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중국약리학여독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002
  • 国内刊号: 11-11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140
  • 曾用名: 中国药理学与毒力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永祥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

    作者:邹悦;钟才高;曾明;刘新民;肖芳;李鹏;杨渊

    目的 探讨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方法 用Cr(Ⅵ)2,8和32 μmol·L-1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胚L-02肝细胞24 h后,用细胞总RNA提取试剂盒分离RNA,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 mRNA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细胞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与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分别用化学发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8和32 μmol·L-1使ROS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μmol· L-1可使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增高(P<0.05),Cr(Ⅵ)8和32μmol·L-1使之明显降低(P<0.05);而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均随Cr(Ⅵ)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与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呈正相关(r=0.858,0.795,0.809,0.766,P<0.01),与ROS水平呈负相关(r=-0.738,-0.801,P<0.01).结论 Cr(Ⅵ)能诱导肝细胞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改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降低.

  • preS1-preS2-HBs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牛明福;吉萍;武汉良;邵勇;高丽华;胡显文

    目的 研究含有前S1抗原、前S2抗原的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前S1蛋白+前S2蛋白+S蛋白)的跨膜特性.方法 依据乙肝病毒大外膜蛋白的计算机模拟图将其分为分别命名为HBsAg1(1-174),HBsAg2(1-245),HBsAg3(1-294),HBsAg4(1-341),HBsAg5(1-373),HBsAg6(1-400),终累加成一条连续的长链状态,贯穿在细胞内外形成四次跨膜区,并以此6个片段为模板设计6对引物.从含有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基因的质粒pcDNA3.1-preS1-preS2-HBsAg中扩增出前S1,S2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连接人尿激酶原信号肽+6×组氨酸(His)+前S1蛋白、前S2蛋白+ HBsAg(1 ~6)+血细胞凝集素(HA);PCR产物经Xho Ⅰ和EcoR Ⅰ双酶切后插入经同样处理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含有Pro-UK,6 × His,preS1,preS2,HBsAg跨膜序列及HA的表达载体pIRES2-EGFP/Pro-UK-6×His-preS1-preS2-HBsAg(1 ~6)-HA,该表达载体应能够共表达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染293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并进一步通过荧光观察、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双标等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293细胞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电泳片段大小符合HBsAg1~HBsAg6片段的600,810,957,1098,1194和1275 bp理论值.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转染和单克隆筛选后得到转染成功的HBsAg1 ~ HBsAg6的293细胞,呈亮绿色,细胞形态良好,荧光表达强度高;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31 000,34 000,44 000,47000,54 000和60 000处有明显的阶梯状蛋白信号,条带清晰并与理论值相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前S1、前S2蛋白的乙肝外膜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能共表达乙肝外膜蛋白跨膜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的293细胞系.

  • 新型γ-环糊精衍生物Aom0498-1和Aom0498-3的肌松拮抗作用

    作者:漆又毛;揭清;张冯敏;余葆春;丁丁;漆莹贝

    目的 寻找并筛选可选择性地逆转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肌松拮抗剂.方法 应用一锅法合成了2种6-脱氧-6-硫醚乙酰基甘氨酸-γ-环糊精衍生物Aom0498-1和Aom0498-3.采用3种动物模型测定Aom0498-1和Aom0498-3对罗库溴铵导致的神经-肌肉阻滞的逆转作用:①小鼠体外神经-膈肌标本模型中的肌张力恢复比率.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γ-环糊精1.8,3.6,5.4μmol· L-1,Aom0498-1 1.8,3.6,5.4 μmol·L-1,Aom0498-3 1.8,3.6,5.4 μmol·L-1以及舒格麻坦(sugammadex) 1.8,3.6,5.4 μmol·L-1(阳性对照)组;②豚鼠体内模型中的4个成串刺激比恢复50%及75%的时间.将豚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γ-环糊精2 mg·kg-1,Aom0498-1 2 mg· kg-1,Aom0498-3 2 mg· kg-1以及舒格麻坦2 mg· kg-1(阳性对照)组;③家兔体内模型中的捏耳反射恢复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γ-环糊精6 mg·kg-1,Aom0498-1 6 mg·kg-1,Aom0498-3 6 mg· kg-1以及舒格麻坦6 mg·kg-1(阳性对照)组.同时,对Aom0498-1以及Aom0498-3的单次给药毒性也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并与舒格麻坦进行了比较.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om0498-1 2,4和8 g·kg-1组,Aom0498-3 2,4和8 g·kg-1组以及舒格麻坦2,4和8 g·kg-1组.结果 ①在小鼠神经-膈肌标本模型中,Aom0498-1 1.8,3.6和5.4 μmol·L-1组肌张力恢复比例分别为(2.5±1.0)%,(6.9±2.6)%和(24.5±9.1)%,同浓度Aom0498-3组分别为(17.4±1.7)%,(65.5±0.6)%及(100.0±8.9)%,均显著高于同浓度γ-环糊精组的(1.1±0.5)%,(2.6±0.7)%和(10.3±6.1)%(P<0.05).Aom0498-3 1.8,3.6和5.4 μmol· L-1组肌张力恢复比例显著高于相应同浓度的舒格麻坦组(P<0.05),Aom0498-1 1.8,3.6和5.4 μmol L-1组肌张力恢复比例则显著低于相同浓度的舒格麻坦组(P<0.05).②在豚鼠模型中,Aom0498-3 2 mg· kg-1组4个成串刺激比恢复至50%及75%的时间显著低于γ-环糊精2 mg· kg-1组(P<0.05),与舒格麻坦2 mg· kg-1组相当;Aom0498-1 2 mg· kg-1组恢复至50%时间显著低于γ-环糊精2 mg· kg-1组,Aom0498-1 2 mg·kg-1组恢复至75%时间显著高于舒格麻坦2 mg· kg-1组.③在家兔模型中,Aom0498-1 6 mg·kg-1组和Aom0498-36 mg· kg-1组恢复时间显著低于γ-环糊精6 mg· kg-1组(P<0.05).Aom0498-3 6 mg·kg-1组恢复时间显著低于舒格麻坦6 mg· kg-1组.单次给药毒性检测结果显示,舒格麻坦2,4及8 g·kg-1组中出现一过性或中等程度副作用的小鼠数多于Aom0498-1以及Aom0498-3对应浓度组.结论 合成的Aom0498-1和Aom0498-3具有较高的逆转罗库溴铵活性的作用,提示该系列γ-环糊精衍生物可作为候选药物用于选择性肌松拮抗剂的开发.

  • 济泰片对人肝及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的影响

    作者:老东辉;严东明;马璟

    目的 评价济泰片对人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抑制作用及对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诱导作用.方法 在人肝微粒体中加入济泰片1.5 ~150 mg·L-1,CYP3A4抑制剂酮康唑及CYP2D6抑制剂奎尼丁,再加入美沙酮进行共孵育30 min.用美沙酮的代谢产物2-亚乙基-1,5-二甲基-3,3-二苯基吡咯烷(EDDP)的生成速率反映美沙酮的代谢活性,评价济泰片对美沙酮的抑制作用.Beagle犬ig给予济泰片0.1875,0.625和1.875 g·kg-1,每天1次,共36周后制备犬肝微粒体,在制备的犬肝微粒体中加入美沙酮进行共孵育30 min,检测济泰片组美沙酮的代谢产物EDDP的生成速率.结果 阳性抑制剂酮康唑、奎尼丁能显著抑制人肝微粒体中的美沙酮代谢,而济泰片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济泰片1.875 g·kg-1组Beagle犬肝微粒体中美沙酮去甲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代谢能力及单位体质量代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6±0.17 vs (0.49 ±0.10)cps·min-1·mg-1蛋白,228±62 vs (115±13)cps·min-1·mg-1蛋白,10.6±0.8 vs(24.4±5.6) cps·min-1 ·mg-1蛋白·g-1 (P <0.05).结论 济泰片对人肝中美沙酮的代谢不会产生抑制作用.济泰片对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 黄皮果提取物对急性乙醇中毒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官堂明;刘德承;王珺飞;蔡珊;林美金;卢瑞荣;吴科锋;马晓鹂;吴铁;李文德

    目的 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g给予52℃二锅头白酒12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取肝组织制备10%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常规HE染色和淀粉酶-过碘酸希夫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分别升高28.0%和28.9% (P <0.01),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由(706±46)kU·g-1蛋白和(251±61)mg·g-1蛋白降低至(515 ±68)kU·g-1蛋白和(126±18)mg·g-1蛋白,而MDA含量由(204 ±21) μmol· g-1蛋白升高至(258±50) μmol·g-1蛋白(P<0.05);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FCL 1.5和3.0g·kg-1组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降低了18.3%和19.8%,血清中AST活性分别降低了6.4%和9.7% (P <0.05,P<0.01);EFCL 3.0 g·kg-1组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和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4%和14.8% (P <0.05,P<0.01).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可见,EFCL 1.5和3.0g·kg-1组小鼠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水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降低NF-κB的表达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晓冰;陈丹;王伍;王良兴;朱小春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45只MRL/lpr狼疮小鼠ip给予环磷酰胺50 mg· kg-1(每周1次)和As2O3 0.8 mg·kg-1,每天1次,共2个月.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CD3+,CD19+,CD3+CD4+和CD3+CD8+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PAS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IgG和补体C3的表达.结果 与给药前比较,给药2个月后,正常对照组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由给药前1.18 ±0.26升高至1.80 ±0.26(P <0.01),As2O3和环磷酰胺组该抗体水平明显降低,分别由给药前1.14 ±0.58和1.09 ±0.22降低至0.92±0.06和0.67 ±0.14(P <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①As2O3和环磷酰胺组血清抗ds-DNA抗体、IFN-γ和IL-12浓度明显降低(P<0.05),环磷酰胺组抗ds-DNA抗体比As2O3组显著降低(P<0.01);②As2O3组CD3+,CD3+ CD4+和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环磷酰胺组CD3+,CD3+CD8+和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As2O3组CD3+ CD4+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③As2O3和环磷酰胺组小鼠肾小球细胞计数和活动度积分明显降低(P <0.05,P<0.01),As2O3和环磷酰胺组无显著差异;④As2O3和环磷酰胺组肾IgG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体C3表达无明显差异,As2O3和环磷酰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s2O3能降低MRL/lpr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抑制T,B和Th细胞活化和增殖,降低血清IFN-γ和IL-12水平,从而缓解狼疮肾炎的病理变化.

  •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毒性作用的电生理表现

    作者:代重山;李继昌;林巍;王凤霞;孙美成;李健

    目的 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胫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 昆明系雌性小鼠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7.5 mg·kg-1,每12h1次,按取材时间分为给药1,3,7d组及给药7d停药7d组.分别于第2和第4天给药前、第8和笫15天(以第1次给药当天为第1天计)观测小鼠的体质量、步态、后肢支撑力、坐骨-胫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阈强度(TI)、大刺激强度(MI)、潜伏期(CAPL)、波幅(CAPA)、时程(CAPD)、传导速率(NCV)以及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硫酸黏菌素给药1d组,血清Cre显著升高,给药3d组,体质量及BUN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7d组,步态、后肢支撑力出现显著性差异.给药1,3和7d组,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各参数随时间发生改变,TI显著增加,分别为60%,60%,193% (P <0.01);MI显著增加,分别为4%,13%和100% (P <0.05);CAPL显著增加,分别为9.O%,9.0%和14.6% (P <0.05),CAPA降低,分别为0.92%,16.2%和47.6%(P<0.01);CAPD显著增加,分别为15.1%,11.5%和52.8%(P<0.05);NCV显著减低,分别为7.6%,7.5%和12.7%(P<0.05);停药7d组,步态及后肢支撑力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电生理各参数均有所恢复,且只有CAPA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硫酸黏菌素肾毒性较神经毒性先发生,小鼠坐骨-胫神经动作电位随给药时间延长发生进行性变化,且CAPA持续时间长.

  • 眼镜蛇毒MP成分对离体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及与磷脂酶A2活性的关系

    作者:黄立峰;俞昌喜

    目的 探讨温度和磷脂酶A2抑制剂甲基二十碳二烯酸(DEDA)对眼镜蛇毒MP成分收缩离体豚鼠回肠作用的影响,阐明MP成分的药理作用是否依赖其磷脂酶A2(PLA2)活性.方法 利用卵磷脂水解法测定在27℃和37℃下MP成分的PLA2活性;分别测定在27℃和37℃下MP成分及卡巴胆碱收缩豚鼠回肠纵行肌作用强度并比较;将豚鼠回肠纵行肌标本在浴槽中预先5 min加入PLA2抑制剂DEDA 100 μmol·L-1,再测定MP成分及卡巴胆碱收缩豚鼠回肠纵行肌的作用强度,分别观察DEDA对MP成分及卡巴胆碱收缩豚鼠回肠纵行肌作用强度的差异.结果 MP成分在27℃下水解卵磷脂的酶活性仅为37℃时的5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离体实验显示,27℃和37℃组间MP成分及卡巴胆碱收缩豚鼠回肠的作用强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DEDA干预组MP成分及卡巴胆碱收缩豚鼠回肠的作用强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MP对豚鼠回肠纵行肌的收缩作用与其PLA2活性不存在直接相关.

  • 基于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评价黄芩苷的胚胎毒性

    作者:张崴;宋殿荣;王雅楠;朱泽

    目的 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体系评价黄芩苷的胚胎毒性.方法 分别将胚胎干细胞D3和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 3T3)与黄芩苷20,40,60,80和100 mg·L-1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分别计算黄芩苷对胚胎干细胞D3和3T3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D3)和IC50(3T3).利用悬滴-悬浮-贴壁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特异表达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的表达,计算胚胎干细胞D3定向分化半数抑制浓度,即ID50(D3).利用胚胎毒性统计公式,预测黄芩苷的胚胎毒性.结果 不同浓度黄芩苷作用10d后,胚胎干细胞D3和3T3细胞存活能力随着黄芩苷浓度增加缓慢下降,黄芩苷对胚胎干细胞D3和3T3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IC50(D3)和IC50(3T3)分别为135.9和63.3 mg·L-1.体外胚胎干细胞经悬滴-悬浮-贴壁培养可分化为能够表达β-MHC基因的心肌样细胞,黄芩苷2,5,10,20和40 mg·L-1对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9.5%,46.8%,59.6%,61.7%和69.0%,黄芩苷对胚胎干细胞分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体外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ID50(D3)为7.25 mg·L-1.根据胚胎毒性计算公式,计算得黄芩苷具有弱胚胎毒性.结论 黄芩苷具有弱胚胎毒性.

  •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洪德志;时连根

    目的 研究桑枝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ip给予链脲佐菌素结合饲喂高能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小鼠ig给予桑枝多糖200,400和600mg·kg-1,每天1次,连续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测定肝糖原水平,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桑枝多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与给药前相比,给药4周后桑枝多糖400和600 mg·kg-1组血糖浓度分别下降了33.3%和29.9% (P <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枝多糖400和600 mg·kg-1组分别下降了40.4%和38.8%(P<0.01),200 mg·kg-1组下降了34.6% (P <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枝多糖可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P<0.01),降低血清TG含量(P<0.01),降低血清TCH和MDA含量(P <0.05,P<0.01),增加肝糖原存储量(P<0.05);桑枝多糖能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和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 <0.01,P<0.05).结论 桑枝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调节脂类物质代谢、增加肝糖原存储量、改善机体的胰岛素分泌及对胰岛素的增敏性等有关.

  • 雷公藤甲素对Wistar大鼠免疫毒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耿兴超;洪敏;宋莹;林志;张亮;李波;王军志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胸腺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雷公藤甲素引起免疫抑制毒性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连续28 d ig给予雷公藤甲素0.5和1.0 mg·kg-1以及环孢素A 20 mg·kg-1(阳性对照),进行T细胞依赖抗体反应检测、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胸腺组织基因芯片实验.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甲素0.5和1.0 mg· kg-1组和环孢素A组大鼠血清中T细胞依赖抗体应答水平均受到了显著抑制.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雷公藤甲素1.0 mg·kg-1使胸腺皮髓质淋巴细胞数量轻度减少,环孢素A使胸腺髓质皮质化.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1.0 mg·kg-1给药第7天引起42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基因功能主要涉及DNA依赖的细胞转录调节、核转运、微管蛋白复合体装配、核小体装配、线粒体DNA转录、氨基酸转运和线粒体DNA复制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途径.结论 雷公藤甲素1.0 mg· kg-1能够引起大鼠胸腺基因表达谱的显著性改变,其免疫毒性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免疫毒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

  • 增殖诱导配体-siRNA/类脂质体复合体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作者:陈琼;欧青叶;索丽君;徐华;丁伟峰;姜声扬

    目的 考察增殖诱导配体(APRIL)-小干扰RNA (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的毒性.方法 ①小鼠iv给予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500 mg·kg-1,连续14 d称量小鼠体质量及观察死亡情况;②每只豚鼠分别于第0,7和14天左侧涂抹0.2 ml 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130 g·L-1,2,4-二硝基氯代苯10 g·L-1(阳性对照),末次接触后14 d,将各受试物0.2ml涂于右侧,持续6h,观察24和48 h皮肤致敏情况;③小鼠分别iv给予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125,250和500 mg·kg-1、环磷酰胺40 mg·kg-1(阳性对照)组.间隔24 h,第2次注射后6h处死小鼠,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④小鼠分别iv给予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125,250和500 mg·kg-1、环磷酰胺(阳性对照),每天1次,连续5d,检测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500 mg·kg-1组小鼠体质量和各组织无明显变化,没有小鼠死亡,未表现急性中毒现象.APRIL-siRNA/类脂质体脂质体复合物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该脂质体复合物125,250和500 mg· kg-1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8±1.0)‰,(1.6±0.9)‰和(2.4±1.1)‰;精子畸形率分别为(1.98±0.27)%,(1.96±0.15)%和(2.04±0.16)%,与对照组微核率(2.2±1.3)‰和精子畸形率(1.96±0.29)%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APRIL-siRNA/类脂质体复合物对小鼠无明显毒性.

  • 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徐文娟;冯梅;刘丽华;鲁长武;熊燕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内皮功能和形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家兔制备AS模型的同时口服给予卡托普利8 mg·kg-1,每天1次,连续12周;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用重组编码人类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hDDAH2)基因的腺病毒感染AS家兔离体胸主动脉环2h,检测对乙酰胆碱累积浓度诱导的大舒张反应(Emax)、半数有效量(EC50)及DDAH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脂模型家兔胸主动脉内膜和中膜增厚,血清TC,TG和LDL水平升高;血清ADMA浓度升高至(2.24±0.28) μmol·L-1(P<0.01);血管壁DDAH活性降至(0.048±0.007) U· g-1蛋白(P<0.01); Emax降低至(56±8)%(P<0.01),EC50升高至(158±52) nmol·L-1 (P <0.01).与AS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治疗组血管内膜增厚减轻,血脂无明显降低,血清ADMA浓度显著降低至(1.37 ±0.23) μmol· L-1 (P <0.01),血管DDAH活性增加至(0.084±0.013)U·g-1蛋白(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改善,Emax增加至(88±4)%(P<0.01),EC50降低至(90±35) nmol·L-1(P<0.01).AS模型血管转染DDAH2基因后,血管Emax回升至(88±4)%,EC50降低至(98±42) nmol·L-1,DDAH活性升高至(0.112 ±0.017)U·g-1蛋白,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相似.结论 卡托普利对AS家兔血管形态和内皮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管DDAH活性,降低内源性ADMA浓度有关.

  • 艾洛替尼耐药肝癌HepG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

    作者:任志广;赵青;魏寅祥;贾砚寒;李新颖;黎燕;彭晖;马远方

    目的 体外建立艾洛替尼(erlotinib)耐药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erlotinib,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逐步递增艾洛替尼并终给予艾洛替尼50μmol·L-1连续冲击HepG2细胞12个月,建立HepG2/erlotinib.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HepG2/erlotinib耐药倍数和耐药谱;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增殖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epG2/erlotinib细胞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BCRP蛋白表达.结果 经过12个月艾洛替尼诱导的HepG2耐药细胞,艾洛替尼的IC50值为(72.3±6.1) μmol·L-1,艾洛替尼对正常HepG2细胞的IC50值为(10.6±0.3) μmol·L-1,耐药倍数为6.8±0.7,表明HepG2/erlotinib为艾洛替尼耐药细胞系.HepG2/erlotinib对顺铂、多柔比星、米托蒽醌和拓扑替康的IC50均大于正常HepG2细胞的IC50,表明产生交叉耐药性.HepG2细胞和HepG2/erlotinib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0.7±3.3)h和(26.7±1.2)h,耐药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erlotinib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HepG2/erlotinib细胞中BCRP基因和BC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建立的HepG2/erlotinib具有耐药细胞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与BCRP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 雪胆素乙通过破坏微丝结构和促进p21Cip1表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

    作者:任帅;徐丽慧;曾龙辉;欧阳东云;何贤辉

    目的 分析雪胆素乙(CuⅡb)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CuⅡb0.064~200μmol· L-1作用48 h后PC-3细胞增殖;CuⅡb2和20 μmol·L-1 作用24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uⅡb2和20 μmol·L-1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uⅡb 20 μmol·L-1分别作用1,4和24h后微丝和微管细胞骨架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CuⅡb20 μmol·L-1分别作用1,4和24 h后G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p21 Cip1及细胞周期蛋白A,B1,E和D1的表达.结果 CuⅡb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PC-3细胞的增殖(r=0.9817,P<0.05).CuⅡb 20 μmol·L-1作用48 h,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从溶剂对照组的(27.7±1.5)%上升为(45.3±1.8)%(P<0.01),相差显微镜见细胞发生明显收缩.CuⅡb 20 μmol· L-1作用24 h,使G肌动蛋白水平显著下降,F肌动蛋白发生严重聚集(P<0.05),而对微管只有轻微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uⅡb 20 μmol· L-1作用24 h后,细胞p21Cip1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周期蛋白A表达显著下调,其他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CuⅡb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肌动蛋白聚集,破坏微丝骨架,促进抑癌因子p21Cip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

  • 铅暴露导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海马蛋白激酶B表达降低

    作者:彭博;游园园;孙黎光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PKB)在慢性铅暴露所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5~6周龄小鼠交配后,铅暴露组仔鼠通过胎盘、乳汁和饮水饲醋酸铅2.4,4.8和9.6 mmol·L-1,连续42 d.第42天水迷宫实验测平台潜伏期;检测血及脑铅浓度;Sanna方法检测仔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和群峰电位幅值(PS);Westem印迹法检测脑海马总PKB(t-PKB)及磷酸化PKB(p-PKB)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小鼠寻找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正常对照组血铅为(0.05 ±0.02)mg·L-1,铅暴露组分别为0.29±0.06,0.91±0.15和(1.46±0.37) mg·L-1;正常对照组脑铅为(0.12±0.056) μg·g-1,铅暴露组分别为2.07±0.55,10.18 ±1.51和(14.20±2.63) μg·g-1.学习记忆降低程度与血铅、脑铅浓度成正相关(r =0.678,r=0.645,P<0.01).高频刺激后,正常对照组的PS幅值明显升高,为刺激前的1.76倍,而铅暴露组PS幅值下降到刺激前的8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暴露铅4.8及9.6 mmol·L-1组,PS幅值明显下降(P<0.01).铅暴露组的LTP诱发成功率亦有所下降.小鼠海马CA1区LTP损伤程度与血铅、脑铅浓度呈正相关(r=0.659,r=0.638,P<0.01).铅暴露组小鼠脑海马p-PKB表达均明显降低,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p-PKB表达与血脑铅浓度呈负相关(r=-0.840,r=-0.813,P<0.01),与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程度呈负相关(r=-0.668,P<0.01).铅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t-PKB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慢性铅暴露可导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可能与海马p-PKB表达下降有关.

  • 高内涵分析在新药发现毒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利波;王莉莉

    在新药发现早期开展发现毒理学研究是提高新药研发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高内涵分析(HCA)是基于高效新药筛选需求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基于活细胞、多参数、实时、高通量,能够实现化合物多种生物活性、毒性的早期、快速地检测,为发现毒理学研究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目前,HCA已用于多种靶器官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神经毒性、血管毒性、生殖毒性等检测以及毒理学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就HCA在新药发现毒理学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药物非临床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武;许家星;张娟;刘兆华;刘兆平

    药物非临床毒代动力学是药代动力学在全身暴露评价中的延伸,或为非临床毒性研究的一部分,或为某一专设支持性研究,可为药物临床试验或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目前毒代动力学已由初的解释毒性试验结果逐渐扩展至毒性机制研究,成为在药物非临床和临床研究间的桥梁,同时其研究范围也扩展至药物代谢产物等的安全性评价中.本文就毒代动力学的实施、复合因素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新方向.

  • 非接触式共培养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跨膜电阻及通透性

    作者:张水华;季龙凤;马璟

    目的 建立大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并评价其功能.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代分离培养获得BCEC和星形胶质细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抗原后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测定共培养模型所形成的跨细胞电阻及荧光素钠的通透性.采用LC-MS检测6个化合物透过血脑屏障模型的通透性,并与文献报道的体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培养的BCEC多数为短梭形外观,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高表达因子Ⅷ;星形胶质细胞呈现具有细胞突起的典型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高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培养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BCEC单层的电阻值为(373 ±41)Ω·cm2,荧光素钠跨BCEC单层的通透性为(0.34 ±0.14)x 10-3 cm·min-1,符合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要求.对所选6个化合物体内外透过BBB模型渗透系数的比较,表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2=0.7679,P<O.05).结论 建立的体外BBB模型在跨内皮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在体BBB的基本特性,可以用于模拟体内环境,进行药物早期筛选方面的研究.

  • 应用Bhas 42细胞转化实验检测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和氨苄西林钠致癌作用

    作者:宋征;刘全海;马璟

    目的 采用Bhas 42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已知有遗传毒性的化学品在化学致癌中的引发和促生长作用,评价Bhas 42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化学品致癌作用的可靠性.方法 ①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和氨苄西林钠进行Bhas 42细胞转化实验的浓度.②引发实验:细胞接种当日为第0天,第1天换成含有相应终浓度的受试物或0.5% DMSO的DF5F培养基,培养72 h,第4天换成不合药物的DF5F培养基,培养至第21天.第22天将细胞固定、染色、并计数细胞数大于50的集落数.③促生长实验:接种当日为第0天,第4天换成含有相应受试物或0.5% DMSO的DF5F培养基并连续培养至第14天,期间第7天,第11天更换同样培养基,每15天换成不合药物的DF5F培养基,培养至第21天.第22天固定、染色细胞、计数细胞数大于50的集落数.结果 按照70%的细胞存活率以及前期文献结果确定终浓度为:氨苄西林钠1750 mg·L-1;环磷酰胺1300 mg·L-1;丝裂霉素C 0.01 mg·L-1;3-甲基胆蒽1 mg·L-1,佛波酯0.05 mg·L-1.引发实验结果显示,3-甲基胆蒽,丝裂霉素C和环磷酰胺集落数显著多于空白对照、并且两者比值>2,判定为有引发作用的致癌化学品.促生长实验结果显示,佛波酯集落数显著多于空白对照、并且两者比值大于2,因此判定为有促生长作用的致癌化学品.结论 Bhas42细胞转化实验不仅可以检测出遗传实验可检测出的致癌阳性化学品和非致癌化学品,还可检测出遗传实验结果为假阴性的致癌阳性化学品,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易操作的致癌物预测体外模型.

  • 药物重定位——网络药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作者:张永祥;程肖蕊;周文霞

    药物重定位是指发现已上市药物的新适应症,是网络药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药物重定位策略是目前已知的药物研发策略中风险与效益比好的策略之一,也是一种解决新药开发高投入低成功率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成功进行重定位的药物已超过百余种(国内有老药新用专著收载123种),药物重定位研究已超越了随机发现药物新适应症的阶段,进入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崭新研究阶段.现有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小分子(或配体)特征的方法、基于蛋白靶点(或受体)特征的方法、基于表型(或网络)特征的方法.随着对防治重大疾病有效药物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系统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面对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药物重定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热点,在药物研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