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중국의료전연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552
  • 国内刊号: 11-548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静波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微量元素与妊娠剧吐相关性探讨

    作者:焦岩;刘云;陈彩霞;陈细静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剧吐孕妇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同期正常孕妇做对照,以探讨微量元素与妊娠剧吐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妊娠剧吐孕妇150例及同期正常孕妇150例,分别检测其发中微量元素锌、铜、硒、锰、铅的含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发中锌和锰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量元素锌和锰的缺乏与妊娠剧吐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腹腔镜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海法

    目的:观察腹腔镜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更好的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方法:112例有肌瘤剔除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5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B组54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较好的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不好的医生.

  • 腰椎侧隐窝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缭

    作者:张方

    目的:观察腰椎侧隐窝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侧隐窝注射局麻药、激素及臭氧,B组侧隐窝注射局麻药、激素.借助C臂机确定进针位置及进针深度,L(3-4)椎间盘突出症者行椎板外切迹穿刺法,L(4-5)、L5-S1者行小关节内缘垂直进针穿刺法.每周1次,3-4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周、3月、6月、12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程度治疗前两组VAS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侧隐窝注射局麻药、激素及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侧隐窝注射局麻药、激素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 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金京哲;关明光;辛积华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75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将伊班膦酸钠4mg溶于不含钙离子的0.9%生理盐水500ml,缓慢静脉滴注(不少于4h)同时联合局部放疗;对照组单行放疗.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疼痛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确切,可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及应用.

  • 2009-2010年钦州一院新生儿窒息现状分析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朱丽霖;杜薇

    目的:了解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新生儿窒息状况,为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9-2010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新生儿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200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1803例,新生儿窒息97例(轻度窒息69例占71.13%,重度窒息28例),新生儿窒息率为5.38%;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新生儿791例,新生儿窒息45例(轻度窒息29例占64.44%,重度窒息16例),新生儿窒息率为5.69%;2010年住院分娩新生儿1012例,新生儿窒息52例(轻度窒息40例占76.92%,重度窒息12例),新生儿窒息率为5.14%.住院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住院分娩新生儿窒息以轻度为主,新生儿窒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流产术后方"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柳明;陈丽霞

    目的:探讨应用"流产术后方"对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流产后,经B超确诊为宫腔残留物(或宫内异常回声团)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口服中药汤剂"人流术后方"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益母草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宫腔残留物排出总有效率87.5%,总清宫率为12.5%;对照组用药后宫腔残留物排出总有效率:60.096,总清宫率40.0%.结论"流产术后方"治疗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效果好,清宫率低.简单易行、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桩核修复系统对喇叭口状残根修复后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

    作者:李彤;张丽;张强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材料桩核修复系统对喇叭口状残根修复后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颗近期拔除的完整人上颌第一双尖牙,截冠后行完善根管治疗,根管口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后形成喇叭口状.然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镍铬合金、玻璃纤维桩两种不同材料的桩核冠修复.所有样本包埋后,置于电子万能测试机上进行牙根抗折性能的测试.结果:牙根抗折强度镍铬合金组小于玻璃纤维桩组(P<0.01).结论:在喇叭口状残根保存修复中,玻璃纤维桩核系统应该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观察

    作者:陈士林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血象及门脉压力的改变.方法:观察行PSE的216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其手术前后肝脾血流动力学、血像、脾脏大小等变化.结果:PSE术后,外周血象明显升高(P<0.05),脾脏不同程度缩小(P<0.05),消化道出血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实施PSE治疗,血细胞数值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了治疗脾亢的目的,消化道出血减少,提高了生存质量.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3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丘岗;张华茹;谭于飞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患者38例,全部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且在抗结核联合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时照组18例,治疗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阿拓莫兰片),对照组口服肌苷、肝太乐等护肝药物,两组均采用相同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ALT、AST、TB下降变化及前后变化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明显临床疗效.

  • 全麻下腹腔镜行子宫全切术1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选刚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气腹对患者HR、DBP、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气腹前、气腹后5min、15min、30min监测患者SBP、HR、DBP、气道压力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CO2气腹后患者的HR、DBP、气道压力与气腹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气腹后患者的HR、DBP、气道压力升高.

  • RECK和MMP-9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旭峰;王斌全;张海利;张春明;高伟

    目的:探讨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鳞癌和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8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RECK和MMP-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RECK在喉鳞癌组织、癌旁0.2cm、0.5cm及1.0cm的组织中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依次增高,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MMP-9在喉鳞癌组织、癌旁0.2cm、0.5cm及1.0cm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依次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RECK和MMP-9在癌组织分别与癌旁0.5cm和1.0cm的组织比较及在癌旁0.2cm分别与癌旁0.5cm和1.0cm的组织比较,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癌组织与癌旁0.2cm的组织中比较及癌旁0.5cm与癌旁1.0cm的组织中比较,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ECK和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喉鳞癌中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情况,二者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ECK在喉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而MMP-9在喉鳞癌组织中则为高表达;喉鳞癌的安全切缘当以≥0.5cm作为参考标准.

  • 探讨EGCG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赵琦;赵振华

    目的:探讨茶多酚主要成分没石子儿茶素没石子酸酯(EGCG)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27721体外增殖和凋亡过程中的影响,预测其对人肝癌的抗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2772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用MTT法观测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中p-Akt(se1473)蛋白的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EGCG的作用下,SMMC2772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p-Akt(se1473)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EGCG可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杂粮食品胰岛素指数的评估

    作者:赵晓娟;张文青;原陈珊;王莉;孟捷

    目的:对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粗杂粮食品进行胰岛素指数(Insulin index,Ⅱ)测定.方法:40名空腹健康志愿者分别试食含碳水化合物50g的葡萄糖粉、炒小米、煎饼等15种粗杂粮食品,于2h内不同时点分别测其胰岛素水平.结果:以葡萄糖Ⅱ值为100,食用粗杂粮食品后胰岛素峰值(30min)及胰岛素应答曲线下面积比显著低于葡萄糖粉(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食品有不同胰岛素应答,粗杂粮食品具有吸收缓慢而持久的特点,可维持餐后血糖稳态,降低餐后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及血清IL-10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文跃;王琳;王建峰

    目的:应用PCR技术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性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各组及对照组全血细菌DN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L-10浓度,结果: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组16SrRNA、大肠杆菌(BG)阳性率分别为86.4%、72.7%;未切除肠管手术组16SrRNA、BG阳性率分别为64.3%、42.8%;保守治疗组16SrRNA、BG阳性率分别为57.1%、28.5%,正常血清对照组16SrRNA、BG均未检出;肠梗阻各组术前血清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术前血清IL-10浓度比较有差异(P<0,05);肠梗阻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急性肠梗阻患儿发生细菌移位,随病情加重发生细菌移位机会增加,检测IL-10对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的发生机制及判断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 碎片状QRS波在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徐丽英;邢福泰;侯恒;王清辉;杨林;赵剑云;陈文姝;李荣

    目的:探讨碎片状QRS波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2月在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208例,其中11例(9例心电图表现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起搏心律)被排除.其余197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左室肥厚的94例,将此94例作为研究组,103例非左室肥厚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心电图碎片状QRS波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其敏感性高于左室肥厚的电压标准,特异性略低.结论:碎片状QRS波在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容易出现,与左室电压改变相比,十二导联心电图碎片状QRS波诊断左室肥厚有更高的敏感性.

  • 黄芪多糖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DCs成熟的影响

    作者:李春梅;李玉萍;王亚玲;郭蕾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的影响.方法:从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以加入IL-4、GM-CSF树突状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5d后,以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终浓度分别为0、50mg/L、100mg/L、150mg/L)刺激48h,镜下观察DCs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袁型CD1α、CD83、CD86的表达,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的含量.结果:150mg/L APS组细胞生长状态好,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150mg/LAPS组、100mg/LAPS组DCs表面CD1α、CD83及CD86的表达较对照组、50mg/LAPs组明显上调(P<0.05);150mg/L APS组、100mg/L APS组细胞上清液中IL-12含量高于对照组、50mg/L APS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促进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DCs成熟以及IL-12的分泌.

  • HLA-DRB1、DQB1多态性与大肠癌化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的关联

    作者:佟凤芝;侯艺;王娜;郭楠;赵新宇;刘辉;刘明开;王婷婷

    目的:通过大肠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与HLA-DRB1、DQB1多态性的关联,以期找到大肠癌化疗副损伤的相关的基因.方法:选取10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其HLA-DRB1、DQB1的多态性.同时检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的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WBC、RBC、HGB、PLT、NEUT#、LYM#等.结果:HLA-DRB1*07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RB1*08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同时也可能是化疗对LYM#损伤的敏感基因;HLA-DRB1*09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RB1*12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QB1*02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同时也可能是化疗对WBC、NEUT#损伤的敏感基因;HLA-DQB1*05有可能是化疗对HGB损伤的抵抗基因,同时也可能是化疗对NEUT#损伤的敏感基因;HLA-DQB1*06有可能是化疗对HGB损伤的抵抗基因;HLA-DQB1*07有可能是化疗对RBC、HGB损伤的抵抗基因.结论:HLA可能是肿瘤化疗副损伤的标志性基因.

  • 汉族联合垂体激素缺乏儿童PROP1及PIT-1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颖倩;石岩;邵韶;高力敏

    目的:分析汉族联合垂体激素缺乏(CPHD)儿童PROP1及PIT-1基因突变及其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7例汉族CPHD儿童和50例身高正常的汉族成年人.分别取其外周血5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K)扩增PROP1基因全部3个外显子及PIT-1基因的全部6个外显子及其周围部分内含子.应用正反向引物对PCR产物进行直接DNA序列测.结果:在7例汉族CPHD儿童中未发现PROP1及PIT-1基因致病突变;但检测出4个PROP1基因多态性,即27T>C、59A>G、109+3C>A和424G>A.结论:PROP1及PIT-1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7例汉族CPHD儿童的主要致病原因.

  • 肥胖与NT-proBNP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晋喜;张虹;孙帅;王海雄;仝凌

    目的:探讨肥胖与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价值评估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塞(AMI,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患者240例,根据体重指数指数分组.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监测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NT-proBNP血浆浓度在体重指数较低的患者中含量较高(P<0.001).各组间NT-proBNP血浆浓度:正常体重组2,393±4,022pg/ml,超重组1,506±3,074pg/ml,肥胖组1100±1137p9/ml(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肥胖人群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一个独立的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肥胖人群低于非肥胖人群,但NT-proBNP水平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肥胖人群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指标.

  •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对职业危害的对策

    作者:曾婉仪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面对污染的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音等的危害因素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消毒供应中心职工面对锐器刺伤、噪音、高温和潮湿、紫外线、化学液体、气体、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的应对措施.结果:我院按照规定,安装合格的设备、上岗前培训,要求严格遵循消毒供应中心流程,持续加强防范对策,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结论:加强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疾病的传播是保证消毒供应工作安全高效的关键.

  • 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娟;李兆艾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4例孕妇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产前、产后6-8周及产后3个月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训练组产后6-8周与产后3个月SU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训练组较对照组SUI发病率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产后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康复趋势,产后进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妇女产后SUI的发生及发展.

  •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玉兰;李明霞

    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经常误诊和漏诊,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作一综述.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探讨

    作者:陈红满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方法.方法:1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0例实验组在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发生早期并发症与harris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P<0.05),harris评分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整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气囊仿生助产的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作者:陈凤桂

    目的:通过气囊仿生助产与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扩张阴道法与托肛法相结合助产方式的比较,寻找一种适宜人体自然分娩的助产方法.方法:136俩|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成采用气囊仿生助产的观察组与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扩张阴道法与托肛法相结合助产的对照组各68例,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行胎头吸引、剖宫产、会阴侧切率,判断两种助产方式对自然分娩的助产效果.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较结果表明,第一、二、三及总产程两种助产方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2.P<0.001).两组分娩结果显示,胎儿顺产比率与行会阴侧切率有显著差异(P<0.05,P<0.01),另行胎头吸引、剖宫产的比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在缩短各产程时间、提高顺产比率、减少侧切率方面均优于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扩张阴道法与托肛法相结合法,是一项能使产妇健康、顺利分娩的新技术.

  • 脑卒中深昏迷患者胃肠营养的风险干预

    作者:何婷;王铁燕;赵岩;田子良

    目的:探讨"脑卒中深昏迷患者胃肠营养"的风险因素,通过预见性干预,降低深昏迷患者胃肠营养的风险,减少胃肠营养的并发症,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方法:便利选取64例脑卒中深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胃肠营养管理,研究组给予胃肠营养的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骤停、误入气管、窒息、肺内感染、应激性溃疡、食物返流、呕吐、胃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通过风险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深昏迷患者的胃肠营养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 皮肤点刺在药物过敏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杨焕芝

    通过对50例婴幼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点刺过敏试验的结果分析,发现经皮肤点刺试验校正后,皮内试验有高达到70%的假阳性,而20名自称高敏体质患儿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点刺试验发现阳性2例,阳性率(10%)并不高于正常人群,提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点刺过敏试验的准确率高于传统的皮内试验,且能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抗化脓消毒液治疗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谭文惠;何东红;吴宇琳;徐琳

    目的:观察抗化脓消毒液对治疗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分别用抗化脓消毒液和阿昔洛韦软膏外用2周观察疗效.结果:抗化脓消毒组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化脓消毒液对带状疱疹创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

  • 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毕慧玲

    目的:探讨适合冠心痛住院期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10例,干预组56人,对照组5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分别应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在时间和分组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被试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痛住院期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大量输血前后血小板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吴肖峰

    目的:对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进行监测,为减少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疗效提供参考.方法:把参与实验的6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输血前后均未补充血小板,B组输血后及时补充血小板,于1、3、5、7d分别监测所有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输血后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值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至第7d才能够彻底恢复到输血前水平;B组至第5d就能够彻底恢复到输血前水平.结论:大量输血后血小板会显著降低,但及时补充血小板后,能够较快地恢复至输血前水平.建议在大量输血时要不断进行血小板的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血、用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出血,减少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疗效.

    关键词: 输血 血小板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

    作者:黑艳;郑忠宝;何兰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对子宫肌瘤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6例经阴道超声子宫肌瘤结果,并将其与术前经腹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参照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重点分析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组96例中87例TVS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漏诊4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90.6%,TVS较经腹超声对小于0.5cm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TVS的应用而改变手术方式者38例,占39.5%.结论:TVS不仅可明确肌瘤的部位、数目及大小,且对直径小于0.5cm以下的小肌瘤检出率较经腹超声明显提高,从而为临床医师对子宫肌瘤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 糖尿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及分析

    作者:赵春英;韩卉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方法:搜集我院52例糖尿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结果:大多数呈多个肺段病变,占71.2%,单发于结核好发部位的占59.6%,好发与非好发部位两种部位同时存在占25.0%.病变的CT征象主要有大片融合影、斑片影、空洞、树芽征、结节、肿块及纤维条索影,同一病例可有多种形态并存.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具有多形性,多部位累及,易累及结核少发部位.以大片状、空洞和支气管播散灶为主.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CT
  • 电镜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欠欠;马莉;王逢会;米志宽

    电镜技术在医学里的应用是其它任何领域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电镜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广泛应用,为临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可靠地科学依据.本文拟从临床电镜诊断技术在血液疾病诊断、肿瘤诊断、活检病理诊断等方面阐述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细胞块免疫标记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谢深科;舒千玉;姚军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标记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39例做了细胞块、常规HE染色及细胞免疫标记的胸腹水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EA在大部分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在间皮细胞基本不表达,TTF-1、BerEP4在肺腺癌表达分别为91%,78%;CA125在卵巢癌细胞表达水平较高位95%;CDX2在胃肠癌表达较高分别为53%、91%;GDFP15在乳腺癌细胞表达为88%;calretinin在间皮瘤和增生闻皮表达较高,分别为100%和85%,在其他腺癌中则极少表达.结论:本组实验表明,TTF-1、CA125、CDX2、GDFP15、calretinin分别可以作为肺腺癌、卵巢上皮癌、胃肠道癌、乳腺癌和间皮瘤的标记,CEA和BerEP4可以作为腺癌的一个标记.细胞块切片可重复性好,与免疫标记及临床结合综合考虑应用于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以起到不可低估作用,此方法较为简单,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 睾丸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欧志强;曾旭文;步军;丘焕松

    目的:探讨CT和MRI对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物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淋巴瘤CT征象为阴囊内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实性肿物,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精原细胞瘤平扫密度欠均匀,伴有囊变及睾丸鞘膜积波,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根据CT和MRI影像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均可于手术前报告中给予有意义的提示,其中5例报告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结论:睾丸淋巴瘤的征象具有相对的特征性,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于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影像表现浅析

    作者:侯燕莉;荆长有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经手术证实新生儿肠旋转不良67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出现典型影像表现"螺旋征"、"漩涡征"、回盲部位置异常可明确诊断,肠旋转不良可合并中肠扭转、胃扭转、十二指肠隔膜、十二指肠闭锁、胃隔膜、食道裂孔疝等.结论:合并中肠扭转,十二指肠空肠移行处位置异常,回盲部位置异常,高度提示本病.消化道钡餐造影、钡灌肠造影是诊断本病首选方法,64SCT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

  • 悬浮红细胞脱离冷链后的质量研究

    作者:王艳清;田桂敏;谢冬梅;陈素君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脱离冷链30min后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贮存14d的血液(将"血液"改成"悬浮红细胞"),分成三等份.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4±2℃条件下继续贮存.实验组放置22℃条件下1h、2h,再放入4±2℃温度下继续贮存.观察14d、16d、18d、21d FHB、红细胞渗透脆性、K+、pH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悬浮红细胞离开冷链后1h,21d内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离开冷链2h,第18d,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第21d,实验组2,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B、红细胞渗透脆性、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菌培养阴性.结论:悬浮红细胞离开冷链2h内在一定时间段内血液质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

    作者:黄志凌

    腰椎睢体后缘软骨结节(Lumbar Posterior Marginalcartilaginous Node,LPMN)是椎间盘组织经终板疝入椎体的后上缘或后下缘松质骨内(即终板与环形骨骺之间)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脊髓的一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CT检查中,经常可以见到,但以往老的教课上对此病多无讲述,故很多从事X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同志对此病了解较少,日常工作中也很少作出此病的影像学诊断.

  •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青;王乙;王亚男;魏晓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RA患者及96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KF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在RA组检出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抗CCP和RF在对RA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1.67%、59.32%和70.8%、79.66%,二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是44.07%、94.91%.RA组中RF阴性组抗CCP抗体的阳性比例高于RF阳性组,说明当RF检测阴性时检测抗CCP抗体对RA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是早期诊断RA的良好指标.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抗CCP抗体与RF呈正相关性(P=0.004).结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KA临床诊断.

  • 我国梅毒预防现况

    作者:张咏梅;马勇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病程较长的性传播疾病(STD)[1].梅毒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对社会、对人体危害性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梅毒列为乙类传染病,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三位.为了提高我国梅毒预防水平,及时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梅毒,本文就近年来梅毒的防控作一简述.

    关键词: 梅毒 预防
  • 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分子学机制

    作者:王琳;邓天政

    近50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该病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晚期主要表现为瓣膜钙化,其病理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类似.到目前为止,引起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相关研究进展迅速.例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此类疾病的调节剂.参与瓣膜胚胎起源的信号因子Wnt,TGF-β1,BMP和Notch等也被认为参与了主动脉瓣的退行性改变.血管形成在该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可能的分子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提供参考.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超;马静萍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给予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B后脑组织bcl-2及bax表达的情况,探讨G-CSF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溶媒组及药物组共3组.采用TTC法测脑梗死体积;采用TUNEL法测凋亡细胞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Bcl-2及Bax表达情况并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灰度值.结果:与模型+溶媒组相比,G-CSF治疗后脑梗死体积减少;凋亡细胞数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治疗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G-CSF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甲氨蝶呤对CIA大鼠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作用

    作者:白洁;王秦;马丽辉;罗静;吕志勤;薛丽巾;国华;李芳;李小峰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对CIA大鼠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10只未经行造模,未进行移植治疗为空白对照组;另20只造模成功后为两组:标准对照组及MTX治疗组.MTX治疗组每周予以MTX 5mg/kg灌胃×3次,空白组予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周断尾取血1.5ml.留取血清比较三组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数值.结果:造模组血清COMP水平明显高于标准对照组;血清COMP水平与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相关;MTX治疗组血清COMP水平明显高于标准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在急性炎症关节炎中明显升高,与炎症指数相关,MTX治疗组可以下调炎症关节炎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水平,从而延缓大鼠软骨的破坏进程.

  • 弹性蛋白抗体自体免疫与肺气肿形成

    作者:邢莎莎;罗坤;吴世满

    目的:通过弹性蛋白主动免疫及熏烟制造豚鼠肺气肿模型,观察各组模型中弹性蛋白抗体的产生及肺组织的破坏程度,探究弹性蛋白抗体自体免疫对肺气肿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主动免疫组、熏烟组、对照组.主动免疫组于皮下多点注射弹性蛋白;熏烟组采用传统熏烟造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满12周后检测各组豚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弹性蛋白抗体,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结果:主动免疫组及熏烟组肺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主动免疫组及熏烟组豚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弹性蛋白抗体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蛋白主动免疫可以造成豚鼠肺气肿模型.主动免疫组及熏烟组弹性蛋白抗体均明显增多,且两组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破坏,表明弹性蛋白抗体自体免疫对肺气肿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尼莫地平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细胞萎缩的延缓作用

    作者:贾奇;梁炳生;杨森;何祥乐

    目的:探讨失神经骨骼肌细胞中Ca(2+)浓度和MPTP开放率的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它们的影响.寻找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右下肢失神经腓肠肌动物模型,将72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简称治疗组).在术后2、14、28d每组取8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腓肠肌,测腓肠肌湿质量比,用荧光指针定量检测Ca(2+)浓度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标本细胞线粒体MPTP开放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术后2d ca(2+)浓度和MPTP开放率已经开始增加,随着时间延长(14d、28d),Ca(2+)浓度和MPTP开放率均持续增加(P<0.05).治疗组术后ca(2+)浓度和MPTP开放率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但却始终高于同期对照组的表达水平(P<0.05).Ca(2+)浓度与MPTP开放率呈正相关(r=0.841,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通过抑制Ca(2+)超栽和MPTP的开放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IL-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冯俊杰;商中华

    目的:检测IL-18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L-18是否可以作为肝硬化早期的预警信号或重要的血清学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n=24)和正常对照组07=24).试验组用40%的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0.3ml/100g),以10%的酒精为唯一饮用水;正常对照组用等剂量蒸馏水皮下注射,普水做饮用水.在给药(蒸馏水)前(即0周)及给药(蒸馏水)后2、4、6、8周将大鼠断尾采血后离心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IL-18的水平.结果: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IL-18在4周、6周与0周、2周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给蒸馏水前后IL-18的差异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8对肝纤维化有预测价值.

  • 青春期营养性肥胖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田智谋;陈明明;兰晓煦;李承勇

    目的:探讨营养性肥胖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青春期Wistar雄性大鼠20只,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10周末处死大鼠摘取睾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CA)检测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睾丸组织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Cyt c、caspase-3蛋白的分布和表达;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Cyt c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TC、TG、LDL-C和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脂组生殖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凋亡细胞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为主;高脂组Cyt C蛋白和Cyt c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脂组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性肥胖诱导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多,其机制可能与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 不同诱导时间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差异

    作者:张彬;王东;孙海钰;刘亮;栗树伟;范伟

    目的:观察诱导时间的不同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分诱导组和非诱导组.诱导组在细胞接种同时(A组)、50%-60%融合时(B组)、85%-95%融合时(C组)分别加入同一浓度的由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非诱导组的A、B、C组由普通培养基培养不加入诱导剂.结果:经钙钴染色后,诱导组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反应,以细胞达85%-95%融合时的结节体积大.非诱导组未见片状阳性细胞.茜素红染色后可见红色结节,以细胞迭85%-95%融合时诱导培养组形成结节较早.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表明诱导组与同期非诱导组相比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结论:ADSCs经过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诱导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同期非诱导组;初始接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ADSCs间相互接触程度越高,成骨能力越强.

  • 人喉癌细胞异质性的研究

    作者:靳阳子;皇甫辉;郭梦媛

    目的:通过原代培养人喉癌实体瘤细胞,克隆分离异质性细胞亚群.初步研究喉癌细胞肿瘤异质性.方法:原代培养人喉癌细胞,应用有限稀释法对体外培养的喉癌细胞进行单细胞克隆分离异质性亚群,比较其在形态、分化能力、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裸鼠异体移植成瘤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分离到1型和2型细胞形态差异大的两个亚群.1型细胞成长梭形,突起少,亚克隆培养未产生子代细胞,裸鼠异体移植不成瘤(0/5);2型细胞成多角形,多突起,继续培养产生的予代克隆出现异质性细胞,裸鼠异体移植可成瘤(5/5),体外增值能力强,处于细胞周期G0/G1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细胞.结论:原发性人喉癌实体瘤细胞具有异质性,2型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误诊1例

    作者:索春秀

    1 病历资料患者,女,15岁.因反复咽痛、发热1月,全身淋巴结肿大1周入院.既往无重要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始入院查体T38.7℃,P91次/min、R23次/min、BP121/74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结节及出血点.双侧颌下、锁骨上、腋下、滑车上及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不等,约0.4cm×0.8cm至4cm×5cm,边界清、质中、无压痛.双侧扁桃体Ⅲ°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 项目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强化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秦淑英

    为提高实习护生上岗后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在校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培训,对提高护生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实习、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 我院控制药品比例的效果分析

    作者:范强

    目前"以药养医"的现象在众多基层医院中普遍存在,药品收入占全部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0%,甚至更多,造成医院的总收入虽然很高,但收支结余等衡量医院经营业绩的经济指标却始终在低位徘徊,制约了医院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药品费用是构成医疗费用的主要部分,它的提升将直接造成就医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08年9月份开始,以合理用药为切入点,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降低就医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构建医院科学合理的收入结构,增加了医院业务收入的含金量,达到了医患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 药品比例
  • 着眼长远打造数字化医院

    作者:霍喜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建设高效的数字化医院,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讲述我院建设数字化医院及建设时着重的几个方面.

  • 92例注射用甲硝唑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程毅;宫玉娜;徐作国

    目的:探讨甲硝唑的ADR,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两所二、三级综合医院近4年药品ADR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硝唑ADR累及4大系统-器官9个病种,以消化系统和过敏反应为多.67.71%在1h内发生.结论:甲硝唑ADR以消化系统和过敏反应较多.

  • 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抗氧化的影响

    作者:李婧;韩冲芳;李晓欣;杜艺;杨文曲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抗氧化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2%、3%七氟烷预处理组(S1组、S2组、S3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3h后血清MDA、SOD和CK-MB含量.结果:S1、S2、S3组的MDA、CK-MB积明显低于I/P组,且S2组的MDA和CK-MB的水平低于S1、S3组,SOD水平明显高于I/P组(P<0.01).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七氟烷对心肌的具有保护作用,且浓度为2%的七氟烷保护作用较好.

  • 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兴艳;曹定睿;支晓雁;赵丽;郑巧芬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后处理组(RF组),按照瑞芬太尼的不同浓度1μg·kg-1·min(-1)、2μg·kg-1·min(-1)、4μg·kg-1·min(-1)又分三个亚组:RF1、RF2、RF4组,术中通过四道生理记录仪观察再灌注60min和120min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动态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新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结果: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I/R组大鼠的LVSP明显降低,LVEDP明显升高,瑞芬太尼后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能得到改善.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RF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I/R、RF组心肌组织SOD活性较sham组下降,但是I/R组低于RF组(P<0.05).I/R组的MDA含量、CK-MB值明显高于Sham组,但低于RF组.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中国医疗前沿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