赵昕

    目的 探讨惊厥患儿β内啡肽(β-E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惊厥患儿72例,依据病因分成病毒性脑炎组(21例)、癫痫发作组(26例)及热性惊厥组(25例);而依据病情分成严重组(33例)及普通组(39例).随机选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小儿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β-E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NSE水平.结果 病毒性脑炎组[β-EP:(46 39±15.54)ng/L;NSE:(20.64±8.72)μg/L]、癫痫发作组[β-EP:(35.41±13 27)ng/L;NSE:(23.19±10.92)μg/L]及热性惊厥组[β-EP:(43.75±17.67)ng/L;NSF:(19.20±7.45)μg/L]惊厥发作24 h内β-E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β-EP:(17.52±8.23)ng/L;NSE:(10.53±3.85)μg/L](P<0.01).严重组β-E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普通组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惊厥发作后β-EP和NSE水平与脑损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与不同病因所导致的惊厥发作无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害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 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CT增强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辉;张欣;张新力;褚爱鹏

    目的 比较左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CT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胸部平扫加增强CT扫描患者165例,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分为青年组(<40岁)35例、中年组(40~60岁)60例、老年组(>60岁)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左肘静脉注射组77例、右肘静脉注射组8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注射对比剂后60 s进行增强扫描.测量左头臂静脉横跨主动脉弓(或头臂动脉)前方与胸骨柄后缘之间的前后径线,对比分析其前后径线大小与CT增强效果的关系.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左头臂静脉横跨主动脉弓(或头臂动脉)前方与胸骨柄后缘之间的前后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肘静脉注射组和右肘静脉注射组CT值分别为(106±24)、(149±29)H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肘静脉注射组图像增强效果好者占61.0%(47/77),右肘静脉注射组图像增强效果好者占79.5%(70/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时,CT增强扫描可避免部分患者因左头臂静脉受压影响图像增强的效果.

  • 小儿斜视矫治术可弯曲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

    作者:唐丽华;焦裕霞;李东白

    目的 评价可弯曲喉罩通气下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治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斜视矫治术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导管组和可弯曲喉罩组,每组30例.气管导管组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弯曲喉罩组七氟烷麻醉,置入可弯曲喉罩,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多时点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记录气管导管或喉罩置人即刻(T1)、1 min(T2)、3 min(T3)、5 min(T4)和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5)时血压、心率.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患儿从苏醒到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时呛咳、躁动和术后咽痛的情况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气管导管组T1时收缩压下降,T2、T3、T5时收缩压升高,T2~T5时心率升高,可弯曲喉罩组T1~T4时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5);与气管导管组比较,可弯曲喉罩组T2~T5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降低(P<0.05).气管导管组苏醒时间(8.1±2.6)min,拔管时间(12.6±3.2)min,从苏醒到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时呛咳发生率66.7%(20/30)、咽痛发生率40.0%(12/30)、躁动评分0~1分7例,可弯曲喉罩组分别为(5.2±1.1)min、(6.3±1.5)min、0、6.7%(2/30)、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管导管组比较,可弯曲喉罩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弯曲喉罩通气下七氟烷麻醉更适合于小儿斜视矫治术.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防治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作者:邹晓红;梁莉;张旗炘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和术后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住院号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后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照组(60例)行单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均于术前及术后1、3、7、12 d检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3、7、12 d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1.8±2.2)ml]明显少于对照组[(38.1±3.1)ml](P<0.05).研究组无一例发生PEP,对照组有2例(3.33%,2/60)发生PEP.结论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和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防治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的疗效明显,与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相比有优势,临床上可以选择此种方法.

  • 高压氧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效果的研究

    作者:贾学玲;石馨;张学红;薛石龙;李艳梅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5例拟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FET)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方案1).若子宫内膜厚度≥8.0mm行FET(A组);若子宫内膜厚度<8.0 mm,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方案2),当子宫内膜厚度≥8.0 mm时行FET(B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影响.结果 A组25例,B组30例.A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为(5.3±0.8)mm,方案1治疗后为(9.1±1.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方案1治疗后、方案2治疗后分别为(5.5±0.7)、(6.6±0.6)、(8.9±1.1)m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T时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T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8 0 mm者,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

  • 新生儿溶血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才海燕;高彩云;王敏;闫爱霞;王淑中;杨宇艳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新生儿溶血病(溶血病组)、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非溶血病组)患儿各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出生的6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结果 溶血病组PT、APTT明显高于非溶血病组[(28.79±4.21)s比(18.98±241)s和(58.52±313)s比(47.26±5.81)s],且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3.81±1.83)s和(38.10±3.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有出血倾向,与血小板计数无关,而与PT、APTT延长有关,溶血程度越重,PT、APTT升高越明显.PT、APTT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凝血功能检测的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

  • 不同麻醉方案对胃癌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比较

    作者:周召文;刘明胜;李宇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胃癌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Ⅱ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Ⅲ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2 h(T1)、术后1 d(T2)、术后3 d(T3)测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TNF-α水平.结果 三组T1、T2CD3+、CD4+、CD4+/CD8+均较T0明显下降(P<0.05),且I组、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Ⅲ组T3恢复至T0水平,与I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和T2血清IL-6[I组:(292.6±45.6)、(258.5±28.8)ng/L;Ⅱ组:(284.8±36.6)、(252.6±26.2)ng/L;Ⅲ组:(260.6±32.6)、(244.8±22.0)ng/L]均较T0明显升高[I组:(225.5±23.5)ng/L;Ⅱ组:(224.6±23.2)ng/L;Ⅲ组:(222.8±21.6)ng/L](P<0.05),T3均恢复至T0水平(P>0.05).三组各时间点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抑制胃癌手术应激反应,减轻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早日恢复.

  • 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素、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作者:余献丹;钱知勉;戈成立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应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方法 120例IGT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治疗,治疗组给予饮食+运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基本指标以及ET、CRP、Fg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b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T、CRP、Fg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除BMI、FPG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转变为2型糖尿病率为3.3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应用于IGT人群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逆转IGT,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而且对IGT伴随的代谢紊乱因素有明显的改善,提高了IGT人群的生存质量.

  • 等离子射频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武东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280例OSAHS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等离子刀组(141例)和传统手术组(139例),分别行腭咽成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以及口咽左右径、鼾声评级、嗜睡程度.结果 等离子刀组和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3±7.0)、(32.1±6.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3±2.5)、(30.5±13.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口咽左右径、AHI和ISaO2较术前明显改善,且鼾声评级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等离子刀组的各项指标均较传统手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射频治疗OSAHS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缓解鼾症.

  • 雷米芬太尼在清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肿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永强;岳修勤;秦元旭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在清醒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 24例脑功能区肿瘤患者,ASA分级Ⅱ~Ⅲ级;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雷米芬太尼组,每组12例.全部患者以0.2%罗哌卡因沿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雷米芬太尼组术中以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0.05~0.10μg/(kg·min),根据手术需要作适当调整;对照组术中以0.9%氯化钠代替雷米芬太尼.两组均保持术中患者意识清醒,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在清醒状态下配合完成手术,雷米芬太尼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开颅、颅内手术期、关颅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并发症,雷米芬太尼组术后满意度评分为(3.3±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麻醉切除脑功能区肿瘤时合理应用雷米芬太尼,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手术耐受性良好.

  •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淑娟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对89例单纯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治疗部位分别为下鼻甲及鼻中隔前上部,用病情评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8个月进行近远期疗效评价,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96.6%(86/89),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88盘%(79/89),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71.9%(64/89),术后18个月总有效率66.3%(59/89).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但随时间延长有一定的复发率.

  • 有并发症过期产儿听性脑于干反应特点的研究

    作者:李桂芳;陈英;娄益环;李桂莲;王新梅

    过期产儿是指胎龄大于42周的新生儿.在围生期及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易合并脑损伤导致听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其神经功能障碍对干预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对50例过期产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定,旨在探讨其变化特点并对此类患儿听力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 颈部血管周细胞瘤三例诊治分析

    作者:孙晓磊;何延政;刘勇;李国英;钟武

    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血管性肿瘤,1942年由Stout和Murry首次报道并命名.主要发生在四肢远端,而发生在头颈部的血管周细胞瘤相当罕见[1],更增加了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难度.本研究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3例颈部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该疾病的新诊治进展,提出临床处理意见.

  • 结核变态反应性白塞综合征一例

    作者:段宏梅;赵秀雯;肖卫国

    患者女,41岁,以"皮疹伴反复口腔溃疡半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余"于2010年6月1日人院.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双颈部无痛性肿胀,双手背指甲周围脓疱样皮疹及反复口腔溃疡于我院就诊,疑诊"白塞病",予雷公藤多苷口服2个月余,自觉手部皮疹加重,并出现躯干、四肢新发脓疱样皮疹,遂停用.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2个月前出现双踝关节肿胀,无疼痛,自行外敷"黄金散"后周身皮疹及双下肢肿胀加重,于当地医院行颈部肿胀处穿刺,诊断为"化脓性感染",予青霉素静脉滴注3 d无明显好转,为明确诊断收入

  • 四例长期华法林抗凝患者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杨丽

    例1 22岁,孕2产0,因"孕22周胎死宫内,要求终止妊娠"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双下肢动脉血栓行人工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及双下肢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长期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本次妊娠早孕期用肝素抗凝,中孕期改用华法林每日3.00 mg及3.75 mg隔日交替.术前查凝血酶原时间(PT)31.9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72.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克赛)40mg12 h1次皮下注射.5 d后PT13.6 s、INR1.12,遂行依沙吖啶(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 盆腔腹膜发育异常导致女性原发性不孕二例

    作者:蒋雪梅

    例1女,24岁,以"结婚8个月未孕"入院,G0P0,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为30 d,经期5~6 d,经量中等,经色暗红,无痛经.患者结婚8个月,性生活正常未孕,丈夫精液检查正常.妇科检查正常,妇科内分泌检查未见异常,彩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行输卵管通液检查显示双侧输卵管不通、积水.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未发现禁忌证,于入院后第3天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术中头低位推开肠管后见盆腔腹膜光滑,盆底见左右各一个约4.5 cm×3.0cm×3.0 cm白色包块,突出于腹膜,貌似卵巢,正中腹膜下有一圆形器官,若隐若现,未见子宫及双侧输卵管.

  • 肿瘤侵袭、浸润和转移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刘大为;刘星

    1913年Goldman正式提出了血脑屏障的概念,血脑屏障是一个可扩散屏障,位于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组织之间,它只允许水和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凭借浓度梯度自由扩散[1],是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脚板和极狭小的细胞外隙共同组成的一个细胞复合体[2].正常血脑屏障具有高度选择性,能防止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脑实质内,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医师进修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z1 z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