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중국약리학여독리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002
  • 国内刊号: 11-11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140
  • 曾用名: 中国药理学与毒力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永祥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对硫磷与对氧磷抑制的人脑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及重活化

    作者:李劲彤;张雨;杜先林;孙曼霁

    目的了解对硫磷与对氧磷在试管内对人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膦酰化酶的老化速率及肟类药物的重活化效能有何差别.方法微量羟胺比色法测定AChE活性.结果对硫磷与对氧磷抑制人脑AChE 50%活性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pI50)分别为4.10及7.51,抑制人脑AChE 90%活性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pI90)值分别为2.55及6.57.氯磷定、双复磷、双磷定和酰胺磷定4种重活化剂对对硫磷与对氧磷抑制的人脑AChE的重活化作用有较大差异, 等摩尔浓度条件下,其对对氧磷的重活化作用普遍好于对硫磷.且双肟类重活化剂作用普遍强于单肟类重活化剂; 对硫磷与对氧磷的佳重活化剂均为双复磷.对硫磷与对氧磷人脑AChE磷酰化酶的半老化时间(t0.5)分别为14及12 h,老化达到99%的时间(t0.99)分别为95及81 h.结论对硫磷或对氧磷中毒时应尽早使用双复磷或双磷定.且在急性中毒症状控制后,仍须连续使用重活化剂4 d.

  • 5-羟色胺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作者:招明高;张延凤;张晓楠;梅其炳;赵德化

    目的了解5-羟色胺(5-HT)对去甲肾上腺素(NE)所致心肌肥厚有何影响.方法大鼠分别ip 5-HT 2 mgkg-1,NE 2 mg*kg-1或NE 2 mg*kg-1+5-HT 2 mg*kg-1.每日2次,连续给药15 d,d 16麻醉,颈动脉插管,观察累积iv不同剂量5-HT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的影响,之后处死大鼠,观察心重与体重之比.结果累积iv 5-HT,NE组和NE+5-HT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诱发室速和室颤的鼠数明显增加,但该两组间无显著差异.NE组心室重与体重之比明显增加,NE+5-HT组较NE组相比进一步增加.结论 5-HT加强 NE诱发大鼠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的作用.

  • 不同种属动物血浆及红细胞与[3H]梭曼结合的差异

    作者:李劲彤;张振清;阮金秀

    目的研究不同种属动物梭曼毒性差异是否与血浆及红细胞与梭曼结合差异有关.方法 [3H]梭曼结合饱和方法求出不同种属动物血浆及红细胞的Bmax值.结果血浆及1∶3(V/V)红细胞对[3H]梭曼的结合具有饱和性, 血浆与[3H]梭曼结合的Bmax值大小依小鼠、大鼠、人及狗顺序递减, 分别为166、36.1、21.9和10.7 nmolL-1.1∶3(V/V)红细胞悬液与[3H]梭曼结合的Bmax值大小依大鼠、小鼠、狗及人顺序递减, 分别为73.3、48.8、35.7和35.4 nmol*L-1.结论不同种属动物血浆和红细胞与[3H]梭曼结合的Bmax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梭曼毒性的种属差异.

  •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抗兔和大鼠失血性休克效应及初步机理

    作者:江其生;胡德耀;肖南;杜文华;刘韧;闵家鑫;王庆松;刘良明

    目的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MCI-154)抗失血性休克效应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以改良Wigger法,即股动脉放血并维持血压5.33 kPa 2 h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12、24和48 h存活率的影响;以彩色频谱多普勒观察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平均血流量和血流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 MCI-154组休克大鼠12、24和48 h存活率分别为17/20、15/20和13/2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11/20、8/20、4/20;MCI-154治疗后2 h,能显著降低休克家兔肝、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治疗后4 h能明显增加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血流量,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论 MCI-154有较满意的抗失血性休克效应,其机理可能与增强休克动物心脏功能和增加主要器官血流量有关.

  • 氯沙坦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培养的人内皮细胞外基质基因的表达

    作者:郑丽丽;李承光;朱琳;傅向华;叶启霞;王筠;范清堂

    目的探讨氯沙坦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测定了0.1~10 μmolL-1浓度的氯沙坦对经体外制备的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处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纤连蛋白(F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由AGEs处理的HUVECs TGF-β1和FN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与AGEs组相比,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在氯沙坦1.0 μmol*L-1时分别降低了29%和23%,10 μmol*L-1时降低了56%和62%.结论氯沙坦通过抑制AGEs刺激的内皮细胞TGF-β1和FN mRN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防止血管重构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病的机理之一.

  • 泥鳅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作者:钦传光;黄开勋;徐辉碧

    目的为了解泥鳅多糖(MAP)对链佐星或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别ip链佐星和四氧嘧啶,建立两种糖尿病小鼠模型,再分别ig MAP 20,60 mgkg-1及阳性对照药苯乙双胍 35 mg*kg-1 ig治疗,正常对照组则ig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糖、血脂.结果 MAP 20,60 mg*kg-1能明显降低链佐星或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同时,MAP还能明显降低链佐星或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结论 MAP具有降血糖和调节血脂的作用.

  • 环磷酰胺及塞替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

    作者:陈光宇;袁素波;马华智;廖明阳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系统各正、负调节因子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经环磷酰胺(CP)和塞替派(TEPA)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发生恶性转化的BEAS-CP和BEAS-TE细胞中P53、P16、P1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 BEAS-2B细胞中表达阳性的P16、P15及RB蛋白,在BEAS-CP和BEAS-TE细胞中表达缺失;BEAS-2B细胞中检测呈阴性的P53蛋白,在BEAS-CP和BEAS-TE细胞中呈阳性;cyclin D1蛋白在3株细胞中检测均为阳性.结论转化细胞中P16、P15及RB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影响了细胞周期中P16(P15)/cyclin D1-CDK4/pRB调控途径的自稳平衡.两转化细胞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提示转化细胞P53蛋白的功能已发生改变.

  • 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作者:盛国庆;张晋蓉;邢淑华;蒲小平;李长龄;戴体俊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在用纳洛酮催瘾前2 min给予不同剂量的氯胺酮,观察其戒断症状的改变;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戒断时大鼠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环鸟苷酸(cGMP)含量.结果 3个剂量的氯胺酮(5、10和20 mg*kg-1)均可缓解吗啡戒断时探究、扭体、湿狗样抖动、跳跃等运动反应, 减少活动次数, 抑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10、20 mg*kg-1氯胺酮可显著减轻吗啡戒断所致的体重下降, 小剂量氯胺酮(5 mg*kg-1)可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前额叶皮质、小脑的NOS活性和NO、cGMP含量的增高.结论氯胺酮可缓解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弱大鼠吗啡戒断时NMDA-NO-cGMP通路效应有关.

  • 介导乙酰胆碱诱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受体的特性

    作者:王莉莉;张锦超;丁建花;俞炜源;汪海;肖文彬

    目的针对血管内皮细胞上是否存在M受体的疑点,从基因水平和信号转导机理上探讨介导乙酰胆碱(ACh)诱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受体的特性.方法以新鲜分离和传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材料,比较两种内皮细胞M1~M5受体mRNA的分布状况、ACh诱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环腺苷酸(cAMP)含量变化.①设计高选择性、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采用点杂交方法对内皮细胞M1~M5受体mRNA进行分析,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确证点杂交的实验结果; ②以Fluo-3和Fura-2为荧光探针,用共聚焦和荧光光度仪测定内皮细胞[Ca2+]i变化;③内皮细胞cAMP含量采用125I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在新鲜分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存在M1~M4受体mRNA,内皮细胞经传代培养后仅检测到M4受体mRNA;1和10 μmolL-1 ACh能够引起原代培养内皮细胞[Ca2+]i增加,大增加量为12和19 nmol*L-1;ACh激活原代培养内皮细胞的钙离子信号,表现为单次或连续2次的钙振荡,具有异时性和快速耐受的特点;此外,随ACh浓度增加,原代培养内皮细胞cAMP含量均呈微弱增加趋势;ACh不引起传代培养内皮细胞[Ca2+]i浓度的改变,但能浓度依赖地降低cAMP含量.结论新鲜分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可能表达M1~M4受体,传代培养后仅保留M4受体.介导ACh诱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的受体可能为M1或(和)M3受体,其中钙离子是这种受体激活的重要信使物质.

  • 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焦向英;罗宁;支建明;赵荣瑞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激活的多核形中性粒细胞(PMN)是否具有低浓度氧自由基模拟缺血预适应(IP)对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3 h制备大鼠心脏IR模型.以缺血前给予2次5 min缺血,10 min再灌注作为IP.实验分为6组,IR组、IR+PAF组和IR+银杏内酯B(GB、PAF拮抗剂)组,分别于缺血前25和10 min iv生理盐水、PAF(3 μgkg-1)和GB (5 mg*kg-1);IP+IR组、IP+IR+PAF组和IP+IR+GB组分别于IP 2次10 min再灌注开始时iv相应药物.观察分析心功能、梗死面积、PMN计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TUNEL阳性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给予PAF明显加重IR引起的心脏损伤、PMN浸润及凋亡的程度;GB对IR引起的心功能下降没有明显影响,但明显减少梗死面积、PMN浸润及凋亡细胞;PAF明显削弱IP的保护作用;GB对IP作用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IR后PMN浸润可能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PAF激活PMN可能不具有模拟IP对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反而取消IP的保护作用.

  • 环磷酰胺及塞替派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恶性转化细胞的p16INK4a及p15INK4b基因突变

    作者:陈光宇;袁素波;马华智;廖明阳

    目的了解环磷酰胺(CP)和塞替哌(TEPA)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的恶性转化株内BEAS-CP和BEAS-TE细胞p16和p15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技术.结果 BEAS-CP细胞p15基因的外显子1和外显子2都出现了异常带型.BEAS-TE细胞p16基因的外显子1及外显子2a出现了异常带型和迁移率滞后现象;p15基因外显子1的2条单链带之间出现异常条带.DNA序列分析发现BEAS-CP细胞的p15基因外显子1的182位有C的插入,206位有G的插入;外显子2的第308位密码子有C→T(TCC→TTC)转换(Ser→Phe),第327位密码子有T→A(AAT→AAA)颠换(Asn→Lys).BEAS-TE细胞的p16基因外显子2a的第125位密码子有G→A(CGC→CAC)转换(Arg→His).结论 p15基因在CP诱导BEAS-2B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TEPA诱导BEAS-2B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涉及了p16基因的失活.

  • 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对过氧化氢损伤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彦玲;刘俊田;林蓉;李冬梅;侯自杰

    目的为了解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杂六环葡萄糖酸盐(IHC-93)对培养心肌细胞过氧化氢损伤有何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损伤模型,观察对心肌细胞存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IHC-93 10~80 μmolL-1呈浓度依赖地提高H2O2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 IHC-93对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地非三唑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

    作者:姚彤炜;胡云珍

    目的为了解地非三唑(Dip)在不同预处理的鼠肝微粒体中主要受何种酶代谢影响,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Dip与6种不同诱导剂[苯巴比妥(PB)、地塞米松(Dex)、β-萘黄酮(BNF)、Dip、吡啶和空白对照]诱导的鼠肝微粒体进行体外共孵育,用氯仿终止反应,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孵育后剩余的Dip的含量.结果 BNF诱导的鼠肝微粒体对Dip代谢具有强烈的催化活性,Dip诱导的微粒体的催化能力次之,PB诱导组也有一定的催化能力,其他几种诱导剂诱导的微粒体对Dip代谢能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测得Dip在BNF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中的Km为(60.5±1.3)μmolL-1,vm为(5.6±0.4)mmol*g-1*min-1.结论由BNF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 1A)和PB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 2B)在Dip的体外代谢中可能起主导作用;Dip诱导的鼠肝微粒体对其自身的代谢也起了重要作用.

  • 硝普钠对组胺所致离体豚鼠回肠H1效应的影响

    作者:赵蕊;楼宜嘉;赵轶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与组胺(His)对离体豚鼠回肠生理活动的共同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将离体回肠段固定于含95% O2和5% CO2台氏液恒温测试系统中(37℃),分别给予硝普钠(SNP,15、150、1500 μmol*L-1)或SNP+硝苯地平(Nif,25、50、100 nmol*L-1),作用30 min,再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His(0.01~10 μmol*L-1), 以平衡生理记录仪描记肠段收缩曲线,观察SNP和Nif对His引起的回肠H1效应的影响。结果 ①SNP可增强低浓度His(0.01~0.1 μmol*L-1)引起的回肠H1效应,随His浓度增高,SNP的增强作用减弱;②去台氏液中外钙,有或无SNP存在时的His H1效应均呈减弱作用,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别;③Nif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is引起的H1效应,并浓度依赖性地抑制SNP增强H1效应的作用。结论 SNP可增强离体豚鼠回肠His H1效应,该增强作用可能与回肠平滑肌细胞的外Ca2+内流有关。

  • 三氯生对大鼠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作者:唐丽;孙秀发;张军

    目的探讨三氯生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糖尿病有无影响.方法给SD大鼠三氯生按50、150、250 mgkg-1, ig,每天1次,连续5周,测定血糖和乳酸浓度,并进行糖耐量实验.所得数据分别作单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三氯生使大鼠血糖、乳酸浓度分别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糖耐量能力降低,说明大鼠的糖代谢受到了三氯生的干扰.结论三氯生可影响大鼠糖代谢.

  • 亲免素结合类免疫抑制剂作用的分子机理

    作者:张万起;元云峰;宓怀风

    随着环孢素、FK506及雷帕霉素等生物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抑制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成功应用,对其生物作用机理有了一定认识.发现了生物体内存在其天然配基亲免素,并通过形成药物-亲免素复合物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故又称为亲免素结合类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研究证实,药物-亲免素复合物分别作用于细胞信号传递体系中的钙调磷酸酶与雷帕霉素靶蛋白,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蛋白质生物合成,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